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美术数学教学目标及重要性
美术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中班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转折期,有了较明显的主动学习的需要,教师应十分注意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培养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表现通过比较发现各种事物的明显不同点,较完整地观察和把握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在思维方面 开始先命名再作画,能为作品的每一个图像命名,尝试围绕一个主题思考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但构思常不稳定,仍然边构思边作画,极易受环境或情绪的变化转移而偏离主题。手眼一致动作的能力逐步提高,开始能用手腕动作来创造图像,但小肌肉动作上不灵活,在控制力度上尤为困难。我们是以蜡笔色彩画为主,同时还穿插着线描画和水粉画,剪贴画,纸工和泥工。
中班美术活动的发展目标有以下几点:
1、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每次美术活动我都会围绕主题给孩子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都有一种跃跃以试的冲动,就可以激励孩子们去画画,甚至画好,愿意用图画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冲动。并且还鼓励他们大胆添画,使画面丰富。我们班孩子绝大部分都会动笔画画,能按照要求并添加一些自己的想象单独完成美术活动,如张宁宇、赵自陶、胡塍淏、郑刘宇、章怡等,但有几个小朋友不够自信不敢下笔或者就叫老师我不会画,但只要你鼓励他或是给予他肯定也画的不错,如洪佳俊,曹恩丰、郑颖琪等,还有几个小朋友就是看情况的,如果今天画的画是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他们都会动手去画,如果是不经常接触的内容他们就坐在那里不动或者玩油画棒,如王培博、徐祥云、朱子轩等。
2、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幼儿都比较喜欢纸工和泥工,虽然有的小朋友技术还不怎么娴熟但至少都是积极参与大胆动手操作。并且能在操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3、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在这一方面我们班幼儿都比较欠缺,对于渐变色还领悟得不够充分,在作画上有很大的困难。
4、引导幼儿乐于参加手工活动,学习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取放、收拾整理的习惯。
5、引导幼儿学习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综合体。
6、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在自主操作上,幼儿还不够大胆,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帮助。在折纸上幼儿练习太少,手指不够灵活,幼儿的耐性也不够。
美术活动的教学要求:
造型
1、运用图形取代线条
2、多个图形进行组合3、关注和表现细节,运用图像取代符号。
色彩
1、有控制地涂色,提高力度
2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3、有目的地选配颜色。构图
1、有目的地确定图像的位置,画较大的物体在画面的中央
2、散点式地表现多个图像。(但不能保证画面的整洁与美观,添加时就像排队一样整齐地排在那里或者毫无层次的摆放在上面或是不遵循自然法则)
数学
幼儿数学活动的价值更凸显在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借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数学能力的运用和提升,进而促成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数字10-20,知道10以上物体的进位计数方法和读法,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序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尝试按群计数。
2.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乐意探索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意义。
3.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4.能够进行自然测量,发现物体存在的差异。
5.了解感知更多的平面图形,在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发现其内在的关系。
6.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里外。
7.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四季;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尝试认识整点,建立初步时间观念。
8.尝试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培养思维的个性化。
9.辨认并操作简单的规律模式,AB、AAB、ABABC等。
10.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尝试在活动中培养量的守恒意识。
活动的实施环节,我们更多采用游戏法和操作法。更多体现幼儿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强调活动环节承载的活动目标的递进性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反映情况。同样借助活动教具演示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活动目标在生活中的渗透更应凸显。
设计意图定位相对准确,能基本凸显本领域在幼儿阶段应追求的核心价值,但应有更具体到位的描述,尤其是中班实际幼儿在活动价值上面的分析。
课程目标体系展示的活动目标全面包含了幼儿数学学习内容的数量、形状、时间、空间。并且在每个版块提出了相对恰当的目标。目标表述明确简介,能够基本概括出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但在整体内容板块上缺少更细致的归类和统筹,没有将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内容基本能够体现活动的价值追求,体现幼儿活动方式和选材的幼儿化生活化的特征,活动的课操作性较强,目标定位相对准确既体现了具体目标又有上位目标的表述。
活动实施策略到位,能突出幼儿活动的方式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策略重点突出,基本能够实现本课程的价值要求
第二篇: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数学活动的价值更凸显在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借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数学能力的运用和提升,进而促成幼儿思维的发展。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数字10-20,知道10以上物体的进位计数方法和读法,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序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尝试按群计数。
2.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乐意探索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意义。
3.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4.能够进行自然测量,发现物体存在的差异。
5.了解感知更多的平面图形,在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发现其内在的关系。
6.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里外。
7.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四季;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尝试认识整点,建立初步时间观念。
8.尝试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培养思维的个性化。
9.辨认并操作简单的规律模式,AB、AAB、ABABC等。
10.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尝试在活动中培养量的守恒意识。活动的实施环节,我们更多采用游戏法和操作法。更多体现幼儿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强调活动环节承载的活动目标的递进性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反映情况。同样借助活动教具演示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活动目标在生活中的渗透更应凸显。设计意图定位相对准确,能基本凸显本领域在幼儿阶段应追求的核心价值,但应有更具体到位的描述,尤其是中班实际幼儿在活动价值上面的分析。
