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明园150年祭[推荐]
火烧圆明园,150年了!这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痛定思痛,有些事应该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英法侵略军:摧残文化的犯罪记录!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始建于明代而历经有清以来六代皇帝150多年营造,占地350公顷,拥有中外建筑师精心设计建造的二百多座各式建筑,汇聚了中西文化瑰宝。不幸,1860年10月,这个文化宝藏被罪恶之手毁灭了!
它被毁于英法侵略军的抢掠和焚烧!1860年10月6日,法国侵略军占领了圆明园,7、8两天,英法两方联手抢掠。看看当时在场的法军翻译官的记录吧: “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1]
“炮兵们在这一场合分到的东西最多,因为他们有马匹,有弹药箱,还有车辆。他们利用了弹药箱的每一个角落,而当弹药箱都塞满的时候,他们又把放炮后用来冲洗炮管的水桶也都塞得满满的,最后他们甚至把直到炮口的整个炮身也都塞满了东西。”[2] 英军也不后人。他们与法军一样防守抢劫。同时,为了掩饰罪行,抢掠伴随着焚烧:
“十月十三日。今天早晨,派往宫殿的英国远征队才刚刚回来,他们随带的成千辆车子和驮兽也都满载着战利品回来了。„„
在撤走以前,英国人把他们到过的宫殿和他们四周的花园都放把大伙烧了;他们还说,在今天傍晚的夜景一定是非常漂亮的(Very nice)。”[3] 18日开始,“火三昼夜不息”,整个个园子被彻底烧毁:
“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他们比拟。”[4] 还应指出,侵略者不但焚烧了圆明园,还焚烧、抢掠了万寿山、玉泉山等处。
顺便说说,圆明园不但毁于侵略者,它还被跟在侵略者屁股后面抢掠的本国流氓、地痞和愚民彻底戮尸,剥去最后一件内衣。
19世纪,法庭无法审判胜利者。可是,任何权势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正直的人,正直的笔,记下了他们的罪行。
从当时到今日,这场灾难一直遭到中外有识之士一致谴责。作为文明罪人,他们将遗臭千秋万代!
丧失了的三次机会
如果把认识停留在谴责抢掠和毁灭文化财富,那就过于肤浅了。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四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点。应该追寻为什么战火会点燃并且最终烧毁了圆明园?
就英法方面而言,拓展世界市场的冲动难于抑制,难得的是对方提供了藉口。
大清帝国如果应对得体,这类战火可以及时熄灭,清政府可以获得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时间。不幸,它丧失了三次扑灭烈火的机会。
为什么战火没有在广州熄灭?
战火是1856年10月在广州点燃的。多数中外史家同意,这次战争的起因有四: 第一.英国谋求通过修改条约扩大对华贸易。
第二.广州官绅延续十多年的反入城斗争,致使英国领事官员和商人不能和其他口岸一样可以自由进入城区。
第三.亚罗号事件。
第四.广西西林教案,天主教神父马赖被杀,将法国拖入侵略军行列。
没有必要一一重述众所周知的事实。应该着重指出:归根到底,这是朝野上下封闭和无知造成的恶果。换句话说:灾难来自无知和文明的差距。
《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双方在谈判中博弈,结果取决于实力对比和交涉过程的智慧,逃避无济于事。
英国官员和商人要求进入广州城一再被拒,透过当时和后来蓄意涂抹的“民族大义”油彩,实质是令人脸红的封闭!用这一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梁廷楠的话来说是:其他口岸夷人“出入城门,士民无敢以为言者„„不知职贡诸国,非验贡不得入„„惟广东民习见暹罗、越南,必随贡物,乃入筵宴,易冠服而出,英夷无之,以为中外大防,正系于此。”[5]也就是说,英夷不是来朝贡的,不够格进入广州城!亚罗号事件和马赖神父被杀在宏观历史架构中本来是两个不大的风浪,谈判解决并不十分困难。
从1856年10月23日英军进攻广州到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并占领广州,整整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这场打打停停的战争,有多次和平解决的机会,但都被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平等协商、一味拖延的蠢行耽误了。1858年1月5日,这位总督大人终于成为俘虏,1859年4月10日客死孟加拉;他没有看到更大的屈辱降临!
1859,僧格林沁的蠢行
1858年2月11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它三月底派出代表在上海谈判。清政府又一次说不,拒派钦差到上海谈判;要英法美回广东找接替叶名琛的两广总督黄宗汉;俄国佬则到黑龙江去找黑龙江将军奕山;唯一理由这是天朝的固有规矩!这些洋人不愿按照清政府的调子跳舞,4月9日至13日分别北上。5月20日,两个多小时激战后占领了大沽、白河口等地;26日,兵不血刃进据天津。在武力胁逼下,5月28日,订立了丧失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爱珲城和约》;6月13、18、26、27日,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字。四个《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外交惯例:外交人员及其眷属,或长住,或随时往来对方首都;觐见皇帝采用西方礼节;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
2.国际通行的习惯:外国人可以往中国内地游历和经商;信仰自由,保护传教士和教徒。3.通商的规矩:保护商人生命财产;交了关税后,再交2.5%的子口税,货物可在全国自由流通,不准随意设卡收税;减少商船船钞。此外,要增开一批口岸。11月补充签订的《通商善后章程:海关税则》更规定关税为值百抽五,鸦片每百斤纳税30两,即可合法进口。4不平等的特权:内河航行权;治外法权。5.赔款:英国四百万两;法国两百万两。
平等、不平等的条款混在一起,总算了结多年争端。约好一年后交换批准书,完成最后一道手续。
不料,二十来岁的咸丰皇帝耿耿于怀的是坚守华夷之辨,不让蛮夷的公使驻扎北京,最好连北京的门槛都别让他们踏进。于是,经过皇帝、怡亲王和僧格林沁王爷多次密谋[6],1859年6月25日,一场本该是仪式性的换约演变为血腥的冲突:僧格林沁所部官兵在大沽口击沉英法炮艇3艘,重创3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接到“捷报”,咸丰皇帝立即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废!
