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奇的电》教案
【安徽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神奇的电》教学设计
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 陈从远
【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了解电的生产方式、输送过程 ;通过完成实验,了解静电和生物电知识,培养动手实践、探究科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参与讨论等活动,以及课后查阅、调查、搜集等方式,掌握学习基础科学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力人的乐于奉献和敬业爱岗的工作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根据《纲要》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和素质发展要求,确定:通过完成两个趣味小实验为活动重点;西红柿电池实验制作与指导为活动难点。【
二、教法:】 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 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塑料的水笔外壳、塑料尺、普通电池、装在小盒内的细碎纸片;
2、每小组西红柿4个
教师准备:
1、细铜丝、铜片、锌片、二极管6组;
2、课件、歌曲《爱如电》。
3、实验报告单、调查表 【
四、教学过程】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目标及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特点,安排了6个主要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动手实践、讨论交流
3、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4、了解感受、情感升华
5、畅谈收获、整理总结
6、课后延伸、发展兴趣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受用电)
第二环节 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摩擦起电小实验:感知静电)
1、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读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2、实验结束,分组讨论并填写报告单。
3、汇报交流: 实验的现象、结论。
4、讨论交流,反复摩擦后的梳子能吸引细碎纸屑,深化科学道理的认识。
5、总体评价、总结延伸。
第三环节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西红柿电池实验:感知生物电)
过渡:
1、观察或课件出示,认识正负极。
2、简单电路上小灯泡发光需要满足哪几个条件
3、建立西红柿电池实验的基本模型。
4、出示西红柿:谈话激发动手实验的欲望。开展过程:
1、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实验步骤和要求并认真观察连接图。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讨论:实验现象是什么?小组代表汇报。
为什么二极管会发光?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小结。
4、然后我们一起分析不亮的原因;鼓励学生课余继续研究,包括其它发电的小实验。
5、结合第一个实验表现、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参与的过程、态度、方法,不把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第四环节 了解感受 情感升华
(了解发电方式、输送过程、情感升华)课件出示六幅用电场所图片,通过浏览系列图片感受电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课件出示图片了解生产生活用电的输送过程和发电方式。
谈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有了电,我们生活便捷、幸福,那么生产生活用电的输送靠谁去做呢?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野外电力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课件出示)看完这几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诵读诗人谱写的赞歌,感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欣赏《爱如电》,简介背景,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5、畅谈收获、整理总结 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6、布置延伸、发展兴趣
(课外继续探究电)
读一本关于电的科普读物,写一篇读后感。(增强科普意识)
填写家用电器调查表。(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准备)参观县科技馆,感受神奇的电。(观察、体验)
上网查阅火力发电资料(增强节约用电、环保用电意识)观看三峡水电站发电视频,(感受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增强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神奇的电
离不开电
直流电、交流电、摩擦起电、生物电
发电方式、输送过程
继续探究电
【教学反思】
第二篇: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电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电
设计思路:
1.《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神奇的电”就体现这一点,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那就是结合了长泰电力事业的发展。
2.我设计的这一活动是想通过家乡的电力事业的发展,简单的让幼儿从中了解有关电的简单原理,让幼儿从中体验了电的乐趣。看到孩子们对“电”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和争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让幼儿主动参与,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结合家乡的电力事业让孩子初步了解电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3、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能积极的参加探索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爱思考,多动脑。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电的知识,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
2、向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3、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电器和安全用电的图片、影片和书籍。
物质准备:
电池、电线、电珠、卡纸、胶布、蜡笔、筷子、铁棒、各种质地的布、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家乡-----长泰,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们观察过我们县城的晚上美吗?
幼:很美。
师:美有哪里?
幼:圆池很美,还有很多的彩灯。
师:有一天晚上,王老师到街上散步,边欣赏美丽的彩灯,突然,整个县城变得黑呼呼的,一点也不美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幼:停电了。
二、让幼儿观看录像,边思考录像里的内容。
1、录像告诉小朋友们哪些电的知识?
2、电是从哪里来?
