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腰鼓兴趣班培训计划
腰鼓兴趣班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活动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吸收在打鼓方面有爱好和潜力的新队员,扩大腰鼓队伍的规模,在活动中贯彻“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尽量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腰鼓主要的种类及常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
2.掌握腰鼓常规的打法并进行一些花样打法训练,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
3.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锻炼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4.通过活动,使办学更有特色。
5.培养学生探究和交流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措施
1、学校聘请老师到学校对学校的年轻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1、吸收新队员,实现新老更替,并做好新队员的思想工作及老队员传、帮、带新队员的工作。
2、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腰鼓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鼓乐,具有气派热闹、壮观非凡等特点,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
3、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让队员掌握规范的动作与姿态,学会基本鼓点;第二阶段学习几种队形变形花样,并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新花样,在基本打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
四、训练地点 学校操场
五、训练时间
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
六、训练日程安排
第三周:挑选人员,班额30人。(在三.四.五年级挑选,各班由班主任推荐5名同学为后选人。)
第四周:握棍方法及站姿。学习基本鼓点。第五周:熟悉基本鼓点。第六周:腰鼓鼓点的训练练习。第七周:学习秧歌十字步。
第八周:学习原地踏、跳步;学习走步。第九周: 练习跳步,走步。
第十周: 训练十字步加鼓点整体动作。第十一周: 训练跳步加鼓点整体动作。第十二周: 熟练上2周的整体动作。第十三周:学习简单的队形变化。第十四周:联系简单的队形变化。第十五周:练习腰鼓表演排练。第十六周:。汇报总结。
新站小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腰鼓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建宁县实验小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腰鼓活动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互学互教加强联系沟通,加强团结增进友谊,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为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活跃气氛,为了保证腰鼓队演练活动正常进行,有序开展,现在做以下训练安排:
一、组织安排
指导老师:吴芳、郭晓莉
二、主要保障安排
1、人员
腰鼓队共有60名队员,由三至五年级优秀少先队员组成。
2、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地点:学校大操场
(必要时适当增加活动次数,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再定。)
3、活动的主要内容
A:复习和学习腰鼓的基本鼓点、基本步伐和基础型态。
B:在熟悉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一套较简单的套路。在熟练套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难度,稍加提高。
4、用具
腰鼓己配备,可继续使用,服装由学校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解决。
5、学生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病有事要请假。6个小组组长每天进行点名,并做好出勤记录。
(2)爱护腰鼓,做到轻拿轻放,训练结束后放于指定位置。(3)认真训练,不开小差,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
三、行事历
第四周:学习腰鼓基础知识:(1)鼓点节奏
(2)背腰鼓,拿鼓槌的方法(3)基本打法训练
第五周:学习“小缠腰”动作
第六周:巩固“小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七周:学习“大缠腰”动作
第八周:巩固“大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九周:学习“分手步”动作
第十周:巩固“分手步”动作,个别指导 第十一周:学习“大转身”动作
第十二周:队列一训练 声声威风。以由缓到急、由疏到密的鼓声引入学生用小马步吆喝声入场,以表现出雄壮的气势,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第十三周:队列二训练
方块队。以一个长鼓点排列成方块队,在原位上做不同方向的转动。鼓点为咚咚吧咚 吧 咚0,咚咚吧 咚 吧 咚0 咚咚吧 咚 吧 咚咚 咚咚吧 咚吧 咚
第十四周:队列三训练
同心圆。四排方块队围成两个同心圆。完成两至三个鼓点。
第十五周:队列四训练
旋转风车。完成一个鼓点。
第十六周:队形五训练
方块队。方块队相向或交差。完成一个鼓点到两个鼓点。(鼓点待定。咚吧咚吧 嘿嘿)
第三篇:乒乓球兴趣班培训计划
乒乓球兴趣班培训计划
教师:杨朗
一、指导思想
通过乒乓球兴趣小组让了解乒乓球及攻防体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打乒乓球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培训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知识
2.学习基本的乒乓球技术,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与方法 3.发展学生灵敏反应素质和手部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对乒乓球项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授课内容: 单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直、斜线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练习在近台、中台的控制球能力,控制回球落点,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后,可在1/2台范围内进行2定点或不定点的练习。
2、直拍反手推挡/横板反手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熟练控制回球的路线、力量。
3、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控制回球路线。
