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

时间:2019-05-15 06: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

第一篇:《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页例13,以及练习十九的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2.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继续培养学生的“四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情境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呈现如下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

300+200= 400+600= 5000+4000= 700-400= 500-300= 700+900= 7000-4000= 1500-700= 教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学生:这些都是整百或整千数的加减法,很容易计算。

教师:看来大家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的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为学习估算作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 7

教师呈现第96页例13的如下情境图。

教师: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和问题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学生:从图中我知道,一部电话358元,一个电吹风218元。问题是“用5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提取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要解决“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答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好!现在请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

预设1——笔算:用358加218,把计算的结果与500进行比较。教师板书算式:358+218=?

教师:为什么用“358+218”?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买两样东西,要花两样东西的钱,所以用加法。358+218表示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吹风一共多少钱。

教师:你讲解得非常清楚!这样想是对的。可是,358加218很多同学还不会算呢,怎么办呢?

预设2——估算:电话机358元超过了300元,电吹风218元超过了200元,300+200=500,所以,358+218的结果一定比500大。带500元肯定不够。

/ 7

教师(板书思路):358超过了300,218超过了200,300+200=500,358+218一定比500大。带500元不够。

教师:大家听懂这位同学的想法了吗?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用钱数的近似数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带500元钱够不够。教师:你表述得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估算”。我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常常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估算很简单,只要把一个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

十、整百、整千数再口算就可以了。

教师:那具体到这个估算的方案,它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个问题吗?同桌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我们认为这个方法能够解决问题。把358看成3 00,把218看成200,都把钱数看少了,看少了后300加200都已经得500了,原来的钱数相加肯定超过500,所以带500元不够,这样就解决问题了。

教师:嗯,你把估算的思路和原因说得很清楚。这个同学把原来的钱数都看成了小于它的整百数,再通过口算结果进行了判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关于这种估算策略,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把原来的钱数看成小于它的整百数能解决问题,那如果我把原来的钱数看成其他的整百的近似数,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犹豫。

教师:看来同学们还不确定,那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这样能不能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并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汇报。教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1——400+200:这样结果是600,但因为一个多看了,一个少看了,所以不好确定能不能解决问题。

预设2——400+300:这样结果是700,因为两个都多看了,也不好确定带500元钱够不够。

/ 7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在用估算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数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估计方法,并且需要判断一下能不能解决问题才行。下面就再请大家在小组内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是怎么想的,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这种问题不必算出准确结果,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估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特点,以能解决问题为标准,从而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进行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回顾与反思

教师: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谁来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你觉得自己在哪个方面还应该改进一下?

教师:最后看看自己的解答正确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检验的。

预设1:500元买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不到200元,而电吹风是218元,不够买电吹风。所以带500元不够。

教师:这个同学是怎样进行检验的?这种方法合理吗?

学生:用减法估算进行检验。500-358<200,218>200,所以不够。教师(追问):你们怎么知道500-358结果小于200呢? 学生:500减300才得200,500减300多结果一定比200小。教师:很好!你真会推理!感谢你的讲解。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检验? 预设2:即使把电话机的钱数看成300元,500-300=200,剩下的钱也不够买电吹风。所以带500元不够。

教师:这个同学又是怎样检验的?他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他们都是用估算来检验的,就是方法上不太一样。一个看成了300,一个用推理判断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懂得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既让学生感受到多种估算的方法,又使他们通过对比,了解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小结

/ 7

教师:很好!刚才我们用估算解决了实际问题。并且也知道了在使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且需要判断它能否解决问题。

三、基本练习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实际问题(呈现例13中的“想一想:带700元够吗?”)。

教师:还是买这两样东西,带700元够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把358看成400,把218看成300,400+300=700,近似数比原来的价钱数都大了,才700元,所以带700元够了。

教师:解答正确吗?

学生:700-358>300,218<300。所以带700元够了。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仿照例题利用估算解决问题,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设计意图:以两问的形式,既复习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使学生建立起近似数与估算的联系,为后面完整地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同时,使学生明确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进一步巩固估算的方法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数感。)

2.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 7

教师呈现如下题目。

教师: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按照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带领大家一起解答? 学生活动后汇报。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把八百多都看成900?(往大看,900+900+900=2700,3000>2700,往大看了都坐得下,八百多一定能坐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仿照例题利用估算解决问题,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教师呈现如下题目。

教师:这个问题信息比较多,请大家仔细审题。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有500厘米长的彩带,要包装3盒礼物。已经用了300厘米,还需要240厘米。

教师:“用了300厘米”是包装几个盒子用掉的?240厘米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认真地阅读了题目。我们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看懂知道了什么,不要拿过问题来就急于解答,这样很容易出错误。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并解答问题。学生分析解答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审题、分析信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7

4.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教师出示如下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汇报交流时重在体现“回顾与反思”环节,以判断能否解决问题。如下。教师:还可以怎样进行检验?