三、自由讨论:电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电是从发电站把高压电输送到变电站,再通过变电所的变压器把高压电减弱成我们日常生活用电(220伏),再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附流程图:发电站----高压电线-----变电站------电线------各家各户。
四、结合长泰发电情况,简单向幼儿介绍几种发电形式。
1、太阳能(出示当时神舟六号的相关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太阳能的运用。)
2、风能(结合我国最大的风能发电站图片,让幼儿知道风也能发电。)
3、水能(结合长泰的发电图,让幼儿了解自己平时所用的电是靠什么能量产生的。)
4、核能(简单向幼儿介绍大亚湾核电站。)
五、认识电池
引导幼儿简单认识各种不同的电池。
六、引导幼儿谈一谈:
如何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小结:节约用电如电视不看了就要关起来,白天出太阳时,不要开电灯等等。手湿时,不摸开关,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时,不能乱动有电的东西。
分组活动
1、介绍材料(重点介绍实验“灯炮发光”)
2、分组活动:灯炮发光、纸屑飞向哪一边、制作安全标志、以绘画形式表现节约用电。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在一边指导。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比较多的幼儿参与实验,继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科学奥秘,养成爱动脑筋,多思考的好习惯。
第三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神奇的电》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神奇的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到电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其学习科学和探索自然地兴趣
2、了解电的生产、输送过程,增强其对生活用电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初步感知生物电、电能、光能的相互转化,了解电的生产、输送过程
三、课型:新授
四、教学方法:探讨合作交流 五:时间:9月2日 六:教学准备
1、准备不同形式的干电池若干个,小灯泡、发光二极管、细铁丝、橡胶棒、铜片、锌片、西红柿。
2、搜集电的有关资料。
3、准备有关发电和电力输送的影像资料。
七、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1)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四幅图片,并根据图片下方的文字提示,谈谈这些事物与电都有什么关系。
(2)结合看图,引导学生思考:收音机里的声音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传到收音机里的?
(3)说说身边电的现象,感受电的神奇。
2、活动过程
(1)读一本关于电的科普读物。(2)参观科技馆,感受电的神奇。
1(3)收集几种常见的电池,了解其特点、用途及使用方法。(4)组织参观发电厂或变电站,了解电的生产和输送过程。教学反思:
第四篇:神奇校车教案
走进《神奇校车》——好书推荐
授课班级:靳沟小学三
(二)班 授课老师:梁清华 学习目标:
1.通过这节课,了解卷毛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坐着神奇校车游览的过程,了解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能量的过程。2.学会一些读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摘录的喜欢的2个句子,自己设计的2个问题。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上一周,老师读了一套科普读物,特别喜欢!你们想看吗? 2.今天我们带到课堂上的这本是 ……?《在人体中游览》 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是谁写的呀?
(PPT 作者图片 简介)这就是乔安娜•柯尔和布鲁斯•迪根。
乔安娜•柯尔,做过教师、儿童读物编辑,图书馆管理员,现在专事写作。布鲁斯•迪根,热爱大自然,已经为孩子们画了几十本图书。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封底。上面有其他十本书的封面。分别是……在它的上面有一句话,谁来读一下?右下角还有一句话,这是非常权威的杂志《纽约时报》对它的一句评价。读。
这套书是全美最畅销的儿童读物,现在被翻译成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受到了全世界小朋友的喜爱。(读书小贴士:读一本书,先看看封面封底,了解作者)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封面封底,了解一下作者。可以获得不少的信息哦!
二、下面我们就来走进这本书。请看!
1.你们认识她吗?(出示弗瑞丝的照片)你们喜欢她吗?为什么?请你说说。是啊,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从不在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而是开着一辆神奇校车带着同学们到处旅行;对呀,她是一位无所不知的老师,总是带给同学们很多惊喜;没错,她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带着同学们化险为夷。
2.想不想跟着卷毛老师一起,坐着神奇校车去旅行?今天她要带我们到人体中游览,同学们都坐好了,车要开啦!(课件 声音)(小朋友们坐坐好,我们的校车向前跑,滴滴滴,滴滴滴,校车到站啦!抓好扶手了吗?)嗯?在这本书中,校车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呢?
