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教案

时间:2019-05-13 22: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民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民族教案》。

第一篇:中国的民族教案

中国的民族教案

二O一O年九月十三日

课题:中国的民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 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有56个兄弟姐妹》,从歌曲中可以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生:56个民族

揭题:中国的民族。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民族》。[讲授新课]: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歌谣: 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结束语]:让歌声在祖国大地自由飞翔,民族团结的烟火到处绽放,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课后后记]: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竞赛、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第二篇:中国的民族-教学教案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粮食原油铁路通车里程卫生机构床位1952年37.9亿元1582万吨5.2万吨3787千米5711张1992年3053.6亿元5670万吨1316.1万吨13143千米375377张增长79.5倍2.6倍252.1倍2.5倍64.7倍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第三篇:中国的民族教案(共)

中国的民族教案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5、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7、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56个民族》。

播放:欣赏民族舞蹈,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是哪个民族?在生活周围见过哪些民族? 民族名称知多少接力赛。(学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生:56个民族

揭题:中国的民族。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民族》。[讲授新课]: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的构成

展示:中华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读图提问:

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什么?(少数民族)

过渡: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读图抢答: 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福建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台湾、海南呢? 过渡: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

二、民族的分布 展示:《中华民族分布图》

课堂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和中部)

2、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东北、西北和西南)

3、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

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6、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归纳: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谵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赛龙舟。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生活动:自由介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过渡: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同周边国家有和睦友好的关系。祖国这种和睦统一的局面与我们实行什么政策密切相关?(正确的民族政策)提问:你知道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吗?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判断正误:

班上有个同学是少数民族,同学经常因他与众不同的习俗取笑他,对不对?

归纳:为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进步,党和政府针对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

[归纳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兄弟姐妹。(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

[结束语]:让歌声在祖国大地自由飞翔,民族团结的烟火到处绽放,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灿烂。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第四篇:中国梦,民族梦

中国梦、民族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170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

中国梦的实现,不同于以往的大国崛起,而是基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优良传统、美好愿望和坚定意志,是以和平发展、科学发展为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中国的发展不是建立在掠夺和侵犯他国利益的基础上,而是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携手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中国梦,是中华儿女普遍的坚定的思想意识和目标追求。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肝脑涂地和舍命抗争的无数次劝谕的启迪,经历了千万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和反复追问的锤炼,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历史学家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有关论述的过程中,需要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的“宏大述事”与关注民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把国家梦植根于国民个人的生活之中,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

要实现中国梦,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㈢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既有宏观“宏大述事”的一面,又有微观“个人生活”的一面,要在实践中把二者紧紧结合起来,社会建设关注民生就是连接国家梦与个人梦的重要纽带之一。只有使中国梦真正积淀于国民心灵深处成为“民族潜意识”,并与国民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中国梦获得民意的广泛支持,为其转化为现实提供取之不竭的正能量及精神驱动力。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五篇:民族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杨 行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上)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出示资料: 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汉族91.5℅ 少数民族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内蒙古 广西 西藏 云南 贵州 宁夏 新疆 青海 四川

第二课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过程】: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5、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6、课外拓展

(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第二课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民族平等和名族团结

3、“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在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平等和团结。

2、使学生树立今天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发展繁荣和自己家乡的经济做出贡献。

3、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三个尊重”,从而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2、通过学生感受到自己家乡快速发展变化,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树立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中华民族?其构成、分布特点是什么?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民族平等和名族团结

3、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名族歧视。名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我权利。

4、“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个尊重”: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5、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大量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少数民族干部地区发展、协调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首先要靠国家的扶持。(2)要靠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帮助

(3)主要还要依靠西部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4)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

8、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整体,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中国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

9、如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无论是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教育和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四、课堂练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本内容后归纳课本重难点。

第二课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繁荣的新时代。【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在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平等和团结。

2、使学生树立今天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发展繁荣和自己家乡的经济做出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2、通过学生感受到自己家乡快速发展变化,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树立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教学难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第一,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要把经济搞上去,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需要,对祖国的繁荣富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巩固别边防的需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2、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把经济搞上去。

3、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的力度,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民族地区的开发。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除了国家的支持和沿海地区的帮助外,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以回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族占多数,长有满、东乡、蒙古等少数民族散居的民族自治地区。

6、宁夏这块宝地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出来的。自元代回回人进入宁夏后,近800年来,宁夏的回汉关系一直和睦相处为主流,回汉人民共同奋斗,进一步开发富饶的宁夏。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西部大开发,给宁夏的更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第三课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和国家的关系(2)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3)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4)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5)保持或者改革并民族风俗习惯。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2)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四、课堂练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本内容后归纳课本重难点。

