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今年的九月,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B证资格培训,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心理咨询,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国学者钱铭怡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心理咨询有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咨询者、咨询对象、咨询关系。可见,心理咨询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能达到帮助来访者的目的。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那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帮助关系是一个独特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个体通过努力使得另一个体获得积极的成长的助人过程。帮助关系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咨询者的态度。因此,我认为,要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要求心理咨询者在咨询中要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以共情、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温暖。这样,才能使来访者感到安全、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帮助关系。
一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即理解到、意识到、感受到或替代体验到另一个人现在或过去的感情、想法和体验的行为,而又以客观明确的方式充分传达出该情感、想法和体验的行为。它不但有助于增进咨询者与来访者的感情协调,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咨询关系。来访者前来咨询,多数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怕不被理解的担心和害怕被责备的忧虑。作为心理咨询者就要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将心比心,以接受,容纳,包容的态度对待来访者。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使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咨询者及时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我曾经咨询过这样的一个学生,这学生性格孤僻、好动,他在班里经常打架、捣乱,同学都疏远他。学校怎样教育、处罚他都没用,老师、家长都拿他没办法。我接手以后,没有对他求全责备,而是设身处地的关心、包容他,倾听他的心声,设法理解他的行为,和他交谈,尊重他的想法。通过努力,取得他的信任,慢慢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经过了解,知道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同伴瞧不起,他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就经常和同学、老师作对,通过打架、欺负同学、违反纪律来引人注意,满足自尊。由于建立了良好的、融洽的咨询关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后来,经过辅导,他慢慢的得到改变,咨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要真诚,要表里如一。真诚、表里如一才能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帮助关系。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对来心理咨询的咨询者辅导的关键是要让他信任和接纳你,让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样辅导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就要求咨询者应以满腔热情,真诚的态度,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审视来访者的问题与错误表现。在咨询关系中真实的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咨询者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真诚对于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咨询者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咨询者的真诚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坦露自己的内心。作为咨询者要经常自问:“在当事人眼中,我是否很值得信赖及表里如一?”,“我是否毫不含糊地表达真正的自己?”。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的自然流露。但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有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份,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三是要对咨询者积极关注。积极关注也即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既尊重对方的人格,也诊视社会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和文化差异。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的观点,就是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也是指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因此,在咨询中我们要注意对来访者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要信任、尊重、接纳来访者,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四是要遵守保密原则。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和私隐,是专职咨询者与兼职咨询者都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我觉得,作为一个学校心理咨询者来讲,坚守保密原则,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咨询者,要坚守保密原则。首先对来访者的资料绝不能当作社会闲谈的话题,不能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其次应小心避免自己有意无意间将个案举例,来炫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再次,咨询者所作的记录不能视之为公开的记录而随便任人查阅。最后,不随便向来访者的单位领导、同事、同学、父母、配偶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咨询者放下“包袱”,敞开心扉,保障咨询的顺利进行。
心理咨询个案虽然复杂多样,但只要我们以共情、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就可以在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心理咨询工作也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谈谈如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学校心理咨询是通过环境、语言、文字等媒介,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从而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保持心身健康,进行有秩的学习生活。通过这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培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那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心理咨询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种关系不仅能给来访者一种安全感、温暖感,也能促进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形成一种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给来访者提供心灵上的营养。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支持和辅导老师的技能水平。现根据我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建立一个温馨而优雅的咨询空间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咨询空间的建立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的支持,无论是咨询接待室、会谈咨询室或是心理活动室,都尽可能做到在夺目的地方放一些盆栽、花瓶、工艺品、古玩、书画作品等,因为这些美丽的室内设计具有高雅、亲切、宜人的性格,会给空间环境升格定调,可以改善环境气氛,增加美的因素,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遐想空间,对人的神经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使人皮肤降温、呼吸均匀、精神放松。