(卷毛老师按下了一个奇怪的小按钮,校车就开始不断地缩小、缩小……被正在发呆的阿诺吞到了肚子里。)(你读书可真仔细!)
3.让我们一起按下这个奇怪的小按钮吧!(课件出示按钮,校车越变越小)呀,好黑呀,这是哪儿啊?(食道)
(出示文字P11)请看这段文字,你知道在哪一页吗?请打开书本,轻轻地读一读。请学生来读。
你读得这么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是怎么解决的?(隧道的隧你是怎么认识的?)(查字典,问大人……)你可真会读书。我们读书遇到障碍时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身边的人、可以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4.一起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黑暗的隧道指的是食道,我们进入了一个人的食道;食道从嘴一直通到胃,卷毛老师什么都知道……)是啊,看书要边读边思考,读不懂可以多读几遍。5.(课件出示整页)这页书上除了这段文字还有什么内容?(图画 这幅为文字配的图,画了什么?)(你真会看书,很仔细)
校车进入黑暗的隧道后,同学们很紧张、很担心。他们在议论呢!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这句话是谁说的?(卷毛老师)(请人读)什么意思?(校车就要进入胃了)你看得真仔细,你真会思考。6.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页书上还有一块内容?(这是旺达的笔记)旺达是谁?(一个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看来汪达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读书时,我们也可以在你感兴趣的内容下面圈圈画画,做上记号,也可以像旺达这样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旺达的笔记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本书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同学生的笔记。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许多秘密。
7. 像这样的科普图画书,我们在读的时候……(PPT出示 阅读小贴士
1、按一定顺序读:读读故事内容、看配图、读学生的笔记、2、边读边思考)神奇校车继续开,同学们坐好啦!(课件 声音)
8.这一站,我们到哪儿了?(出示P12整幅页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2页,按照刚才我们学到的读书方法静静地来读这一页。(PPT 读书小贴士 加12页内容)
读了这一页,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知道胃是怎么工作的了)你真会读书!
9.神奇校车继续开,现在到哪儿了?一起说。(PPT 小肠)你知道小肠有什么作用?(小肠的本领可大了,它可以吸收食物中的养分,让我们获得能量。)10.好,继续开!(课件出示图P18、19页)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这是哪儿啊?(血液)你怎么知道的?(看看图就知道了)对,图片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容。11.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它像什么?是什么?(红细胞)
这个小石板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血小板)
还看到了什么?紧追在校车后面的是?它为什么在校车后面紧追不舍?(白细胞,它具有消灭病菌的功能,一定是把校车当成了病菌。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小卫士)(你真会读书……)好危险啊,我们还是跟着红细胞比较安全。12.让我们再通过文字来感受感受吧!(出示文字)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来读这段文字。
好危险啊,同学们,抓住你身旁的红细胞,我们继续旅行!
接下来,我们跟着红细胞来到了……又到了…… 沿着脊椎骨来到了肌肉(PPT连续播放下面的路径)13.那我们最后怎么出来呢?(我们经过阿诺鼻腔的时候被他的一个喷嚏带了出来)
14.这趟旅行可真神奇呀,我们从食道到了胃,经过了小肠,又通过血管进入心脏、肺、大脑、肌肉,这其实就是食物消化并转变为能量的过程。15.旅行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我想除了这些有趣的知识,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汉字,积累了许多句子,学会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收获真多呀!
三、趣味问答。
1.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来做一个有趣的问答游戏吧!(课件出示)
首先是必答题:第一组,请听题!(1)帮助你思考,让你变得更聪明。① 肌肉细胞 ② 血液细胞 ③ 脑细胞(2)是味觉感受器。
① 鼻子 ② 口腔 ③ 味蕾
(3)杀灭病菌,将氧气运送给所有细胞,帮助我们止血。① 红细胞 ② 白细胞 ③ 血小板
(4)储存维生素和清楚毒素,同时制造胆汁。① 肾脏 ② 肝脏 ③ 心脏
接下来是抢答题,谁会就举手。
(5)我们的校车开进了谁的身体里?(6)小肠为什么是卷成一团的?
