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时间:2019-05-15 06:5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第一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

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3. 诵读时注意本文议论文文体特点和散文化语句的有机融合,感受周国平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相交融的特点。

4.在理解“灵魂”内涵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们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二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三 教学难点

探讨并理解灵魂的真正内涵。四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法。五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 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 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了解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精神内涵。预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后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导入

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学生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应该是以人的金钱地位、形象气质来判断人的高贵与否。将自己与高贵联系起来更是他们不可能想到的,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摇头)借助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课文阅读: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不是高贵的人。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

二、板书题目

三、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把握论点

1.人究竟缘何高贵?高贵的内涵是什么?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究竟是说什么?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请生作答。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实际上,本文的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文章的观点。

(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阅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

3. 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前,回顾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板书)提出论点(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第2—6自然段)——表达期望(第7自然段)(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在阅读的基础上纵观全文结构,这样处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板书题目以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觉得本文应该写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作业批改: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回顾所学内容引入课文

二、研读文本,体会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1.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选用了哪些事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概括。事例:

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小结。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师在总结时需强调事例中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情节,以便下一教学层次的推进与理解。)2.讨论作者所举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示:“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句话在举例后阐述有何作用?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即使生命将被别人夺取,有高贵灵魂的伟人,是那样的珍惜精神世界。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议论文的举例说理的写作特点,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3. 讨论事例与事例之间的关系。思考:

① 事例是不是越多中心论点就越有说服力? ②文中的事例有何不同点? 板书: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西方物理学家)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家)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中国普通百姓)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中国普通画家)

师: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

(从各个角度分析所举事例的典型性,渗透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努力实现能力培养目标)4.“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

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大家写作议论文时要记住议论文的举例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采用换例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议论文举例的另一特点:唯一代表性。)5.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2)多角度选择事例;

(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品读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哲学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情、事、理浑然一体。读他的文章,我们往往感到深邃的哲理在浓烈的感情中源源不断喷涌而出,又和细腻的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有具体的感性形象,又有点亮灵魂的火花。

1.文章利用过渡句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请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诵读。

在事例1、2后,用过渡句“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事例3后,用过渡段“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2.男女生合作读第二小节,女生读概括交代事例的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当停则停,当接则接,一定要判断好记叙和议论。感受议论文叙议结合的特点。明确:

名人的事例:指上文的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平庸的背景:下文的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嘈杂的人声。灵魂生活的迹象: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那么专心。动人的光彩: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师总结:事例的叙述虽然简洁,但紧承过渡段,扣住中心论点突出重要细节;分析与议论紧承事例,阐发深刻的内涵,衔接自然,转换流畅。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段,其余的同学思考: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齐读第七小节,感受作者的被现实刺痛的感伤和对读者的殷殷期待。

四、拓展延伸,感悟“灵魂”的真正内涵

在文章阅读将要结束时,学生也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是至于“灵魂”一词究竟指什么,学生很难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其它关节全都打通以后,再次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灵魂到底指什么呢?为了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请看以下三个故事(屏幕显示):

2010年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来华前,寒春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曾与杨振宁是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但是,当两枚原子弹分别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寒春放弃了核物理。随后,她追随丈夫来到中国延安。为让中国人民喝上一口纯鲜牛奶,她与丈夫阳早耗尽毕生精力,在牛群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两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而他们却在北京市昌平区农机实验站的一处平房里生活了23年,算上在西安、内蒙等地的岁月,她在养牛方面花费了57年。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可是这个想法无法得到市政府权威人士的认同,莱伊恩还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在矛盾了很长时间后,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他叫张海涛,35岁,河南省平顶山市汴城村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去帮助别人,当记者问他最后有什么愿望的时候,他干涩的喉咙间吐露出:只求受捐献者能记住我妈妈的生日,并在那一天,为她祝福„„ 问题1:你怎样评价寒春、莱伊恩和张海涛?

问题2:在他们身上,“灵魂”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板书:“灵魂”的真正内涵:博爱、坚守、孝义„„)问题3:灵魂的内涵还可以包含什么内容?能否举例? 问题4:围绕中心论点,说说你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

(“灵魂”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2008年被同学们称做温暖的2008年,想想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哪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他们平凡的生命闪现了怎样的动人的光彩?(志愿者、解放军、金晶、经大忠、翟志刚、农民13兄弟等等。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的碰撞,挖掘到灵魂的更多内涵。并概括得出:“灵魂”就是“精神追求”。)

五、照应导入问题,学生感悟升华 文章学完,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你觉得你是高贵的人吗?或者你有高贵之处吗?从你身边的人身上,你发现了他们哪些灵魂闪光之处?

