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岁和其他》新课程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新程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时数:1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诵诗作为闲时游戏我为病中母亲诵读考取举人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1)我挺秀的树自负你
?
?(2)《金缕曲》(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第二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片断)
②余华照片和余华简介。)
师:昨天布置大家看一个文字材料《十八岁出门远行》,并体验一下初次阅读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描述一下。生:看了莫名其妙。师:请举一个例子。
生:为什么那个司机被抢了苹果却没有反应?(其他数位学生:一伙的)
师:你同意一伙的说法吗?(又有学生:车也是偷的)车也是偷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答)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被抢了,司机还笑哈哈的。
师:找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哈哈大笑,找找看? 生:“我”搭车的时候,提醒司机“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这时他笑嘻嘻的。师:嗯,笑嘻嘻,也是同样的态度。还有么? 生:我觉得那个人很变态。师:谁? 生:司机。
师:这里我们可以把变态解释成“异于常人”,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生笑)凭据呢? 生:“我”给他烟了 师:司机有何反应? 生: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师:这又如何?“我”抱有何种逻辑? 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师:但实际上呢? 生:叫我“滚开”。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司机是成人。师:成人怎么啦? 生:他老是笑嘻嘻。师:这不好么?
生:问题是看什么时候。师:请继续。
生:我讲了道理,他却笑嘻嘻,可见他很无赖。师:反复写到司机的笑,我又有哪些表情呢? 生:愤怒。师:什么时候?
生:看到人家抢苹果。师:为什么愤怒? 生:有正义感。
师:看到人家抢苹果,司机为什么反而笑哈哈的? 生:我认为是见惯不怪的心态。
师:可以说是历经一次又一次愤怒后的...? 生:无奈、麻木。
师:那么“我”的愤怒在他的麻木面前会有什么效果? 生:可笑、滑稽。
我还发现还有一个笑哈哈,是在司机拿了我的书包坐着拖拉机跑了的时候。师:嗯,司机笑到最后。(生笑)你们为什么笑?幸灾乐祸?(生笑得更厉害了)好,我们都用自行车吧?被偷过么? 生:(部分)被偷过...... 师:那该怎么做? 生:(议论纷纷)
师:说实话,有人想过“弄”一辆回来么? 生:想过,但没实施。老师,我看过一个电影? 师:哦?
生:好像叫什么《偷自行车的人》。师:对。请说说故事。生:(简述)
师:你为什么要提这个?(学生趁机提出:明天看一部电影吧!)生:“冤冤相报”的相似性。
生:我觉得作者是在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所看到的事和人。
师:你很好地抓住了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这便是小说的标题。小说的视角是谁的视角? 生:“我”。
师:嗯,那么,十八岁是怎样一个年纪呢? 生:好奇。生:成熟。师:你看到了? 生:抽烟。师:还有?
生: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 重它们。
师:嗯,这代表着什么? 生:生理上的成熟
生:还有递烟的动作描写。师:为什么写到这个?
生:试图懂得怎么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师:“我”是有胡须“定居”的十八岁的人了,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出? 生:父亲决定让我认识外面的世界。师:有否目的地? 生a:有,是旅馆。生b:我认为没有。师:都说说理由。
生a:很多次提到了,而且小说最后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生b:我认为旅馆是暂时的歇息地。师:(指生b)能具体说说吗?比如,“我”都在什么时候想到旅馆?
生:往往是累了或孤独的时候,比如:司机在不厌其烦地做广播操时,我在想着旅店和 旅店。
师:嗯,这里出现了两次旅店,为什么?
生:感到惊诧,还有黄昏时候,感到孤独。所以我觉得它是家的代名词。师:说得好!青春期的“我”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我感觉司机很狡诈。师:为什么?
