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及反思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4、了解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的特点,初步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混沌一团”。
教学准备:按要求预习课文,搜集神话故事。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读)
12、《开天辟地》,你知道这是个什么 故事?(神话)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神。看图。看,这是个什么样的神?(顶天立地、巨大、伟大、力大无穷。。)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盘古。
4、正是这个伟大的神开辟了天地,我们再读课题——开天辟地。(辟的意思就是开,开天辟地也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拼音)自读→词语(去拼音)指名读。
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我们一起来写写,跟老师书空。给这三个生字描红。
2、词语读得不错了,那课文读得怎么样了呢?老师请同学读第2、7自然段。指名读,相机正音。点评: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生评)对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就要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
3、那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出示:自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指名答题,板书: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说吗?指名交流。
(点评:如果你能说得更简洁些就更好了。)再指名。同桌互相说一遍。
4、刚才我们按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得真好。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句子,找一找,画下来。齐读
出示: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6、小结:同学们真棒!一下字就学会了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
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读。
三、学第一自然段
1、师引读: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天地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一生在小黑板上画。师巡视。
展示小黑板,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混沌一团”的意思就是—— 要把这混沌一团分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却做到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的,又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评价手册》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混沌一团
盘古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分三个步骤进行的:一是揭题导入;二是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学习第一自然段。
上课伊始,我直接揭题,然后让学生说说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到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的特点。接着看图,直观地认识到盘古的力大无穷,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盘古具有神力的印象。第二步,检查预习的时候,我想我高估了学生的预习能力。读词语时,就让他们看着拼音读了一遍,然后就指名读,我指的是举手的学生,很可能是成绩还不错的学生,那些成绩差的不会的学生没有举手,所以基本上没有起到检查的作用。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充分读,再请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读,这样就真正起到了检查的作用。读课文时,我是这样想的: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学生一定喜欢,肯定是读得非常好了,所以就精简了一下,选择了两个自然段来读。第二个女生发音不准,我应该再让她读一遍,而不是草草而过。特别是“轰隆”的“隆”和“隆起”的“隆”,读音的变化,要指导同学们读一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当我把“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写在黑板上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我请了一个学生,其实她说得很不错,用三个分句说得很完整,只是说了两个“后来”,这时我应该再请同学说一说,而不是我自己来说,也许后面的同学也会说得完整又简洁。然后再让同桌互相说说,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第三步,是学习第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它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儿理解“混沌一团”是难点,我采用画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可惜呢,我看了一下,能像班长那样画的人不是很多。一些同学画了个鸡蛋,却不知道要将里面涂黑。其实我是缺少变通的,当时叫班长来画的时候,因为没有人举手,班长自己也是愣了一下,显得有点难度。如果我那时灵机一动,让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画出很久很久以前天地的样子,效果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解释“混沌一团”也水到渠成了。说明一下,“混沌一团”教参上的解释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合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状态。我认为这样的解释还是不够通俗,所以我就自己理解为天地合在一起,一片黑暗的样子。盘古是个大神,除了看图,还可以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我设计了最后一个问题:要把这混沌一团分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却做到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节课不成功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及反思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涌。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一二两个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品读来感受,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现在我们有些课堂,已经脱离文字,学生凭空感悟,很不可取。
课后要求背诵六、七、八三个自然段,孙老师选择了第七自然段进行背诵,应该说,考虑到了本班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舍有得,很好。课上,班上有困难的几个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说明了这节课的有效性。
第三个目标,是配合的课后的第四题,教学中也有所体现。
总体来说,我以为这三个目标,定位基本准确,课堂执行也比较到位,同时,也给老师们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一点启示:那就是依据学段特点,考虑自身实际,结合课后习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的准备略有瑕疵,没有能看到盘古的头,顶天不够明显,是没有调试好。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开天辟地 生齐读课题。(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要求读出力量感。)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投影出示:齐读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找出文中的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这符合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的要求,但是,建议,同时训练学生如何将书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学习,应该是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去掌握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话,让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一幕幕重现在我们眼前。
二、新授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指名读。注意“混沌”一词的读音。出示词语:混沌。知道在课文中什么意思吗?(天和地搅在一起。)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这里的感悟我存疑,我倒是觉得“大鸡蛋”这个词语需要好好玩味一下,一来,为何将宇宙比作大鸡蛋,二来,开天辟地就跟打碎个鸡蛋那么容易吗?