(此问题的回顾提出,照应开头,使学生在学完本文之后,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新的认识,并关照自己内心,关注周围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得以重新建立或提升。)

六、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高贵曾经是一个让我们敬畏的词,我们曾经也常常曲解高贵,现在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只要你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灵魂生活,你就是高贵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只要多向自己心灵花园里种上文明、善良、谦卑、宽厚、感恩、自信、热情等高贵的种子并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不懈追求,你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七,补充作业 见练系册

第二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常州市同济中学 鲍玲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

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

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那么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提示:(1)作者所举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

(2)所举事例与事例之间有什么区别?

补充一事例:老师这有一事例: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那么,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参考: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王尔德是文学家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哲学家的例子重复。且王尔德的例子直接体现了灵魂的内涵在于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上,而布鲁诺的事例则更加侧重体现对学术观点的坚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结:所以在用例子来证明观点时,要围绕论点选取事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必须是能体现某一论点的一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事例的角度要有所侧重,3、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2)多角度选择事例;(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发现高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精神品质进行论述。

要求:

1、提出一个观点;

2、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论证你的观点;

3、要有适当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写作——作品展示——点评

五、总结

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具备渊博的知识,养成思维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三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教案

一、课前介绍:介绍议论文相关知识

a)定义:所谓议论文指以议论为文章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论事说理的一种文体。例如《敬业与乐业》、《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b)议论文的特点:以理服人,语言精练,结构严谨。c)议论文的分类: i.从文体的角度来说:杂文、演讲稿、评论、序跋等; ii.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说:立论文和驳论文; iii.从文章写作的内容来说:政论文和学术论文。d)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i.论点:作者的对所论述对象的观点及主张,一篇文章可以有多个分论点,但是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ii.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常用的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iii.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二、课文导入:提问导入法

好了,课前介绍就到此为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有几个问题,老师想先了解下同学们的想法。来,抬头看幻灯片,请同学们思考下,在你们眼中,何谓“高贵”?什么使一个人“高贵”?思考一下,请几位同学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请四位同学各自给出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然后由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对于“高贵”一词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很好,说明大家都很有主见,这个社会需要有主见的人。但是,这个答案也不是随便给的,所谓“高”者,人格崇高也;所谓“贵”者,品质可贵也。我们可以是权势控,想着过“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日子;我们也可以是视觉控,觉得相貌好的人赏心悦目;我们可以是金钱控,认为富贵迫天让人心生喜悦;我们也可以是品味控,认为衣着有品位的人看着舒服。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可以欣赏我们所欣赏的东西,可以追求我们想追求的东西,比如相貌,比如金钱,比如权势,但是,我们必须要保有灵台清明,使我们在社会上不致迷失本性,沉沦于欲望之中。那么如何使我们灵台清明呢?请同学们翻看课本,阅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听朗诵边阅读课文,在扫除字词障碍之后思考幻灯片上的这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篇课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写作的。请在阅读中理清课文结构,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问题二:理清课文结构后思考下,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提出这个中心论点的?

(阅读5分钟,在学生阅读时,老师在幻灯片上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好了,大家应该都看完课文了,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作者,同学们之前听说过周国平吗?没听过吗?你们初中的语文老师要伤心死了。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寓言,叫做《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就是周国平先生写的,在文中作者提出“厄运使人坚强”的观点。好吧,我来介绍下周国平吧。周国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主攻哲学研究,他的作品多为哲学著作或翻译,如果同学们有对哲学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他对尼采的研究比较多。平时,他也会写些散文随笔和童话寓言等,他经常用散文来谈一些哲学问题,让散文既显得有深度,又降低了哲学理论的枯燥性,使得散文于平易处见理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家。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找来读读。

好了,了解作者之后,我们来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吧。请同学来回答下,这篇课文的结构如何?同学们是如何划分的。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一般学生都能够答上来。第一自然段为一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为一部分,第七自然段为一部分。)

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提出这个中心论点的?