生:他只有笑这一种表情,令人难以琢磨。
生:如果说他是贼的话,那么他是又精明又变态的贼。说他精明,是因为修车时把自己搞得黑乎乎的,却又叫“我”滚开,难道这预示着他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会搭他的车而且会陷入他的这个陷阱里面吗?之所以说他变态,是因为他的苹果可以完好地运回去,而且为什么还要非得把车拆得七零八落,这算不算用心良苦呢? 师:(掌声)啊!我们班不仅有心理学家,还有福尔摩斯!生:我认为他们是同伙。
生:我觉得不一定是一伙的,因为事情的脉络比较奇怪。我记得眉间尺的故事,但也不太读得懂。
师:能说说大致情节么? 生:(简述情节)
师:很好!你的阅读面很广。这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短篇小说《铸剑》里的人物。复仇者眉间尺和作为仇人的王的头在沸腾的鼎里相斗,一直斗到只剩下清汤,捞出来只剩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竟然都斗成这样了,仇恨之深可见一斑。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师:请说!
生:小说的背景是什么年代啊? 师:是啊!这也是解读小说的途径啊!就像我们初次看到一个大蛋,就会想,它是什么蛋呢?又是谁生的呢? 师:(展示幻灯片:余华名字和余华照片)知道余华么?请说说你所知道的余华。生:我知道他新近有一部作品叫《兄弟》。
生:我还知道他是新概念作文和美文大赛的评委或者出题者 师:(展示:余华简介)
生:老师,我读过《许三观卖血记》,好像是写一个知识分子卖血的故事。而且我觉得和今天这篇小说好像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师:确切地说,是写一群农民卖血的凄惨境遇,比较写实,不同于余华先前的先锋小说的写法。
生:我觉得似乎还有象征含义。
师:是说今天的这部短篇吗?(学生点头)说到点子上了,谁来说说? 生:老师,那个背包为什么是红色的? 师:呵呵,不答反问,谁来助我?(笑)
生:我觉得是青春、热情的象征,背包被抢象征着我成长的代价。(掌声)师:啊?说来说去,原来是我没明白!(笑)能详细说说么? 生:小说是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认识世界的过程。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标题嘛!
师:好轻松的口气!(顿)不错,正是如此!(大笑)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生:得来全不费工夫!
师: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小说后面说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让我们深入小说,继续探索吧!
生:我认为小说中的“我”还有害怕的心理。师:害怕?
生:抢苹果的人下手太狠。师:怎么个狠法? 生:“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师:“我”没感觉到痛么? 生:也许是麻木了。
师:麻木?“麻木”这个词语是否用错位了?刚才可是用在司机身上啊!生:可能“我”也变得麻木了。因为“我”孤立无援,感到无能为力。
师:可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我”的愤怒,而且先前“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象一匹欢快的马一样奔向远方啊。这是为什么?
生:也许是成长的代价吧?但“我”经历了这些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心理上却真的有些成熟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歌曲《童年》大家会唱吗? 生:会!(齐唱《童年》)师:(总结)成长有快乐也有迷惘,但人总要长大,而且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风雨雨,关键是我们要清醒而且不盲从,保持乐观而年轻、蓬勃的心态,决不能让岁月抢走我们的红背包。下课!
