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华民族分布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比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结得很好。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复习巩固】同学回家以后。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图片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民族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民族教案
第一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一起唱歌曲《爱我中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哪个民族人口最多?
〔讲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由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仅占总人口的8%。
〔提问〕: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指导学生完成P.16活动题。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用心
爱心
专心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完成目标检测探究题巩固各民族间该如何相处?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业:目标检测的选择题。
探究活动
收集一角到拾元的纸币,辨认我国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三篇:1.4 中国的民族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课题:中国的民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 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有56个兄弟姐妹》,从歌曲中可以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生:56个民族
揭题:中国的民族。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民族》。[讲授新课]: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民族的构成
展示:中华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读图提问:
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6%,其他55个民族占9.4%。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什么?(少数民族)
过渡: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读图抢答:
(1)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2)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过渡: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 展示:《中华民族分布图》、回顾看图的步骤。
课堂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和中部)
2、读图在表中填出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壮族 彝族
满族 傣族
回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藏族
3、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东北、西北和西南)
4、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5、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
6、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7、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归纳: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俄罗斯族接人待客,讲究礼节,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壮族喜欢唱山歌。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楼、打油茶。满族不吃狗肉,回族等民民族不吃猪肉、藏族的糌粑……
2、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赛龙舟。
3、展示图片了解民族风情。
[归纳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兄弟姐妹。(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歌谣: 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结束语]:让歌声在祖国大地自由飞翔,民族团结的烟火到处绽放,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课后后记]: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竞赛、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第四篇:1.4中国的民族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三、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搜集:1980年7种人民币纸币人物头像民族名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二、导入新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指导学生读课本图1.14,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板书: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读图、听歌、谈体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三、学习新课
(一)、民族构成
我国的民族构成是本节重点,为突出重点:
1.展示课件(2000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并指导学生计算和归纳。教师板书:
民族构成: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8% 2.指导角色扮演活动。
3.展示课件(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指导学生辨认,并设置问题:①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②家乡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③举例说明家乡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名称、特点及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4.指导学生阅读附表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抢答
问题:①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人口各为多少? ②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③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谣总结答案。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归纳少数民族的概念。
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观察、回答。
学生快速阅读附表抢答并用歌谣总结上述问题的答案。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计算,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既复习日本和美国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民族构成。
培养观察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及认识服饰与人类生活的气候等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培养阅读使用地理图表、获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渗透学法指导,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也为以后学习我国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
教师板书:
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
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是本节难点,为突破难点: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并制成竞赛题(题目由师生共同准备),有特长的学生还准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必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每组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情况进行抽签,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必答题)抢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从历史、文学、医学和音乐方面设置问题,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组织歌舞表演。小结、选出优胜组。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3.介绍我国宪法相关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课前收集和整理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组别语言文字组、饮食民居组、艺术体育组或宗教节日组,完成问答题、读图题和连线题。
以问答题、猜谜语及听歌形式完成抢答。特长生表演歌舞。讨论。
明确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竞争能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懂得各民族饮食和民居等生活习惯的形成与气候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扩大学生的民族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以后学习民族政策埋下伏笔。
(二)、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谈感受、进行总结。
谈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三)、课堂练习
展示课件(练习题)。完成练习。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四)作业布置
根据所学内容,题目自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各完成一份地理手抄报。
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地理手抄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五)、结束新课
播放歌曲《大中国》。
看画面齐唱。
首尾呼应。
第五篇:1.4中国的民族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课时安排】1~2课时。
【重点难点】
1.重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难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风情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
【教学设计】
拓展辅助活动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设计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
设计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
设计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教学过程】
【56个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的景观图片: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4.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5.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接着让学生阅读少数民族数据表,找出人口超过1 500万和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55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
1.读“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
【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板书设计】
一、56个民族
除了汉族,其他统称为少数民族
二、大杂居,小聚居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