学生:用1500-900=600,表示即使先有了900把椅子,那么还差600把椅子,叔叔还可以提供700多把椅子,所以一定够了。

教师(追问):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人把九百多看成了1000,把七百多看成了800,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不可以,把椅子的数量看大了,但实际的椅子数量要少一些,可能会出现不够坐的情况。这个问题把椅子的数量看少合适,椅子数看少了都够用,实际才一定够用。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追问、讨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有的问题需要往大取近似数,有的问题需要往小取近似数,进一步提高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本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又一次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学们还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收获可真是不少!

/ 7

第二篇:P32页-例5 解决问题-教案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加减法的应用题。

2、教学重点: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加减法的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了9个蘑菇。兔妈妈采了多少个蘑菇?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解读目标:

1、使学生了解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加减法的应用题。教师提问:(1)通过解读目标,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简单的两步加减法)(2)同学们,放假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提问1-2个学生)。今天呢老师也带来了一幅画,请同学们帮忙看看画面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例5: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齐读题目)

2、提问:(1)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怎么样解答?

3、同桌讨论:

讨论内容:(1)这两个问题,能用一道算式解答吗?

(2)如果不能,怎么办?

4、交流、汇报。板书:

男生的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9+14=23(人)

5、解答正确吗?(14减9等于5,男生确实比女生少5人。14加9确实等于23,解答正确)。

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6、教师小结:题目中有两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两道算式计算。

四、总结梳理: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解决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时,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目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然后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联系另一个已知条件求出题目中的问题)。

五、达标检测:完成学习单。

板书设计: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

男生的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9+14=23(人)

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第三篇:用乘法解决问题例9教案

《用乘法解决问题例9》教学案

教学目标:结合情境,探究运用画图法分析题意,并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热爱数学的兴趣。

重点:会正确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能用画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出示PPT2,导入例8。

(2)出示PPT3,明确课题。

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读题,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三、合作学习:列出算式,寻找规律,加深理解。

四、交流展示: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

五、巩固提升。教科书72页“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

1、读题,收集数学信息。

2、画图理解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作答。

第四篇:解决问题教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自主解决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依次出示下面四道例题:

1.如图所示:一盒有多少个鸡蛋?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是怎么算的?

2.一共有960个杯子,要6个装一盒,8盒装一箱,能装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3.小明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天坚持跑两圈,已知跑道每圈有400米,他一个星期(7天)共跑多少米?

4.啄木鸟和青蛙都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每天要吃掉许多害虫,已知: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吃608只害虫。你知道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吗?

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总结

第五篇:解决问题教案

一、师生对话

师:我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打羽毛球,你们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呢? 生汇报

师:我们有了这些爱好就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放弃这些爱好,做一个爱运动,爱学习的阳光少年。现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二、学习新课1、2、比一比谁的口算能力强,算的又准确又快。再比一比谁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师:这些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三、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左边笑脸图

师:这个方框里是什么?一行有几个?有几行?我们能算出什么? 出示右边笑脸图

师:是让你求出一个方框的笑脸吗?是求几个方框的笑脸?这两个方框笑脸的张数是一样的,我们只要算出什么?就能怎样? 同学们会列式吗?

列式计算,师板书:3X4X2=24(张)还有别的方法吗?

4X2X3=24(张)还有别的方法吗?

3X2X4=24(张)

同学们对同一问题能想出不同的解法,真了不起。

现在我们再到生活中去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吗? 前不久,和硕二中举办了运动会,他们的学校里可热闹了,看,这是他们举行的开幕式团体操的表演,他们的动作多整齐啊,我们仔细看一看,这个方阵一行有几人?有几行?一起数,能算出什么?有这样的几个方阵?问题是什么大家看每个方阵的人数都是同样多的,我们只要知道几个方阵的人数,就能算出几个方阵的人数? 学生回答并列式计算

5X10X3=150(人)

师:除此之外,你还有没有想到别的方法?10X3X5=150(人)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5X3X10=150(人)

师: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解题思路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呢?(1、得数相同

2、都用了连乘

3、都是两步计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讲的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两步计算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生汇报 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

四、巩固练习

1、会这天他们学校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早餐,每人一个鸡蛋。瞧,刘阿姨正给同学们拿鸡蛋呢,问题是什么?你会列算式吗?

2、学校还为运动员们提供了矿泉水,我们来看一看,王叔叔每次运到车上多少瓶?

3、在运动会中,小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和平时的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我们去看看她的锻炼计划吧!

下载《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例13)》参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 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进一法和去尾法 李晶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

    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9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并进行运算。 2、通......

    解决问题教案

    《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 居楠 教学内容:课本P46—48例题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正确分析题意,初步明确数......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授课人:乌市第55小学 贾 芳 莉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 【教材分析】: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主备人】【从备人】【备课日期】【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应......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锦绣小学 尚招贤 2017年11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 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能联系加、减法的含......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书上70-7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 ,和一个问题, 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