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教案:发脾气、怎么办
安全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生气的时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平时注意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高兴的实例。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①与幼儿讨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撅嘴和哭闹?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②你平时有不高兴的事吗?为什么不高兴?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告诉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果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互相更了解。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生气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组织幼儿讨论后,制定本班“公约“,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并把这些内容画出来(事先画好)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4、幼儿唱歌曲《拉拉勾》。
附:《生气的时候》 丽丽和豆豆是邻居。
一天晚上,丽丽想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可妈妈正忙着,说:“明天再讲吧。”丽丽不高兴了,她一声不响地走到墙角边撅着嘴生闷气。
这时,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爸爸走过来说:“现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赛,不看太可惜了。”说着把动画片换成了足球赛,豆豆生气了,他大哭大叫地跺着脚,哭得连嗓子也哑了,还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很乱很乱。
第二篇: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2.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2.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3.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
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3.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附:故事<妞妞不哭了>
妞妞不哭了
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认真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妞妞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拿着蜡笔一笔一笔画了起来,很快,一只神奇的小花猫也画好了。
妈妈夸奖妞妞说:“小房子搭得真好,小花猫画得真神奇。我的妞妞真能干!”听了妈妈的夸奖,妞妞笑呀笑呀,真高兴。
第三篇:绘本教案《发脾气大叫的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够找寻关键信息,记忆画面先后顺序。2.体会故事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愿意体谅妈妈。
3.能用“××掉到××地方”的句子清楚、完整地描述画面,并连贯讲述。
活动准备
故事PPT,可拼贴的企鹅身体各部位图片,拼贴小企鹅时衬底的背景图,幼儿人手一本图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师:今天的大海上传来了一阵哭声,谁在哭泣呢?(企鹅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理解画面,了解故事 1.观察人物表情。
师:发生了什么事?企鹅妈妈在干什么?它是什么样子?(企鹅妈妈很生气)2.了解情节发展。
(1)师:小企鹅的表情怎么样?害怕成什么样子了?
(2)师:小企鹅吓得全身都散开了,它的身体散成了几个部分?(6部分:头、嘴、翅膀、身体、尾巴和脚)
三、找寻信息,描述画面
师:企鹅妈妈哭了,她后悔极了,多想找回自己的孩子啊,你们能帮帮她吗? 1.粗读:寻找关键信息。
(1)师:小企鹅的各个部位会到哪里去了呢?有人给了企鹅妈妈一本图册,这本图册里,每一页都有小企鹅的一个部位。请你从前往后看,找到小企鹅的部位并记住它们出现的顺序。(幼儿人手一本图册,寻找关键信息)
(2)师:你找到了小企鹅身体的哪个部位?画册里,从前往后,先出现了什么,后出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可拼贴的企鹅身体部位图片,并在背景图上拼贴完整)
2.细读:描述画面。
(1)师: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图册,看看“小企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掉到哪里了”。(引导幼儿自由阅读,用句子描述画面:××掉到了××地方)
(2)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吧。(带幼儿集体阅读关键画面)
(3)师:我们把找到的信息连起来,完整地告诉企鹅妈妈吧。(引导幼儿用之前的句子将画面连起来完整讲述)
四、联系实际、体验情感 1.体验故事情感。
(1)师:企鹅妈妈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小企鹅身体的几个部位,并把它们缝起来了,现在还差什么呢?(脚)
(2)师:脚跑到了哪里啊?(沙漠)为什么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害怕、伤心)2.联系自身经历。
(1)师:你希望企鹅妈妈找到小企鹅吗?为什么?(鼓励幼儿说出原因)(2)师:企鹅妈妈找到小企鹅的脚了吗?企鹅妈妈对小企鹅说了什么?
(3)师:听了妈妈的话小企鹅会怎么说?(引导幼儿猜测小企鹅是否接受妈妈的道歉)(4)师:你的妈妈对你发过脾气吗?是因为什么事?