愚昧带来灾难!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的舰船200余艘,载着陆军1.7万人开始在北塘登陆,10日登陆完毕后,摧枯拉朽,于21、23日分别占领大沽和天津。9月8日,英法联军由天津向北京开进。他们的价码提高了:赔款增加一倍;加开天津为通商口岸。9月14日谈判在通州前线进行,9月17日清政府屈从英法的全部要求。眼看战争又要结束了。
1860年的九一八:点燃最后一根引线
9月18日,节外生枝:根据咸丰皇帝将英方谈判代表巴夏礼“羁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计”的旨意,僧格林沁捉拿了正在返回路上的巴夏礼等一行39人,送往北京,分别囚禁各处。扣留谈判代表及其随行人员,外交史上罕见;又一次犯下大错!
这位蒙古亲王的军队接连大败,北京被联军占领,咸丰皇帝怆惶出逃,恭亲王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被蛮横扣留的人质理应释放了。支吾几天,人质送回给人家后,大祸降临了!9月18日英法两国被扣留的人质一共39人,一个月后活着回来的只有19个。回来的也被折磨得惨不忍睹!如何虐待,本国记载,讳莫如深。身受或亲见的夷人留下的记录,瞩目惊心!
看看法国随军的科学工作者洛图尔的遭遇吧: “他的两个手腕被捆绑的绳子勒得都露出了骨头,‘这些野蛮人用只有他们才使得出来的极其残忍的手段,不时地对着那些绳子浇水,使之保持潮湿,好让它越勒越紧’。”
“他一只脚好像缩小了„„两只手都伸不直,变成S形的„„还有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他现在无法走动,因为他的隐私处整个被割掉,真是可怕。”[7] 再看看英国远征军司令格兰特(Generai Sir Hope Grant)的日记和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吧: “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并且都加以野蛮的待遇,额尔金爵士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所以我们决定将他那辉煌的避暑行宫,烧成平地。” “被囚诸人,手足绑系,三日不进饮食,其所受如斯野蛮之待遇,即在此地。„„皇帝避暑行宫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损失,在一个月内即可恢复原状。”[8] 对英国政府说圆明园的损失一个月内即可恢复原状,当然是对英法军队罪行的掩饰。说清政府残酷地虐待人质,为了报复,彻底烧园;却是无可讳言的事实。19世纪著名中国学者夏燮记载:
“初,怡王之擒巴夏里于通州也,并其散夷数十人悉絷送京师,经刑部讯供,监禁大、宛两县狱。至是,以议和释之归,有监毙在狱者十余人,英酋愤甚„„夷兵再扰海淀,又焚景山、昆明湖一带,火三昼夜不息,京师内外大恐。”[9] 另一记载大同小异:
“英夷因闻前被俘二十余人,分处各县监禁,内已死二十一人,忿甚,再毁圆明园未烬殿宇及万寿山、玉泉山、昆明湖等处。自初四晚至初六日,火光日夜不息,烟焰蔽天。”[10] 僧格林沁亲王当时的一份奏折更足于确认这一判断
“查该夷因前获之巴夏里等三十余名,已死过半,是以于初
五、初六等日,复又分股烧毁圆明园、三山等处,奴才望见烟气冲天,寸心如割”。[11] 还应指出:杀戮和虐待俘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已经出现,也几乎将和谈成果毁于一旦,二十年后重犯当年错误,步履蹒跚,令人心痛!