(7)你睡觉的时候,大脑也在睡觉吗?
即使在你睡觉的时候,大脑也在控制着你的心跳、呼吸和其他一些身体机能。2.这样的问答游戏你会玩吗?接下来,老师想把提问的机会交给你们。谁来出题?
你问,同学们听好咯!你想请谁来回答?
你的问题提得真有水平,说明你读得很认真。
3.同学们设计的问题也很有意思,看来大家不但爱读书,还爱思考。最后,老师要考大家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我们的能量从哪里来? 要想精力充沛、健康成长,就要多吃什么?
为了让自己更强壮,还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脏东西和垃圾食品可不能吃哦!
四、阅读拓展
卷毛老师的学生有个好习惯,就是读书做笔记。同学们课前读书的时候也做了一些笔记,谁来把自己的笔记读给大家听听呢?(这段内容确实很有趣。)
读书做笔记是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同学们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读书方法。我们一来回忆一下: 1.看封面 封底 了解作者
2.按一定顺序阅读,要边读边思考 遇到不认识的字……
3.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内容可以圈圈画画,做读书笔记
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坐上神奇校车继续快乐的旅行吧!
听课评课
首先非常感谢几位年轻有活力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阅读交流课,让我们对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神奇校车》是一套非常有趣的科普绘本读物,书中的弗瑞丝小姐即卷毛老师,她从不在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而是整天开着一辆“神奇校车”和同学们在外面愉快的旅行。他们的校车到过很多地方:他们不但拜访企鹅、追寻恐龙、跟踪昆虫、探寻蝙蝠而且还穿越飓风雷电、探险海底、巡航北极,有时还走进微生物,在人体中游览,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且妙趣横生。因此这套书很受孩子们欢迎。在今天的绘本阅读的教学中,我以为梁老师围绕这六个字开展,即——发现、思考、表达。
(一)发现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封底,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这就需要阅读者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王教师在以下几点引导恰当:一是发现封面,如发现了谁?讲了谁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观察封面中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二是发现正文,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王老师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绘本的每一页都有三部分组成,即插图、绘本文字、阅读心得,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三是发现故事情节的变化,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了解人体的结构,了解人体各部分的不同作用,将生涩难懂的科普知识寓于有趣的旅行活动中来,孩子们学得既开心又扎实。
(二)思考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王老师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并能提炼出代表性的几页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体验和感受,逐步了解人体各部分的独特构造及功能,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一定会在孩子的心中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三)表达
在本次阅读交流中,我们也看到王老师利用不同的形式鼓励孩子进行表达,如,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现场情景再现。这里让孩子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并进行了情绪的表达。在理解每幅图的意思后,又回顾故事内容(角色、情节、情境、问题、解决方法等),最后协助孩子将主角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作连结,现场问答(必答、抢答)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今天,王老师在给学生范读绘本文字时绘声绘色,很有感染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猜想、讲述也是训练语言的有效方式。
有人说“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能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绘本可以用点滴时间读完,但需要用一生来回味与咀嚼。最后让我们用吉姆•崔利斯的话彼此共勉: “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让我们将更多像《神奇校车》这样好的读物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亲近文学,走进经典,因为与好书相伴的童年是丰盈的,诗意的,更是美好的!这也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
今天有幸聆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外阅读课,我的切身感受是,这是一节精心设计、耐心打磨的的示范课,教学流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语言的激励和调动,教学气度的自信和从容,乃至着装仪态的端庄和大气,每一个课堂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细致而充分的准备。正是因为王老师及备课小组绣花的辛苦,才有我们今天赏花的绚烂,才有了课堂上亮点纷呈。
亮点一:关注学生,精心选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发现一些孩子不喜欢课外阅读,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任务,并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究其原因是他们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缺少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乐此不疲?这与老师推荐的书目有很大的关系。《神奇校车之在人体中游览》这本书,除了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图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文字语言诙谐幽默。特别是故事中老师--弗瑞丝小姐的奇特打扮和富有探险的旅游经历深深吸引着孩子。当“神奇校车奇迹般地变小、变小……被一个人当成食物吞进胃里时,孩子们感到吃惊、紧张;当“孩子们看见一个白细胞在追校车时,孩子们感到兴奋、惊险,最后,校车借着一个大喷嚏又回到现实世界时,又会感到非常的开心、放松。通过一次充满探险的旅游经历,使孩子们不但了解了食物被消化的全过程,而且真正明白了人体的内部构造和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作用。这么有趣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孩子呢?课中,王老师一一展示绘本的插图,再加上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读,使孩子们身临其境,整节课他们情绪高涨,兴奋异常。这么快乐的事,孩子肯定愿意去做!这么有趣的书,孩子们肯定愿意读!这么生动的课,孩子们肯定愿意上!独具匠心的选材和构思,妙趣横生的引导和激励,为学生更好的自主阅读打开了一扇窗。王老师选择了这个经典绘本就是本节阅读课成功的开始。
亮点二:方法渗透,关注发展