六、布置家庭作业

七、下课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经济

【教学内容】:

1、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

2、民族的定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1)共同语言:民族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流的工具。(2)共同地域: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形成民族的物质基础。(3)共同经济生活: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这是形成民族的物质纽带。(4)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3、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教学重点】:

1、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

2、不要把民族的基本特征与各民族的具体特点相混同。(1)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教学难点】:

(1)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教学过程】:

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已经由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①平等、团结、互助、②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各民族虽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但绝无③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④依法平等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⑤义务。

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⑥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⑦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由⑧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⑨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⑩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它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自治权的地位和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 温馨提示

一方面,要坚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证民族自治权的实施。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是我国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我国宗教自治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国家主权和尊严。同时又要积极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关系。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不能认为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利于宗教领域的对外交往,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不能认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还是唯心主义的。

第五课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2、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教学重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教学难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教学时间】:二课时

1、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

指的是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共同喜好、风气、习俗和禁忌等。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是民族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有很大影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体现了尊重兄弟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感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是什么:

党和国家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5、如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它的重要意文。要认识到民族风俗习惯不是少数人或个别人的小事情,而是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的大问题。如果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理解、不尊重,就会伤害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就会影响民族的团结。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要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必须使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必须注意将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封建迷信区别开来。

6、保持或改革民族习惯,应当由谁来决定:

对于一种风俗习惯,是保持还是改革,是奉行这种风俗习惯的民族内部的事情,应当完全由那个民族的人民自己决定,其他民族不能干涉,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迫命令。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般说来,其中有些是健康的、进步的,有利于民族发展的;也有些是落后的、有害于人民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的,不能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而要进行具体分析,在民族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决定取舍。

7、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本民族的居住条件、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有关。

8、我国宗教问题: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在我国普遍游行的宗教有佛教(包括喇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9、我国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仰某一种宗教。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10、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对于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发展国际交往和抵制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影响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夜以继日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直要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时候为止的政策。

12、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3、如何全面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4、宗教信仰自由与遵守国家的法律的关系:宗教信仰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5、宗教信仰问题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强制方法支处理。

16、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克服唯心主义偏见,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坚决反对邪教。

17、保障信教自由,不妨碍加强普及科学教育的工作,更不妨碍加强反迷信的宣传。国家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的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

第八课时

民族政策常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据此回答第1、2题。

()1.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①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②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③各民族都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④权利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下列事件能体现各民族平等的有

①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 ②维吾尔族的吐尔逊江夫妇举债救治汉族弃女 ③国家保障各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权利 ④在审判新疆“7·5”事件少数民族犯罪嫌疑人时,使用其本民族语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09年9月,天津大学一名哈萨克族女大学生阿依努尔·胡马台不幸患上急性重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费用需100多万元。为了挽救这个平凡女孩的生命,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用爱温暖着阿依努尔。这一事件 A.体现了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的精神 B.说明少数民族享有特殊权利 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基本政策 D.说明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C.民族自治权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领域的自主权 D.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5.在新疆“7·5”事件中,被81岁高龄的哈米提·艾合买提老人救助的人中,有抱着孩子的维吾尔族妇女,也有惊恐万分的汉族同胞。这反映了 ①哈米提·艾合买提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②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我国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新中国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材料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GDP:亿元,人均GDP: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至少写出3个)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2008年12月9日,教育部颁布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2009年,国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考试范围。材料二: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在新疆,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坚持不懈的民族团结教育,各民族平等团结的观念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各民族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蔚然成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民族团结?

(2)“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指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下载中国的民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民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教案

    56个民族56枝花——高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2、了解少数 民族的名称,知道我国民族分布情况。 3、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

    民族教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计 学设通海三中政治教研组 顾绍彪 【课标要求】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能用实例说明......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案(共5篇)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2.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

    中国新疆民族篇七年级下册教案

    中国新疆民族篇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计划: 教学要求:通过本学期地方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新疆特有的民族风情的了解,让学生去感受民族节......

    中国56个民族节日全集(★)

    中国56个民族节日全集 1.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

    中国56个民族传统节日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56个民族节日全集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

    中国的民族课件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并没有类似今天这样的“民族主义”的观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的民族课件,希望大家喜欢。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中国的民族。2.知道汉族人......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1.蒙古族: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 2.回族: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