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网络平台下的作文教学
构建网络平台下的作文教学
青云里小学 邢砚秋
(2004年获秦皇岛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网络是虚拟的现实,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构建虚拟和显示相结合的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也同样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学生,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为作文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作文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进行快速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水平。
一、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写的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和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的作文教学中,把被观察的对象在每个学生桌上的电子计算机播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并激发起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及时指出写作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必须把事物看仔细、看清楚并认真考虑,才能写得好,这样就有效地强化训练了学生的观察。网络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使坐在学校里的学生真正可以“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其写作的动机。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抗击非典、股市信息等等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人们很难对这些发生在千里之外却宛如近在身边的事无动于衷,置身这些轰轰烈烈或者那些引人深思的环境中又怎能不引发写作的冲动呢?
二、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以往,我们鼓励学生订阅 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以汲取作文营养,学生获益非浅。但是,对比网络来说,报纸、杂志仅是一座座小岛,网络则是大海。伊拉克战争时期,我组织学生观看战事,并且要求他们结合网络上搜索到的评论信息,写观看日记。学生也学会了关注网络中关于国家大事的新闻评论,并且及时地反映到作文中来,在奥运会会徽揭晓的那天晚上,学生激动地写下了《东方神韵》、《我为你自豪!中国》„„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一切,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学生再也不必为“无米之炊”犯愁了。
三、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学生交流。
网络是交互的平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手段。教学中将教学意图及时地传到学生机器中,学生将自己信息及时发到校园论坛中反馈回来,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了一个媒介——计算机,信息反馈的渠道就从双向变为多向。教师出题后,让学生在网络上筹集有关素材或范文,并在电脑上完成习作,然后自己首先修改,觉得比较满意时存盘发表。再叫同学间通过论坛互相修改评价(俗称灌水),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其他文章的评价能力,网络平台下的作文修改变得异乎寻常的轻松,只需在需要修改的地方直接修改就可以了,大家减轻了无效劳动,同时又允许同伴修改,使得作文互助成为及时有效的方式。利用网络激励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欲望。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使得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写作教学的评价的主体将更为多元、评价的内容更为丰富灵活,评价手段方法进一步多样化。传统作文教学的教师评改、同学互改、学生自改等手段在网络环境下获得了新的拓展。直接建立与网络空间的每位学生的作文都将置于其他学习伙伴的目光之下,从而使作文教学由原来的一对一关系变成了多对多关系。
四、网络评析,总结提高。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作文,这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空学生的习作,发现问题可以与学生通过语音直接对话,也可以在其习作上进行修改,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又能达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施转播,每一位学生的习作,集体评议优秀习作或描写较差的习作,这样让学生了解到作文哪里写得好?哪里写的不好?又该怎样去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文章和听到的评议,做出恰当的引导总结,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网络环境中新型作文模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网络将作为作文教学注入新活力,开展新天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和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其结果,不仅学生的语文总体水平得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也同样表现出了比以往更积极的倾向,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利与弊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利与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网络运用于作文教学,以网络为写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灵活的交互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进行作文教学尝试与思考。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作文素材,拓宽学生知识层面,开阔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在此就把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思考几点利与弊总结如下:
首先谈谈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优势。
一、借助网络丰富资源组织相关主题作文。
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便利的查询功能,在这里我们只要输入几个关键字,它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所要查阅的一切资料。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材构思,教师口头的讲解,不仅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会让学生听得厌烦,收效甚微。而电脑网络作为媒介用于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它的查询功能以及学生对电脑网络独有的兴趣爱好,来帮助学生进行习作,既方便快捷的查阅信息,又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何乐而不为呢。为了找到它们两者间的结合点,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组织网络主题作文。
例如,学生在学完《桥之美》之后,都陶醉于课文描述的桥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的优美景色,这时,有位同学突然问我:“老师,我们想看一看有关桥的风景,可以吗?”。这个问题触发了我的灵感,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安排学生上网搜集桥的资料,到网上去看一看桥的资料和图片。很快,学生们搜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正当学生相互交流看得入神时,就借这一契机,安排学生写一篇关于以“桥之美”为主题的作文。这一来,学生的思路活了,写作的兴趣油然而生,不再没东西写了。相反,这次的作文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令我惊叹。
同时,电脑网络也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作文服务。比如,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年幼的学生非常关心奥运的情况。于是,我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信息,让学生对奥运先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对2008年北京奥运进行熟悉,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展望,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为主题进行创作。