【教学后记】
高二文科班语文老师临时请假,以上实录便是笔者借机与该文科班共同织成的。同时也在自己带的两个高三理科班上《十八岁出门远行》,考虑到刚学过《变形记》,所以导语设计完全不同于高二的,而且这两个理科班语文基础较差,文学底蕴不够深厚,而教学的关键难点又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为此,找来一学生写的一则讨教诗歌内涵意蕴的随笔,让学生替他出主意,解决问题。诗歌是绿原的《萤》:蛾是死在烛边的/烛是熄在风边的/青的光/雾的光和冷的光/永不殡葬于雨夜/呵,我真该为你歌唱/自己的灯塔/自己的路
该生的疑问是:前两句好懂,后面的越来越不好懂,不知在写些什么。
为此,组织在全班讨论,看谁找到能打开解读这首诗歌的钥匙。讨论的结果:钥匙就在标题中。于是出示课件标题:《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学生马上明白怎么分析了。当然高三学生已经学过《变形记》,故在深度上分析起来也就有所提升了。
第三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在“陌生化”阅读中享受高峰体验
福州八中 郑玉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位先锋派作家正式登上文坛。这是高中教材中唯一的一篇现代派小说,学生可从中窥见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些艺术特点。本篇小说篇幅不长,极富个性。情节荒诞,荒诞中蕴含真实;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是作者用来诠释主观感觉的符号;语言上独创、新鲜,叙述极其简单,趋近虚无,所有这些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使得作品的寓意解读更加丰富多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篇小说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学生在学习了前二篇传统的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有了较具体的认识。本文在内容与艺术形式上与前几篇有较大的不同,学生用传统的视角无法解读作品,有挑战,有疑问,有困惑。但又因为作品中所描写的情节和所运用的语言的先锋性,又给即将走进十八岁的80后的高一学生,有着很强的阅读期待。
三、设计思想
1运用“陌生化”原理,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情节、人物、环境。教学过程,始终遵循“陌生化”阅读原理,以文本中的陌生化问题带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2.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下,引导学生遵守文本语境解读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多角度解读作品的意蕴,并从文本中获得更多人生体验。
3.教师不仅要始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阅读,而且要将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境界去审视和观照文本。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开放对话,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内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情节的荒诞性入手,把握文章意蕴。
难点:情节与意象的怪诞和不可思议中蕴含的真实和深刻意蕴的解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与预习
1.上网查阅余华博客,了解余华及其作品
2.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主要情节内容和人物。
3.请找出阅读的疑惑,写出阅读后的第一感受。
整合与建构
(一)诗意导入,创设氛围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蚕,蚕经历了从卵到蛹到蝶的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用“成长”这个词来概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懵懂顽童到才俊少年,这是你在成长。成长的故事很多,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余华的脚步与主人公“我”一起经历成长的故事。
(解说:诗意导入,创设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更是为了调动学生记忆中的成长体验。)
(二)走进“十八岁”的旅程
1.走进旅程
提问:阅读本篇小说后,就情节、人物等方面谈谈你的第一感受。
(解说:了解学生的学情,寻找教学的切入点。(2)珍视学生对文本的最初陌生感受,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奇妙地发现和惊喜。)
2.寻找旅程
提问:小说中的“我”远行有哪些经历?结果怎样?
明确:(1)问路:含混回答。(2)拦车:一闪而过。(3)搭车:请求被冷漠拒绝;坐车:殴打,嘲笑,被抢。(4)寻找旅店:最后竟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
(解说:整体感知文本,了解、体味情节内容。)
3.发现旅程的荒诞性
提问:(1)为什么“我”一直在寻找“旅店”?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合情理的事?“我”有何不合情理表现?请找出文中相关段落及语句。
(2)“苹果被抢”事件中司机前后有哪些不合情理的表现?请找出文中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
(解说:(1)作品情节及人物的荒诞性是本篇小说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阅读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的语境,进入文本的世界,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4.寻找旅程荒诞中的真实
提问:(1)你有过独自旅行的经历吗?请找出文中描述“我”的心情语句,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揣摩“我”旅行的内心感触,明确:远行出发时的兴奋,“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远行过程中的迷茫,“柏油马路起伏不止”,“我像一条船”,“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等等。远行中迷茫但不放弃,“我就兴致勃勃地赶路”,“我还是一次次地往高处奔”。远行中对家的回顾,“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远行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交织,“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使我愤怒到极点的一切”,“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