总结:有时候你的妈妈会批评你,对你发脾气,那不是她不爱你,只是妈妈想你变得更好,太着急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我相信妈妈们会用更好的方式来爱你们。
第四篇:孩子动不动朝我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动不动朝我发脾气怎么办?
风中落叶:8岁的儿子动不动就朝我发脾气。觉没睡够、作业不会做、没玩痛快等等都会向我发火。我每次都尽量忍着,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事后再和他讲道理,分析对错。可每当我一开口说他,他就朝我发火:“知道了,你别说了!”他就好像什么道理都懂了。事后问他为什么要发脾气,他说控制不了自己。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我也气得训他,骂他,对他发火。现在,他也学会了训我,骂我。儿子从小是被爷爷奶奶惯过来的,自我中心,非常任性。我一个人带孩子,工作压力又大,加上我性情急躁,对他要求严,期望值高,有时会把自己的不快发泄到孩子身上。我知道我不对,但已经这样了,我该怎么做?
心有千千结,还须细细解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可思议的。
本例所谈的问题,作为父母,有必要评估两个情况:
1.孩子与同学、玩伴交往,与亲友交往,与教师交往等是否都存在脾气暴躁的现象。
2.孩子的脾气暴躁是否已有躁狂、抑郁、暴力(如摔东西)等倾向。
这两种情况如果都存在,则应该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如果没有,才是教育的问题。
首先,这种问题往往带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举个例子,我的孩子小时候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学会了一句口头禅:他妈的。回来后张口闭口都这样说。我听了很厌恶,反复告诉他这样说话不文明。但这样反而刺激了他,一不留神,“他妈的”又从嘴里蹦了出来。后来,每当他说这句话,我就当做没听见,也不搭理他。几个月过去,就再也没听他说这句话了。还有,很多孩子在一个时间段内都会有吐舌头、耸肩膀等我们看了不顺眼的习惯,但大多数孩子过一段时间这种习惯就会消失。对这种问题不妨冷处理,适当提醒,这样就可以慢慢解决。
其次,现在的孩子社会间接阅历多(大多来自媒体),心理发育速度加快,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同步,往往就表现出不同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有很多功利性,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往往对孩子的“错误”比较敏感,特别容易求全责备。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常常激化了矛盾。孩子也不服气,经常是你有上句我有下句。有时我们讲教育的契机,但更多是说教的契机,孩子也未必认同。所以,更应该强调身教的作用。父母多克制,孩子才会仿效。我家里就这样,我爱人发火我就忍住,我发火我爱人就到旁边去。
这样孩子就知道,一个人发火时,另一个人要避免生气。
再次,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多运动不足,尤其是自由自在的运动更少。运动对孩子的身心放松很重要。我有个六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经常和我拍桌子。事后又会对我说,他控制不了自己,并向我道歉。这样总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我发现他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一大早就捧着个篮球。我说,你早读课就一个人去练练篮球吧。于是每天他玩个满头大汗才洗个脸回来上课。整个上午他上课都挺专心,发脾气也少了,现在看见我就笑,成绩也有了进步。
孩子的心会有千千结,教育者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细细化解,做到处之有道。教育之道,如烹美食,有时需大火旺炒,有时需小火慢煮,有时过一下水,冷盘也很鲜美。(葛志俊)
改变自己,从我做起
对孩子要求太严,会使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总要找个出口发泄出来,这样,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成了他的出气筒。这和瓶子里气体压强太大会冲开瓶塞是一样的道理。要改变孩子,就要从改变你自己做起。不要对孩子苛求太多,更不要说教太多。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得多,但是他们的心理往往很弱。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不是你的发泄对象,无论你心里有多么不痛快的事,也要学会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不要对孩子发火。孩子是你的影子,只有你改变了,孩子才容易改变。我们可以找寻一种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相互制约的方式。我和女儿曾经用一朵她在三八妇女节送我的玫瑰作为我们的心灵契约,我们约定,无论什么时候,每当我们看到这朵玫瑰的时候,都不可以再发脾气,都必须变得快乐起来。这个办法对我和女儿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你也可以用你们母子都比较珍爱的一件物品,作为改变你和孩子相互发脾气的习惯的约定,或者用一段幽默活泼的文字,把你们的约定写出来,配上可爱的插图,贴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当你们中的哪一个想发脾气的时候,先去看看那段文字,也许会起到很好的制怒效果。(吕霞)成长过程,不怕阵痛
