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 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
向沙漠进军 第1课时
说明:本课教学按“大语文教育”思想设计,由“语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1)学习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确定中心句;(3)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训练;(4)增强环境生态方面的危机感,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课文阅读。教学难点:中心句的确定。教学时数:2课时。语文环境布置
一、“语文黑板报”一期: 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像它昔日的风采。2.《百泉之城已无泉》
我们河北邢台过去被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但是70年代以后,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3.“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的“”是一只反着的“”,即“爪”的变形,古文字写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二、“阅读与欣赏”栏,张贴以下资料:
(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课 堂 教 学 第一课时
一、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
目的: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导入新课。
交代任务:在过去“听记”、“听述”的基础上“听析”──听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 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驰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赭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褪。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它也说明,在6 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
答案:文体是说明文。主题: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分两段:1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2绿洲变成沙漠的原因。
方才“保密”的问题:1“撒哈拉”在阿拉伯文中是什么意思?2文章用哪些证据证明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答案略。
进一步思考: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准备以下例子: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提问:作者竺可桢是一个什么人?他研究什么学科?我们学过他写的什么文章?学过写他的什么文章?
三、“抢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
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完后回答几个问题,其一是怎样向沙漠进军,其余也暂时“保密”。
说明:“抢读”就是谁抢到谁读,一旦读错,由别人再抢。老师也抢,抢到后或自己读,或指定一个不抢的同学读。此法易于引起兴趣,便于纠正错误,还便于分组竞赛。回答问题:
1.什么文体?答案:说明文。
2.运用什么说明顺序?答案:逻辑顺序。
3.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怎样向沙漠进军?答案:
4.12自然段。进军方法有二:一是守──植林,种草;二是攻──水。
5.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这是文章的思路,严谨而有条理。(板书)
四、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答案:不可。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
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举例解说第一段。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文化。
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答案:不能。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答案: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
7.“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答案: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
8.“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9.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10.发散性思维测验: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请尽量多找出几条。答案:一个是外
用心 爱心 专心
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
教师评: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选这两个,是考虑到以上种种代表性,极具匠心。由以上几题可看出,本文语言十分准确严密。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
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承上启下。2.哪一句是中心句?答案:第一句。
3.“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案:打比方。好处:一是形象、准确,二是与“进军”相呼应。
4.分别画出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
5.解释“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参见“语文环境”中的“说文解字”。
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案:前者侧重说明它破坏力强,后者侧重说明危害频繁。
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8.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答案:不准确,应是“沙丘和废墟”──城郭被风沙埋葬的地方成为沙丘,未埋葬的成为废墟。
六、作业
找出以下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概括它的大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向沙漠进军教案
向沙漠进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对作者有一个大体了解。让学生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在本文中运用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讲读法与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关于沙漠的图片,同时播放关于沙漠的音乐。同时让学生回忆关于沙漠的古诗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下沙漠的风光。同学们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沙漠的诗句啊,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领略了大漠的风光,我们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沙漠,沙漠正在向我们一步步逼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
(二)、将学习目标在ppt上展示出来。
(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肆虐 抵御 逞强 充沛、干涸、俨然 汲水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充沛、肆虐、绿洲、葱茏、俨然、逞强施威、不毛之地
3、介绍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明文的一般知识介绍。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1]。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2、让学生快速浏览这篇课文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五)、布置作业:试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1 中心思想:本文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征服沙漠的办法,并揭示了向沙漠进军的光明前景。
2、写作特点:①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说明事物(显著特点);②科学的分类说明(常用方法之一);③恰当地使用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理。
(六)板书设计:
向沙漠进军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 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了解了《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等等,也分析了结构层次,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沙漠对人类的各种危害以及人类对沙漠的改造。这节课我们则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解决上节课留的问题:
中心思想:本文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征服沙漠的办法,并揭示了向沙漠进军的光明前景。
2、写作特点:①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说明事物(显著特点);②科学的分类说明(常用方法之一);③恰当地使用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理。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分析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到出处。
最后由老师进行明确:
举例子。例如,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举了“地中海”“榆林地区”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严重,这样使要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
分类别。如,风沙的进攻方式分“游击战”和“阵地战”二类。又如,介绍对沙漠采用“守势”时,又分两种方法: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②抵御沙粒进攻的方法等。
打比方。如,①将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摇篮;②把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比作“游击战”“阵地战”。
作比较。如,文章开头说:过去人类没能征服沙漠;而结尾处:征服沙漠的理想会实现。又如,原来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如今却有部分地区逐渐变为了荒漠。
列数字。
2、文章运用切当的词语说明事物,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
(1)写沙漠对人类侵犯的动词:
并吞、侵占、侵入、袭击、进攻、肆虐、打死、摧毁、埋葬、逞强施威。(2)写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动词:抵御、防御、固定、收复、保护、防护、开辟、征服。
(四)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1、如何征服沙漠?征服沙漠的关键是什么?