(2)“苹果被抢”事件在文中是否有暗示?生活中是否有 “苹果被抢”的现象?请以课文情节为依据,大胆想象,补充情节。
参考答案
(一):认为有暗示的是:司机不愿载“我”。司机拉着自己的苹果却没有目的地。司机被抢一点不着急却还慢慢散步。一路上都没有一个人,而那些村民好象冒出来一般,也不见司机与村民联系。以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苹果被抢”是有预谋,司机是同谋。
参考答案
(二):从“我”远行中的周围人的冷漠,推测“苹果被抢”是司空见惯之事,司机是一个麻木的受害者,也正因为如此,他抢走了“我”的红背包。
(解说:(1)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荒诞中的真实及蕴含的深意(2)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走进文本,融入文本。)
(三)感悟“十八岁”的旅程
1.学生感悟旅程寓意
提问:从“我”的独自远行经历体验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解说: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从文本中获得人生感受,充实自已的精神家园。)
2.了解“先锋小说”及作者
(1)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文学思潮。它打破了以往文学的写实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
(2)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被称为先锋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意蕴可用“温情”与“苦难”两词体现。
(3)本文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时,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已心中的感觉。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解说:知人论世,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后,引导学生从作者创造的语境出发,领会读者的阅读不能完全超越这个语境,这才是有意义的解读。)
3..名家解读寓意
展示孙绍振《无痛之痛是为至痛》阅读片断解读。
4.总结阅读之法:
要从作品的独特性入手,揣摩文本语言,结合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挖掘作品的深意。课件展示作品主题寓意的三种解读。
(1)“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2)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3)本文在意蕴层面上更偏向于一种哲学意味。作者受到荒诞派和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戏剧性地提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人处在此世界中的深刻迷惘。
(解说:(1)名家引领,“授人以渔”。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多角度的阅读视角,提供一份可资鉴借的审美体验。(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阅读方法。)
拓展与应用
(四)成长感言。
1.导入:虽然我们同学都还不到十八岁,但它正悄悄地向你们走来,请结合余华在这篇作品中给你的启示,给你给将要到来的十八岁说一句感言。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补充总结
只有真切的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同学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要忘记其中的“我”的成长历程。
(解说:引导学生在倾听和解读丰富多彩的文本后,用自已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心感触,构建更丰富的精神家园。)
(五)布置作业
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课后阅读余华的《兄弟》。
七、教学反思
《十八岁出门远行》属于先锋实验小说,它的“先锋实验”性,不但挑战了传统小说的写作范式,还颠覆了人们惯常的接受、鉴赏小说的观念和方法。它的思想观念是新的,它的叙述方式也是新的。因此,我在教学时,便运用“陌生化”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从教学整个过程来看,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浓厚,思考深入,感受独特;是在疑惑中不断发现,又是在发现中不断建构着文本的意义,阅读真正达到了精神的探险和高峰的体验。
阅读是生命的体验,也是一种生命享受。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更应放下沉重的面孔,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概念和结论的负荷,尽量减少阅读目标,尽可能从学生有疑处入手,或者从学生生命的成长点上,寻找契合点,使他以一种愉快的心境积极地进入阅读情境。教学过程,教师不要用现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己走进文本”,而应积极地营造让学生沉浸于文本阅读的宽阔自由氛围;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别体验,让心灵与心灵平等对话,让火花与火花碰撞;那么学生就能够“用初次的眼光”去阅读,倾听,去观察,感受,思考,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发现”的新鲜感,渴望与冲动,享受文学作品阅读过程带来的快乐和体验。
在尊重学生的感受前提下,在学生快乐体验中,当然,教师要发挥应该的主导,即正确的引导和提升。否则学生的阅读就有可能陷入黑洞,即虽然总在不知疲倦地读,但总是不知道是为什么而读;虽然总在解读,但“知识视野未得到拓展,人生境界得不到升华,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李祖贵语)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实施中,应尽可能避免只是“热闹”的课堂,而没有细致、深入的文本的分析解读;要运用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贴在地面行走,不在空中飞行”;在做结论时,应该是“即使是概括叙述也别忘了细节、细节、再细节”。教师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引领学生识透文本,领悟文本真义,并谛听出文本之外的另一种声音。
