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共)
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
沙海中心学校 2014年9月
第一课
好玩的手工课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正确学习使用剪刀,剪切口要平整,光滑,没毛边
2、知道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材料: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1、向学生讲解使用剪刀是方法。让学生明白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2、强调在使用剪刀时的注意的安全事项。
3、把现成材料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
4、把剪好的图案粘在底上。
5、展示底板好的图片。
6、认识各种手工材料
第二课
捏塑水果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要求:
1.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2.学习运用小物体对泥工作品的塑造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材料:橡皮泥
竹签 教学过程 : 1.装泥揉成团 2.一头搓尖 3.搓好组合
4.给自己的水果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5.讲一个关于水果的小故事。6.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四课 神舟五号飞船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神舟五号飞船的制作;
2、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制作出神舟五号飞船 教学难点:各部分的组合、固定
教学准备:手工书师生一人一本,双面胶,冷藏车成品一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以提问方式导入。教师:小朋友们见过神舟五号飞船吗?它是用来干嘛的?
你们想不想也做出一辆神舟五号飞船呢?
2、教师发给学生一人一本手工书。
3、回忆各种标识。
4、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并跟着做,教师示范时要将要点说清楚。
第一,把所有图案取下来; 第二,折好,依次向下粘贴; 第三,沿虚线折好粘上。
5、教师要巡回指导,对需注意的地方要多加讲解。(在取图案时,提醒幼儿要轻一些,以免撕坏图案。在粘贴时双面胶的用量要适中。)
6、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简评、小结。鼓励幼儿多动手。
第五课 转动眼睛的猫头鹰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转动眼睛的猫头鹰的制作;
2、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制作出转动眼睛的猫头鹰 教学难点:各部分的固定
教学准备:立体手工书师生一人一本,转动眼睛的猫头鹰成品一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成品,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瞧!就是我手中的转动眼睛的猫头鹰,它可以自由活动。想不想也做出一条转动眼睛的猫头鹰呢?
2、教师发给幼儿一人一本手工书。
3、回忆各种标识。教师在白板上画出各种标识线,请幼儿记忆。
4、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时要将要点说清楚。第一,先取下转动眼睛的猫头鹰的各部分图案,并将身体部分对折;
第二,折好腿部作为底座,用牙签在腿部与身体部分的小孔内穿过并固定;
第三,用牙签穿过手臂和身体,转动眼睛的猫头鹰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1、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需注意的地方要多加讲解。(在取图案时,提醒幼儿要轻一些,以免撕坏图案。使用牙签时,要注意安全。)
2、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简评、小结。鼓励幼儿多动手。
第六课
我的小马驹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折出小马驹的形状;
2、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按要求折出小马驹的形状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
教学准备:折纸示意图一张,折好的小马驹一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马驹吗?喜欢小马驹吗?你们见到的小马驹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马驹,你们想看吗?
3、出示范例作品,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呢?现在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折小马驹。
二、根据图示折纸。
1、出示折纸示意图,这些线表示什么?请幼儿仔细观察示意图并进行相应的讲解。
2、根据示意图,教师示范折小马驹。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3、首先沿对角线对折,要折痕。
4、再对折,这时候是一个长长的矩形。
5、沿着上面的三角折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平分,一共是两个边,四个角。
6、两边再对折一次,为的是压住刚才的四个角。
7、拿住两端,从里往外翻,拉起来。小马驹就做好了。
三、小朋友们来折小马驹。
教师讲解折纸常规,分发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鼓励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注意折叠方向。
四、教师小结。表扬幼儿的进步,并展示优秀作品。
第七课 高大的骆驼
备课教师:孙智嫄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折出骆驼的形状;
2、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按要求折出骆驼的形状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
教学准备:折纸示意图一张,折好的骆驼一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骆驼吗?喜欢骆驼吗?你们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骆驼,你们想看吗?
3、出示范例作品,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呢?现在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折骆驼。
二、根据图示折纸。
1、出示折纸示意图,这些线表示什么?请幼儿仔细观察示意图并进行相应的讲解。
2、根据示意图,教师示范折骆驼。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3、首先沿对角线对折,要折痕。
4、再对折,这时候是一个长长的矩形。
5、沿着上面的三角折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平分,一共是两个边,四个角。
6、两边再对折一次,为的是压住刚才的四个角。
7、拿住两端,从里往外翻,拉起来。骆驼就做好了。
三、小朋友们来折小马驹。
教师讲解折纸常规,分发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鼓励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注意折叠方向。
四、教师小结。表扬幼儿的进步,并展示优秀作品。
第九课 旋转降落
备课教师 孙智嫄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旋转降落的制作;
2、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完成旋转降落的操作 教学难点:作品粘接
教学准备:立体手工书师生一人一本,双面胶,旋转降落成品一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成品,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瞧!就是我手中的旋转降落,它还会不停的转动呢。想不想也做出一个旋转降落呢?
