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初中语文教案
1新闻两则 2芦花荡 3蜡烛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兴趣情境导引
师:同学们,新的学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必将使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新的长进。本学期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同学们读过哪些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对战争有哪些看法呢? 生1:我在假期中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我认为战争能造就人,大家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成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啊,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嘛!师:照你这么说,你是赞成战争的了?
生1:基本上是这样。我是一个男孩,长大后我希望从军,我愿意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认为,战争,离我们越远越好。
生3: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失之偏颇。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的战争,我们必须支持,因为,只有消灭了一切侵略者和剥削者,我们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与自由。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语:“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全体鼓掌)(投影微型小说)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师:大家已经默读完毕,现在,谁先勇敢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哄堂大笑)
师: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过于宽泛,不确切。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我想,是一个男人和他堕落了的女朋友的故事。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4:这个男人可以看成是一个战士。师:很好。请你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4:小说开头告诉我们:“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这样,我们有理由认定这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战士在疆场和敌人英勇的作战,而他的女朋友却在家乡堕落了。大家想想,是什么让她堕落的呢?
生5:我想,一定是她自身的原因吧。师:你有根据吗? 生5:(不好意思)没有根据。(同学们又笑)师:大家能不能从小说的题目发现些什么?
生6:老师,我知道了,是德军让她堕落的。因为小说写的是“德军剩下来的东西”。生7:老师,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师: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因为小说告诉我们说是德军。
师:非常聪明。这样,我们就大体把握了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生:老师,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方法吗?
师:没有绝对的方法。但阅读叙事性作品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生: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相关知识链接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范例1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解题方法链接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范例3如何把握《芦花荡》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 分析:
老头子是广大群众中普通的一员,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他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抗日爱国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家乡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案 备课: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讲: 《中国石拱桥》学案
学习目标
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习重点
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学习难点
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一)检查课前预习,巩固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检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残sǔn()推chïng()xiáo()河 匀称()弧()形 拱()桥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3)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二)听老师介绍说明文:
1、说明文含义
2、怎样才能将要说明的事物介绍清楚明白 看板书记笔记: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
(二)精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每小组抽取一个研究题目,完成任务后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1、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因此不能删去。“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去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分析体会。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
3、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举例时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
4、请反复读第五自然段,根据你的理解,试画出赵州桥简图并给大家讲解。
5、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读完全文,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三)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三、对比阅读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后材料中介绍芦沟桥的内容,与课文中写芦沟桥的内容作对比,小组讨论两部分内容的异同,哪部分内容用在课文中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演练——走进桥文化
1、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1)(2)
2、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
五、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和疑问。
六、走进自然,欣赏桥之艺术
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带上照相机,拍上一组以桥为主题的艺术图片——欣赏桥之美。
课后反思:
12.桥之美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欣赏角度。
2、分析欣赏语言。【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煞()纤()细 驻()足 前瞻()后顾 点缀()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二.合作释疑
1、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并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2、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座,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三.迁移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举例说明。四.同步达标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
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
2.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______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______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3.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4.概括本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教后反思】
13、苏州园林
目的要求: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难点: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xuān xiâ {轩 榭)lín xún(嶙峋)jiàn shǎng(鉴赏)zhēn zhuï(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â)镂空(lîu)阑干(lán)模样(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 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
败笔 : 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 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
(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总结点拨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合作探究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五、作业。课后反思:
14.《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学习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请本文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学习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资料链接】
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
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
檀木()攒()乾清宫()坤宁宫()
肃穆()奏极()额枋()藻井()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它的总体艺术风格特点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
1、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2、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可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三、课时达标
阅读《气候的威力》(节选),完成1-3题。
①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②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每秒32.6米,但10级以上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有时甚至可达每小时三百多千米!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③大风的直接后果则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A)1960年8月24日,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温度;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B)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C)④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美国的一架运输机在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路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暴风。结果,运输机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实际上,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1.第②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中“举例子”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方法有: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举例子”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这句话应放在第③段的什么位置上?(A)处,(B)处,(C)处。正确的是________ 3.第③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顺序,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五、作业。课后反思:
15.说屏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书写、理解。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学习难点】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导思阅读:《口技》中有:“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为下列黑体字注音。
流萤 帷幕 忒 书斋
韶光 休憩 伧俗 闺房 2.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用自己的话说说屏是什么。3.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二、合作释疑
1、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小组讨论明确: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具体语句吗?
