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23:3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长江的源流概况

2、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1、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教学准备:长江水系图

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1、长江发源于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正源叫什么?

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其干流像哪两个英文

字母组合?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

说出经们的简称。

3、在长江水系图上,请找出长江名称的起点?找出长江

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省

区?(P47活动题1和2)

4、请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找出岷江、嘉陵江、汉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的城市?

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

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交界处?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

峡谷组成?(P47活动题3)

6、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中

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上、中、下游哪一河

段中呢?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与练习

第二篇:地理公开课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我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通过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通过游戏比赛法、歌谣记忆法等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域。

2.反复读图,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分布。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我国行政区划,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及分布。2.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每学期开学时,班主任做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排座位),为什么要排座位呢?(便于管理学生)。那我国面积这么大,疆域这么广,人口这么多,怎么管理呢?(进行行政区划)

二.讲授新课:

(板书):1.三级基本行政区划

师:询问同学们的家庭住址,出示信封和我校的具体地址,引导学生探究出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省、县、乡。

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异同点? ①北京市、合肥市、安庆市、桐城市 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③台湾、香港、澳门(板书):2.祖国在我心中

师:指导学生读教材1.7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并提出问题: ⑴.我国共有多少个省?

⑵.仔细观察省名,发现省名有哪几种情况? ⑶我国的首都。生回答,师总结。

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记住我国34个省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大致的方位、形状。

⑴.竞赛游戏:“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又快又多”,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悉这些省区,再进行比赛。教师在黑板的地图上任意指出几个省区,请学生回答他们的名称。

⑵.记忆省级行政区域的方法。①按方位记忆省区; ②沿一些线穿过的省区记忆; ③以一省为中心,记忆相邻省区; ④形象记忆省区轮廓

⑶.观察我国的行政区划图,了解我国的省区之最。⑷.结合图片引出我国34个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①师引导学生读教材表1.2“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要求学生熟记且不能写错别字。②提问:34个省的简称有几种情况? ③记住几个特殊的省的简称:

大多数的省的简称只有一个,但有5个省的简称有两个(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

大多数省的简称只有一个字,但有一个省的简称有三个字(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④了解我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⑸.省级行政区的口诀记忆法㈠㈡,也可参考教材第9页“活动” 师:调查提问:你家的车牌号是什么?我们学校老师的车牌号以什么字开头?为什么?(板书)3.我骄傲,我是安徽人 ⑴介绍穿过我省的两条著名大河:长江、淮河;我省著名的山脉。⑵请学生说出我省的简称、行政中心; ⑶趣味地理:我省全称、简称的由来;

⑷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我省的邻省(东南北西两江),请学生回答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师:如果你以后在安庆或者在合肥上高中,有同学问“你 的家乡

在哪里”,“你是哪所初中毕业的”,你怎么回答?(板书)4.桐城是我家乡 ①桐城市属于哪级行政区划?

②桐城也可以说成是安庆市的桐城,请问安庆市属于哪级行政区划?

③我们的学校:“老梅中学”的前世今生:

老梅乡——老梅镇——新渡镇,属于哪级行政区划? ④如果有外地的朋友来桐城旅游,请你向他们介绍几个旅游景点、美食和特色文化。

三.课堂检测: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三级行政区划 2.祖国在我心中 3.我骄傲,我是安徽人 4.桐城是我家乡 六.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地理公开课课后反思

《季风气候显著》教后反思

自评:

1、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授课中,本人对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尽量问题设置得生活化、实用化些,这些也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这种教学,对重、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效果也比较不错。

3、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对一些基本概念讲解得还是比较透彻。不足之处:

1、时间分配:总体上时间分配得比较合理,但雨带的移动规律可能花的时间太多了些,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偏少,以后教学时,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预估需要更加细致些。

2、、问题设计考虑需要更加全面些:如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其实上节课已有降水的分布特点,因此设置问题时,直接就讲影响,而对特征分析一笔带过就可以了,还有如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这个问题太大,不好答,讲课时,设置若干个小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3、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因为本节课难度较大,而设置的问题又有一定局限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思维也比较不活跃,在设置问题时,如添加些生活性或开放性之类的问题,课堂气氛可能会更好。

