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6: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新课改 新困惑 1.新教材---想说爱你不容易 第一 新教材作为一门分科课程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逻辑结构,注重了教学的认知功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概括地讲,分科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新教材删减了一些难懂的内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时代信息,使学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识点大大减少,但是总体上看来知识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组和改造,缺少了知识的普遍联系性和综合性。第二:新教材的编写虽然避免了“繁、难、偏、旧”的问题,但是由于教材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知识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过于简单的现象,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的深度也不够。如时间线索不明、教材跳跃性太大等。另外教材的插图也过于平淡,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第三:就教材内容而言,适合大中城市在各方面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合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其一,教辅资料缺乏,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教学挂图、灯片、光盘等较少。其二,学生配套的阅读材料和练习材料缺乏。第四 新教材的这种难操作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标准历史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至于偏远贫困地区,电脑与网络资源更是空中楼阁,无法利用。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不能完全适应。

二、师资力量严重滞后,教师水平亟待提高,但出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极少 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要求较高。但实际上,一则现在基层的历史教师在数量上仍很缺乏,二则从业务能力上,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民办转正的教师,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农村,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初中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学生的历史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师培训需要加强,此次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三、评价体系陈旧落后,教师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第一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 考试 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展,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视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 进 树优 秀 的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教师也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 而并非其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新课改所倡导的多种评价体系并举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了。第二 学业考试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领导和学生就走向哪里。虽然我市历史中考已经提高到60分,但学校领导和学生不重视历史的现象仍很严重。正课和课后辅导课的的课时严重不足。由于历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历史教师在学期评奖、晋级等方面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挫伤了我们历史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特别是基础年级的学生不注重历史学习,致使我们历史教师在上课时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维持秩序。

四、我们历史教师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一位高中生曾写了如下的话: “老师,我们学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它的功绩意义,但仅此而已。我们语文课学了《阿Q正传》,才知道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 学生学到的历史,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历史,而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又会说“那不是历史,那是文学”。问题到底出在哪?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出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历史,本来是极富煽情的一门学科,但是,让我们把“情”讲丢了。历史又是极富哲理的一门学科,但是,让我们把“理”讲平庸了。没了“情”,没了“理”,历史就剩下干瘪瘪的一堆菜,索然无味。2 知识太贫乏,但又安于现状不愿去自我完善。3 不多听课,也不会听课 4 缺乏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识,更谈不上去设计一堂好课 我们应当怎样的课才能避免枯燥乏味? 第一种说法:(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第二种说法: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第三种说法: ⑴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⑵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 ⑶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⑷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⑸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周围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和情感 1.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语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导语,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一位教师在上《新中国外交》一课时,用了下面一则新闻导入: “深圳新闻网讯 2008年版《中国外交》白皮书编撰工作已于近日启动,该书将于今年年中正式对外发行。中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日前独家授权《文汇报》,提前披露和刊载书中部分内容。书中披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 2.生动的讲述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以及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敷应付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之中,并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讲北洋政府治下的北大的斗争精神中,如此讲到了北大的狠:“北大有多狠呢?教育部的公文来了,不看;中央政府发来的文件,退回;领导写的批条,丢掉;财政部拨来的钱,钱收下来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加上不同的语气,幽默效果更加的浓厚,而通过幽默,又能使得学生理解史实,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工业似一现的昙花,彻底地凋谢了,就象一颗美丽的流星,划过了中国历史的天际,人们目送着那颗流星,带着那长长的叹息„„ 当国家不能为人们的生存保障,不能成为人生实践平台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也就似那流星。所有的能力、热血、才华、激情也只是垂死者那惨白面孔上一缕灿烂的笑容!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百一十年历史。它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时期。它如同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镌刻着“风雨如磐”的屈辱,铭记着“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欢乐。苦难的历程,悲壮的史诗,不朽的业绩,使人们在对历史不倦的反思中汲取了无穷的教益。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山河破碎,国命如丝,落后挨打,血泪斑斑。外国侵略者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大的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 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自“九??一八”开始的十四年的侵华战争。前五次均以中国战败而告终,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瓜分豆剖逼人来。天涯何处是神州?处处扼咽喉!3.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 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 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过程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请大 家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推断。讨论 生1: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旁证 生2: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自证 一是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 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二是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据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三是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就案例言,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生

