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舞蹈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6: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舞蹈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舞蹈说课稿》。

第一篇:大班舞蹈说课稿

大班舞蹈说课稿:《欢乐邀请舞》

大班舞蹈说课稿:《欢乐邀请舞》

大家好,今天我上了一堂大班的<<欢乐邀请舞》.下面,我主要围绕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内容

本班幼儿经过小班、中班的系统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好的舞蹈基础,孩子们喜欢上舞蹈课,课余时间幼儿经常自发创编舞蹈自娱自乐,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欢乐邀请舞》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通过创编舞蹈,每个幼儿的表演都能从中得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为今后的顺利成长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爱。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

3、知识目标:幼儿能基本认识图谱,能通过谱图启发幼儿创编舞蹈。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课件(背景图片)

2、布置好场地。

(四)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体验美,自由的表达自己欢乐喜悦的心情。

2、活动难点:

能运用学过的动作创编舞蹈。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随机教学法:为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我注重采用随机教学法,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追随着幼儿,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敏感的扑捉可挖掘的、有价值得部分,启发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2、欣赏法:这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重点部分重点欣赏。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直观的感受舞蹈艺术的造型美,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示范法:是根据舞蹈的难易,幼儿接受水平及教学阶段目的的不同,我采用完整示范和局部示范。示范前对幼儿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模仿。

4、启发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具体事务用语言描述出来或动作表现出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练习法:是指幼儿亲身参加到舞蹈艺术创编活动中来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径。在教师指导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乐句和完整串排练习方法。在幼儿练习、掌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单独练习方法。

6、个别指导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从动作美感,自主创编、大胆表现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请他个别示范,达到“以强带弱”、“互相学习”的目的;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我从动作规范、完整连贯等方面给于个别指导,缩小了全班幼儿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强幼儿对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二)学法

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一是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学习;

二是借助录音、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三是发挥想象,创造美。

三、说教学程序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们的耳朵听(播放音乐)

师:喜欢吗?听了你想做什么呢?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首句拍手。

师:现在和我一起听音乐,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拍了几下手,就表示有几个乐句。

师:有几个乐句?没有我,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动作,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位置,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自己跟着音乐做出喜欢的动作,随便做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有点像什么?新疆舞,手腕要转起来!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要先做好准备。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幼儿围圈)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作提升)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通用

舞蹈说课稿通用1

一、说教材

1、课题类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大班健康领域《足尖上的舞蹈》。

2、内容分析: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孩子们进入大班,要写字、要进行手工活动等,难免会接触到一些尖的物品。潜在的危险无处不在。

如写字用的笔、手工用的剪刀,甚至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细细,长长,尖尖的,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因为孩子年龄小,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品缺乏防范意识。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尖利常用的物品,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足尖上的舞蹈》就刚好契合这一纲要中的安全生活要求。

3、幼儿现状分析:《指南》中指出,3——6岁幼儿应该懂得一些简单的健康常识,初步形成健全、安全的生活所需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结合我班的班级区角特色之一《剪窗花》这一主题。选这一主题的原因在于每次活动中有幼儿不会正确运用剪刀、剪纸甚至拿剪刀在空中乱挥。孩子们还没形成“尖利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这一安全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通过“足尖舞”又名芭蕾舞这个足尖的舞蹈动作,来真实地体验脚尖站立的感觉,初步感知“尖尖”的含义同时了解到实际生活中尖利的物品如果使用不当会很危险的。

4、教学重难点:依据活动目标和幼儿实际认知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尖利物品的特征,知道尖利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学习正确使用方法。活动难点:能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次活动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芭蕾舞剧《四小天鹅》感知“尖尖”的含义,了解尖利物品的特征,体验尖利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能力目标:知道尖利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能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乐意自主参与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教育法有:

1、欣赏法: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著名的芭蕾舞剧《四小天鹅》,从而启发幼儿感知“尖尖”的含义,寻找生活中尖利的物品。

2、情境设问法: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讨论法:师幼商讨,启发幼儿。

四、说教学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它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了使目标更好更和谐地达成,我做了以下准备:

1、准备芭蕾舞剧《四小天鹅》的录像资料或剧照,芭蕾舞演员穿的舞蹈鞋。

2、准备剪刀、筷子、笔和针等物品。

3、教学挂图《足尖上的舞蹈》。

五、说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1、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著名的芭蕾舞剧《四小天鹅》,引导幼儿观看芭蕾舞演员跳舞的动作特征。

教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脚是什么样子的?

2、师幼讨论芭蕾舞的魅力。芭蕾舞演员好像是仙女,足尖好似流水,优美而流畅,所以芭蕾舞又叫“脚尖舞”。教师请幼儿也跳芭蕾舞,让幼儿说说,用足尖跳舞时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寻找生活中的尖利物品师幼再次跳跳芭蕾舞,体验脚尖站立的感觉,初步感知“尖尖”的含义。

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尖利物品既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教幼儿正确使用尖利物品。

(三)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本环节是此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重点得以化解的中心。

教师为幼儿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出示一根绳子、小学生的作业本、有洞的衣服、弹子等。

教师:怎样将绳子分成两根呢?小学生使用什么写字的?衣服破了用什么缝补呢?用什么捡起弹子呢?(知道剪刀、笔、针、筷子的作用)

(四)师幼商讨,启发幼儿

1、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尖利的,如指尖和脚尖、刀、木匠的工具(凿子、钉子)、大头针等等,并知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尖利物品给人们身体带来的伤害。

教师:尖利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你有没有被尖利的东西划伤过?划伤后有什么感觉?

3、师幼商讨使用尖利物品的正确方法,如果使用剪刀时尖头不对着人,随时将尖利的东西放入盒子或袋子内等,并让幼儿现场模拟正确的使用方法。

六、说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活动室内和幼儿园环境中寻找尖利的东西,并讨论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

舞蹈说课稿通用2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彝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清新、欢快、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堂课彝族舞蹈的学习,是为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彝族舞的风格、韵律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a、通过彝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

c、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是体现一种内涵,尤其是民族舞蹈,更要舞出本民族的文化与特点。本堂课彝族舞的学习重点掌握第二部分的动律特点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膝部有连续不断的曲伸和踏步的衔接。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及时纠正表扬,共同进步。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部分

a、首先我先完整的示范

b、让学生们谈谈:看完老师的示范,说说你对彝族舞蹈的了解

c、对学生舞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

2、授新

在这教学环节中

a、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首先是彝族舞蹈基本体态和动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再来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领悟,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能体现彝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彝族舞的特点。)

最后进行分组展示、巩固提高

b、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这样能使学生动作更加规范、准确。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舞蹈。

c、舞蹈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还要有灵气、情感和优美的姿态。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

3、布置了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对彝族舞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因为整个舞蹈都已经教授完毕,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情感的渗入。

4、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舞蹈说课稿通用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言,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是实现他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美的舞姿把人们带入了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与舞蹈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及动作韵律等特点。

(2)在欣赏、模拟、表演、创编等活动中,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现力,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乐舞交融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是肢体动作的艺术,不仅仅是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风格特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蹈的体态风格,灵活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难点是要求学生根据舞蹈音乐来进行创编。

二、说学法

课堂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乐舞交融的教学活动当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视觉来观察模仿老师和图片中所给出的'动作,用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并用交互式的学习方法,创设学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让乐舞交融装点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说教法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与学的问题上,从重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图像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比较鉴赏法等,从而使学生获得感受与鉴赏、模仿与表演、创编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模拟,亲近艺术。

课伊始,教师身着傣族服饰,伴随优美的音乐跳一小段傣族舞蹈,接下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来到具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舞蹈采风活动”,期间采用“傣族文化”知多少的提问方式,揭示课题《傣族舞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视频鉴赏,领悟风格。

通过多媒体辅助式教学,请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与图片,鉴赏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

3、自主探索,领悟动作。

教师首先播放电脑合成的影片,呈现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手型、手位及脚位,让影片所表现出优雅、柔美的静态舞姿,深深吸引着同学。抓住这一切入契机,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来模仿手型、手位及脚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动作的要领,再让学生看教师示范,启发学生发表评议,加强手型、手位及脚位动作要领的领悟,然后出示课件:借鉴观赏由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傣族舞蹈《雀之灵》,使学生通过影视欣赏——交互模拟——教师示范——借鉴欣赏——师生评议等过程,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又较好地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4、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首先教师给同学介绍云南特有的民族吹管乐器葫芦丝,让同学们对它的外部结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来演奏一小段音乐片断,让同学们了解此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完整的来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主要采用聆听——讨论交流——感受情绪等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体验:夜幕下的傣族村庄、凤尾竹下的青年男女、村庄恢复宁静进入梦想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揭示音乐的主题和结构特点。

5、想像创编,体验成功。

根据刚才欣赏过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开展创编活动。首先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初步感知,再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创编音乐中的一段,注意学生强弱搭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表演创编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与互评的交互式学习,同时为舞姿优美的学生颁发奖品——金孔雀的挂饰,最后在欢乐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跟随教师尽情的舞动起来,表达乐舞交融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把这堂课推向轻松、愉悦的高潮。

6、课堂小结,艺术升华。

我会告诉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傣族舞蹈便是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扬光大,使这朵奇葩光辉灿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舞蹈环境,使学生经过:情景模拟,亲近艺术、视频鉴赏,领悟风格、自主探索,领悟动作、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想像创编,体验成功、及课堂小结,艺术升华等过程,逐渐熟悉了解舞蹈音乐的旋律,而且在乐舞交融中体会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最后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创编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创造性的音乐舞蹈实践中,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气氛,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师范学校的教师:xxx!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我的说课课堂。

一、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维吾尔族舞蹈则是舞蹈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舞蹈》(基础版)(第二版)第三章民族民间舞蹈的第四节。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的书籍。这门课程实施,可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培养实用性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

要制定目标,就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我首先进行的是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越发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幼儿教育越来越正规化、专业化,这就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不是专业性的训练而是要适应幼儿教育的素质教育。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教材中的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了基本训练,以及民族民间舞中的汉、蒙、藏族舞,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能力,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易于融入本课程学习氛围,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待多方、多时引导教育。

根据这些情况,我把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

能力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情感目标:培养并提升审美情趣,热爱民族艺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步伐中的横垫步、三步一抬

难点:点步摇身,点颤动律中摇身与膝部微颤的协调配合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情况,以“能力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要采用了:

(1)直观演示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精品,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表现内容、风格特点、动作节奏、服装舞美等,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舞蹈之美: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舞蹈是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优美规范、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熟练的舞蹈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2)谈话讨论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经常提出问题,与学生相互讨论。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在教学中进行调整。

(3)讲解讲述法:

“口传身授”一直以来都是舞蹈最主要的教学法。

(4)操作练习法:

a、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

b、分组练习与比较练习相结合,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每学完一组动作后,让学生分小组轮流练习,互相观摩。观摩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学习同学的优点,对表演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要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既掌握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给老师纠正问题提供了依据,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鉴赏辨别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5)总结归纳法:每节课结束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避免“踏出教室门,知识还老师”的现象。

(6)考试检验法:学期中、学期末都组织一次考试,事先把所学组合的名称写在小纸条上折起来,让学生任意抽取其中一个作为考试内容,促使学生把每个组合都复习好。另外,提前几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给他们一个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尝试小舞蹈的编导,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大家共同讲评。

2、学法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

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法

(2)讨论法

(3)操作法

(4)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基于教学方法分析,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舞蹈课通常为两节连堂

第一课(多媒体教室)ppt展示,导入新课。

1、现场播放几段音乐,请学生思考问题:

(1)音乐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2)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讨论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手鼓是维吾尔族舞蹈不可缺少的,它的节奏情绪活泼、愉快维吾尔族舞蹈中几种常用的鼓点:

4/4咚嗒咚咚咚嗒嗒|

3/4嗒咚咚咚

3、维吾尔族舞蹈欣赏。

讨论:

1、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民族有什么区别?

2、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

3、维吾尔族舞蹈用得最多的动作有哪些?

4、高潮部分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技巧?

