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风土人情。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是祖国繁荣富强的保证。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教法:
阅读欣赏
总结 教学过程:
引:《爱我中华》歌曲 新:
一、56个民族
1.阅读P15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各民族比例 3)少数民族
4)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2.民族政策:无论人口多少,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
1.学生读“中华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
汉族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
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2.指导学生分析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图中不同符号代表不同民族,多种符号重叠说明大杂居的特点;各民族有主要集中的地区,说明小聚居的特点。
三、民族风情
1.学生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等阅读材料 2.学生收集、交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板书:
一、56个民族
汉
平少数民族
等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
三、风土人情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民族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民族教案
第一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一起唱歌曲《爱我中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哪个民族人口最多?
〔讲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由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仅占总人口的8%。
〔提问〕: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指导学生完成P.16活动题。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用心
爱心
专心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完成目标检测探究题巩固各民族间该如何相处?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业:目标检测的选择题。
探究活动
收集一角到拾元的纸币,辨认我国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三篇: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华民族分布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比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结得很好。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复习巩固】同学回家以后。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图片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资源
第四节中国海洋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技能:
(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大盐场,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2.能力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教学难点 :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导入:播放5张投影片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这说明海洋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入新课)投影: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 读图回答提问:
(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
(2)、濒临哪几个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我国海域南北 跨哪几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北温带)
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海域十分辽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下面大家看一组数字。
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1)四大海产
由于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广阔,对发展海洋水产事业非常有利。下面大家看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投影)(2)四大渔场
a、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洋,多为深度超过200米的浅海区。海水浅,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B、在这些浅海中,有众多的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业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又有从高、中、低纬南下的沿岸流。在寒暖流交汇地方,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到上层,使得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丰富,吸引大批鱼群。
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
过渡: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相当丰富,近年来,经过多次钻探,已在几个海域中发现了含油气的盆地。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东沙盆地。
2、海滨砂石矿十分丰富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开发利用化学资源的途径
2、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播放投影片)
(1)我国海岸线长,其中有很多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适于晒盐,这些适于发展盐业的海滩就有几百万公顷。
(2)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我国多数盐场都有良好的蒸发条件。其中河北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这里雨季前的二、三个月,天晴风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全年的海盐大部分就是在这时生产的。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海洋灾害频繁
2、海域污染严重
3、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二)保护海洋资源
1、加强保护力度
2、防治海洋污染
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板书提纲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2、丰富的矿产资源(1)石油天然气(2)海滨砂石矿十分丰富
3、化学资源
1、开发利用化学资源的途径
2、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面临的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局部海域污染严重(3)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2、保护措施
(1)加强保护力度(2)防治海洋污染
(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 民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3.通过判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2.通过判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
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
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从知识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准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较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动机。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希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在落实第二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行介绍,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这样,既巩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掌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四、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学生:认识学习民族知识的重要性。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民族构成
教师:讲解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提出问题: 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各民族大小不同,法律地位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回答问题,找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根据图文资料,选取一个少数民族的概况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和分布概况,强化民族平等意识。民族文化
教师:展示人民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所对应的民族。设计学生活动:连线各民 1 族和与之对应的服饰、节庆景观。
学生:体会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性;完成活动,体会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落实重点。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利用民族分布图,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不同民族,判读分布范围,提问其分布省区名称,引导学生说出民族分布特点,并归纳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完成活动,理解记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说出民族分布特征,突破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通过民族分布特点引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示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各民族的贡献。
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政策。
设计意图:培养推理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落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