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生1所举的“一同出土”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留有痕迹”是自证――直接证据。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的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证据证明,自主解决问题。无疑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参与。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以及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的区别。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充实的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的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设疑激疑,对话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设疑激疑,对话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教师在讲述战国时商鞅变法一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师: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被后人称为“战国时期”。同学们从这段时期的名称能联想到些什么呢?为什么后人这样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呢? 生:战争频繁,连年打仗。。。师:我们一起看看考古发现的证据。(有关当年战争的武器图片及描述战争的图片)。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战争次数多,规模大,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请大家想一想。生:发展经济,强大自己,抵御外敌。师:对了,富强成为各国君主追求的目标。(引导后的概括,转入正题)秦国商鞅变法。点评: 非常规式的陈述历史事件,而是设疑激疑地诱导学生思悟,得出结论,最后引入本课主题。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 案例 师:商鞅来到秦国,与秦孝公长谈三次。秦孝公很想变法,但又怕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干涉,于是决定进行“廷议”,也就是召开宫廷辩论会。廷议成为能否实行变法的关键。商鞅能驳倒那些旧奴隶主贵族吗? 生:能。师:你们这么有信心,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以前秦国的宫廷里,亲身感受一下廷议的情景。同学们,你们要站在商鞅的立场上,驳倒旧贵族的谬论。我呢,就委屈点儿,扮演旧贵族。可别忘了,你们现在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改革家商鞅了。咱们开始。师:我是一个大奴隶主,我不仅能占有奴隶,还能占有他们生产的所有物产,这多好呀,为什么要变法? 生:大人,我乃商鞅也,你完全占有奴隶的收获物,奴隶一点生产积极性都没有了。他们逃跑,破坏工具,不断反抗,你怎么能保住自己的财产? 生:你现在能百分之百占有奴隶劳动的收获物,可是他们没有生产积极性。假如现在一个奴隶,一年只能给你生产五百斤粮食,如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每年生产六百斤粮食,分给他们五十斤,你得到的粮食比现在百分之百还要多,你怎么不算这个账呢? 师:现在的办法是祖宗传下来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生:社会是要发展的,国家也要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旧的法,不适应了,就要改变,不变是要激起民愤的。点评: 此案例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廷议”现场,然后提议让每一同学都替商鞅想办法,出主意,驳倒守旧派,取得秦孝公的支持。对全班同学而言这是即兴的无特别准备的。其对话的成功是建立在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储备基础上的。案例: 某老师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内容,设计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将学生分为记者团、张学良、杨虎城及助手、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及以宋美玲为首的国民党代表等四方面人员,在课前以相应的身份收集材料,然后以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再现当年的情景。案例 一老师在讲述宋代历史时设计了一个由学生自由整合历史知识的活动。以下是其中一例。“我是北宋开封的一个富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我的生意越做越红。我在开封开了一家很大的瓷器铺子,后来又开了绸缎铺子、炼铁铺。我还特别设计了白兔商标作为刘氏店铺的标记。刘氏白兔牌货物的名声也越传越响。钱赚得多了,我就在四川、杭州等到地开了几家分店,又花了钱置了不少田地,种上从越南传来的占城稻,这种水稻产量特别高。一次我到四川做生意,几家富商前来拜访,谈起铁钱太重,使用不方便。他们想发行一种纸币来代替铁钱,问我意下如何。我一听,这是好事呀,于是立即拍板入伙。这样,我们16家富商就联合发行了一种纸币叫交子,这可是前无古人呀 世界是最早的纸币。回到开封后,我想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受一下,何况开封又是那么繁华,比唐代的长安城还强。我日夜忘乎所以地玩乐,谁知乐极生悲,朝廷竟被金兵所灭,金兵占据了北方。我惊惶失措,随身带了些金银财宝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江南。当时的朝廷也不得不南渡,在杭州建都(临安),史称南宋。我来到了杭州城,北方的产业自然全没了,我心痛得要命,但幸好我在江南尤其是杭州也有一部分产业,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下定决心一定东山再起,于是重新开始奋斗,杭州城里又出现了以白兔为记的刘氏瓷器铺、绸缎铺和茶叶铺,生意越做越大。我雄心勃勃,还将生意做到了海外,你看在泉州、广州这两大贸易港口的海船上,不时装有我刘氏的货物,都能安全运往海外(指南针)。除了经商,我又置买了许多田地,种上了占城稻、棉花、茶树,产量出奇地高。而此时的杭州城比开封还热闹,日夜笙歌不绝,西湖的美景更是醉人。从此,我就在杭州定居,经商务农。这就是我的经历。点评: 它虚拟历史情景,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用一个故事串联起来,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的想象力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准确,适时巧妙地纠正了学生某些史实的错误,起到一种积极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虚拟的角色情境,整合活用知识。问题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 案例 广州某中学老师在讲述《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籍贯不属广州的同学请举手(统计人数);(2)非广州籍的同学谈谈自己家庭是何时、何原因迁入广州?(多数同学回答是因为父母亲工作原因。)(3)在你的亲朋好友中,哪些人曾经离开原住地,迁往它处?并说明大概去处?(4)能否举出你的亲朋好友中,去西藏、宁夏等内地城市或乡村定居的事例?(5)在以上的人口迁徙中,有何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6)讨论后,教师指出,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曾经出现了人口迁移现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7)讨论: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 点评: 在运用问题情景解决模式时,应注意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力度。这些问题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教材中的内容和观点,通过这些问题要“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通过这些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魅力和解决问题的愉悦。”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堂琐记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对中学历史的学习,既陌生,又充满了好奇的情况,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体现课程改革“人本思想”的授课方法,我精心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尝试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创造。在这节课里,我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半坡氏族聚落和河姆渡氏族聚落,每一大组又分为三个小组,要求他们根据教材内容,发挥丰富的想像,构想绘制一幅半坡氏族聚落或河姆渡氏族聚落生产生活复原图,并附上文字说明,然后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的作品更具科学性,更完整再现了半坡、河姆渡氏族聚落的生产生活状况;看哪一组的作品构图新颖、色彩适当、整体效果好;看哪一组的作品想像更丰富,讲解更自然、更生动„„ 我的话音一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分头讨论开来,或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或专注地倾听同学表述,或争论得不相上下,探讨气氛十分浓厚。目睹此情此景,看着孩子们那充满自信、好胜、力争要拿出最好的作品来证实自己的实力的气势,回忆着昨日曾被誉为休息娱乐的历史课堂,誉为死记硬背的古董历史,我感慨万千;谁说历史枯燥,谁说历史没劲,中华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璀璨文化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感受。枯燥没劲的不是历史本身,而今,随着课改春风的到来,历史陡然变脸,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科目之一,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讨论完毕后,各组推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讲述该组绘制的复原图所体现的半坡聚落或河姆渡聚落的生产生活状况。听着孩子们生动的讲述,感受着孩子们天真却不乏睿智的想像,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欣喜。4.在体验中感悟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内化 案例:在美国有这样一堂历史课。老师一上课就宣布了刚刚进行过的考试的结果。当她发现一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时,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一听便都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示抗议。老师则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抗,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这时,老师才对学生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而遭到白人警察阻扰的情景。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显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伟人,学习这篇文章。案例: 这是一节讲佛蒙特州发展的课。教师先让大家看四张房屋的图片两张房屋外形的素描,两张照片。他告诉大家这是玛格丽特同学的家,并让玛格丽特给大家讲解。玛格丽特开始讲她的祖辈如何从欧洲移民来此,第一座木屋的简陋正说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苦;接着她指着第二座木屋讲了如何建成日光采暖型的新屋,第三座房屋很小,她指着这张照片讲了大萧条时期她祖父的无奈;第四座房屋是她家现在的住所,宽敞、漂亮的二层楼房,还带有两间车库和一个小游泳池。玛格丽特的介绍充满了对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赞美和自豪,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的称赞。教师给大家看的第二组照片只有一张:平坦的草地上半埋着一个旧的木车轮,背景是一片树林和一座白色的房屋。这是另一个同学拉瑞的家。拉瑞开始发言。他讲了先辈用马车拉着全家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用马车拉来牧草喂养奶牛,用马车拉来枫树汁酿成甜美的糖浆。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马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碾过树林中的积雪,也碾过牧场的草地。如今,马车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个车轮静静地躺在庭院中,望着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忘了它,不要忘掉过去。同学们个个屏气静听。教师开始总结:“玛格丽特给我们带来的四张图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是由先辈们的劳动创造的。玛格丽特,我为你们一家自豪!我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自豪!”停了一下,他又说:拉瑞家中的这个木车轮就像是切史的见证,告诫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奋斗。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理解历史了。” 他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等了好一会儿,又说:“但我还有一样东西给你们看。” 教师领着孩子们走出了教室,让大家看远处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尊雕像----一头野牛的雕像。“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许多地方,地名都和野牛有关,其中有名的城镇就有六七个。这表明在这些地方原来生活着大量的野牛。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大家知道,野牛是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动物。我们的先辈们在开拓的过程中,大量射杀野牛,也就断了印第安人的生路。现在,这里没有野牛了,印第安人也无法生存了。我们建一座野牛雕像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记住,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光荣和自豪,也有错误和耻辱!” 这节课效果很好。课后班上不少同学开始从当地传说和遗迹探寻印第安人生活的足迹,还有人开始着手研究美国历史上的失误,像奴隶制、种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等。这节课讲清历史事件,这是知识;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从历史中得到借鉴,这是能力。那么如何看待让孩子们在历史学习中生发出自豪感,对奋斗精神认同和对历史上的悲剧进行反思呢?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因为,它的着眼点是形成一代人的道德观和人生哲学。5.给学生历史感的现实情怀 历史教育教学若就古说古、割裂古今,教学效果、教学功用肯定大打折扣。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可比附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地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两个教学片断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例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造成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意大利衰落,英国崛起的后果。补充内容: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洋两岸贸易首次超过大西洋两岸贸易,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超过与欧洲地区的贸易额,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地区转移。思考问题:面对这样两次相似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例2】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经济迎头赶上和超越先进水平。补充内容: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年》,中国和美国现代化差100年,2080中国有望成发达国家。《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现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后,造成我国现代化的重大倒退。所以大政方针不失误尤为重要。思考问题: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现代化历程,你 能得到什么认识?