(请三位同学站起来回答,教师点评总结。明确中心观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中第一段就引用名言,进而通过名言的申说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

运用名人名言引用观点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势是观点具有名人名言的权威效应,其缺点是自己的观点容易被淹没,甚至没有自己的观点。本课开头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来提出观点,作者对“思想”和“芦苇”做了辩证的分析和对比,从中申说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因为“芦苇”的脆弱和“思想”的高贵之间的对比太过明显,才得出“芦苇”必须要有“思想”才能够高贵。既利用了名人名言的优势,又克服了自我观点可能被淹没的缺点。这是非常高超的立论技巧,同学们可以自己在课后尝试一下。并且,作者在之后的几个自然段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严谨的论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第二部分,探讨下作者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形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样的认识当然源自于他深刻的思考,但这样思考同样也是建立在具体的事例上的,那么在本篇课文中,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这些事例又是怎样和课文的中心观点联系起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并回答以上问题。

第一个问题(提示:请大家试着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这样的句式来概括。例如:

①阿基米德在面对劈向自己的剑时,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在亚历山大大帝向他好声询问时,无动于衷地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他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在闹哄哄的车厢中,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在物质生活匮乏时,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第二个问题:(提示: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构成的,而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衔接就是论证。)

作者在列举完每一个事例后,都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例如: 事例1后的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事例2后的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事例3后的分析:“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事例4、5后的分析:“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正是这一段段的议论像一条条纽带,把论据衔接到论点上,让论据围绕着论点而发散开来,从而使得课文的中心观点具有他人难以反驳的说服力。

四、研读课文

以上,我们从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了这篇课文的事例,现在我们来探讨探讨这5个事例。在这5个事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事例的主人公都有最在乎的、矢志追求的东西,那么这些他们矢志追求的东西分别是什么呢?这些东西又有什么深刻内涵呢?

(提示:是圆、阳光、才华、读书、欣赏名画。)

那么,联系作者的观点,更深一点来说,圆、阳光、才华、读书和欣赏名画又代表着什么呢?我们来换位思考下,想想假如你是书中的人物,你会不会为了画在地上的圆而迎向砍下的剑?你会不会为了阳光而无视帝王?你会不会对着海关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你能在车厢里全神贯注地读书吗?你会节衣缩食地赶到远方去看画展吗?

(基本上学生会说不会,有的学生可能还会认为这么干很白痴,因此,教师在总结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的主人会有这些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代表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他们灵魂的体现,从而理解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灵魂”的内涵。)

同学们都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傻,干这些傻事,但是文中的这些主人公偏偏干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是他们矢志追求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例如阿基米德为了研究圆不惜牺牲性命,第欧根尼为了阳光下的沉思而置帝王的示好于不顾,这代表着他们为了搞研究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和唾手可得的显赫权势,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爱思想甚于爱一切”。王尔德以自己的才华为傲则表明他对精神财富的珍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没有什么比人的灵魂更宝贵”。而陌生少女的读书、无名画家们的流连画展则体现出普通人的纯正追求,不顾一切只为追寻内心世界的纯正追求。而这种爱思考、珍惜精神财富、纯正的追求,其实就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体现,也就是作者眼中“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灵魂”的概念。由此,我们理解了“灵魂”的内涵。“灵魂”也就是热爱思想、珍惜精神财富,有着纯正追求的内心世界。有这样的灵魂的存在,人如何能够不高贵呢?所以,小结一下,正是因为他们灵魂的高贵,才使得他们显得高贵,所以,人是因为灵魂的高贵而高贵的。

现在请同学们再回头仔细看看这些论据,你觉得这些论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老师这里也有个事例能支持“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观点,同学们看看能否和课文中的事例换一换?

补充事例:意大利伟大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地心说,捍卫和发展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能不能将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例子?

(提示:论据的典型性和事例的侧重点不同。)

不可以,如果调换的话,布鲁诺的例子和阿基米德的例子重复,且王尔德的例子侧重于从文学家的角度来论证以精神财富为豪这个层面的内容,而布鲁诺则重在从科学家的角度论证坚持学术真理不惜牺牲性命的层面,这是不可互换的。这两个例子之间的区别就涉及到议论文论据选择和罗列方面的一些技巧。

一般来说,写议论文时我们都会运用举例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显得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我们选择的论据除了要围绕中心论点外,还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论据的选择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以课文为例,作者选择了阿基米德——科学家、第欧根尼——哲学家、王尔德——文学家,世界上的名人比牛毛还多,为什么作者单单只选择这三人呢?就是因为他们的事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让课文的论证显得更具有说服力。

