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近似数教案[推荐]
第九课时:巩固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第16——17页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知识,了解0这个最小的自然数。
2、进一步巩固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数0,进一步巩固练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想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什么方法?什么是四舍法?什么是五入法?
2.自主练习4从这两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举例说明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交流调查的生活中的近似数。
3..自主练习6 学生回忆,指名回答。按要求回答问题后,再交流自己调查的生活中近似数。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巩固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1.自主练习5 2.自主练习7:小组合作完成,采用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等方法,再通过估计和实际计算得出100粒、1000粒、10000粒、10万、100万、1000万、1亿粒米的长度。独立完成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采用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等方法,再通过估计和实际计算得出答案。
三、综合练习。1.自主练习8 讨论 :□内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学生先讨论 □ 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1、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的?
2、首先让学生阅读信息,了解世界之最,然后再来改写。
3、可布置学生课前查资料,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一下。
4、布置学生回家完成这一作业。
5、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总结,并让学生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独立解决。提倡回家查找别的城市的面积。
7、引导学生完成。
第二篇:《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近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近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近似数不同?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三、巩固应用
.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把1.463保留整数、把1.463保留一位小数和把1.463保留两位小数这三种说法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
3、小华的体重保留整数是45千克,他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中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简洁,但也照顾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课后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的指导者。本节的教学我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而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探索,实现高效率学习。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4——75页“我学会了吗”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通过回顾与反思,梳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梳理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并以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赏识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操作:测量鹌鹑蛋、鸡蛋的长度,并用小数表示。
一、忆一忆,说一说,回顾梳理知识
.忆一忆,让学生独立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谈话:同学们,在《蛋的世界》里,你都学会、掌握了哪些知识?独立回顾一下好吗?(想不起来的可看书)
2.说一说,梳理巩固知识。
谈话:哪个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同学交流?
指名同学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梳理并板书本单元的知识点。
3.练一练,加深理解知识。
谈话:同学们,你会根据刚才的知识出题吗?谁愿意出题考考同学?
让学生出题,指名学生回答,出题人对同学的回答要加以评价,教师随机筛选并板书题目。
4.质疑
谈话:还有疑问要和同学们讨论吗?
[设计意图]通过忆一忆、说一说、练一练,回顾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为解决问题做铺垫,通过交流,给予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想一想,做一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我学会了吗”的第一题。
.汇报。检查学生实际测量鹌鹑蛋、鸡蛋的长度说一说?各个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第(1)、(2)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题目,然后交流、订正,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4)小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边交流,边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之一。学生根据六种鸟蛋的质量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完成“我学会了吗”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所有题目,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三)质疑
谈话:完成了这些题,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想对同伴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问难,意在倡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口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强化练习,拓展知识,形成技能
达标测试题: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比4小,比2大的数只有3。()
3.整数部分比8小的小数都小于8。()
4.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把48.5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右边,这个数就缩小到它的()。
A、1/10
B、1/100
c、1/1000
2.把小数0.0400化简后是()。
A、0.4
B、0.04
c、0.040
3.2千克20克=()千克
A、2.2
B、2.02
c、2.002
4.把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3.99
B、3.90
c、4.00
(三)选做题
.2.45是由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得到的,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2.用下面的卡片,按要求摆出不同的小数。
(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共有()个,它们是()。
(2)大于7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是()或()。
(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是()。
[设计意图]达标测试题,设计了层次不同的练习,“基本练习”重点是一些易出错的题目,意在通过强化练习,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跟上来的机会;“发展练习”给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在学习上,找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课堂评价
结合《丰收园》对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技能情况和本节课的表现加以评价,评价方式可采取个人评价、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能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赏识别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对前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注重回顾、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我学会了吗”是一节回顾整理课,所以本节课的落脚点不仅要看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自我剖析,查漏补缺,通过回顾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复习题的设计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整理复习课不只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是对学生已学内容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基础练习和发展练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所以本节课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树立自信,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实践活动:饮食与健康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系统地调查活动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经验,培养应用意识。
3.通过活动增长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偏食现象。
课前准备
.集体讨论交流饮食习惯,筛选研究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怎样饮食才合理呢?”
2.要求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调查“肉食与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有哪些”、“儿童成长每天所必需的营养有哪些以及各种成分的摄取量”,“偏食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同学的饮食习惯”等等。安排调查时间、地点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明确分工,设计好调查统计表。
3.学生分组调查收集资料。要引导学生开展查阅书刊、网上搜索,向专家咨询等活动收集真实可靠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一组小胖墩饮食习惯与减肥的图片。
谈话:看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2.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引出课题“饮食与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小胖墩爱吃肉偏食以及减肥的活动图片,激发学生探究“怎样饮食才合理”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整合资料
谈话:课前每个同学都已经收集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相关资料,现在请把你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资料,并说说你是怎样调查的。
谈话:大家通过查阅书刊,网上搜索,向专家咨询等活动,收集调查了许多资料和数据,小组合作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填写如下统计表。
常见肉食及蔬菜所含的主要成分统计表(每100克含量)
蛋白质(克)
脂肪(克)
钙(毫克)
锌(毫克)
肉
食
蔬
菜
儿童每天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蛋白质(克)
脂肪(克)
钙(毫克)
锌(毫克)
质量
谈话:请各小组把整理的资料和完成的统计表互相交流,然后补充完善。
生可能前后小组交流,可能左右小组交流,也可能下位交流。
谈话:哪些小组愿意把重新整理的资料和完成的统计表向全班同学展示?