6、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 把握好教学活动的“生成” 一位历史老师讲到唐朝灿烂文化时,想放开一些,就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在五分钟内提出的问题是: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李白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李白死在什么地方?在小学我们学过《早发白帝城》,听说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 那个白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 江陵县现在在什么地方? 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古体诗都有哪些特点好吗? 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他的诗歌特点吗? 什么是课堂的生成(1)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2)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3)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在一次教学中,讲到“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正准备按照预设的方案,进一步分析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动机:沙俄意在雄霸远东,侵占东北;法国假借捍卫公道,染指西南边地;德国则顺势施惠,窥视山东„„。不料,一个同学发问:为什么恰恰是这三个国家结盟,其他国家在中国不是一样有利益追求吗? 这是一个课堂教学中突然但是又是合情合理的问题,而且也不只是这个学生的问题。这位教师决定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案,从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这个问题。第一,让学生分析,辽东半岛的割让威胁了哪些国家?第二,补充说明当时的国际关系,即各国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现象?讲明英日关系等。第三,阐明一个观点,即本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欧洲是敌人,但在亚洲是朋友的现象。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姓王的老师为讲述《香港回归》作了充分准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国两制”的作用,王老师还特意准备了香港回归后发生变化的资料。上课了,在简单复习旧知识后,王老师用倒述的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香港回归好吗?有什么意义?”以此引入课题。在群生回答“好”声刚刚落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香港回归,从政治上讲意义重大,但从经济上讲,对香港发展不好”。全班顿时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王老师愣了一下说:“你先坐下,好好听,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到”。(我顿时感到学生挺直的身体缩了下去)。王老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回归的盛况„„继续讲了下去。在讲道香港回归后发生的变化时,王老师将课前准备的香港回归前后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展示出来,并特意对那位同学说:“这是你刚才提的问题,明白了吗?”“就这样吧”学生不太情愿的回答。一位教师在一堂课中,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遭至学生的哄笑,情况非常尴尬的情况下,灵机一动引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一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间接的批评了同学对于无聊的事情表现出的快乐。在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既避免了老师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引导思维回到课堂。学生在和风细雨地帮助中纠正他们学习中的错误,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不会为外界所扰乱。教学设计,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产生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比用沙子搓一根绳子还难,比用空气铸一把利剑还难,比用火点燃水还难。“课程可以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我们如何听课?

一、“听”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我们在听课时,要看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例如: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就会出现一节课“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使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二、“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听课时就要听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

三、“听”板书或教学媒体运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所以听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人家是如何选择媒体的、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四、“听”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有时我们在课上也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但师生低层次的信息交流过多,看上去挺热闹,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或来得及思考,象“是不是”“对不对”“就是说”“什么”等,感觉有些问题是明知故问、目的性差,这实际上也是限制学生思维的“课堂霸权主义”;有时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往往游离于学生之外,有时在频频看表,感觉上是在等时间。

五、“听”教学细节 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优良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青年教师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费潜在的教育资源。细节一:对学习有困难的那部分学生,有经验的老师经常用“试试看”、“还没准备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还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有人情味的言语,让这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体现了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真谛。细节二:有的教师在叫学生时用“请”,同时掌心向上,象托起太阳一样手势;从这一举动中,透着老师对学生尊重和期待。

六、“听”闪光之点 一节课听完了,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一般的公开课,也多有灵采飞扬的机巧之作!有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因此,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力日进。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去上路,前方的路远远没有尽头。情景模拟 教师创设情景:同学们都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熟悉这部电视剧中的三位主人公:虚竹――本是中原少林寺的一名和尚,但后来成为西夏国的驸马;段誉――大理人氏,对中原秀丽景色常常乐而忘返;萧峰――虽长在中原,却生于契丹。下面请你分别伴演他们三个角色,以他们的口气来介绍一下辽、西夏和北宋的历史吧。

生1:我是萧峰的扮演者。当我发现自己其实不是中原人而生于契丹时,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生活在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头头叫耶律阿保机。他领导契丹人民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916年),定都上京。他还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发展经济。947年,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即位,把国名改为大辽。

生2:我是段誉的扮演者。大理历来和中原政权关系友好。这次涉足江湖,来到中原,我对北宋政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它并未完成统一。

生3:我虚竹是西夏的驸马,现在我就把我所了解的西夏历史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党项族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羌族的分支。他们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在11世纪逐渐发展起来。1038年,其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即今天的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对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过积极的贡献。学写对联

教师先提供“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墓前愧姓秦”的对联,让学生仿写。下面是学生的部分习作,对于初中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这样的对联,已属不易了。习作1 秦桧害人“莫须有”;岳飞抗金“满江红习作2 岳家军 几千铁甲破金兵 满江红人人传唱

**亭 莫须有罪害忠良 秦老贼代代骂名习作3 桌上吃尽牛羊肉 饭后喝口汉族茶

横幅:感觉真好习作4 谈到奸诈说秦桧 要讲忠良属岳飞

课 例 牛仔组 印第安组 西部移民组 西部风情组 鸦 片 战 争 课例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 损失调查委员会 政治权益 调查小组 经济权益 调查小组 国土资源 调查小组 文物古迹

调查小组 调查委员会各部门的主要任务 负责调查战争中中国文物古迹遭受破坏的情况,重点调查圆明园的损失和严重后果.文物古迹 调查小组 负责调查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国土资源的损失情况, 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分析评估.国土资源 调查小组 负责调查评估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权益及其对华影响.经济权益 调查小组 负责调查评估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通过不平等 条约获取的政治权益及其对华危害.政治权益 调查小组 主 要 任 务 调查小组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宣传“新政”的海报 课例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金融委员会 农业委员会 罗斯福“智囊团” 工业委员会 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 我眼中的美苏争霸之一 课 例 我眼中的美苏争霸之二 梁宇飞 我眼中的美苏争霸之三 我眼中的美苏争霸之四 我眼中的美苏争霸之五 课始,在《英雄梦》婉约优美的歌声中,教师放映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门》的精彩片断(“多少英雄多少梦,江湖来去南北西东;功名权利一场梦,转眼都成空。”“刀光剑影过一生,恩怨江湖无穷;翻过山几座水几重,任凭暴雨烈日和狂风。”)。最后屏幕画面定格在虚竹、段誉和乔峰这几位人物身上。教师问:大家知道《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吗?大家知道乔峰、段誉、虚竹各是哪个民族的人吗?(学生在短暂的轻松后,立即进入紧张的思考状态。天真无邪的孩子拖着腮在沉思,太美了)。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并立的辽、宋、夏、金并立时期。其中的乔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汉人却是西夏的驸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一课,了解那个动荡年代中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生活及其相互关系。课始,从远处飘来幼童的琅琅读书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过了一会儿,黑板前的屏幕上渐渐显现出一群古代儿童在“先生”的带领下朗诵百家姓的场景。然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这群孩子在读什么吗?学生齐答是“百家姓”。老师说:对。现在请大家来前面找找百家姓中你的姓的位置。(学生积极踊跃,一位大个子同学抢先跑上讲台,顺利找到自己的姓,后面的同学紧跟而上,热情太高了。)老师接着问:那么,大家知道“赵”在中国姓氏中并不是大姓,为什么排在首位呢?(一位同学立即举手,说百家姓编写于宋代,宋代皇帝老儿姓赵。老师表扬:说得好。你看来课外读了不少书,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呢。这位学生表现出骄傲而又充满自信的神情。)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以及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的历史。

