第一篇:浅谈初中课堂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初中课堂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谈了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词语教学应当依据据学生对象,注意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同时,词语又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的工具,因此,课堂授课应注重词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词语;学习;积累;运用
呆过好几个学校,发现课堂词语教学大多拘于一格,无非是纠音读词-借助词典或参考书释义-课后抄写并默写词语,单调乏味的词语教学形式,不具有任何训练和发展思维的课堂授课,使学生厌烦语文,厌恶对词语的学习,而恰恰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就好比一块砖,一片瓦,只有砖砌好了,瓦摆正了,房子才能接受风雨的洗礼。语文培养人听、说、读、写的能力,惟有掌握丰富的词语并熟练地运用它们,语文素养才能养成。研究家认为,词语本身有它的光彩,声色,每个词都有它的重量,体积,质地,光泽,声响,黑暗。词语,它是具有音、形、义综合美的载体。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发现,并加以引导,就应该相信词语教学一定也是兴味盎然的。从教十年有余,在课堂,我比较关注词语教学,接下来,我就自己的一些看法,结合同行实践操作得出的一些经验,浅谈初中课堂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巧说字词 培养兴趣
语文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平时应该教会学生多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文字逐渐发展演变而至今天的楷书,行书,可以说,所有的字词都有它的渊源。比如:“休息”中的“休”就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一个“木”字,古人在创造字的时候,就是因意生字,“一个人倚靠着木头”,那不就是“休”吗。“休”演变到今天,有了更多的意思,“休会”“争论不休”中的“休”是停止,罢休的意思。“休妻”中的“休”是把妻子赶回娘家,断绝夫妻关系。再比如,在教词语“刀刃”的时候,可以笑称此是“双胞胎兄弟”,叫学生说说不同的地方,相信都是眼尖的,“刃”上多一点,那为什么多一点呢?教师可反问学生,原来“刀剪的锋利部分”即为“刃”,“刃”上多一点,就是告诉人们小心刀锋,太锋利,容易伤人,“刃“为指示字,相信这样一教,学生的大脑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吧。有一副对联是佳对“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为烟,夕夕多。”老师可叫学生观察,对联好在什么地方,应该来说,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讲出来,“此、木”上下结构,合起来就是“柴”,两个山,就是“出”,“因、火”左右结构,即为“烟”,两个“夕”,当然是“多”,老师此时再融入一点对偶的知识,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是“佳对”的原因了。这样的课堂,老师既讲了知识,让学生有所得,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二、开动脑筋 学习词语
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为例,一共有七个单元,30篇课文,除开两个单元的古文,其它五个单元课后都有词语积累。词语是语言组织中能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语言的重要要素。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入词语教学呢?由于每篇课文都承载着生词学习的任务,而生词的学习大多集中在课后字词积累环节,老师在教授课文的时候如果单独将字词拿出来教,那么字词就脱离了文本,不利于字词教学,所以怎样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教:
一是联系生活,认读词语。
词语不是死的,它有自身的光和色,在上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首先可让学生将课文中 1
陌生的(不会读的,不理解的)词语圈出,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拼读;有一个前提条件,不准使用任何参考书,只能借助各自的储存记忆或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以语文版第七年级上册的的12课《树林和草原》为例,这是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优美,读来令人身临其境。由于班级学生良莠不齐,找的词语比较多,具体如下:
音,义不清的有:濡湿、蕴蓄、轧轧、铿锵、蔓草、榛树、穹窿 意思不理解的有:芬芳、头晕目眩、柔滑、疾驰
第一步,我让他们调动生活积累素材,联系课文,拼读词语。“濡”字读成“xūv”或“nuò”,.“蕴蓄”的“蕴”读成“wēn”,“蔓草”读成“màncǎo”,“榛树”读成“qínshù”等。其实从学生的读音来看,对于不认识的字,学生喜欢用部分来代替字的读音,这也是一种学习、生活积累必然下的结果,这时,老师不妨从生活中举例来引导学生。比如,“濡湿”的“濡”,可以旁敲侧击地问:一对夫妻,垂垂老矣,但还是用微薄的力量互相扶持,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答案可能会有一些,比如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等。最恰当的当然是:相濡以沫。以这个“濡”来认读词语“濡湿”。生活的素材无穷多,只要我们学会运用。
二是联系文本,理解词语。
上面“芬芳”那个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以它为例:
①过多的芬芳之气使得你头晕目眩。
②你现在正在阴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
③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
④水透过草屋顶滴在芳香的干草上。
这里涉及到一个语境的概念,黄仁峰(2001)认为,语境就是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就是指人们说话或写作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品的上下文,说话的前言后语。[1]词语应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脱离语境,词语的理解如水中月,镜中花,词语的意义是多项的,感情色彩也会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文本而生义,才能将词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要理解上面句子中“芬芳”的含义,首先学生需联系文本,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树林和草原,由课文的第一句可知:写的是七月的夏天。七月是花草季,空气潮湿,天气比较炎热。可以想见,树林和草原中各种植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很浓,因而让人头晕目眩。第二句中“芬芳的湿气”那就是混合着香味的湿气。第三句联系上文可知,因刚下了一场暴风雨,所以一切都闪耀着亮光,空气清新,草莓和蘑菇就显得尤为香了。分析之下,前三句的“芬芳”都可作“香”解。那第四句的“芳香”和前三句的“芬芳”会有不同吗?七月收割稻子,新鲜出炉,干草自然是“香”的。这样一分析,学生对“芬芳”和“芳香”就理解得透彻了。
这就是在文本中理解词语带给我们的好处。
三、培养语感 积累词语 语文教学不同于某些学科,像数学培养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语文培养的是人的言语思维,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十分重要,良好的语感应包括丰富的词汇,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相应的言语生活经验。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的形成靠的是言语实践活动。词语是组成句子的材料,用于表达的小的单位,那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一是抑扬顿挫读词语,边读边感知。