征服沙漠的途径:一是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这是抵御沙漠的“游击战”;一是植树种草,这是抵御沙漠的“阵地战”,这两种途径都只是采取守势。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寻找和开发充足的水源是征服沙漠的最重要的途径。征服沙漠的关键是水,这是征服沙漠区别于征服其他自然灾害的必要条件。有了水,才能抵御沙漠的“游击战”和“阵地战”;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沙漠进军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2、说明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我国沙荒地区,有的“有足够的雨量”,有的“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有的“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这说明了征服沙漠的可能性。
(五)总结:
作者紧紧抓住向沙漠进军这一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先说明沙漠严重危害人类,揭示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景。运用这一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又恰当地使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既希望我们的同学通过学习本文,能对沙漠有所认识,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张纸巾,少用一双卫生筷子,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六)板书设计: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案1
七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案1
《向沙漠进军》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本文结构严密与语言准确的写作特点。理解文在说明过程中使用的层进式逻辑顺序;概括内容,领会中心句在中的作用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识别和把握中心句。展示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肆无忌惮的沙尘暴,被黄沙掩埋的家园……
听读
《风沙进逼北京城》(《人民日报》)
教师:这一切都无疑告诉我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那么我们目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题 乾隆qiánlóng
开垦ěn诚恳ěn
袭击xí
逞强示威hěng
埋怨án埋葬ái丘墟xū抵御ù
葱茏ōnglóng
俨然ǎn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义。第一段:中心句是“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提示找中心句的方法:一段中只有一个中心句.以短句居多,大多放段首,有时放段中或段尾。注意陈述性的段落有时没有中心句,那就须读者综合概括。学生读文,寻找中心句,然后交流第二段:地中海沿岸曾经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有些部分已经变成了荒漠了。第三段:我国陕西榆林地区,也从以前的天然草原区逐渐变长了荒漠。第四段:第一句第五段:抵御风沙袭击的方式: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第六段:第一句第七段: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第八段: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第九段:第一句第十段:第一句第十一段:第一句第十二段:第一句第十三段: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沙漠的危害,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通过刚才大家的寻找,我们发现透过中心句去把握内容,可以把握的更加准确,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运用中心句或关键句来传达有效信息。教师总结,引出顺序:刚才同学们对沙漠的有关知识,把握信息非常准确,一方面说明同学搜索信息的能力强,另一方面就得益于作者的介绍,作家竺可桢先讲到沙漠危害,又进一步谈到人类怎样向沙漠进军,从抵御、进攻讲到利用;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途,这样层层深入,符合食物本身的发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同学们读起来也比较容易。这样的说明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回忆以前学过的说明文以及运用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以后同学们阅读说明文时,可以从说明顺序入手理解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时,更加清晰的介绍自己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当的说明顺序。该文是竺可桢先生在1961年2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距今已经40多年了,在这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人类对于沙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你对于治理沙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各小组整合各组员所了解的知识,然后对该问题作简单的说明。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文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层层推进,先说明了沙漠危害人类,揭示了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而这一部分也是按层进式结构,先说明沙漠危害人类的方式,然后针对危害的方式采用抵御、进攻到利用等治理方法;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本文有很多段采用了中心句提纲挈领,逻辑性非常强。阅读后《沙尘暴十袭京城》的短文.在此基础上收集资料,了解沙尘暴袭击中国部分省市的情况,并整理,准备下一节在班上交流。
一、复习回顾检查上节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在班上充分交流自己收集并整理好的材料。形式:分组交流,然后请代表向全班公布交流情况及内容。
2、回顾本文的结构和内容现在,我们就来读文,找出说明方法,并谈谈它们的好处。1,教师举例:“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举出地中海沿岸的例子,用事实充分说明沙漠的危害,确实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2,学生活动,然后交流。第二段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地中海沿岸的前后的对比,更加强调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之大,也为后文人们向沙漠进军埋下伏笔。生:第三段也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出陕西榆林地区的例子来说明风沙的危害,更有说服力。生:第四段说明风沙进攻的方式时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让读者更清楚沙漠是怎样进攻人类的。:生:第四段在讲“游击战”和“阵地战”时,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让读者明白什么是游击战,什么是阵地战。生:第四段和第五段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教师总结:。
既然说明方法对我们理解文有这么多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为自己的服务。深读文,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既然作者把征服沙漠作为一场战争,那么战场上就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要对自己和敌方有准确的了解,才能取胜。现在,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准确性的。举例比较:A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B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有“之一”说明自然敌人除了沙漠,还有别的,如火山、地震如果去掉,就成了“唯一”,不准确。现在,同学们就跳读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看看哪些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批注时,大家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如表示程度、范围、数量、推测等限制性词语入手进行分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学生小组活动,交流批注,教师作及时的补充生: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的斗争。“不断”表明人类很早以前就在同沙漠作斗争,次数之多,历史之久。如果去掉,就体现不出这一点了。生: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还”说明有一定的降雨量,虽然不是很充沛,但有。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了,体现不出语言的准确性。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多少”是个限制性词语,说明风沙的量并不多,只有一点,表述很准确。生: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主要”也表限制,说明风沙进攻的方式除了这两种外,还有其他的。如果去掉,就成了,风沙进攻的方式就只有两种,那就是游击战和阵地战,很明显,不准确了。生: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最”写出了水的重要的程度,指出离了水,治理沙漠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能的,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刚才,同学们谈的很好。我们谈论了这么多,我想印象最深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多么重要。既然如此,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样,做人也是如此,生活中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畅谈感悟:
作家竺可桢给我们呈现了这篇,不仅仅是交给我们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准确的语言,我想最重要的还是给我们思想的启示。现在,就请大家敞开心扉,谈谈自己心中的感悟。(学生自由畅谈):
刚才同学们都谈的很好,我很为大家高兴,就让我们以这篇为契机,从此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下面,让我们喊出我们的口号:行动起来,保护家园。
六、作业
除了文中讲到的可利用沙漠地区的日光和风力为人类造福,还可以怎样利用沙漠?写下你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向沙漠进军
竺可桢
第一时
第二时
沙漠危害人类
抵御
举例子
作比较
分类别
怎样向沙漠进军
进攻
作诠释
列数字
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利用
(行动起来
保护家园)
第四篇:我教《向沙漠进军》.-教学教案
——我教《向沙漠进军》 张国生
我教《向沙漠进军》,是按“大语文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我制定了几个目标:(1)学科教学目标:扎扎实实进行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当然也得能经受“应试”的检验。(2)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目标: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3)情感感染目标:使学生树立环境生态方面的忧患意识,从而自觉地为保护环境生态尽力。(4)终身发展目标:正如新课标所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终极目标)。这一课从结构上说分三部分:语文环境、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一)先说语文环境。“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利用语文环境学语文,并把它做为“一体两翼”的总体模式中的一翼。所谓语文环境,其实就是新课标所说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主观上,培养主动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的意识,培养自动地在语文环境种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学习资源。我布置的语文环境(或说提供的语文学习资源)是: 语文黑板报“环境生态专刊”。有下述内容: 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象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乡土内容”)我们河北邢台过去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泉水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但是70年代以来,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原因?——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3,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虍”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是一只反着的“爪”,古文字写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沛注意:右边是“巿”而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阅读与欣赏”栏:也是一期“环境生态专刊”,张贴以下资料:(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4)一组网上资料:《沙尘暴席卷北京》、《北京奇观——沙尘暴》、《最近的沙漠距北京70公里》等等,图文并茂。
这些语文环境资料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印证和强化本课内容;2,扩展学生视野;3,提高学习兴趣。4,为写作和说话提供素材。
(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目的是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并借此导入新课。
这次的听读,是我们听读系列训练的一个环节。过去,我们训练过“听记”、“听述”,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听析”,到初三学议论文时还会有“听议”。这次“听析”的任务是边听边记边理解,然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次?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听读内容是: 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弛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锗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腿。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它也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题目略)
“听读”之后,是继续提供沙漠化的资料,以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他的知识积累。然后老师展示以下资料:
(1)一组古代文明被沙漠掩埋的图片:楼兰古城遗址、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甘肃玉门关遗址„„共12幅(如图),再配上音乐“风之声”。(2)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最近媒体又有报道:最近的沙漠距北京只有70公里。
(3)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守卫在天安门广场的武警战士在漫天尘沙中坚守岗位(如图)、被黄沙掩埋的家园„„(共16幅)。
(三)课文阅读过程举例如下: 一,整体上理解
本文是什么文体?运用什么说明顺序?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二,阅读1—3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 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 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 7,“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8,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阅读第四自然段。
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 2,哪一句是中心句?“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别画住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5,解释“肆虐”。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什么不同?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课文阅读中,有两个特色我想交代一下。
一是借用其他学科开放视野。
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外国的地中海沿岸,一个是我国的陕西省榆
第五篇:向沙漠进军教案
《向沙漠进军》教案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钟梁
教学目的
一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
知识。
二 掌握本文结构严密与语言准确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 在教师启发下组织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当堂巩固所学
知识。
二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分析本文严密的结构。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一)我们学习任何一篇说明文,都需要准确地理解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要点,这些要点是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本文而论,主要是说成因、方法、特征、本质和规律性。下面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在阅读时自己划出一些能答复问题的句子来(培养作阅读笔记的能力):
①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是什么?