课始,教师打开录音机,随之从中飘出刘兰芳说书的声音,这是《说岳全传》的片断:(略)老师动情地说:刘兰芳的评书《说岳全传》、《杨家将》等,伴随着新中国几代人走过了童年,评书中的英雄主义形象、深厚的爱国情感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然而,今天400多种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的民间说唱艺术,有的已经随时间的流逝渐渐失传,如东北大鼓、河南大调曲子、三弦书、青海平弦、兰州鼓子、河西念卷、新疆玛纳斯说唱等,令人十分痛惜。刘兰芳曾大声呼吁:抢救,抢救,再抢救„„若干年后,当炎黄子孙耳朵里只知西洋音乐、眼睛里只能看到油画时,当我们再也听不到《二泉映月》优美的旋律时,也许有人会问上一句:到底是文化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文化?千古何时不“绝”唱?希望从今天开始大家喜欢上评书艺术。现在请大家思考:岳飞是何时人,他生活在怎样一个历史时期呢?他为什么受到历代人民的称颂?今天我们所讲的《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一课的内容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这些问题。导语设计的要求 精 概括性 疑 启发性 妙 趣味性 准 严密性 在讲到契丹的兴起时,一位教师进行了如下精彩的讲述:在浩瀚无垠的北方大草原,契丹是一个扶摇而上、搏击长空的鹰之族。契丹意指“镔铁”。“契”指坚硬的铁器;“丹”指朱砂红,又可视为契丹人生活的巴林大草原的鸡血石。不难想象,这是一个崇尚“铁血”的民族,具有强悍、刚毅和勇猛的性格。在冷兵器时代,契丹人把自己部落的名字称为“铁族”,把自己的领地称为“铁国”,把自己的军队称为“铁骑”,结果,铁流千里,所向披靡。契丹人把国号定为“辽”,是对辽阔草原、辽阔疆域的赞赏。在沉积一千多年后,黑土地上仍然保留着大辽的丰富文化遗产。地理名称如辽宁、辽河、辽阳、辽中、辽西、辽南、辽东、辽北、辽源、通辽,历史文物如辽白塔、辽壁画、辽白瓷、辽墓群、辽石窟等。讲到岳飞抗金,一位教师这样说道:小时候,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聆听《岳飞出世》、《岳母刺字》和《岳飞枪挑小梁王》的故事,听得入神入迷。上学后,我捧着《说岳全传》和《说岳通俗演义》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稍大一些,我趴在收音机旁,听刘兰芳说评书《岳飞传》,总是如醉如痴。成年后,每次路过河南,我总要去汤阴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岳飞庙瞻仰,每次去心灵上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位教师从自己自幼对岳飞故事的入迷、读有关岳飞演义小说的入神,拜岳飞庙的虔诚等真实感受入手,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字最能感动人,教育人。案例: 学生表演历史小短剧《密谋陷忠良》 旁白:南宋建立后,以宋高宗为代表的投降派左右政局。1140年的一天,他召见秦桧。高宗:近日来,朕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心事重重。秦桧:(表示出十分担心的样子)皇上,您这是怎么了,让我好担心,好担心哟!高宗:别提了,宋金开战,我方败了,会被金灭掉;胜了,被金俘虏的父兄二帝会回来。不论何种结局,我都得退位。秦桧:那我们可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啊,一定要保住皇上的位子。高宗:爱卿,你快为朕想一个办法呀!秦桧:岳家军力量不断壮大,太可怕了。现在应赶快调岳飞回朝,而后议和。这样事情或许会有转机。高宗:好,还是爱卿想得周到,你赶紧去把这件事给我办了。秦桧:皇上请放心,臣一定会让皇上高枕无忧的。旁白:秦桧曾被金俘虏过,是金朝放回来的奸细。同时,金军向秦桧提出了杀岳飞为议和条件,他借此推波助澜。* 想改变世界,很难; 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复习法 设问法 谈话法 倒叙法 故事法 乡土法 图示法 材料法 诗歌法 谜语法 在讲授《义和团运动》新课先提问: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面对这一严重的危机,中国的资产阶级作出了什么反应?结果怎样?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与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的同时,中国的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由此导入新课。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新课,通过对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描述,再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讲授《北朝黄河流域的各族大融合》 可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开头。“公元494年 的一天,有个皇帝在洛阳街头看见了一个 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就在朝会上 责备城王,说他奉行命令不力,督察不严 那个城王辩解说,那只是少数人的打扮。这个皇帝就尖锐地反问道 :“难道要全部 那样打扮才算督察不严吗?这简直是一言 丧邦!”,他又转向史官说:“应该把这件 事记载下来!” 这个皇帝就是孝文帝,他 为什么这样严厉不让鲜卑妇女作鲜卑打扮 ?我们今天就要讲到这个问题。讲南宋统治,可引用 林升《题临安邸》一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询问年龄 三好学生 泰山搬家 保护庄稼 大地漫步 大地之子 询问年龄------盘庚 三好学生------班超 泰山搬家------岳飞 保护庄稼------卫青 大地漫步------陆游 大地之子------田汉 身体好才能工作好 康有为 想念祖父远在天边

孙思邈

不要忘记过去 囡 山东百姓来取经 歼 不要忘记过去 《史记》 囡 《千金方》 山东百姓来取经 《齐民要术》 歼 《一千零一夜》 住宿不难 攻守兼备 天色渐明 茅盾全集 东坡踏翠 来稿收到 住宿不难-----白居易 攻守兼备-----茅盾 天色渐明-----徐光启 茅盾全集-----沈括 东坡踏翠-----苏步青 来稿收到-----达尔文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1)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一位学生曾写了如下的话:

“老师,我们学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它的功绩意义,但仅此而已。我们语文课学了《阿Q正传》,才知道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 学生学到的历史,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历史,而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又会说“那不是历史,那是文学”。问题到底出在哪?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出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2)知识太贫乏,但又安于现状不愿去自我完善。

(3)不多听课,也不会听课

(4)缺乏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识,更谈不上去设计一堂好课

我们应当怎样的课才能避免枯燥乏味?

