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

时间:2019-05-15 06:1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

第一篇:—《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

几点关注 精彩课堂

—《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了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选文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且能将自己的感受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成为备课的一个难点。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生活是唤起学生真实情感体验最好的老师。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体验情感便是本课教学的宗旨。

四、课例片段

一、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片段一)

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幻灯片播放与春节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们重新回味过年的喜庆的氛围,问同学们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老师和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一些资料。)

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老舍爷爷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评析: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畅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体现着浓厚的兴趣,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交流中闪光,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交谈,让我欣喜的同时,也让我感触颇深:充分预习之重要。)

二、激活思维,关注学生的互动 一般来讲,学生互动式的学习往往是为了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讨论交流中的的问题也均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这种互动对每一个参与者的要求都是较高的。为了保证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活泼有效地“动”起来。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为学生做一些巧妙的铺垫和适时的引领。同时可以有意识地深入到某些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学生里面去,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片段二)

师:接着,我们研讨的问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详细写的是什么日子?哪里写得好,请做批注,最后和小组的成员交流各自的见解。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开始吧。

师:如果觉得自己思考好了,你们整个组可以到一块儿交流。(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这几句写得最好:这不是粥,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因为从这儿可以看出,那这农业展览会是品种多,然后还要品种全。所以那个粥充分体现了品种多„„

生:我还从“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说话风趣幽默。

师:他回答得特别精彩。还有吗?刚才他们发现的句子当中,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说说看,或者你有新的发现。

生:腊七腊八,冻死寒卧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因为老舍先生引用了一个俗语,(师:很好。)让大家清楚地明白,腊七腊八能把寒鸦给冻死。

生:第一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这一句老舍先生写出了他对春节的盼望。

生:到年底„„(生读句子。)老舍先生写得又有色又有味,我看了之后都直流口水。

师:我非常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感受。

(评析:让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自主对话,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这一“让”,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生本课堂的理念,所有的理念必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是生动的,有活力的,才能使学生受益,否则就是灰色的、空洞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领略作者语言的精妙。)

三、对比研读,关注学生的发言

课堂上安排学生发言,是教师检验学习效果,了解学习动态,加强学习指导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教与练的重要凭借。教师要认真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深入分析其所讲是否准确、全面,同时还要引导大家来评议,并在把握其学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或纠正错误,或提示要点,或指明学路。(片段三)

师:同学们,除夕这一天是过年当中令我们最兴奋的一天了,在这一天,北京人又有哪些风俗呢?另外和我们南方人的风俗有哪些差异?

生:(读有关段落)

生1:“除夕这一天,北京人喜欢贴上红对联,贴上各色的年画,这一天要做年菜”这和我们家也是一样的。生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也和我们一样。

师:过年过节,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有谁知道?

生3:其实“年”是一种怪兽,人们过年穿红的,贴红的,放鞭炮,就是为了赶走怪兽。

(在这里,学生还把“年的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课前我也查过很多关于“年”的资料,众说风云,不管学生讲得对错与否也不重要,作为一个插曲,还可以激发大家的兴趣)

师:大家的课外知识还真是丰富。的确,北京的除夕夜真是太热闹了,小朋友还要守岁呢,除夕之夜,你们守岁了吗?谁知道,为什么要“守岁”呢?

生4:除夕之夜,我们一般是观看《春节晚会》,也相当于守岁吧。我知道“守岁”可以让父母亲和老人长寿。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文中有句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天你们家都团圆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上到这里,学生便说开了,开始说团圆桌上有多少人,团圆桌上有多少菜,谁的哥哥又从哪里回来了,谁的叔叔过年又买回了什么„„好生热闹。)

师:相信大家意犹未尽,留到下课再说吧。北京的除夕和我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讲究团圆,我们不管吃得多好,穿得多漂亮,最高兴的还是一家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谁能通过朗读体现除夕的热闹呢?