二、论据的叙述要有侧重点,作者列举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是为了论述他们爱思想,例举王尔德是为了论述以他为例论述艺术家们珍惜精神财富,列举读书少女和看画青年们是为了论述他们有纯正的追求,不同的事例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使得课文显得丰满而有深度。

三、论据的罗列要有层次性,作者从名人讲到到普通人,从个体谈到群体,从生死选择写到生活的各角度,这样一层层地写下来,让文章内涵丰富的同时,也让别人无法反驳,因而更显得议论文的特点——以理服人。因此,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应当试着以这样的要求来选择论据进行论证,这样的话,有助于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使我们所写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教师朗读这一段,)是啊,如果一个人的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那将是多么可悲的未来啊,因此作者希望人们都能保持纯正的追求,都能坚守高贵的灵魂,这里的灵魂是指:热爱思考,珍惜精神财富,富有纯正追求。正如我最先说的,我们可以享受我们能够享受的物质生活,过你喜欢过的小日子,但是,在享受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高贵的灵魂。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同学们能例举一下,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有哪些内涵吗?

(明确: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

五、课外拓展

如果有时间多余,给他们看2006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

霍英东,或许大家并不了解,因为他成名太早,而你们出生太晚。但是对于每一个有着富贵梦的年轻人来说,他都是我们追逐的梦想。霍英东,白手起家,聚财有道,在一生中,创办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供暖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身价数百亿;他又官至高位,在政界有着崇高的地位,是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之一。同时他散财亦有道,多年来热衷慈善事业,各类捐助金额近200亿。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六、课堂小结

看完这段短片,我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已经深深地被他所打动,是的,每看一次他的故事,我的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才能却甘于贫苦的确令人佩服,但是有能力聚财却又无私散财的人却更值得佩服,因为他们能抵制住物欲的诱惑,坚守灵魂的高贵,做到“达者兼济天下”,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我们或许没有他那样的才能,但是,我希望每一个心怀梦想,想着三年后找个好工作的同学都能像他那样,在坚守灵魂的高贵的同时能够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潇洒人生。

七、课后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找一句你喜欢的名言,然后摘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明天早上请课代表交到我办公室来。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八、板书设计

第四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汇编9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

1、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 交流预习情况。

1、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y) 缅怀(miǎn) 萎缩(wěi)2、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语言,行为)

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 导课:

1、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三)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学生讨论、交流:

(1) 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 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3) 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 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六、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3、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4、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努力追求纯正的精神追求。

2、能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通过对语句的赏析,品味议论文准确简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努力追求纯正的精神追求。

2、能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周国平导入,推荐周国平的经典散文。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他的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的议论文,看看是否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如何提出来的?

(学生朗读、思考、交流)

教师评点小结: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文章由引述帕斯卡的名言入题,然后对帕的话进行阐释。“可是”一转,指出正“因为人有一颗有思想的灵魂”,所以“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说明“灵魂”正是人的高贵所在。然后以退为进,“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以“但是”一词,突出自己的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接着,还对自己的观点稍作补充,说明内心世界的差异决定了人的高贵、平庸乃至卑鄙。

2、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一小节,再次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

3、请同学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同桌一起完成以下表格。

段落 内 容

提出问题 1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7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各段落间的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的简明扼要、承上启下之特点,感受本文严谨的论述结构。)

教师小结: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先提出论点,稍加阐释,然后列举三个古今贤哲典型的事例来论正观点,紧接着又以一个少女和许多青年画家为例,赞颂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最后得出结论,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三、精读品析

请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达概括有力,对事例的叙述既生动,又概括;对道理的分析,严谨周密。

四、课堂探究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根据上下文内容揣摩“灵魂”一词的含义。

2、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人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结合你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

五、课后学习

请你从自己生活的记忆里,选取一件能“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的事,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举例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要点:

1、抓住三个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2、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培养学生写作注意过渡自然。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课型:综合课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3、严谨的结构。

二、教学过程:

导入:问:同学们,你们最羡慕什么?

分别回答,教师总结: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忽略了精神追求,使我们越来越不能满足身边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能得到幸福。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精神追求的文章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明确的生字词写黑板上,同学老师共同解答。

2、朗读课文(个人、接力、分组、齐读)

3、划生字词:芦苇wei 卑鄙bi

显赫he(赦) 携带xie 缅怀mian

萎缩wei

赫赫-显著盛大。

缅怀-回忆追想已往的事。

4、快速阅读全文,找本文的`中心论点(中心句)(标题就是论点型标题)

5、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

一共举了几个例子,分别从哪些方面论证?