4、回忆巩固之前的各民族民间舞。

学生经过音乐、视频以及复习对比,对维吾尔族舞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任务的的动力,引出任务。

5、维吾尔族舞蹈介绍,特点及技巧讲解。

6、引出下节课的步伐组合视频。

第二课(舞蹈教室)讲解内容,演示操作。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活动组合

3、维吾尔族舞蹈开范儿

(1)基本体态

(2)基本手形

(3)基本脚位

(4)基本手位

(5)基本动律

(6)手臂动作

4、步伐组合

(1)示范

(2)分解动作

(3)合音乐

(4)对学生舞蹈反馈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强调分析

(5)练习、纠正(个别教学法)练习、分组(学生找问题)——练习、对比找问题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最后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

作业:

1、加强步代练习,强调腿部的控制性,注意不同步伐之间的转换

2、完整、熟练地掌握所学组合

3、分组,自选音乐(3分钟以内)用所学的步伐加以创编

六、教学反思:

最后,是我对本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部分。

本课通过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舞的基本风格和动作韵律特点,对于难点“点步摇身”的动律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协调好摇身与膝盖微颤的动律,但单一的“摇身”和“点颤”却是必须掌握的。步伐组合要合每个人都能记住动作,下来再慢慢找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的表扬、细致的分析。

真诚的表扬缺乏那些自信的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

二、多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感

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三、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舞蹈课堂氛围。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舞蹈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聆听,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舞蹈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体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各关节、各部位创造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它既有文化艺术的内涵,又具备体育竞技的特点,既能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娱悦身心,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二、说目标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动作,方法和优美的身体姿态。

2.了解其风格特点,音乐节奏和步伐变化。

3.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好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动作准确,步法熟练。

难点:舞姿飘逸洒脱,优美大方。

四、说学情

学情是科任教师确定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学法、教法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的依据。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现代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厌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创快乐、趣味性教学,运用变换练习方式、条件和要求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1)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2)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华尔兹基本步法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1)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2)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1)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2)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六、学法指导

1.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主动、积极地投入学、练中去。

2.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问对话,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积极思维。

3.通过带练,示范练习和指导练习,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习能力。

4.采用各种练习,不断提高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好学上进的思想,达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和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学习与体验、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找朋友。

2.学习与体验:

(1)教师讲解、示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前进变换步,退变换步。

(2)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随伴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歌声、掌声,心情舒畅,愉快放松。

(4)小结:

①完成本课目标情况。

②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③下课,师生再见。

舞蹈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课题类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大班健康领域《足尖上的舞蹈》。

2、内容分析: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孩子们进入大班,要写字、要进行手工活动等,难免会接触到一些尖的物品。潜在的危险无处不在。

如写字用的笔、手工用的剪刀,甚至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细细,长长,尖尖的,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因为孩子年龄小,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品缺乏防范意识。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尖利常用的物品,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足尖上的舞蹈》就刚好契合这一纲要中的安全生活要求。

3、幼儿现状分析:《指南》中指出,3——6岁幼儿应该懂得一些简单的健康常识,初步形成健全、安全的生活所需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结合我班的班级区角特色之一《剪窗花》这一主题。选这一主题的原因在于每次活动中有幼儿不会正确运用剪刀、剪纸甚至拿剪刀在空中乱挥。孩子们还没形成“尖利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这一安全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通过“足尖舞”又名芭蕾舞这个足尖的舞蹈动作,来真实地体验脚尖站立的感觉,初步感知“尖尖”的含义同时了解到实际生活中尖利的物品如果使用不当会很危险的。

4、教学重难点:依据活动目标和幼儿实际认知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尖利物品的特征,知道尖利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学习正确使用方法。活动难点:能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次活动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芭蕾舞剧《四小天鹅》感知“尖尖”的含义,了解尖利物品的特征,体验尖利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能力目标:知道尖利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能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乐意自主参与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教育法有:

1、欣赏法: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著名的芭蕾舞剧《四小天鹅》,从而启发幼儿感知“尖尖”的含义,寻找生活中尖利的物品。

2、情境设问法: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讨论法:师幼商讨,启发幼儿。

四、说教学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它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了使目标更好更和谐地达成,我做了以下准备:

1、准备芭蕾舞剧《四小天鹅》的录像资料或剧照,芭蕾舞演员穿的舞蹈鞋。

2、准备剪刀、筷子、笔和针等物品。

3、教学挂图《足尖上的舞蹈》。

五、说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1、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著名的芭蕾舞剧《四小天鹅》,引导幼儿观看芭蕾舞演员跳舞的动作特征。

教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脚是什么样子的?

2、师幼讨论芭蕾舞的魅力。芭蕾舞演员好像是仙女,足尖好似流水,优美而流畅,所以芭蕾舞又叫“脚尖舞”。教师请幼儿也跳芭蕾舞,让幼儿说说,用足尖跳舞时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寻找生活中的尖利物品师幼再次跳跳芭蕾舞,体验脚尖站立的感觉,初步感知“尖尖”的含义。

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尖利物品既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教幼儿正确使用尖利物品。

(三)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本环节是此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重点得以化解的中心。

教师为幼儿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出示一根绳子、小学生的'作业本、有洞的衣服、弹子等。

教师:怎样将绳子分成两根呢?小学生使用什么写字的?衣服破了用什么缝补呢?用什么捡起弹子呢?(知道剪刀、笔、针、筷子的作用)

(四)师幼商讨,启发幼儿

1、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尖利的,如指尖和脚尖、刀、木匠的工具(凿子、钉子)、大头针等等,并知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尖利物品给人们身体带来的伤害。

教师:尖利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你有没有被尖利的东西划伤过?划伤后有什么感觉?

3、师幼商讨使用尖利物品的正确方法,如果使用剪刀时尖头不对着人,随时将尖利的东西放入盒子或袋子内等,并让幼儿现场模拟正确的使用方法。

六、说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活动室内和幼儿园环境中寻找尖利的东西,并讨论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

舞蹈说课稿4

根据学院要求,我们学期第一节课要对我们的课程进行说课,让大家对我们这一学期的课程有所了解。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基本情况、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介绍、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介绍四个方面。

一、课程基本情况

《舞蹈文化概况及赏析》是我们音乐与学前教育系开设的一门舞蹈理论课程的公选课,本学期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舞蹈知识及如何欣赏舞蹈作品。课程性质为考查课。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所针对的全院学生,他们没有任何舞蹈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介绍

(一)教材分析

赏识了几种日常平常不常看的舞蹈,例如古典舞,踢踏舞之类。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古典舞,尤其是汉唐古典舞。我感受汉唐古典舞真正浮现了中国特色。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课时

本学期共18周,周课时2节,共计36节。具体课时安排见下表:

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舞蹈作品。

3. 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三)教学方法

1.讲解:在学习之前学生对身韵的了解还不够多,所以要先给学生说规定和要领,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2.影音欣赏:标准的示范是很重要的,在讲解完以后,应该自己示范给学生看,在示范的同时再给予一定的讲解,如重点、难点、要注意的地方。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介绍

(一)学习方法

1.观察法: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自己开始进行一定的模仿,但是这只是存在于对动作的学习和识记。

2.加强对动作的练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不断的练习,已达到动作的规范度。

3.在将动作做到规范的同时,加入身韵中最重要的气息。

(二)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舞蹈说课稿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间舞蹈以其久远的历史积淀,独特而多样的情感韵味,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对于我们年轻的老师来说,如何去发掘民间舞蹈艺术的精髓,让幼儿在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其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从而陶冶幼儿情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我就《红绸舞》这一活动来谈一谈我粗浅的见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指导幼儿去学习舞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好教材。大班舞蹈《红绸舞》,是省编幼儿园大班教材主题九的内容,舞蹈所用道具————红绸子,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常用道具,能够很好的诠释人们在欢乐、重大的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音乐是一首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能带给人们一种欢快喜庆的情绪,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舞蹈创编,为幼儿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本班幼儿经过小班、中班的系统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好的舞蹈基础,孩子们喜欢上舞蹈课,课余时间幼儿经常自发创编舞蹈自娱自乐,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红绸舞》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依据是:

通过创编舞蹈,每个幼儿的表演都能从中得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为今后的顺利成长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其着导向作用。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和意愿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的热爱。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

3、知识目标:复习“秧歌十字步”、“后踢小跑步”,并启发幼儿创编舞蹈。

依据是:《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课件(乐谱图示,背景图片)

2、幼儿每人两条红绸带。

3、红绸舞乐曲磁带,录音机。

4、布置好场地。

(四)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体验美,自由的表达自己欢乐喜悦的心情。

2、活动难点:

能运用学过的动作创编舞蹈。

依据是:《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运用了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舞台,让孩子们通过发现、欣赏、探索、创新,从而获得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演及自由创编能力相应得到培养和提高,

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蹈艺术的憧憬和热爱!本次活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随机教学法:为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我注重采用随机教学法,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追随着幼儿,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敏感的扑捉可挖掘的、有价值得部分,启发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

2、欣赏法:这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然后分段欣赏,重点部分重点欣赏。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直观的感受舞蹈艺术的造型美,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示范法:是根据舞蹈的难易,幼儿接受水平及教学阶段目的的不同,我采用完整示范和局部示范。示范前对幼儿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模仿。

4、启发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具体事务用语言描述出来或动作表现出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练习法:是指幼儿亲身参加到舞蹈艺术创编活动中来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径。在教师指导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乐句和完整串排练习方法。在幼儿练习、掌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分角色、单独练习方法。

6、个别指导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从动作美感,自主创编、大胆表现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请他个别示范,达到“以强带弱”、“互相学习”的目的;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我从动作规范、完整连贯等方面给于个别指导,缩小了全班幼儿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强幼儿对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二)学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中,根据大班幼儿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生活为源头,创设了多种感受、表现的形式和渠道,让幼儿自主探究与学习,发展自己的综合潜能。

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一是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学习;

二是借助录音、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三是发挥想象,创造美。

这些方法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都能得到心理满足,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中采用的这些“因势利导、因人施教”的教育方法,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一)活动导入

在节奏欢快有力的《哦啦啦》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练习基本动作。

(二)展开教学

1、观看录像,欣赏舞蹈。

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是一段好看的舞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仔细看,你喜欢哪个动作、是怎样做的?一会请看得仔细的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指导幼儿去欣赏舞蹈,调动起幼儿的情绪,获得对红绸舞的初步印象。

目的是:借助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的热爱。

2、鼓励模仿、自由表现

师:红绸舞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变化丰富,你也试着跳一跳吧?

观看录象丰富了幼儿的舞蹈动作,有的绸带画八字形,脚跳小跑步;有的左右交替甩动;还有的绸带上下画曲线,脚跳起,像翻滚的波浪。“吴老师、吴老师,我能编出比阿姨们更漂亮的舞蹈”孩子们兴奋不己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完整创编作了铺垫,整个创作过程以幼儿为主,教师都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尊重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的表现方法,在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目的是让幼儿创编的动作更加符合音乐特点,共同分享表现美、创造美的快乐。为下一步完整创编舞蹈奠定基础。

3、感受音乐,自主探究。

(1)聆听《红绸舞》音乐,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音乐是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的动作要依据音乐来进行。在听音乐时,老师和幼儿一起感受乐曲的欢快及强、弱节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强————拍手,弱————拍肩)

(2)再次组织幼儿听音乐,明确乐曲节拍。

结合图谱,进一步辨别音乐结构。一共有几个八拍?

(每一条光标随着音乐的播放按乐句出现)

(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老师利用动画图谱,将音乐结构直观表现出来,使幼儿在一次次探索中自主得出结论“有六个八拍”。)

4、拓展思维,自由创编

(1)提问幼儿怎样才能编出好看的舞蹈,在编舞时应该注意什么?

运用分组讨论法,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幼儿从表情、动作、造型中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组织幼儿自由分组听音乐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了孩子自由尝试创编的机会,并观察幼儿的表现,有的孩子将刚才大家创编的绸带舞动作编进舞蹈里,也有的孩子自己组合创编舞蹈动作,还有的孩子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着自己的动作。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随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跳着。)

(3)教师巡回指导,个别交流:“你是怎么编的?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跳这些动作呢?”“这个动作真好看,会更好给小朋友看”……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尝试和交流中获得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交流时,老师按幼儿讲的顺序,邀请小朋友到前面表演,并放在相应乐句下。老师引导幼儿根据讨论出的动作顺序听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4)启发幼儿、不断创新。

师:你还知道哪些绸带舞的动作,可以怎样跳呢?

幼儿听音乐自由舞蹈。

(本环节老师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动作,只要符合音乐节拍、音乐结构即可,给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使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动作的组合可以有许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编排,同时引导幼儿去求异和创新。)

(5)教师示范、启发幼儿美感。

目的是:《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6)分别展示、巩固提高。

(1)听音乐以多种形式表演红绸舞蹈,感受创作的欢乐。

(2)为舞蹈创想名字。

这个环节给了幼儿与同伴交流情感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在有限空间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创新的需要,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及表现的欲望,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结束:

教师展示舞蹈《好收成》,加深幼儿对民族民间舞蹈理解和热爱。

教师:“绸带舞是我国的民间舞蹈,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在大街小巷都要跳绸带舞表示欢庆,今天也是个喜庆的日子,老师也来跳一段红绸舞,表达我快乐的心情,如果你喜欢,可以和老师一起跳!”