文明的落后是灾难的根源
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不要忘记一个基本事实:人类的历史是野蛮和文明的交战史。不但原人是从吃人生番演变过来的,而且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都是野蛮和文明并陈,在不断反思中告别野蛮和愚昧,提升自身的文明水平。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历史仇恨应该化解;历史研究必须超越遮蔽人们视野的民族洞穴,摒弃狭隘的民族情绪,客观冷静地回归学术。这是把历史挫折转化为历史智慧的唯一途径,也是显示一个现代国家应有的软实力——学术自由的标记。
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魏源、王韬、郭嵩焘等人,敢于超越庸众,戳破中华文明远非蛮夷所可比拟的迷梦,大声疾呼中国不止在器物层面落后,而且文化和制度都已落后,只有变革和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可是,几十年间执掌权力的高层只有个别人听见了这类呼声,主旋律依然高奏:整饬传统纪纲就能重振天朝声威。
无论疆场厮杀还是谈判桌上樽俎折冲,“洋鬼子”咄咄逼人的是市场逻辑和彼此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两国的交涉不再由地方官员负责;彼此的交往平等相待;税收和纠纷的解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章;如此等等。恃势掠夺领土、“赔款”和各种特权,则是顺手拈来的战利品。
咸丰皇帝及其臣子关注的焦点却是决不能让外国公使驻扎北京,最好连进京也免了,以免皇帝面前出现不愿三跪九叩的蛮夷,破坏了祖宗留下的规矩!为此甚至不惜开出关税全免的支票,在大臣强烈反对下才没有提出。[12]让中国人至今仍义愤填膺的鸦片合法进口问题,在1858年10月13日举行的《海关税则》谈判中提出后,中国代表甚至“没有表示反对”。[13]咸丰君臣地下有知,一定惊异为什么子民日后竟然把这次灾难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当然是文化差别。不过,实质是文化和制度差距:农耕文明与现代工商文明的差距;朝贡体系和现代外交关系的差距。咸丰皇帝、僧格林沁亲王、两广总督叶名琛等酿成这次国家灾难的罪人,无一不是名副其实的爱国者。他们是按照朝野上下一致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行事的,至死都不知自己错在哪里!罪不在他们,问题出在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已经远远落后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百年来,不少中国人观察中外关系,往往只看到这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而不愿坦率承认除此以外,还有文明的差距。至今仍有一些人认为延绵十多年的广州反入城斗争是爱国壮举,症结在于他们不了解广州官绅认为按照传统的规矩,外国蛮夷除了朝贡使者没有进入广州城的先例!即使两国条约有规定,其他口岸亦已习以为常,广州就是要坚守传统!他们不懂得现代工商文明不承认这些规矩,要以自己的力量冲破这些陈规陋习。
现代文明的核心是重估人的价值,是人的自由和尊严的逐步提升和相应的保障制度的建立。臣民任由主子杀戮,公民可不能随意侵犯。在这次战争中,对人的价值认知的差距也暴露无遗。
例如,让法国兴师动众的马赖被杀案件,既惨无人道,又违反条约。据1874——1909年间在中国海关工作的美国学者马士(Morse, Hosea Ballou)在其公认的权威著作中指出,1853年马赖到广西西林传教:
“最初,他很受到本地知县的款待,甚至还受到他的鼓励。但在1856年2月24日,他却被继任的知县所逮捕并且被钉上脚镣,收进监狱;在25日,他从狱中被提出审讯,并遭受拷打,这种拷打照例是用来强迫中国犯人招供的;27日,他又遭受跪在铁链上的酷刑;28日,他被放入囚笼去处死,这种囚笼是用来吊死罪犯的;但因为他到29日还没有死,于是他就被斩首,尸体也被残酷地脔割,丢给狗吃了。”[14]
至今还有一些人撰写的文章,强调马赖在西林县做了不许教徒拜祭祖宗和奸淫妇女、勾结土匪等罪恶。其实,前者是信仰问题,无拳无勇的马赖不可能强迫教徒不祭拜祖宗;后者早已被杀害马赖的署理知县断定与马赖无关。叶名琛在1858年1月17日的奏折中说:
“据署西林县知县张鸣凤禀称:咸丰六年„„二月间,据尖客村团长禀报,有匪徒马子农等到村,妖言惑众,纠夥拜会,并奸淫妇女,抢劫村庄„„随将马子农拿获到案,据马子农供,系广东人„„与札开马神父名既不同,籍亦不合„„则其非马神父可知。”[15]
按照法理,这个犯罪嫌疑人应该受到公正审理,没有理由施加酷刑。拷打、站笼、砍头,按照19世纪的文明进展,绝对是耸人听闻的野蛮行径。从70年代开始不少中国的维新先驱也严厉谴责了这些野蛮刑罚,清政府终于在1900年后的新政予以废除。更重要的是这违反了两国之间的条约。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只准在五口通商的双方“议定界址内”活动,“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16]马氏到西林传教,是违反条约的行为。但把他处死,显然是西林地方官员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与马赖一道遭受酷刑的还有25位中国教徒,其中两位被处死。大清帝国的官员尚未懂得人的价值。《孝经》假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但随即申明:“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人是父母和君王的附属品;何况在宗法专制体系下,人的权利及其保障制度的建立从未提上议事日程。在如是传统熏陶下,出现此般现象,顺理成章。
有一种论调:这些是不平等条约,没有必要遵守。问题是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必须考虑不遵守的后果。如果你的实力等于或超过对方,这好办,迫使对方谈判修改条约。如果你仍然处于弱势,老老实实改革和发展自己是唯一出路!假如你干了违反人道和亵渎文明的蠢行,死不认错无法增加一分正义的光彩。
21世纪,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一百年,至多不超过二百年,随着互免签证成为各国常规,人可以在各国自由居住和工作,国界大约只剩下地理意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也许就会呈现在人们面前。作为饱受侵略和压迫的国家,中国人应该记住历史。不过,应该如实记住:苦难不仅来自外来侵略者,更来自自己的落后和封闭。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刊登在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文史参考》2010年10月号(上),圆明园专刊第12—16页,10月5日北京出版。
------------------
[1] 中国史学会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
(六)第3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 同上,第362页。
[3] 同上,第368页。
[4] 中国史学会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4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 梁廷枏:《夷氛闻记》第145页,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版。
[6] 参阅拙作:《现代化与中国教科书问题》,《东方文化》双月刊2002年第6期,广州。
[7] 伯纳·布立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第24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杭州版。
[8] 中国史学会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393、3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9] 夏燮:<中西纪事>,《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3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46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1] 同上,第155—156页。
[12]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第九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62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上海版。
