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八年级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
(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
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
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
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热胀冷缩。
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
学生:温度计
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
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
(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
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2、摄氏温度的读写: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
宁夏2012年1月26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到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
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
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
(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
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
(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学生阅读P69“体温计”知识小结:学生自结。
(五)、小结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公开课教案
尧冰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头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电视机、录像机、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太阳落山了,天暗下来,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人们就像白天一样可以自由活动。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有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才能够听到流利、标准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你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打开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你知道什么是电路呢?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知道什么物体可以导电?电流又是如何流动的呢?
关于电,我们有太多的问题要研究了。现在,大家每两个人一组,当一回小“科学家”吧!科学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
二、新课学习
1.电流和电路
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不过,在今天的实验中,任何 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现在,开始动手吧!
老师巡视,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
老师看到有些小组的灯泡亮了、电动机转了,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有的小组还没有完成。来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成功的,你们小组又为什么没成功呢?
闭合开关,灯泡亮了、发动机转了、门铃响了,这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才能工作的。谁给提供呢?从刚才实验中我们知道,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像这样,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就组成了电路。
板书: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什么时候有电流呢?生活中打开水笼头会得到水流,电流呢?从实验中知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记录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晰。我们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记得最快!
2.电流的方向
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对于整个电路来说,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负极的,而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但是有一种电子元件叫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我们平时对二极管知道的很少,你知道二极管都用在哪吗?举个例子说吧,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原来漂亮的发光布告牌是用了发光二极管。如果我要在设计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极管,那玩具就会发出各种光,到了晚上会很漂亮!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
2.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
3.会连接简单电路。
4.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5.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噪声公开课教案教科版
3.4 噪声
一、目标要求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
3.在知道噪声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初步认识噪声。
2.过程展开
结合图3-4-1和图3-4-2 是噪声的两个例子.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①什么是噪声? ②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 ③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
④根据第46页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
⑤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1)噪声及其来源
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 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2)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的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噪声除了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影响外,噪声还有其他危害,如噪声能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例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将附近的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
(3)如何使噪声小些
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想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教材中图3-4-4,图3-4-5,图3-4-6分别是这三条途径的例子。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结合第44页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声的反射与共鸣),让学生选择最适合做声音屏障的材料。
四、作业
“走向社会”指导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声来源的调查报告,提出减少噪声的建议.做一份呼吁人们采纳这个建议的海报.
第四篇:高一物理公开课教案
高一物理公开课教案
授课老师:戴志刚
班级:高一(11)班授课时间:2003年12月3日
课题: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教学目的: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能用平均速度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3)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教学难点:平均速度及其应用。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多媒体。
教学方法:类比法、比较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学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全国人民的目光都盯向我们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运会于 11月25日胜利闭幕。运动场上,健儿们奋勇争先,取得了一个个的骄人战绩。倍受国人关注的田径项目“百米飞人”大战令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称为“飞人”?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
多媒体显示1:显示课题“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师:田径上的“飞人”是如何确认的?请看<<南方日报 九运快报>>: 多媒体显示2:以千分之一秒优势夺冠
师:广东小伙子尹汉钊胜在时间---0.001秒,看过百米飞人比赛后,再来看一下游泳项目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多媒体显示3:游泳比赛的成绩两种比较方法
师:从上述体育项可分析出,要比较运动的快慢,将怎么比? 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1)在时间相同时,可比较位移。
(2)在位移相同时,可比较时间。这在体育比赛中最为常
见一种方法
二、理解概念、探索规律:
1、统一比较标准,引入速度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对比分析得到:两种比较方法都能比较出物体的快慢,如果位移和时间都不相同怎么比?
生:讨论,得出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师: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速度的概念
多媒体显示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 比值。
师生:共同讨论速度的表达式、单位、单位的换算、表达式的理解等
多媒体显示5:表达式、单位、单位的换算
表达式:v=s/t
单位:(1)国际单位: 米每秒m/s
(2)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
(3)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中v=s/t的理解:
(1)v是恒量,s与t成正比。
(2)s一定时,t与v成反比
(3)t一定时,s与v成正比
师:小结: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在数值上
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大小。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提出问题,引入平均速度
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利用v=s/t v的大小是不变的恒量,但在变速
直线运动中s/t不再是恒量,求出的结果是什么呢?