目的是: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体验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

(四)活动延伸:

我利用区角活动,引导幼儿继续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的兴趣未尽,这样的设计可以引领幼儿继续学习、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舞蹈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赏析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舞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学会欣赏民间舞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内容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学前教育专业新课标“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师舞蹈》(第二版)下册。本书分别对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突出舞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舞蹈特长的展示和幼儿园教学能力的培养。本课题是第五章第二节,本单元侧重掌握中华民族民间舞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是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她们思维敏捷,活泼开朗,喜爱幼儿舞蹈,但对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还了解不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欣赏中华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丰富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汉族胶州秧歌经典舞蹈,掌握欣赏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欣赏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二、教学策略

教法;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激趣,情景教学法强化

学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获得感悟既而形成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中职学生钟爱网络并且善于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学生自主学习。

1、我把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舞蹈频道”以及“中国舞蹈网”连接到大学空间,方便他们分组完成搜集有关舞蹈的资料。

2、任务情景的创设来源于学校成立了舞蹈社团,该社团准备进行一场中华民族民间舞的选拔赛并征集大众评审,我借机在班级QQ群中提出问题,并在群内引起讨论:

①你作为大众评委,你了解哪些民族民间舞蹈?

②如何评价各个社团的舞蹈作品?

我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概括为两个任务,并在我大学城空间中予以布置:

①搜集舞蹈常识,分析舞蹈作品,掌握欣赏方法

②利用所学方法进行作品赏析

(二)课堂教学

1、视频导入,唤醒体验,播放CCTV舞蹈视频,讨论归纳中华民族民间的舞蹈特点:载歌载舞、自由活泼、巧用道具、技艺结合、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自娱自乐、意旨统一。

2、作品赏析

我播放胶州秧歌组合《咱爸咱妈》并加以解说,视频中舞者运用脚下的“柠、碾”,上身的“柛、韧”呈现出了胶州秧歌“慢延伸,快发力”“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律特点。跳出了对父母的感恩情怀。最后是总结方法,这是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顺口溜:

总结:①看:道具、动律特点

②听:音乐、旋律

③悟:舞蹈意境、情感表达

3、自主赏析

学生根据看、听、悟的方法尝试对给出汉族舞蹈胶州秧歌《乡愁》进行自主赏析,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自主赏析之后我在给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从抽象回到了具体,进一步的深化对欣赏方法的理解

舞种

舞蹈形式

服饰

道具

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

与海洋秧歌鼓子秧歌并称三大秧歌

扇女服装

扇子、丝巾

快发力、慢延伸

4、运用所学的方法扩大赏析范围,下载其他教学视频进行自主赏析。让学生在中国舞蹈网中下载其他舞蹈视频进行自主赏析。

5、进入教学小游戏:民族舞图片连连看。我利用民族舞图片连连看来检验学习效果,该游戏的特点是:文字和图片自由组合,需要学生进行连接,连接正确的会给予QQ表情笑脸的符号,错误的则会出现难过的表情符号。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符合幼师专业学生的特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6、体验动作特点:运用道具体验动作,使学生深刻的对动作进行理解。

7、教师微课展示动作可以帮助学生重复练习舞蹈动作。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巩固了对舞蹈动作的认知和理解。

四、评价提升:

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实行,组内自评与组内互评,教师汇总。

五、教学反思:

亮点:

(1)以多媒体和世界大学城为平台进行教学,呈现多元化信息

(2)利用各类测试软件丰富教学,突破难点

(3)利用教师微课,延伸课堂教学

有待提高:

(1)学生对所学的民族舞了解不够深,须扩大他们的舞蹈知识面。

(2)学生对舞蹈欣赏的方法理解不透彻,须反复加强训练。

舞蹈说课稿7

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教师进修舞蹈教材中的重要一课《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教学》这一舞蹈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课堂实践学习了幼儿舞蹈常用步法、律动、幼儿歌表演、幼儿集体舞等前提下,初步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以及在进行教学时的一般规律,通过幼儿舞蹈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教学、改编、创编新舞步的能力。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属于美育的范畴,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在了解幼儿舞蹈与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密切关系,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纲要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要研究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把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并根据教学规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并懂得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组织教学。

3。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由于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是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又是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幼儿舞的几种常用教学方法。然而,在掌握了教学方法时,还要懂得在什么样的舞蹈教学中该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合理运用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一原则,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选用引导操作、议论、概括、练习的方法和采用录音磁带放伴奏音乐来辅助教学,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 、激趣引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放磁带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幼儿舞基本步法,歌表演和成品幼儿舞〈〈摘星星〉〉的伴奏音乐,采用以旧引新,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在让学生回忆所学幼儿舞内容时,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站在舞蹈课室讲台上,面对小朋友要把老师教过的律动教给小朋友,那你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小朋友最易于接受呢?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引探新知

在引导学生探新时,为了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依据大纲有关“幼儿舞蹈有哪几种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平时学过的律动、歌表演、表演舞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摸索出哪种方法最适于律动,哪种最适合歌表演等。这部分教学我按照三个步骤设计:1、讲解、演示2、引导议论3、概括运用。

1。讲解、演示

在教学中,先讲解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1)示范法;(2)练习法;(3)分解组合法;(4)观察模仿法;(5)游戏法;(6)语言提示、讲解、口令的方法;(7)个别教学法。让学生用最快的办法了解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作用。在讲解的同时,并且配以以前自己在教学时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动作或表演加以演示。

2。引导议论

比如我现在要教一段集体舞,那么必须先要熟悉集体舞的伴奏曲,掌握基本节奏,然后根据集体舞的形式,进行必要的基本动作、角色动作教练,最后再组合完整,反复练习。而在教基本动作时,同学们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呢?角色动作又是用哪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议论。

3。概括运用

通过学生自己所学过的幼儿舞内容,结合所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从而概括出:例如在进行律动教学时,要熟悉了解律动音乐的形象和节奏,要抓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进行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讲明律动动作的形象特点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然后让小朋友观察模仿进行练习。再如在歌表演教学时,首先必须唱好歌,然后教练基本动作,讲解歌曲形象与动作形象情绪配合一致性的要求,分句或分段练习,最后完整练习。

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律动《伸伸手、弯弯腰》,歌表演《摘星星》磁带听一遍,并请几位同学把这三小节舞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三、巩固练习

幼儿舞教学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介绍舞蹈、教练舞蹈和复习巩固舞蹈。在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教学组织,根据

幼儿园舞蹈教学大纲,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基本题:巩固练习好幼儿舞所有内容。

2。变化题:比如进行表演舞《蜗牛和黄鹂鸟》教学时,应该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操作题:让学生用示范法试讲律动《坐飞机》的教学方法。

4。发展题:放一小节儿歌,让学生即兴创编简易动作,并进行教学演示。

5。思考题:在运用观察模仿法时,被观察者的动作应准确、富有感染力,最好是镜面示范,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镜面示范?也就是在教舞蹈时,教师该背向小朋友,还是面向小朋友?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边根据信息反馈,边引导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多项练习,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思维,又培养了能力,练习后,教师结合舞蹈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性,渗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为突出幼儿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运用,按照运用规律,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幼儿舞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弄清授课内容是基本动作或律动等。

2。运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密切结合小朋友的实际接受水平。

最后,布置幼儿舞《春天在哪里》用哪些教法,下一节课分组练习。

这节课通过采用引导操作、议论、概括、训练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所学教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舞蹈说课稿8

一、说设计意图: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1。有关螃蟹的图片;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3。螃蟹音乐;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

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舞蹈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体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各关节、各部位创造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它既有文化艺术的内涵,又具备体育竞技的特点,既能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娱悦身心,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目标:

学习华尔兹的基本动作,方法和优美的身体姿态。

了解其风格特点,音乐节奏和步伐变化。

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好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动作准确,步法熟练。

难点:舞姿飘逸洒脱,优美大方。

二、说学情:

学情是科任教师确定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学法、教法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的依据。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现代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厌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创快乐、趣味性教学,运用变换练习方式、条件和要求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1)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2)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

华尔兹基本步法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1)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2)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1)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2)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四、学法指导。

1、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主动、积极地投入学、练中去。

2、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问对话,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积极思维。

3、通过带练,示范练习和指导练习,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习能力。

4、采用各种练习,不断提高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好学上进的思想,达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学习与体验、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找朋友。

2、学习与体验: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示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前进变换步,退变换步

(2)、分解教学。

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

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随伴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歌声、掌声,心情舒畅,愉快放松。

(4)、小结:

①、完成本课目标情况。

②、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③、下课,师生再见

舞蹈说课稿10

一、学生分析

本课程授课班级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易于融入本课程学习氛围,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待多方、多时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维吾尔族舞蹈——奇克提麦》是学生在热身及复习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队形创编的学习与练习。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也能为今后的工作与服务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奇克提麦的节奏特点及动作要领,熟练动作及队形创编的技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

3、德育目标:陶冶美的情操,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

三、教法分析

本次课程教学中主要运用讲授、启发、示范、动作展示、现场指导等方法将预备知识传输给学生。其中动作展示采用队形编排为实例,将上节课所学动作融入其中,激发兴趣同时能巩固要领,达到熟练掌握。现场指导法在学练时贯穿,及时指导学生易犯错误,达到规范标准。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学法分析

本次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思考、体会、练习、探究等学法掌握知识与技能,下面以队形编排为例进行说明:在学习基础动作之后紧接着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设计下一个队形的设计,给予学生思维空间、活学活用,以较为合理的方式调整保持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过程

本次课程的教学环节由信心建立导入、热身、复习基础动作、队形创编、放松小结、布置作业五个部分构成。

(一)导入——信心建立﹙2分钟﹚

首先提问维吾尔族舞蹈的种类,引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奇克提麦》及重难点舞蹈队形的创编。作为一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也会跳《校园民族舞》,因此本节课程同学们完全有能力学会并跳好维吾尔族舞蹈——奇克提麦。

(二)热身练习﹙3分钟﹚

本环节是学习的准备部分,要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免在后面的练习中身体的某个部位受伤。

(三)复习基本动作﹙5分钟﹚

通过复习基本动作,熟悉动作要领,教师示范讲解并及时纠正易犯错误。

(四)队形创编﹙30分钟﹚

本环节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熟练动作基础上加入队形的创编,配上优美的伴奏音乐,使原本简单的基础动作变成一个小型的舞蹈作品,从中获得成就感。首先设定一个基本队形——圆形﹙第一个动作是行礼,应该先向观众行礼,舞者之间再相互行礼,因此圆形是一个较适宜的队形﹚,在圆形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根据动作的幅度编排第二、三个舞蹈队形,并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能在不改变队形的'前提下,运用高低层次的技法,使此舞蹈更具有艺术性。待舞蹈成形后,再整体练习2—3遍,教师引领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五)放松小结﹙5分钟﹚

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起舞,在乐曲中结束本课。在小结中再次强调奇克提麦的动作要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作业

1、课后复习巩固所学舞蹈动作及队形,并尝试创编其他队形。

2、搜集并欣赏其他民族的舞蹈作品。

六、课程信息

(一)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

舞蹈课程的开设为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学生适应专业需要,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为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视、听、跳”一体,使学生更直观地接触音乐与舞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意识。本课程属于艺术修养课。

(二)课程的地位

1、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维吾尔族舞蹈》为舞蹈教学主要课程之一,作为一个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疆学生,应该结合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更多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大家庭。我校是民汉合校,学习维吾尔族舞还有助于民族团结。学会并跳好维吾尔族舞蹈,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也为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通过《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动作要领,熟练动作,学会灵活运用队形变换技法。

3、课程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共32学时。

七、课程背景

新疆自古以来具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使维吾尔的民间舞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维吾尔族舞蹈对身体的表现力要求非常细致,从而形成“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撒得开”的舞蹈风格。

八、课程思路

(一)教学方法

1、教师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引导,教师示范,最后达到师生互动。

2、体会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

3、组织学生编排队形,学生互评,教师引导。

(二)教学途径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当堂消化所讲授内容,加以灵活,搭配应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意识。

九、课程实施的条件

(一)教师自身条件:为培养学生艺术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授课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资格,还需具备新疆民风民俗的相关知识。

(二)实训实习基地: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演出比赛。

舞蹈说课稿11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教案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

①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①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舞蹈说课稿12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以审美为主体核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此达到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绘画之美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它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快乐,唤起生活中对艺术活动——舞蹈的观察和记忆,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本堂课当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1、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舞蹈者的优美姿态;

2、回忆、观察、体验舞蹈的姿态,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三、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思维独特,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比较强,不过,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游戏的牵引力进行教学,融聆听、观察、模仿、游戏、舞蹈为一体,让他们为我的设计所引领,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四、教学目标:

我想通过自己生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体验与练习中,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听听、画画、跳跳等活动,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

在这些目标里,我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和年龄特征,把教学重点设为: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分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难点是让学生大胆、自信地来画出各种生动的舞蹈动作。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有美术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学情,运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感激励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让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体验,并享受学习的快乐。学法方面,我主要是以观察、体验、感受、模仿、游戏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以此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具准备:

为此,我准备了CAI课件和舞蹈剪影人物还有范画用具、花环、魔法棒等,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以下六个步骤:

八、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欣赏一段好听的乐曲。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乐曲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产生想要翩翩起舞的欲望。然后请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以此导入课题《快乐的舞蹈》。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借助乐曲的感染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2、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在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都喜欢跳舞,可是远古时候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他们思考。然后我现场演示远古时期人们劳作时手和脚的活动,手用以拍击,脚用以踩踏,在重复的过程中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跟我一起拍打节奏,我配合他们的节奏模仿呼喊的姿态,这种简单的师生合作,让学生对舞蹈的起源有了简单的了解。再采用考考他们的形式,通过一组图片,领略现代舞蹈带来的视觉美感。

3、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学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并感受到了现代舞蹈的魅力,那绘画作品中的舞蹈是怎样的?如何表现出造型不同的舞蹈者呢?我先让学生欣赏画家德加的舞蹈者,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然后出示我国画家赵士英的水墨速写,引导观察画中人物的“S”形动态,引导思考,画家是如何练就照相机一般的眼睛,是怎样把舞蹈者跳跃的瞬间表现出来的。然后故弄玄虚地画出机械的动态,让学生分析发现原因——头、身子、四肢都没有动。接着出示一组舞蹈者的剪影,在学生在我有变化的1—2—3,3-2-1的应答方式下,兴致勃勃地模仿,在歪歪脖子、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动动腿的时候,动态形成的原因自然生成——只有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才能表现舞蹈者的姿态。尽管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特地加强处理,奖励他们,与他们玩定身法的游戏,将舞蹈视频定格成静止画面,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中,愉悦地同我一起学习用骨架图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舞姿,好玩的游戏、轻松的模仿、简单的练习,这些是本环节的实施过程,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景学习,让学生在自然参与的过程中知道了:原来优美的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产生的,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

4、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画出了各异的'动态线条,如何让人物形象更加充实生动呢?我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对舞蹈者图片进行细致观察,启迪他们回忆、想象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然后迅速地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将一个骨架人物变成一个形象充实丰满、动作优美和谐的舞蹈者。紧接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中,提出了作业要求,让他们在新的纸材——彩砂纸上大胆作画,尽情宣泄自己的创作热情。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我的当场示范,学生对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所需的服饰、道具以及动作的表现有了更深的直观的认识。结合前一个环节中尝试表现的骨架人物,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学难点在这里得以有效突破。

5、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关注每个学生,并适时对他们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完成以后,我用相机将有代表性的作业随堂进行拍摄,用电脑进行显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样的展示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

6、课堂小结

带着这样的情绪,播放着新课伊始感知过的音乐,和着明快的节奏,师生一起牵起手感受着舞蹈的快乐,似乎忘了那是课堂,只剩下快乐的我们。在我的课堂小结中,再一次地提到课题,祝愿孩子们每天都能快快乐乐,每天都有“快乐的舞蹈”。他们也会送给我,属于他们的个性的祝福。这既是点题,也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告诉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生活,爱我们因为爱而结识的每一个人。

就这样,我的这堂美术课就轻松地结束了。我的说课到此完毕。

舞蹈说课稿13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

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舞蹈说课稿14

一、说幼儿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了解幼儿的真实发展状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我首先分析一下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

本班的舞蹈艺术教育较为突出,在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没有放过每个利于幼儿表现的好机会,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特别是音乐舞蹈,他们非常的投入,自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如:他们会创编出一段有趣的歌词或舞蹈:《小司机》、《快乐的小厨师》、《卖报歌》、等,让人捧腹大笑。虽然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我发现我班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在表演当中以自己为中心,而且情感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谈话当中就能看出部分幼儿还不懂得怎样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从其他的生活活动当中看出幼儿在面对问题克服困难方面比较欠缺。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些情况,我该如何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下面让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教学内容。

二、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许多时候我们热切去关注的事,孩子们恰恰无所谓,而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往往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在围绕5月15号的助残日进行谈话时,我们一起讨论“聋哑人会做什么?请你帮他们找一种合适的工作”就在这时有位幼儿很激动的告诉我“千手观音”,于是它便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孩子们进行了对“千手观音”资料的大搜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舞蹈,它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门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克服困难,勇敢的面对困难,不怕可苦不怕累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美的舞蹈,它独特的造型、金光闪闪的服饰,五彩缤纷的灯光等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纲要中提出:尽可能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节日、环境)进行教学,本着《纲要》的精神,我遵循孩子们的兴趣,依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初步将此内容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资料的大搜索,接着是“我发现了什么”多么有挑战性的问题呀,孩子们从图片、vcd中仔细的观察找出服饰、头饰、手镯等还在区角中自发制作手镯和项链。其次,我们欣赏了乐曲,他们的想象另我出乎意料,最后是舞蹈欣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舞蹈中最为突出的亮点——造型美作为欣赏的主要方面,主要在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三、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为:

1愿意用自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欣赏舞蹈的兴趣。2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3教育幼儿尊重并热心帮助残疾人群。目标(1)的制定,将幼儿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为生成下一个艺术活动积累经验。目标(2)、(3)的制定是基于我班幼儿近阶段的能力、情感的发展区,我来因势利导,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于生活中。

四、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利用家长的资源为幼儿上网查询有关的图片、书籍,了解有关知识,欣赏乐曲,目的是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准备:首先我对幼儿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客观了解幼儿的实际现状,其次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舞蹈中最吸引幼儿的部分,并就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法,目的在于优化内容。最后,我还精心准备了vcd,网上下载的图片、牙签或火柴、丝巾方便教师与幼儿操作、欣赏、表演,大胆的表现。

3、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及时的在美工区中提供包装绳、塑料花、叶子、皱纹纸等让幼儿制作项链、手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活动室周围张贴幼儿欣赏乐曲后绘制的情节画及幼儿收集的有关舞蹈图片,目的在于延伸活动的快乐,增强幼儿表现的欲望。

五、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积极的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舞蹈造型的美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难点是感受舞蹈表演中的造型的动感美,并用语言、动作表达。

六、说教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法:情景感染法、提问法、整体教学法

1、情景感染法: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幼儿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老师以语言、体态语、情绪引导幼儿观察大屏幕图片,感受故事的氛围,体验情绪,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增强幼儿欣赏舞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欣赏法是舞蹈欣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结合多媒体运用法,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结合定格观看法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舞蹈作品的造型美,更直观的启发幼儿对造型美的想象,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舞蹈中演员的敬仰之情及表现的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启发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七、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观察发现法是

幼儿积极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充分去挖掘蕴涵在图片vcd中的知识点,发现新的线索,这些线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让幼儿现有的经验与新的经验实现完美的结合,帮助幼儿突破活动难点。

2、讨论谈话法:我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谈话,孩子们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体现了《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目的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利于幼儿大胆的想象,利于教师更深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计划及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

3、操作法:在幼儿原有的欣赏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队形并用牙签、火柴排出来,充分体现了《纲要》“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促使幼儿的动手、创造、思维、审美能力得到了升华,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地接触,他们又再一次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编排造型的经验,体验成功及交流的。

4、表演体验法: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

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获得多样性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具有自信心;”的精神。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八、活动过程的组织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并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

(一)、由境生情,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将幼儿的情感放在首位,以幼儿的感受为活动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幼儿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千手观音的图象,结合优美的故事情节,幼儿鸦雀无声,认真的倾听传说,一下子孩子们被我带入千手观音的遐想中,就如看见了千手观音善良的行为。就这样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及积极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了最感性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欣赏想象和表现做好铺垫。

(二)、以小组的形式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千手观音变成什么”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这个环节里,我将下载的造型图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周围,接着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互相交流探讨造型的形状像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造型的特点,掌握知识点:造型整齐、对称的规律,为下一步欣赏vcd画面中舞蹈的造型奠定基础。

(三)、欣赏舞蹈,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的造型美。

1、完整欣赏

舞蹈的肢体动态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这个问题:“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来完整的欣赏舞蹈,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看完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幼儿从音乐、服饰、灯光、造型中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片段欣赏

“你喜欢舞蹈中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这个问题,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升华,。因此,我组织幼儿进行片段欣赏,启发幼儿将表演中的造型与图片的造型进行比较,启发孩子们用动和静来表达造型美,激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用动作来表现,并掌握知识点:兰花指,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从手形的不断变化来感受造型的动感美。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最后我引出问题:“请你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借此问题出示排练时的图片,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舞蹈的演员的背景,说说这群聋哑人是怎样感受音乐,完成这么美的舞蹈。目的在于激起孩子们的心中强烈的敬仰之情,感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大的道理。整个环节体现了《纲要》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因材施教,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一精神。

(四)、操作创编造型。在舞蹈欣赏的活动中我采用操作法,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牙签、火柴),支持、引发

幼儿与材料互动,创编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不仅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而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幼儿自主学习,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获得平面思维的经验,体现引导幼儿从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并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适时的个别指导,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作好准备。

(五)、尝试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1、《纲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设计让幼儿打扮自己,并按丝巾的颜色分组扮演千手观音。孩子们你帮我打蝴蝶结,我帮你系丝巾,互相帮助不亦乐乎,在排练造型中并不断完善自己与同伴间的合作。

2、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在结束阶段要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把兴趣延伸到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我让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并面向大镜子,欣赏自己与同伴合作的造型美,获得成功感。

(六)、活动延伸。

幼儿的兴趣未尽,为了引领幼儿的学习、艺术表现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我利用区角活动,引导幼儿继续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在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和表现,使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和成功体验。

舞蹈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软开度组合是针对高一年级新生学习舞蹈课程所准备的地面基本功练习组合,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了头部、肩部基本动作,并完成1—16×8拍的动作连接。在学习软开度组合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站姿,基本手位、手型及压腿、压肩等组合,软开度组合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腿部、肩部、腰部柔韧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头颈部,肩部动作的名称及动作要领,并进行颈部、肩部、手指的柔韧练习。同时通过配合音乐的练习,训练学生对音乐节奏及韵律的把握,引导学生练习在舞蹈中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的初步能力。

2、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头部、肩部基本动作的名称及要领(低头、仰头、转头、倾头、环动、单肩、双肩、环肩)

(2)、学习压指、推指、拉肩、转腰的动作及要领。

(3)、学习软开度组合17—32×8拍的动作连接。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练习增加颈部、肩部、手指及腰部的柔韧性。

(2)、通过听辨音乐节奏及合节奏进行动作练习,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情感教育目标:

(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旋律之美,用舞蹈体现音乐思想之美。

(2)、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确,可以运用表情和眼神将音乐之美,舞蹈之美表现出来,给予他人以美的享受。

3、重难点的确定

(1)重点:学习压指、推指、拉肩、转腰的动作及要领,学习软开度组合17—32×8拍的动作连接,能够完整地合着音乐完成组合。

(2)难点:在练习中准确掌握动作与节奏、音乐的配合,通过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使组合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说教法

1、在复习上节课内容及学习新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提问、讲授动作名称、要领,示范正确动作及示范错误动作,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纠正等方法突破重点。

2、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情绪带动,示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与面无表情,眼神涣散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表情与眼神对于舞蹈表现力构成的重要性,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因为受条件限制,我们没有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动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跟随教师的讲述和动作进行练习,通过观察教师表情和眼神的变化,初步学习表情和眼神的运用,通过进行面对面练习,互相评价纠正,加深体会。

四、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讲明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进行课前热身及基本功练习,为学习组合做好准备。

注:由于舞蹈课程的特殊性,为了避免舞蹈过程中肌肉、韧带的拉伤,课前热身及基训必不可少。

2、基本部分

(1)复习上节课内容,合节奏练习1—16×8拍的动作。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帮助学生回忆动作并及时纠正学生动作中的不足,强调表情、眼神的运用。

(2)学习新内容

1、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学习新动作并掌握动作名称及要领。

2、合节奏串联17—32×8拍动作并要求学生快速记忆动作。

3、合节奏整体完成动作。

4、合音乐整体练习。

3、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评价本课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五、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够独立的合节奏及合音乐完成软开度组合。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比较好的方面是:学生对上节课内容巩固的比较好,在学习新动作时,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动作及节奏。

不足之处:

1、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听辨能力不足,在教师不提醒节奏时,容易出现节奏不稳,需要课下多听,多练习,加强自身节奏感。

2、学生虽然能够明白表情和眼神的重要性,但在舞蹈过程中,还是不能持续地保持愉悦的表情,眼神也容易飘。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醒及训练。

第四篇:舞蹈说课稿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的教师:胡瑀珊!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我的说课课堂。

一、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维吾尔族舞蹈则是舞蹈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舞蹈》(基础版)(第二版)第三章民族民间舞蹈的第四节。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的书籍。这门课程实施,可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培养实用性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

要制定目标,就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我首先进行的是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越发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幼儿教育越来越正规化、专业化,这就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不是专业性的训练而是要适应幼儿教育的素质教育。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教材中的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了基本训练,以及民族民间舞中的汉、蒙、藏族舞,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能力,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易于融入本课程学习氛围,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待多方、多时引导教育。