2、教师发给幼儿一人一本手工书。
3、翻开第一页,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标识。教师在白板上画出各种标识线,请幼儿观察、记忆。
4、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时要将要点说清楚。第一,取下需要的图案; 第二,将纸条外折。第三,用曲别针卡紧。
第四,抛出纸条,纸条就会旋转降落。
1、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旋转降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需注意的地方要多加讲解。(在取图案时,提醒幼儿要轻一些,以免撕坏图案。在用双面胶粘贴时,提醒幼儿要粘牢)
2、鼓励孩子们的进步,树立他们的信心。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
一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案
1、课程表书签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
2.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重难点: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礼貌用语彩印卡纸一张,稍厚一些、韧性较好的32开白色卡纸一张,书签线。
工具:剪刀、铅笔、打孔器、直尺、曲线尺或圆模板、椭圆模板、彩色颜料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上我们来做课程表书签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1.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礼貌用语若干条,并归纳出最常用的: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2.拿出32开礼貌用语彩印卡纸,用剪刀仔细沿几个书签的边剪下书签。3.用打孔器在书签到上方的白点标记处打孔。
4.把书签线穿入书签到孔并打结做穗。这样,五个礼貌用语小书签就做好了。
5.自己设计并制件小书签。
(1)根据书签的内容,设计书签的式样和大小,如长方形的、圆形的、心形的、椭圆形的。
(2)用铅笔和直尺,在白色32开卡纸上作图,画出书签的轮廓线,做好打孔标记。
(3)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名言或作画。
(4)等书签上的字迹干后,按制作书签的要求完成。注意事顼:
1.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做出有创意的书签。2.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打孔器或锥子。
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2、火柴杆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
2.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3.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黑色卡纸一张,20-30根火柴杆或整齐的小木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火柴吗?那你会用火柴杆摆数字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图一所示的“电子表数字”,在黑色卡纸上模仿摆出0、1、2„„ 9的数字。
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摆出其它更多的数字吗?请你试试看。摆好后请你
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3.请你按图二图三所示的图样,摆成火柴杆图形,并说出这两个图形像 什么。
4.请你用火柴杆摆出几个你想像中的物体的图形,请你周围的同学看看
像什么物体。
5.用火柴杆摆出图四所示图形。你能移动其中的四根火柴杆,把图形变
成一个风车吗?试试看。
6.你能用火柴杆摆出一个正在跑步的人的图形吗?摆完后和周围的同学
比比看,看谁摆得更像些。注意事项:
1.选用黑色卡纸是为了衬托火柴杆数字或图形,使图形更醒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用。
2.如果同学带火柴,请不要带火柴盒,以免“划”着火柴引燃其它东西或灼伤皮肤。
3.同学可以尽情发挥想像力摆出各种图形、图案,并请老师、同学评说 小结: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3、小筏
活动目标:
1.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2.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重难点: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塑料吸管6-10,吸管连接塞两个或细线若干,橡皮泥一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竹筏?让你自己制作竹筏你会吗?
二、活动过程
1.如果塑料吸管和吸管连接塞是由厂家提供的配套学具,可直接将吸管连接塞与塑料管的两端插接,这样就使塑料管两端的开口封闭不致进水不,又使塑料管连成一排。如果只有塑料吸管,没有现成的吸管连接塞,就需要用绳线绑扎成“筏子”,然后用橡皮泥将每只管的两端开口封闭起来,不要让水漏入管内。
2.将小筏放入水中,放上用橡皮泥做成的小人或动物,推推小筏看能不
能行驶。如果放在筏上的“人”或“动物”太重,会发生什么现象?研究一下如何调整小筏上的重物,使小筏吃水适当。
3.和同学一起交流制小筏的方法,探讨小筏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4.请同学说说在什么地方乘坐过木船、轮船,有什么感受。
注意事项:
1.用橡皮泥封闭塑料管口时,要封闭严实不使漏水,又要不使橡皮泥过多,过重,同时还要使小筏美观整洁。
2.学生在研究探讨筏子、木船、轮船的浮沉原理时可能出现不太科学的解释,对此不必苛求科学严谨。只要学生经过努力做成了小筏,并研究筏、船的浮沉原因就是可喜的。
小结: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课后小结: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4、会变的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3.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重难点: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16开会变的画彩印纸一张,胶水或糨糊。
工具: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喜欢会变的画吗?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
2.观察和研究会变的画彩印纸,看看怎样剪贴才能拼成小马过河和小蝌蚪找妈妈会变的画。
3.将四幅分割图连同黄色的粘贴边沿边线剪下。
4.把剪下的四幅彩图沿虚线折叠,然后先摆放成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的完整的拼接图画面,记住摆放好的顺序。
5.将四幅折好的彩图的折边,按一定的顺序分别粘贴在黄色底板纸上的四条带有密印点的白色长方形条框上。
6.等胶水或糨糊干后,将四幅折叠图向一个方向鄱转,就会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向相反的方向翻转,就会看到另一幅画面了。
注意事项:
四幅图画剪裁折叠后的摆位是必要的,提醒学生在摆放正确后,再逐一粘贴。
小结: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课后小结: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5、卡通钟面
活动目标:
1、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认识整点时钟,在故事的情节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3、学习用塑料揿扣连接做可旋转的玩具。
活动准备:
各种钟若干
有趣的钟表 PPT
水彩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掌握钟面的结构:
1、听,什么声音?(钟表声)(出示钟宝宝)
2、钟上有些什么?钟上有哪些数字?数字式怎样排列的?
总结:从12-1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如果倒过来这个叫逆时针。
3、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教师拨针6:00)现在几点了?
总结:时针走一格,长针就走一圈,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代表6点整。
4.、训练幼儿拨整点:7:00、9:00、11:00、3:00、4:00,我们来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一样呢?寻找上面的整点,并把钟宝宝一一对应的挂在绳子上
总结:我们认识了这些时间,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钟宝宝走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吧!
