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6: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

第一篇: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

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

货币和商业周期关系: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降的;这表明,货币的变化可能也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虽然并非每一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可能是造成通货膨胀亦即物价水平持续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般来说,利率对经济的总体状况产生影响,因为它不仅影响消费支出或储蓄的意愿,而且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就业。

如同物价上下波动一样,利率也是波动。

除了其他因素之外,货币在利率的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货币对许多重要的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决策者们很关心货币政策的实施,即关心对货币和利率的管理。

银行是我们经济中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活动为资金融通提供了一条通道。金融中介机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之更有效率和活力。

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在创造货币的活功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银行的贷款创造出支票账户存款,成为货币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

货币的职能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 deferred payment)世界货币

货币的形式

(1)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2)信用货币(fiat money)

纸币(银行券)

电子货币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于设备之间以及在网络(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以用于支付的价值,如IC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人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加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储在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

电子货币 1952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率先发行银行信用卡,标志着一种新型商品交换中介的出现;1973年Roland morono发明了IC卡作为电子货币。随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电子货币产品.电子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以银行为主要信用担保的电子借贷系统(信用卡)。作为现今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它通常用于由持卡人自己完成存取款、转帐、消费、融资、代收代付等银行业务。电子货币

2、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如 Mondex,是英国在1995年7月最先进行实验的新交易支付手段,是将现金信息存储在IC卡上一块具有存储、加密和计算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中,虽然它在形状上与信用卡相似,但它有独立的计算功能,并可携带信息,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它被广泛用于电子银行、电子商务、金融投资、信贷、身份证明、医疗保健方面。有资料表明,IC卡将逐步取代现有的磁性介质信用卡,成为近期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电子货币

 3.在互联网发行的数字货币。如在Internet上流通的Ecash、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等,其最大特点是只用软件便可以实现电子货币支付完成交易过程,从理论上讲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货币。在可预见的将未,随着制约数字货币发展问题的解决,它必将成为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

铸币的定义:

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银行券和纸币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信用货币和货币符号。

银行券: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是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19世纪以后才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确定银行券为法定支付手段。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的银行券不再兑现。

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政府根据流通手段的特性,有意识铸造和发行不足值的铸币,直至发行本身几乎没有价值的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

当代社会经济中,银行券和纸币已基本成为同一概念。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铸造、发行流通、准备制度等。

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和条例。这些法令和条例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的政策目标,并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

本位币(standard money):

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足值的铸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在信用货币制度中本位币为银行券或纸币。

辅币(fractional money):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一般指本位币。

有限法偿:货币在国家规定的一定限额内,受款人必须接受,超过限额时,有权拒绝。一般指辅币。

货币制度的演变:

1、金属货币本位制度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 欧洲各国在中世纪盛行银本位。以一定量的白银铸币为标准货币。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入输出,银行券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

 缺点:

 价值不稳定

 大宗交易不便

货币制度的演变;金银复本位制(Double Metallic Standard System)

 白银和黄金同时作为一国的本位货币。本位币与一定量的金和一定量的银之间保持等值关系,两者均有无限法偿能力。

分为两种:

平行本位制(Parallel Standard System)

 双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System)

 “ 劣币驱逐良币 ” 的现象——“ 格雷欣法则 ”(Gresham‟s Law)

劣币驱逐良币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比赛。故事发生在2001年,主角是一仿名叫何玉麟的香港售货员。他一共要过15关。第一关,1000元,第二关,2000元;第三关,3000元;第四关,4000元;第五关,8000元;第六关,10000元;第七关,2万元;第八关,3万元;第九关,4万元;第十关,6万元;第十一关,8万元;第十一义,15万元;第十二关,25万元;第十四关,50万元:第十五关,100万元。他一路轻松做答,连过14关。第15题是:“在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理论是以下谁人提出,A高斯(即科斯)、B史汀加、c格雷欣、D史宾沙。”答案是C。何玉麟放弃了回答,他赢得了50万的大奖,这也是迄今为止该节目闯关成功的最高纪录。

劣币驱逐良币

有的人用50元钱买到了一双“伪”耐克鞋,替代了800元一双的真正的耐克,而且他的心里还美滋滋的;有的人用几百元钱买到了一张假文凭,他凭着这张假文凭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其实,这是用人的劣根性替代了社会的良知。

