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直面挫折教案
《直面挫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挫折的内涵,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激趣导入新课,然后学生自主表演,活动交流,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人们遇到的挫折,名人遇到的挫折,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使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两重性,要直面挫折,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二、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有挫折
挫折的两重性
三、教学难点 挫折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法、归纳法、谈话法、辩论赛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再生的雄鹰》
师:大家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吗?(生:老鹰非常坚强、有勇气)
师:没错,当老鹰面对它无法再飞起来甚至会被饿死的这个挫折时,它没有放弃,它毅然的选择了活下来,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它却凭着自己的毅力熬了过来,最终又再一次翱翔在万里高空中,成为最寿命最长的鸟类。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老鹰,我们会怎样抉择呢?面临这个残忍的事实时,是屈服于挫折选择死亡,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去挑战这个挫折,忍受漫长的痛苦活下来?
(生:选择死或选择生存)
师:我看到有不少同学选择挑战挫折,我很高兴。那么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主题就是《直面挫折》。
(二)讲授新课
一、挫折的内涵(投影)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遇到各种干扰、障碍,从而使人产生难过、烦恼等心理状态。可见,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阻碍、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投影)这些挫折、失败、逆境给人带来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情绪反应,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感。(投影)
二、人生难免有挫折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平凡人有挫折,农民会遇到灾害而颗粒无收,工人因企业经营困难而下岗,机关干部也会面临精简机构而裁员,我们青少年也可能会因学习成绩、升学考试、同学关系、身体健康等问题而遇到挫折。
平凡的人有挫折,名人、伟人有没有挫折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实话实说
请大家讲一讲自己经历的挫折,心情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可见,在社会生活,人们总会有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或遇到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遭受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投影)。那么,挫折为什么难以避免?导致挫折的原因又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思考上述问题。
三、挫折不可避免的原因 ☆我思我悟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材料中遇到的挫折主要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多媒体显示)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造成挫折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投影):
1、自然因素:指由于恶劣的气候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或失败,也包括人世间生老病死等。
2、社会因素: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遭到的各种人为因素的打击、阻碍,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如正义得不到伸张;长期蒙受冤屈,研究成果得不到社会认可,因得到不公正待遇而使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等。
3、个人因素:指由于自己身的体力、智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造成个人的愿望目标无法实现。
人生难免有挫折,想实现“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人们面临挫折时的反应一样吗?
四、挫折的两重性(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挫折影响的两面性:
1、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2、积极影响:
(1)挫折能够增长我们的聪明才智。一个人经历过挫折,那么他就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找出改进的方法,让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
(2)挫折可以激发我们的勇气。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才能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才能不在困难面前低下头。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挫折会唤起他的自信心,激发他的进取心。失败与成功常常是相伴而生的,此时的失败,正蕴涵着将来的成功。如果你总是拒绝失败,那么成功也会永远被你挡在门外,因为所有成功的人生都 是在失败中产生的。经历挫折,可以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失败,让我们在失败中一次次地爬起,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如果一个人一遇挫折就后退,就去否定自己,那么成功只会离他越来越远。
(3)挫折增强我们的意志力。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强者,但却往往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可能开始还可以经历一两次的挫折,但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就会让我们慌了手脚。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放弃。其实,成功也就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一个人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勇敢面对所遇到的困难而不被其击垮。
五、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师: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挫折。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面对挫折时也都有退缩放弃的时候,通常人们面对挫折时有以下两种态度:
1、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2、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并成为强者。
师:下面我给大家放个视频,看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怎么面对挫折的。《别对自己说不可能》——约翰.库提斯
六、如何战胜挫折
师:大家看了刚才的视频有什么想法吗?(生:佩服等)
师:视频中的主人公经历的磨难和挫折要比大家平时所经历的要多很多倍,如此巨大的挫折,他撑住了,不仅战胜了挫折,还用自己的故事激发世人,成了世界闻名的激励大师。那么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应该如何面对呢?