[14]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540—541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上海版。
[15]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二)第616页,中华书局北京版。
[16] 《国耻录——旧中国与列强不平等条约编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6页。
第二篇:新年祭火
新年祭火
崇拜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的。一家一户的祭火,有继嗣之义,举凡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围绕火盆、炉灶,有着
一系列祭礼和禁忌。
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腊月二十三,传说这一天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
子。仪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两天前就开始洒扫庭院、房屋,准备祭品。
傍晚,夜幕刚刚垂下,家主点燃一把香,绕行住宅一周,来到装备好的火
撑子前,举香在火撑子左右各红祭三匝,把香插在火盆内,祭仪便算开始。
火撑子,蒙古语叫突力嘎,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
火撑子架在火盆上,里边放干柴。有的不用火撑子,使在火盆里搭起四边形干
柴架。把蓝、白、黄、红、绿五彩布条,挂在火撑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别代
表蓝天、白云、黄教、红火、绿色的生命。
火撑子前,铺一席白毛毡,摆一张木桌,白毡上用炒米撒成“”字型图
案,蒙古语称哈斯塔吗嘎,译意即玉玺。桌子中央的一只碗里盛着炒米、茶
叶、红枣、黄油、羊胸脯肉等,上插燃烧着的香。桌上还有一个盘子,盛着绵
羊的四根肋条、颈骨、灌肠、胸脯、羊尾……装盘的次序是用颈骨、肋骨垫
底,灌肠居中,再上是胸脯,最上是肥腴的大绵羊尾,盘中祭品在当晚的仪式
上用。碗中的祭品留待二十四日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两次向火撑子
里投祭,火撑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断。有的保持三个月,甚至到下一年祭火。
蒙古人将最小的儿子叫守火盘的人,即含接续香火之意。
参加祭仪的主要是家主和男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可以参加,女孩和
外姓回避。供品也不赠出嫁姑娘吃。
祭火开始,参加者各端一个盛食品的小木盘或碗,坐地准备招福。
第三篇: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张海鹏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场战争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甲午战争失败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捩点,也成为远东历史发展的转捩点,进一步说甚至成为国际局势发展的转捩点。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在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不幸的是,当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以来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个中因缘,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痛定思痛,因作甲午战争百廿年祭,对120年前的历史作出检讨。
日本处心积虑为发动侵华战争做准备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朝鲜、侵略中国的不义战争。
日本觊觎朝鲜、中国和琉球由来已久。16世纪末,关白(相当于宰相)丰臣秀吉说过,“要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17—18世纪,日本鼓吹占领朝鲜和中国者,代不乏人。19世纪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多有占领中国、朝鲜、琉球的主张。明治维新的先驱者吉田松阴提出“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湾、吕宋诸岛”。“脱亚入欧”论的主张者福泽渝吉要求日本“应同西洋人对待中国朝鲜之方法处分中国”。无疑,这是为发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提供舆论准备。
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宸翰》,宣布“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在这个方针下,日本图谋夺取琉球、朝鲜和台湾。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因为琉球与中国之间存在藩属关系,吞并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议,中日之间就琉球地位问题谈判数年,成为未决的悬案。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向日本驻华公使盐田三郎提出,琉球问题尚未了结。1888年,日本已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便主动放弃谈判。此后,清政府不承认冲绳县,只承认琉球国。
琉球得手,日本即把朝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873年,西乡隆盛说过:天皇“早在维新时就已考虑朝鲜一事”,“忍耐至此,乃为等待今日之到来”。日军从台湾撤兵不到半年,就派军舰到朝鲜釜山进行测量,在江华岛与朝鲜军队发生冲突。日本一方面派大臣与清政府谈判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压迫朝鲜订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时候,日本自觉实力还难以与中国对敌,便加紧在国内扩军备战,建设海军和陆军;同时派出特务人员到中国作实地调查。这些人回国后都撰写了考察报告。1887年春,参谋本部陆军大佐小川又次提交了《征讨清国方略》,这个方略对中国总兵力和各省军力分布做了
详细报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财政、军费、海军建设、沿海和长江防御设施、官僚和国民素质等,提出“断然先发制人,制订进取计划”,以八个师团军力“攻占北京,擒获清帝”,战后缔结和平条约。可以说,这个方略对中国国情的总体认识,是当时清政府官员不具备的。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认为朝鲜是日本的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进取中国就是第一要务了。显然,日本将发动侵华战争的命题已经提上了国会讲坛。在第四届国会上,天皇提出所谓“兼六合而掩八纮”,实际上就是批准了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方针。1893年,日本政府成立“出师准备物资经办委员会”,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同时,派出参谋次长川上操六率队到朝鲜和中国各地考察,布置了军事间谍网,构思了进攻作战的细节,得出了对华作战可以稳操胜券的结论。对日本来说,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已经就绪,唯一缺少的就是战争借口。这时候,正好朝鲜南部发生东学道农民起义,起义军打出了“逐灭夷倭”“灭尽权贵”口号,表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态度。朝鲜政府向清政府请求“遣兵代剿”。日本喜出望外,随即怂恿清政府出兵:“贵政府何不代韩戡乱„„我政府必无他意”。李鸿章对日本“必无他意”信以为真,派出直隶总督叶志超带2000兵力开赴朝鲜。
日本诓骗清政府出兵成功,便立即于6月5日,正式成立战时大本营。大本营成立的同一天,一批日本海军即开赴汉城。叶志超部清军于12日全部到达牙山,日本一个旅团约7000人兵力利用“大演习”名义租用游船公司的轮船也进驻仁川,与清军形成对峙,其实力远超清军。