(评析: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学生自己的春节生活和我们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边说边感悟,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引向熟悉的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启了心扉,打开了学生言语表达之门,同时也悄然接近了文本,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做了良好的铺垫,使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有滋有味的读书声充溢课堂。)

第二篇:北京的春节说课

《北京的春节》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___号。我将对《北京的春节》进行说课。我将从教材与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几个方面做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中华民风民俗”为专题。学习本组课文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和谋篇布局。

《北京的春节》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俗白风格、京味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美好与温馨,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由于当地春节的现代化和传统风俗的缺失,学生在深入体会春节的美好与热闹时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多读多思,搜集资料,探究文本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词,读读写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妙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教学难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妙处。

三、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我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并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朗读感悟、启发想象。

学法上,让学生自主读文的同时,通过圈划批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一首50多年前在北京流行的春节童谣导入,为学生创设热闹喜庆的基调,引起学生兴趣。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为了把学生迅速带进这热闹喜庆、富于京味的春节中,出示本课的儿化音,引导学生感知北京语言的特点,(北京韵味)并读出北京年味,为下文做铺垫。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读文,这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体会,忙碌、热闹、喜庆、美好温馨···(板书:热闹 喜庆 团圆)简单的问题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都乐于参与,也为课文学习营造了轻松喜庆的氛围。

接着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呢?把时间找出来。并说说哪些部分作者详细介绍,哪些部分属于略写。学生以读为主,自主归纳,总结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详细写了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从而理清了文章思路。

三)品读课文 品味京味年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自主体验。出示学习提示:在四个详细描写的部分中,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思考详细写了什么?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并做简单批注。然后同桌之间互助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在交流中要注重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预设一:除夕最热闹

引导学生抓住最能表现除夕热闹的词语谈体会。学生分别发现了老舍先生从色、味、声、情、守岁几个方面描写了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及时出示喜庆的图片并配乐朗诵王安石的《元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体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真实。最后创设情境引导朗读,让课堂瞬间热闹喜庆起来。预设二:腊八的忙碌

学生发现了“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写得好?你认为哪里写得好?你吃过的腊八粥里有什么?这么多的米豆干果掺和在一起老舍先生却说他们在开农业展览会,你觉得老舍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就用这么通俗实用的方法突破了,再读这句学生也会读得津津有味。学生又发现了“色如翡翠”“色味双美”写得好我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老舍先生写得具有浓浓的年味,然后通过指读范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有年味的朗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预设三:元宵的喜庆与红火

学生纷纷说出元宵节的风俗,表达出对元宵的感受,我重点引领学生体会灯多,并通过图片呈现元宵节灯火通明、夜如白昼、引人入胜,请学生带着情感体验读出元宵的红火与美丽。预设四:

学生发现正月初一的风俗,并播放正月初一老北京庙会和逛天桥的视频,相信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体验,学生对北京春节的热闹与喜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领会写法 拓展课外

为了整合教材,基于以上学习我继续追问:老舍先生为什么重点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呢?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更能表现出北京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教师及时总结:为了突出重点,主要部分详细具体描写次要部分一笔带过的写法就是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

说到过春节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儿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家乡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可是无论风俗怎样变化,我们都不要忘记老北京的春节,出示根据课文改编的童谣,拍手朗诵。

作业:仿照老舍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写一写咱们家乡的春节。

五、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髓,我的板书既呈现北京春节给人的印象又表现了本课的叙述顺序和写作方法,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总之,“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想通过以上“目标的简明、环节的简化、内容的简约、方法的简便”,立足文本,深度学习,真正实现“简单教语文,完全为学生,扎实促发展”。我的说课完毕,说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

北京的春节 热闹

北京韵味 喜庆

时间顺序 团圆

详略得当

第三篇:《北京的春节》说课设计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三方面进行说课。

一、紧扣教材说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隆重,全文内容详略得当,语言朴实简洁,字里行间处处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喜欢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而且老北京和青海都属于北方,有很多春节习俗是相似的,何况寒假春节刚刚过完,春节的很多记忆、场景还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围绕本单元主题民风民俗感受春节的习俗,学习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根据以上教学价值的解读分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设计了本课的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2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过程与方法:

1、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节的热闹、隆重气氛,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二、遵循课标说理念——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新课标对这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教学中,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品味语言,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围绕本单元主题民风民俗感受春节的习俗,学习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探究阅读说过程——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个环节是回忆春节、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通过回忆春节习俗和出示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感兴趣的话题和有节奏的童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他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年文化。