生命将被

剥夺时

古代 贤哲 外国 紧要时刻 显赫人物

将要提供

帮助时

近代 艺术家 外国 旅行中

现代 普通人 中国 旅行中

由外国到中国,由古代到现代,由贤哲到普通人,由紧要时刻到平常,分别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论证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说服力。

6、在四个例子中,四个主人公分别分别把什么看得最重要?这说明他们共同追求什么?

阿基米得-画在地上的圆

第欧根尼-阳光

王尔德-才华(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少女-书

7结合中心论点和事例,讨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究竟指的是什么?

明确:灵魂是指对精神的追求。

一个人失去对精神的追求,就形同于行尸走肉,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可先让找原文)

8寻找本文的过渡句,学会过渡

四、拓展提高:

1、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说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

2、幸福是一种能力

有人常常抱怨条件不好,运气不好,幸福离自己很远。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首先要问自己,自己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也好,苦难也好,是要用灵魂和心灵去感受的。很多时候,人的灵魂会不在现场,比如旅游,有人觉得很美,会激动,会感动,而有人得到的只是一种符号,告诉自己我旅游了,我到了这个地方了。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需要我们灵魂在场。能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谈。但对于整个人生而言,幸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

推荐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板书: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生命将被

剥夺时

古代 贤哲 外国 紧要时刻 显赫人物

将要提供

帮助时

近代 艺术家 外国 旅行中

现代 普通人 中国 旅行中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4

课题: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方法;尝试实践本课所讲的人生哲理并能终身遵循。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语文课本及教参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第6自然段):分析证明论点。本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列举名人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二以普通少女读书和青年画家观摩画展为例说明平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得出结论,表达期望——迫于现实,许多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祝愿人们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1) 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之后又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2) 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主要体现在哪里?你能举几个课文以外的实例加以补充论证吗?

(3)课文中三位名人各表现出怎样的人格特征?

一、导入新课:

1. 导入语设计:

臧克家有一首著名的诗这样说: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但却死了!

在这看似矛盾的诗句中,隐藏着诗人怎样的玄机呢?

答: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精神的价值,或者说是灵魂高贵与否。

二、课文讲解:

学习提示分析:

朗读学习提示并思考问题划出重点。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答: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2)本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答: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的方法。尝试实践本课所学并终身遵循。

课文分析:

1.文章的结构: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第6自然段):分析证明论点。本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列举名人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二以普通少女读书和青年画家观摩画展为例说明平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得出结论,表达期望——迫于现实,许多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祝愿人们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2.研读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之后又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答:运用名人名言提出观点。这种提出观点方式的好处是观点本身就具有权威依据且具有说服力,接着对观点的内涵进行阐述,使读者明确观点的核心是“灵魂的高贵”,而不是其他。作者主要运用实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和现实意义。一是名人的实例,二是普通人的实例。名人的实例依然各有侧重:一是面对死亡的平静,二是面对权势的`淡漠,三是面对要求的自信;普通人的实例。读书的女孩能精心能静心于嘈杂的环境,年轻的画家能醉心于艺术的境界。这些实例从各个侧面说明,拥有灵魂生活的具体表现和伟大力量。即使在结尾处作者也不忘点明现实的功利压迫对灵魂生活的挑战,这种情形下,就更显得灵魂生活的重要。

(2)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主要体现在哪里?你能举几个课文以外的实例加以补充论证吗?

答:从名人的实例可以看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就在于他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并珍惜自己丰富的精神财富;从普通人的实例可以看出灵魂的高贵还在于有超越世俗的“纯正的追求”。

(3)课文中三位名人各表现出怎样的人格特征?

答:阿基米德醉心于思想而平静地接受死亡,这正是他灵魂的高贵之处,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先哲所表现出的最伟大的人格特征。

第欧根尼拒绝亚历山大的“好意”,正是作为一个思想者能够保持独立灵魂的基础。如果亚历山大真的尊重第欧根尼,就应当给他自由;而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者,则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地位和思想的尊严。

王尔德“骄傲”于自己的精神财富,王尔德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作为一个作家的应有的境界,这样才不会囿于利益和世俗的羁绊,而以独到的眼光来看待、认识这个世界,进而用自己的笔墨和思想来剖析这个世界——这正是伟大作家共同的人格特征。