这时候,东学道农民起义事件已经平息,“平叛”的借口已不存在。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撤兵,朝鲜也希望日军撤出。日本不仅拒不撤兵,而且继续增兵,还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朝鲜内政的主张,清政府认为这是干涉内政,表示反对。7月23日清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以“改革内政”为由,率军攻入汉城王宫,驱逐国王,组成亲日的傀儡政府。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在仁川附近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约800名清军遇难。日本发动的侵朝、侵华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后,大本营迁到广岛,天皇以大元帅身份到广岛来统帅大本营,举国一致的战时指挥体制正式形成。“击中目标,讨伐中国”的情绪,弥漫全国。
历史事实证明,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偶然冲动。
面对日本侵华战争,清政府手足无措
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英法美俄等欧美大国的侵略,清政府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对英法诸大国的强大是领教了的。但那时候的士大夫和清流派大臣,对近邻日本是看不起的。1871年中日之间签订《修好条规》,总理衙门没有让日本拿到中国给予欧美的那些特权,日
本对此心存不满。清政府主政和清流各大臣对国际大势懵然无知,对东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改革发展也不求了解,对日本蓄谋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备战活动完全不了解。
日本大规模出兵朝鲜,暴露了其更大的侵略野心。清政府和主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手足无措,进退维艰。李鸿章培育的北洋舰队虽然在1888年成军,但1888年以后就不再购进新的战舰,军费捉襟见肘,弹药严重不足。在中国担任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赫德在黄海大海战半个月前说:“北洋水师的克虏伯火炮没有炮弹,阿姆斯脱郎的火炮又无火药。冯·汉纳根„„需要有足够打一场几个钟头之久的大海战的炮弹,现在还没有到手。”慈禧太后为了修建圆明园及做60岁大庆,挪用军费,完全不顾民心向背,一意粉饰太平。
清政府内各大臣意见相左,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帝党、后党围绕主战、主和相互攻讦。为了巩固光绪皇帝的地位,帝党主战,但却拿不出克敌制胜的办法。慈禧太后为了不耽误自己的60岁大庆,支持李鸿章对日妥协。御史言官主战,他们没有实权,不敢得罪慈禧太后,便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了李鸿章。朝廷和政府难以形成对日作战的领导核心。
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显然不相信日本会先动手,他让官兵相信所谓万国公法,说什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绌”。在撤兵和改革朝鲜内政问题上,中日之间不能取得共识,李鸿章却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没有做打仗准备。俄国参与调停,英国参与调停,美国也参与调停,法国德国在观望。无论是参与调停还是观望,都是从自己在华和在远东的利益着想,并不是从中国的利益出发。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调停,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难预计的。赫德在战争爆发时就说过:“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远非一般所期待得那样厉害。”“外交把中国骗苦了,因为信赖调停,未派军队入朝鲜,使日本一起手就占了便宜。”
战争进行中,在李鸿章消极防御作战方针的指导下,仗也打得很窝囊。丰岛海战后,北洋海军不敢到大同江以南海域巡行,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只是小败,李鸿章报告清政府: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实行“避战保船”死守港口的方针,放弃了渤海、黄海制海权。日军在辽东花园口登陆,长达半个月,除了本地农民奋起抵抗外,李鸿章未组织抵抗。日军进攻大连湾和旅顺,李鸿章指示:“宁失湾,断不失旅”,结果,设防的大连湾被放弃,北洋舰队的基地、“铁打的旅顺”也被攻陷。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占领威海卫,包围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候援绝望中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月,日军占领澎湖群岛。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和日本
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事前没有料到的。日本在战争中完胜,也是欧美各国没有料
到的。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从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处处可见甲午失败的影响。
中国的宝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苦心经营的台湾模范省一举被日本攫走,台湾人民失去祖国庇护,遭受长达半个世纪的苦难。按照条约规定,辽南的广袤土地也要割让给日本,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远东利益上的矛盾,引起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被迫吐出辽南,却反过来勒索清政府3000万两白银。
按照条约规定,清政府被迫付出2亿两白银战争赔款,三年还清,还清以前日军驻在威海卫,清政府承担三年军费150万两白银。清政府平均每年需付出8000万两赔款,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清政府忍痛向法俄、英德银行团,发起三次大借款,除忍受苛刻的政治条件外,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36—45年内,中国要付出本息远远超过3亿两白银的数额。加上几年后《辛丑条约》本息差不多10亿两白银赔款,中国被牢牢捆绑在欧美和日本债务单上,国家的贫穷落后成了不可解开的结。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胜利取得了巨大的回报。它从一个不怎么被人看得起的亚洲国家变成亚洲巨人,变成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牢牢地把琉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也把钓鱼岛群岛控制在自己手中,霸占台湾成为自己的第一块殖民地,还在中国承认朝鲜独立的名义下实际控制了朝鲜半岛,为1910年吞并朝鲜打下了基础。中国付给日本的赔款,折合成3.58亿日元。这是当时日本想都想不到的一笔巨大收入。这笔巨款中近
2.7亿日元转入临时军费和扩军支出,用作扩充海陆军等军事费用以及扩大军事产业基础。可以说,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军事工业基础以及教育基础,都是靠甲午战争中攫取的不义之财。
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路矿权利,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处在被半瓜分的状态。远东地区(包括中国与朝鲜)从此成为欧美、日本等列强关注的焦点。此后,八国联军(其中日本出兵最多)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进攻并占领中国山东),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以及九国公约,李顿调查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开罗会议,等等,都直接与远东,与中国相关。说甲午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康梁发动的维新变法,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都是受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应运而生的。从此以后,中国社会改造自身的革命不可逆转。甲午战争过去了
120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十分自信地说,重踏甲午战争覆辙的时代背景已经不复存在!