三、思维拓展
想像一下,屏风将来会有怎样的用途?
四、达标练习
1.选出加粗字书写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píng)纳凉(nà)B.流莹(yíng)惟幕(wãi)C.伧俗(châ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g)缓冲(huǎn)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教后反思:
第三篇:外来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新闻两则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史德清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阅读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荻港()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要塞()
2.词语的解释: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 回肠荡气:
锐不可当:
三、品读感悟
1.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4.引导学生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由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加以分析)。
四、拓展延伸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司法部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流失。在过去18个月,多名重量级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南茜•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95的西尔弗伯格。发现他们离职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锐不可当()歼灭()阻遏()溃退()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绥靖()2.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3.“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第二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二十八宿()绥靖区()阌乡()杜聿明()鄂()阻遏()2.解释下列字词
阻遏: 溃退: 要塞: 炽(chì)烈:
三、品读感悟
1.指出课文的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
2.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四、拓展延伸
试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篇新闻的异同。
五、课堂检测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 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A.采用倒叙 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3.文中介绍背景文字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芦花荡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周卉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2、积累一些生字词。
3、培养学生阅读小说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会读是学习的第一步,相信你也能读得有滋有味(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提防()
竹篙()
苇塘()
疟子()
寒噤()
吆喝()一梭机枪()
蹿()仄歪()趴()
扒()飒()
转弯抹角()
2、怎么样阅读小说
(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哪三要素?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哪四个阶段?
三、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脉络,2.重点探究“老头子”形象
用“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
”说话,重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结论:
四、拓展延伸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达标测评
1、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练习一第1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中老英雄的性格特征;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富有诗意的语言。
一、导入明标
二、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
2、赏析句子(1)“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本文中的故事或人物吗?如果喜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说你的感受。
四、达标测评
1、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2、仿照文中一些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写写你家乡的景物。蜡烛
主备人:周卉秋 审核人:刘德明
学习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内涵及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深厚情谊,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速读课文,疑难字词勾画出来,查工具书独立解决。2.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尝试说说本文表现什么主题。(复述要抓住记叙的要素)
三、品读感悟:
1.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2.你认为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的语句叙述。
3.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反复描写? 你认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1.阅读文中关于“蜡烛”描写的语句,体会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蜡烛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2.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中相关语句,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达标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结合全文看来,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2.“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
3.试分析文章段末的作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王成威
【学习目标】
1.朗读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资料链接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明标导入
二、初读感知 1.给划线字注音
箱箧()给()予 恍()若 眼花缭()乱 惊骇()晨曦()2.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称呼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6.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三、达标测评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雨果的博大情怀和高尚品格。
2.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一、明标导入
二、品读感悟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三、拓展延伸
阅读(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1.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
2.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四、达标测评
1.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雨果。
2.学过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亲爱的爸爸妈妈
主备:刘兴高 审稿:王洪
【学习目标】
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掌握作家的生平资料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理清文本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品读课文议论描写的句子,说作用。
4.领会文章“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资料链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悟 1.注音 杀戮()悼念()
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文
坟地见闻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
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
摘录遗言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三、品读感悟
1.引文中,萨特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说说这样说的原因。
2.品读课文中描写和议论的句子,体味其中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
五、达标测评
(一)“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1.西德作家明赫白的一番话表明他是一个 的人。2.安格尔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感情? 3.“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表明’
4.文段采用的描写方法是:,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二)“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生还的工人)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 你的包季达。“
5.“片纸只字”最感人的原因是:
6.从“片纸只字”中你得到些什么启示?