四、课外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练习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文被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议论文。本文的安排整体来说,不仅要让学生对所学议论文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还要使学生受到有益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讲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严谨的论证过程。

(2)在对文中所举“灵魂高贵” 事例及哲理语句分析过程中,感受人物高贵的精神世界。

(3)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关照自己的心路历程,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优点: 在本单元前三篇议论文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简单的议论文知识。所以对于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我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完成,问题不是很大。

弱点:议论文不比小说,故事性不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找一些和文章相关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联系实际,理解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努力塑造自己高贵的灵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教学重点)

2、品味文中准确,富有哲理的语句。(教学难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

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

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那么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提示:(1)作者所举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

(2)所举事例与事例之间有什么区别?

补充一事例:老师这有一事例: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那么,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参考: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王尔德是文学家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哲学家的例子重复。且王尔德的例子直接体现了灵魂的内涵在于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上,而布鲁诺的事例则更加侧重体现对学术观点的坚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结:所以在用例子来证明观点时,要围绕论点选取事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必须是能体现某一论点的一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事例的角度要有所侧重,

3、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

(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

(2)多角度选择事例;

(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发现高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精神品质进行论述。

要求:

1、提出一个观点;

2、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论证你的观点; 3、要有适当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

写作——作品展示——点评

五、总结

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具备渊博的知识,养成思维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进而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

2、技能目标:根据初中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

3、情感目标: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从而认识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教学重难点

1、作者的论证思路。

2、在论证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材料。

3、对于“灵魂”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1题学生到黑板前标音;2,3,4题学生口头回答)

1、注意生字词。

揣摩chuǎi平庸yōng 卑鄙bēi bǐ 显赫hè 携带xié 嘈杂cáo 缅怀miǎn 萎缩wěi采撷xié演绎 yì诠释quán

2、赫赫战功:显赫的战功。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这里是想像、推测的意思。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

显赫:(权势、名声)盛大。

缅怀:追想(已往的事迹)。

3、“灵魂”的意思:

《辞海》对其有三种解释。

①宗教所信居于人的躯体内主宰躯体的精神体;

②心灵、思想意识;

③比喻起指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4、介绍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二、引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你们觉得自己是高贵的人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请大家看几幅画面,你认为他们高贵吗?(展示图片,学生发言讨论)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答案。

1、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2、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范读。

3、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作者写了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由阅读课文第2到第6自然段)

明确:

阿基米德 (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 (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 (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 (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 (中国普通画家)

4、作者认为他们是高贵的,你们同意吗?为什么?他们哪些方面是高贵的呢?(学生讨论)

明确:

阿基米德: 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第欧根尼: 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王尔德: 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少女: 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

青年画家: 牵心名画, 保持纯正追求。

5、分析以上事例,概括一下他们高贵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①有思想。

②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③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6、教师小结:

这三个方面都是指人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课文所提到的“灵魂”!那么课文中所说的“灵魂”的含义我们也就清楚了。

课文围绕“灵魂”展开论述,那么,我们也不难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我们所学的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7、请同学们回答,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明确:论点、论据、论证。

9、刚才我们分析作者文是围绕“灵魂”来谈那些人的“高贵”的。那么,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也就呼之欲出了,大家一起说!

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0、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议论文文体的结构特点,给我们这篇课文划分段落结构。

明确: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5段)——表达期望(第6段)

11、作者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举了五个事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五个例子打乱顺序,重新排列可不可以?或者我们把其中的几个例子换掉,比如,把“青年画家”的例子换成我国唐朝画圣吴道子,可不可以?为什么?(学生讨论)

明确:

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并且从排列上看是有一定顺序安排的,所以不能打乱,也不能调换。

所以同学们要注意,以后在你们写作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说清楚、说透彻,就必须精心地选择材料事例,既要恰当适合,又要有说服力,并且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要合理。

12、同学们,一起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13、教师总结:

也许你没有经济富足的家庭,没有地位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你可以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是高贵的。所以,请昂起你高贵的头颅,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努力拼搏,不懈追求!

三、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读后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灵魂”内涵。

2.举例论证的多角度和典型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1)积累词汇。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3)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

(1)词汇提示。

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

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语言,行为)平凡卑鄙。

恶劣:不道德。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2)明确: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论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观点是通过对名言的申说提出的。

(3)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含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作寄托灵魂的所在。

(3)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教师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独立思考,然后讨论问题:

(1)“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好不好?为什么?