2、开天辟地
是啊,盘古也这么想。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巨蛋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一天„„变成了地。” 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们的老祖总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读,说说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段话的?(急切的、敬佩的、渴望的„„)
是啊,盘古凭着一股冲破枷锁,奔向光明的意念,(这一段的叙述,我以为较为生涩,不贴近儿童。)用他的神力大刀阔斧,开天辟地,此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观察这两句句子,有什么特点?(字数相等,句式相近,意思相对。)(此处不太充分,应该学生没有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一是可以从文中继续寻找,二是可以迁移一下。)轻而清对重而浊,冉冉上升对慢慢下沉,天对地,这种句子就叫作对仗句。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轻而清,这就是天,天的感觉,重而浊,这就是地,地的感觉,同学们,我们不但能从意思上看出天地的不同,还能从声音上,从感觉上感受天地的区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天和地的感觉来
3、电光火石间,天和地分开了,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站在天地中间,不由地使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顶天立地。
师生对话:一万八千岁,一万八千年啊。盘古盘古,你撑在天地之间这么长时间,你不累吗?(累。)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你都撑了一万八千年了,休息一会都不行么?(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光明,才能把天地分开,万一休息,前功尽弃怎么办,我怎么都要坚持下去。)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一根柱子呀,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不如就放弃吧。(不行,开天辟地是多么艰难呀,即使我是巨人,一次已经使我筋疲力尽了。哪里还有力气再来一次呀。)出示第六小节。齐读这一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疑问么?出示词语:“精疲力竭”。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是啊,此时的盘古,经过漫长岁月的苦苦支撑,精神已经极度疲乏,力气也用尽了,他心力交瘁地倒下了。可是此刻的盘古,没有感到痛苦,反而„„(含着微笑倒下了。)他为什么含笑倒下,这微笑中包含着什么?这是怎样的微笑呀?
1、因为他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光明。这是幸福的微笑。
2、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死而无憾,这是坦然无畏的笑,是英勇乐观的笑。
4、引读:盘古虽然倒下了,可他舍不得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揭示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开天辟地的故事我们学完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则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丰富的想象编造出来的。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又表达了他们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
(此处涉及到神话的体裁的问题,我到是觉得可以借此探讨一下神话的体裁、产生等等,第二个问题,有点空了。)课后读读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神话,并写下你的感受。板书: 开天辟地
开辟天地 勇于献身 化生万物
听课随思:
【语文教学,不能再让学生再混沌下去】
最近一直很难受,脑子里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听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了“混沌”一词,我就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现在基本上就是处于混沌的程度。语文关联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老师们无所适从,或者茫然失措,不知道方向是什么。而数学学科、英语学科则很明确地知道,这节课我该讲什么概念、定理、句型。而语文不然,似乎什么都可以讲,都该讲,讲了之后,似乎又不该讲。所以,确定教学内容又非常重要了,同时,也有教学目标的制定的问题。而事实上,不客气地说,我们大部分老师是不会或者没有制定教学目标就上课的,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是从《备课手册》《教师教学用书》上依葫芦画瓢的结果,但,这两本貌似权威的东西真的权威吗?大概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我喜欢钻牛角尖,然后,就开始做一些笨事。比如,最近在研究习作,那就在想,读写其实应该是一体的,阅读抓写作的方法,是学习写作,写作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让学生读明白,写清楚。而事实是,我们每一节课都给孩子听说读写,而孩子学习了12年的语文之后,还是不会听说读写。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干点蠢事,细细挖掘一下教材中的一些语文的点,比如这篇课文,是编故事的,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让孩子学习观察,古人是如何编故事的。比如,《泉城》第一自然段用了排比,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让学生去关注一下排比句式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用排比句式去表达,这样抓住一个个点之后,是不是可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呢?