二、分别介绍各种名称的钟表:
1、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钟宝宝呢?(幼儿讨论)
2、进钟表店,分别认识:挂钟,台钟、落地钟、并欣赏手表、卡通钟。
总结:其实啊,人们给钟起名字很方便,挂在墙上的就叫挂钟,放在桌上的叫台钟,放在地上的叫落地钟,但有的时候人们觉得还不方便就会把钟变成小小的表挂在手上就叫做手表(出示:手表)
三、学生动手
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钟表,或者把自己见过的或者家里的钟表做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老师点评
6、会动的小老鼠
活动目标:
1.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2.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重难点: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32开“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一张,胶水或糨糊,橡皮泥。
工具: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想学制作小老鼠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的哪个部位,哪些叠线,哪些是要粘贴的部分。
2.把彩印卡纸上的小老鼠的各个部件剪下,将小老鼠胖的身体部分沿虚线正折,将小老鼠的耳朵沿虚线正折。
3.把小老鼠耳朵上的长方形密点部分与相应的部分粘贴起来。
4.把小老鼠的尾巴沿虚线正折后,将标有密点部分粘贴到相应部位。这样,一只会动的小老鼠就做成了。拨动它的尾巴,它就会前后摇摆起来。
5.试一试,在小老鼠的尾巴上或头部粘上一块橡皮泥,看看小老鼠会怎样摆动。
6.和周围的同学比比看,看谁的小老鼠制作得更精美,在拨动后摆动次数更多些。
注意事项:
关于鼠类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查阅书刊资料、向有关专门人士请教等方式获得,并在班内交流。
小结: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课后小结: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7、小汽车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2.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重难点: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32开彩印小汽车卡纸一张。
工具:剪刀、刻刀,垫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小汽车吗?那么,今天我就来制作小汽车。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彩印“旅游车”卡纸的各部分分清哪部分是车顶、哪部分是车的两侧、哪部分是车头、哪部分是车尾、哪部分是车底。2.仔细观察彩印卡纸上哪些部分可以用剪刀剪裁,哪些地方需要用刻刀。
3.用剪刀沿彩印小汽车的边框线剪下整个“车身的图案。
4.用刻刀将图案中的弧形部分、不好用剪刀的部分镂刻。
5.用刻刀把图案中的虚线划一折痕。
6.参照卡纸上小汽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上旅游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图案,折叠穿插成旅游车纸模型。
注意事项:
1.注意剪刀、刻刀的正确、安全使用。
2.注意爱护公物的教育。
3.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描述和思考各种车辆与环保问题等等。
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8、猫咪头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2.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3.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16开彩印猫咪头纸一张。
工具:剪刀、刻度尺或三角板、铅笔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今天教大家制作新的东西,你们想学吗?
二、活动过程
1.沿彩印猫咪头纸的边模型剪下正方形的图片。2.将正方形图片按图一图二的顺序沿中线正折,折成图三所示的样子。
3.展开彩图如图四,将彩纸的四角折向中心,如图五,此时折纸的两面分别如图六。
4.将图六(1)中的四角挑开,形成四个小漏斗形状,如图七。
5.沿图八中的虚线剪去多余的部分,形成一个半圆的猫下颌。
6.把一只手的四指,插入四个小斗中,活动四指,就是灵活现的猫脸了。
7.想想看,能不能在未折叠彩纸前就剪掉虚线下的多余部分?
8.自己绘制一张猫咪头彩纸,先剪去虚线下的多余部分,重新折叠一个猫咪脸。
注意事项:
1.折叠猫咪脸的过程可能不会一次成功,要启发学生耐心细致地完成,完成后可重复几次,找出规律来。
2.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看录像等获取猫科动物的知识,在班内交流。
小结: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课后小结: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9、纸蛇跳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 纸蛇跳舞”。初步认识重心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教学难点:①材料的选择与妙用;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听蛇的故事,导入新课。
1、讲“蛇和乌龟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师: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蟒蛇说:我来对付他。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大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大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那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大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但是几分钟后,大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蟒蛇说:哇!我花了那么大力气也没能伤害乌龟,你却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啊。小毒蛇说:因为我了解他的要害。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蛇吗?(生:不喜欢)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制作令人喜爱、好玩的“玩具蛇”。(出示示范作品,板书课题:可爱的玩具蛇)
二、了解蛇的知识,形成认识。
1、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2、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指名汇报,师小结、板书:头——三角形
身体——圆而细长
尾巴——尖尖)
3、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4、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1、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2、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3、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教师简单示范,直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出示课件“步骤”:A、在彩色卡纸上起稿,注意蛇外形的大小。
B、添画,剪开。运用学过的线条、花纹为小蛇添花纹,注意花纹应随着蛇的身形有疏密的变化。
C、扎或吊起来。用削好的铅笔尖的尾部在蛇的尾部扎个小孔,立好,再用橡皮泥做个底座固定好。完成。
4、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游戏体验
通过“玩一想一说”等游戏活动,使学生了解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同时认识到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从而学会反思自己的作品的成功与不足。
1、为什么蛇会跳舞?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2、小博士的话:纸蛇一抖动,就失去平衡,跳起舞来啦!
3、纸蛇怎样才能跳得好看?