根据这些情况,我把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维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维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

能力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情感目标:培养并提升审美情趣,热爱民族艺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步伐中的横垫步、三步一抬

难点: 点步摇身,点颤动律中摇身与膝部微颤的协调配合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情况,以“能力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要采用了:

(1)直观演示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维族舞蹈精品,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表现内容、风格特点、动作节奏、服装舞美等,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舞蹈之美: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舞蹈是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优美规范、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熟练的舞蹈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2)谈话讨论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经常提出问题,与学生相互讨论。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在教学中进行调整。

(3)讲解讲述法:

“口传身授”一直以来都是舞蹈最主要的教学法。

(4)操作练习法:

a、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

b、分组练习与比较练习相结合,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每学完一组动作后,让学生分小组轮流练习,互相观摩。观摩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学习同学的优点,对表演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要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既掌握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给老师纠正问题提供了依据,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鉴赏辨别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5)总结归纳法:每节课结束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避免“踏出教室门,知识还老师”的现象。

(6)考试检验法:学期中、学期末都组织一次考试,事先把所学组合的名称写在小纸条上折起来,让学生任意抽取其中一个作为考试内容,促使学生把每个组合都复习好。另外,提前几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给他们一个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尝试小舞蹈的编导,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大家共同讲评。

2、学法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

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法

(2)讨论法

(3)操作法

(4)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基于教学方法分析,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舞蹈课通常为两节连堂

第一课(多媒体教室)ppt展示,导入新课。

1、现场播放几段音乐,请学生思考问题:

(1)音乐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2)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讨论维族音乐特点:

手鼓是维族舞蹈不可缺少的,它的节奏情绪活泼、愉快维族舞蹈中几种常用的鼓点:

4/4咚嗒咚咚咚嗒嗒|

3/4嗒咚咚咚

3、维族舞蹈欣赏。

讨论:

1、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民族有什么区别?

2、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

3、维族舞蹈用得最多的动作有哪些?

4、高潮部分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技巧?

4、回忆巩固之前的各民族民间舞。

学生经过音乐、视频以及复习对比,对维族舞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任务的的动力,引出任务。

5、维族舞蹈介绍,特点及技巧讲解。

6、引出下节课的步伐组合视频。

第二课(舞蹈教室)讲解内容,演示操作。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活动组合3、维族舞蹈开范儿

(1)基本体态

(2)基本手形

(3)基本脚位

(4)基本手位

(5)基本动律

(6)手臂动作

4、步伐组合(1)示范

(2)分解动作

(3)合音乐

(4)对学生舞蹈反馈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强调分析

(5)练习—纠正(个别教学法)—练习——分组(学生找问题)——练习——对比找问题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最后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

作业:

1、加强步代练习,强调腿部的控制性,注意不同步伐之间的转换

2、完整、熟练地掌握所学组合3、分组,自选音乐(3分钟以内)用所学的步伐加以创编

六、教学反思:

最后,是我对本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部分。

本课通过维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维族舞的基本风格和动作韵律特点,对于难点“点步摇身”的动律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协调好摇身与膝盖微颤的动律,但单一的“摇身”和“点颤”却是必须掌握的。步伐组合要合每个人都能记住动作,下来再慢慢找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的表扬、细致的分析。

真诚的表扬缺乏那些自信的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

二、多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感

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三、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 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舞蹈课堂氛围。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舞蹈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聆听,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第五篇: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师范学校的教师:xxx!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我的说课课堂。

一、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维吾尔族舞蹈则是舞蹈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舞蹈》(基础版)(第二版)第三章民族民间舞蹈的第四节。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的书籍。这门课程实施,可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培养实用性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

要制定目标,就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我首先进行的是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越发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幼儿教育越来越正规化、专业化,这就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不是专业性的训练而是要适应幼儿教育的素质教育。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教材中的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了基本训练,以及民族民间舞中的汉、蒙、藏族舞,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能力,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易于融入本课程学习氛围,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待多方、多时引导教育。

根据这些情况,我把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

能力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情感目标:培养并提升审美情趣,热爱民族艺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步伐中的横垫步、三步一抬

难点:点步摇身,点颤动律中摇身与膝部微颤的协调配合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情况,以“能力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要采用了:

(1)直观演示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精品,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表现内容、风格特点、动作节奏、服装舞美等,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舞蹈之美: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舞蹈是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优美规范、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熟练的舞蹈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2)谈话讨论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经常提出问题,与学生相互讨论。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在教学中进行调整。

(3)讲解讲述法:

“口传身授”一直以来都是舞蹈最主要的教学法。

(4)操作练习法:

a、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

b、分组练习与比较练习相结合,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每学完一组动作后,让学生分小组轮流练习,互相观摩。观摩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学习同学的优点,对表演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要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既掌握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给老师纠正问题提供了依据,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鉴赏辨别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5)总结归纳法:每节课结束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避免“踏出教室门,知识还老师”的现象。

(6)考试检验法:学期中、学期末都组织一次考试,事先把所学组合的名称写在小纸条上折起来,让学生任意抽取其中一个作为考试内容,促使学生把每个组合都复习好。另外,提前几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给他们一个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尝试小舞蹈的编导,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大家共同讲评。

2、学法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

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法

(2)讨论法

(3)操作法

(4)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基于教学方法分析,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舞蹈课通常为两节连堂

第一课(多媒体教室)ppt展示,导入新课。

1、现场播放几段音乐,请学生思考问题:

(1)音乐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2)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讨论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手鼓是维吾尔族舞蹈不可缺少的,它的节奏情绪活泼、愉快维吾尔族舞蹈中几种常用的鼓点:

4/4咚嗒咚咚咚嗒嗒|

3/4嗒咚咚咚

3、维吾尔族舞蹈欣赏。

讨论:

1、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民族有什么区别?

2、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

3、维吾尔族舞蹈用得最多的动作有哪些?

4、高潮部分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技巧?

4、回忆巩固之前的各民族民间舞。

学生经过音乐、视频以及复习对比,对维吾尔族舞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任务的的动力,引出任务。

5、维吾尔族舞蹈介绍,特点及技巧讲解。

6、引出下节课的.步伐组合视频。

第二课(舞蹈教室)讲解内容,演示操作。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活动组合

3、维吾尔族舞蹈开范儿

(1)基本体态

(2)基本手形

(3)基本脚位

(4)基本手位

(5)基本动律

(6)手臂动作

4、步伐组合

(1)示范

(2)分解动作

(3)合音乐

(4)对学生舞蹈反馈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强调分析

(5)练习、纠正(个别教学法)练习、分组(学生找问题)——练习、对比找问题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最后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

作业:

1、加强步代练习,强调腿部的控制性,注意不同步伐之间的转换

2、完整、熟练地掌握所学组合

3、分组,自选音乐(3分钟以内)用所学的步伐加以创编

六、教学反思:

最后,是我对本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部分。

本课通过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舞的基本风格和动作韵律特点,对于难点“点步摇身”的动律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协调好摇身与膝盖微颤的动律,但单一的“摇身”和“点颤”却是必须掌握的。步伐组合要合每个人都能记住动作,下来再慢慢找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的表扬、细致的分析。

真诚的表扬缺乏那些自信的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

二、多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感

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三、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舞蹈课堂氛围。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舞蹈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聆听,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舞蹈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胶州秧歌基本步伐》,这节课是高教版《舞蹈》(第二版)民族民间舞中的《汉族民间舞》。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想先将我所选用的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我所选用的教材是高教版《舞蹈》修订版,这一版教材遵循科学性、时代性、广域性、实用性的基本原则,突出“广、浅、实、新”的特点,教材把整本书分为五章,汉族民间舞属于第三章内容之一。为了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知识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掌握胶州秧歌的基本步伐”,第二个方面是“将基本步伐与已学过的手臂动作相结合”。知识目标的确立是依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本节的知识点而设立的。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编创一个小组合,这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投入实践当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可以活学活用。情感目标是通过同学间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在知识目标中,“步伐与手臂动作相结合”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因此我将这部分知识点定位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教师示范并讲解的形式,通过感官上的认识来启发学生,从而帮助解决教学的难点。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练习和创编组合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常见步伐的表演能力,这是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将“基本步伐的表演技巧”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学用结合的形式,把课堂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帮助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课是基本技能课之一,学生也喜欢,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底子差、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更谈不上。因此,我会利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针对以上情况,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选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1)视觉图像法:

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欠缺的情况,在学习新课之前,由教师展示一段小组合,让学生先有感官上的认识,明白胶州秧歌常用步伐有哪些,都与哪些手臂动作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新授知识。

(2)示范讲授法:

学习舞蹈的第一步是“模仿”,在讲授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多示范,而且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则随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感觉,在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后,慢慢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3)语言启发法:

教师的语言是最能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的语言生动,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在这节课中,我会不断的用语言来启发学生,将复杂的动作要领简化,同通俗化的语言进行启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接受新知识点,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圆满的完成教学目标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本课题的知识点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启发探究、学用结合”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4、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展现胶州秧歌的表演风格。(目的: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可以很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四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教师展示,设置问题情境引入(5分钟)

在开始新课前,由教师展示一小段胶州秧歌组合,组合中包含手臂动作和相配合的常见步伐,即导入了新课,又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便于后面新授课的学习。在教师展示前,我会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表演,还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由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设计理念: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避免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二)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分组练习(25分钟)

环节1、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采取示范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师在前面带领、学生在后面模仿,教师把整体动作进行分解,并逐一进行讲解,包括头部、胯部、腿部、脚部的动作要求。做到简单明了,便于学生接受。(设计理念: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抽象的发展思想,提高了学习效率。)

环节2、学生分组练习,在学习了基本动作后,我会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则在巡回指导。(设计理念:通过感官的认识来启发学生,对于所讲知识点,学生更容易接受。)

环节3、已学知识点回顾,新旧知识点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回顾的内容是复习已学过的手臂动作,因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习胶州秧歌的基本步伐,并要将步伐与手臂动作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点之后,安排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将上身的手臂动作与基本步伐相结合,共同进行练习。(设计理念:学用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用结合、编创小组合(10分钟)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将单一的动作相结合,配合音乐,编创出一个小组合。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我想通过这一环节,在根本上解决教学重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将理论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式。学生角色的转变,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检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交流、布置作业(5分钟)

1、小结交流: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我将这个环节设计成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小结本节课内容,最后教师补充,整合本节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我认为好的教学成果应该延续到课下,因此我准备让学生在本节课结束后,自主学习一个胶州秧歌的成品舞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四、教学评价

我一直认为:一堂好的舞蹈课,不应该是枯燥的,作为教师,应该用自由活泼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更应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难懂的知识。而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基本上遵照了以上原则,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这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的帮助和指导!谢谢!

舞蹈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教师进修舞蹈教材中的重要一课《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教学》这一舞蹈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课堂实践学习了幼儿舞蹈常用步法、律动、幼儿歌表演、幼儿集体舞等前提下,初步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以及在进行教学时的一般规律,通过幼儿舞蹈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教学、改编、创编新舞步的能力。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属于美育的范畴,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在了解幼儿舞蹈与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密切关系,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纲要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要研究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把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并根据教学规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并懂得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组织教学。

3.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由于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是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又是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幼儿舞的几种常用教学方法。然而,在掌握了教学方法时,还要懂得在什么样的舞蹈教学中该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合理运用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一原则,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选用引导操作、议论、概括、练习的方法和采用录音磁带放伴奏音乐来辅助教学,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激趣引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放磁带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幼儿舞基本步法,歌表演和成品幼儿舞〈〈摘星星〉〉的伴奏音乐,采用以旧引新,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在让学生回忆所学幼儿舞内容时,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站在舞蹈课室讲台上,面对小朋友要把老师教过的律动教给小朋友,那你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小朋友最易于接受呢?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引探新知

在引导学生探新时,为了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依据大纲有关“幼儿舞蹈有哪几种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平时学过的律动、歌表演、表演舞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摸索出哪种方法最适于律动,哪种最适合歌表演等。这部分教学我按照三个步骤设计:1、讲解、演示2、引导议论3、概括运用。

1.讲解、演示

在教学中,先讲解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1)示范法;(2)练习法;(3)分解组合法;(4)观察模仿法;(5)游戏法;(6)语言提示、讲解、口令的方法;(7)个别教学法。让学生用最快的办法了解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作用。在讲解的同时,并且配以以前自己在教学时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动作或表演加以演示。

2.引导议论

比如我现在要教一段集体舞,那么必须先要熟悉集体舞的伴奏曲,掌握基本节奏,然后根据集体舞的形式,进行必要的基本动作、角色动作教练,最后再组合完整,反复练习。而在教基本动作时,同学们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呢?角色动作又是用哪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议论。