第四篇:父亲十周年祭-
父亲十周年祭
一晃便是十个春秋,到了父亲十周年的祭日,但记忆的闸门总还翻腾在过去的岁月,我眼前是父亲慈祥的微笑,耳畔是父亲厚重的谆谆教诲声音,仿佛父亲不曾离我们而去,他就生活在我的周围,并用他关爱的目光注视着我的生活,关注着我人生的每一个脚印。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农民,初中毕业后安排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海州师范师资训练班,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音乐方面:二胡、风琴也很精通,每逢周围邻居适逢红白之事,都喜欢找我父亲记账,写对联,缺乏文化的农村被人们尊称为老夫子。其一生经历了土改运动的轰烈,文化革命的劫难,听父亲讲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另行安排乡里党委做文秘工作,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回到了教师队伍中来。
父亲中学毕业后,爷爷奶奶没有什么祖业可继,作为长子我的父亲,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补贴爷爷奶奶抚养六个子女家用,父亲并不怨天尤人,相反,更加勤农重教,笑对人生。记忆中,总是父亲忙碌劳作的身影。父亲一生酷爱《三国演义》、《论语》,一有时间就拿起《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小说大声朗读,并给我们讲故事,常常引来村庄上的孩子们长久围坐而不肯离去。待到我长大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渐渐读懂了父亲了错位的人生必将催发人的心理日益趋向成熟、稳健、洒脱和豁达。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怀念父亲就是回味自己成长的历史,也是探索家族文化底蕴对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我的祖父兄弟两个,我的家族在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常住居民,在日本入侵间,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逃难中,被日本人杀害了,当年被害的还有祖父的兄长还有一位亲人,在当时疼失四位亲人,落难的祖父、祖母只能到远房的亲戚家暂时避难,在客居异乡间,祖母生下了长子――我的父亲。父亲正是在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家道衰落、兵慌马乱,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出生,因而其受教育是比较艰辛的。
父亲除了在私塾识字读书、诵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外,小学直接从二年级上起,由于家贫,其五给兄弟姊妹都没有能力受到很好的教育,只有父亲的大妹妹相对受到教育好些,年级轻轻就入了党,先居住于安徽省会城市。父亲作为一个平凡而善良的文化农民,让人感动和欣赏的是:那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具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胸怀,即是在最阴暗最困苦的日子里,都能用豁达的胸怀,洒脱的人生态度,才使他遇事想得开,走过了春风秋雨,跨过了坎坎坷坷。由于他有文化而被乡邻经常请去服务,凡是婚丧嫁娶,写婚联、撰挽联,作祭文。
长子如父,在异乡教学期间,凭着其豁达的人格,正直的人品,在家境比较清贫的大家庭中,成就了三个弟弟的婚姻,也找到自己人生非常得意的大儿媳妇,在四方相邻中传为美谈!
