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4: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

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农村中学的教学中,学生平时就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又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1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

2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

3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

4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四、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1、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2、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谛。

3、选择专题深入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五、打破“权威”的信仰,树立“信仰”的权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当仁,不让于师”,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尝试

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尝试

小河中学历史课题组

马红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我们历史课堂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为初中历史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必然趋势。由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本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据此来谈谈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初步尝试。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做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有一种神秘感,其实不然,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联系,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细心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相似之处,并结合学生实际,消除学生历史知识遥远、陌生的感觉,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课时,结合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的实际,提出了与他们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铁制工具与木制工具、石制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因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锄头、镰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比较熟悉,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勤于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得出铁制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力,引发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等。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借用学生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加以引导、利用,在讲到宋代的民族关系时,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中的情节来引入课文,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名字为何叫郭靖和杨康,引出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靖康之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果然这一导入,就像磁铁一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持久,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深厚感情,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及时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更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偏差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教”来启动学生的“学”,从而达到“自得之”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启发他们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授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鸦片战争》一课时,针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用两个字概括每一条内容进行记忆,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针对《南京条约》的影响,我分设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割地对中国有何危害?(2)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3)五口通商是互利的吗?其危害是什么?(4)协定关税对中国有何影响?由此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进行到后面的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其危害时,我放手让学生来讲,学生以分析《南京条约》的方法为借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的内容,并针对每一条内容设计成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将《马关条约》的内容总结为“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方便学生记忆及掌握,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在看了目录之后,把这册历史课本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脉络,并将本册中国近代百年史归结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百年抗争史及百年探索史。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验证了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生生、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八年级(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时,在之前,我就让学生分成两组,课后,收集各组的资料来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是应该留下,杀身成仁;还是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学生准备之后,授课过程中就让学生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辩论,既活跃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和演练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老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探索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作学生,学生当老师。“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时故意说出不正确的观点,以此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设问寻疑,引导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努力去探究的目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深刻地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慧的火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出其中的疑惑点,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中的“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时提出:“‘西安事变’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 “捉住了蒋介石,蒋介石能不能杀?为什么?”确立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兴趣极浓,讨论热烈,人人动脑动口,教师从中启发诱导。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宽阔胸怀;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西安,力挽狂澜,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尝试和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奋斗的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知识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努力。

第三篇: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有效教学被提的也越来越多了,这更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该怎样理解历史的有效教学,又该怎样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落实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呢?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很多人都知道提高课堂效率,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想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行为。如果简单的从我们学校的培训学习中来概括,“有效教学”就是教师能够有效“授课”、有效“设问、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有效“解疑”。

经过培训和学习,我粗略的认为,历史有效教学和其他学科基本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知道,面对新课程改革,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承担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开放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重任,肩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体现上述学科价值,那么历史教学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无可争辩了。在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以后,真正的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我个人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历史究竟有什么用。

历史是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财富。第一,学习历史,我们才能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养成一种历史的眼光。俗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包含了社会发展进程的种种变革和奥秘,包含了人类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学习历史,能够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学习历史,才能传承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感情。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孙子兵法》的古代打仗的战略战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执著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教育、启示、鞭策和思考,正是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体现上述学科价值,那么历史教学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无可争辩了。

(2)、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有效的。

在历史教学的实施中,考察教学的有效与否,根本体现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有效方法以及对客观历史做出的合理评价,从而形成长效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说到底,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就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否符合21世纪的人才要求。

在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以后,真正的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我个人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1)、培养兴趣,注重学法。兴趣的培养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着力点。就初中历史而言,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比如多媒体音、视频的呈现,学生表演等。大家都喜欢时事政治,入今年的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把这些带入课堂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反思。

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你的课,爱听你的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口才,还要有为学生搭建兴趣桥梁的办法。

历史学科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比如,对于一些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等)要抓住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及影响;对一些具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正策,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等,通过比较加强认识和理解。