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但取决于阅读的内容,而且取决于阅读的方法。许多学生因为缺乏指导而贪多图快,以致读书不求甚解,或由于不良的阅读习惯以致费力多而收获少。赵老师的这堂课,特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她要求孩子读一本书时,先看封面、封底、了解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她又要求孩子不仅要关注文字,还要去捕捉图上的细节,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读,同时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样才让故事更丰满,让阅读更深入,让感受更真切。这些方法的渗透习得为孩子的终身阅读奠定基础。也为我们今后怎样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做了很好的示范。
第五篇:神奇的货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练习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你身上和你周围,除了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这就非常奇怪了,一张薄薄的纸片,造价不超过3角钱,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 货币的本质(板书)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在学习货币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商品。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请学生看课本第一、三个虚框思考:这些看到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从第三个虚框你能体悟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
教师提问并归纳:首先这些商品都是生产出来的,都是要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其次生产出来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为了交换。因此结合起来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毛衣不是为了交换,不是商品。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板书)了解了商品,我们再来说说它的孪生兄弟——货币。我们知道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商朝——见币;周朝——刀币、环钱和蚊鼻钱;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清朝——机制铜元、银元„„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那么,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呢?(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比如我牵着一头牛到市场上,想换回一些食品和工具,那我会碰到什么困难呢?市场上没有我想要的食品和工具;市场上有我想要的商品,可是别人不要我的牛;市场 上有我想要的不同商品,但持有不同商品的交换者都想要我的牛,我无法将一头活牛进行分割,最后我只能是与一方进行交易;我想换的商品的价值低于一头牛的价值。又比如荔枝树的主人很难用荔枝去与柑树的主人换柑橘,因为这两种水果的成熟季节不同,而且不易保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物交换存在太多弊端了。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对方的商品,这就限制了交换的发展。(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在历史上,由于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在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又出现了困难。比如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缺点很多:不耐久藏,体积笨重,难于携带,粮食的长途运输尤为不便。同时由于各地的一般等价物不同,进行跨区域交换就出现困难,只有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金银。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就成为货币。
金银有什么资格最终脱颖而出代替了其他林林总总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呢?教师提问并归纳: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特点。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就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和货币。要记住商品的“两条”、“两基”所以如果没有两条和两基的都不是商品。货币的“一本”。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一对孪生兄弟——商品和货币的一些知识。我们了解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了解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那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货币的职能。那么,货币有哪些职能呢?让我们马上进入新课。
1、价值尺度(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四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为什么货币具有这种职能?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归纳: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是有价值的,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正如尺子可以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比如看古装戏,当臣子杀敌有功,皇帝就会给予一定的赏赐,比如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在商店里,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要摆放在一个小小的价目表、写出它的单价即可,而不用摆放在它所值的货币? 这就表现了货币价值尺度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好了,我们知道了货币的第一个职能价值尺度,那么接下来我们学习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流通手段。
2、流能手段(板书)
什么是商品流通(板书)【教师引导】
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进行的,用不着什么媒介。
【教师提问】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另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怎么办?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换商品,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 G──W)。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作购买手段。【教师提问】商品流能与流通手段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容易混,谁能认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图表示:
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于物换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图表示;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板书)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图来表示:
【教师提问】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物换物的直接交换中(商品──商品),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商品)买和卖成为两上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 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从中我们发现商品流通的优点比较多,那么商品流通是不是没有缺点啊?