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而在子女教育上均寄予深情的厚望。父亲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自然有他独特的方法。我们姊妹兄弟众多,从小生活得很艰辛,衣食常常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事。我属于家中老二,按照中国农村的习惯,受到父亲的恩宠机会就少些。如果说有什么幸运之神的恩赐,那就是他从小对我学习的严厉和做错事后的责罚。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吃妹妹的零食并撒了谎,受到了父亲一顿狠打,也是我记忆中最为严厉的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父亲教育我们: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真本事;要学会吃亏,吃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凡事要让人三分。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心中常感庆幸。在人生的旅途上,父亲的教诲之音常常提醒我小心做事,谨慎做人,遇事沉着,宽容大度,他使我享益终身。
还有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就是父亲对我文化课的教诲。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初中时代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涛声中度过。那是一个践踏文化、蔑视文化、教育沦落的时代。运动来了常常让学生去向群众宣读毛选,就利用学毛选宣传的机会,辅以高声朗读和写字。朗读,不能有错别字,如果念错了,他就严加指正,直到念对念准了,如此使我受益非浅。
父亲是那种严厉并不苟言笑的人,我小时候很少记得他亲吻过我,也未见到他对我们过分的亲昵,但是他又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冷漠的人。一有时间给我和小朋友们讲故事。有时也在劳动之余和村庄上的老人们下象棋。作为一个孩子有时真想让他抱一抱,亲一亲,抚摸抚摸。然而常常令人失望,曾怀疑他是否喜欢我。父亲是很爱我的,每当看到我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都会给与鼓励,当自己做了父亲后,才真切地体会到父亲育儿艰。其实,伟大的父爱往往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才体现出来,他并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和溺爱中。父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很深,他深深懂得“恩生害、溺生怨”的道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从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上,而往往是在我们做错了事、生了病或者学习不认真时,用严厉的批评和无微的关怀来表现蕴藏心中的爱,这比那种用奢侈、娇惯、纵容、包庇的“爱”更能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生活常常是苦乐相伴,而艰难的岁月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我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很少有新衣穿,很少有好饭吃。上小学初中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有时仅靠供应粮和回销粮接济,而供应粮、回销粮都是红薯、豆饼之类的东西,常常吃了胃中发酸。借粮在我的记忆中是比较难堪的事,真正领略了“壮士穷途一饭难,一钱迫死英雄汉”的尴尬。父亲与亲戚叽叽咕咕说了半夜,亲戚很不情愿借粮食,因为那个时期人们普遍缺粮,亲戚害怕父亲借去后孩子多不能偿还,费了好大的口舌,勉强答应借一斗小麦,这样总算帮助我们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家中的生计只有靠父母亲艰难维持。少年时代缺衣少粮的经历常常使我难以忘却,父亲珍爱粮食,吃饭中不许我们浪费的谆谆告诫始终在耳畔响起,象钟一样时刻敲打提醒着我,时至今日,看到小儿吃饭浪费米饭馒头时,心中非常生气,接待看到满桌吃剩的饭菜,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怀有愧疚之心,期盼奢靡浪费之风好转,人人都能珍爱粮食,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尽管生活的艰辛,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虽然有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尽其所力让每个子女受一点文化教育,不致成为睁眼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哥高中毕业没有参加高考参军至1990年我大学毕业,弟弟98年大学毕业,在长达近30年,这30年每一个孩子的升学升级、成家立业都是踩着父亲的肩头一步一步地在前进。况且这期间是我国农村最贫穷的时期,农民家庭收入微薄,教育抚养一个孩子的成长父母付出的心血和辛劳是难以计算的。常常为了一学期的学费靠喂猪、养鸡来支撑。可以说我们大学的毕业,父母亲是用养鸡、喂猪来完成的,有时靠卖鸡蛋、卖生猪往往还凑不够一学期的费用,只有靠父亲找亲戚东挪西凑了。就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父亲使每个子女受到不同的教育,其中有二人接受高等教育,在落后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已经相当不易。
每一个人都有他生命的辉煌时期,父亲也是一样,他一生中活得最潇洒最开心的时期当属他的晚年。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教育的阳光普照大地。恢复政策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光荣中共组织一员,先后多次评为先进教师个人,评上了高级职称,工资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父亲晚年,更多的是富有的精神释放了久存的郁闷,展现了他乐观、大度、豁达的一面。随着我们兄弟大学毕业,相继走上工作岗位,家中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父亲也能做些心存已久的善事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气贯长虹的壮举,一位普通而善良的老百姓,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了平凡的事,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能赢来敬重和思念,父亲也该瞑目九泉了。每每回忆起父亲,有一首诗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父亲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父亲的眼花了,他把明亮的眼睛给了我;
父亲的皱纹深了,他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父亲老了,他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父亲,我永远感恩于您!
谨以此文,对父亲寄托哀思!
第五篇:父亲十周年祭
父亲十周年祭
河南省南阳市第七小学校
赵鑫
473000 父亲病重的时候,他的小孙子降临到世间;父亲撒手人寰时,小孙子刚好三个月。期间,我们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下乡看望父亲,这是爷孙俩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当时,父亲坐在病榻上抱着孙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父亲终于真切地知道他家又添了一个男丁,遗憾的是他却无法看到孙子的模样,因为他患有白内障;儿子既不知道也没有看到他的爷爷,因为他正在爷爷的怀抱里一直呼呼大睡,怎么摇也摇不醒。多年后,儿子才从父亲的遗像和身份证上捕捉到他爷爷形象的雪泥鸿爪,只不过那些印象都是苍白的静止的。我母亲闲常时教儿子:
“你爷呢?” “爷死了。” “在哪儿呢?”