第四篇: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1.《地平线》教学设计一(1课时)勃利县抢垦乡明德小学 葛秀军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教材简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见解,在文本阅读中激发兴趣。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
结合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在我班级的实施经验,精心设计好学案与导学案的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读中感悟、预习交流展示汇报。以达到使课堂取得更理想、更高的效果。
1、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读书。
2、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中去想像、去思考、去表达。通过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地平线的资料以及图片。
2、教学课件制作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识地平线(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课件一(地平线图片)
指导学生观看。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地平线)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出示预习学案:(课件出示)
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依据预习学案进行检测】
三、依学案检查预习情况。
1、开小火车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顺序。《板书:自然的、人生的》
3、分段及段意概括。
【设计意图:把握好预习内况,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的重要起点。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做好新课的理解品读铺垫。】
四、互动合作、释疑解难。(解读“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主汇报题)要求:默读自主汇报题,1分钟思考时间。自主汇报。
1、作者发现的地平线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2、这道地平线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作者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是什么心情?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设计意图:
1、从文到图,再从图回到文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在儿童时代看到的大自然中的地平线是那么的神奇,*
2、由于这部分内容容易解析,学生依靠自主能力进行解答汇报,增强自信心。从而为后面文中的“我”两次追寻埋下伏笔。]
(一)读悟“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和惊异,“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一〉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1、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2、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骑?现在会有什么感受?
3、把这一自然段读出“我”“奔”去时的充满希望,看到“天地依然平行”时的失落。
(二)读悟“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就在“我” 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二)自由朗读课文5-12自然段
1、第一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板书课题:谜? 永远走不到
2、第二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3、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三)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
出示第13自然段:(齐读、自主汇报)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师:(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带着自己的感悟,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设计意图:作者的两次追寻其实是一个探谜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文中 “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得到答案,从而体会“我”对新鲜事物探秘的浓厚兴趣。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找出重点词句,分析、感受。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内容。以读代讲。]
五、读悟“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预设:(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板书:人生的地平线、永远去追求)
③、反复诵读:(师引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走进中学的校园,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结合自己平时的经历谈一谈你的地平线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追寻你自己的地平线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品味感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通过激情导读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旨在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愿望,是幸福的生活等等。]
六、总结全文、解谜地平线 出示课件:地平线是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设计意图:这里的教学,是深化学生的认知,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悟:人,应该永远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哪怕它永远走不到,也不能停止我们追逐的脚步,只要我们执著地追逐、探索不断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那么我们终有可能触摸到我们人生的地平线]
板书设计
7、地平线 谜?
永远走不到 永远去追求(大自然中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地平线》教学设计二(1课时)
莲江口小学 刘玉华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几幅关于地平线的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3、这道地平线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兴奋的心情读一读:啊,天到尽头了!
(三)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向那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谁来带领大家来第一次追寻?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角色转换。请问你为什么拼命地骑?你追了好长时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四)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正在我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时,一位老人走入了我的视野,我和老爷爷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我与老爷爷的对话。
2、思考:你对地平线又有了哪些了解。
3、分角色朗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读出我急切的心情和老人神秘的样子
5、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进行了第二次追寻,谁来带领大家去追寻?指名读第十二自然段。
6、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读一读文中的话。
7、两次追寻都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指名读第十三自然段。
8、于是我开始咀嚼老人的话,咀嚼是什么意思?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请你用咀嚼说一句话。你觉得我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桌交流。
(五)体会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
2、默读第十四自然段
3、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4、画出给你启发的句子。组内交流你的理解
5、想象作者会经历哪些艰辛苦楚寂寞,又是怎样没有沉沦下去的?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地平线,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你们呢?