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课,老师讲得是迷迷糊糊,学生听得是晕晕乎乎,看似每节课都有训练,都有朗读感悟,其实收效甚微。所以,我们的课是不是可以跟学生明确一下,老师今天到底要讲什么,消费者不是也应该有知情权吗?
所以,在这里,我倒是建议老师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意识起来,也让我们的孩子的语文学习有意识。
【教什么?歪读教材】
一直在思考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的定位,往大里说,都是故事。往小里说,似乎就有点纠缠不清了。前两篇分别是中外神话,最后一篇又是一个印度的禅理故事。因为最近在搞单元主题教学课题的缘故,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呢?这就够折磨我的了。抑或就是故事吧,那么,教什么呢?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或者,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神话是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又想认识自然,于是就通过想象来“自圆其说”,属于认知自然的范畴,而《一路花香》中的挑水工则已经掌握了利用自然(情况)的本领,至于为啥没有改造自然,窃以为改造自然的说法很可怕,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确实改造了自然,但同时我们也已经受到了惩罚。这个有点远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神话故事,一般来说,我们将神话分成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这篇教材是创世神话,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它们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此外,神话的故事性强,我在想,我们教学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神话的特点呢?或者,可以由此来让学生认识、感受和学习想象。
说得直白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来看,神话或者童话是因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现象无法进行科学认识,于是就去寻求对它的解释,故而便编了一些“瞎话”。那么,我们可以从古人身上学习怎么编瞎话,得把瞎话编圆,你看,第七自然段关于天地万物的由来,说得多周全。听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变形金刚”,我觉得这个盘古就跟动漫世界中的变形金刚、奥特曼相仿,这似乎应该是很好的习作资源,我们可以让孩子编自己的英雄神话。
【教什么?把人物立起来】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大多不平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人的角度来分析课文呢?
所以,我想,将人物立起来,也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就这篇课文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充分体会盘古的这一人物形象,并从中获得写好人物的启示。
有这样的一些地方值得关注:盘古的力大无穷,盘古的无怨无悔,一起盘古的身躯化为了万物„„这里,其他方面教者都做得比较好,也很好地将背诵、理解的教学目标在其中渗透完成,我以为,最后“含着微笑倒下了”还可以发掘一下,这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有帮助,另外,文章中有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也值得关注:第二自然段“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第四自然段“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第六自然段“几千万年过去了”,这些词语,可以体会到“辛苦”,可以从侧面渲染人物的英雄形象。【教什么?是否可以延伸一下教材?】
作为中国的创世神话,教材给了我们盘古开天辟地,其实还有女娲补天,而在西方,也是有个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的,我想,是不是可以拿过来,也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找出其中的相通之处呢?
【一点反思:习惯!习惯!习惯!】
我们的教学必须从一开始就关注习惯的养成,这一点不夸张地说,我以为比教学什么更重要。让我非常遗憾的是,作为第二课时,我先是看了周围的几个学生,居然没有一个标了小结符号的,而下课后我又刻意看了大概二十几个学生的语文书,也没有一个标小节符号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当然,学生的书上还是留有了预习的痕迹的。但,在课上,我也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字音,如“混沌”、“凿”,还是读不准,我建议加强预习的指导工作,并落实预习。当然,这不应该是从四年级开始的。我们可以去参考一下南京的老师们的做法,我以为会很受益。
还有一些想法,比较琐碎,加上由于昨天下午没有能够及时写下来,已经说不太清了,将当时的一些只言片语抄录,留存:
教学点的散乱、不集中,是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原因。或者说,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点散乱。
当堂背诵课文,指导性如何体现,如何能体现出确实是教者通过教学让学生当场背诵的?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拐杖?