最基本的拼读和释义完成后,学生对词语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巩固它,就需要读,这个时候最是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了,我们知道:在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句子,会依据 2
不同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语气读,那么读词语也一样,表达不同意思地词语应读出不同的味道,比如:“芬芳“一词,应读出植物的“香”味,“铿锵”一词则应读出镰刀割稻穗的响亮声,“贪婪”在12课《树林和草原》里不是贬义词,读的时候就要注意感情色彩了。指导完毕之后,不妨让学生多读几次,只要学生不厌烦,一直读到教师满意的标准为止比较好。
二是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脑海再现词语所绘形象。
指导读完成后,学生对词语已比较熟悉,拿朋友来比喻,应该是个玩了几天,有感情交流的伙伴了,趁热打铁,老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应当注意两点:⑴速度要慢。⑵建议每个词语读两遍。这样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足够感知词语、描绘词语,甚或者想象词语的空间。学生边听,边绘,边想象,在一种摒弃外界事物的空间中加深对词语的掌握。
三是学生交流读,识记词语。
词语会读了,意思也理解了。这时候,同桌之间,前后位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读,互相听,最好还能有指正,完善的过程。在这种读词交流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培养语感,积累词语的效果。
四、寻找方法,记忆词语。
方法于人而言是多样的,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教无定法。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同样一个知识点,如果用一把尺子去裁衣,就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像于漪说的:胸中有书,目中有人。[2]学生是丰富的,变化的,我们育人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对于怎样记忆词语,我这儿讲两种普通的方法,供您参阅。
一是相似记忆。
英语学习,我们知道用词根的方法来记忆词语。语文也一样。比如以下这几组词语,它们就具有“词根”:
等候—等待 典型—典范 分辨—分辩 目标—目的 热情—热忱[3]
它们的词根分别是:等、典、分、目、热。可以看出,以上这几组词是同义词。比如第一组:等候—等待,意思非常接近,但仔细感知,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等候的侧重点在“候”,有具体的对象,而“等待”指的是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教给学生差别之后,就可以让他们以词根的方式记忆他们,应该来说,是事半功倍的。再比如,“戊戌变法”和“戍边”这两个词,如果要让学生牢牢地掌握它们,老师就应当先把难点字挑出来,肯定是“戍、戌、戊”这三个易于打混淆的字了,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三个字只有里面有所不同,对于这种读错,写错频率高的字,教师可以编成口诀来教:戍点、横戌、戊中空。学生只要牢固掌握了口诀,就牢牢抓住了金钥匙。
二是想象记忆。
想象记忆是词语记忆的重头戏,多姿多彩的词语世界中,没有那么多的双胞胎,更多的是容貌也不像,身材也各异的姐妹兄弟,学会想象,是获得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比如下面这组:
洗涤 崎岖 唠叨 领袖 恍惚 安静[3]
这是几个完全不相关联的词语,完全没有规律可寻,就只能依靠想象了。想象一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的第2种:“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于这组词语,可以这样想象:洗涤衣物后,水不规整地流出来—崎岖的山路—因路面不平整而唠叨—领袖说话说一不二—领袖也是平凡人,也有恍惚的时候,【3】需要安静的时候。以这种方式沉淀词语,会不会比单纯的机械记忆要长远一些。
五、结合实际 运用词语。
积累词语是为了运用。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而词汇是语言交际的重要一环。3
词汇使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言交流的顺畅与否。对于词语的运用,我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学生。
一是给词语找朋友,组合成短语。
先易后难,门槛放低,学生会更乐意参与。语文版七年级下册附录二是语法知识—词和词类的教学,在这一节里,学生将要明确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十二类。这一语法知识的传授,将有助于学生将词语组成短语。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的十二课课后字词积累环节有这样一些词语:
轧轧
铿锵
清澈
朦胧
头晕目眩
濡湿
词性分析(从前往后):“轧轧”拟声词、“铿锵”拟声词、形容词,“朦胧”“头晕目眩”“濡湿”三个是形容词。拟声词可修饰动词,形容词修饰名词,也可在前面加名词,构成主谓短语。
让学生把这样一些词语组合成短语,不会组的,可以从课文里面直接摘取。学生组合短语的过程也就是运用词语的过程。
二是结合实际,导入词语的交际知识。
每个词语都有其具体运用时的位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的导入词语的交际知识。导入时要注意词语的意思和词语的感情色彩。必须让学生明白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贪婪”一词是贬义词,但在“一棵树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一句中,则并非贬义。贬为褒用,褒为贬用,在生活中只要运用得法,都是很出彩的。
三是创设语境,学生运用词语说话。
学语文的最终结果是用于交际。在交际的状态当中运用词语,学生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创设交际语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学到“出谋划策”这个词,教师可佯装师爷,对着满室学生(满堂官员)恭敬地说“老爷,您何事发愁?然后由学生用“出谋划策”一词来完成下一个语境。
四是运用词语,编写小故事。
可以这样说,编写小故事,是词语运用的最高境界。养成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一个人的思维才不会固化。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按照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说,应大量接触,感受,领悟,积累。汇编成故事,是积累的最好途径,因为一个故事,就能容纳多个词语。词语来源于生活,最后又以故事的方式回归生活。真正做到与生活相结合。[4-5]
参考文献:
[1] 黄仁峰.语境分析与语言教学取向[J].北方论丛,2001(9).[2]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3]谢奇勇.中小学语言知识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泰州实验学校 唐进晔
【摘要】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无所适从,学生学得痛苦郁闷,教学效率很低,教学资源严重浪费。追其问题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如有其本身理论体系的不成熟,有来自“小学科”思想的漫不经心,也有来自制度层面的评价等方面。如何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呢?笔者认为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本文试着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还远远没有成型。《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信息技术课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突出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沿用现成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三种教学方法较为常用有效: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明确的任务驱动为目标,在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环境下,让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合理运用该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