(六)升华情感
1、你知道哪些人为着自己的人生地平线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2、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3、引读加深感悟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七)总结全文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次追寻 自然的地平线
第二次追寻 不断地去追求 人生的地平线
地平线教学设计三(1课时)
一、导入
1、师述:下面咱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大家用琅琅的书声、精彩的发言来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好不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
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3、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 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 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
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
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
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1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
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
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
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
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
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
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拼命”)结果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的急切,结果的神秘。)(我拼命地踩着自行车,车轮飞转,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哪儿去。)(这地平线多神秘呀,怎么我追了半天,明明已经追到了它,它
却神秘地跑到了远方去了。)
4、指导朗读。
五、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
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 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
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
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六、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
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
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②、(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③、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结束语: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地平线》教学设计四(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带回副优美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好)
师放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图片,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各处地平线的放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从而感受它的美。)
二、初读自然的地平线。
1、师: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小时候追寻的又是什么样的地平线呢?(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一名同学读课文后,其他同学回答老师进出的问题:小时候作者追寻的是大自然中的地平线,长大后追寻的是人生的地平线。(同时师板书)
3、师出示渭北大平原的响鼻,并作以解说:这就是渭北大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举目四望,真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渭北大平原,从而感受渭北大平原的壮观、美丽,为下一步的读做好铺垫。)
4、师:作者来到渭北大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生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有关的句子回答)
5、师过渡:是呀,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生:激动、兴奋、真想大喊一声……
6、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既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指名生读文
7、师过渡: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地向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吗?(设计意图:引出下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内容,同时回答:当我赶到树下时,发现天地依然平行,远方又出现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8、师: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们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老人都对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
思考:从老人与我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后回答。
9、与同桌或前后桌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说一说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地平线的神奇与老人渊博的知识。)生读文后回答
指名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问:我知道地平线的答案了吗?(没有)
10、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更何况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的追寻,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没有)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牵引全文,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指名生读文
三、1师过渡:两次苦苦地追寻都没有答案,你们觉得他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意有意义的同学请举手,同意没意义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看来,我们同学都各有各的观点,那好,我们现在就进行现场辩论。辩论前,老师先说一下辩论的规则。(课件出示辩论规则)(1)亮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倾听别人的语言,抓住对方的语言破绽进行反驳。
(2)语言文明,不使用攻击性语言。
(学生进行精彩的辩论)生辩论后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太精彩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观点(想)我觉得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觉得追寻没有意义的同学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追寻没有结果,可以用浪费掉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觉得追寻有意义的同学会觉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
2、师过渡: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请同学民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
思考:这里的地平线指什么? 生读文后回答(人生的地平线)
3、师: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生读文后回答自己的读文所得。
4、师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名老师,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
师”,你呢?你为自己确立了怎样的地平线呢?
5、师过渡:既然我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地平线,就要为之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瞎子阿炳吧!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后,他仍然能坚持不懈地练习拉二胡,最终创作了闻名中外的《二泉映
月》。同学们,你听到到过这样的事例吗?
四、引读加深感悟
师: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版了 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
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
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
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五、全文总结: 让人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 ↑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
《地平线》教学设计五(2课时)
教材分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的第三段,作者借事说理,自然界中的地平线一下子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理解深透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即可,不要做过多的分析讲解、枯燥说理。
教学理念
1、“拾级而上”,展开层层阅读对话。
教学《地平线》这篇课文,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四个层面上进行阅读对话,深入解读“地平线”——地平线的样子——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第二次追寻地平线——追求人生的地平线。阅读对话中,教师、学生、文本(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彼此视界融合、心智相遇,“地平线”由模糊到清晰,由自然到人生,由文本到心灵,“地平线”不仅浮现于学生的眼前,而且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升华了“地平线”的内涵,赋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启示。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好这部分重点句子的内涵呢?我以为“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可能收效更好。“不求甚解”不是不解,“模糊感悟”不是不悟,这其中关键是把握好“解”与“悟”的分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在比较中达到“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它仅仅只是一个从不解到解、从不悟到悟的中介,有了它阅读感悟就降低了坡度,拥有了广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课文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
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几位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总结:作者是否能走出这神秘的地平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齐读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小学教学设计网=]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三、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板书设计
7、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2.《张石匠拜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的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和锤炼,精益求精。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地位,感悟语言,学习积累直到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3. 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作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续写故事。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他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把课文读熟,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提问,相应板书: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过渡: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说明天外有天这个道理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
三、默读思考
看问题读书思考:
1.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2.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品读感悟
(一)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1.指名回答,相应板书:骄傲-不服气-自愧不如
过渡:张石匠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
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可分角色朗读。
3.指导朗读
多媒体出示:
“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过渡:既然看不起小伙子,不爱听小伙子的话,那就得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
(二)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1.指名回答,师板书:刻碑洗字 刻东西
2.指2名学生读分角色读“刻碑洗字”部分。
张石匠的手艺怎么样?好在哪?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多媒体出示图片,解释“楷书”“草书”“飞白”。
张石匠服气了吗?读出有关句子。“怕”可以换成什么词?