1.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语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导语,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复习法、乡土法、设问法、谈话法、倒叙法、材料法、诗歌法、谜语法、故事法)

导语设计的要求

精概括性

疑启发性

妙趣味性

准严密性

2.生动的讲述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以及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敷应付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之中,并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3.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

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

过程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请大

家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推断。(讨论)

生1: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旁证)生2: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自证)

一是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

二是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

据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

三是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就案例言,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

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生

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生1所举的“一同出土”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留有痕迹”是自证——直接证据。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的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证据证明,自主解决问题。无疑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

参与。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以及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的区别。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充实的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的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4.在体验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内化

案例:在美国有这样一堂历史课。老师一上课就宣布了刚刚进行过的考试的结果。当她发现一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时,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一听便都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示抗议。老师则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抗,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这时,老师才对学生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而遭到白人警察阻扰的情景。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显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伟人,学习这篇文章。

案例:

这是一节讲佛蒙特州发展的课。

教师先让大家看四张房屋的图片两张房屋外形的素描,两张照

片。他告诉大家这是玛格丽特同学的家,并让玛格丽特给大家讲解。玛格丽特开始讲她的祖辈如何从欧洲移民来此,第一座木屋的简陋正说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苦;接着她指着第二座木屋讲了如何建成日光采暖型的新屋,第三座房屋很小,她指着这张照片讲了大萧条时期她祖父的无奈;第四座房屋是她家现在的住所,宽敞、漂亮的二层楼房,还带有两间车库和一个小游泳池。玛格丽特的介绍充满了对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赞美和自豪,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的称赞。

教师给大家看的第二组照片只有一张:平坦的草地上半埋着一个旧的木车

轮,背景是一片树林和一座白色的房屋。这是另一个同学拉瑞的家。拉瑞开始发言。他讲了先辈用马车拉着全家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用马车拉来牧草喂养奶牛,用马车拉来枫树汁酿成甜美的糖浆。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马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碾过树林中的积雪,也碾过牧场的草地。如今,马车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个车轮静静地躺在庭院中,望着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忘了它,不要忘掉过去。同学们个个屏气静听。

教师开始总结:“玛格丽特给我们带来的四张图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是由

先辈们的劳动创造的。玛格丽特,我为你们一家自豪!我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自豪!”停了一下,他又说:拉瑞家中的这个木车轮就像是切史的见证,告诫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奋斗。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理解历史了。”

他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等了好一会儿,又说:“但我还有一样东西给你们

看。

教师领着孩子们走出了教室,让大家看远处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尊雕

像----一头野牛的雕像。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许多地方,地名都和野牛有关,其中有名的城镇就有六七个。这表明在这些地方原来生活着大量的野牛。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大家知道,野牛是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动物。我们的先辈们

在开拓的过程中,大量射杀野牛,也就断了印第安人的生路。现在,这里没有野牛了,印第安人也无法生存了。我们建一座野牛雕像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记住,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光荣和自豪,也有错误和耻辱!”

这节课效果很好。课后班上不少同学开始从当地传说和遗迹探寻印第安人

生活的足迹,还有人开始着手研究美国历史上的失误,像奴隶制、种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等。这节课讲清历史事件,这是知识;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从历史中得到借鉴,这是能力。那么如何看待让孩子们在历史学习中生发出自豪感,对奋斗精神认同和对历史上的悲剧进行反思呢?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因为,它的着眼点是形成一代人的道德观和人生哲学。

5.给学生历史感的现实情怀

历史教育教学若就古说古、割裂古今,教学效果、教学功用肯定大打折扣。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可比附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地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两个教学片断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例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造成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意大利衰落,英国崛起的后果。

补充内容: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洋两岸贸易首

次超过大西洋两岸贸易,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超过与欧洲地区的贸易额,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思考问题:面对这样两次相似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和

借鉴意义?

【例2】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经济迎头赶上和超越先进水平。

补充内容: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年》,中国和美国现代化差100年,2080中国有望成发达国家。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现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后,造成我国现代化的重大倒退。所以大政方针不失误尤为重要。

思考问题: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现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6、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把握好教学活动的“生成”。

一位历史老师讲到唐朝灿烂文化时,想放开一些,就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在五分钟内提出的问题是: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李白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李白死在什么地方?在小学我们学过《早发白帝城》,听说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

那个白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

江陵县现在在什么地方?

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古体诗都有哪些特点好吗?

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他的诗歌特点吗?

什么是课堂的生成(1)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

(2)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3)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在一次教学中,讲到“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正准备按照预设的方案,进一步分析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动机:沙俄意在雄霸远东,侵占东北;法国假借捍卫公道,染指西南边地;德国则顺势施惠,窥视山东……。不料,一个同学发问:为什么恰恰是这三个国家结盟,其他国家在中国不是一样有利益追求吗?这是一个课堂教学中突然但是又是合情合理的问题,而且也不只是这个学生的问题。这位教师决定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案,从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这个问题。第一,让学生分析,辽东半岛的割让威胁了哪些国家?第二,补充说明当时的国际关系,即各国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现象?讲明英日关系等。第三,阐明一个观点,即本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欧洲是敌人,但在亚洲是朋友的现象。

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姓王的老师为讲述《香港回归》作了充分准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国两制”的作用,王老师还特意准备了香港回归后发生变化的资料。上课了,在简单复习旧知识后,王老师用倒述的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香港回归好吗?有什么意义?”以此引入课题。在群生回答“好”声刚刚落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香港回归,从政治上讲意义重大,但从经济上讲,对香港发展不好”。全班顿时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王老师愣了一下说:“你先坐下,好好听,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到”。(我顿时感到学生

挺直的身体缩了下去)。王老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回归的盛况……继续讲了下去。在讲道香港回归后发生的变化时,王老师将课前准备的香港回归前后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展示出来,并特意对那位同学说:“这是你刚才提的问题,明白了吗?”“就这样吧”学生不太情愿的回答。

教学设计,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产生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比用沙子搓一根绳子还难,比用空气铸一把利剑还难,比用火点燃水还难。

“课程可以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本人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已6个年头,总体感觉初中历史课正在改革与发展之中,也逐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1、学生和家长方面,依然没有改变对历史课是“副课”的看法,学生中除了少数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家长在过问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也不会有人问孩子历史考了多少,他们关心的只有语数外,或数理化。

2、学校制度方面,我们学校三令五申强调所谓政史地生这些小学科的重要性,但从制度上却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以我所在学校为例,课表中历史课永远处在每天的最后3节;学校考核老师的工作量在计算时,同样一节课45分钟,历史课的工作数量为1.2分,语数外却是1.4分。

3、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历史课是中考必考科目,考察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初中三年所学知识都在考试范围之内,复习时间紧且任务非常重,但考试实行政史合卷,总分100分,政史各占50分。更有一年中考结束后,政史成绩折半计入总分。这种考查方式,使得历史课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二、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1、在农村初级中学中,专业历史老师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由其他学科转教历史,没有经过专业培养,怎能教好历史呢?大家都是外行,又怎能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呢?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难以开展。

2、专业历史教师数量少,任务重。有的教师一人要担任六、七个班的教学,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兼课教师也不少。教师整日里忙于上课、批阅作业、备课及学生的管理,无暇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身素养难以得到提高。

三、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初中历史教学经过几年的锤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中考指挥棒的调控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步履维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评价改革滞后 在农村,目前评估考察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仍然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如果学校升学率高,则学校的生员既多又广,反之则学校的生员、教师的待遇和评定职称都成了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在现行机制下,任何教师的教学改革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教师的从业危机,学校的考核考评,社会的接受认可等诸多方面,都是老师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改革意识强,受学生欢迎,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考试面前的分数甚至不如某些单纯依靠 “时间加汗水”的历史教师。面对这些,“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屡见不鲜。

2、研究性学习很难开展

现行教材容量太大,使教师感到即使删除一部分内容不讲,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相当吃力,于是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初中生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班级人员过多,教师不具备“威严”是难以维持良好秩序的,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活动课,研究性课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难见成效;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有课时少、考试压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仍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应用,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尤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

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

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讨论、合作留于形式等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能走进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型的学习气氛没有形成,还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

4、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问题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效率不高。另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时有发生。

5、教师的角色转变难度大近几年来,随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开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从大多数的课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在深层次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往往扮演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少数学习好的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是“观众”。

针对以上这些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改变教育理念:

教师在面对现在这些信的教育理念时,首先是要积极学习,并准确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批判地接受吸纳。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多人会把目光定在能力培养上来。但无论是什么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基础知识作为根基。因此,要想学好历史,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基础知识,才能谈得上能力的培养。

三、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的年龄段,那种照本宣科的枯燥教学方法无法吸引他们,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使学生参与教学,才会激发兴趣,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提高自身素质:

无论秉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它的直接实施者就是教师,因此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历史教学质量才有不断提高的机会。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将在本次培训中努力学习,认真和其他老师探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

我担任初三六个班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我坚持以中考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思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本学期的教学主要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课教学,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的教学任务,这个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复习,复习采用了两遍复习法,第一遍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这一遍复习的成败直接影响春节以后的复习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以单元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花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由此让学生们既能从教材出发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中重新有所发现。第二遍复习主要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做好复习学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哪些才是中考的有可能的考点,并且在学案编写中采用了,考点1、考点2等字样,让学生感受到中考已经不是多久远的事情了,从认识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更加刻苦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新课教学大部分都是采用课件教学,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利用多媒体的快捷,增加课堂容量,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好的消化,我把每节课的课件都发到学校管理系统学生的个人邮箱中,以便他们把课堂内容更好的掌握,尤其那些接受能力稍微慢点的同学,他们可以再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消化,最后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督促学生识记知识,方法是以比较轻松的方式多提问。我制作了76个号码,提问的时候进行抽签,课堂上抽到哪个号码,哪个人就是幸运者,然后这个同学进行背诵,如果不能背出要求的内容,课下要去办公室补背。用这种方式提问,不掺杂教师的感情色彩,避免提问的不均,让学生也是时刻准备着有可能提问到自己,时刻有紧迫感,不然的话上节课提问到的下节课就没有提问的可能的话,学生就不会积极备战了。

3、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对由于各种原因成绩差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多与他们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使成绩有所提高。针对学困生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单独详批作业,并让他们对每个学案都到办公室进行默写,一开始有的同学去办公室不积极,时间长了,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逐渐的尝到了甜头,感觉到这是对他们的有效的方式,就去办公室越来越积极了,因为对于这些同学而言,学习好像已经是久违了的事情,重新拾起来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拾信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学期末的考试有5个同学因为督促默写而考及格了,其他的同学虽然还没有及格,有好几个都是29分。我相信经过下学期的努力不及格的同学会越来越少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信心,我相信经过下学期的努力会看到这些同学不一样的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八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本期七年级历史教学除认真地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初一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利用课件使课堂教学添色不少。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几乎没有,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课下所花时间太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上学期开始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及时调整方法就好多了。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2、及时、细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作业不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教法,经常阅读学校订阅的教学杂志,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10节。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充分利用各班的学习小组,进行预习检查、作业检查、订正检查、课课清等。

6、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隋朝到明清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8、每节课上新课前,利用5分钟进行听写检测或提问,然后批改打分,及时订正来巩固所学知识。期末复习也主要是通过听写检测来督促学生有计划的复习。

二、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有不少是被逼去学的。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八个班的总均分是81.6分,各班均分相差不到5分,这充分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更大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3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蛇年离去,骏马奔来。伴随新年的鞭炮声一天天临近,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回望过去我们充满喜悦,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汗水在教育的轨迹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我们喜迎新春,迎接更大的收获。

本学期在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的安排下我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诚惶诚恐,向组长询问要求,向陈佳宁、付芳、陈凤仙等学习教法。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课标,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结合三维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结合教材教法,虚心向办公室的同事学习切磋。在工作中学习,在探讨中前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全面推进导学案,有效实施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了解学情制定计划

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部分家长和学生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盲目指导学习重点,以及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学年龄比较小,还不能很快的从小学模式中走出来,为什么学习历史,怎样学习历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未知数。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能够独立思考,但待优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很难带动全班学生学习。故此我在制定计划时,了解学生实际,结合课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导学案

蕲县初级中学是埇桥区导学案推广基地,根据领导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强调重难点。自主学习不练不讲环节,设计题目有梯度,优秀生和待优生兼顾。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初步了解。在合作探究环节,我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思考题、课外活动题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生成的问题展开探究。在巩固练习不练不讲环节,设计的练习题供各类学生使用,题型多样、新颖别致。在收获与反思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反馈给老师以便于更好的教学。

三、充满激情组织课堂教学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科目,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政治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学生通过读、练、演讲、表演、争论等形式多样的参与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思想认识价值观升华了。课堂学习中比学、赶优蔚然成风,敢于展示各自风采,在疑难问题面前敢于亮剑。针对部分待优生的学困问题,有老师和学习小组长及时帮扶、,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及时批阅作业反馈教学

及时批阅课堂作业,通过作业来发现教学漏洞和差距。学期初,对学生没有全面了解,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及时批阅作业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至关重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授课效果。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是反思的良好作用。在发现问题后,个别问题单独解决,普遍问题集中解决,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五、补差补缺加强课后辅导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存在较大差异,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开发课后辅导资源势在必行。我在每班设立历史学习反馈小组,针对上课期间未能及时全部解决的疑难问题,我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后课外活动时间给一部分学困生提供帮助,使其能够跟上其他同学。我利用两周一次的晚自习,辅导学生如何学习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技巧,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拓宽学生历史的知识面,帮他们甄别历史的真伪,提高他们历史知识素养,提升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六、向同事学习请教提高素养

作为中年教师,我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落伍,能力的滞后,方法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僵化,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我向年轻教师学习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循序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人格。

七、寻找不足继续努力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鼓励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4

一、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资料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就应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能够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

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资料;

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资料;

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资料。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

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

第二,趣味记忆法。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景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xx秋~xx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能够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我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资料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此刻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齐,构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教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我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仅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十分重视的,每节课我必须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仅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我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6

一、本学期实施了的措施及成效

(一)做好了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胜任历史科教学。

1、认真钻研了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细致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良好。

2、积极参加市的历史教研活动,吸取了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了教学理论,本期听课达17节;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教研本事。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了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向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二⑴⑵班历史教学按质按量完成了27课资料,总课时是32课时。教学突出了重点、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人物,理清了历史发展线索。还分门分类进行了归纳,学生掌握了清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和中国近代史发展情景。经统考,平均分、及格率都提高显著。

(三)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品德。

1、进行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经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突出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

2、教会学生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评价本事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法。

3、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归纳清前期和两半社会国家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仅是政府政策作用,并且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结果,使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重塑祖国统一的观念,深刻认识封建社会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本性。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向历史无数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能工巧匠学习,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学生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努力方向

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不够精细,优良人数少,今后将不断改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着力辅导双差生及尖子生,争取夺更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7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一级六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一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储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认真制作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课节有限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8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5、6)三个班级的《中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

虽说这一学期的教学时长将近四个月,却也是转眼即过,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本期的教学工作,兼有得失。学期以来,我本着以学生成长促进自我成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圆满完成了学校制订的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常规教学,有备无患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主修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非史学,这所以去教历史学科,是应学校的要求与安排,我艰难的答应了。因为我对历史的掌握用一窍不通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所以我给自己制订了一系列以“加强自我学习带动学生成长”为主旨的方式方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接受程度,并实时的为备教法提供信息参考。我所教的1班和6班,特征各不相同。1班学生人数66人,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6班学生人数70人,男生人数占了绝大多数。结合《中国历史》的学科特点,男生的接受能力和爱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所以我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在1班会下较大的劲来活跃课堂气氛,而在6班,课堂气氛不太需要我的调动,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所以,做好了“备学生”的工作,课堂上就会比较轻松。