课程目标体系展示的活动目标全面包含了幼儿数学学习内容的数量、形状、时间、空间。并且在每个版块提出了相对恰当的目标。目标表述明确简介,能够基本概括出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但在整体内容板块上缺少更细致的归类和统筹,没有将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内容基本能够体现活动的价值追求,体现幼儿活动方式和选材的幼儿化生活化的特征,活动的课操作性较强,目标定位相对准确既体现了具体目标又有上位目标的表述。
活动实施策略到位,能突出幼儿活动的方式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策略重点突出,基本能够实现本课程的价值要求
第三篇:美术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同意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议: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
3.评价要点:对造型表现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辨别12中以上的颜色。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议:以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途。用画、私房、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表现自己改进用品的想法。尝试多种媒材,引发丰富的想象,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3.评价要点: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尝试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工具,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认真完成设计和制作活动。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2.学习活动建议: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如中外表现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欣赏与了解民间玩具和现代儿童玩具,感受其造型与色彩的特点。通过观摩录像、图片等,对动漫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漫作品进行欣赏与讨论。通过展评活动,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交流想法,相互评述。通过实地观摩或观看图片和录像等,观赏自然景色和动植物的形状与色彩。
3.评价要点:乐于参与欣赏学习活动。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采用造型游戏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2.学习活动建议:利用各种媒材,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儿歌、童话或故事,创作头饰或面具等,进行游戏或表演。创设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情境,用各种媒材制作小道具,开展模拟或表演活动。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或美化教室。
3.评价要点:积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结合儿歌、童话或故事,运用媒材进行创作与展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学段(3~4年级)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作的欲望。
2.学习活动建议:用写生(含速写)、记忆、想象和创作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
3.评价要点: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作力。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学习活动建议:观察好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根据物品的用途,提出设计构想,用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现。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如撕、剪、刻、折、叠、编、卷曲、插接、描绘)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3、评价要点: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根据物品的用途,大胆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的创意。知道3种或3种以上制作的方法,了解工艺制作的过程。初步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追求创意的习惯。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媒材。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2、学习活动建议:尝试对美术作品,特别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搜集我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传统纹样、皮影、面具等),并了解其中的特点或寓意,进行交流。
3、评价要点: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及图片。知道2种或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以及作品的寓意。用恰当的词语、短语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
2、学习活动建议: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根据诗歌、童话、故事或创设某一情境,制作纸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进行表演,或举办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结合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设计并制作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3、评价要点:积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并乐于与同学合作。对媒材的形状、色彩和材质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各种材料,进行联想和创作。积极开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创作与展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述。在活动前做好各种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感情。
2、学习活动建议: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体造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3、评价要点: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物体的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合适的主题。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从形状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2、学习活动建议: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观察、分析设计作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尺度、材质、肌理与功能的关系。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并做简单说明。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制作((如玩具、风筝、陶艺制作等)的练习。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会、文娱活动、节庆以及社区或村庄进行设计。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设计练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学习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标志、招贴、请柬、相册等的设计。