过渡:既然张石匠不服气,就再比一次吧。这次比什么?
理解“七棱八不齐”,说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石头来刻东西?
3.在这次比试艺不如人的情况下,张石匠回家刻石链时会想些什么?请说一说。
过渡:看来张石匠这次比试是胜券在握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4.回顾学法:刚才我们学习刻碑洗字这一部分是怎么学的?
屏幕出示:
1.分角色读一读。2.互相比一比。3.说出胜出的理由。
按这样的方法自学下一部分。
5.汇报
过渡: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此时胜负已决,如果你是文中的张石匠,屏幕出示:看到小伙子的石算盘张石匠心想……他的脸上……于是对小伙子说……说完……
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拓展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你什么启示?
六、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天外有天、艺无止境的道理。其实,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多媒体出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指导复述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复述课文
二、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认的字,检查认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训练。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碑”“锤”两字的写法。
三、积累内化
1.把自己喜欢的好词抄在自选车里。
2.请你为这则故事写续集。
四、实践活动
把张石匠和小伙子“比用石料刻东西”这部分内容改成课本剧,先写出人物的对话,再演一演。
板书:
2.《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 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快乐读书屋一《餐桌上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 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1)[出示] 聆听
拯救
嘈杂
琐碎
斟酒
压轴戏
鸦雀无声
(2).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
(4)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板书设计
晚餐桌上的学校
时刻不能忘记学习
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这两首都是哲理诗。可以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
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
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没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听老师范读。(2)自由练读。
(3)指名读后评价,再练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查找并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陆游写的古诗。教学后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说干朗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2.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自学提纲: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自学情况。(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而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后练习背诵。
(4)积累忆诵:劝学的词语或名言其他古诗句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练习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3.收集的成语、名言、古诗。准备张贴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板书设计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板书设计2:
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水清澈 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教学后记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出的一定的道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大体领悟,还有一些同学生也能由此生发出新的感悟,如书要多读,就像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能说会写一《交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总结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让学生认识到交流和合作在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3.在交流中懂得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时学习总结出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在同学面前大胆交流。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组织,主动交流,教师提前指导。
教学准备:总结自己或收集名人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每个同学的情况不相同,有的同学付出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有的同学付出了,却事与愿违,这里就有学习方法的问题。今天针对我们班的情况,我们选取了部分同学作为代表,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许这些同学的方法还不完善,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交流活动
1.学生主持,在不同学生发言间过渡好。
2.几个同学代表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方法;不好但改正了的方法),每人谈几个科目,他们的擅长科目加起要涵盖所有科目。
3.最后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小心得。
要求:(1)叙述清楚,条理清晰。
(2)说清楚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见解,最好能说明运用该学习方法后的体会。
(3)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
三、总结:
同学们讲了很多自己的学习经验,现在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刚刚把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同学。我也总结了一些好方法:
(1)定计划:那会使你做事效率大大提高。有目标在选择时才果断,做事时才有惊人的动力。
(2)常总结:总结学习知识,总结错题等等。
(3)上课认真听:那会比你课后自己看节约大量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4)出考题:出完考题后你会发现你对那个知识点记得特劳。希望同学们以后多些交流学习,那我们一定会学得更好,学得更多。
《读短文 写体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薛谭学讴》这篇短文,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表达出对短文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3.通过习作,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真正践行“学无止境”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读短文后的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
读写相结合;点拨、讨论、评价、归纳、写作、讲评等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读懂《薛谭学讴》这篇文言文,明白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请学生自由读短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指名读短文,在停顿不正确的地方,要引导学生读,直至把短文读熟。
2.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试着理解短文所表达的意思。由于安排了“译文”,学生读短
文的意思不难读懂。
二、谈一谈