方法总结: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七、小结
师: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逆流,它可以让强者更强,让弱者更弱;它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分界线,没有人可以避免,也没有人可以躲避。人生不能没有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把它当作一种磨炼,及时将其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如果我们只是怨天尤人,那它就会成为埋葬我们的坟墓。所以,调整好你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挫折,微笑着面对生活。
大家齐唱《男儿当自强》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狂风暴雨,它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何不做一只暴风雨中的海燕呢?当你斗志昂扬,与挫折抗争时,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你也是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定会来到。(在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八、课外作业: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一、挫折的内涵
二、人生难免有挫折
三、造成挫折的因素
四、挫折的两重性
五、战胜挫折的方法
直面挫折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3、个人因素
第二篇:《直面挫折》教案
“直面挫折”心理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组织题为“直面挫折”的主题教育,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和实例。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
有一句话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 ”,人生在世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种种干扰和障碍,致使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但在挫折面前,表现却因人而异,有的人泰然自若,有的人却心灰意冷。现在你们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人生阅历尚浅,心理抵御能力也较弱,容易被挫折击倒,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今天就“直面挫折”这节课,请同学们谈谈经历、谈谈感受、谈谈应对措施。
2.质疑:
有谁知道世界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战胜挫折终于获得成就的事迹?(请查找了资料的同学介绍)3.问题讨论:
贝多芬的成功,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引导同学感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我们应该具备困难挫折的耐力,学一点应付困难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4.名言警句赏析:
学生提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格言警句和事例。从名人身上汲取人生的智慧。
5.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感言:
学生讲述自己某一次经历挫折、一度徘徊之后战而胜之的深刻体会。
6.总结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技巧和方法。(集体讨论)
(1)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既要找自己身上的主观原因,又要分析客观因素。
(2)合理确定目标。定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基础,目标不宜过高。
(3)转移注意力。遇到挫折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暂时忘却受挫带来的痛苦。
(4)自我慰藉。
“条条道路通罗马”,“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暗示自己在这方面差,在其他方面有特长。)
(5)正确分析失败的后果。“失败乃成功之母”。(6)合理渲泄-------倾诉法、眼泪缓解法、运动法。(7)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
7、教师总结: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我们不应回避,而应该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后果,掌握一些应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希望同学们像先前我们介绍的名人一样勇敢、坚毅,勇于面对挫折,挑战失败,赢得自己最灿烂的人生。
第三篇:《直面挫折》教案
政治公开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2009年3月5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一年4班 授课主题:直面挫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 了解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知道对待挫折的两种态度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的两重性 教学难点:挫折的含义
教学方法:通过感受挫折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1、提问:你们都碰到过不如意的事情吗?(如目的没达到,考试不理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或对自身某方面的不满意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其实我们所遇到的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是我们人生中所碰到的种种挫折,那么我们该如何全面地认识挫折呢?导入新课——“直面挫折”的教学内容。
二、活动体验:探究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体验人生挫折难避免
1、指导学生细读教材材料,思考:林芳、梁建、蒋倩、王大力目前的情绪状态怎么样?这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
2、分组讨论各个漫画,由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协助、引导学生归纳产生挫折的各种因素。(每幅漫画各说明一个造成挫折的因素)
4、教师适当补充相关例子(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如林肯、爱迪生、贝多芬、张海迪、桑兰等人的遇挫经历),引导学生发掘自己或身边的实例。素材:张海迪和桑兰的人生历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现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在全国性运动会上曾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美国治疗期间,以“桑兰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2001年1月14日,桑兰接受申奥形象大使聘书,成为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5教师小结:
(1)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无论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名人、伟人,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明确人人都会碰到挫折,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2)造成挫折的因素很多,或是自然的,或是个人自身的,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人们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从而进一步明确:人生挫折难避免。
活动二:课堂调查——体验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1、提问: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挫折是什么?它对你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2、学生讨论,小组交流:请认真聆听别人的故事,你肯定会有所发现,你把当时的感受告诉大家,与同学分享,共勉。
3、根据具体情况,请七八个同学代表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若这些同学都说到挫折对自己是消极的影响,可另问其他同学有没不同的影响,尽量让同学自己说出来挫折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影响。)
4、教师对这些同学的回答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让其他同学谈感受和想法。(其中有可能较多的同学谈到挫折对自己带来的消极的影响,较少的同学谈到挫折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强调,引导。)
5、结合活动一中的漫画人物和所举名人、伟人遇挫经历的例子进行对比。[增强问题的说服力,让学生有感而发]
6、教师小结:
(1)同学们谈到挫折对自己的影响及漫画和所举例子的对比可以总结出,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是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即给人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二是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即使人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2)挫折对人的影响为什么会不同呢?——引出“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的教学内容。
活动三:模拟表演——感悟“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剧情:大发明家爱迪生和类爱迪生都在实验室里试制电灯炮,之前都已经实验了几千种材料做灯丝,均已失败,这一次又失败了。此时分别有朋友去探望他们。朋友问:怎么样?有收获吗?(由同学表演出两种典型的对待挫折的态度,让学生直接感悟,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甲同学扮演爱迪生(精神饱满,兴奋的回答):很好,有很大的收获,到现在为止,我才突破四万次实验大关,知道有几千种材料不能用来做灯丝,我看我很快就能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表现出磨踵擦肩,满怀信心的样子)
2、乙同学扮演类爱迪生(消极悲观,意志消沉地回答):收获,能有什么收获?实验了无数次,用了几千种材料都一无所获。看,这次又失败了,我看人类根本不能发明什么电灯,我也不是做发明家的料。算了,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没用的。(表现出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的样子)
3、同学先讨论:为什么最终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而不是其他人;通过看同学的模拟表演,我们有什么感触和启示?进而讨论:挫折和逆境在什么情况下能使人走向成功,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失败?