当然不是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课本第六页下面那个虚框里有句话从商品流通的过程来看,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跳跃不成功,也就是意味着商品所有者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劳动白费,产品积压,最终将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实现惊险的跳跃呢?课本提到两个途径,一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二是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货币的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那么,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是观念上的货币,行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 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话拿走其商品、侵害其利益的事发生。【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第三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过渡:好了。学完了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那么,货币除了这么两种基本职能,还有那些其他的职能呢?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那么我们简单的说下这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比如你在乡下田间挖到一坛子黄金,这些黄金就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比如银行付存款利息给你。世界货币:比如你在国外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可能会把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混淆。简单的说流通手段就是我们平时买东西使用到的货币职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时性!
支付手段有时间间隔的,记账式的货币,比如发工资,转账还钱,债权的转移等等。如买一套房子,房价为25万,首付了10万,剩下的15万靠分期付款偿还。这里面,10万是货币执行的流通手段,15万是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基”。
第三目
纸币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纸币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知道纸币是随着商品经
济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解和掌握纸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及纸币的发展规律;了解我国纸币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辨别能力。
情意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爱护人民币的责任意识,不在人 民币上乱写乱画、保持人民币的整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纸币的含义、本质及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 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过电视的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用什么来购买商品的呢?
生:金、银
师:与之相比,从具体形态上看,我们现代人通常情况下又是用什么来购买 商品的呢? 生:纸币
师:是的。那么,纸币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呢?什么是纸币呢?纸币又具有 哪些职能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纸币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图示: 金属条块——富商打上金属印记的条块——国家制造的铸币——纸币。
2.纸币的含义和职能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了解指纸币的含义。关于纸币的含义我们要记住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合。从纸币的含义,我们要理解下面三点。(1)本质:价值符号,没有价值,因而不是商品。
也许大家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纸币没有价值而只是价值符号,那么我们是怎样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其实,纸币虽然能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但它知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着媒介作用,并不能又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是金属货币价值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一旦纸币离开了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只是纸片一张。另外,就生产一定面额的纸币而言,虽然也耗费了一定的劳动,但这种劳动相对于生产金属货币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主体:国家或某些地区(以我国为例,国家法律赋予港澳台地区有权 发行纸币)
(3)强制力:现在正在强制使用
向同学们展示1949年发行的面值1000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这张人民币现在可以流通吗?(不能,不是现在强制使用的,但可到银行兑换。)
师:既然以前的纸币现在不能使用,那么世界各国为什么还要用纸币取
代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呢?(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而言有着自身的优点。)3.纸币的优点(1)成本低(2)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3)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师: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纸币有其优点也有缺点。
纸币的缺点:易出现假币;具有时效性;易破损。但是纸币的优点是大于缺点的,且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找到一种比纸币更方便的东西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正因如此,所以世界各国均用纸币取代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纸币具有同货币一样的职能呢?(不是)4.纸币的职能
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然后一一讲解纸币的职能(纸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部分纸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等)。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咱们来练习一下。练一练:
1.当前,统一的欧元日益显示其强大竞争力。从本质上看,欧元是(C)A、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注:欧元是纸币,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人们之所以能够用人民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因为人民币(A)A、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B、在商品交换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C、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注:可采用排除法。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师:正如第二道题所述,人民币纸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而人民币 又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纸币。
(三)我国的纸币
我国大陆的纸币----人民币 我国香港的纸币----港 币 我国澳门的纸币----澳 元 我国台湾的纸币----新台币
师:刚才讲到纸币的缺点之一是易出现假币,那么我们是如何辨别假币的 呢?(向同学们讲解辨别纸币的常用方法。)
师:知道如何辨别假币后,那么大家再设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了假币,你 会怎么办?(大家讨论)。(1)拒收(2)送银行鉴定(3)知道制造假币者,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总之,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师: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任意发行呢? 生:不是。师:纸币虽然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发行 纸币,它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也就是纸币的发行规律。
(四)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的确定: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和纸币流通次数。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得出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咱们再来做一道练习。练一练: 3.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为 亿元。(A)A.8000 B.4000 C.200000 D.400000 注:5000*8/5=8000
小结:含义、本质、职能、发行规律。特别是发行规律是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点】信用工具 外汇 【教学难点】外汇 汇率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生:支票、信用卡
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工具都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生:„„
师:那这节课我们来理解这些问题,大家一起翻开课本第8页,学习“信用工具 和外汇”这一框。
★讲授新课
一、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师:课本中提到,人们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那
结算大家能理解不?结算就是核算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收支往来的情况。那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有什么区别呢?