信用货币制度

20 世纪30 年代以来,各国发行纸币,已不能兑换黄金;发行纸币仍有准备,但没有十足准备;货币数量是由货币当局根据国内经济需要来控制。

货币的层次与计量

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中,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种类繁多,各自有一定的货币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交易媒介作用,不同货币性的资产对经济影响的程度不一。

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对货币数量进行计量。从理论上讲,要计量货币,要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它能告诉我们哪些资产将包括在货币之内。

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被提出。

货币的层次与计量

划分标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通用国际标准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确定货币计量的口径(划分货币的层次)。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称变现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货币的层次与计量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种理论观点

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只有那些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资产才算是货币,限于通货和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即:

M1 =流通中现金 + 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是狭义的货币数量定义。被称为“交换媒介论”。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种理论观点

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储藏手段,是“购买力的暂栖所”。货币还应包括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即:

M2 = M1+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是广义的货币数量定义。被称为“价值储藏论”。

以上两种是主要的货币数量定义的理论观点。

货币层次划分的几种理论观点

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同样具有较高的货币性,应包括在货币数量定义中,即

M3 = M2 + 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外的短期流动性资产,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只有程度上而无本质上区别。货币数量定义应扩大为: M4 = M3 + 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以上货币定义尚在争论不休,尚无定论。但多数经济学者倾向接受 M1 和M2为基本的货币数量定义。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一般来说以流动性作为计量的主要标准;同时也从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一国在不同时期公布的货币计量范围也非完全一样。

现实中的货币层次的划分

美国的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计量指标)

M1 = 通货

+ 旅行支票

+ 支票存款

+ 其他支票存款(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

来创新的品种:NOW、ATS等)

M2 = M1

+ 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

+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非机构所有)

+ 隔日证券回购协议

+ 欧洲美元

M3 = M2

+ 大面额定期存款(10万美元以上)

+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机构所有)

+ 定期证券回购协议

+ 定期欧洲美元

 L = M3

+ 短期财政部证券

+ 商业票据

+ 储蓄债券

+ 银行承兑票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

M0 =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 = M0

+ 支票存款

M2 = M1

+ 储蓄存款

+ 定期存款

+ 政府债券(国库券)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便于经济分析,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观察,可以分析国民经济的波动。

通过考察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为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观察货币政策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篇:货币银行学论文1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

摘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有效地对其进行防范、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想法和建议。关键词:成因解析 应对措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

一、信贷风险成因解析

众所周知,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款而违约所形成损失的可能。二是市场风险。即市场的价格变化使头寸蒙受的损失,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等。三是操作风险。即因不完善的内部管理程序和不规范的内部操作程序而形成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最常见的,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点多面广,且管理水平、宽严程度不一等原因造成的,也是较容易出现的风险。市场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汇率和利率管理还没有完全放开,这方面造成的损失是较小的。但在银行实际运营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因:商业银行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1)信贷风险控制目标不明确。商业银行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和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表现在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当激励不足时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时则容易选择铤而走险。同时,当贷款出现问题时,往往通过所谓信贷委员会的集体负责制度来承担责任,结果是人人负责而人人又不负责,使得责任的追究无从着手,以致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或是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或是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发放贷款,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2)信贷风险制度执行不力,存在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信贷人员做不出有深度的调查,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二是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贷后管理仅限于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

(3)信贷风险控制广度不够。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4)信贷风险控制力度大小失当。在经济杠杆运用上,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清收不良贷款也给予重奖,造成贷款发放数量越大、质量越差则奖励越多,而质量越好却奖励越少的异常机制;该重奖的信贷资产没有得到重奖,不该重奖的信贷资产却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贷款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奖励。

2.外因:经营环境风险因素多,制约强度大

(1)政府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所谓政府信贷风险是指在政府信用的引导下,银行向政府发放的或者向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发放的贷款,由于政府行为而使银行面临的坏账风险。它是以市场化的面目出现的,银行可能并未与政府发生直接的信贷关系,但信贷风险的发生却与政府的行为密不可分。

