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心球第1次课教案范文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今天的**号选手,我叫***,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说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的指导思想,体育课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改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帮助,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体育教材水平三,六年级的实心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发展身体各部肌肉力量的主要练习内容,能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开朗的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六年级学生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本节课是实心球教学单元的第1次课,通过用排球来替代实心球进行握球和持球练习、预备姿势练习、预摆练习和最后用力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和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我制定一下目标:
1、初步了解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体会重心的位置。
2、70%左右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动作技术,且由30%左右的学生能持球后引形成正确的满弓姿势。
3、在练习中,发展腰腹与上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地能力。
4、在游戏中,学会捡球的正确方法,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三、说教与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小学生对各项技术的掌握和对基本技能的认识,我把重点确立为握球、持球与预备姿势。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素质还不够完善,我将教学的难点确定为持球后引形成满弓。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先用排球代替实心球进行练习,再用现场拍摄学生的动作技术录像,通过电脑现场播放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作技术掌握情况。并通过启发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技术动作的重点,并使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
在学习过程中,从“简明扼要的讲解,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然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应用了观察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弄清导致错误技术动作的原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通过教学的学习评比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课的结构分为导入部分、、学练部分和恢复身心阶段。
导入部分:(时间10分钟)
1、包括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检查服装,宣布课的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2、徒手操:跟老师练习关节活动操,节奏先慢后快
3、抛球练习(前抛、后抛);推拨球练习;投准练习。
通过准备活动,使机体各方面机能协调一致,逐步达到运动的最佳状态,为后面的实心球学习作好准备。学练部分:(时间25分钟)
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技术教学时:先让学生成四列横队的密集队形站位,前两排同学蹲下,我站在队伍的正前方讲解、示范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并利用挂图来讲解动作要领和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觉。讲解示范完后,全体学生集体或分组按老师要求进行下列练习:
1、探究握球和持球手型:(球上贴“八”字控制大拇指)
我通过让学生坐在地上做双手头上前掷排球的练习来探究如何的握球手型才能有利于投远,然后我在排球和实心球上粘贴标签,要求学生必须用大拇指按住标签握球,以此来固定握球和持球的正确位置和手型。解决教学重点握球和持球。
2、探究预备姿势:
我通过让学生站在起掷线后做双手头上前掷排球的练习来探究如何的预备姿势才能有利于投远,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并记住正确的预备姿势。解决教学重点预备姿势。
3、探究预摆:
我通过让学生练习不预摆、预摆1次、预摆2次、预摆多次的双手头上前掷排球的练习来探究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要不要预摆?要!究竟该预摆几次?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并记住正确的预摆方法。
4、探究满弓姿势:
我通过让学生练习不同距离的后引球触墙来感觉满弓,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并记住适合自己的满弓动作。解决教学难点:持球后引形成满弓。
5、原地双手前掷排球练习:
我通过用排球来替代实心球进行握球和持球练习、预备姿势练习、预摆练习和最后用力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
6、分层教学:
基础组原地双手前掷排球练习;提高组原地双手前掷1公斤的实心球练习;能力组原地双手前掷2公斤的实心球练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和提高。
7、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和学生一起加以点评。
通过引导学生在多种方法的练习中探究出最有效的合理技术,然后加以学习并掌握该技术,通过先用排球代替实心球进行练习。一系列教法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有效帮助学生较好地体会和掌握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素质练习:
素质练习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名称为:蛙跳接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又可以不让学生们觉得枯燥。(实心球动用上肢力量较多,考虑均衡发
展,素质练习重点发展下肢)恢复身心阶段:(时间5分钟)
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进行叩打、按摩和深呼吸放松,消除疲劳同时教会学生简易的保健放松方法。然后小结本课情况,接着安排指定学生归还器材,最后宣布下课。
教学预计:
课的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0—125次/分。
70%左右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动作技术,且由30%左右的学生能持球后引形成正确的满弓姿势。场地器材:
1、足球场半片;实心球36只;排球36只。
六、说本课特色:
1、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导学;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我知道我今天的说课还存在很多不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得到进步,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第1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学院教师教案
第 1-1 页
第【学习目的】
1章 物流法律制度概述
1.了解基本的物流法律关系,掌握合同法律的有关内容; 2.掌握物流的概念和物流企业的特点;
3.了解中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会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法律案件。
1.1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解释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规范体系。法律有以下特征:
(1)是调整行为关系的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2)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的社会规范;(3)是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4)是以自觉遵守为基础,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1.1.1物流法律关系
物流法律关系既物流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物流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1.自然人
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这一自然状态而作为民事主体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2.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企业法人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部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 3.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其他组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取得一定的经营资质,才能从事物流业务。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学院教师教案
第 1-2 页
(1)合伙企业(2)个人独资企业 1.1.2合同法律行为 1.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类型(1)合同的概念和性质
合同又称为“契约”泛指的合同是指以协议的方式达成的法律关系,狭义的仅指的是民法上的债权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上述概念,合同具有以下法律性质: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的内容赋予法律效果、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必须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互相作出意思表示,并取得一致,否则,合同不能成立。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4)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5)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要承担继续履行等违约责任。
案例一 : 在一个大雷纷飞的傍晚,行人甲急于回城.恰逢乙开车经过,甲请求搭乘。乙说:“搭乘可以,道路湿滑,如发生事故,我可不承担责任。”甲应允。在回城途中,因路太滑,致使该车撞向路边大树,甲因此受伤,花去医药费若干。为此双方引起纠纷。(资料来源:胡兴成主编《物流法律与法规》)
问题:本案的争议在哪?
