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菱形风筝教案
菱形风筝
课前谈话:昨天咱们见过面了,那咱么就是老朋友了哦。你春天最喜欢去干什么?那呆会儿咱们学做风筝你一定要好好表现,好不好?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筝,知道了制作菱形风筝的几个步骤,谁来说说?
(板书:扎骨、贴纸、提线、贴尾)我们还把它们变成了儿歌,一起来念念。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扎骨。
二、学习粘贴 1.交流制作材料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菱形风筝制作的下一步——贴纸。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许多不一样的,谁来介绍一下你都准备了什么纸? ①报纸
生:我准备的是一张报纸。
说说理由(看过的报纸扔了多可惜,用来做风筝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师:很有环保意识 ②白纸
生:我用的是一张轻薄的白纸片,我在上面写下了…… 师:很漂亮,真像一个小画画。③桌布
你的材料很特别,这是什么呀?
师:薄薄的桌布也能来做风筝,很有创意。④包书皮
你带的是包书皮的纸 2.总结材料特点
师:看来制作风筝的纸张种类可以很多。哎,同学们,我觉得卡纸颜色很鲜艳的,挺漂亮的,用来做风筝挺好的。生说
师:你觉得怎样的纸比较适合做风筝?
师:对,用轻薄的纸张可以让风筝飞得更高,所以材料选择要合适。3..学习粘贴
选好材料我们就可以来进行下一步,贴纸。那你有什么好方法把纸贴在风筝骨架上? 生说,双面胶
师:是个好办法,真聪明。你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那老师就按你们说的,先把贴纸正面向下平放在桌上,把骨架放在贴纸的中间,观察四边是否均匀,好,位置找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贴了,看清楚了?(师轻轻涂抹,贴纸)刚才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说,师真会观察,注意一定要把线包起来。)
现在像老师这样把四边都贴好,看哪对同桌贴得又快又好,贴好了就坐正。看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更好。4.有问题吗?
①生:没。这么能干呀,看来我们班同学真是心灵手巧的。那没问题就抓紧时间,看哪对同桌贴得又快又好。
②有。你说?谁有好办法来帮帮他?(生说)谢谢你的提醒,看来你很会动脑筋。5.反馈:
先放下手上的东西,我们先看看这两位同学贴的,你觉得他们贴得怎么样? ①你观察很仔细,如果两遍贴得再均匀一点就更好了。谢谢你的提醒。②两边折纸重叠部分,你又有什么好办法向大家推荐? 看来你很会动脑筋,表达得也非常清楚。
三、提线 贴纸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提线了。提线该怎么提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只要你认真看,一定会找到提线的秘诀。(生看视频)2.提线过程
看了视频,你知道提线分哪几步? 第一步是绑,绑在哪里?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表达得也非常清楚。其实你说的就是提线的第一步。
第二步呢,绑,离竖条末端三分之一处,注意这是整根长竹条的三分之一,我们可以估计一个手掌的距离。
师:了不起,听了一遍就知道了这么多。第三步呢,提线 师:听得很认真。3.再看
那你觉得哪一步最难?(生说)
那我们再看一遍视频,你觉得特别难的地方要特别仔细看? 准备好了。生看 4.尝试。
师:现在你会了吧,试试看吧。.5.评价
同学们,先放下手中的东西,眼睛看前面,注意了。没有做好的我们待会可以再做。现在认真听的,①我们先来看看这对同桌绑的提线,他把提线绑在了横条上,可以吗?
老师觉得也可以,不过一定要绑在紧靠交叉点的横条上,不然左右可就不平衡了。
其实绕线的方法也很多,刚才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绑在竖条上,其实也可以对角绕。这是绕在左上角与右下角,这是是右上角与左下角对角绕,还有交叉绕线的。只要你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一定会找到更多的办法。②没有绕竹条
没有绕竹条会怎样?