(2)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不好。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且注重角度的变化。换成布鲁诺的就和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了。且第三段的事例既是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

(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重点让学生明白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和全面性。

四、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研读赏析第一段。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试加以阐述。

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③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发言)

①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可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

②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例:“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2.学完课文,你觉得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3.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引导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9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

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3. 诵读时注意本文议论文文体特点和散文化语句的有机融合,感受周国平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相交融的特点。

4.在理解“灵魂”内涵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们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二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三 教学难点

探讨并理解灵魂的真正内涵。

四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法。

五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

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

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

(了解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精神内涵。预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后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导入

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学生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应该是以人的金钱地位、形象气质来判断人的高贵与否。将自己与高贵联系起来更是他们不可能想到的,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摇头)

借助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课文阅读: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不是高贵的人。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

二、板书题目

三、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把握论点

1.人究竟缘何高贵?高贵的内涵是什么?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究竟是说什么?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请生作答。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实际上,本文的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文章的观点。

(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阅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

3. 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前,回顾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板书)提出论点(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第2—6自然段)——表达期望(第7自然段)

(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在阅读的基础上纵观全文结构,这样处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板书题目以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觉得本文应该写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作业批改: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回顾所学内容引入课文

二、研读文本,体会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1.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选用了哪些事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概括。

事例:

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小结。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师在总结时需强调事例中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情节,以便下一教学层次的推进与理解。)

2.讨论作者所举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示:“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句话在举例后阐述有何作用?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即使生命将被别人夺取,有高贵灵魂的伟人,是那样的珍惜精神世界。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议论文的举例说理的写作特点,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

3. 讨论事例与事例之间的关系。

思考:

① 事例是不是越多中心论点就越有说服力?

②文中的事例有何不同点?

板书: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中国普通画家)

师: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

(从各个角度分析所举事例的典型性,渗透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努力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4.“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

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大家写作议论文时要记住议论文的举例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采用换例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议论文举例的另一特点:唯一代表性。)

5.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

(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

(2)多角度选择事例;

(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品读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哲学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情、事、理浑然一体。读他的文章,我们往往感到深邃的哲理在浓烈的感情中源源不断喷涌而出,又和细腻的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有具体的感性形象,又有点亮灵魂的火花。

1.文章利用过渡句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请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诵读。

在事例1、2后,用过渡句“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事例3后,用过渡段“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2.男女生合作读第二小节,女生读概括交代事例的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当停则停,当接则接,一定要判断好记叙和议论。感受议论文叙议结合的特点。

明确:

名人的事例:指上文的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平庸的背景:下文的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嘈杂的人声。

灵魂生活的迹象: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那么专心。

动人的光彩: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

师总结:事例的叙述虽然简洁,但紧承过渡段,扣住中心论点突出重要细节;分析与议论紧承事例,阐发深刻的内涵,衔接自然,转换流畅。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段,其余的同学思考: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齐读第七小节,感受作者的被现实刺痛的感伤和对读者的殷殷期待。

四、拓展延伸,感悟“灵魂”的'真正内涵

在文章阅读将要结束时,学生也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是至于“灵魂”一词究竟指什么,学生很难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其它关节全都打通以后,再次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灵魂到底指什么呢?为了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请看以下三个故事(屏幕显示):

20xx年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来华前,寒春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曾与杨振宁是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但是,当两枚原子弹分别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寒春放弃了核物理。随后,她追随丈夫来到中国延安。为让中国人民喝上一口纯鲜牛奶,她与丈夫阳早耗尽毕生精力,在牛群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两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而他们却在北京市昌平区农机实验站的一处平房里生活了23年,算上在西安、内蒙等地的岁月,她在养牛方面花费了57年。

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可是这个想法无法得到市政府权威人士的认同,莱伊恩还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在矛盾了很长时间后,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他叫张海涛,35岁,河南省平顶山市汴城村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去帮助别人,当记者问他最后有什么愿望的时候,他干涩的喉咙间吐露出:只求受捐献者能记住我妈妈的生日,并在那一天,为她祝福……

问题1:你怎样评价寒春、莱伊恩和张海涛?

问题2:在他们身上,“灵魂”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板书:“灵魂”的真正内涵:博爱、坚守、孝义…… )

问题3:灵魂的内涵还可以包含什么内容?能否举例?