(2)消费信贷的法律环境不完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3)企业财务报表失真及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问题突出。银行目前遇到的很大困难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使得银行的评估办法基本无效。尤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很难审查,由于上市公司大都是部分上市,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他们与集团之间存在着重大关联交易,而集团公司则往往借助多种融资渠道,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上市公司的复杂的企业簇群。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集团运作,增大了公众、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的监管难度。而一旦问题爆发,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应对措施探讨

1.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

2.加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3.加强贷后管理,完善信贷全过程风险控制

(1)规范贷后管理程序和内容。贷后管理包括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的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客户维护、有问题贷款处理以及贷款回收和总结评价等。从信用发生到收回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贷后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

(2)明确贷后管理职责。明确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风险资产管理部门以及法律、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管理合力,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理顺经办行与管理行贷后管理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3)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体系。按授信额度、风险程度、管理难度确定直接管理客户对象,对审批的重点客户、跨区域集团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直接营销客户建立重点管理制度。管理行信贷管理部门风险经理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信息;客户部门要建立重点客户的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参与现场检查,组织落实贷后管理内容。

(4)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设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信号,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前瞻性地发现客户潜在风险并通过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短时间内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违章必究”才能保证“有章必循”。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的许多原因就是职责不明,追究不力。要通过设定各责任人贷后管理的“高压

线”,对不履行贷后经营管理责任、信贷资产出现风险或出现风险不能及时化解造成损失的必须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4.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应当做到多方联动、措施及时,从源头、流程和硬件建设上对集团客户进行综合化管理

(1)抓源头。完善集团客户管理制度,收集客户的全面准确资料,理清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为准确判定集团客户和确定授信提供信息支持。从客户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经营业绩、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产权明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严格规范的优质客户纳入授信视野。

(2)抓流程。将监督管理贯穿在授信业务的全过程,变重放轻管、重贷前轻贷后的点式管理为前后并重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加强对集团客户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和财务活动的监控,将客户的重要资金运用控制在视野之内。

(3)抓硬件。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电子化建设,尽快将客户信息综合汇总,实现全系统客户信息的共享,上下联动的立体型、综合化管理。通过电子化建设,将全系统授信业务的前期调查、复查复核、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业务分析、档案管理等环节纳入标准化程序,实现授信业务操作流程的全程电子化控制,克服或减少授信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1。《经济师》2008年第12期

2.[1]杨晨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研究》,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严太华、战勇编著:《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3]张吉光.正视政府信贷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3-10-20.期

5王桂玲 《财经界》 2010 第20期-

第三篇:货币银行学

邢楷文094122000

4一、名词解释

1.牙买加协议

答:当代以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为内容的国际货币制度。(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以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2.期权

答: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样一种权利,期权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

3.金融创新

答: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4.国际资本流动

答: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5.道义劝告

答: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体系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自动采取若干相应措施。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

答: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太少了,阻碍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不能有效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无法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太多了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 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 则

人民币就会贬值 所以汇率就会下降。

2.为什么说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答: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的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相当的独立性。

3.货币供求与市场供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巨大影响;(5)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货币供给若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则可以保证产出的出清;若企业和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能形成当期的货币需求,又没有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若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弥补货币供给而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则会导致总需求过旺。

三、材料分析题

岁月如梭,光阴似剑,回顾2008,这一年有太多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逐渐宽松等等,请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现象和所学的知识,对以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2008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当局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请问我国货币政策当局降低利率的原因是什么?降低利率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2.同时2008年全球经济还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既发源于美国又扩展到全球的金融危机,请问爆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各国央行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这一危机?

1.答:简而言之,这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就是说储蓄利率变低促使民众储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借款利率低使投资意愿上升。主要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以跳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样才能增加货币流动性。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情况下,只有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带来的影响是:造成银行存款的外流,这些流出的资金会进入到市场中,市场钱多了,就可能造成交投的活跃,市场就能带动起来,经济就能发展;还可能造成物价的上涨,货币相应的贬值.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使企业有更多的获取资金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低利率将促进大量资金流入市场,不加以控制的话会导致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会形成我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的降低,因而也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扩大出口将拉动物价的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拉动物价上升,因而人民币贬值后对物价的影响又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领域。出口竞争力加强,出口增加。因而人们将会把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去建厂、办企业,赚取外汇。这对本来就缺少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我国来说就更为不利。有利也有弊。