4、请三四位同学谈感想和理解,老师要积极回应和引导。
5、教师小结:
(1)对待挫折的两种态度:一是消极的态度,即是面对挫折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结果半途而废,难成一番事业。二是积极的态度,即是面对挫折能冷静思考,积极查找原因,不屈不挠,最终能走出困境,迈向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
(2)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关键是采取什么的样态度去应对。
三、课堂小结:巩固升华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3、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
四、教学深化:学知导行
1、课堂深化:请同学自行设计一句对挫折理解、认识的箴言赠给同桌互勉。
2、实践深化:用今天所学知识引导自己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乃至以后人生路途中的各种挑战,争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板书设计 直面挫折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内涵
2、挫折感的产生
3、挫折不可避免的原因
4、挫折的两重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1、挫折的两重性
2、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①、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②、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并成为强者。
第四篇:《直面挫折》教案
6.1《直面挫折》教案
扶沟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杨涛
6.1《直面挫折》教案及课时设计
“要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让他们知道,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的阳光更加灿烂。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大树总是在风雨中成长„”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准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正确看待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能力:
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并懂得适当的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识: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战胜挫折的关键在于自己对挫折的态度,尤其是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真正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在向别人祝愿的时候,常常会说:祝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吗?你们有没有事情不如意,心想事不成的经历?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其实这种生活体验就是所谓的挫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挫折。(板书6.1直面挫折)展示幻灯片: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古今中外,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生答。老师总结。展示幻灯片:
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人生难免有挫折。
展示幻灯片:
1.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自然因素,包括干旱、洪水、地震、海啸、台风等;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得快,可以预测和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但也不是完全能够避免。
第二、社会因素,包括恐怖事件、战争、社会**等;战争给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打击是最严重的。
第三、家庭因素,包括婚异、贫困、失去亲人等;
第四、个人因素,包括智力、生理缺陷等;这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学生朗读,教师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图片,它们分别是造成挫折的什么因素?展示幻灯片,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来猜一位名人,看看他经历多少次挫折和失败,最终成为美国总统的故事。
猜一猜 他是谁?
1832年,23岁,他失业,竞选议员失败 1833年,他开办的企业,倒闭了 1835年,他的未婚妻不幸去世了 1838年,他竞选州长未能成功 1843年,他竞选国会议员成功
积极作用: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消极作用: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请学生在书上标出来。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猜故事结尾的活动。快乐猜猜看
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小孩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就拿起小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请你猜一猜故事的结尾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蝴蝶为什么会过早死去?
因为: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奋进。
正如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所说 名言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根据刚才我们分析林肯、张海迪、桑兰直面挫折,笑迎挑战,还有那些挫折面前不能自拔跳楼自杀的人,我们不难看出。
二、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第一、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学生在课本中标出。教师总结。展示幻灯片。
挫折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它,用消极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展示幻灯片 永不放弃
谁能猜破生活的谜底? 我们谁不曾听说过 该成功的,失败了,就因为差那么一点。坚持吧, 即使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加一把劲,你就会取得成功。坚持战斗吧, 当你受到沉重打击——— 即使看起来糟到极点, 也永不放弃。
请学生朗诵。教师总结。一首《永不放弃》,给了我们战胜挫折的勇气。
第五篇:直面挫折教案
授课班级:初一(5)班 授课教师:李敏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挫折的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
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
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难点 挫折的含义
教学方法 通过感受挫折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水手》歌曲视频,张海迪故事
新课导入
(展示一封电子邮件)大家一起来看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在电子邮件的祝词里,写到祝愿我“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邮件已经收到一个多月了,但我并非像祝词里所描述的那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很多事情都不能心如所愿。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
讲授新课
一、直面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①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
②挫折的产生 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有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产生挫折感。
例如去年干旱,很多地方的禾苗都干了,农民颗粒无收;工人因工厂关闭而被迫下岗;一些同学因成绩不好而被困扰等。(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本的探究圆,了解身边的常见挫折,并思考课本的思考题)
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并举例说明。
(提示:答案当然不是这样,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名人、伟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如张海迪(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体育健将),郑智化(歌手)等。)
介绍张海迪和桑兰的人生历程及其相关图片。(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现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在全国性运动会上曾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美国治疗期间,以“桑兰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2001年1月14日,桑兰接受申奥形象大使聘书,成为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因此,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不可避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挫折呢?
③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包括干旱、洪水、地震、海啸、台风等;同步地展示干旱、洪水和海啸的图片。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得快,可以预测和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但也不是完全能够避免。
第二、社会因素,包括恐怖事件、战争、社会**等;展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图片;战争给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打击是最严重的。
第三、家庭因素,包括婚异、贫困、失去亲人等;展示离婚和贫困的照片。第四、个人因素,包括智力、生理缺陷等;这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讨论:学习了解挫折后,对挫折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请大家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
(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
④挫折对人的影响
挫折影响的两重性:第一、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积极影响:使人得到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经过刚才对张海迪、桑兰两位人物的认识,我们看到她们都经得起考验,在挫折中磨练、崛起,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挫折。
⑤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第一、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并成为强者。
折对人造成怎样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它,用消极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下节课将会学习到。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管是凡人还是名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