在具体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针对性和阶梯性。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同时任务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仿照课程表,设计一个10行5列的空表格”。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表线添擦等子任务,在完成这些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表线的处理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个别指导和答疑工作。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以制作小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对“艺术字”的基本编辑方法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对应用图片、自选图形的组合、美化不了解,有的学生对图文混排的方法不熟悉„„如果都采取“一锅端”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就很有必要。
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索是学生求知的本能,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设置疑问为出发点,以学生探究问题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探索发现式教学法”一般分为四个环节:设疑——探究——解决——发现。
例如在学习《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出示这学期大家前三次的考试成绩”情境,然后引出问题“我们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那我们有什么更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吗?”由问题的产生到情境的引入,然后再适时引入图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是用什么类型的图表呢?折线图还是用柱形图或者其他?确定了图表的类型之后,通过分组协作让学生再一步步建立图表。在整个图表完成之后,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来转换图表。这样,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步完成本节知识点的学习。
在运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法”时,教师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首先,疑问的设置要有共性,既要游离于具体问题之外,又要紧扣知识点的核心。问题没有共性会让学生多走弯路,极大浪费课堂时间。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引导,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解决问题后要及时总结,合理评价。恰当的评价既能汇总分析学生在前期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又能适时引出新的知识点供学生进一步探求。
三、实践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工具性较强。“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是以教师启发为激励手段、以学生实践运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1)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出实际问题背后的知识点。(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予肯定或补充,并不失时机提出新问题,为下一个知识点埋下伏笔。这种教学模式类似文学写作中的“倒叙”手法,即先找出问题背后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最后再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实际问题,并将之抽象为信息技术知识点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与其他学科老师沟通,有些知识点需要借助计算机解决时要提前精心设计,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渗透”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在数学学到有关利用计算机制作图表的知识时,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操作,不断增强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上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挖掘,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学校正在开展“唱响国歌”大合唱系列活动,学生了解到评委老师的打分系统还是人工操作,很不方便。于是,我鼓励学生利用EXCEL函数等知识帮评委老师们设计一张实时计分表及名次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评委老师的有关要求和竞赛规则,在学习了函数有关知识点后,经过小组合作,综合利用MAX()、SUM()、RANK()等函数巧妙地设计了一张数据表。通过此表大大提高了评委老师的工作效率,学生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了EXCEL学习的实用性。
“实践启发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用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教师的逐步启发和有效引导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知识点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组织实施,有时甚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追求“灵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发挥最大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希望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信息技术课堂呼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总结摸索,逐步实践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词语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词语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海通乡两门中学 赵静
词语教学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从依稀中过渡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 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二.在比较中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小摄影师》中“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一句,其中的“突然”是只表示在原有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插入对另一事件的叙述,而“突然,校男孩王地上一坐,哭了起来”一句中的“突然 ”则是表示事情发生的意外及与原有事件的极其冲突。