4、正手位/反手位连续拉弧圈球(高吊弧圈球或前冲弧圈球)要求: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掌握在不同时期(上升期,高点,下降期)拉弧圈球的要领,注意击球点,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5、正、反手搓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6、搓中侧身突击/拉弧圈球。
要求: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击球质量,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练习起板后连续击球的能力,横板选手应注意练习反手起板(拉/打弧圈球)。
7、比赛。
要求:在实战中熟练掌握各种突出个人打法风格、特点,也可以进行发球抢攻/接法球抢攻等专项性比赛。
注:均为常规训练计划。多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攻球。
要求:在1/2台范围内,1定点,2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快拨。
要求:动作完整,迅速协调,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3、连续性反手推挡,正手攻球(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4、推挡(反面拨/反手拨)、侧身攻、扑正手(推、侧、扑)。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5、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拉球。
要求:在1/2台范围内,1定点,2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6、正手位/侧身位正手突击下旋球。
要求:在1/2台范围内,1定点,2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7、反手位搓下旋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8、反手拉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9、正手位/侧身位正手中远台拉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熟练掌握拉弧圈球的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0、反手搓、侧身拉/、反手攻/侧身突击、正手攻。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第四篇:兴趣班计划
兴和县民族小学兴趣班活动计划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决定在原有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受到个性教育,掌握技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参加蒙语文、科学、书法、音乐、美术兴趣班等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课外学习和参加多种实践操作,使他们在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3、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兴趣学习活动,使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活动措施:
1、各兴趣班教师为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安排活动内容;
2、由兴趣班教师负责,开学第一周完成对学生的宣传发动,9月5日前要撰写教学计划,确定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上报教导处。并召集学生开会。
3、认真备课,活动后做好活动记录;
4、学期末各兴趣小组要有汇报展示活动。
5、不定期检查各兴趣小组的活动,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6、教导处安排课程表,并张贴于兴趣班教室内。
7、每天下午大课间活动为兴趣班活动时间,星期一、三为蒙语文、星期二为科学、星期三为书法、星期四为音乐、星期五为美术。
兴和县民族小学
2015.3
兴趣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课外兴趣活动工作,特成立兴趣活动领导小组,主管教学校长主抓,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成员具体落实。
组
长:潘振江
副组长:范有文、吴玉宝、刘学文、贾旭彪
成 员:萨如拉、常宇华、郭建峰、张建平、苏浩
第五篇:兴趣班计划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有效的课外活动是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每举行一次活动,学生就多一次重新考虑和寻找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机会,使一些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英语学习打更好的基础,我们开设小学英语兴趣小组。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已接近尾声。虽然每个星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都付与了兴趣小组活动,但一想起同学们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一想到孩子们不断增长的英语知识,我觉得十分欣慰。毕竟在此中得到的喜悦是远远不能用休息来获得的„„为了把日后的英语兴趣
活动搞的更加有声有色, 我把这次兴趣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第一次兴趣活动的情景还跃然眼前。当我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我被学生的专注所感染了,他们个个充满了对英语知识的渴求。我心想如果能趁热打铁,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那对今后的教学会事半功倍。于是我改变了备课计划中的常规教育,师生问候后进行Free talk,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随后进行了游戏导入。How are you ? 进行交流。在游戏的同时师生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教室里不断传出欢快的笑声。下课了,孩子们依然觉得余兴未尽。此后,每次活动,我都会精心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写。坚持“趣”字是活动的宗旨。二.合作学习英语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我在教学时经常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学习字母、音标和日常交际时,预先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学生学习起来就特别认真,主动。为了不落后其他小组,他们互相帮 助学习。我们在排练英语服装表演时,大家开动脑筋,献计献策。自编英语对话,自己设计动作等。这时,组员们围成一圈,那情景真是热火朝天哪!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通过六一活动的展示,我可喜获得了一些有用的教学经验,看到了孩子们的潜力。我会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思考,争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英语,喜欢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