第二个环节是初步感知、反馈自学成果。

《北京的春节》说课设计 让学生自由读文,从整体上感知北京的春节,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有导向作用的问题,即:看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梳理文章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基于对高年级学生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环节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反馈自学成果,完成词语教学和写字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预习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积累词语。这也是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也有体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醋”和“粟”这两个易错字的书写,做到重点指导,加强字词第一印象。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学习,理清文章脉络,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读通了课文,解决了字词,也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写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标也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评价做出了如下要求: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和领悟。所以在此环节安排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此环节先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让学生抓住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结合板书学习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学生学习的更加有效,此环节还让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并交流汇报,了解按时间的顺序写了哪些春节的习俗。

第四个环节是抓住重点语句,感受除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第三学段尤为突出。所以在了解整个春节的习俗后,重点选择春节中的第一个高潮“除夕”去研读。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了较强的语感,所以通过学生朗读后,对课文的理解总有自己的观点。从创设情境,感情朗读,到品词析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再到深入体会感情,让学生的感受、语言、思维、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感受自己眼中老北京除夕的热闹和隆重,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五个环节学习表达进行练笔。

学习文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自己提高习作水平,所以,在本课的结尾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写自己过春节的场面。利用了课后练习的第3小题,题目是这样的:找出课文中写了几处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怎样过春节的。意在活学活用,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这也体现了课标中提到的“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一理念。

第六个环节说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板书应该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本课板书如下: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时间顺序

详略得当

总分结构 作业布置:

1、预习春节其他高潮部分习俗的描写。

2、拓展阅读梁实秋的《过年》。

第二项项作业意在让学生感受春节的习俗在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描写,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甚至生活中。

第四篇:《北京的春节》观课报告

观鲁教版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报告

在安顺市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中,在观课评课环节我观看了桓台县一小郝晓娜老师的鲁教版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的教学过程。真是巧合在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我也曾经教学过这篇文章。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

十三、除夕、大年初

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课堂上,郝杰老师从以下几点着眼于教学:

1、注重情境创设。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郝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她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郝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3、郝老师能够遵循中高年级的年段特点和阅读教学的特点,应用多媒体画面展示了几个日子北京的风貌,还引入了王安石的《元日》诗句和一些描写春节的对联,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对于重点段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领悟。在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老舍写作的用心所在。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凸显,也可以通过关键词的隐藏等方法,让学生去比较着读,来体会这些词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所在。这样教学的效果定然能够更好。

第五篇: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自评

王 淑 月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腊八节、腊月二

十三、除夕、大年初

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等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而生动,结构清晰完整,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节日的活动?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单元导语入手,使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这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所以,在设计中,我的导语从单元主题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总体框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

八、除夕、初一和十五这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三.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

我娴熟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课件《春晚》零点钟声响时的一段视频、正月十五的灯会,等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在播放《春晚》零点钟声这一段视频后,应直接借着感情来朗读课文,而我又很重复的叫学生谈感受,感觉谈得太多了,以至于感情没有朗读出来。2.我在指导朗读中还有很多不足,这个同学还没有达到我所要求的目的,应继续找学生起来朗读,或者问“谁能比他读得更好?”用这种方式来问学生,会更激发他们的朗读情绪。3.初一这一部分在讲解时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并没有感受到和除夕的截然不同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应继续学习探讨。4.正月十五这一部分,整体上来讲出示太多的图片,而脱离了课本,也使得这三部分都像是在详讲,体现不出来详与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一节课下来,我欣喜地感受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篇二:北京的春节评课

北京的春节评课

邱丽春:

充分挖掘教师的资源,教师语言标准,北京口音味浓,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教师对“儿化”读音的指导专业,学生的儿化音学得很好,教师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黄瑞英:

擅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注重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活动参与面大,课堂语文简洁,教学流程紧凑,准确把握难点与教学重点。初读是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落实本单的训练重点,(详写与略写)

潘文伟: 课堂教学流畅,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如行去流水,情感熏陶,润物细无声,建议:对情感的把握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丁合英:

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这节课朴实,教师注重学生语言的正确性,工具性,课件实用。叶剑锋:

教学脉络清晰,学生互动面广,教学效果好。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

康玉清:

注意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课伊始让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做了实用的课件,拓展文没有的内容,丰富学生表像,感知,为学生更好理解文章服务。

邓应钦:

教师的语文意识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注重互动过程,学生及时生成语文资源。

颜色艳:

师收集材料,懂得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反映,是一节所实的语文课,从读到写的训练很到位,老师挖掘文的能力很强。能够在语言环境中指导导学生理解。

曾惠娟:

本节课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的北京口音浓,把学生带入北京春节浓浓节日之中。

李祖发: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透,教师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儿化”音的指导很扎实,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注重课堂氛的调动,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参与面广。

张缩影:

课前准备充分,为本节课打好基础,课堂上注重阅读与写作教学,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走进商标》课堂气氛活跃,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走进商标,了解商标。黄顺谋: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这方面,周旭老师做得挺好,例如,在教学吃铰子,腊八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沉醉于吃饺子的情境中,一下子进入学习。

吴珠玲:

听周老师的北京的春节,觉得周老师课堂表现,注重课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并与文本本对话。

李黎平:懂得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反映,是一节所实的语文课,从读到写的训练很到位,老师挖掘文的能力很强。篇三: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张馨予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简单体会老舍语言通俗简洁,有趣的特点。

3、找准读写结合点,拉动学生对春节的体验。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堂小练笔,学生可以将家乡的元宵节与老北京的元宵节习俗进行对比,激发他们兴趣写自己的元宵节,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中国人过春节的图片,配上《春节序曲》音乐,让学生马上进入过年的氛围中,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

二、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并且回顾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三、深入详写片段,感受民俗,体会表达方法。1.在老舍先生写得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节这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2.学生自读批注,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一)学习腊八节部分

⑴学生汇报介绍

(2)在教学这一段,主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段老舍语言的通俗有趣、准确生动,根据学生汇报,我主要抓住“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这两句细品: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如果这样改: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掺和一起制成的。行不行?老舍先生可是语言大师,这些词看似平常但又妙趣横生。)

板书:简洁有趣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出示图片,你们见过吃过没?作者只用两个词来形容色如翡翠、色味双美,颜色如翡翠,翡翠什么样?用词准确又精炼。板书准确精炼)

(3)总体读腊八节两段(男女生读)

腊八节过得怎么样?(有滋有味)板书

(二)学习元宵节部分

(1)学生汇报(理解张灯结彩,让学生做批注)(2)北京的元宵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红火而美丽)

(3)体现在哪呢?自由朗读体会,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4)学生汇报谈体会(从结构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两方面,把相关词语在课文中标记)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5)关于老舍语言的品读,我重点抓住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句中的“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这几个同义词,先让学生读,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几个词,然后通过换词语的办法(也就是把这几个词都换成“都是”)让学生读,一读就会发现这样会很死板,反过来学生就明白了老舍用这几个词很灵活、富有变化。

(7)元宵节这部分是本节课详讲的部分,所以随后安排了小练笔,为了铺垫好学生的情感基调,我先出示东胜元宵节图激趣情境创设,充分调动起学生过年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

出示要求:再读一读老舍先生描写元宵节的部分,试着用我们总结出的方法,联系实际,写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元宵节场景。

(8)写完自己修改或同桌互读修改

(9)推荐读习作,全班评价

(三)最后的除夕、正月初一两部分没有详细学习,只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后小组交流的方式,归纳这两个节日的特点,完成板书 最后学完全文总结归纳方法:有顺序性 详略得当 语言简洁 结构完整

【说板书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板书应该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本课板书如下: 板书: 北京的春节

腊八节 有滋有味 通俗有趣

除夕 热闹非凡 准确精炼

正月初一 悠闲愉快

元宵节 红火美丽

概括出了每个节日的特点一目了然,旁边是通过学习概括的老舍语言特点

反思:

我在设计教案之前对于如何在一课时中将课文的详写四部分:腊八节、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节都一一科学的呈现,能起到扶放的教学效果,可是一直都难以找到好办法。所以我在精讲了腊八节和元宵节的部分后,对于除夕和初一部分因为时间不够草草处理,有走过场的嫌疑,处理的不明智,不会统筹规划内容。经曹老师的指点我才明篇四: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对比阅读《过年》《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中受到启发。

3、总结全文,扩展延伸,激发学生对祖国全通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语段的课件、图片。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烈“年味”。其实,在更个春节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俗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品味这独特的味道。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年前的忙碌

1、上节课我们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写省么呢?