缤纷的网络环境,最直接的获取便是“图”、“文”、“声”、“像”并貌的视听新刺激以及界面友好,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鲜活的作文素材,学生的写作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了。这些是传统作文教学很难获取的。
二、借助网络平台使习作评改更有意义。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能指导学生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过去,学生作文是老师批改,学生被动地接受,以致效率低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在网络作文教学中,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评改平台,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互评互改作文。通过互相批改,学生在发现他人习作中的问题的同时,自身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具体做法是:首先,每次作文后,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文章,发到作文网上。再组织同学通过网络互相修改作文。要求针对原文的一两个不足之处写出评语,评语长短不限,力求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最后,让文章的原作者对照评语,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这些过程结束之后,由老师再来评改他们的作文,并对初评者进行总结和指导。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互评作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泼自由的气氛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的鉴赏能力。“点评”尽可以在网上进行,可以更直接、更切重要点地进行褒贬,从这一点说,网络教学环境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不断获取丰富而更新的信息资源。
“新闻热点”“社会症结”“环境保护”等信息无所不包,为作文课堂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目前在“因特网”上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无疑对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学校校园网建立了电子图书室,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各类经过优化的图书,同时还给学生建立了发表个人作品的“作文网站”以及提供大量图片、动态的音像资料、学生和教师的范文等写作素材。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其他环境无法获取的。
四、获取更多的选择与更多的思考空间。
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训练,学生在同一时间与空间里能够依据自己的个性喜好自行选择表达的内容、点评的对象以及要完成的任务量。选择的空间比较自由,更能够发挥出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表现的积极性。尽管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诸多的优势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在纷呈变化的视听新感受下,必须承认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前也有软弱的一面。
一、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的实施受技术的限制。
教师及学生操作计算机实际能力,学校计算机品质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进程及教学效果。有时就因为学生或教师上机操作的失误,无法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即定的习作任务;也可能就因为临场的突然故障而不得不宣布结束或临时改课,而这一切尴尬确实是教学实践中多次面临的困惑。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依赖的客观环境与技术的支持越多失去的灵活性也越多。
二、是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有时难免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精彩分呈的视觉刺激,操作上的困扰都会或多或少的限制或打断学生的思考,灵感也许也就随之消失。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在形成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的诱惑面前都会承受严重的考验,教师在运行网络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不考虑将这些负面信息进行过滤,这都无形中加大了教学工作的难度。
三、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有相应的语文素质外,还要有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课件的制作技术等。否则只能靠请人来完成课件,而这样必然增加备课的投入,而使之不能灵活广泛地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来。
任何一种新兴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依据实际习作课堂特点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我们既要保持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与策略,又要积极的探索现代技术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帮助。追求更为完美的教学效果,这样我们的作文课堂才有可能越来越受学生们的喜爱。
第三篇: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之我见
摘 要: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课改;作文教学;感悟
课改,是当今教育界非常热乎的一个词,教育教学的改革,并非是对传统的东西全面的否定,而是批判与继承,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课改下的作文教学的关键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开拓与创新的精神。在几年的课改背景下,我尝试了许多的作文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点感悟,在此抛砖,以期引玉。
一、“仓廪实”是佳作的基础――督促培养积累的好习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成大事如此,出佳作亦然。我们不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卡片、学习园地、摘抄本、剪报,有计划地要求学生积累词语、名言(或佳句)、优秀段落、典型事例等等,成立“语文角”,每周看展一次交流,老师与学生共同赏析,引导学生用这些词造句,运用这些名言围绕一个内容写一 段话,来供同学们共同赏析,坚持下去。老师在作文讲评时,大张旗鼓表扬那些积累丰富、运用恰当的学生,并将这些优秀句段篇展示在教室一角――建立班级文化长廊,这样学生会从“死记”的枯燥中觅到“活用”的芳味了,从而大大提升写作兴趣。
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充分开辟第二课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越多,作文时思路越通畅,见解越独到,思想更越深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开辟第二课堂,能使学生的观察、思维、生活感受冲出闭塞的藩篱,是提高学生观察力、想像力、分析力、思辨力和创造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原本学生们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生活阅历、社会认知力比较肤浅,如果老师不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实难写出有真实情感、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来,而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自主感知、体验、探索、领悟,这也正是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吻合的。
三、课文即范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要有机结合
我们的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有目的、有意图为学生精心筛选的范文,供学生在学习写作中效仿与借鉴。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它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既可谓珠联璧合,而又各有千秋。教者应深入挖掘那些表现思想内容与特色的技法,加以总结将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