学生反馈:从学生反馈情况来看,总体反映较好,基本的知识点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对学生也比较耐心细致,尊重学生,做到适时点评,但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需努力。在时间上,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想像时间。

同行互评:同行总体评价上,与个人自评差不多,主要是在时间、问题、方法设置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主备人:马丽雅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基本概括。

2.了解长江水能分布和开发情况 3.理解长江的“黄金水道”的价值。过程与方法: 1.通过长江的学习,掌握学习河流的方法和步骤。2.通过学习,提高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长江的支流,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及上游、中游和下游。教学难点:对于长江“黄金水道”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动画展示长江水系图,讲解为主。

学习方法:小组自主完成讨论,并要在图上描绘出来,最后再填充巩固知识。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长江之歌》导入新课,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呢?人们又是如何开发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呢?

(板书)

一、地理概况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一:教师组织读图并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的问题: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干流有多长?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干流是6300千米。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青海(青)、西藏自治区(藏)、四川(川)、云南(云)、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峡谷组成?

(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读图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说出各点各在哪个省? 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异常——湖口

地势平,多曲流,多支流 下游:湖口——入海口。水流平稳(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5,长江南北干流各有哪些支流和湖泊? 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图上所得,教练结合更好地巩固知识 课堂活动二:长江探宝: 提问并讨论:长江有哪些宝?

1、水能宝库

(过渡)长江还是一个水能宝库(板书),有巨大的水能资源。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提问)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大河段中呢?

(教师小结)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河段中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

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学生:约3200多千米;约6000多米)(教师讲解)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的重庆,深切巫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险峻峡谷。三峡长约200千米,峡口处仅宽100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流端急,因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

教师延伸知识: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引导学生看彩图)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的等综合效益。

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往往分布在我国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提问)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不足8.6%),因此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长江不仅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是一条“黄金水道”。(板书)

2、长江——黄金水道

(提问)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 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提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这里的“大”字可从哪三个方面的数字体现出来?(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2.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的概括和长江探宝,其中重点晒长江的概括,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教师讲解、读图、填图、画图的步骤掌握。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长江的开发和存在的问题。

课后反思:

用同学们会唱的歌曲《长江之歌》导入新课,应用歌曲中的歌词我从雪山走来,是指哪个“雪山”引出课题长江,课题引入新颖,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从图上获取知识,使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有了大面积的提升,使地图的应用比较充分。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讨论学习、师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为了更好地掌握其知识,教学中采取的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在图上描画,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在教学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掌握的较好,基础知识扎实,重点突出。

板书设计清晰,有图有文,一目了然。

对于部分的读图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以后应多给鼓励和帮助。

评价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多彩,在整个课堂中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评价,在今后应多多读课外书,同时应多加强语言的练习。对于曲折的长江干流把握不是特别好。

本节课的课容量较大,对时间的把握不是特别准确,将前面的长江概括讲的具体详细,但对于长江探宝这一部分的黄金水道讲解的太少,在今后的教材的把握及课堂时间的分配上应多注意。

板书设计

江 一

长江的概括:

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及干流长度:(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干流是6300千米。

2.流经的省区:青海(青)、西藏自治区(藏)、四川(川)、云南(云)、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3.流经的地形区:(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河段划分的分界点: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异常——湖口

地势平,多曲流,多支流 下游:湖口——入海口。水流平稳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5.主要的支流和湖泊: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二 长江探宝

1.水能宝库: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 2.黄金水道:四季通航,横贯东西

下载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 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中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

    八年级上期地理教案

    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旧式的研究技术与方法逐渐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以下是八年级上期......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15.1全等三角形》授 课 人 王 文 菊 授课时间 2012年 10月25日 班 级 八( 1 ) 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者:范胜 班级:八(2)班地点:多媒体教室时间:2015/5/14 课题:矩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