2.答: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可以说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美国人的先消费后还款习惯,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漏洞,造成坏账和无法弥补的损失。美国又为了本国利益,滥发纸币,使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物价飞涨,美元贬值,是全球持有美元的国家蒙受经济损失,及输入型通胀,牵连它国。波及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

各国央行采取降低利率或为本国银行注资或实行政府干预等多项措施来应对汇率、美元贬值带来的本国货币升值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强调出台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无限额注资计划、央行出面实施商业银行的国有化;日本及其他亚洲央行的措施则集中于降息、注资和救助企业与金融机构。

第四篇:货币银行学A

货币银行学模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答: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特点: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即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存贷、结算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方针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2、利率变化对国民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1)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到银行存款的积极性,利率对积累资金有重要作用

(2)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数量,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

(3)在通货膨胀发生或预期通货膨胀将要发生时,调高贷款利率能促进物价趋于稳定

(4)利率的调整有助于平衡国际收支

3、股票价格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股票指数,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期,以某一数值作为股票价格的基期价格,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

4、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

答: 所谓的中间业务,是指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受微观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较小,商业银行都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开展。

5、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答: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的发行要受资产负债表上各科目变动的影响,如资产方的中央银行对财政和商业银行贷款,以及黄金外汇占款;负债方的中央财政金库存、邮政储蓄存款等项目。

二、论述题

1、若要刺激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央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2、降低再贴现率,再贴现率降低,可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发展。

3、央行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买进有价证券,相当于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发展。

2、举例说明存款货币的创造。

答: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甲存入10000元,再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

为10%,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贷出,如贷给客户乙用于向丙支付应付款项,丙将8000元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拿出1600元,其余6400元贷给客户丁。如此类推,多家银行持续的存款贷款,贷款存款,最终由10000元的原始存款会变成50000元的总存款,这个过程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五篇:货币银行学

一.简答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贮藏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货币制度四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流通程

序,建立准备制度。

3.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客体,内容,时间间隔,信用载体。

4.信用的特征:①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②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③价值单方面的转移,④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信用工具的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行。

6.利率变化的因素:国际利率,平均利润率,国家经济政策,社会再生产状,物价资金供

求状况。

7.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控经济

8.票据贴现与发放贷款的异同:同:两者都是银行资产业务,都是为客户融通资金

不同:资金流通性不同,利息收取时间不同,利息率不同资金使用范围不同,债务债权的关系人不同,资金规模和期限不同

9.央行的职能:①按社会经济地位划分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②按性质划分为调节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二.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3.流动性:信用工具迅速变现而不遭遇损失的能力。

4.贴现: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兑现,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给付

现现款以融资的行为。

5.基准利率:由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利率。

6.市场利率化: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其他的由市场决定。

三.选择

1.劣币驱良币或雷格欣法则,实际价值大于名义价值为良币

2.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支柱和主体,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中心

银行由简单的中介人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首要职能,最能反映金融特征。

4.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是盈利性(一切活动内在动力),安全性和流动性。

5.负责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其他业务的基础。

6.商业银行最大特点是可以接受活期存款。

7.2012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发行股票筹集股份资本。

8.中央银行是一国的金融体系核心。

9.发行货币是央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下载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货币银行学中场常考知识点1(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货币银行学(★)

    简答题:1、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五个方面谋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它们是? 参......

    货币银行学

    2012年第二学期期末《货币银行》考查科目 专业:注册会计师班级:注会10—3任课教师:唐炜 姓名:学号:成 绩: 浅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央行调整存......

    货币银行学

    0039《货币银行学》2014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三、重点习题 (一)判断题 ()1.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2. 商......

    货币银行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I分,共10分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 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

    货币银行学

    2013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有新的进展。消 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结构调整逐步 推进;价格、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8 万亿......

    2018年金融考研: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金融考研: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着,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方法是十分重......

    妇产科常考知识点归纳1

    一女性解剖生理 1外生殖器: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2大阴唇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 3阴道前庭:两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包括前庭球、前庭大腺......

    事业单位常考知识点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