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是什么武器?这种武器主要用什么方式来袭击人?
③抵御风沙袭击有什么方法?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④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注意“抵御”与“征服”的不同。)
⑤我们是怎样征服沙漠的? ⑥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彼此纠正或补充一些内容,教师巡视以后让学生举手,读出
有关语句(语句可以有变动):
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武器是风和沙。这种武器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有二:第一,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量愈强。第二,风推动沙丘缓
慢前进。
③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第一是培植防护林,(这主要是防风),第二是植林
种草(这主要是防沙丘)。④征服沙漠主要的武器是水。(“抵御”只是消极的防止,“征服”才是积
极的消灭。)⑤我们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是“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林”,这就“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州”,而且起了防护交通线路的作用。而且,制造风力车,“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使风“为人类造福”,而且用半导体把沙漠上长时间的日光变为热能,来发电,取热,煮火,做饭,等等。
⑥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
(二)问:根据以上答题,能否说出哪是成因、方法,哪是特征、本质、规律性?(注意:只能作大体上的划分,很难执于一端。)学生讨论以后,明确:上述答题之②既是说明特征,也是说明方法。③是说明方法。④也是说明方法,但是更加主要的方法。⑤是进一步采取的积极进攻的方法。①和⑥是本质:①说明沙漠的本质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⑥说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征服沙漠,并且使沙漠变成为人类服务的绿洲,等等。所谓规律性,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比方沙漠向人类进攻所用的两种方式决定于“风”和“沙”的关系,风大沙小就是“游击战”,沙粒很多就是运动战。又如征服沙漠的几种方式是由沙漠袭击人类所用的武器来决定的。“风沙”、“植树种草”、“水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说明了征服沙漠的规律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征服沙漠,又说明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这中间也有一个规律性问题。
二 分析结构。
(一)提问:在再默读过一遍以后,看看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充分思考以后,明确:划分为两个部分。
问:依据是什么呢? 沙漠这个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是怎样征服沙漠的?也就是,人类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
(二)第一部分由四个段落组成。这四个段落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呢? 1、2、3自然段是一个层次,第4个自然段是一个层次。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什么呢?
沙漠对人类危害的后果及其危害的方式。
(三)1、2、3段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第1段是“总说”,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然后,分别举出国外(地中海沿岸)、国内(陕西榆林地区)典型的例子,来证实这个自
然敌人的危害。
(四)根据人类对沙漠的认识与改造是逐步深入的,第二部分又应该怎样划
分呢?
划分为抵御与进攻。第7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呢?
过渡作用。从“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采取守势到采取攻势。
(五)5、6两段都是写“抵御”的,为什么分为两段?
一段写抵御风沙袭击,一段写抵御沙丘进攻。
“袭击”与“进攻”有什么不同?
“袭击”是偷偷地打击,就是指上面的“游击战”;“进攻”是明目张胆地
进攻,就是指上面的“阵地战”。
(六)从第8段到第12段(第11、12段也可以理解为对风和对日光的利用)都是写“攻势”,寻找它们互相间关系似乎比较难。如果一分为二的话,怎么分
法呢? 改造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第8段写在我国广大沙漠地区尽管地面上缺少水,地下还是有水的,这就具备了相当有利的条件,说明是“可能”的。9至12段以实例说明这“可能”已经变成了“现实”。
(七)9至12这四段,还能够一分为二吗? 9、10两段写征服沙漠,11、12两段写利用沙漠。既然9、10两段都是写对沙漠的征服,为什么不合为一段呢? 合为一段当然可以。分为两段的理由是一段写对农田的“保护”,一段写对
交通线路的“防护”。
先写对交通线路的“防护”,再写对农田的“保护”,行吗? 不行,征服沙漠的作用首先在于保护农田,开辟绿洲。11、12两段写利用沙漠。各写了什么?
11段写利用沙漠地区“风力”,12段写利用沙漠地区“日照”。
这两段次序可以调换吗?