3.概括运用

通过学生自己所学过的幼儿舞内容,结合所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从而概括出:例如在进行律动教学时,要熟悉了解律动音乐的形象和节奏,要抓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进行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讲明律动动作的形象特点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然后让小朋友观察模仿进行练习。再如在歌表演教学时,首先必须唱好歌,然后教练基本动作,讲解歌曲形象与动作形象情绪配合一致性的要求,分句或分段练习,最后完整练习。

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律动《伸伸手、弯弯腰》,歌表演《摘星星》磁带听一遍,并请几位同学把这三小节舞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三、巩固练习

幼儿舞教学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介绍舞蹈、教练舞蹈和复习巩固舞蹈。在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教学组织,根据

幼儿园舞蹈教学大纲,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基本题:巩固练习好幼儿舞所有内容。

2.变化题:比如进行表演舞《蜗牛和黄鹂鸟》教学时,应该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操作题:让学生用示范法试讲律动《坐飞机》的教学方法。

4.发展题:放一小节儿歌,让学生即兴创编简易动作,并进行教学演示。

5.思考题:在运用观察模仿法时,被观察者的动作应准确、富有感染力,最好是镜面示范,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镜面示范?也就是在教舞蹈时,教师该背向小朋友,还是面向小朋友?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边根据信息反馈,边引导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多项练习,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思维,又培养了能力,练习后,教师结合舞蹈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性,渗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为突出幼儿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运用,按照运用规律,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幼儿舞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弄清授课内容是基本动作或律动等。

2.运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密切结合小朋友的实际接受水平。

最后,布置幼儿舞《春天在哪里》用哪些教法,下一节课分组练习。

这节课通过采用引导操作、议论、概括、训练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所学教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舞蹈说课稿4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教案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

①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①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舞蹈说课稿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间舞蹈以其久远的历史积淀,独特而多样的情感韵味,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对于我们年轻的老师来说,如何去发掘民间舞蹈艺术的精髓,让幼儿在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其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从而陶冶幼儿情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我就《红绸舞》这一活动来谈一谈我粗浅的见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指导幼儿去学习舞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好教材。大班舞蹈《红绸舞》,是省编幼儿园大班教材主题九的内容,舞蹈所用道具————红绸子,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常用道具,能够很好的诠释人们在欢乐、重大的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音乐是一首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能带给人们一种欢快喜庆的情绪,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舞蹈创编,为幼儿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本班幼儿经过小班、中班的系统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好的舞蹈基础,孩子们喜欢上舞蹈课,课余时间幼儿经常自发创编舞蹈自娱自乐,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红绸舞》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依据是:

通过创编舞蹈,每个幼儿的表演都能从中得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为今后的顺利成长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其着导向作用。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和意愿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的热爱。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

3、知识目标:复习“秧歌十字步”、“后踢小跑步”,并启发幼儿创编舞蹈。

依据是:《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课件(乐谱图示,背景图片)

2、幼儿每人两条红绸带。

3、红绸舞乐曲磁带,录音机。

4、布置好场地。

(四)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体验美,自由的表达自己欢乐喜悦的心情。

2、活动难点:

能运用学过的.动作创编舞蹈。

依据是:《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运用了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舞台,让孩子们通过发现、欣赏、探索、创新,从而获得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演及自由创编能力相应得到培养和提高,

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蹈艺术的憧憬和热爱!本次活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随机教学法:为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我注重采用随机教学法,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追随着幼儿,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敏感的扑捉可挖掘的、有价值得部分,启发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

2、欣赏法:这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然后分段欣赏,重点部分重点欣赏。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直观的感受舞蹈艺术的造型美,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示范法:是根据舞蹈的难易,幼儿接受水平及教学阶段目的的不同,我采用完整示范和局部示范。示范前对幼儿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模仿。

4、启发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具体事务用语言描述出来或动作表现出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练习法:是指幼儿亲身参加到舞蹈艺术创编活动中来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径。在教师指导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乐句和完整串排练习方法。在幼儿练习、掌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分角色、单独练习方法。

6、个别指导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从动作美感,自主创编、大胆表现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请他个别示范,达到“以强带弱”、“互相学习”的目的;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我从动作规范、完整连贯等方面给于个别指导,缩小了全班幼儿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强幼儿对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二)学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中,根据大班幼儿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生活为源头,创设了多种感受、表现的形式和渠道,让幼儿自主探究与学习,发展自己的综合潜能。

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一是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学习;

二是借助录音、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三是发挥想象,创造美。

这些方法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都能得到心理满足,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中采用的这些“因势利导、因人施教”的教育方法,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一)活动导入

在节奏欢快有力的《哦啦啦》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练习基本动作。

(二)展开教学

1、观看录像,欣赏舞蹈。

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是一段好看的舞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仔细看,你喜欢哪个动作、是怎样做的?一会请看得仔细的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指导幼儿去欣赏舞蹈,调动起幼儿的情绪,获得对红绸舞的初步印象。

目的是:借助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的热爱。

2、鼓励模仿、自由表现

师:红绸舞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变化丰富,你也试着跳一跳吧?

观看录象丰富了幼儿的舞蹈动作,有的绸带画八字形,脚跳小跑步;有的左右交替甩动;还有的绸带上下画曲线,脚跳起,像翻滚的波浪。“吴老师、吴老师,我能编出比阿姨们更漂亮的舞蹈”孩子们兴奋不己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完整创编作了铺垫,整个创作过程以幼儿为主,教师都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尊重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的表现方法,在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目的是让幼儿创编的动作更加符合音乐特点,共同分享表现美、创造美的快乐。为下一步完整创编舞蹈奠定基础。

3、感受音乐,自主探究。

(1)聆听《红绸舞》音乐,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音乐是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的动作要依据音乐来进行。在听音乐时,老师和幼儿一起感受乐曲的欢快及强、弱节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强————拍手,弱————拍肩)

(2)再次组织幼儿听音乐,明确乐曲节拍。

结合图谱,进一步辨别音乐结构。一共有几个八拍?

(每一条光标随着音乐的播放按乐句出现)

(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老师利用动画图谱,将音乐结构直观表现出来,使幼儿在一次次探索中自主得出结论“有六个八拍”。)

4、拓展思维,自由创编

(1)提问幼儿怎样才能编出好看的舞蹈,在编舞时应该注意什么?

运用分组讨论法,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幼儿从表情、动作、造型中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组织幼儿自由分组听音乐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了孩子自由尝试创编的机会,并观察幼儿的表现,有的孩子将刚才大家创编的绸带舞动作编进舞蹈里,也有的孩子自己组合创编舞蹈动作,还有的孩子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着自己的动作。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随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跳着。)

(3)教师巡回指导,个别交流:“你是怎么编的?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跳这些动作呢?”“这个动作真好看,会更好给小朋友看”……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尝试和交流中获得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交流时,老师按幼儿讲的顺序,邀请小朋友到前面表演,并放在相应乐句下。老师引导幼儿根据讨论出的动作顺序听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4)启发幼儿、不断创新。

师:你还知道哪些绸带舞的动作,可以怎样跳呢?

幼儿听音乐自由舞蹈。

(本环节老师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动作,只要符合音乐节拍、音乐结构即可,给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使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动作的组合可以有许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编排,同时引导幼儿去求异和创新。)

(5)教师示范、启发幼儿美感。

目的是:《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6)分别展示、巩固提高。

(1)听音乐以多种形式表演红绸舞蹈,感受创作的欢乐。

(2)为舞蹈创想名字。

这个环节给了幼儿与同伴交流情感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在有限空间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创新的需要,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及表现的欲望,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结束:

教师展示舞蹈《好收成》,加深幼儿对民族民间舞蹈理解和热爱。

教师:“绸带舞是我国的民间舞蹈,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在大街小巷都要跳绸带舞表示欢庆,今天也是个喜庆的日子,老师也来跳一段红绸舞,表达我快乐的心情,如果你喜欢,可以和老师一起跳!”

目的是: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体验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

(四)活动延伸:

我利用区角活动,引导幼儿继续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的兴趣未尽,这样的设计可以引领幼儿继续学习、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舞蹈说课稿6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

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舞蹈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言,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是实现他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美的舞姿把人们带入了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与舞蹈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及动作韵律等特点。

(2)在欣赏、模拟、表演、创编等活动中,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现力,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乐舞交融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是肢体动作的艺术,不仅仅是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风格特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蹈的体态风格,灵活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难点是要求学生根据舞蹈音乐来进行创编。

二、说学法

课堂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乐舞交融的教学活动当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视觉来观察模仿老师和图片中所给出的动作,用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并用交互式的学习方法,创设学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让乐舞交融装点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说教法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与学的问题上,从重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图像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比较鉴赏法等,从而使学生获得感受与鉴赏、模仿与表演、创编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模拟,亲近艺术。

课伊始,教师身着傣族服饰,伴随优美的音乐跳一小段傣族舞蹈,接下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来到具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舞蹈采风活动”,期间采用“傣族文化”知多少的提问方式,揭示课题《傣族舞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视频鉴赏,领悟风格。

通过多媒体辅助式教学,请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与图片,鉴赏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

3、自主探索,领悟动作。

教师首先播放电脑合成的影片,呈现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手型、手位及脚位,让影片所表现出优雅、柔美的静态舞姿,深深吸引着同学。抓住这一切入契机,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来模仿手型、手位及脚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动作的要领,再让学生看教师示范,启发学生发表评议,加强手型、手位及脚位动作要领的领悟,然后出示课件:借鉴观赏由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傣族舞蹈《雀之灵》,使学生通过影视欣赏——交互模拟——教师示范——借鉴欣赏——师生评议等过程,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又较好地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4、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首先教师给同学介绍云南特有的民族吹管乐器葫芦丝,让同学们对它的外部结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来演奏一小段音乐片断,让同学们了解此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完整的来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主要采用聆听——讨论交流——感受情绪等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体验:夜幕下的傣族村庄、凤尾竹下的.青年男女、村庄恢复宁静进入梦想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揭示音乐的主题和结构特点。

5、想像创编,体验成功。

根据刚才欣赏过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开展创编活动。首先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初步感知,再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创编音乐中的一段,注意学生强弱搭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表演创编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与互评的交互式学习,同时为舞姿优美的学生颁发奖品——金孔雀的挂饰,最后在欢乐的音乐旋律中让

学生跟随教师尽情的舞动起来,表达乐舞交融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把这堂课推向轻松、愉悦的高潮。

6、课堂小结,艺术升华。

我会告诉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傣族舞蹈便是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扬光大,使这朵奇葩光辉灿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舞蹈环境,使学生经过:情景模拟,亲近艺术、视频鉴赏,领悟风格、自主探索,领悟动作、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想像创编,体验成功、及课堂小结,艺术升华等过程,逐渐熟悉了解舞蹈音乐的旋律,而且在乐舞交融中体会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最后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创编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创造性的音乐舞蹈实践中,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气氛,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只是一中尝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个位专家、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谢谢!

舞蹈说课稿8

一、说幼儿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了解幼儿的真实发展状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我首先分析一下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

本班的舞蹈艺术教育较为突出,在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没有放过每个利于幼儿表现的好机会,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特别是音乐舞蹈,他们非常的投入,自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如:他们会创编出一段有趣的歌词或舞蹈:《小司机》、《快乐的小厨师》、《卖报歌》、等,让人捧腹大笑。虽然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我发现我班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在表演当中以自己为中心,而且情感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谈话当中就能看出部分幼儿还不懂得怎样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从其他的生活活动当中看出幼儿在面对问题克服困难方面比较欠缺。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些情况,我该如何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下面让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教学内容。

二、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许多时候我们热切去关注的事,孩子们恰恰无所谓,而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往往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在围绕5月15号的助残日进行谈话时,我们一起讨论“聋哑人会做什么?请你帮他们找一种合适的工作”就在这时有位幼儿很激动的告诉我“千手观音”,于是它便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孩子们进行了对“千手观音”资料的大搜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舞蹈,它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门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克服困难,勇敢的面对困难,不怕可苦不怕累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美的舞蹈,它独特的造型、金光闪闪的服饰,五彩缤纷的灯光等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纲要中提出:尽可能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节日、环境)进行教学,本着《纲要》的精神,我遵循孩子们的兴趣,依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初步将此内容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资料的大搜索,接着是“我发现了什么”多么有挑战性的问题呀,孩子们从图片、vcd中仔细的观察找出服饰、头饰、手镯等还在区角中自发制作手镯和项链。其次,我们欣赏了乐曲,他们的想象另我出乎意料,最后是舞蹈欣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舞蹈中最为突出的亮点——造型美作为欣赏的主要方面,主要在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三、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为:

1愿意用自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欣赏舞蹈的兴趣。2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3教育幼儿尊重并热心帮助残疾人群。目标(1)的制定,将幼儿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为生成下一个艺术活动积累经验。目标(2)、(3)的制定是基于我班幼儿近阶段的能力、情感的发展区,我来因势利导,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于生活中。