解析:本案的争议在于,甲乙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合同关系。本案中,乙允诺甲搭乘其私车回城,并提出了相应的条件,甲对乙所附条件表示同意,表明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客运合同关系。在该合同中,乙负有让甲乘坐其车回城的义务,没有特殊原因,乙不能将甲赶下车,或丢弃于路途中。本合同关系属于实践性合同、单务合同、无偿合同。本案中,甲进入该车,表明甲和乙之间的合同成立与生效。乙方负有义务将甲带回城里。甲免费乘坐乙的私车而不支付任何票款,乙不收取任何报酬,是无偿行为,同时,乙与甲约定,如出现意外,不承担责任.甲应允,表明甲乙之间就责任承担进行了约定。在该事件中,甲的受害,乙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是因为地湿路滑造成的,因此乙对甲的受害不负赔偿责任;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学院教师教案
第 1-3 页
(2)合同的类型 合同可按不同标淮分类; 1)按双方是否互负义务可分为单务合向与双务合同 2)按照当事人是否要支付代价可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按合同的成立是否要具备特定的形式可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4)按法律对合同名称是否有规定可分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5)按照合同的约束对象可分为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6)按照是否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诺成性合同与实践性合向
7)按照是否互负义务为标准可分为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 2.物流合同
(1)物流合同的概念
物流合同是种类繁多的合同中的一种,完全符合《合同法》中关于合同的定义。
(2)物流合同的原则
《合同法》的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整个合同法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根本准则,是指导合同立法、合同司法、合同订立和履行等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行为难则。物流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其他合同是一样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项内容
1)意思自治原则 2)公平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合法原则
案例二: 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口头协议,由乙企业在半年之内供应甲企业50吨钢材。三个月后,乙企业以钢材价格过低为由要求加价,并提出,如果甲企业表示同意,双方立即签订书面合同、否则.乙企业将不能按期供货、甲企业表示反对,并声称,如乙企业到期不履行协议,将向法院起诉。(资料来源:胡兴成主编《物流法律与法规》)
问题:此案中,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为什么?
第三篇:日语第1次课
第__1__单元(unit)
第1周(week)
2学时(periods)
单元标题(title):第1单元
日本语概说
教学地点(place):群贤阁
教学目标(teaching target):日本的文字、词汇、语法特征。日本概况
能力(技能)目标:了解日本概况。
知识目标:基本的日本文字、词汇、语法特征
教学方法(teaching approaches):教师讲授,ppt展示
教学材料及工具(teaching materials & aids):课本。Ppt课件。
考核与评价方式(testing & evaluating mode): 第一次课(2课时)
本次课教学重点:日本概况,让学生了解日本,对这门新的课程产生兴趣。本次课教学难点: 日语声调
一.導入
1.自己紹介:みなさん、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まず 自己紹介をします。私は李黎と言います。今日から みなさんの日本語授業を担当します。みなさんはこれから「李先生」と呼んだらいいです。みなさんのご協力を望んでいます。お互いの努力で日本語の授業を楽しく、よくするように願っています。2.質問を出す
刚才我用日语讲了几句,可能有部分学过日语的同学听明白了。也看到有部分同学发笑了。这叽里咕噜地在说什么,我们今后要学的就是这个吗?对,正是这个,现在我想让大家谈谈对我刚才所说的感想。比如,我说的内容是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言,不必拘束。
下面我再用中文解释一遍。大家谈谈对日语有何印象或感觉。
3.在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日语,对日语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日本电视连续剧,杂志、漫画上得来的,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觉得有趣才选择日语的,也有的同学可能原来选择的是其他专业,后来被分配到这个专业来的,不管怎样,既然你已经来到了这个班级,坐在这个教室,就要定下心来,不管你从前怎样,其他成绩多么优秀,现在都是从零起步,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谁能先达到取决于你的毅力和耐力以及技巧的运用发挥了。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学习日语决非易事,我上大学时,也是从没有学过日语,我们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就是:学习日语,笑着进来,哭着出去。没有吃苦的准备是不行的。越是后面,越是辛苦。当然大家也不必害怕,日语也并非洪水猛兽,没有学不会的,只有不愿学的,一切看你的努力。