一个小男孩的继母向他的生母求助,问她当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小男孩的生母对她说,如果他调皮或者和你发脾气,你让他回到他自己的房间,你告诉他,只有他自己的房间才是他自己的空间,他可以在那里乱发脾气,乱扔东西,但是别的地方是属于大家的,他没有权利这么做。他待在自己的房间中,渐渐会冷静下来,反省这究竟是谁的错以及发脾气的原因,慢慢地他也就学会克制与承担责任。继母依言做了,果然小男孩的坏脾气改了。
可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成长式的教育,这意味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必要及
时提醒孩子,他应该割舍不好的习惯和脾气,这也许会让孩子痛苦,但是却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风中落叶的这个案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例子,它反映的是中国父母在孩子身上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不当教育的结果。成长的代价之一就是逐渐放弃童年的各种幼稚的行为和心理,做父母的不应该因为心疼孩子而和孩子一起回避成长,而应该和孩子一起正视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帮助孩子学会长大。(谢化平)
阻止坏情绪的发泄
坏情绪的发泄是人的一种动物本能的行为,一种失控行为,一种对别人的侵犯行为。任何社会都不会容许有人把自己的坏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这个孩子不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把坏情绪发泄到母亲身上,这种行为不但是错误而且是有害的,将来这个孩子长大组成家庭,这也会成为他性格上的缺陷。
这个孩子还只有8岁,可塑性很强。家长没有必要放任他而自己一味退让。这是个原则性问题。情绪发泄有很大的惯性,一旦发泄就收不住,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掉。要想改变这要从他对家长不尊敬不耐烦的语言改起。很多办法可以制止这种情绪发泄。比如可以反问他:“这是你对自己心爱的妈妈说的话吗?”“有你这样对妈妈说话的吗?”
当孩子发脾气时,成人需要耐心。这不是对坏情绪发泄时的忍耐或退让,而是非常有耐心的等待最佳时机:找一个儿子说话太放肆而做事太荒唐的机会,树立起家长的威信。注意,一旦出击就不能退让,哪怕对峙两三个小时也不能退让。有效的方法是不打也不骂,严肃批评后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去反省,坚决不要再理他。直到孩子认错,保证下次不再随意向父母发泄坏情绪为止。这种方法最好是母亲去做,母亲做不到的话再叫父亲去做。但这样做是必须的。(董方宏)
开通管道,找对方法
母子冲突问题常来源于“发泄管道”的不足。正因为不让发泄,压抑了,才常作发泄状。其实,发泄的管道也很多,比如常和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作身体的对抗和接触,用拳头击打枕头等,都是很好的释放负面情绪的管道。
当孩子发脾气时,请保留孩子“自由说话”的权利,不因“说法”本身而额外加以责罚。如果说出来的话暴露出问题,则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单单去追究态度。这样,孩子发脾气、损伤父母面子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告诉孩子你可以发脾气,但是你必须事后道歉。如果处理得好,孩子就会减少发脾气的次数,会越来越收敛。收敛来自两个动力:一个是情绪已经释放,不再有压抑;另外一个是父母的自省。(雨点爸)
学会倾听,绝不纵容
一本书叫《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作者认为,孩子的“不正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的每个“不正常”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为了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父母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以排除自身的有关负面情绪。
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首先,倾听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恢复正常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接受和理解成年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心孩子的重要方式。
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关怀需求。(金银花)
治孩子发脾气的几种妙方
◆倾吐法。要沉得住气,你可以保持沉默,只用关心和理解的眼神望着孩子。然后问他,今天你不舒服吗?或者拍拍孩子的背让他安静下来,或者让他把心中的不快全倒出来,而不是埋怨他。
◆通信法。你表现出难过的低沉的神态,郑重其事给孩子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担心和难过表达出来,并讲清这坏脾气的危害,希望孩子改正。
◆记录法。给他作记录,今天比昨天少发火几次,一旦有进步就表扬。或者给孩子录音,让他从录音机中听听自己发脾气时的难听的声音。