师:你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真像科学家。
同学们,刚才我们视频中看到的是绑在竖着的这根竹条上,其实绑的方法也很多,有绕在对角绕线的,还有交叉绕线的。
只要你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一定会找到更多的办法。
③提线 刚才我还借了几位同学做的风筝,请你们上来,提起来给同学们看看,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风筝提线设得最好?(2位同学侧面)师:你观察很仔细。
你也是做风筝的高手。
问一生,现在你知道该怎么找最佳提线点了吧。再找找,对了吗。看来真的已经学会做风筝了。
6.好,那我们根据同学们做的如果没有做好的再做一做。
四、加尾
1.风筝完成了吗?还有最后一步——加尾。尾巴会加吗?加几条?(2或3条)开始加吧,注意把尾巴贴在风筝的反面,这样更美观)出示图 温馨提示:
注意把尾巴贴在风筝的反面,这样更美观。请在一分钟内完成,看哪对同桌贴得又快又好。(倒计时)
2.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在课前也做了三个风筝,还加了尾巴,现在你来帮老师辨别一下,你觉得哪个风筝做得最成功?
你观察很仔细,还很会动脑筋,真像小科学家。你见多识广,了不起。
看来尾巴对于风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是用它来平衡方向的。同学们也可以在试飞的过程中增减尾巴。
五、展示 1.展示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已经做好风筝了。哇,做好风筝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那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风筝展示给大家看啊?(8个)2.当评委评奖
你们觉得他们做得风筝怎么样啊?是啊,真漂亮啊。快,掌声响起来吧。同学们,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当当小评委了,请你评一评,哪个风筝最美?哪个风筝最有创意? 同学们,现在你可是小评委,你要大胆地向大家推荐,并说出理由。①最美。说说你的理由? 生说,画得最美。谢谢你,小评委。
师评:看来他获这个奖当之无愧。/这个奖非他莫属。②哪个风筝最有创意? 好的,就评他创意奖。
③老师觉得这个风筝跟别人做得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你来说说你写了什么?
哦,原来你在风筝上画下了自己的愿望呢!对呀,风筝就代表着希望,只要你把自己的愿望写在风筝获尾巴上,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3.颁奖
同学们,现在进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请获奖的同学上台领奖,同桌两人都来。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请摄像老师记录这精彩瞬间。
4采访获奖感言 获奖的同学请稍等。我想采访一下,你学会了做风筝获了奖,你能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吗?。生:我以前只会买风筝,现在都会做风筝了,我觉得很开心。我觉得通过这节课,我爱上了劳技课,原来劳技课这么有趣。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都非常多。5.看照片
刚才摄像老师把我们这节课的精彩瞬间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开心吗?课后咱们就可以把照片发到班级的群里,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快乐与幸福。(刚才摄像老师给我们记录了很多的精彩瞬间,呆会请班长到老师这拷去,把照片发到班级的群里,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6.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合作一起完成了菱形风筝的制作,课后我们就可以去放风筝了,让风筝带着我们的梦想起航!
六、拓展
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菱形风筝的制作只是最基本的一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和美化,可以制作出更多更美的风筝。有动物的,有人物的,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同学们课后可以展开想象,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出更多更美的风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
第二篇:19.2.2 菱形教案
19.2.2菱形(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
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难点:形成合情推理的能力.
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伸到菱形定义,而后再研究菱形的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形如下面的示意图;矩形纸片,剪刀.图片.
学生准备: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内容,预习菱形内容P106~P108;收集有关生活中的菱形图片.剪刀和矩形纸片.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已学过平行四边形概念、性质、判定,•积累一定的推理方法和经验.
2.知识线索:
现实情境
3.学习方式:观察、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感知
【活动方略】
活动素材:现实生活中的菱形图片(相片),实物等.
活动方式:分四人小组先在组内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菱形的图片,实物等.然后进行全班性交流.
活动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菱形,感受菱形的生活价值.