四、独阅乐不如众阅乐――作文批改要师生共同参与
作文的批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方式是教师独自批阅学生习作,而后独自宣讲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感知,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对优秀作文和典型病例的感悟。不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批阅,共同欣赏,共同指摘缺点和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地形成深刻的认知,摸到优秀作文的“门路”。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参与认知力,又能锻炼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又能掌握作文的评价标准
五、模仿借鉴要有度――杜绝机械模仿和盲目抄袭
练习写作时模仿和借鉴无可厚非,但模仿不能机械,借鉴不是抄袭。教师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和写作训练时要正确引导与指导,训练“嫁接”术的巧用,培养创新的能力。否则,如果形成机械模仿、盲目抄背的坏风气,那么“东施效颦”的悲剧可能会我们的学生作文中重演。
六、有纲才有思路――要培养学生养成列写作提纲的习惯
要求学生养成下笔前问三个问题的习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
七、“好写”者不如“乐写”者――营造氛围,变“好写”为“乐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怎样能把学生引到“乐写”的境地呢?其
一、培养天天“日记”的习惯;其二,通过班报、墙报、校报展示学生佳作;其三,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投稿,一旦作品见报、见刊,他们的写作热情与激情就会“星火燎原”,“乐写”之趣油然而生。
作文是个体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形成、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过程。在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作文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同行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全民九年制学校:戴旭华
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硬件设施”、“丰富的网络资源”等新现象蜂拥而至,我们既要大力推进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网络教学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又要关注人文情感和人文意识的注入。把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作文和发展语言,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生动有趣的学习工具。关键词:网络环境、作文教学、尝试、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E-Mail已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普及,它以强大的功能,巨大的开放性,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机遇和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之“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终身学习”已成为现实。因此,务必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重新定位学校教育,扩充和延伸教育教学的内涵。而现代教育技术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悄然引发作文教学的深刻变革。
一、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编语文教材从2000年9月开始使用,它比以往语文教材更注重审美、思维和文化品位。《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规定“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作文也不再拘泥于呆板老套的形式。从1999年起,中考开始考查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都允许学生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其开放性给作文教学吹来了春风,带来了百花齐放。其中“故事新编”也就成为一种写法上的创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们敢于打破常规,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新颖观点给古代文学作品赋予新的寓意。
二、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优势的分析
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激励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助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在线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尤其是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
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是以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旨;以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真正体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力求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表达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双主体性原则。网络环境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强的特点,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借助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自主选择图形、图像和文字等素材,自己通过观察、想象、表达和评改,达到多向交流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观察、表达、评改能力的个性差异,利用网络建立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所需的学习环境,使之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实现个
性化的意义建构。然而,一般网上的信息浩瀚无边、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开发专题作文网站。加上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作文,更需要教师的导航、组织和激励,因此,教师指导的主体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二)发展性原则。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网络作文教学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不仅注重学生作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而且重视学生获取、整理、应用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伦理道德的培养等。
(三)建设性原则。网络作文教学的研究,不仅是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也是对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因此,适合于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环境的建设,是学生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实现的基础,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又是学习资源和环境不断生成的过程。所以,应当充分重视学习资源和环境的建设。
四、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实施的策略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实施,我们是从作文教学专题网站的建设、网络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网络作文教学评价体系的确立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
(一)作文教学专题网站的建设