我相信经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必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将更加丰富,更加难忘。那么阅读便能引领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肖川
教授说:“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想说,陌生文本给了新颖的言语体式和奥妙的思想意蕴,那么,教师必将引领学生曲径通幽,精神探险,享受阅读高峰体验。
参考文献:孙绍振《名作重读》
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史绍典《“阅读”反思》
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福州八中 郑玉平)
八.点评
本设计能较好地实践新课程理念,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巧破难点,问题设置有针对性和逻辑性,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浓厚兴趣。
阅读小说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加之审美具有主观性,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本设计重视对学生阅读心理的引导,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等,让学生感悟“十八岁”的旅程,让预测和期待始终伴随整个阅读过程。
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化体验、解读的基础上,设计者还非常重视教师“导”的作用,把引领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作为自己的职责。围绕着作品情节及人物的“荒诞性”,设计了一系列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并从“荒诞”中找出“真实”、找出“寓意”,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得以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纠正某些人认为的“个性化阅读就是泛任自流”的偏见,教师正确的引导、点拨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本设计在“布置作业”环节,设置了“读写结合”题,让学生写一篇“成长的故事”,这种设计未尝不可。本人认为,阅读课就是要把它定位在阅读上,课外作业与阅读相关为好,不宜把要实现的目标定得太杂。
第四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一篇带有试验性的先锋派小说,文本张力巨大,可供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1、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
2、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
3、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
4、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5、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
6、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其核心价值应该是文章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即所谓的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迷宫”、“叙事圈套”,具体说就是文本结构的碎片化、混沌化,叙事结构的非逻辑性和语言的陌生化等,也就是“怎样写”的问题。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普通班,从预习情况看,学生大都以“看不懂”来概括初读结果,可见学生基本没有阅读类似于课文的现代派(或先锋派)作品经验,缺少读懂这类作品的方法,在阅读兴趣、情感上期待较低。
设计理念: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放弃文本的核心价值,谋求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平衡。从“写什么”入手,在小说主题的探究过程中涉及怎样解读这样的小说,给他们一把打开这类小说之门的钥匙,先进去读懂它,使他们领略到荒诞的、不确定的文本背后的巨大空间和无限风景,后再读细读深向纵深处求索。
教学目标:
1、读懂小说,发现小说的主题:荒诞背后的真实。
2、学会读懂小说,从文本、读者、作者等维度解读小说。
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走近文学。
教学内容:
读懂小说的主题,追寻荒诞背后的真实,也就是读懂小说“写了什么”;在读懂小说“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分析是怎样读懂的,从“读入文本,发现――读出自己,融合――读懂作者。相遇”三个环节学会小说解读的三种策略。
教学策略:
1、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大的环节预设,按解读文本的三种方式预设三个环节;具体环节强调生成,主题探究力求学生深入文本自主发现;总体追求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
2、准备课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顺势导人
投影:余华1960年出生于杭州,后迁居海盐。当过5年牙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声称已按了一万多颗牙齿。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发表于《北京文学》。
预设问题:大家了解作者吗?随便说说。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有一个初步印象即可。可快速介绍弃医从文的文学家:鲁迅、毕淑敏、契诃夫、福楼拜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融洽。)
二、了解学情、整体感知。
1、请学生简要概括初读感受。
预设问题:大家看过文章的感觉怎样々概括谈谈。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情况,以便动态调整教学设计。估计学生“看不懂”“很乱”“不合逻辑”的较多,在这个基础上引人名家读本文的感受。)
投影:一篇条理清晰的仿梦小说。――莫言
2、提出问题:梦背后有着怎样的真实?