多媒体显示6:平均速度、火车时刻表
师:今年10月21日我国火车第四次提速,提速后广东到北京时间进一
步缩短。由火车时刻表,同学能看出什么问题?
生:思考、讨论
师:大致讲解火车时刻表的使用,火车的分类,火车所做的运动不再是
匀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我们称为平均速度,各段时间,各段位移的平均速度都不相同。
多媒体显示7:平均速度概念、表达式、意义、注意问题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2)表达式:v=s/t
(3)平均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瞬时速度
师: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的运动情况,汽车、摩托车前面均有一个速度计,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计的指针总是摇摆不定,原因是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不一样,具有瞬时性,我们把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多媒体显示8:瞬时速度
师: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生:瞬时速度也是速度,它也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师:如果只取瞬时速度的大小,把它的大小我们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由于速率只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因此它是标量,根据以上所述,小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师生:(1)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2)速度=位移/时间,速率=路程/时间。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三、理解概念、注重应用
1、基础练习(略)
2、提高练习(略)
四、小结本课,突出重点。
1、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2、平均速度要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3、速率是标量,它是标量。
第五篇:初三物理公开课教案
初三物理公开课教案
【课题】电功率 【授课教师】 【地点】物理实验室
【时间】 【开课班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用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形成节电的意识。
2、教学难点: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录像解说,丰富课堂形式;用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突破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普通照明灯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①电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答:公式w=uit 单位:j kw·h)②还记得上一节我们学了电能表有什么作用?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什么吗?
(答: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
③我们在上节课学过电能表后,同学们一定观察了同学家或自己家的电能表。是不是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投影电能表)
(引导:电能表转得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及用电器的种类有关系)
2、引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求证他们观察的准不准?
[演示]: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电能表转动的情况:(考虑到操作安全,不建议学生操作,教师应提醒学生,电能表连接时应串联在电源上)
①先将15 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②将15 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 w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
观察: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③(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
(引导: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 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100 w”)
[分析归纳]:
①通过我们的实验证明了同学们在课后的观察非常准确.(我们大家一起来祝贺一下)希望同学们以后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②我们已经能准确地观察电能表转动的快慢了,提问: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电能表转盘转动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
③类比:同样的工作量,挖掘机只要1小时,而工人却要1天,说明它们做功的快慢上是不是一样呢?用什么物理量比较挖掘机和工人做功的快慢?(答:功率)过渡:那么要表示一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呢?
二、进行新课: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意义: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符号是“p”
w3、公式:p= 公式中:w的单位j t的单位s t
∵w=uit ∴p=w/t=uit/t=ui 公式中:u的单位v i的单位s
4、功率的单位:瓦特 简称瓦 符号w 1w=1j/s=1v·s
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1 kw=10 w
5、计算应用
例:(1)一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有“100w”,则当它正常工作10h耗电多少j,合多
少kw·h? 3
(2)一个标有“10w”的小电器,当它正常工作 15h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kw·h? 解:(1)w=pt=100w×10×3600s=3.6×106j。
∵ 1kw·h=3.6×106j ∴ 合1kw·h
(2)w=pt=0.01kw×15h=0.15kw·h,计算时只要单位配套使用即可,计算日常生活中用电时消耗的电能用此方法更简便。
(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过渡:投影一洗衣机上的铭牌: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实验探究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目的)
方案:取一标有电压和功率的小灯泡,分别接在标定电压、高于标定电压、低于标定电压的电路中,观察发光情况。(演示:最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灯泡浇毁)结论: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当u实3、观看录像、说明灯泡铭牌,进而根据其实验分析总结验证实验结论:
三、归纳小结: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意义: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符号是“p”
w3、公式:p= t
p=ui
4、功率的单位:瓦特 简称瓦 符号w 1w=1j/s
千瓦(kw)1 kw=10 w
(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四、作业:分课练习(第2课时)3
(四)设想、体会
1、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要安排三节课才能完成:这一节讲电功率的意义、公式及额定功率的意义及其适用条件,后继两节课为实验和计算。三节课的知识内涵和深度是相同的、只是从不同方面来加强和巩固,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3、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
4、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课本第三册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