备教材:就是指教学工作者要对自己所用的教学参考书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彻。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老师的讲解,老师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讲解不透彻,学生就很难接受,并且还会对学科产生厌烦情绪。故,我十分重视备教材。开学时,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书,没有任何相关参考资料,为了给学生上好丰富的历史课,我积极在网上查找课时资料、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没有参考书,我就自己在网上下载电子书,然后到县城打印装订,尽最大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课堂、丰富学生知识。

备教法:有了教的.对象和教的内容还不够,要活跃课堂、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中国历史》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这就要求任课的老师不能过于死板,那样只能把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激情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神话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哪个时候应该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等等,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必要是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2、多听课,勤学习,善反思

学校关心新进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能力培养,为我们指定了一帮一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是谭道书主席。不管什么层次、什么学科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重视尖子、鼓励后进,优差结合,整体推进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三、课堂效果与教学成绩

本学期,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我两个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又特别是这次期末考试,我6班32名(近半数)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我自己也不断钻研业务,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与来期教学目标: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社会瞬息万变,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追寻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学习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但我深深的知道,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经验还是很缺乏,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积累,以一颗年轻上进的心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把教学工作当做我一生的事业!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9

一、秋雨绵绵无阻隔

9月28日,伴随着连绵细雨,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前去XX中学学习的路程。此次参加的是XX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听闻渤海中学的历史成绩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更是一流。力求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缺失,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来到XX中学我们先后听了贾XX老师的《洋务运动》、高XX老师的《蒸汽时代的到来》两节新授课和这两位老师的说课。

二、秋阳高照暖心田

首先是贾老师的'《洋务运动》这节课,她的特点主要是精讲。贾老师完全遵循“四不讲”原则,做到了精讲。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局限性是她重点讲的。其它类似洋务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等基础知识基本上由学生阅读后并整理。而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只是一带而过,因为这属于讲了学生也不理解的范畴。通过这样的处理,既节省了课堂时间,给学生留足了背诵的时间,又让学生明确把握了重难点。而我在上课时却不能完全做到精讲,总是瞻前顾后,总是担心万一讲不到再使学生不明白,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越讲越多,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

然后是高老师的《蒸汽时代的到来》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老师的分块记忆法。不同于我们常规处理完教材再让学生背诵的做法,他把工业革命分成了三块:“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每学完一个版块的知识点,便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这种边学边记的做法,不仅可以降低记忆难度,便于学生掌握。也有利于课后对整体知识的梳理,提高了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这两位老师还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导学案教学法、大班额下的小组合作等。都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理顺了思路。

三、秋意浓浓引深思

在学习临近结束之际,宋XX老师提到了教学中教师要具备的“四种意识”。即:课标意识、审题意识、史料意识、知识整合意识等。课标意识是指教师要熟知课标,按照要求备课,分清哪些内容是需要记忆的,哪些只需要了解的。教师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可以减轻学生背诵负担,缩短讲课时间。审题意识和史料意识是指每次做题时都要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做题前要读史料的习惯,以免答非所问,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知识整合意识是指教师要做到课课小结,做好知识归纳,便于学生理清线索,形成整体脉络,更有利于知识的储存和前后联系。这四种意识其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我而言,并未真正做到,时常忽略或者遗漏。教书十余年,有遗憾、有疑惑,如何摆脱瓶颈,燃起热情,是我下一步要去反省和考虑的。

总之,此次XX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总结经验后,更要投入到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自己的课堂,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

一、秋雨绵绵无阻隔

9月28日,伴随着连绵细雨,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前去XX中学学习的路程。此次参加的是XX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听闻渤海中学的历史成绩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更是一流。力求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缺失,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来到XX中学我们先后听了贾XX老师的《洋务运动》、高XX老师的《蒸汽时代的到来》两节新授课和这两位老师的说课。

二、秋阳高照暖心田

首先是贾老师的《洋务运动》这节课,她的特点主要是精讲。贾老师完全遵循“四不讲”原则,做到了精讲。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局限性是她重点讲的。其它类似洋务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等基础知识基本上由学生阅读后并整理。而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只是一带而过,因为这属于讲了学生也不理解的范畴。通过这样的处理,既节省了课堂时间,给学生留足了背诵的时间,又让学生明确把握了重难点。而我在上课时却不能完全做到精讲,总是瞻前顾后,总是担心万一讲不到再使学生不明白,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越讲越多,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

然后是高老师的《蒸汽时代的到来》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老师的分块记忆法。不同于我们常规处理完教材再让学生背诵的做法,他把工业革命分成了三块:“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每学完一个版块的知识点,便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这种边学边记的做法,不仅可以降低记忆难度,便于学生掌握。也有利于课后对整体知识的梳理,提高了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这两位老师还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导学案教学法、大班额下的小组合作等。都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理顺了思路。

三、秋意浓浓引深思

在学习临近结束之际,宋XX老师提到了教学中教师要具备的“四种意识”。即:课标意识、审题意识、史料意识、知识整合意识等。课标意识是指教师要熟知课标,按照要求备课,分清哪些内容是需要记忆的.,哪些只需要了解的。教师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可以减轻学生背诵负担,缩短讲课时间。审题意识和史料意识是指每次做题时都要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做题前要读史料的习惯,以免答非所问,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知识整合意识是指教师要做到课课小结,做好知识归纳,便于学生理清线索,形成整体脉络,更有利于知识的储存和前后联系。这四种意识其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我而言,并未真正做到,时常忽略或者遗漏。教书十余年,有遗憾、有疑惑,如何摆脱瓶颈,燃起热情,是我下一步要去反省和考虑的。

总之,此次XX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总结经验后,更要投入到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自己的课堂,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2

我担任初三六个班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我坚持以中考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思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本学期的教学主要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课教学,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的教学任务,这个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复习,复习采用了两遍复习法,第一遍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这一遍复习的成败直接影响春节以后的复习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以单元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花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由此让学生们既能从教材出发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中重新有所发现。第二遍复习主要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做好复习学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哪些才是中考的有可能的考点,并且在学案编写中采用了,考点1、考点2等字样,让学生感受到中考已经不是多久远的事情了,从认识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更加刻苦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新课教学大部分都是采用课件教学,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利用多媒体的快捷,增加课堂容量,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好的消化,我把每节课的课件都发到学校管理系统学生的个人邮箱中,以便他们把课堂内容更好的掌握,尤其那些接受能力稍微慢点的同学,他们可以再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消化,最后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督促学生识记知识,方法是以比较轻松的方式多提问。我制作了76个号码,提问的时候进行抽签,课堂上抽到哪个号码,哪个人就是幸运者,然后这个同学进行背诵,如果不能背出要求的内容,课下要去办公室补背。用这种方式提问,不掺杂教师的感情色彩,避免提问的不均,让学生也是时刻准备着有可能提问到自己,时刻有紧迫感,不然的话上节课提问到的下节课就没有提问的可能的话,学生就不会积极备战了。