3、评价要点: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运用设计知识,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活动建议: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和版画等),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代表作品。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3、评价要点: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了解中外美术作品及重要美术家的信息。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查阅美术方面的资料。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结合1—6年级其他学科的只是、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学习活动建议: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结合科学学科知识,例如运用平衡、运动、声、光、电等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调查、了解城镇或乡村的历史,为自己所在社区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设计蓝图,制作模型,并进行展示。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并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3、评价要点: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与同学合作策划研究课题。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研究方案,积极参与探究性活动。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尝试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积极开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想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以口头描述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第四篇:中班年纪数学领域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理解符号“=”、“ ”所表示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能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
科学:
1、了解四季的特征以及与人们活动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得感性经验。
2、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3、了解周围生活中的某些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4、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子、棍子等非正式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能与成人、同伴交流。
5、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自然界,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安徽省教材:
1、主动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2、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周围常见事物,发现事物间存在的差异。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点数“7”以内的物体,正确说出总数。
4、认识“7”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物体数量的差异,初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规律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6、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感受其明显特征。
7、能区分物体间5个量的差异(长短、高矮、厚薄、粗细等)。
8、能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9、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积极参加操作活动,并关注自己的活动成果,体验到活动过程的乐趣。
10、能正确辨认内外方位。
11、积极参加种植活动和饲养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植物的生长现象,初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应该爱护动植物。
12、了解秋、冬季的明显特征,感知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
13、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产品入手,感受科技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1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磁铁的特性,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5、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
16、能在操作中大胆提问,学会讲述自己操作活动的过程的结果。
指南:
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2、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3、4、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5、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6、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7、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8、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9、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10、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12、13、14、15、16、17、18、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高和矮的相对性 安教《我长高了》P46
2、认识数字123 安教《数字宝宝123》P62
3、认识数字45 安教《数字宝宝45》P69
4、看数字拍手 安教《我会数》P52
5、排序 安教《可爱的动物宝宝》P91
6、按数取物 安教《我喜爱的早点》P120
7、按量(粗细、高矮)的差异分类 安教《我会分》P132
8、按照量的差异“7”以内正逆排序 安教《比比谁的长》P148
9、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安教《各种各样的杯子》P159
10、“7“以内排序
安教《我帮小猴找到家》P165
11、找到数量相等的物体 安教《朋友一样多》P173
12、按特征分类(两种)安教《树叶排队》P179
13、使两组数量相等„安教《小刺猬背果子》P187
14、粗细的相对性„安教《公园里》P201
15、“5”以内序数„安教《去乘车》P218
16、“7”以内的数量守恒 安教《停车场》P226
17、三种以上物体粗细比较分类 《暖暖的冬天》P238
18、按一定规律排序《坐雪橇》P251
19、认识长方形,知道其特征《做彩旗》P257 20、不受颜色形状干扰正确辨认图形 《去拜年》P265
第五篇:中班十月份教学目标
中班十月份教学目标
一、健康
基本动作:走:四路纵队整齐的走,前后能保持适当的距离。
跑:(1)两臂屈肘会自然前后摆臂;(2)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跳:能从高25厘米处往下跳,落地前脚掌着地、轻落、屈喜缓冲。投:练习左右手交替拍球。
能依球来的方向调整手臂于身体的位置去接球。
爬、平衡:手膝着地、背上负重平衡爬,钻过小门。
小肌肉:转开浆糊罐的盖子。
用剪刀沿着图片的周围剪。
生活卫生习惯:
1、便后、餐前会先洗手。
2、能随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 衣服。
3、能在一定时间内阅读一本书。
自我保护:知道在人群多的地方不离开家长。
二、语言
1、交往:能主动地、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
2、说话清楚,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与愿望。
3、言语习惯: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能轻声讲话,不
大声喧哗。
4、表述: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形容词。会看图讲述,说诗文,复述一个故事。
5、注意他人讲故事,又反应,不分心。
三、社会性
1、参观长虹公园(或兵营)。
2、收集国庆节的见闻。
2、了解活动区的规定的人数,当人数满时,能选择其他活动区或以后再玩。
3、能遵守老师交待的简单的游戏规则。
4、参与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并决定遵守的具体方法。
四、科学
1、能对两个以上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明显的不同点。
2、种植:种什么?为什么种?观察什么?意义是什么?
3、数学:认识6以内的数,数的守恒,会按数取物,按物说数。
4、认识梯形,会分解、拼合。
5、喜欢尝试美工区不同材质的材料
6、把颜色混合,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艺术
音乐:了解生活中不同的物体音色。学习歌曲四首、律动、学跳《摘果子》舞蹈。美术:绘画正面双线人,比俩正确。
折纸:练习折双三角形。
泥工:练习基本技能“捏、抻、压、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