投影: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地说梦者。――莫言
投影: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形势的虚伪并不妨碍主旨的真实,相反,我们在这种看似虚伪的形式中,真切地读出了人的内在生活和心灵真实。――余华
预设问题:这“梦”背后的“清醒”、“虚伪”掩盖下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过渡环节,由初感到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引用莫言和余华自己的语言既能印证课文荒诞背后有着生活的真实,又提示了寻找课文主题的突破口,为下一环节铺垫。)
三、读人文本,发现主题。
1、引用作家、文学评论家刘恪说:“凡属杰出的作家与经典名篇都会在其文本中有一个独特的眼睛,小说眼睛会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出现,即便是作者有意地把眼睛藏起来。”(见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帮助学生找到本文的眼睛:荒诞的形式,从这荒诞中追寻背后的真实。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荒诞的地方,然后谈谈隐藏的深意。
投影:荒诞――真实
预设问题:大家刚才不是说这篇小说很怪、很不合理、很荒诞吗?这种有别于一般小说的“荒诞”之处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这“荒诞”就是本文的眼睛,我们就从荒诞入手追寻背后的真实。请大家找出你认为最荒诞的地方,然后谈谈隐藏的深意。
2、估计学生对文章主题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总结荒诞背后的生活的真实,指出循着这个思路,大家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引用余华的一篇关于川端康成的评论小结过渡。
投影:当他(川端康成)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被隐藏的总是更加令人着迷,他会使阅读走向不可接近的状况,因为后面有着一个神奇的空间,而且是一个没有疆界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无限缩小。――余华
3、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小结。读懂小说首要的就是深入文本,重在发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找到课文中荒诞的地方,教师力求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课堂进程。在寻找荒诞时注意大的事件、场景和小的细节的结合,如大到“抢苹果”事件,小到“走过去看吧”一句话;难度在于发现荒诞背后的生活真实,教师结合具体的课堂样态相机点拨引导,由浅入深,从成长的寓言――成长过程中的陷阱、骗局到成人世界的暴力规则。从人生旅程的艰难到精神家园的坚守,从世界的荒诞本质到年青人面对荒诞的深刻迷惘……教师结合课堂状态即时引导,不求全责备,力求有自己的感悟。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最好有自己的解读观点,这样方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板书:读人文本 发现
四、读出自己,视界融合。
1、由文本过渡到生活,再由生活关照文本,进入解读小说的第二个环节。
预设问题:深入文本,我们发现了文章荒诞背后的骇人的真实;那么,大家同意余华对生活的看法吗?你体味过生活的荒诞吗?
2、学生概要谈自己的生活感受。
3、投影:
①那是个荒唐的时代,我曾在文革时的红卫兵报纸上看到当时的一位中央高官,曾郑重建议毛泽东把紫禁城夷为平地,在那儿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公厕,以便全世界的人民可以在皇帝住过的地方大小便。――余华法国《新观察家》采访(主题词:荒唐)
②“虎照”事件,周正龙照片。(网络照片,主题词:欺骗)
③新疆房产开发商限定居民定期搬出否则杀人的通知。(网络照片,主题词:暴力)
④四川女教师被迫向学生下跪后疯掉。(网络图片,主题词:愤怒)
4、请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打通生活和文本的隔阂,从生活的角度来关照文本,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发现小说的主题。不宜在事件上过多逗留,重点了解学生接触生活的真实后对文本的感受:能不能和作者视界融合,引起共鸣,进而加深自己的体验。)
5、由生活回到文本,实现生活与文本的融通。
预设问题:文本也好,生活也好,我们感到了让人震撼的荒诞,面对荒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1)学生简单谈谈自己面对荒诞的做法。
(2)回到文本,了解作者面对荒诞世界的态度。
预设问题:面对荒诞。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而作者余华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请大家再进文本,寻找这方面的发现。
5、教师小结。
板书:读出自己融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生活回到文本,既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融通,又从更深层面上体验文章的主题。估计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教师适当引导,并明确余华在本文并没有明确给出面对荒诞世界的答案,他主要揭示了青年人面对荒诞的深刻迷惘。同时指出在余华的其他作品中会找到答案,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
五、读懂作者,相遇相伴
1、投影:作者的主要作品,《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2、教师指出在长篇小说《活着》里,作者通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告诉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这句话就是面对荒诞现实的答案,活着就是一种存在,坚强的活着,坚韧的话着,当然需要忍受,忍受生活中所有的荒诞。
3、教师小结。
板书:读懂作者 相遇
4、结束全文,走进作者。
预设语言:人与人的相遇需要缘分,和一个伟大作家相遇更是一种福分,要是能相伴那就更是福中之福了。最后,我们齐读一段余华关于读书的话来结束这节课。
投影: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读懂作者也是发现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总体上来把握他的某一篇小说;同时又向学生推介了作者的其他作品,引起他们的读书兴趣,从而走近作者,亲近文学。)
第五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3、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总结对成长的感悟。教学重点、难点:“旅店”的象征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激情涌动,厌倦周围熟悉的人和事,渴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展示自我。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正所谓“成长如蜕”。今天我们学习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看一看文中给我们讲述怎样的一个成长故事。
二、了解余华(学生先介绍,后出示投影)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作者不挖掘外在的客观的世界,而着重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它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而是故事本身就充满象征意味。这类小说被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三、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学生自愿阅读,要求声音要大,洪亮,读出自己的感觉。
2、概括情节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学习压缩内容。要求学生按情节概述。
3、理清情节结构
要求学生找出关键的语句。理出情节:
走出家门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找到旅店
最后躺在破车中的自己想起刚出家门的情景。小说是圆形结构。