2)、刻意求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

“喜新”“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如中国古代史开始提到人类的进化,很多学生看到那些久远的复原图及头盖骨立马充满了好奇。教师上课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当然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就会使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境界就有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创新。可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它不仅是促进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历史教学的情境环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举例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落后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并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走向繁荣的。整段历史的学习是要通过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激励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所以,在处理《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通过课件的展示、电影《甲午风云》《林则徐》的经典片段、再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恃强凌弱的情境中,很快,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分析后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历史学习由于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往往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还要讲究历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上《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学习内容时,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三至五个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把他们解放前与解放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再上课。课下,学生们有的上网查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视频及图片,„„课堂上学生代表展示着自己的所获非常兴奋,同学们听的也非常专注,最后我将这些史实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条理化。这堂课就做到了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同学们的距离,提高了兴趣,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好。

2)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没有“师道尊言”的架子,以学生学习合作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例如指导学生做课前准备。查阅资料,编写表演词,帮助整理学生收集的游戏和比赛中,为获胜者鼓掌,为落后者鼓劲。学生的表演或回答问题,都会得到教师真诚的鼓励和称赞。学生从教师的眼中感受到信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指导者、辅导者和教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对教师的畏惧和约束感,师生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的内心接纳了教师,喜欢了教师,就会乐意参加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发展。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能够事半功倍,而且科学方法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的学法指导渗透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活动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且“会学”。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把重要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独特的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最终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跃起来。

1)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3)以教科书为主要教材,并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

(4)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讲述方法,具体的史实要讲得生动,抽象的概念要深入浅出,理论分析要深刻。

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准确,即指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杜绝含混不清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表述。

二要精练,即用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精练有助于扩大课堂知识量和信息量,精当地刻画出知识间的本质联系。

三要通俗,即教师的语言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不能晦涩艰深,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四要艺术,即教师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前提下,大胆创作教学语言,构建意境,启人心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讲授过程中必须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生气,语言表达快速而有节奏。

(5)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启发和调动学生接受信息。.概念: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美国的教育家斯莱文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使用小组讨论法应坚持的原则

1)有效组合,组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曾在小组规模研究的总结中建议,5~6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讨论小组构成上,要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并且要推选出小组组长,组长要在学习热情、凝聚力、策略、计划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影响,并且善于组织,成为本组的核心。推选出组长后,由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和职责。当然这个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不同的课业内容进行调整。(2)精心设题,注重课前调查和探究

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的,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有争论性的问题(最好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答案)。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设疑),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提供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好课前的知识准备。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话可说且持之有据,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否则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3)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参与地位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

三)情境教学法—— 让历史复活起来 1.概念:

是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真实,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情境教学模式的流程 1)制定目标,师生准备;(2)创设情境,具体展示;(3)深入情境,情感体验;(4)分析理解,共同探究;(5)归纳评论,总结转化。3.情境的内容来源与呈现方式

时政材料、经典论述、数据资料、乡土资料、影视资料等等。

口头表述、朗诵渲染、展厅展示、图文展示、现场报道、角色模拟等等。4.使用情境教学法应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要求和重点、难点出发,围绕教学主题构建情境。(2)生活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

(3)真实性:真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底线,即使是虚拟

情境也要符合大的历史背景。(4)挑战性:情境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能激发思考兴趣。要

善于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

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

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适度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精选和适量,不能滥用

历史情境,否则会让学生目不暇接,浮于表面。

四、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

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历史人物,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体验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感知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使用角色扮演法应坚持的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即尊重史实。剧本的设计可 以做一些想象和虚构,但不能违背历史的本质真实,不能出现戏说历史的娱乐化做法。(2)恰当处理虚与实的关系。

著名历史事件的大纲节目一般不能虚构;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当他们成为剧中主角时更应慎重;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也要尽可能符合历史的事实;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部分做任意更动。

五、课堂辩论法——没有硝烟的对垒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往往不会人云亦云,对许多问题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有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出乎教师的预料。通过课堂辩论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一方面能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在辩论中获取成就感,并不断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辩论教学法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辩题的选择要符合教学主题,具有思辨性。

第二、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提供资料,适当点拨和启发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第三、辩论时切忌走过场,要有辩论规则,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对待。

第四、辩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对正反两方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而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麦哲伦是一位具有典型性、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对于这位“半是天使半是野兽”式的人物,似不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全面、正确地评价麦哲伦,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按其历史本来面目,从分析他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入手,抓住他一生活动的主流和典型事例,实事求是地加以考察和研究,作出公正的评价。

第四篇:对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笔者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有差距的,因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共大家探讨,从而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农村学生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农村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教学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与社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审视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笔者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时代呼唤新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效性缺失问题