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四、参与评比,分享快乐:谁的玩具蛇最可爱?(互评、自评相结合)评价要点:
1、我(你、他)的玩具蛇会跳舞;
2、我(你、他)的玩具蛇有漂亮的花纹;
3、我(你、他)的玩具蛇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体验了设计、制作、共享的乐趣,学会关注身边的材料妙用,敢于尝试。
10、指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指偶活动图片、剪刀。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纸卡 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展示评价:
1、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学生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教学反思:
1、在进行讲课之前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也给予了一些 意见,基于视频长度,老师建议我将两遍的折纸缩减为一遍,孩子们学会了以后可以在课下再折,所以在具体执行时,把我带着他们折和他们再根据步骤图折这两部分合二为一,效果感觉还可以,孩子们也都能够看懂步骤图。
2、在做手指操时,由于自己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在带着孩子一起 做时出现了多次的“然后”,并把“旁门开开”说成了“中门开开”。
3、对于孩子的提问说她不会折,我答应了说等一会儿再教她,后 来却没有去教。当孩子说“老师,这儿有一个口”时,没有做适当得回应,应该表扬一下她,抓住了做手指玩偶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口。
11、美丽的草原
活动目标:
1.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2.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重难点: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材料:32开彩印卡纸一作草原基板,卡纸二供剪裁、蒙古包、马牛羊和人物等:胶水或糨糊。
工具:剪刀、刻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想学怎样制作草原吗?
二、活动过程
1.观察彩印卡纸卡纸一和卡纸二,设计好蒙古包、剪羊毛的妇女、青年、小孩,以及马、牛、羊等的位置。
2.用剪刀把卡纸二中的蒙古包、人物、牲畜等仔细剪下来,不方便用剪刀的细部,可以用刻刀小心地刻下来。
3.把需要粘贴的蒙古包、人物、牲畜等的粘贴粘贴折叠好,粘贴在设计好的位置。这样一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就做成了。
4.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在安排草原上的蒙古包、人物、牲畜时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请说一说你这样安排的想法。
注意事项:
1.教师可结合内蒙古草原的介绍,进行热爱内蒙古、热爱家乡的教育。
2.可根据制作的作品,启发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小结: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
课后小结:通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立体画制作,使同学感受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的家乡美。使学生会剪直线、曲线和使用刻刀裁刻精细部分。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
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
第一课 小鸭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裁的正方形纸要准确,每一步都要到位。
2.在掌握折纸的技术和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搞一个小小折纸比赛。准备材料:胶水
剪刀 教学过程: 1. 2. 3. 4. 5. 6. 7. 8. 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小鸭子。
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小鸭子的折法。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小鸭子。老师指导
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作业
回家自学一种小动物的折纸,下节课进展示
第二课
哈巴狗
教学要求:
1.利用剪折的方法制作立体卡通动物。2.接着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准备材料:胶水
剪刀 彩印纸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教学过程:
1.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哈巴狗。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哈巴狗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作品站立不稳定的话,请想办法剪两条小纸条分别连接在前腿和后腿)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哈巴狗。6.老师指导
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第三课
学用剪刀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正确学习使用剪刀,剪切口要平整,光滑,没毛边 3.知道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材料: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1.向学生讲解使用剪刀是方法。让学生明白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2.强调在使用剪刀时的注意的安全事项。3.把现成材料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4.把剪好的图案粘在底上。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5.展示底板好的图片。
第四课
雪花飘飘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习剪纸的折叠方法和剪法。2.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材料: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1.各学生展示剪好的雪花。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雪花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雪花。6.老师指导
7.演示雪花的剪法。强调注意事项。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第五课
大胆来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什么是撕纸制作,并以激发学生对撕纸的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试一试,撕一撕。材料:胶水,尺子。底板。各种彩纸。教学过程:
1.观察纸纹,顺着纸纹撕容易撕。2.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不同的形状。3.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
4.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画 5.展示好的作品。
第六课 小象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撕纸的技法制作工艺作品。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材料:胶水,剪刀,各色包装纸。教学过程:
1.撕一片蒜开纸作小像的头。2.撕出两片耳朵
3.装耳朵分别贴在小象头上。4.撕出眼睛和牙 5.依次贴好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6.撕出身体的形状。
7.将小象的头贴到身体上再撕一条纸作尾巴。8.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七课
刺猬
教学要求:
1.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2.学习运用小物体对泥工作品的塑造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材料: 橡皮泥
竹签 教学过程 : 1.装泥揉成团 2.一头搓尖 3.搓好眼睛粘上 4.插上竹签
5.给自己的小刺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讲一个关于小刺猬的小故事。7.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八课 蘑菇,小汽车
教学要求: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1.掌握运用泥塑的方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应用。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水果进行制作。材料:
泥工板
颜料
毛笔 泥
调色盒 教学过程: 小汽车
1.将泥拍成一个长方形。2.切割成车壳形状 3.切好车轮,切出保险杠。4.用竹签接插好保险杠。用胶粘好 5.给小汽车刷上喜欢的颜色。蘑菇
方法可以按课本上的步骤操作。展示学生好的作品。
第九课
系鞋带(笔筒)
教学要求:
1.学习剪出各种形状。2.掌握挖孔的技巧
3.能过学生的制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材料:
剪刀,胶水 卡纸 鞋带 教学过程:
1.把彩色卡纸的图案剪下来,如图粘贴连接 2.把鞋眼外挖孔,折粘成靴子状。
3.系上一个鞋带就成了一个笔筒,放在桌子上非常可爱。
4.让学生讲一下平时是不是都是自己穿鞋。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自理的好习惯。5.展示好的作品。
第十课
飞旋的纸条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组织学生展开比赛,看谁的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转起来更漂亮。材料:
胶水,剪刀,曲别针 教学过程:
1.把彩纸剪出飞旋纸条的各种形状。2.把挂件剪好,用曲别针别好。
3.试试让纸条在高处往下落,看谁的转的漂亮,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5.选出最好的。
第十一课
手工贺卡
教学要求:
1.利用各种彩纸,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制作贺卡。2.通过制作,互赠,增进学生,师生之间的感情。材料:
胶水,彩色卡纸,剪刀,各种小装饰物。教学过程:
1.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或剪成不同的形状。2.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并用胶水粘贴起来。
3.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贺卡。4.画上好看的图案来美化你的贺卡。4.写上你的赠言,和自己的名字。5.送给你要赠的学生。
第十二课
可爱的小绵羊
教学要求: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1.利用棉花作贴画可以使贴画更漂亮生动而富趣味性。2.也可以用绵花来白云。材料:
胶水 剪刀,棉花 教学过程:
1.沿外形剪下各纸件
2.到两团棉花粘贴在底板上的知当位置
3.把羊头和羊脚分别粘贴在棉花团四周的适当位置 4.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绵羊可爱,生动。展示好的作品。
第十三课
小拖鞋
教学要求:
1.利用废旧材料做日常用品。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新。材料:
胶水
剪刀
废纸盒 彩色笔 教学过程: 1.沿外形剪下各纸件 2.把老虎头粘贴在纸条上。3.把脚背粘贴在鞋底上。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4.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拖鞋可爱,生动。5.展示好的作品
试试看,自己做的拖鞋合不合脚。
第十五课
笑笑球
教学要求:
1.做一个趣味的小玩具,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2.提醒学生在对五官造型时要夸张,使其更加生动。
3.要求作品整洁,可爱,制作时不要把面粉撒到桌上,注意环境恒生。
材料:面粉,漏斗,汤匙,筷子,胶带 教学过程:
1.把气球拉长,先往气球里吹气,放掉气后,然后在球嘴部上一个漏斗。
2.通过漏斗把面料捅到气球里,使气球变得像拳头一般大小。3.在气球的嘴部打个结
4.用彩色胶带彩纸剪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粘在气球上。5.收拾自己的桌面。6.展示好的作品。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第十六课
亮闪闪的串珠
教学要求:
1.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并体会制作时所带来的快乐。2.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还要有一定的耐心。材料:
剪刀,颜料,画笔,尺子,大针,线,锡纸 教学过程:
1.剪10厘米和6厘米的纸做大珠和小珠 2.把剪下的纸揉成大小不同的珠。3.给珠子画上颜色。
4.用双线穿针,把珠珠串起来。在串珠的两头打个结。这样它们就不会脱落了。展示好的作品。
小学一年级手工教案
西桥小学
李立群
2013-4-1
第四篇:一年级手工教案
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
第一课 小鸭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裁的正方形纸要准确,每一步都要到位。
2.在掌握折纸的技术和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搞一个小小折纸比赛。
准备材料:胶水 剪刀 教学过程: 1. 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小鸭子。
2. 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小鸭子的折法。3.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 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5. 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小鸭子。6.老师指导
7. 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8. 作业
回家自学一种小动物的折纸,下节课进展示
第二课 哈巴狗
教学要求:
1.利用剪折的方法制作立体卡通动物。2.接着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准备材料:胶水 剪刀 彩印纸 教学过程:
1.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哈巴狗。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哈巴狗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作品站立不稳定的话,请想办法剪两条小纸条分别连接在前腿和后腿)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哈巴狗。6.老师指导
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第三课 学用剪刀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正确学习使用剪刀,剪切口要平整,光滑,没毛边 2.知道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材料: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1.向学生讲解使用剪刀是方法。让学生明白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2.强调在使用剪刀时的注意的安全事项。3.把现成材料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4.把剪好的图案粘在底上。5.展示底板好的图片。
第四课 雪花飘飘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习剪纸的折叠方法和剪法。2.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材料: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1.各学生展示剪好的雪花。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雪花的折法 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雪花。6.老师指导