引入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操作感知】
活动教具:活动式木框,如下图:
思路点拨:(1)由于花坛是菱形的,要求对角线AC和BD.只要求出BO,AO•即可,•而BO、AO又都在一个△ABO中,因此,可以通过求出∠ABO=30°,得到AO=
1AB=10m,•2即AC=20,再应用勾股定理求出BD值.(2)也可利用等边三角形来解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分析例2•,•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结到利用直角三角形ABO或等边三角形ABC中去解决;先分析课本的解题方法,然后再启发学生从等边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讲例2,提出不同的思路(1)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2)利用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1)方法见课本;(2)方法:由于菱形ABCD,使得AB=AC,又因为∠B=60°,∴△ABC是等边三角形,即AC=AB=20m,AO=10m,再应用勾股定理求BO.•求得面积S=1
2AC·BD≈346.4(m). 2 【设计意图】
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一题多解的思想.
【合作交流】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AC=6,BD=8,求菱形的高.=6,BD=8,求菱形的高.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S菱表ABCD=BCh.① 而菱形自身的特性使得S菱形ABCD=1AC·BD,② 将①②联立可以求出h的值. 2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制作投影仪,组织学生讨论,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学交流;踊跃上台演示,从中理解两个菱形公式的应用.124×6×8=5×h,h=. 25 【设计意图】
补充这题题目的思想是对菱形的两个面积公式进行综合应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堂演练】
演练题1: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求证:AE=AF.(•用两种证法)
【提升“学力”】
7.近几年,城市里流行一种新式的衣帽架,它是用木条构成的几个连续的菱形(•如图),每一个顶点处都有一个挂钩(连在轴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你能根据形状,说出它的好处和固定方法吗?
【聚焦“中考”】
8.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作EF∥BC,交AC•于点F,如果EF=4,那么CD的长为().
A.2 B.4 C.6 D.8
9.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
(1)求证:△ABE≌△ADF.
(2)过点C作CG∥EA,交AF于H,交AD于G,若∠BAE=25°,∠BCD=130°,求∠AHC•的度数.
答案: 1.9.6cm 2.10cm 3.略 4.40° 140° 5.D 6.C 7.略 8.D 9.(1)略,(2)∠AHC=100°
第三篇:菱形风筝的制作教案市级劳动与技术公开课,五年级劳动与技术
《菱形风筝的制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预设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风筝的历史及风筝的艺术特征。(能力):了解风筝制作的方法并制作一个风筝。(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懂得欣赏别人。
二、教学难点:绑线,风筝面的粘贴,提线的制作。
三、教学准备:材料:竹篾、风筝布、透明胶布、双面胶、502胶水、绳子。工具:尺子、笔、剪刀等。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
一、欣赏风筝
(一)、导入
师:孩子们,每当遇到好天气,老师总会想起一首诗,大家来帮我读一读吧!《村居》(清)高鼎。
谁知道纸鸢是什么?谁放飞过风筝么?(有意思吗?快乐吗?)如果能放飞一个自己制作的风筝,那会更快乐更有意思。(板书:风筝的制作)
(二)、了解风筝的历史
风筝起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们知道风筝最早是谁发明的?(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源于春秋时代,由古代的科学家墨子制造的。传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知道为什么会坏吗?来猜一猜。(评价:你真了不起)。那现在的风筝都会用什么材料来做呢?()
(三)、欣赏风筝的种类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风筝吧,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自由类和现代类(展示图片)活动
二、制作风筝
(一)、了解步骤
1、了解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急着制作呢?别急,老师这里有几个制作好的风筝,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风筝,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菱形风筝的制作。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样的风筝由几部分组成?