问题4:围绕中心论点,说说你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

( “灵魂”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20xx年被同学们称做温暖的20xx年,想想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哪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他们平凡的生命闪现了怎样的动人的光彩?(志愿者、解放军、金晶、经大忠、翟志刚、农民13兄弟等等。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的碰撞,挖掘到灵魂的更多内涵。并概括得出:“灵魂”就是“精神追求”。)

五、照应导入问题,学生感悟升华

文章学完,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你觉得你是高贵的人吗?或者你有高贵之处吗?从你身边的人身上,你发现了他们哪些灵魂闪光之处?

(此问题的回顾提出,照应开头,使学生在学完本文之后,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新的认识,并关照自己内心,关注周围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得以重新建立或提升。)

六、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高贵曾经是一个让我们敬畏的词,我们曾经也常常曲解高贵,现在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只要你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灵魂生活,你就是高贵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只要多向自己心灵花园里种上文明、善良、谦卑、宽厚、感恩、自信、热情等高贵的种子并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不懈追求,你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七,补充作业

见练系册

第五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太原五中

赵华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一、导入:

现在老师手里的这本书是周国平的《人与永恒》,这是我在中学时买的一本书,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有时间还是会翻出来读,周国平用含蓄而优美的语言针对人生中很多终极性的问题做了自己的分析,如幸福和痛苦,生存和死亡,爱与孤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我们来看其中几则语录。

出示幻灯片:学生朗读:

幽默是心灵的微笑。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我信任每一个怀疑自己的人。我怀疑每一个过于自信的人。

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从周国平这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力量,正像周国平所说:“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今年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和马航mh370失联事件让人感慨唏嘘,也让人看到人生命是如此脆弱,但是由于人有一个能思想的大脑,有一颗能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才让人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周国平的议论性散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教学流程

议论文基础知识复习

1、()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包括()和()。

3、()是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它包括()、()、()和()。

了解作者:

1946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落实生字:(请个别同学读出正确读音)芦苇()

平庸()赫赫()

携()带

嘈杂()

沐浴()缅怀()

萎缩()

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2、概括文中的几个事例。

明确文章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出现在题目、第一段,议论文中题目、第一段、最后一段的中心句等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1.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的事例。讨论、明确: ① 阿基米德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研究的“圆”。② 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③ 王尔德面对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2.你最欣赏哪一个人物,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细品事例、体会论据的作用,特点 1.比较文中的事例与下面事例的异同。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巡游,遇见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哲学家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事后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讨论、明确 :

议论文中事例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更概括更简明。

2.请按照不同的标准给这些事例分类。讨论、明确 :

事件中的人物年代不同、国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灵魂生活的角度不同、但都体现出其灵魂的高贵。(体现出议论文中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

3.这些事例是如何与观点发生联系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找出揭示事例与观点关系的语句,体会其中作用。

这些议论性语句属于讲道理,对事例作精要的分析,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你能列举一些具有高贵灵魂的人的事例吗? 教师举例,学生补充

小试牛刀:

说说下列事例哪些能充分地证明观点?哪些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

论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勤奋。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再小的事情也不会做成功。

(1)王冕对着池塘里的荷花,两只眼睛全神贯注盯着荷花,一动不动,后来他的荷花才画得逼真传神。

(2)我国古代的孙康废寝忘食,映雪读书,最终成了大器。

(3)毛泽东在长沙师范读书时,一直坚持和同窗好友填词作赋。冬天的一个清晨,毛泽东早早起床,踏着雪花,去另外一个宿舍找他的好友吟诗填词。那天的雪真大,大雪纷飞,气温也低得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的心情,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作诗的豪情。他的诗气势磅礴,显然和他当年的刻苦分不开。

(4)我们班级的徐小五学习十分努力,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我们看到的总是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5)达芬奇总是不满意自己画笔下的那只鸡蛋,他画了又撕,撕了又画,一张,两张,三张„„为了画好它,竟然用了好几箱纸。

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论据要求:

应紧扣中心论点,典型性有代表性,叙述简明概括,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并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

下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以较快速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灵活运用重点词语,达到会用词语造句的程度。 2、掌握阅读议论文的......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5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 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3. 诵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大全

    一、学习目标: 1、 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 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大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阳城三中:卫敏艳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论点,重点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事例

    事例: 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进而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2、技能目标:根据初中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3、情感目标:理解体会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案4@苏教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教学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举例论证的方法。二、教学要点: 1、抓住三个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2、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培养学生写作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案(推荐五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青墩初中 韩艳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