7.演示雪花的剪法。强调注意事项。8.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第五课 大胆来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什么是撕纸制作,并以激发学生对撕纸的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试一试,撕一撕。材料:胶水,尺子。底板。各种彩纸。教学过程:
1.观察纸纹,顺着纸纹撕容易撕。2.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不同的形状。3.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
4.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画 5.展示好的作品。
第六课 小象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撕纸的技法制作工艺作品。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材料:胶水,剪刀,各色包装纸。教学过程:
1.撕一片蒜开纸作小像的头。2.撕出两片耳朵
3.装耳朵分别贴在小象头上 4.撕出眼睛和牙 5.依次贴好
6.撕出身体的形状。
7.将小象的头贴到身体上再撕一条纸作尾巴。8.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七课 刺猬
教学要求:
1.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2.学习运用小物体对泥工作品的塑造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材料: 橡皮泥 竹签 教学过程 : 1.装泥揉成团 2.一头搓尖 3.搓好眼睛粘上 4.插上竹签
5.给自己的小刺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讲一个关于小刺猬的小故事。7.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八课 蘑菇,小汽车
教学要求:
1.掌握运用泥塑的方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应用。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水果进行制作。材料:
泥工板 颜料 毛笔 泥 调色盒 教学过程: 小汽车
1.将泥拍成一个长方形。2.切割成车壳形状 3.切好车轮,切出保险杠。4.用竹签接插好保险杠。用胶粘好 5.给小汽车刷上喜欢的颜色。蘑菇
方法可以按课本上的步骤操作。展示学生好的作品。
第九课 系鞋带(笔筒)
教学要求:
1.学习剪出各种形状。2.掌握挖孔的技巧
3.能过学生的制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材料:
剪刀,胶水 卡纸 鞋带 教学过程:
1.把彩色卡纸的图案剪下来,如图粘贴连接 2.把鞋眼外挖孔,折粘成靴子状。
3.系上一个鞋带就成了一个笔筒,放在桌子上非常可爱。4.让学生讲一下平时是不是都是自己穿鞋。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自理的好习惯。5.展示好的作品。
第十课 飞旋的纸条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组织学生展开比赛,看谁的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转起来更漂亮。材料:
胶水,剪刀,曲别针 教学过程:
1.把彩纸剪出飞旋纸条的各种形状。2.把挂件剪好,用曲别针别好。
3.试试让纸条在高处往下落,看谁的转的漂亮,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5.选出最好的。
第十一课 手工贺卡
教学要求:
1.利用各种彩纸,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制作贺卡。2.通过制作,互赠,增进学生,师生之间的感情。材料:
胶水,彩色卡纸,剪刀,各种小装饰物。教学过程:
1.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或剪成不同的形状。2.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并用胶水粘贴起来。
3.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贺卡。4.画上好看的图案来美化你的贺卡。5.写上你的赠言,和自己的名字。6.送给你要赠的学生。
第十二课 可爱的小绵羊
教学要求:
1.利用棉花作贴画可以使贴画更漂亮生动而富趣味性。2.也可以用绵花来白云。材料:
胶水 剪刀,棉花 教学过程: 1.沿外形剪下各纸件
2.到两团棉花粘贴在底板上的知当位置
3.把羊头和羊脚分别粘贴在棉花团四周的适当位置
4.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绵羊可爱,生动。展示好的作品。
第十三课 小拖鞋
教学要求:
1.利用废旧材料做日常用品。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新。材料:
胶水 剪刀 废纸盒 彩色笔 教学过程:1.沿外形剪下各纸件 2.把老虎头粘贴在纸条上。3.把脚背粘贴在鞋底上。
4.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拖鞋可爱,生动。5.展示好的作品
6.试试看,自己做的拖鞋合不合脚。
第十五课 笑笑球
教学要求:
1.做一个趣味的小玩具,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2.提醒学生在对五官造型时要夸张,使其更加生动。3.要求作品整洁,可爱,制作时不要把面粉撒到桌上,注意环境恒生。
材料:面粉,漏斗,汤匙,筷子,胶带 教学过程:
1.把气球拉长,先往气球里吹气,放掉气后,然后在球嘴部上一个漏斗。
2.通过漏斗把面料捅到气球里,使气球变得像拳头一般大小。
3.在气球的嘴部打个结
4.用彩色胶带彩纸剪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粘在气球上。5.收拾自己的桌面。6.展示好的作品。
第十六课 亮闪闪的串珠
教学要求:
1.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并体会制作时所带来的快乐。
2.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还要有一定的耐心。材料:
剪刀,颜料,画笔,尺子,大针,线,锡纸 教学过程:
1.剪10厘米和6厘米的纸做大珠和小珠 2.把剪下的纸揉成大小不同的珠。3.给珠子画上颜色。
4.用双线穿针,把珠珠串起来。在串珠的两头打个结。这样它们就不会脱落了。展示好的作品。
第五篇:一年级手工教案
1、火柴杆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2.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3.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课时安排:一课时
材料:黑色卡纸一张,20-30根火柴杆或整齐的小木棍。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火柴吗?那你会用火柴杆摆数字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图一所示的“电子表数字”,在黑色卡纸上模仿摆出0、1、2……9的数字。
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摆出其它更多的数字吗?请你试试看。摆好后请你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3.请你按图二图三所示的图样,摆成火柴杆图形,并说出这两个图形像什么。
4.请你用火柴杆摆出几个你想像中的物体的图形,请你周围的同学看看像什么物体。5.用火柴杆摆出图四所示图形。你能移动其中的四根火柴杆,把图形变成一个风车吗?试试看。
6.你能用火柴杆摆出一个正在跑步的人的图形吗?摆完后和周围的同学比比看,看谁摆得更像些。注意事项:
1.选用黑色卡纸是为了衬托火柴杆数字或图形,使图形更醒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用。
2.如果同学带火柴,请不要带火柴盒,以免“划”着火柴引燃其它东西或灼伤皮肤。
3.同学可以尽情发挥想像力摆出各种图形、图案,并请老师、同学评说
小结:学会用火柴杆摆0、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小筏
活动目标:
1.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2.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重难点:
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塑料吸管6-10,吸管连接塞两个或细线若干,橡皮泥一块。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竹筏?让你自己制作竹筏你会吗?