四、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利用家长的资源为幼儿上网查询有关的图片、书籍,了解有关知识,欣赏乐曲,目的是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准备:首先我对幼儿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客观了解幼儿的实际现状,其次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舞蹈中最吸引幼儿的部分,并就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法,目的在于优化内容。最后,我还精心准备了vcd,网上下载的图片、牙签或火柴、丝巾方便教师与幼儿操作、欣赏、表演,大胆的表现。

3、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及时的在美工区中提供包装绳、塑料花、叶子、皱纹纸等让幼儿制作项链、手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活动室周围张贴幼儿欣赏乐曲后绘制的情节画及幼儿收集的有关舞蹈图片,目的在于延伸活动的快乐,增强幼儿表现的欲望。

五、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积极的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舞蹈造型的美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难点是感受舞蹈表演中的造型的动感美,并用语言、动作表达。

六、说教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法:情景感染法、提问法、整体教学法

1、情景感染法: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幼儿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老师以语言、体态语、情绪引导幼儿观察大屏幕图片,感受故事的氛围,体验情绪,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增强幼儿欣赏舞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欣赏法是舞蹈欣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结合多媒体运用法,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结合定格观看法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舞蹈作品的造型美,更直观的启发幼儿对造型美的想象,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舞蹈中演员的敬仰之情及表现的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启发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七、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观察发现法是

幼儿积极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充分去挖掘蕴涵在图片vcd中的知识点,发现新的线索,这些线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让幼儿现有的经验与新的经验实现完美的结合,帮助幼儿突破活动难点。

2、讨论谈话法:我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谈话,孩子们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体现了《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目的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利于幼儿大胆的想象,利于教师更深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计划及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

3、操作法:在幼儿原有的欣赏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队形并用牙签、火柴排出来,充分体现了《纲要》“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促使幼儿的动手、创造、思维、审美能力得到了升华,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地接触,他们又再一次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编排造型的经验,体验成功及交流的。

4、表演体验法: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

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获得多样性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具有自信心;”的精神。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八、活动过程的组织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并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

(一)、由境生情,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将幼儿的情感放在首位,以幼儿的感受为活动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幼儿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千手观音的图象,结合优美的故事情节,幼儿鸦雀无声,认真的倾听传说,一下子孩子们被我带入千手观音的遐想中,就如看见了千手观音善良的行为。就这样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及积极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了最感性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欣赏想象和表现做好铺垫。

(二)、以小组的形式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千手观音变成什么”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这个环节里,我将下载的造型图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周围,接着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互相交流探讨造型的形状像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造型的特点,掌握知识点:造型整齐、对称的规律,为下一步欣赏vcd画面中舞蹈的造型奠定基础。

(三)、欣赏舞蹈,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的造型美。

1、完整欣赏

舞蹈的肢体动态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这个问题:“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来完整的欣赏舞蹈,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看完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幼儿从音乐、服饰、灯光、造型中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片段欣赏

“你喜欢舞蹈中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这个问题,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升华,。因此,我组织幼儿进行片段欣赏,启发幼儿将表演中的造型与图片的造型进行比较,启发孩子们用动和静来表达造型美,激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用动作来表现,并掌握知识点:兰花指,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从手形的不断变化来感受造型的动感美。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最后我引出问题:“请你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借此问题出示排练时的图片,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舞蹈的演员的背景,说说这群聋哑人是怎样感受音乐,完成这么美的舞蹈。目的在于激起孩子们的心中强烈的敬仰之情,感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大的道理。整个环节体现了《纲要》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因材施教,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一精神。

(四)、操作创编造型。在舞蹈欣赏的活动中我采用操作法,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牙签、火柴),支持、引发

幼儿与材料互动,创编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不仅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而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幼儿自主学习,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获得平面思维的经验,体现引导幼儿从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并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适时的个别指导,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作好准备。

(五)、尝试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1、《纲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设计让幼儿打扮自己,并按丝巾的颜色分组扮演千手观音。孩子们你帮我打蝴蝶结,我帮你系丝巾,互相帮助不亦乐乎,在排练造型中并不断完善自己与同伴间的合作。

2、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在结束阶段要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把兴趣延伸到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我让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并面向大镜子,欣赏自己与同伴合作的造型美,获得成功感。

(六)、活动延伸。

幼儿的兴趣未尽,为了引领幼儿的学习、艺术表现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我利用区角活动,引导幼儿继续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在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和表现,使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和成功体验。

舞蹈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藏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节学习的动作及动作组合,难度比学习过的锅庄要大,是为今后创作舞蹈作品和技能考核打基础的。

2、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没底子,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2)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学习内容为踢踏步组合,计划课时2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颤膝组合、踏步组合和踢踏步组合

(一)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难点在于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每组的组长以点带面的帮助组员练习好每个动作。

三、说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

(1)首先让学生集体练习颤膝、踏步、踢踏组合

(2)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在课后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3)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2、新课教授 在本教学环节中:

(1)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

首先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藏族舞蹈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再来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领悟,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那个更体现藏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藏族舞的特点。)

最后进行分组展示、巩固提高

(2)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组合。(让学生先做慢,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做快)

(3)舞蹈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还要有灵气、情感和优美的姿态。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重点在于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3、布置了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到位的练习,要识记住每个动作,并融入情感表现,就好像自己是在舞蹈上表演。

4、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舞蹈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形式,能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能力目标:学习踢跳步、点肩、转手腕等基本动作。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难点:学习踢跳步、点肩、转手腕等基本动作。

四、说活动准备

xxxx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示范法:教师完整或部分难点动作示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分解组合法:把动作中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分解再组合;

3.观察模仿法:教师示范,幼儿跟学;

4.个别教学法:对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5.讲解、提示、口令法:用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

学法:

1.观察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启发幼儿主动性地学习。

2.操作法: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模仿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问好,一起做热身运动操

(二)基本部分

今天呢,我们来学一个新的舞蹈,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拾豆豆》,是一个东北秧歌舞,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呀(想)好,那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儿歌的音乐旋律。

1.播放舞蹈音乐,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跳踢步:双脚交替绷脚后踢跳跃跑动。

b.点肩拾豆豆:一手手心向下点于肩上,另一手旁按手。

c.里绕花:从摊手经过团手里绕腕,停至压腕,用手腕带动手巾花。

d.压脚跟:身体前倾,膝盖蓄力,脚跟微抬起,一拍压下,要求有劲儿。

e.蝴蝶花:

(1)双手8点前斜下位交叉里绕花,同时体对1点,拧身至8点。

(2)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同时体对1点。

(3)双手2,同点前斜下位里绕花时体对1点,拧身至2点。

准备位置:3点方位准备,体对7点,双手肩前压腕持巾

准备音乐:幼儿摆好舞蹈动作。

(三)结束部分

1.师幼共同表演舞蹈。

2.小朋友们,这首儿歌好听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今天回家以后,把新学的舞蹈表演给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小伙伴看。

七、说活动延伸

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给这个舞蹈重新编几个动作,下次活动的时候表演给老师和小伙伴们看。

舞蹈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艺术是引人入胜的,它用生动的、美的形式装点着生活。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具备着丰富多彩又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又能激发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精灵在孩子们的心中总是梦幻美好的,借助这一份美好让孩子通过对树精灵的喜爱随着音乐的起伏不自觉就会产生兴趣,拉手、转圈、交换舞伴,这些对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交流感情的动作。音乐分为两个部分,为的是让幼儿通过感受乐曲AB两段的特点和对图谱的观察来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出来。大班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方位意识以及识图谱的能力,基本的位置变换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难度了,整节课的舞蹈动作很简单,重点放在了队形的变化及相互间的合作上。

二、活动目标

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所以教学活动的过程必须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的.发展,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因此将本活动的目标分为:

1.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掌握由四拍子变化到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

2.学习看图谱并能根据图谱的变化分段学习舞蹈内容。

3.感受树精灵之舞的喜悦,体验与同伴舞蹈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的目标的具体要求,相互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分为:

重点: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掌握由四拍子变化到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难点:学看图谱,根据图谱的变化分段学习舞蹈。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我将活动准备分为以下两方面:

1 、物质准备:课件、音乐、幼儿用的圆点、人手一朵手花

2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熟悉AB段音乐

五、教学策略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整个教学动静结合以及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 、情境教学法

3 、自主学习法

六、活动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流程分为以下几大环节:一、听音乐,做律动、二、看图谱,学跳舞蹈三、听音乐,愉快的退场

一、听音乐,做律动

师:孩子们,听着音乐,拉起好朋友的手,一起跳起来吧!

1.男女两人一组,围成圆圈坐下。

(播放这段音乐即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又作为接下来幼儿舞蹈中的歌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个铺垫)

二、看图谱,学跳舞蹈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夜幕降临后,一群树精灵就获得了自由。瞧!它们在跳舞呢。(播放视频)

师:这是枫树精灵、这是杏树精灵。它们想要来跳一支树精灵之舞,看它们站成了什么队形呢?(圆形)

师:你们谁是枫树精灵?谁是银杏树精灵?

师:瞧,在你们的右手上也带着代表枫树和杏树的小花,红色是枫树精灵,黄色是杏树精灵。枫树精灵和杏树精灵一个隔着一个站着,围成一个圈,小朋友们一下就看明白了。(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找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站位)

(设计此环节主要依据是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幼儿通过观看画面将自己想象成是树精灵中的一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参加活动的兴趣。)

2.完整欣赏舞蹈。播放舞蹈图谱全过程:

师:枫树精灵和杏树精灵已经迫不及待要给小朋友们跳舞了。看!它们是怎么跳的呢?(播放视频)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红色是女孩子代表了枫树精灵,黄色是男孩子代表了杏树精灵。师:你发现它们的队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幼儿根据各自的发现说一说(外圈走向内圈、女生先走再是男生、一起牵手走向外圈等)(接着我运用了分解图谱来帮助幼儿更详细的梳理队形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动作的掌握。接下来是A段舞蹈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完整的队形变化以及分解相结合的图谱)

3.看图谱学跳A段舞蹈(播放分解图谱,教师讲解)

女孩听音乐节奏先走到内圈,接着男孩听音乐节奏走到内圈。男孩先牵手向上举,女孩再牵手向上举,大家转一圈牵手向外走到外圈,最后手放下面对面站立。

完整练习A段舞蹈。教师边放音乐边说:我们听着音乐完整的跳一遍吧。

(完整的队形变化以及分解动作帮助小朋友在学看图谱的基础上,根据图谱动态的变化学习舞蹈动作掌握其中队形多次变化的规律)

4.看图谱,学跳B段舞蹈

(1)我在让孩子们学习B段舞蹈之前抛出了问题:第一部分的音乐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你知道是几拍子的音乐吗?能用小手打击出来吗?

师:第一段很欢快是4拍子的,那第二段呢?我们在接下来的音乐中一起来感受。(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幼儿在感知的过程中去体验乐曲的节奏,还解决的目标中所提出的重点,掌握其节奏的变化。)

(2)播放第二段舞蹈图谱:小精灵们的舞蹈并没有结束,我们继续往下看,它们又跳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看到了什么?