造成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方面。

1、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差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相比较而言,由于城乡人文环境不同、父母重视程度和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覌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较为突出,而这种不同基础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新的班级。但是老师的教学进度对班级中的每一孩子是同步的,这就会产生的这样的情况。以初一历史与社会《地球和地球仪》为例,在这堂课中的教学中,大约有2/5左右、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接受了这课知识。2/5左右的中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来达到知识的内化,还有1/5左右的困难学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长期以往,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就会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课堂教学密度量小、教学水平不理想

课堂教育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笔者发现在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出现大量无效工作等现象。或者有些教师片面追求高密度,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学习,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再者,农村初中教学中用于记忆和理解的低层学习任务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过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大多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停留于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像类似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等基本上无法展开探究。

(二)创造性缺失问题

创造性缺失问题是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现代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采用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事来套装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体系。这种大规模机械复制的逻辑与创造性发展逻辑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说,重机械训练,轻创造性培养,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生机和灵性的泯灭。即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使所学的知识几近无用。笔者从城区到农村教学,很明显的感觉就是“静”,这个“静”,不是褒义,而是无生机。举例:《秦大一统》,老师讲到,秦始皇修长城真是劳民伤财,对老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农村孩子在课堂是没有异议的,而在城区的中学生对修长城的利弊能评论出一、二、三来。

2、课堂教学缺乏现实意义和人性化

目前,我们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仍然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整日沉浸于多种符号的逻辑学习中,单调乏味的生活成为课堂生活的全部内容,例如,九上历史与社会,需要写《关于XXXXX的社会调查报告》,而这里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住校生,周六又有大量的作业,周日补课。所以学生没时间去调查社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最终目标,与社会脱节,从而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主体性缺失问题

近几年来,教育界掀起的“主体热”方兴未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践层面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生成机制缺失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活动整体缺失。

教学中有经验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度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甚至出现了以教师主体性代替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例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问是极大多数的,而学生提问,提出异议及其它的行为是极少数,对学生而言,师生交流行为基本上是 “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

(四)情感性缺乏问题

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情感性缺失。笔者发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模式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上仅限于书本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功能,缺乏设计情感目标的内容。比如讲到九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可以涉及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一课最主要的还是情感教育,但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划一划,把重点放在考试点上,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还有《一国两制》中也可以渗透同根同种的理念,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情感教育不能一带而过。

二、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问题严重抑制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场攻坚战。在这里笔者分别对提高教学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充分,规划时间。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事先计划和组织好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前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储备,然后设计教学流程。流程中要注重各个环节大致的时间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性。

第二、课堂简约,精打细算。我们在考虑确立目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更要考虑45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规划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收益。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是:不可随意发挥,天马行空,夸夸其谈,比如有老师在讲九上《和平问题》时,谈到恐怖主义、恐怖分子时学生的兴趣浓厚,随之老师的兴致高涨,讲着讲者就不着边际了,谈到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影响和平的因素是没有偏离主题,但是谈到朝鲜政府专制,经济落后,金正日的私生活是完全偏离了教材的主题。学生的兴趣是调动了,但教师没有注意简单扼要,切中主题,因而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在有效的时间内突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二)、重视学生自主行为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造性人才。“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十个手指不可能一样长”。因而学生们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的发展更是与众不同的,教师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们的自主行为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笔者在这方面做了简单的尝试:笔者所带的是两个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因为是新接收的两个新班级,我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提问。并且每两周预留一节课的时间,命名为:社政开放课。在这节课中,老师是听众和解答者,学生是提问者和质疑者。刚开始,效果不理想,学生放不开,提问者寥寥无几,且问题没有深度。但是老师没有泄气,继续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激励,渐渐的,由于后进生的积极参与,全场出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场面,以八下《屈辱的岁月》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普通生提出一般知识性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②战败后所签定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有那些?③《马关条约》的签定给我们当时的中国带来了那些影响?优秀生会提出较为深刻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异同?②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尝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高涨,80%的同学基本上能掌握全部教材知识,学习成绩也上去不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不再是独角戏。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一、加强师与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创设合作共赢的氛围。