3、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对由于各种原因成绩差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多与他们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使成绩有所提高。针对学困生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单独详批作业,并让他们对每个学案都到办公室进行默写,一开始有的同学去办公室不积极,时间长了,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逐渐的尝到了甜头,感觉到这是对他们的有效的方式,就去办公室越来越积极了,因为对于这些同学而言,学习好像已经是久违了的事情,重新拾起来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拾信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学期末的考试有5个同学因为督促默写而考及格了,其他的同学虽然还没有及格,有好几个都是29分。我相信经过下学期的努力不及格的同学会越来越少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信心,我相信经过下学期的努力会看到这些同学不一样的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3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景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xx秋~xx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能够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我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资料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此刻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齐,构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教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我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仅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十分重视的,每节课我必须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仅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我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4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一级六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一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储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认真制作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课节有限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5、6)三个班级的《中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

虽说这一学期的教学时长将近四个月,却也是转眼即过,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本期的教学工作,兼有得失。学期以来,我本着以学生成长促进自我成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圆满完成了学校制订的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常规教学,有备无患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主修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非史学,这所以去教历史学科,是应学校的要求与安排,我艰难的答应了。因为我对历史的掌握用一窍不通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所以我给自己制订了一系列以“加强自我学习带动学生成长”为主旨的方式方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接受程度,并实时的为备教法提供信息参考。我所教的1班和6班,特征各不相同。1班学生人数66人,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6班学生人数70人,男生人数占了绝大多数。结合《中国历史》的学科特点,男生的'接受能力和爱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所以我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在1班会下较大的劲来活跃课堂气氛,而在6班,课堂气氛不太需要我的调动,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所以,做好了“备学生”的工作,课堂上就会比较轻松。

备教材:就是指教学工作者要对自己所用的教学参考书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彻。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老师的讲解,老师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讲解不透彻,学生就很难接受,并且还会对学科产生厌烦情绪。故,我十分重视备教材。开学时,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书,没有任何相关参考资料,为了给学生上好丰富的历史课,我积极在网上查找课时资料、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没有参考书,我就自己在网上下载电子书,然后到县城打印装订,尽最大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课堂、丰富学生知识。

备教法:有了教的对象和教的内容还不够,要活跃课堂、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中国历史》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这就要求任课的老师不能过于死板,那样只能把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激情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神话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哪个时候应该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等等,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必要是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2、多听课,勤学习,善反思

学校关心新进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能力培养,为我们指定了一帮一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是谭道书主席。不管什么层次、什么学科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重视尖子、鼓励后进,优差结合,整体推进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三、课堂效果与教学成绩

本学期,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我两个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又特别是这次期末考试,我6班32名(近半数)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我自己也不断钻研业务,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与来期教学目标: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社会瞬息万变,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追寻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学习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但我深深的知道,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经验还是很缺乏,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积累,以一颗年轻上进的心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把教学工作当做我一生的事业!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6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蛇年离去,骏马奔来。伴随新年的鞭炮声一天天临近,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回望过去我们充满喜悦,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汗水在教育的轨迹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我们喜迎新春,迎接更大的收获。

本学期在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的安排下我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诚惶诚恐,向组长询问要求,向陈佳宁、付芳、陈凤仙等学习教法。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课标,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结合三维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结合教材教法,虚心向办公室的同事学习切磋。在工作中学习,在探讨中前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全面推进导学案,有效实施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了解学情制定计划

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部分家长和学生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盲目指导学习重点,以及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学年龄比较小,还不能很快的从小学模式中走出来,为什么学习历史,怎样学习历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未知数。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能够独立思考,但待优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很难带动全班学生学习。故此我在制定计划时,了解学生实际,结合课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导学案

蕲县初级中学是埇桥区导学案推广基地,根据领导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强调重难点。自主学习不练不讲环节,设计题目有梯度,优秀生和待优生兼顾。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初步了解。在合作探究环节,我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思考题、课外活动题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生成的`问题展开探究。在巩固练习不练不讲环节,设计的练习题供各类学生使用,题型多样、新颖别致。在收获与反思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反馈给老师以便于更好的教学。

三、充满激情组织课堂教学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科目,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政治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学生通过读、练、演讲、表演、争论等形式多样的参与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思想认识价值观升华了。课堂学习中比学、赶优蔚然成风,敢于展示各自风采,在疑难问题面前敢于亮剑。针对部分待优生的学困问题,有老师和学习小组长及时帮扶、,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及时批阅作业反馈教学

及时批阅课堂作业,通过作业来发现教学漏洞和差距。学期初,对学生没有全面了解,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及时批阅作业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至关重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授课效果。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是反思的良好作用。在发现问题后,个别问题单独解决,普遍问题集中解决,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五、补差补缺加强课后辅导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存在较大差异,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开发课后辅导资源势在必行。我在每班设立历史学习反馈小组,针对上课期间未能及时全部解决的疑难问题,我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后课外活动时间给一部分学困生提供帮助,使其能够跟上其他同学。我利用两周一次的晚自习,辅导学生如何学习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技巧,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拓宽学生历史的知识面,帮他们甄别历史的真伪,提高他们历史知识素养,提升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六、向同事学习请教提高素养

作为中年教师,我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落伍,能力的滞后,方法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僵化,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我向年轻教师学习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循序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人格。

七、寻找不足继续努力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鼓励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7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八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本期七年级历史教学除认真地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初一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利用课件使课堂教学添色不少。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几乎没有,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课下所花时间太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上学期开始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及时调整方法就好多了。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2、及时、细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作业不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教法,经常阅读学校订阅的教学杂志,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10节。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充分利用各班的学习小组,进行预习检查、作业检查、订正检查、课课清等。

6、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隋朝到明清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8、每节课上新课前,利用5分钟进行听写检测或提问,然后批改打分,及时订正来巩固所学知识。期末复习也主要是通过听写检测来督促学生有计划的复习。

二、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有不少是被逼去学的。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八个班的总均分是81.6分,各班均分相差不到5分,这充分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更大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优秀8

一、本学期实施了的措施及成效

(一)做好了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胜任历史科教学。

1、认真钻研了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细致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良好。

2、积极参加市的历史教研活动,吸取了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了教学理论,本期听课达17节;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教研本事。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了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向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二⑴⑵班历史教学按质按量完成了27课资料,总课时是32课时。教学突出了重点、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人物,理清了历史发展线索。还分门分类进行了归纳,学生掌握了清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和中国近代史发展情景。经统考,平均分、及格率都提高显著。

(三)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品德。

1、进行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经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突出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

2、教会学生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评价本事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法。

3、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归纳清前期和两半社会国家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仅是政府政策作用,并且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结果,使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重塑祖国统一的观念,深刻认识封建社会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本性。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向历史无数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能工巧匠学习,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学生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努力方向

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不够精细,优良人数少,今后将不断改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着力辅导双差生及尖子生,争取夺更好成绩。

下载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大全]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有效教学被提的也越来越多了,这更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该怎样理解历史的有效教学,又该怎样的在......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摘要: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历史课程......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老师......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许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因此整天的背来背去,头晕脑涨的可最后什么都没记住。其实,学习历史不仅仅会背,更关键的是......

    初中历史教学与中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与中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董莹(2010-3-19)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已经实施多年,今年初三也已进入了系统的复习阶段。如何进行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初三如何针对今年中考政......

    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精选五篇)

    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农村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