生: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 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师:对,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必须是现实中的纸币,而后者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探究一】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看一下这张卡?是什么?(展示学校的一卡通)
生:一卡通。
师: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没有办理一卡通的时候怎么买东西啊? 生:都要用到钱。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刷卡。
师:大家刚刚说到的“用钱”就是现金消费,现在大家都是有卡一族,在学校里消费一般都是刷卡。想一想,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生1:„„ 生2:„„
师总结:现金消费增加了纸币的流通量,但是,携带不安全。例如„„使用起来 手续麻烦,增加收款的劳动量,也不方便购物。刷卡消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缩短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加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更多的便利。总结:(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重点划出“纸币”,转账结算 重点划出“银行转账”)生1:„„ 生2:„„
师总结:现金消费增加了纸币的流通量,但是,携带不安全。例如„„使用起来 手续麻烦,增加收款的劳动量,也不方便购物。刷卡消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缩短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加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更多的便利。总结:(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重点划出“纸币”,转账结算 重点划出“银行转账”)
2.信用工具(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
师:既然转账结算时通过银行转账来实现,那必然也要用到转账工具吧?同学们平常中都接触过哪些信用工具呢?
生:一卡通、银行卡、信用卡„„
师:我们的一卡通本质上也属于信用卡中的一种(?)。那信用卡是什么呢?
生: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 子支付卡。
师:在这里要注意,部分与全部功能。是不是说所有信用卡都有这些功能?
生:不是。一卡通就没有信用贷款、取款的功能。(学生回答不出时,老师引导)师:银行的信用卡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信用凭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义上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就像我们的饭卡没钱,食堂的阿姨就不会给我们打饭了吧,能够透支的是银行信用卡,这是狭义上的信用卡,我们下面谈到的信用卡一般都是指银行信用卡。)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使用,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请同学回答银行信用卡的概念,然后重点划出“商业银行”和“资信状况良好”,在这里提醒同学们中国人民银行不发行信用卡,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是我们的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管理银行,不对个人开展业务。)②信用卡的方便
师:前面讲到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是因为它有一定的优点,那它有哪些优点呢?
生: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运输和携带,不易磨损。
师:如前【探究一】中总结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了信用卡,说明信用卡 具有纸币所没有的功能和优点吧?大家想一想。
生: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 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分角度分析信用卡的优点:
对持有者——方便、安全,外出购物、旅行不必“腰缠万贯”,携带大批现金,并可超出自己的存款数支付。
对收款方——可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工作。
对银行——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 可以从使用信用卡的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跨行结算2元/次),当持卡者超支时银行还可以收到较高利息。
(我们前面讲到银行信用卡中的借记卡具有透支功能,这也是信用卡普遍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真是因为有了这个功能,现在社会上又新出现了一批人,他们使用大量的信用卡、现金卡,进行透支消费,但于月薪或收入无法将透支的信用卡偿还,每个月都要为这些卡还款,他们被称作“卡奴”,这个行为影响了社会风气,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持卡人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2)支票
【探究二】这张票据是什么? ① 什么是支票? 师::信用卡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信用工具,还有另外一种大家不怎么接触的,或者在电影中常看到的?那就是支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第9页下面那个虚框,请同学们思考,小组前后进行讨论,看看下面的问题能否回答?