2、风筝的构造:
师利用风筝的成品演示讲解:(1)骨架:支撑整个风筝的架子。
(2)蒙面:承受升力的部分,大多用纸做成,也有用绢作的。
(3)尾巴:起平衡稳定的作用。也有风筝没有尾巴,靠蒙面本身起作用。(4)提线:风筝和放飞的连线,也有调整风筝角度的作用。
(5)放飞线:起两个作用,一是产生拉力,是风筝和空气产生相对运动; 二是牵引风筝升高,上升的高度取决于线的长度。
3、课件展示制作菱形风筝的步骤:
到底怎样去完成制作这样的菱形风筝呢?先来看一段视频,同学们要仔细看哦,都有哪些步骤?那一步是最难的? 请同学说制作菱形风筝的步骤。我们来回顾一下,谁观察的最仔细!、扎骨架:用竹篾扎出支撑风筝的架子。
2、剪蒙面:把长方形的纸裁剪成菱形。
3、绘蒙面:要求色彩鲜艳,适合远观。
4、粘骨架:将的骨架用双面胶粘在准备好的蒙面上。
5、系提线:风筝的的放飞线和风筝的连接线。
6、加尾条:将厚的长条塑料布粘贴在风筝的底部。
小组合作赛
今天的风筝制作由两个人合作完成。由于时间有限,彩绘蒙面今天就不做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小组合作比赛,让老师看看哪个小组分工明确,有序高效。(对小组进行编组)哪个步骤小组在完成是前三的,而且是正确的,将为本小组赢得一个星奖励。获星最多的小组将获得黄金搭档奖,下面我宣布小组比赛开始(action).活动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pk
时间到,18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获星最多?第小组获得本次的黄金搭档奖?恭喜!大家掌声鼓励!刚才第x组获得黄金搭档奖,他们分工明确,速度快,那么风筝到底制作的怎么样呢?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好在哪里,哪里值得你学习,不足在哪里,你有什么好建议?
现在风筝上请贴上组号,请各组就近交换作品进行评价。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风筝,了解了“风筝”的有关知识;认识了风筝的基本结构;体验了制作过程中的乐趣:特别是学会了欣赏和合作。
那么,我们约定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快乐和梦想吧!请同学们整理好工具,把垃圾带走,下课!
第四篇:《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并会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并会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会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并逐步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
4经历矩形的三种判定方法的引导建模和自主建模过程。
【重、难点】
建模研究六(市级公开):范波矩形判定教案XX37(同题异构)重点:会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难点:综合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教学过程】
一、活动1、模型准备:一天,小丽和吴娟到一个商店准备给今天要过生日的肖华买生日礼物,选了半天,她们俩最后决定买相框送给她,在里面摆放她们三个好朋友的相片,为了保证相框摆放的美观性,她们选择了矩形的相框,那么她们是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她们拿的就是矩形相框呢?
2、模型构成与求解分析:度量角
抽象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反过来,四个角(或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
已知:在四边形ABD中,∠A=∠B=∠=90°
求证:四边形ABD是矩形。
证明:∵∠A=∠B=90°
∴∠A+∠B=180°
∴AD∥B
同理可证:AB∥D
∴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
又∵∠A=90°
∴四边形ABD是矩形
3、归纳总结: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追问: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建模成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归纳,形成结论,再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活动2、学生自主建模:
除度量角度之外,她们需要度量什么也能知道做好的相框是矩形呢?
猜测(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吗?
猜测(2)当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扭动成矩形时,它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反过来,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
已知:平行四边形ABD,A=BD。
求证:四边形ABD是矩形。
证明:∵AB=D,B=B,A=BD
∴△AB≌△DB(SSS)
∴∠AB=∠DB
∵
AB//D
∴∠AB+∠DB=180°
∴∠AB=∠DB=90°
又∵
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D是矩形
2、判断:(1)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吗?
3、归纳总结: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设计意图:再次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另一角度建模成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归纳,形成结论,再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生活经验找出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对角线的区别。深化学生对“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这一基本模型的理解。
三、模型验证与应用
(一)在四边形ABD中,AB=D,AD=B请再添加一个条,使四边形ABD是矩形你添
加的条是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设计意图:找区别,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提高判断能力,能用“说理”来得结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说一说、练一练:
例1如图,直线l1∥l2,A、是直线l1上任意两点,AB⊥l2,D⊥l2,垂足分别为B、D.线段AB、D相等吗?为什么?
解:由AB⊥l2,D⊥l2,可知AB∥D.
又因为l1∥l2,所以四边形ABD是矩形,AB=D.