三.在换位间会意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 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 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 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 ;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 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从视觉中感知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写石头将人遮得“严严实实”一 句中的“严严实实”,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桌子搬上来,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表演的同学在桌子和讲台后被遮挡面积的变化。当学生看到遮挡面逐渐增大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严严实实”就是“完全看不见了”的意思。
五.在形体中诠释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 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爬天都峰》一文,在描写我爬天都峰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词语 :奋力、爬、攀着、手脚并用。这些动词把“我”爬天都峰的努力劲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 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爬、奋力爬、手脚并用向上爬”的动作,做一做这些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爬山时的艰难与爬上峰顶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借媒介来升华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 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 等词语的意思。
录像的使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 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 用词的,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
第四篇:词语教学方法种种
词语教学方法种种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简单地以词解词,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多方面全方位地对词语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体会。
一、讲授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疑难处的点拨与讲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语文教学只能让学生进行自立与探究的学习,连该传授讲解的地方也不敢说了。其实在教学中,当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浑然不知时,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例如《2008,北京》中有个词是“申奥”,当一个同学提出这个不理解的词语时,全班面面相觑,这时教师再引导也是启而不发,因为在学生的脑中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内存,这种情况就可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申奥”的“奥”是指奥运会,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运动会,每四年才举办一次。能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们国家虽然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顶呱呱的成绩,可是奥运会却从来没在我们国家召开过,于是我们国家便向负责筹办奥运会的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在中国北京召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这个提出申请的过程就叫“申奥”。
二、意会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是可以“言传”的,但也有许多词语只能“意会”的,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夕阳美》中的“壮丽”一词的理解,教师先从错误的理解入手,用“老师披上金色的衣裳”作反面例子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壮丽不等同于“华丽、美丽”,不是所谓的“小家碧玉”。接着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中“壮丽”一词是用来形容连绵起伏的群山,并配上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一座一座有高有低的山在深蓝的天空的映衬下,在夕阳涂晖的照射下,显得多么雄伟多么壮丽啊!”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一幅壮丽的夕阳斜照图,也就可以意会到“壮丽”指的是壮观而美丽的“大气之美”,即所谓的“大家闺秀”。
三、组词法
古诗是现代文的浓缩,在理解古诗中的词的意思时,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词语积累,让学生组出许多词语,然后让学生在语境中对所组的众多词语进行比较判断,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草》中有句“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老师一一把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指的是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学生一比较就知道“原”就是指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这种解词的方法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悟”的教学方法。
四、换词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 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 进行换词训练。学
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 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 ;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 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五、比较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领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 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 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 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六、直观法
使用实物、插图、幻灯、音响、实验、简笔画等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第三册《咕咚》一课,学生理解“拔腿就跑”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通过对兔子面带惊慌的表情和撒腿而逃的动作的观察,理解“拔腿就跑”的含义。教学《乌鸦喝水》时,理解“渐渐地”,就可通过实验,使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让学生仔细观察水面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学《蒲公英的种子》一课,为理解“毛茸茸”一词,通过出示蒲公英的种子,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