4.学习目的:我要问问大家,学习日语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日语?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有一点是肯定的,掌握一门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 下基础。大家可以看到,在宁波有许多日资企业,与日本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密切,这些都需要懂日语的人才。因此,现在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学校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很抢手,所以大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有信心。当然,还有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学好日语,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在学习日语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礼仪等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学好这门语言。
5.要求:任何游戏都有规则。上我的课,必须遵循我制定的规则。至于课外大家可以和我随意交流,但是课上必须按我的规则来办。我的要求不是太高,相信大家也经过了12年的教育很容易可以做到。
(1)上课不迟到,这是大家从小学开始就懂的规则。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迟到的同学,就不用来教室了,因为我不希望因为你而打断同学们的思路,影响大家上课的情绪。
(2)上课时一律关闭对外联络工具,一旦发现,就将作为赠送给我的礼物。上课时不可以吃东西,如嚼口香糖等。
(3)独立完成作业,如不会可以在作业上说明,抄袭者一经发现,平时成绩扣分。作业及时上交,作业成绩作为平时记录在册,未按时交的不必再交。另平时和期末各占一半成绩。作业字迹工整,清楚,否则不批阅。
(4)课上勇于开口练习、提问,有问题可随时提出,但在讲解时必须认真倾听。说话声音响亮,声音小者,任何同学都可要求其重复至大家听清。
以上的几点要求对大家来说应该很容易做到,既然大家都是大学生了,就要按大学生的标准要求你们,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优秀的人。
二、日本概况
1.地理:岛国,位于中国的东面,主要有四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整个国土成长弓形,北面是库页岛,与西伯利亚隔海相对,西面是朝鲜半岛,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吸收大陆文化。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因此,日本自开国以来,能在保存自己固有文化 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融合文化。面积38万平方公里,相当与中国的1/25。
2.地形:山地较多,多险峻的山岭和火山,火山活动频繁,因而是地震多发地带,温泉也较多。
3.人口:约1.2亿,居世界第8,东京是世界第2大城市。4.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温暖气候,四季分明。
5.日本全国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
三、基础知识
日本人将 r 的音都读成 l 的音。
1.文字: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音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音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因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以」「い」,「宇」「う」等。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
(1)假名:A 平假名 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来,书写、印刷一般使用。
B 片假名 由汉字楷书偏旁冠盖创造出来,通常用于书写外来语或特殊词汇
(2)日语汉字 A 与汉字相同
B 日本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和字」或称「国字」如:畑、峠
C 仍用繁体字
如:筆、書、業
D 简化后有所不同 如:芸、価、訳
E 很近似,但有所不同,如:決、単、写(3)汉字的读音
A 音读
是模仿汉语发音的读法
① 吴音 人(にん)② 唐音 人(じん)
B 训读 按日本固有的语音来读 如:人(ひと)
(4)罗马字 用拉丁字母拼成,通常用语注音,也用于发电报等。如:TOYOTA、HONDA 2.词汇
(1)日本固有词汇,称为「大和言葉」或「和語」,如:わたし、あなた(2)直接采用汉语词汇,或利用汉字创造的词汇,但意义并非相同。如: 先生、去年、有名、娘、汽車
(3)外来语:从西欧国家输入的词汇,日本人模仿他们的发音用片假名来表 示,如:バナナ、オリンジ、カー
3.日语语音;日语中的假名包括清音45个,浊音20个,半浊音5个,拨音1 个,共71个音,但发68个音。
把清音按发音规律排成一个表,分为10行,每行5个假名,这个表叫做50音 图,横排的叫行,竖排的叫段。
假名是音节字母,除拨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外,每个假名基本上是一个音节,拗音、长音、促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假名构成一个音节。4.日语的一般特征
(1)谓语放在句末,日语是宾谓结构。
(2)助词和助动词在句子中起重要作用。日语是黏着语,主要靠附着在实词后的虚词来决定句子的含义。
(3)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部分助动词有活用,因时态、状态等因素发生变化。
(4)主语和宾语在有的场合可以省略。(5)敬语普遍使用,用哪种敬语依场合而定。五.总结
以上对日语的一些基本常识作了介绍,让大家对日语有个初步的了解。希望大家课后多花时间背诵、记忆,学习日语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多花工夫才行。今天课后大家对今天所讲的内容复习一下,明天提问。
第四篇:第1周第1次课教案
第一周第1次课
一、体育课要求及注意事项。喜欢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带有危险性的物品。不得旷课、迟到、早退。有事先请假,并出示请假条,不得随意叫他人请假,有特殊情况代他人请假的的必须签上代请人的名字。