学生小组可能派一名代表,也可能派两名代表等等向全班展示,汇报交流。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加以展示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收集、整合、讨论、交流有关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小数和统计等数学知识在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同时引起对自己饮食情况的注意。
三、分析调查情况,联系实际提出建议
谈话: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可能说:从统计表中我知道了常见肉食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钙和锌生可能说:我知道了每100克肉食所含的营养成分的克数不同。
谈话: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小组内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儿童每天吃多少肉食和蔬菜比较合适?
2.同学们的饮食是否合理?
3.偏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4.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谈话: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组间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将调查活动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获得初步的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经验并深深体会到饮食合理的重要性。
四、课堂总结,写调查报告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增长了营养知识,对怎样合理饮食有了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偏食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劝告同学及家长,克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吧。
教师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全班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以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写成调查报告,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课后反思
根据新课标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让数学课从封闭的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本节课选取围绕“饮食与健康”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主题,课前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互联网、生活中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调查同学的饮食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参与社会、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分析资料,对资料进行互补与整合,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讨论。学生在收集、整合、讨论、交流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将调查活动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引起对自己饮食的注意,最后形成研究报告,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活动的目的。
(xx市xx小学
王xx
第三篇:求近似数教案
课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在这四幅图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找出每个数据的前面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想想是什么意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约”字 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理解“约”的意思
我校有学生1300名。
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
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的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的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多”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是谁的“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师:近似数就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数,怎样才算“差不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①11030大约是多少万?
在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是用≈来表示。11030≈10000=1万
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
②11030≈1万,12030呢?说说你的看法?
12031?14800?
再换个试试!17234?
为什么18234的近似数不是1万而是2万呢?你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万?主要看哪一位?
师:5,小于5的,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四舍”。而等于或大于5的,向它的前一位进1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方法我们叫做“五入”。这两种方法合起来,就是求一个数近似数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学生比较发现:我校有学生1300名。表示我校就有学生1300名,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举例:
1.我写作业用了20分钟;我写作业大约用了20分钟;
2.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13万元;一辆小汽车的价钱约是13万元;
3.一支铅笔长14厘米;一支铅笔长约14厘米。
想:因为11030更接近于1万,所以我们就把千位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部改写成0,变成了10000,在书写的时候,写作:11030≈1万。
分析发现:10000是11030的近似数,所以用≈,而1万和10000的大小是一样,所以用=。
发现:这些数的大小都不一样,但它们的近似数都是1万。
学生试着写。并说出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万的。
(初步体会主要看千位。再次体会主要看千位。体会“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师质疑: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师总结:二者的相同点是:求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的数,后面都在加一个“万”字或“亿”字;二者的不同点是: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发生改变。
五、巩固应用,拓宽提高。
1.16页的电脑题:
你能像黑板上这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34108和95820的近似数吗?
2.17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再像黑板上这样,做在练习本上。
自主练习的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6名同学到前面来做。在做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小窍门说说大家听听!
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画分级线,可以很清楚的进行取舍。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小组交流。即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先根据要求确定是看哪个数位,根据数位上数的大小确定是“舍”还是“入”。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较大数的近似数,学生对于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的理解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求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理解上有些困难,我通过“例题--练习--例题-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这一方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用“万”或“亿” 作单位还是用“0”表示有些疑惑,尤其在审题时,他们对于题目的要求常常不能准确判断,将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或用 4个、8个0表示“万”或“亿”有些不理解,看来帮助学生审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四舍”理解不够,如390860大约是几万,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出现了两个答案:390860≈40万,390860≈39万,让学生进行辩论,说出理由,最终使学生明白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更要强调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
多数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与讲解,多数学生才能真正灵活掌握与运用。
王秀莲
洪村小学
第四篇:《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2.会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和数的改写。
2.在探究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概括总结、观察比较、渗透比较等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近似数 课件出示
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14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新课学习1.求近似数(1)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课件出示:
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3)求1389000的近似数
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师:我们也来看看图。课件出示:
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389000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师:从数线上看,1389000接近几?(139000)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在重点字,说题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求近似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有一些粗浅地认识,因此,这里放手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的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在数线图中找到这两个数,并通过观察进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2.理解“四舍五入”法
(1)师: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12756在15000的左边,更接近10000,1389000在1385000的左边,更接近1390000)
(2)师:大家很会观察和比较,你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就是中间这个数。10000到20000这一段和1380000到1390000这一段都是10000,它们的一半是5000(课件演示:15000千位上的5变红,1385000千位上的5变红),12756只比10000多2000多(课件演示:12756千位上的2变红),不够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2小于5,所以把尾数它和它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12756接近10000。这里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改写的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用什么号连接?
(3)师: 1389000比1380000多9000(课件演示:1389000千位上的9变红),大于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9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所以1389000约等于1390000,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39万,用“=”连接。
(4)找一找,想一想
师:想一想,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千位)
师:我们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个级上的四位,所以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是几很重要。
师: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似数也是10000?1□756的近似数就是20000了? 师:不看图想一想,138□000的近似数是1390000?138□000的近似数就是1380000了?
(5)小结:
师: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
师: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大于或等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将“四舍”和“五入”对比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看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及“舍”或“入”的原因。通过找一找、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进而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出“四舍五入”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3.试一试: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由于题目没有要求改变计数单位,所以省略尾数后应改成0。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在练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四、课堂练习1.教材第14页第3题 2.教材第15页第4题 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9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3572≈20万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15页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第五篇: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 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
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395≈400
486≈500
573≈600 264≈300
358≈400 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
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386≈400
247≈200
579≈600
739≈700 462≈500
305≈300
758≈800
428≈400 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
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
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
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 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 6250≈6000 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 2.做一做.(投影)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3845≈4000
2489≈2000
5290≈5000
4562≈5000
2908≈3000
8397≈8000 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作业:看书第2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