定义、性质: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练习:
在直线l1上任意取两点E、F,连接EB、ED、FB、FD。问:△EBD与△FBD的面积有何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后,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同底等高”的内涵。
例2
如图,在△AB中,点D在AB上,且AD=D=BD,DE、DF分别是∠BD、∠AD的平分线。
问题1:这里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殊性质?
问题2:由DE、DF分别是∠BD、∠AD的平分线,你能想到什么?
建模研究六(市级公开):范波矩形判定教案XX37(同题异构)问题3:四边形FDE是矩形吗?为什么?
练习
已知:如图,在△AB中,∠AB=90°,点D是AB的中点,DE、DF分别是△BD
△AD的角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DEF是矩形。
设计意图:“新知”与“旧知”的结合,题1做铺垫,为题2学生自主书写做
好准备。
a2431163
例3
已知:如图.矩形ABD的对角线A、BD相交于点,且E、F、G、H分别是A、B、、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变式:
已知:如图,矩形ABD的对角线A、BD相交于点,E、F、G、H分别是A、B、、D上的一点,且AE=BF=G=D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建模研究六(市级公开):范波矩形判定教案XX37(同题异构)
设计意图:在前一题的铺垫下,通过“变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
四、小结收获:
矩形判定口诀:任意一个四边形,三角直角定矩形。对于平行四边形,一个直角即可定;对线相等也矩形。
五、反馈练习: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有两条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矩形;
.有一组对边平行,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120°,矩形的宽为3,则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矩形ABD中,AE平分∠BAD交B于E,∠AE=1°,则下面的结论:①△D是等边三角形;②B=2AB;③∠AE=13°;④S△AE=S△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3个
D.4个
第五篇:18.2.2菱形的判定教案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它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态度】
在探究菱形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
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我们可依据菱形的定义,由“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进行判定,还有没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呢?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思考,加深学生对菱形定义的再认识,它既是菱形的性质,又是菱形的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在问题的探究中,引入课题,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揭示课题----菱形的判定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其它两个判定方法.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四、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第57页至58页,完成下列问题.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五、合作探究
如图,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四边形.(1)任意转动木条(如图(1)中四边形ABCD),这个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2)在木条的转动过程中,当它们互相垂直时(如图(2)中MN⊥EF),四边形EMFN是怎样的四边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证明:在图(2)中,∵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OE=OF.又MN⊥EF,即∠EON=∠FON=90°,且ON=ON,∴△EON≌△FON,∴EN=NF,∴□EMFN是菱形.【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关注两根细木条的中点的前提条件,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在活动中,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观察学生探究的方法,接受学生的质疑,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想一想
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一反例.【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探索,教师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和说理,从而加深学生对菱形判定方法的认识.六、总结归纳
菱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七、例题教学
例1 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5,AO=4,BO=3,求证:□ ABCD是菱形.【分析】在△ABO中,AB=5,AO=4,BO=3,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即AC⊥BD,故□ABCD是菱形.八、综合运用
1.□ 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1)若AB=AD,则□ABCD是
菱
形;(2)若AC=BD,则□ABCD是
矩 形;(3)若∠ABC是直角,则□ABCD是
矩 形;(4)若∠BAO=∠DAO,则□ABCD是
菱 形.2.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菱形吗?为什么?
第2题中“等宽的纸条”有两层意思:一是纸条应是两边平行的,二是这两条平行边之间的宽度(即平行线间距离)是相等的,因而在论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应过A作AE⊥BC于E,AF⊥CD于F,由AE=AF来推理说明.九、课堂小结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有哪些方法?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又有哪些方法?它们在论证过程中有哪些不同?说说看.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十、达标检测
(陕西·.中考)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2,则这个菱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为()A.16
B.8
C.4
D.1 【解析】选A.设这个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b.由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则 即a2+b2=16.2.(连云港·中考)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 是()
A.BA=BC
B.AC、BD互相平分 C.AC=BD
D.AB∥CD
【解析】选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十一、作业布置
教材第60页习题18-2第6、10、11
十二、板书设计
十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