第一部分:年前的繁忙。

第二部分:过年的热闹和喜庆。

第三部分:过完年,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2、导读: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年前的北京老百姓们是怎样忙碌的?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把让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出来。

4、指名反馈。

(1)人们忙着熬腊八粥。

(2)人们忙着泡腊八蒜。

(3)孩子们忙着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

(4)大人忙着买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得。

(5)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6)忙着大扫除。

5、指导感情朗读:同学们,你们透过这些文字,读出了过年前的忙碌,还读出了什么?(孩子们以及大人们的欢喜)自由读读这些语句,把人们的欢喜读出来。

6、导读:同学们,从课文第一部分,我们读懂了北京过年前的繁忙和欢喜。你还从这部分中,了解到哪些习俗?(吃腊八粥、吃饺子、过小年、大扫除)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过年的热闹、喜庆

(一)难眠除夕夜,欢喜庆团圆。

1、导读:过年的习俗很多,而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反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读这自然段。读出过年的喜庆、热闹、祥和。

4、通过这自然段的学习你又了解到北京春节的哪些习俗啊?

(二)喜庆初一,走亲访友逛庙会。

1、导读:和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看什么去了?读第九自然段。

2、反馈。(拜年、逛庙会)

3、你们春节拜过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过?

4、导读:春节是休息的好时间,人们除了走亲访友,还会到处走走。你看,这么多人都来参加庙会呢!(出示参加庙会的图片)

5、通过这幅图,你知道庙会是怎么回事了吗?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呢?

6、资料展示,解释“逛天桥”。

7、正月是人们最休闲的时候,人们总会趁这个时候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形成了北京独特的风景线。

(三)走进元宵节,上万家灯火。

1、出示句子:元宵上市,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到了。

2、解释:“元宵”

3、同学们,“又一个高潮到了”那此前什么时候出现过高潮呢?

4、老舍先生一个“又”字,充分表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也表现了作者在文章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5、导读: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那里呢?请同学们读11、12自然段,然后与同学交流。

6、集体反馈,指导感情朗读下面句子。

(1)“正月十五,„„火红而美丽”(读出花灯数量多)

(2)“有名的老铺子„„或《水浒传》故事。”(读出花灯数量多,种类多)

(3)“家中也有灯„„叮叮地响。”(读出花灯种类多)

7、小结:同学们,正月里闹元宵是最热闹的事情,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歌曲《闹元宵》。

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法

1、导读:过了元宵,天气转暖,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2、感悟文法:老舍先生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好处。

3、自主阅读“阅读连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这三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表意见,老师点拨。)

(《北京的春节》中作者对除夕守岁、吃团圆饭写得很简略,而《过年》中作者写得很详细,《除夕》则把重点放在年夜饭的准备上。)

4、这三篇文章的对比,对你有什么启发?

(1)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2)写作时要分清详略,做到重点突出。

(3)写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出自己真是感受。

五、总结全文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的特色风俗。本文作者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给我们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交流有关年的传说及各地过年的习俗。

【说板书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板书应该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本课板书如下:

6、北京的春节

年前 忙碌

过年 热闹 喜庆 欢乐 年后平静篇五: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永安镇中心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常规教研说课材料 2喜庆气氛。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是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 写得简略?并让学生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教师做板书。

三是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有效,我让学生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分组让学生深入地读文,读到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画下来,并结合自己过年的感觉,简单地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四是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学生学习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写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问学生: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国的春节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详细说起来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呢?此处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写作的详略得当,语言的简练。五是课后小练笔 学习文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自己提高习作水平,所以,在本课的结尾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下载—《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的春节》说课及反思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

    《北京的春节》观课报告(精选五篇)

    让我眼前一亮的一节课 ——《北京的春节》观课报告 借助远程研修的平台,我有幸观摩了烟台龙口市培基小学于晓红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让我感觉焕然一新,太好了!本节课具有以......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A、B案)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

    北京春节习俗

    扫尘、给压岁钱、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贴年画、除夕守岁、放爆竹 、拜年、泡腊八醋(蒜) 更多的是: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

    《北京春节》说课稿

    《北京春节》说课稿 《北京春节》说课稿1 【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舒乙) 北京有很热闹的地方,也有很幽静的地方,它动中有静,很像太极拳;它有很刺激的地方,也有很温和的地方,它劲中有柔,很像香片茶。 北京的田园风光还表现在她严格照节气......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日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用一个星期的――按***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