一是阅读后的启发。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短文中提炼观点。可以从薛谭的角度谈认识,可以从秦青的角度说启发。但教材编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把握。在学生结合短文谈所受到的启发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其他文章和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谈体会,深化理解。
二是谈写心得的方法。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再开展班级交流。
1.从短文中提炼可以一说的观点。
2.结合短文内容对观点惊醒理解。
3.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谈体会。
4.注意自己的习作加一个题目,如“由‘薛谭学讴’想到的„„”。
三、写一写
学生动笔作文。
四、评议与修改。
1、学生小组内互读自己的习作,小组内评一评,那些地方写的好,好在那里,还有那
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推荐写的好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3、请学生互相交换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七色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及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
2.揣摩句子表情达意的方法及作用,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改句子中的错误,培养修改语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4.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修改语病,揣摩句子的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方法:练习、积累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这道题旨在提醒学生,必须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禁令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参考答案:偏僻——繁华愚昧——机制肯定——否定轻松——沉重苦楚——甜蜜称赞——批评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最后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一句,人生一旦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和理想不断奋斗,不断前景。
第二句,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改正两段话中的错误。
这道题既要让学生懂得准确地表情达意,又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读书的方法,所以教学时,第一步是让学生修改错误,可以分小组合作修改后交流;第二步是让学生谈谈从故事中获得的读书的其实,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参考答案: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特别快极了(删除“特别”或“极了”),(加“总是”)一目十行。他读了很多书,消废(改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改为“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像(改为“象”)。
有一次,(加“,”他请(改为“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加“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翻(改为“番”)警告(改为“忠告”):“以后读书不但(改为“不能”)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读书一定更要用脑想,用心记(这一句话放到“以后”)的前面)。”
二、日积月累。
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积累一些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可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讲一讲它们的意思,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讲讲意思,最后,请学生把这些句子整理下来。下面的名言供参考: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德国)
勤能补拙是生活之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三、知识窗。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枝”比“数枝”更好?
3、将《早梅》中的“数枝”改为“一枝”后读一读这首诗。
4、请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5、再给学生讲讲类似的故事。
四、动脑筋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从文中找出有关这幅对联的意思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让学生根据对联的意思在读一读,读时注意几个“好”字的读音。
4、最后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对联中明白了什么,并具体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英爱怎样做。
五、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七上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字词
liú()览 quán()释
bì()益 lǚ()行职责 chōng jǐng()wãi()幕
广 mào()斑lán()真dì()
半明半 mâi()穿suō()yíng()火虫 shà()眼 mí()漫
窟long()
hān()睡 mî()地 cù()然 tuān()急 cáo()杂 zhào()事 ōu()斗 万lài()俱寂 巍然yì()立
曲折跌dàng()
二、古诗文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次,旅途中停宿。
1、默写
2、鉴赏: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2、主题: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时,一轮红日已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又见空中大雁向北飞去,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赤壁》 杜牧,字牧之。
1、默写
2、鉴赏:后两句是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并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手法: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诗人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浣溪沙》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1、默写
2、鉴赏:上阕写眼前之景,下阕即景生发议论: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
3、主题: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作者却反用其意,劝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三、课文内容以及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课文阐述了文学是什么,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
2、《繁星》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3、《冰心诗四首》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有〈繁星〉、〈春水〉前两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4、《“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本文是一篇小说。写“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四、文言文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书中有很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等等。
郑人买履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书本上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在现实生活中是 会遭到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