“在村西头土堆里的小木屋里睡觉呢。”
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饥饿迫使他们常常外出讨饭度日。可是有一年,奶奶和父亲再也不敢出门讨饭了,因为同族中有人要把他们“连母带羔”卖掉,并且已经联系好了买家,目的是想霸占我们的宅子。幸亏有好心人悄悄给他们报信儿,母子二人吓得四门不敢出,靠吃刺角芽(学名叫大蓟)糊口,要知道,这种草连牛羊都不吃,它不但难以下咽,而且据老人们说会杀死血细胞。七八岁的父亲饿得面黄肌瘦,连阴囊都变黄了。十二三岁时,父亲给地主家扛长工,每天清晨,父亲都得在地主起床之前打满水。过去村民打水的地方都是轳辘井,深邃的井口像魔鬼张开的血盆大口,准备随时吞噬人。站在井沿上,往井底瞥一眼,几丈深的水井让人不寒而栗。摇轳辘时,如果力气稍微接济不上,沉重的水桶就会急速下坠,旋转的轳辘手柄就有可能击中人,就会把打人打进井中。可想而知,当时嬴弱的父亲是怎样胆颤心惊地去打水的。挑水返回时,父亲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走着,一路洒下的何止是井水,更是父亲的汗水。
父亲的名字叫“广见”,大约含有“见多识广”的意思,不知道是谁给起了这个颇为文雅的名字。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他曾亲口告诉我,自己只认识一个字,那就是他名字中的“广”字,就是一点一横一撇,不过从来没有拿笔写过。然而就是目不识丁的父亲,却不遗余力地支持子女上学。父亲曾说过,只要你们愿意上学,我们就一直供应你们,学习上我们帮不了你,只能靠你们自己。我只管你们吃饱肚子。可是我们说,父亲,你在那艰苦的环境里,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难能可贵,是竭尽全力了。为了能让我们上好学,他们没有少吃苦。母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纺花织布,给人缝补衣服。父亲起早贪黑干活,闲时做点小买卖,连院子里也种上果树以贴补家用。母亲曾告诉我们,一天正午,父亲已经往地里拉了一晌的土肥,正躬着腰吃力地往地里拉,饥饿、劳累、酷热一齐袭来,父亲眼前一黑,一头摔倒在地上,吓得母亲呼叫不止。
哥哥姐姐三个先后在同一所高中各上三年,这期间,每到星期天,父亲就挑着担子给他们送粮食,二三十里的路程,父亲是一步一脚地量过来的,可以想像,他把扁担从右肩换到左肩,从左肩换到右肩,磨红了肩膀,磨烂了皮肉,但磨不跨他供应子女上学的意志。邻居们曾讽劝他:“让娃们上个小学毕业认俩儿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学恁多知识能当饭吃?”可是父亲却一笑置之。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姊妹五人最低也是高中毕业,我们一家人在方圆十里三乡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这功劳簿里,至少有他们一半的功劳。
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为人淳朴生活俭朴。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地主家为了考验长工的品质,特地在屋里丢几枚硬币,如果长工扫地时捡起钱装进自己腰包里的话,就会被辞退。但父亲从来不据为已有,他常告诫我们:“别人的东西咱不能稀罕!”所以父亲不管在什么人家干活,主人总会很放心。记得二哥说,他有一次偷了人家一个梨,父亲知道后,打得他把哭哭啼啼地登门把梨还给了人家。60年,饥饿肆无忌惮地撕咬着人们,母亲跑到姨家借粮,碰巧当地冬天犁地,秋收时没有刨净的红薯被犁了出来,虽然红薯已经冻坏,但母亲还是拾了几筐,带回家磨成糊状,避免一家人受饥馑之苦。邻居大叔饿得奄奄一息,拿着几毛钱上门要买我们的红薯糊,父亲说:“乡里乡亲的,怎能收你的钱呢?”父亲没有接他的钱,但把红薯糊分给他一大盆。熬过饥荒后,大叔对父亲的救命之恩一直感激不尽。
父亲饱受饥饿折磨,所以生活上极其俭朴。如果家里蒸了油卷儿馒,就不再炒菜,我们吵着要吃菜,父亲常说:“油卷儿馒咸香咸香的,还要菜干什么呢?”每次炒了菜,我们好心好意地给他多盛了一点儿,但他总是剩下吃不完。每次炒完菜,他都要用馒把炒菜锅擦一遍,馒被擦得黑乎乎的,然后再把馒吃掉。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馒吃着香,锅又好洗,不会油乎乎的。”
父亲受了大半辈子苦,而今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过上富足的日子,按说父亲也该享受一下生活。然而98年突如其来的脑血栓把他击倒了,病魔折磨得他形销骨立,身染褥疮,而儿女均有工作,无法经常服侍,只有老母亲一个伺候他。两年后,他就弃我们而去。现在姊妹们说起父亲的病,常常后悔不已,因为父亲在患病前已经出现征兆,如果按现在的医疗条件和人们的健康意识,让父亲去医院做一个全面体检,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也不至于那么快就阴阳两隔,呼号不应,也不至于“子欲养而亲不在”。要是能早点发现疾病并及时预防的话,或许在秋日暖暖的阳光下,父亲正戴着他那顶厚实的四喜帽,穿着土布棉袄棉裤,端坐在老屋前的藤椅上,看着子女在面前走来晃去,看着孙子在跟前绕膝嬉戏,亲切地叫他爷爷,那该是多么其乐融融的天伦图呀,然而一切都只能在记忆里寻找了。
父亲,十年生死两茫茫,快到您的忌日了,我带着您的孙子来看望你了,您的孙子已经十岁,他叫你爷爷你能听到吗?给你送来你最爱吃的水果你还会舍得吃吗?给你送来的钱你在那边会花吗?洒下的水酒你会饮用吗?给你磕头你能感受到吗?朔风野大,纸灰飞扬。儿孙走了,还屡屡回头看你。呜呼哀哉!再见了,父亲!天堂里没有饥饿,没有劳累,没有疾病,没有寂寞。您的确该享一享福了!父亲,一路走好!
父亲,你用平凡的一生,为子女们树立了一块无字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