网络作文教学实施的前提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建设与管理。网站的设计制作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页面的设臵必须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把各种教学内容制作成Web网页,组成Web网站,存放到Web服务器上。利用WWW浏览器,学生可随时在专题学习网站和Internet网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进行网上交流。网页的设臵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五类作文分为“习作目标”、“素材仓库”、“绿色导航”、“发表园地”和“评改天地”等模块进行设计。
(二)网络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
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作文、自主评改,最终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激趣导入明确目标。②网上浏览获取信息。③自主构思自由表达。④网上评改交流反馈。⑤再度修改课外延伸。
(三)网络作文教学评价体系的确立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网络作文教学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写作目标和应用网络的水平,从写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家长和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现将网络作文教学评价表设计:在评价过程中,师生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辅之优、良、中、差或A、B、C、D等级评价。教师除了对学生写作采取形成性评价之外,还要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为我们作文教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带来了作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思考。
(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进程和效果如何监控。网络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学生一旦进入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控制。而课堂教学是不允许漫无边际。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实施监控,如屏蔽互联网,只允许学生在学校作文专题网上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
对学生写作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监控。学生上网前,教师要给学生交待清楚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任务完成了的同学可以浏览其它相关网站的信息。
(二)实施网络作文教学呼唤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网络作文教学过程中,建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要和信息技术教师一道设计、制作专题网站;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评改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用计算机录入,要通过网络交流意见等,都必须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技术。因此,师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实施网络作文教学更需要控制班级人数。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只适合小班化教学,超级大班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评改都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人太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加上众多的人从同一专题学习网站上浏览信息,也会影响速度。
(四)网络作文教学对网络资源和设备的要求更高。网络作文教学对网络的交互性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仅仅是把网络作为搜集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达到在线表达、在线评改和交流、共享的目的。而学校自己建设的网站难以满足这样的技术和资源的需求。因此,要有共享性社会技术平台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更新网络设备。
(五)要关注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问题。网络空间是一个十分自由的交流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发送信息,也有极少数同学有意向网上发布扰乱性的恶意信息,甚至还有同学上了互联网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这都需要教师给学生讲清道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发展,通过诱导、说服教育,来提高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第五篇:学习体会之新课标下作文教学
一路前行一路歌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高效教学青岛展示研讨会》学习体会 人从青岛回来了;但,心——还迟迟不归。这是第一次光临青岛,我有幸目睹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高效教学展示研讨会》的盛况,成为其中的一名倾听者。教诲多多,受益多多,思潮多多,也让我在作文教学的迷茫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10月18日,与第三实验学校的卢兰英老师被安排在体育之家大酒店。此后在青岛的两日里,我们两人共度了非常充实又非同寻常的时光。
19日上午,给我们做评课指导、上课和做学术报告的是蜚声语文界的大师级人物余映潮。余老师给人的初印象:清瘦而抖擞,修颀而明朗,真诚而善良,内敛而薄发。他仿佛是一位太极宗师,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花拳绣腿,却能在衣袂飘飘间频发内功以柔克刚。他的报告《提升对文章写作技法研究的能力》,令与会的老师醍醐灌顶。原本一篇有可能被大多数人演说得枯燥的作文教学讲座,睿智的他却阐发得妙趣迭生、文辞隽永。理论与课例巧妙地呼应,没有说教,没有哈欠,只有娓娓道来,只有信步渐行。这就是真正的大师,即便他的头上被冠上特级教师、语文名师的头衔,他还是如山涧倾泻的泉水一样清澈明晰、淡然不迫。
19日下午,郑晓龙老师课堂伊始就直叩听者和学生心扉:“作文课将就“起承转合”四步展开。接着他启迪学生思考并列举:自然界、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符合“起承转合”的事例。整个教学过程(思维训练和练笔)中,郑老师一直用表格来阐释:起承转合的每一步都有学生熟悉的关联词来开头,容易掌握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拓展非常到位,听罢永难忘。至今,他的声音早化作音符在我心房袅袅绕梁。之后所做报告中选取的一些课例,都是他作文指导课的典例,剖析深邃、语重心长。从8:30点到11:30点,长长的3小时,几百余人的会场没有一丝骚动、一点窃窃低语,人们醉心于那信手拈来的侃侃而谈里。
10月20日上午,由江苏通州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给我们上作文指导示范课做报告。小丁老师,演说了快3个小时了,还不罢口。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丁老师的报告《构建自己的作文教学体系》。丁老师是个率真之人,毫不掩饰自己对语文作文教学的独到体会,他对于作文的解读则是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向前冲,初中毕业之时正是激情迸发之刻——升格!正是他这份与众不同的研究,才由江苏南通一名无闻的语文教师,历经磨砺,蜕变化蝶,蹁跹在语文课堂的舞台,勇摘特级教师的桂冠。在教学实战中,他的教学机智令人叹服,师生对话时,对学生的评价语信口拈来、干净利落、精彩异样。我想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语文素养,这种看似蜻蜓点水的智慧不会在语文课堂漾起美丽的涟漪。此外,他通过自己的课堂探索深刻地验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告诫我们作文构思一定要站在学生视角,不能以师者的成人姿态一厢情愿地解读要求或内容。尽管丁老师在语文的路上,采撷了令人艳羡的芬芳,他还是奋斗不止,从他的身上我感触到了一种前行的力量: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登更高的山,看最远的风景!
有人说:一个人想走多远,关键是看你与谁同行。通过这次青岛之行,相信在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道路上,我一定会走得再远一些。因为与吾同行者有:卢兰英老师、娄志峰老师、王雪老师。卢之英气与敬业,王之婉约与飘逸,娄之真善与博观,都在我的心波里投下美好的倒影。
水是山的眼睛,无论山再巍峨峻拔,如果没有水的灵动与飞转,山多少会少了些灵性和真性。学习结束了,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思考。如何让自己成长?如何让学生对我们的作文课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今后我会努力抓住“以学为主”的思想不放松,继续沿着扎实而有个性的道路走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