◆故事法。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很爱发脾气,父亲就和他约定,孩子每发一次脾气,就让孩子在墙上钉一颗钉子。没多久,墙上就钉满了钉子。父亲又说,每当你要发火时,能控制住一次,就从墙上拔掉一颗钉子。就这样,钉子渐渐被孩子拔光了。孩子的脾气也慢慢好起来。最后,父亲指着墙壁上钉子留下的一个个小孔说,发脾气就像给墙上钉钉子,即使拔掉了,也给别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孩子觉得非常惭愧,以后再也不会乱发脾气。
◆同情法。当孩子多次发火多次劝告也没用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受到伤害了。你不妨对孩子说:“妈妈觉得自己很受伤害,我对你那么好,你竟然还要对我发脾气,我很难过。”(吴君英)
◆冷处理法。孩子发脾气时,家长权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不必搭理他,任凭他自己闹下去。
孩子“打仗”找不到对手,过一会儿自己就会感到没有意思,发脾气也就停止了。等事情过去后再慢慢和孩子讲道理。
◆书写法。孩子发脾气时,往往处于一种激动状态,这时候家长即使跟他讲道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还会陷入胶着状态。可以让孩子学着把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尽情地写在纸上。在写作过程中,孩子慢慢地就会冷静下来。接下来,问题就好解决了。(郭力众)
◆公约法。订立家庭成员处事公约,并用一定的奖惩措施进行约束,达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可把“不准发脾气”一项写进去,大家签字,共同遵守。也可以制成一张表格,今天没发脾气,或控制了情绪,则在当日空格内贴上或画上一朵小红花或红五星;今天发脾气了,表现不佳,则换成小黑花或黑五星。半个月下来,看谁的红花或红星多。(李凌志)
第五篇:安全办工作总结
安全办工作总结 1、2013年1月对学生进行了冬季特别是寒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发放了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并对学校的校舍、宿舍、食堂进行了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2013年2月下旬开学前由魏校长带领协同工会、总务处、政教处等相关科室对校舍、宿舍、食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全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与门卫、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制订了2013年安全工作计划,各类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安全预案等。3、2013年2月26日开学第一天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与每位学生签订了安全保证书。4、2013年4月开展了防火、防震、防踩踏的安全演练,制订了春季流行病应急预案,定期对宿舍、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5、2013年5月针对夏季溺水事故多发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648”安全专题教育,给每位学生家长发放了《公休日家长知情书》,并与每位学生家长签订了《学生家长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书》,对学校周围环境、校舍、宿舍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学校周边的水域设立警示牌。6、2013年6月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7、2013年6月30日给学生家长发放了《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并
在放假前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暑假安全专题教育。8、2013年8月30日,组织全校教师、门卫、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与门卫、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9、9月2日开学第一天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教育。
9月中旬开展了一系列的防火、防震、防踩踏的安全演练。
9月20日邀请曹洪臣教授、李剑指导员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10、10月双节期间,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
10月26日针对冬季火灾的高发季节,放映了以防火、防触电为内容的安全警示片,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11、11月6日——12月6日,全校开展了“打造平安校园 创建文明宿舍”的活动,使宿舍校园的面貌有了一个大的改变。
12、平时对校舍、宿舍、食堂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与领导汇报,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整改。
2014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