3上课铃响之后,迅速到指定的地点,按要求的队形集好队。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并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报数点名之后,才到的学生即作迟到处理,超过半节课时间才到当缺课一节,老师还没有下可就走的作早退处理。每学期的考勤情况上报班主任,个别特别多旷课迟到早退的上报到政教处。6 上课必须遵守课堂纪律。
(1)专心安静听老师讲解、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
(2)练习做到有序,听从体育委员、小组长的指挥,按要求做好保护措施。
(3)在练习中不得随意做其他动作,不得任意移动、跨越跳过器材。
(4)课堂结束时,一定在指定的地点集队,听老师的小结。
二、本学期的任务和目标。
目标:大力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各项中考项目的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及成绩。认为:1 复习《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掌握本学期要学的各项内容及其动作方法、技术环节,使每一个学生基本能完成整个动作过程。
第五篇:实心球实践课教案
实心球实践课教案
水
平
水平四
教学内容
双手头上
掷实心球
单位
常州外国语学校
班级
八(3)(4)女生
教师
姜庆军
教学目标
1、学生愿意参加实心球的练习,并主动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2、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难点:快速挥臂向前掷球
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策略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教法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3、宣布课时任务
二、热身
1、沿场地慢跑
2、热身操 ⑴肩部运动 ⑵体侧运动 ⑶腰部绕环 ⑷双人球操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实心球的前抛、后抛等掷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中考素质类选项的实心球动作,请问是什么掷法?
讲解练习方法清晰,口令指挥及时。
教师讲解动作清楚,示范准确。
学生整队、精神饱满、积极回答问题 见习生随堂见习
按教师要求慢跑,路线正确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尝试各种练习。
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① ○○○○○○○○○○○○ ○○○○○○○○○○○○ ○○○○○○○○○○○○ ○○○○○○○○○○○○ ★
▲
①
全班成两路纵队 集体进行如图②。
@ @ @ @ @ @ @ @
@ @ @ @ @ @ @ @
②
要求:动作到位,注意安全。
2-3 min 7-8 min 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策略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教法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强度
基本部分
一、诱导练习
1、原地徒手模仿
2、双人徒手发力模仿
二、完整动作练习
1、持球完整练习
预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持球放于两腿之间,同时屈膝。
掷球: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利用蹬地、收腹、快速挥臂、压腕拨指,自下而上、全身协调用力将球掷出。
2、探究学习
3、限制线练习
4、分层练习
教师示范徒手动作,提醒体验收腹挥臂动作。
1、示范讲解完整动作。
2、巡回指导动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3、传授口诀: 蹬地、收腹、挥臂、压腕。
4、哨音结合口令提示练习: 1、4排准备,2、3排后退。
提问:什么角度我们掷球最远?
结论:根据物理学原理,斜抛运动45°最远,所以我们掷球角度尽量靠近这个角度。提醒学生,勇于尝试。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体会收腹挥臂的感觉。
1、学生听哨音进行练习。
2、体会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
3、接受教师指导,认真练习。
4、按照要求掷球、捡球。
学生分两组讨论,思考问题,尝试练习。
同学利用限制线纠正动作,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出手角度。学生大胆尝试更远的远度进行练习
全班成四列体操队形集体进行,如图①。
学生练习如图③
○○○○○○○○○○○○
安全区
○○○○○○○○○○○○
○○○○○○○○○○○○ ○○○○○○○○○○○○
要求:一声长哨掷球,两声短哨捡球,长哨后立即投出,听到短哨方能捡球;投掷、捡球时
一定安全。
要求:各距离段自由组合,两人一组,一掷、一捡。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策略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教法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强度 结束部分
一、游戏 “传球接力”
二、小结
三、回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
讲解规则,参与练习。
实心球的投掷一定要自下而上的全身协调用力,同时注意出手角度,才能投的更远。
学生积极思考练习方法和要求,投入练习。学生和教师一起回忆动作要领、重点。值日生回收器材
全班分成四组集体进行游戏。
要求:实心球不能掉地,传球注意安全。全班成四列队形集体进行。
5-6 min 小
场地器材
田径场
实心球:24个 橡皮筋2条 ○:女生 ▲:教师 ★:体育委员
:标枪 :橡皮筋 @ :实心球
:横队
运动负荷预计
本课平均心率估计为110次/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