师与师之间要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传统的政史地专业的分科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显得“先天不足”,加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明显薄弱,科班出生的教师很少,更需要向城区学校学习,如浣江中学,他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统一教材和教辅,统一进度,同步考试。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教师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切磋。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现在在做的“送教下乡”工程和农村教师的领雁工程培训,也不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二、处理好师与生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 3 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笔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育更有实效性,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反之,疏远、冷漠、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必然会降低教育成效,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古人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城区孩子普遍见识广,胆子大,而农村孩子相对闭塞,容易害羞,这就需要农村教师更应该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以真情对待他们,把学生不仅当作是受教育者,而且是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将更有实效性。

(四)、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第一、要注重创设情感教学,以情感人。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如果教学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减弱,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学习就会变得毫无生机甚至很痛苦。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点,精心创设情感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例如七年级下册《演好自己的角色》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后,我创设了[动情一刻]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多媒体展示材料《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黄志全师傅是一名公交司机,一天他驾驶一辆公交车行驶在繁华闹市中,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二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三是把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黄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我要求学生默读,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提出问题:黄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谈谈阅读材料后的感受。这一刻同学们都在静静默读、聆听、思考,黄师傅在最后一分钟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责任的真正含义和人性的光辉。教师应多创设这样一些蕴涵丰富情感内涵有动情点的情景来打动学生,促进学生学习。

第二、要重视情感设计的拓展、延伸和升华 拓展课题主题,延伸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在关注中去体验、感受、思考、质疑、求证,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是历史与社会课的重要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责任。例如八下《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到时下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适当的讲解中国和世界的应对措施,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对于学生情感和责任感的提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延伸情感教学之外,笔者认为实践活动对情感的升华更来的深刻。例如:九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时,可以结合本农村学校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校园内的环境破环、资源浪费等现象,然后开展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主题教育。笔者还在思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敬老院进行慰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了关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农村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浅显分析,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点,让我们共同努力,去促进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出历史与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尝试实施方案

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尝试

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我们历史课堂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为初中历史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必然趋势。由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本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据此来谈谈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初步尝试。

解决措施: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借用学生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加以引导、利用,在讲到宋代的民族关系时,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中的情节来引入课文,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名字为何叫郭靖和杨康,引出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靖康之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果然这一导入,就像磁铁一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持久,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深厚感情,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及时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更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偏差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教”来启动学生的“学”,从而达到“自得之”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启发他们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授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鸦片战争》一课时,针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用两个字概括每一条内容进行记忆,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针对《南京条约》的影响,我分设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割地对中国有何危害?(2)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3)五口通商是互利的吗?其危害是什么?(4)协定关税对中国有何影响?由此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进行到后面的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其危害时,我放手让学生来讲,学生以分析《南京条约》的方法为借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的内容,并针对每一条内容设计成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将《马关条约》的内容总结为“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方便学生记忆及掌握,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在看了目录之后,把这册历史课本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脉络,并将本册中国近代百年史归结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百年抗争史及百年探索史。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验证了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生生、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八年级(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时,在之前,我就让学生分成两组,课后,收集各组的资料来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是应该留下,杀身成仁;还是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学生准备之后,授课过程中就让学生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辩论,既活跃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和演练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老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探索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作学生,学生当老师。“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时故意说出不正确的观点,以此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设问寻疑,引导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努力去探究的目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深刻地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慧的火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出其中的疑惑点,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中的“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时提出:“‘西安事变’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

“捉住了蒋介石,蒋介石能不能杀?为什么?”确立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兴趣极浓,讨论热烈,人人动脑动口,教师从中启发诱导。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宽阔胸怀;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西安,力挽狂澜,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研究周期

下载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为了完成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要......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本人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已6个年头,总体感觉初中历史课正在改革与发展之中,也逐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

    初中历史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初中历史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高效课堂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对于如何发展这一课改问题,大家都在想办法。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见意: 首先,这一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课堂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兆浦 传统的教学观是把学习简单的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这种教学就是要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理解,记忆下来,从而......

    初中历史教学与中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与中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董莹(2010-3-19)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已经实施多年,今年初三也已进入了系统的复习阶段。如何进行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初三如何针对今年中考政......

    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5篇可选)

    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吉安县敖城中学 王义成 “历史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新课改 新困惑 1.新教材---想说爱你不容易 第一 新教材作为一门分科课程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逻辑结构,注重了教学的认知功能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