二、活动过程
1.如果塑料吸管和吸管连接塞是由厂家提供的配套学具,可直接将吸管连接塞与塑料管的两端插接,这样就使塑料管两端的开口封闭不致进水不,又使塑料管连成一排。如果只有塑料吸管,没有现成的吸管连接塞,就需要用绳线绑扎成“筏子”,然后用橡皮泥将每只管的两端开口封闭起来,不要让水漏入管内。
2.将小筏放入水中,放上用橡皮泥做成的小人或动物,推推小筏看能不能行驶。如果放在筏上的“人”或“动物”太重,会发生什么现象?研究一下如何调整小筏上的重物,使小筏吃水适当。3.和同学一起交流制小筏的方法,探讨小筏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因。4.请同学说说在什么地方乘坐过木船、轮船,有什么感受。
注意事项:
1.用橡皮泥封闭塑料管口时,要封闭严实不使漏水,又要不使橡皮 泥过多,过重,同时还要使小筏美观整洁。
2.学生在研究探讨筏子、木船、轮船的浮沉原理时可能出现不太科学的解释,对此不必苛求科学严谨。只要学生经过努力做成了小筏,并研究筏、船的浮沉原因就是可喜的。
小结: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
课后小结:通过组装小筏,了解小筏、竹筏,木筏的构造,进而了解竹筏木筏、船只有一定的承载量。启发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
3、旅游车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2.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重难点: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32开彩印旅游车卡纸一张。工具:剪刀、刻刀,垫板一块。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旅游车吗?那么,今天我就依赖制作旅游车。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彩印“旅游车”卡纸的各部分分清哪部分是车顶、哪部分是车的两侧、哪部分是车头、哪部分是车尾、哪部分是车底。
2.仔细观察彩印卡纸上哪些部分可以用剪刀剪裁,哪些地方需要用刻刀。
3.用剪刀沿彩印旅游车的边框线剪下整个“车身的图案。4.用刻刀将图案中的弧形部分、不好用剪刀的部分镂刻。5.用刻刀把图案中的虚线划一折痕。
6.参照卡纸上旅游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上旅游车的模型图样,把剪裁好的卡纸图案,折叠穿插成旅游车纸模型。
注意事项:
1.注意剪刀、刻刀的正确、安全使用。2.注意爱护公物的教育。
3.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描述和思考各种车辆与环保问题等等。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 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4、礼貌用语书签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
2.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3.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重难点:
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礼貌用语彩印卡纸一张,稍厚一些、韧性较好的32开白色卡纸一张,书签线。
工具:剪刀、铅笔、打孔器、直尺、曲线尺或圆模板、椭圆模板、彩色颜料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上我们来做礼貌用语书签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1.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礼貌用语若干条,并归纳出最常用的: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2.拿出32开礼貌用语彩印卡纸,用剪刀仔细沿几个书签的边剪下书签。
3.用打孔器在书签到上方的白点标记处打孔。
4.把书签线穿入书签到孔并打结做穗。这样,五个礼貌用语小书签就做好了。
5.自己设计并制件小书签。
(1)根据书签的内容,设计书签的式样和大小,如长方形的、圆形的、心形的、椭圆形的。
(2)用铅笔和直尺,在白色32开卡纸上作图,画出书签的轮廓线,做好打孔标记。
(3)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名言或作画。
(4)等书签上的字迹干后,按制作书签的要求完成。注意事顼:
1.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做出有创意的书签。2.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打孔器或锥子。
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
课后小结:了解和体会平面展开图形与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练习正确、安全使用剪刀、刻刀,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模型的能力。通过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5、会动的小老鼠
活动目标:
1.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2.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重难点:
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32开“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一张,胶水或糨糊,橡皮泥。
工具:剪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想学制作小老鼠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会动的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它们分别是小老鼠的哪个部位,哪些叠线,哪些是要粘贴的部分。
2.把彩印卡纸上的小老鼠的各个部件剪下,将小老鼠胖的身体部分沿虚线正折,将小老鼠的耳朵沿虚线正折。
3.把小老鼠耳朵上的长方形密点部分与相应的部分粘贴起来。
4.把小老鼠的尾巴沿虚线正折后,将标有密点部分粘贴到相应部位。这样,一只会动的小老鼠就做成了。拨动它的尾巴,它就会前后摇摆起来。
5.试一试,在小老鼠的尾巴上或头部粘上一块橡皮泥,看看小老鼠会怎样摆动。
6.和周围的同学比比看,看谁的小老鼠制作得更精美,在拨动后摆动次数更多些。
注意事顼:
关于鼠类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查阅书刊资料、向有关专门人士请教等方式获得,并在班内交流。
小结: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课后小结:了解摇摆式纸玩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知道鼠类的一些简单知识,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6、会变的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3.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重难点:
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16开会变的画彩印纸一张,胶水或糨糊。工具:剪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喜欢会变的画吗?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
2.观察和研究会变的画彩印纸,看看怎样剪贴才能拼成小马过河和小蝌蚪找妈妈会变的画。
3.将四幅分割图连同黄色的粘贴边沿边线剪下。
4.把剪下的四幅彩图沿虚线折叠,然后先摆放成小马过河或小蝌蚪找妈妈的完整的拼接图画面,记住摆放好的顺序。
5.将四幅折好的彩图的折边,按一定的顺序分别粘贴在黄色底板纸上的四条带有密印点的白色长方形条框上。
6.等胶水或糨糊干后,将四幅折叠图向一个方向鄱转,就会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向相反的方向翻转,就会看到另一幅画面了。注意事顼:
四幅图画剪裁折叠后的摆位是必要的,提醒学生在摆放正确后,再逐一粘贴。
小结: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课后小结:学习和掌握剪贴拔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发挥想像力,试着制件一幅会变的画。
7、企鹅
活动目标:
1.通过纸模型制作,学习熟练使用剪刀剪曲线的技巧,学习粘合较复杂的立体模型的技术。
2.简单介绍企鹅,了解企鹅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知识,渗透爱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重难点:
通过纸模型制作,学习熟练使用剪刀剪曲线的技巧,学习粘合较复杂的立体模型的技术。简单介绍企鹅,了解企鹅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知识,渗透爱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32开企鹅彩印纸一张,胶水或糨糊。工具:剪刀、刻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喜欢切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企鹅彩印纸的各个部分,弄清各部分在企鹅模型中的位置。
2.从彩印纸上剪下企鹅站立的圆底板,剪下企鹅身体的两部分。3.用刻刀沿身体前片的虚线轻轻刻划,以便沿虚线折曲。用刻刀时要注意不可刻透。
4.把企鹅的前半身和后半身分别如图
一、图二折弯。5.把企鹅的前半身、后半身分别粘合起来。
6.等企鹅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粘牢后,将企鹅的两只脚沿虚线折曲,把企鹅的尾巴弯折,粘贴在底板相应部位上。这样,一只立全企鹅纸模型就做成了。
注意事顼:
1.课前请学生收集关于企鹅的知识,在班内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在使用粘合剂时,只需少量的胶水或糨糊,无需过多使用。注意不要弄脏了作品或桌面。
小结:通过纸模型制作,学习熟练使用剪刀剪曲线的技巧,学习粘合较复杂的立体模型的技术。
课后小结:通过纸模型制作,学习熟练使用剪刀剪曲线的技巧,学习粘合较复杂的立体模型的技术。简单介绍企鹅,了解企鹅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知识,渗透爱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
8、猫咪头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
2.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3.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重难点:
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16开彩印猫咪头纸一张。
工具:剪刀、刻度尺或三角板、铅笔和彩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今天教大家制作新的东西,你们想学吗?