① 这张支票的面值是多少? ② 是哪个单位开出的?
③ 你拿到这张支票该去哪个银行取款? ④ 这是一张什么类型的支票? ⑤ 什么是支票? 生:„„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凭证支票时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到票据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注意: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那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支票?任何人都可以 去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去办理?数额是不是任意填写的?
生:不可以。
师:显而易见是不可以的。必须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人才可以。存户可以 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那么支票有哪几种类型呢? ②支票的种类 A.转账支票怎么用?
师:课本第10页第二段提到:收款单位在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凭借该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B.现金支票怎么用?
师:同样在第二段,现金支票是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那现在,大家知道小张如何把那张支票兑换成现金了吧?
(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开发支票。银行按照票面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支票人。在这里呢,小张就可以在10天内,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取款)生:知道。
师:在使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使用的注意事项,在相关链接中有提到,大家课后看看,此外还应该注意,支票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别,在不同时间使用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用过一两次就知道了。
在上一节课中,老师提到货币发展的趋势是: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可能到了大家真正能赚钱来花的时候,见到纸币的几率已经很小了。●比较信用卡和支票这两个范畴:
1.信用卡可以直接用于消费,而支票不能;
2.信用卡要有密码才能取钱,而支票是无条件支付;
1.外汇 ①外汇的含义 师:【多媒体展示外国风光】国庆即将来临,我打算去威尼斯旅游,在那里我能 够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 生:(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回答:不能。师:那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生:用那个国家的货币。
师:外国的货币,也就是外币。但是上一节课老师提到过,有的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上还不被普遍接受,所以,用于国际间结算最好是用外汇。大家看书,待会告诉我,外汇的定义是什么?
生: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师:嗯,很好!外汇含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当前在
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间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货币。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外汇≠外币)(在这里大家要注意,外汇包含外币,但却不是外币,外币要成为外汇需要具有自由兑换性,聚集着中外比可以自由的兑换成本币;其次,要有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来往进能够被各国普遍的接受和使用;再次,要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能够保证得到偿付。例如:美元。大家要知道,我国的人民币在国际上还不能自由流通,一国的货币要能成为外汇,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很雄厚的,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 汇率
师:现在我国与外国人有经济往来逐渐增多,这个过程就要用到外币。但是不同国家的币种不是对等的,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外币与本国货币的折算。例如100块人民币能够换多少外币,设计到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也就是汇率。课本说: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A. 外汇汇率=外币/本币(一定单位的外币兑换成一定数量的本币)B.本币汇率=本币/外币
★我国汇率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跌。如果用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下跌。记忆口诀:汇率跟币值同升同降,成正比关系。(就同种货币而言)●例题: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题目
学生自主做题,然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题中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与2007年的相比是降低了,说明用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了,就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师:我们前面讲到汇率跟币值同升同降,那么汇率的波动会给经济造成怎样的影 响呢? 生:„„
师:本币升值,利进不利出;本币贬值,利出不利进。A.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师:假定某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10元人民币,一只中国产的花
瓶成本为5元人民币,即0.5美元,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5元人民币,那么花瓶的成本将提高到1美元。这样一来,花瓶的成本在人民币升值后成本提高了0.5美元,出口花瓶的企业为了弥补成本的提高带来的损失只能提高商品的出口价格,这样会导致其利润下降,削弱花瓶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出口受阻,外贸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外贸企业工人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也就是说,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大家都愿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了。
B.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和意义。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师:人民币升值,利进不利出;人民币贬值,利出不利进,从上面可以看出,不 管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都是有利有弊的,都会对一国的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所以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仍然坚持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①涵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外保持人 民币汇率稳定。这里的基本稳定是指人民币币值不出现大的波动。波动本身就包括小幅度的升值和贬值。
②意义: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两种核算方式、信用卡和它的优点、支票的含义和用途、外汇和汇率、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的含义和意义,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板书设计】 信用工具和外汇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正确认识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