(4)点击播放大的图谱:再来仔细看看

师:他们是伸出右手(贴标记的手)。拉拉手,走走走(教师示范:伸出右手,拉拉手,走走走)

(5)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位置换了,背对背,手放开了)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起立,和好朋友面对面(教师喊口令)

(师:找到新朋友了吗?位置交换了吗?再来一次,教师语言提示:拉拉手,走走走)

(6)完整做B段动作:(教师边放音乐边说)我们来跟着音乐跳一跳吧。

师:这下你发现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吗?儿拍子的?(3拍子)

5.完整跳《树精灵之舞》

师:树精灵宝宝们,认清你边上的朋友,我们一起跳快乐的树精灵之舞。

播放音乐,幼儿完整跳舞蹈数遍。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识图谱来学习舞蹈动作,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可以很好的掌握的。我们采取的对策是运动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看懂图谱并能学习舞蹈动作,前半段的欢快音乐带动着幼儿的情绪但是慢慢的在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自主学习下一起解决了一些活动中出现的难题,例如:怎么做才能不让小伙伴互相碰到头?位置应该怎么变换才更有序等。)

三、听音乐,愉快的退场

师:树精灵们,天快要亮啦,我们要回家啦。和大家说再见吧。

(动态的精灵跳舞的样子让幼儿从潜意识中跟着小精灵有序的离场,从侧面让幼儿感受到一种规则意识。)

七、教学特色

1 、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提供信息:让幼儿在体验真实情感的基础上欣赏和学习,提高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2 、从“动”入手,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表现,用此方法激发幼儿的动作在音乐的伴奏卜更形象化、具体化。

舞蹈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体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各关节、各部位创造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它既有文化艺术的内涵,又具备体育竞技的特点,既能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娱悦身心,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二、说目标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动作,方法和优美的身体姿态。

2.了解其风格特点,音乐节奏和步伐变化。

3.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好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动作准确,步法熟练。

难点:舞姿飘逸洒脱,优美大方。

四、说学情

学情是科任教师确定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学法、教法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的依据。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现代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厌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创快乐、趣味性教学,运用变换练习方式、条件和要求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1)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2)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华尔兹基本步法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1)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2)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1)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2)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六、学法指导

1.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主动、积极地投入学、练中去。

2.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问对话,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积极思维。

3.通过带练,示范练习和指导练习,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习能力。

4.采用各种练习,不断提高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好学上进的思想,达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和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学习与体验、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找朋友。

2.学习与体验:

(1)教师讲解、示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前进变换步,退变换步。

(2)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随伴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歌声、掌声,心情舒畅,愉快放松。

(4)小结:

①完成本课目标情况。

②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③下课,师生再见。

舞蹈说课稿13

一、说

纲要指出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了解的真实发展状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我首先分析一下我班的发展情况。

本班的舞蹈艺术教育较为突出,在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我们没有放过每个利表现的好机会,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特别是音乐舞蹈,他们非常的投入,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如:他们会创编出一段有趣的歌词或舞蹈:《小司机》、《快乐的小厨师》、《卖报歌》、等,让人捧腹大笑。虽然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我发现我班的缺乏合作意识,在表演当以己为心,而且情感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谈话当就能看出部分还不懂得怎样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从其他的生活活动当看出在面对问题克服困难方面比较欠缺。针对我班的这些情况,我该如何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对进行教育?下面让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教学内容。

二、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许多时候我们热切去关注的事,孩子们恰恰无所谓,而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往往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在围绕5月15号的助残萨行谈话时,我们一起讨论“聋哑人会做什么?请你帮他们找一种合适的工作”就在这时有位很激动的告诉我“千手观音”,是它便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孩子们进行了对“千手观音”资料的大搜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舞蹈,它在潜移默化教育孩子门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克服困难,勇敢的面对困难,不怕可苦不怕累的完成己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美的舞蹈,它独特的造型、金光闪闪的服饰,五彩缤纷的灯光等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纲要提出:尽可能运用社会生活的资(如活动、事件节日、环境)进行教学,本着《纲要》的精神,我遵循孩子们的兴趣,依据本班的情况,初步将此内容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资料的大搜索,接着是“我发现了什么”多么有挑性的问题呀,孩子们从图片、vc仔细的观察找出服饰、头饰、手镯等还在区角发制作手镯和项链。其次,我们欣赏了乐曲,他们的想象另我出乎意料,最后是舞蹈欣赏,根据的年龄特点,将舞蹈最为突出的亮点――造型美作为欣赏的主要方面,主要在提高的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三、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指出“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为:

1愿意用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欣赏舞蹈的兴趣。2发展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教育尊重并热心帮助残疾人群。目标(1)的制定,将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为生成下一个艺术活动积累经验。目标(2)的制定是基我班近阶段的能力、情感的发展区,我来因势利导,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生活。

四、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知识经验的准备:根据的发展需要,我们利用家长的资为上网查询有关的图片、书籍,了解有关知识,欣赏乐曲,目的是激发表现的欲望和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准备:首先我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细致的分析,目的在客观了解的实际现状,其次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舞蹈最吸引的部分,并就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法,目的在优化内容。最后,我还精心准备了vc,网上下载的图片、牙签或火柴、丝巾方便教师与操作、欣赏、表演,大胆的表现、环境创设:《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的发展”根据主学习的兴趣,我及时的在美工区提供包装绳、塑料花、叶子、皱纹纸等让制作项链、手镯,发展的创造性。在活动室周围张贴欣赏乐曲后绘制的情节画及收集的有关舞蹈图片,目的在延伸活动的快乐,增强表现的欲望。

五、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积极的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舞蹈造型的美感,培养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难点是感受舞蹈表演的造型的动感美,并用语言、动作表达。

六、说教法

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法:情景感染法、提问法、整体教学法:

1、情景感染法: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老师以语言、体态语、情绪引导观察大屏幕图片,感受故事的氛围,体验情绪,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增强欣赏舞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欣赏法是舞蹈欣赏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结合多媒体运用法,先引导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结合定格观看法目的是引导进一步感受舞蹈作品的造型美,更直观的启发对造型美的想象,有效的提高的审美能力。激发对舞蹈演员的敬仰之情及表现的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采用启发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七、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班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观察发现法是积极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活动通过观察引导大胆的想象,充分去挖掘蕴涵在图片/vc的知识点,发下的线索,这些线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让现有的经验与新的经验实现完美的结合,帮助突破活动难点。

2、讨论谈话法:我在活动积极引导进行讨论、谈话,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说出己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体现了《纲要》“创设宽松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目的在为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利大胆的想象,利教师更深一步的了解的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计划及个别指导,引导向最近目标发展。

、操作法:在原有的欣赏基础上,引导己创编队形并用牙签、火柴排出来,充分体现了《纲要》“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在活动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促使的动手、创造、思维、审美能力得到了升华,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地接触,他们又再一次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编排造型的经验,体验成功及交流的。

4、表演体验法:针对班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活动,使每个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这一过程通过商量、合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获得多样性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及《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重视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积极、主动、大胆表现己,具有信心;”的精神。

这些方法能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八、活动过程的组织

结合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并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

(一)、由境生情,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欣赏兴趣。在这个环节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将的情感放在首位,以的感受为活动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千手观音的图象,结合优美的故事情节,鸦雀无声,认真的倾听传说,一下子孩子们被我带入千手观音的遐想,就如看见了千手观音善良的行为。就这样引发了的好奇心及积极的兴趣,让获得了最感性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欣赏/想象和表现做好铺垫。

(二)、以小组的形式鼓励与同伴互相交流“千手观音变成什么”纲要指出艺术是:“表达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大胆的表达己的情感、理解、想象”。这个环节里,我将下载的造型图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周围,接着启发展开想象,以小组的形式让互相交流探讨造型的形状像什么,引导发现造型的特点,掌握知识点:造型整齐、对称的规律,为下一步欣赏vc画面舞蹈的造型奠定基础。

(三)、欣赏舞蹈,引导发现画面的造型美。

1、完整欣赏

舞蹈的肢体动态是兴奋的语言,对有极大的感染力。在这个环节我让带着这个问题:“看看舞蹈什么地方美”来完整的欣赏舞蹈,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表达己的看法:“看完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舞蹈什么地方美”,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从音乐、服饰、灯光、造型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片段欣赏

“你喜欢舞蹈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这个问题,是审美能力的升华,。因此,我组织进行片段欣赏,启发将表演的造型与图片的造型进行比较,启发孩子们用动和静来表达造型美,激励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用动作来表现,并掌握知识点:兰花指,目的在引导从饰的不断变化来感受造型的动感美。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最后我引出问题:“请你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借此问题出示排练时的图片,首先引导回忆舞蹈的演员的背景,说说这群聋哑人是怎样感受音乐,完成这么美的舞蹈。目的在激起孩子们的心强烈的敬仰之情,感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大的道理。整个环节体现了《纲要》:“根据的需要因材施教,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一精神。

(四)、操作创编造型。在舞蹈欣赏的活动我采用操作法,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牙签、火柴),支持、引发与材料互动,创编出己喜欢的造型,不仅让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而且引导在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目的在让主学习,体验由创造的乐趣,获得平面思维的经验,体现引导从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并利拓展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适时的个别指导,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作好准备。

(五)、尝试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1、《纲要》指出:应充分考虑的学习特点和认班说课舞蹈欣赏活动《千手观音》识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生活、游戏之。因此,我设计让打扮己,并按丝巾的颜色分组扮演千手观音。孩子们你帮我打蝴蝶结,我帮你系丝巾,互相帮助不亦乐乎,在排练造型并不断完善己与同伴间的合作。

2、激发兴趣需要贯穿艺术活动的始终,在结束阶段要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把兴趣延伸到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我让听音乐完整的表演,并面向大镜子,欣赏己与同伴合作的造型美,获得成功感。

(六)、活动延伸。

的兴趣未尽,为了引领的学习、艺术表现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我利用区角活动,引导继续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在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和表现,使每个都有进步和成功体验。

舞蹈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由于本课是高中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的第一堂开门课。面对学生舞蹈基础的参差不齐;面对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舞蹈而产生的距离感,因此,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了本课的首要任务。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舞蹈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说教法

艺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这是我构思整堂课的指导思想。本着这个原则,本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对比式教学: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对比。

2、示范教学:教师舞蹈动作示范。

3、启发式教学: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4、多媒体教学: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视、听、学有机结合,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学法

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因此这节课将让学生积极实践、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1、对比法:通过对比,感知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

2、讨论分析法: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总结新知识。

3、实践法:通过实践掌握舞蹈技能。

四、说教学程序

各教学环节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紧密联系的。

导入新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创编体验。

五、说课件

以教材为主,参考资料为辅,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体验作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至于结论性的东西则必须由学生来总结。

目的:是为了课型更灵活,课堂气氛更活跃,起到辅助手段的作用。

舞蹈说课稿15

一、说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打破原来的“言传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蒙族是少数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当中的一员,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的散居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2、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蒙族舞的体态风格,并且灵活运用蒙族的各种手形手位。

3、教学目标:

⑴通过蒙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蒙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⑵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

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

⑷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4、教学重点: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只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的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对蒙族舞基本动作的教授上,因为学生做动作往往是单纯的模仿,有时候还模仿的不像,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要力求使他们把动作掌握好,是这节课的重点。

5、教学难点:这节课的难点就是要求学生们创编。这些学生大多没有什么舞蹈基础,创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她们都是幼师生,将来很有可能走上教学岗位,所以学会基本的舞蹈的创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基本技能。

三、学教法

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抓住蒙族舞的风格特点,攻克舞蹈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视觉图像法:首先蒙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等对于我们这些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先拿出了一幅具有蒙族特色的饰品,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饰品的讲解,逐渐的引出蒙族舞蹈的体态特点,使同学们在欣赏中接受知识,在介绍手形、手位时,我打破了以前那种老师做,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找了许多手形手位的示范图,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动作,去配动作,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2、情景模拟法:和一般的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把它设计成为一节“舞蹈采风行动”,老师为导游,学生则为快乐的旅行者,从认识蒙族到走进蒙族,始终让她们感觉到自己好像真的身临其境一般,不会觉得上课会有什么压力,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

3、语言启发法:教师的语言是最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的语言生动,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在这节课中,我不断的用语言来启发学生,让她们转化角色,把自己转换成一位美丽的蒙族少女,这样她们做动作会显得比较自信,对于我们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是很有帮助的。

四、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的观察来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图片的动作,听觉来把握蒙族舞蹈的风格以及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不断的鼓励、启发她们主动性的学习。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渗入素质教育。

五、说教学顺序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教师在优美的蒙族音乐声中,介绍蒙族及蒙族舞蹈,完了后,让她们谈谈听完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出蒙族姑娘的饰品,通过饰品再引出蒙族舞蹈的体态特点。

3、达标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⑴在做梦族舞体态动作的时候,是通过欣赏一个饰品后再去做的,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马上就掌握了。

⑵手形手位的教授。利用一些手形手位的图片,再加上对于骑马这种动作的描述,使学生们强化记忆。

⑶再接下去就是创编实践。这一块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在学生创编之前教师带头编了一个舞蹈,让学生一边看,以便带着问题:老师在这个舞蹈当中用了那些手形手位,老师是怎样进行编排的?让学生首先明白创编是怎么回事儿。然后,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她们大胆的创编,活学活用,这样,编一组4个8拍的动作应该是可以完成的。编完之后,还让她们跳出来,并且大家一块儿来学。

下载大班舞蹈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舞蹈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舞蹈说课稿

    快乐天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快乐天使》是现代舞教学中的一个成品舞蹈,它主要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以及音乐串联来表达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像天使一样快快乐乐的生活态度,舞蹈的......

    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 舞蹈说课稿1 一、说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

    大班舞蹈教案

    大班舞蹈教案:《西班牙蝴蝶》 班级:大一班任课教师:鞠赛 活动目标: 1、通过重拍节奏的练习,初步认识西班牙舞蹈基本风格,清楚西班牙舞蹈主要动作。 2、能够正确的做出古典舞的各......

    大班舞蹈教案

    大班舞蹈教案 大班舞蹈教案1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2、初步培养幼......

    大班舞蹈教案

    大班舞蹈教案1 设计意图: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活动目标: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

    舞蹈课说课稿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的教师:胡瑀珊!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

    舞蹈教案说课稿

    中班舞蹈《拾豆豆》说课稿 中六班 王佳 一、说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

    《傣族舞蹈》说课稿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傣族舞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下午)好! 我是XX号考生,来自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10级舞蹈学专业学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傣族舞蹈》,这是一堂舞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