四、课堂归纳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情节结构,为下节课打了一个基础。
五、作业:
初步了解课文后,我们同学在学习当中有什么问题,写出来。继续细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走出家门
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
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
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
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
找到旅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文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十八岁的“我”走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请你谈一谈对十八岁这个年龄的认识,对外界的认识。(把学生带入“我”出门远行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课文中十八岁的“我”出门远行遇到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由此问题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
明确:遇到的是陌生人,发生的是始料不及的事。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
二、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情节,知道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我们同学在阅读中有哪些发现或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学生的发现和问题可能有:“我”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司机的举动前后变化很大;刚走出家门的“我”与躺在破车里的“我”有明显的不同;小说中“我”一直寻找旅店,但最后却说“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篇小说怎样表现“成长”的主题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等等。
(二)归纳问题:
把学生的问题分类,问题涉及小说中“我”和司机的形象,“旅店”的象征意义,小说的主题几类。
(三)制定学习目标
我们这节课就解决这几个问题,即学习目标:
1、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2、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总结对成长的感悟。
三、完成学习目标1
1、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并交流意见)明确:兴奋、好奇、疑惑、震惊、愤怒、无奈、失望。“我”的情绪变化主要来自出门远行接触的第一个人——司机,司机起初是粗鲁的,很快就变得亲切,后来在抢苹事件中先是无动于衷,继而看笑话,最后加入抢劫者的行列,抢走了“我”的背包。而“我”是一个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是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的人。司机的所作所为代表着外部世界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外部世界是那样不可捉摸。“我”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冲突。“我”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的反差,这是“我”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也相应得到解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可各抒己见。教师要做出客观的评价,但都以鼓励为主。)
2、揣摩句子:
(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明确:(学生讨论交流后)三个句子分别体现走出家门时的兴奋,寻找旅店的迫切,以及遭劫后的感受。“旅店”本来是“我”一直寻找的,但当“我”在车里感到一丝温暖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由此过渡到学习目标2)
四、完成学习目标2
1、在小说中“我”一直寻找的“旅店”有何象征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旅店的特征:一段路程的终点,下一段路程的起点,能让人疲惫的时候得以休整并再次投入旅行。旅店在“我”心里,心里的“旅店”让自己的心灵、精神受到打击的时候得以休整,是精神的栖息地,这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使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小说中“我”虽然遭遇到挫折,但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
2、那么,这样的远行同样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什么?
明确:象征人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让我们重新振作,继续前进。
五、完成学习目标3
1、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欢快冲出家门的“我”与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有了哪些不同?(这个问题旨在探讨“成长”的含义)
明确:刚走出家门的“我”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而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最终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这个明显的不同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成长”。
2、学生谈一谈哪些是成长的现象。
明确:如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我们的追求过程等等。
3、讨论:人要实现成长,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明确:追求、坚持、获得。
在追求的过程中,受到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经历一次失误,对成功的内涵就透彻一倍;遭遇一次不幸,对人生的醒悟就增添一节;遇到一次磨难,对世间的认识就成熟一级。只有经历了困难与挫折并坚持下来才能使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直面困难与挫折并有所收获才能够让我们破茧成蝶,实现成长!成长——如蜕!
六、学生整理课堂内容 回顾课堂内容给这节课的内容加个标题。(让学生自己归纳课堂内容,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并训练概括能力)明确:概括的出的标题可能有:“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理想的精神家园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成长如蜕”“在艰难与挫折中成长”“人生的寓言”等等。(对于每一个标题,教师都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加以鼓励)
七、布置作业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象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这让人想起《小马过河》的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勇敢地去尝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出的启示写下来。如果外出远行,我们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通过作业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加以拓展应用,使学生加深对成长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