不可以调换的,因为利用沙漠地区风力,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而利用沙
漠地区日照,还只是远景。
(八)结尾一段总结全文,“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就是指沙漠对人类危害的情况以及人类对沙漠改造的情况,整篇文章紧紧抓住沙漠这一事物的特征
说明,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九)请一位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把全文内容有重点、有条理地复述一
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本文准确的语言。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等等,也分析了结构层次,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沙漠对人类的各种危害以及人类对沙漠的改造。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
二 新课内容——分析语言。
(一)文章题目是《向沙漠进军》,进军,就是比作为军事上一场战斗。文章选用了哪些动词表示这场战斗的激烈、你死我活的呢?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一部分,找出沙漠对人类侵犯的动词: 并吞、侵占、侵入、袭击、进攻、肆虐、打死、摧毁、埋葬、逞强施威。
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动词: 抵御、防御、固定、收复、保护、防护、开辟、征服。
(二)语言准确性不但表现在中心词上,还表现在对中心词的限制上。由教师读第一部分四个段落。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漏掉一些词、句,请同学们在听教师读时,注意把漏掉的地方作好记号,然后研究漏掉了一些词、句会给说明带来
什么影响。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住人的地区反
而为沙漠所并吞。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达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逐渐
变成荒漠了。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的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都变成沙漠了。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才能有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一百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份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五米到十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被摧毁,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引导学生一一研究上面漏掉了“若干”、“有些部分”、“还”、“多少”、“许多”、“三十公里”、“一次”、“全部”、“点”、“全”等限制词语对
准确说明的影响。1、2、3自然段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限制词语,话说过了头;而第4自然段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限制词语,话又说得不够份量。过头与不够,都不能准确说明事
物的特征。
(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但表现在限制上,还表现在整句的判断上。譬如说,“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那防护林是什么呢?请同学仔细把防护林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防护林是并行排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二十倍的林带。(从培
植方法上讲)
防护林是为了减少风的力量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作用上讲)防护林是抵御风沙袭击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目的上讲)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在沙丘上植树种草怎么会成活呢?那我们就要研究湿沙层是什么。请同学仔细把植树种草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湿沙层是沙丘在四十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百分之二以上的沙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那沙漠中到底有没有水呢?一想到水,人们容易想到滚滚的黄河、滔滔的长江。沙漠地面上缺水,地下有没有水呢?请同学仔细把地下水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句子回答地下水是什么。
地下水是沙漠中地面上的降雨与径流渗入到土壤岩隙中的水。
附:教学参考资料:
1.叶苍岑:《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见《中学语文》1981年1期。
2.叶苍岑:《说明文的结构》,《教学通讯》1981年9月号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刘福增
(一)教师:“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哪些?”(答案:地震、风沙、水灾、泥石流、台风、雪崩、大的冰雹„„)教师:“如果我们把这些自然灾害比作‘最顽强的自然敌人’那么,沙漠也是其中之一。因此,解放以后,党和政府,调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展开了向沙漠的进军(板书课题)。”
(二)教师:“从哪些事实知道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是极大的。”(学生复述课文第2、3段的主要内容,或是读课文的这两段作答。)
(三)教师:“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有哪两种方式?请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具体地说一说。”(第1种方式是“游击战”请一位同学到台前,不看课文复述,要求使用课文中关键的词语。第2种方式是“阵地战”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画图说明:
学生画得不准确时,教师协助完成,但要求学生讲述清楚。)
(四)教师:“对于沙漠的‘游击战’,我们的对策是抵御风沙的袭击。那么,用什么方法去抵御呢?”(学生答:培植防护林。)培植防护林有什么要求,并说明这些要求的道理。(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指着下面的挂图加以说明。)
假定风力6级,树高2.5米,那么树的行距应为多少米,风力到第2行时,减到多少级?(答案:行距应为50米,风力约1-2级。)
(五)教师:“抵御沙丘应采用什么方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干沙层厚度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的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就可以满足植物的需要,再加上妥善保护种植的草皮和灌木,防止砍伐和放牧,沙丘就可以被
固定下来。)
(六)教师:“我们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都是十分必要的,但都是一种防御的守势。怎样才能变消极防守为积极进攻呢?”(答案:向沙漠进军,打主动仗,就还须有充足的水源。)教师:“那么,我国沙漠地区,有没有水源可以挖掘利用呢?请举出实例,有层次地说明。”(参照第8、9自然段。先说雨量,再说雪水,最后说地下水,都是可挖掘利用的。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
(七)教师:“我们向沙漠进军,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此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明。”(答案:即课文第10段内容。)教师:“沙漠地区有没有能源可被利用呢?请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具体说明。”(答案:课文第11、12自然段,请同学照着课本说即可。)
(八)教师:“请大家齐读全文最后一段(第13段)”。读后回答:“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全文中心思想所在: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九)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