二、活动过程
1.沿彩印猫咪头纸的边模型剪下正方形的图片。
2.将正方形图片按图一图二的顺序沿中线正折,折成图三所示的样子。
3.展开彩图如图四,将彩纸的四角折向中心,如图五,此时折纸的两面分别如图六。
4.将图六(1)中的四角挑开,形成四个小漏斗形状,如图七。
5.沿图八中的虚线剪去多余的部分,形成一个半圆的猫下颌。
6.把一只手的四指,插入四个小斗中,活动四指,就是灵活现的猫脸了。
7.想想看,能不能在未折叠彩纸前就剪掉虚线下的多余部分?
8.自己绘制一张猫咪头彩纸,先剪去虚线下的多余部分,重新折叠一个猫咪脸。
注意事项:
1.折叠猫咪脸的过程可能不会一次成功,要启发学生耐心细致地完成,完成后可重复几次,找出规律来。
2.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看录像等获取猫科动物的知识,在班内交流。
小结: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
课后小结:掌握折纸的方法,掌握剪圆弧的手法。体会绘制彩折纸的方法。了解猫科动物的一些知识,提高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9、形状与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和绘制若干种简单形状,并把不同的简单形状组合成有意义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渗透思想教育。
3.学习使用直尺、三角尺和模板等绘图工具。重难点:
通过认识和绘制若干种简单形状,并把不同的简单形状组合成有意义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渗透思想教育。学习使用直尺、三角尺和模板等绘图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32开彩色图形卡纸一张。
工具:剪刀、直尺或三角板,如有条件可准备几种形状的模板、铅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绘制各种图形,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1.认识彩印图形卡纸上的各种形状,说也它们各自的名称。
2.把各种形状从彩印卡纸上剪下来。
3.把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会形成不同的图形,如图三图四图五所示,想想看这些图形像什么?
4.说说看,我国神圣的国旗是由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组合而成的。
5.奥林匹克会旗是由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组成的?旗上的图形象征什么?
6.用铅笔、三角板和模板,在白纸上画出各种形状,说出它的名称,并和同学交流。
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对形状和图形的准确性要求不要太商。
小结:通过认识和绘制若干种简单形状,并把不同的简单形状组合成有意义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渗透思想教育。
课后小结:通过认识和绘制若干种简单形状,并把不同的简单形状组合成有意义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渗透思想教育。学习使用直尺、三角尺和模板等绘图工具。
10、有趣的陀螺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陀螺在旋转时可以立起来,在静止时是难以站立的,使学生知道陀螺在旋转时,它上面的画面是变化了的图形和色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现 象和探究与思考。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陀螺在旋转时可以立起来,在静止时是难以站立的,使学生知道陀螺在旋转时,它上面的画面是变化了的图形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现象和探究与思考。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32开彩印光学转盘卡纸、塑料转轴。工具:剪刀、打孔器。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玩过陀螺吗?那你会制作吗?
二、活动过程
1.将彩印卡纸上的六个光学转盘小心剪下,并在各个光盘的中心标记处孔。
2.用塑料转轴的螺纹部分穿过其中一个光学转盘的中心孔外,并将螺纹旋入下方的塑料转轴的螺纹孔中,把光学转盘夹紧。转动塑料转轴使陀螺高速旋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图形?把你看到的图形和颜色与光学转盘在静止时的图样作对比,并记录下来。
3.改换其它五个光学转盘,分别让它们高速旋转,把你看到的图样、颜色与它们静止时的图像作对比,并记录。
4.想想看:(1)为什么光学转盘上的图样在高速旋转时变了样?(2)陀螺在不旋转时是不会站立起来的,但在高速旋转时就可以站立的起来,而且转得越快,站立越稳,这是为什么?
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现象,可重复观察,在描述现象或记录现象时要做到准确。
2.在剪裁圆周或曲线前,可先让学生在其它卡纸上练习,以取得经验。
3.对陀螺现象或旋转图像的视觉上变化的原因不宜作深入探讨。小结:使学生了解陀螺在旋转时可以立起来,在静止时是难以站立的,使学生知道陀螺在旋转时,它上面的画面是变化了的图形和色彩。
课后小结:使学生了解陀螺在旋转时可以立起来,在静止时是难以站立的,使学生知道陀螺在旋转时,它上面的画面是变化了的图形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现象和探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