教什么的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要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每个单元,一定要上一节单元导读课,或者单元小节课,老师需要有单元整体意识,这样会教,学生也要有单元整体意识,这样会学。
第三篇: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 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编号:03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谁的脑子想得最快。(依次投影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投影:神话故事)
(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
(2)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
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么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投影:劈、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吗?自由表演,指名表演,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投影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句,它们一组什么词?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卡:缓缓、渐渐、徐徐)
(6)这一切都是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投影)
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黑暗混沌、开辟天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4、小结:刚才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
6、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投影:
一、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找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
四、描红练习
第四篇:《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第一时教学设计
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内容,学会概括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引导学生初步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
3、揭示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文
2、带领学生学习6组词语
(1)合拢、裂开、崩裂、破碎(混沌一团、黑暗混沌)
(2)劈、凿、撑
(3)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良田万顷)
()巍峨
三、再读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黑暗混沌开辟天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文的主要内容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四、识记生字
1、出示本9个生字,默记
2、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3、校对
五、布置作业用两种方法概括的主要内容
第五篇: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案
12.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张鲁平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辟、斧”等8个生字,认识“昏、凿”等8个二类字。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外各国针对“天地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编出了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的故事。
(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生齐读。)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鼓励:有信心达到目标吗?生:有。)
二、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
(一)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
1、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指导:
①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用“—”画出本文的生字词,反复读一读;用“○”圈出本文新出现的多音字,读准多音字在本文中的读音,并会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好)(2)学生自学,老师目光巡视。
2、分组展示
(1)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原则是让学困生先说,其余同学补充,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丈、柱、浊”是翘舌音;“崩、顷、丈、拢”是后鼻音;“斧”在文中应该读“fǔ”。
②汇报各小组的识字方法,组间补充。
如:“尸+口+辛”=“辟”; 将“拄”字的偏旁换成“木”=“柱”„„ 小结:识记生字常用的方法有:熟字换偏旁;熟字加熟字;数笔画等。
3、探究总结
(1)质疑问难:针对本文中新出现的生字,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提出来。如:字音、字形等。
(2)讨论交流:生字的写法。
师重点指导:“液”字“氵”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中间;“拢”字不要少一撇,否则变成“扰”字了;“竭”右下是的写法。
(3)总结提升:指导学生练习用生字组词。
(二)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
1、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指导:
利用工具书或者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如:混沌 冉冉 巍峨 精疲力竭 雷霆 皎洁 纵横交错 甘霖 巍峨等(3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2、分组展示
(1)小组交流学习成果。①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②不理解的词语组长做好记录。组间同学互助解决。
3、探究总结
(1)质疑问难:预设词语,如:混沌 巍峨 精疲力竭 雷霆等。(2)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结难理解的词语进行点拨: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精疲力竭:精神、体力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乏。雷霆:声音极大的雷;霹雳。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3)总结提升:指生默写生字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第三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
1、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指导:
①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用“——”画出来并读一读。②课文围绕“开天辟地”主要讲了盘古的几件事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
2、分组展示
(1)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组间互相补充。
本文的中心句: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文章共讲了盘古的两件事情:一是他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二是盘古死前,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
3、探究总结
(1)质疑问难: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请提出来。生自由提问。(字词句方面都可以提。)
(2)讨论交流:组内先自行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组织班内讨论。(3)总结提升: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点拨。
三、当堂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hùn dùn
kāi
pì
wēi
é
jīng pì
lì
jié()
()
()()ɡān
lìn
hé
lǒnɡ
shēn qū
ɡuānɡ mánɡ
wàn zhànɡ()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神、体力消耗殆尽。
()(2)形容事物相互交叉或情况错综复杂。
()(3)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从混沌一片的宇宙中开辟出了天和地,创造了世界。
()
(4)形容高大而雄伟。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开天辟地》一文是一篇()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的故事。(2)本文主要讲了盘古()和()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