七、体验法
新课程要让孩子的亲身经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资源,在解词中要努力唤起孩子的体验,他们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理解词语,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更是一个立体的多元的认知。如教学一年级的《北风和小鱼》的“北风”时,教师富有感情地创设情景: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刮得树枝乱摆,刮到你身上,你会感到怎样?这时就唤起了学生“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冷得浑身发抖,牙齿直打颤”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北风的厉害,威力大。这样巧妙地创设情景,引导体验,遵循儿童的特点,使学生知道北风就代表着寒冷,感受到北风的力量,为接下来体会小鱼的勇敢做了很好的铺垫。
八、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3学段有这样的要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5自然段文中的几个动词“掠、搬、毁、烧”,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来刻画侵略者时,就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两遍,初步感受到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接着指名读。教师板书:掠、搬、毁、烧,最后引导品读,侵略者真可恨:可恨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可恨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可恨实在运不走的任意破坏,最可恨企图放火烧毁罪证。学生在教师的四个可恨下个个表情严肃,咬牙切齿地齐读第5自然段。读中感悟侵略者的罪恶,读中增强对侵略者的仇恨,读中深刻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中彻底领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达到真正地理解词语的目的。
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扎实的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
第五篇:浅谈词语教学方法
浅谈词语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个环节被有些教师视为“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弃,那就是词语教学。尤其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在一些课堂中更是沦落到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
可我认为,词语做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基础;词语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我们要领学生品析词语,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那么,提高词语教学实效的方法有哪些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如在学习“负荆请罪”一词时,我先让学生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然后概括词语。学生只要认真阅读前面的句子,就可以回答出负荆请罪。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讲授《翠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哪里能看出翠鸟羽毛颜色“鲜艳”,学生找到“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在找句子的同时,学生就理解了什么是鲜艳。
动手操作理解词语。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动手做一做就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对文字的抽象理解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动作,使得识记更加扎实、有效。例如第三册《识字二》中出现了很多与手的动作有关的词语,我就让学生作“拿书”“翻书”“递书”的动作,然后比较着做“扔”“投”等动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些动词的使用方法也被牢牢地印在了他们的脑中。
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渐渐地”一词,我事先准备了一个装了橙汁的透明水瓶,把橡皮当作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进水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就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了。
结合近反义词理解词语。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近反义词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常用且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
近义词比较是让学生在同样的语境中换一种说法,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体悟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讲信用》一课时,出示句子“爸爸惋惜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也没去成。当初就不该等她。’”让学生给“惋惜”换一种说法,学生说“可惜”,马上有人说惋惜的程度更深,更能表现出爸爸的遗憾。这个练习帮学生理解了“惋惜”的含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反义词比较则是通过找出相反意思的词语,形成强烈的对比,体会作者的情感。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联系,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联系。例如“天蓝、草绿”这些词语,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天空的蓝色、小草的绿色;而“瀑布、隼”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图片、标本等进行理解。在教学“柔软”这个词时,让学生先找找文中用“柔软”形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柔软的,柔软的东西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柔软”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各个击破法”理解词语。汉语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利用合成词的特点,先将合成词拆开解释,再将几个意思相加,这个合成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确定了。例如教学“与众不同”一词时,把词语拆成“与”“众”“不同”几部分。“与”是和的意思,“众”代表大家,“不同”就是不一样,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就是词义“和大家不一样”。
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补充法理解词语”“多语境理解词语”等。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扎实的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