咨询室的座椅应该柔软、舒适,这样的话,咨询人容易放松。由于认知的恒常性,尽量避免使用一般教室中的座椅作为咨询室的座椅,那样的话,来访者会感到冷漠、紧张,产生防御心理,影响接受咨询的愿望。另外,来访者和辅导老师的座椅之间要有一定角度,避免来访者与咨询外人直接面对面,因为,每个人在与别人交流时(或是辅导老师与来访者交流时),围绕交流者身体周围有一个看不见界限而又不受他人侵犯的一个个人空间,直接的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有些不想要的信息,如面孔、身体、气味等感觉和感性认识,会汹涌的扑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会扰乱或抹杀谈话的内容,直接损坏咨询效果。辅导老师要有自己的办公桌椅,咨询室要配备两个单人沙发,一个茶几。根据房间的大小确定沙发的大小,摆放时要成约60度角。书架一个,用来摆放一些内容健康且适合来访者年龄特点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包括介绍不同年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内容的专业书刊。一方面,来访者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和丰富有关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知识;另一方面,阅读可以减少来访者在等待过程中由于无事可做而产生的烦躁心理。钟表一个,用来控制咨询时间,同时也能起到装饰的作用。钟表放在来访者的背后,辅导老师容易看见的地方,因为,如果辅导老师多次看手表的话,容易使来访者不能平静地谈话等等。另外,在会谈咨询室中,来访者的旁边要有放笔记用具的地方,可以随时将来访者的住所、电话号码、家庭成员构成等情况记下,以防忘记;准备必要的纸巾、开水,以备求询者使用。办公桌椅、沙发、茶几、书架、资料橱、钟表等室内设施的选择(色彩、质地)要与咨询室的总体环境布局统一和谐,创造一个温馨、人与环境优化统一的心理咨询环境。
此外,在开展正常的心理咨询中还需配备以下一些器材:电脑,不仅可以作为存放咨询人心理咨询材料的工具,并且在心理测试、网上咨询等方面日益呈现出重要性。信箱,在咨询室门外的墙上挂一个咨询信箱,可以为不好意思当面咨询的咨询人留一些空间。电话,如有条件,可以考虑开设电话咨询。录音机,不仅可以作为音乐疗法的必要工具,还可以作为做必要的咨询记录时采用。
总之,一个简练、温馨、富有生活气息的、理想的、人与环境优化统一的心理咨询环境,可以使咨询人感觉温馨、松弛,并有安全感,不必担心“泄露”秘密,以便心情轻松毫无顾忌地讲述有关事情,很安全地谈论个人生活的细节问题,畅所欲言。而心理辅导老师可以仔细倾听他们的谈话,并帮助他们认清问题,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了咨询工作的开展。
二、接纳、理解和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端。
接纳、理解和尊重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中学生前来咨询,多数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对不被理解的担心和害怕被责备的忧虑。作为心理咨询员应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让来访者感到老师的可亲,消除其心理隔阂。接纳的重点是积极关注或无条件关注。它是辅导老师对来访者的一种态度,对这个同学的整体性接纳。工作中常用微笑、点头、专注来表示对来访者的欢迎和热情,对来访者的关注,缩短辅导老师与来访者的距离,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
理解是要消除成见。作为辅导老师,本身要对学生持有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能主观的认为哪个学生是坏学生,哪个学生是问题青年。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你就好难做到关注学生,理解学生。
尊重是无条件的,是整体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先尊重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这样的前提就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隔阂。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前来咨询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大勇气的,而且也表明他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想改进。因此来访者应聚焦于来访学生的内部感情,在共同感受体验中促进来访学生的自我探求和自我表现。辅导老师应该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访学生的倾吐并时而对应。另外目光要与学生的眼神有交流,不能象审问学生一样,多一分温和,少一分严肃。这样访学生感到你是非常认真地在倾听,让学生觉得是受到十分的尊重,这和谐的关系影响着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帮助关系的形成,使咨询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真诚与同感是建立良好帮助关系的延续。
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应以“真正的我”的身份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会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扮演角色,或象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来访者的关系中。把最真诚的自己摆在学生面前,这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是却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鼓了很大的勇气,来到咨询室,不是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表演,相反,辅导老师的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地信任你,并把他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真诚的咨询关系能让来访者获得切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起到促进其改变的积极效果。这样可促进双方的人际互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咨询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同感的态度,就是来访者“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深入对方的内心,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感受和思考一切的一种心理倾向,达到近乎“感同身受”的理解境界。其关键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除来访者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同感与单纯的理解不同,理解是我根据我的参考系数对某个对象形成认识,同感则不光有认识,更有对感受的体察和体会。同感也不同于同情,同情是对对方的遭遇的怜悯和关切,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将心比心。只有与来访者“感同身受”,才能让来访者感受到你的建议和指导才是善意的,才接受你的帮助。
四、辅导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是建立良好帮助关系的有力保障。
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保证、简单的判断、直接的指导、不负责任的承诺、鼓励来访者作空想,都会影响咨询效果。来访者甚至因为不信任而不再来咨询。合格的辅导老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有丰富知识的辅导老师,才能得心应手应付咨询中所出现的各类复杂的问题,而不至于束手无策。社会阅历、人生经验对于达到共情会有帮助。辅导老师的人生阅历有助于深刻地去理解人生,因而,自然能产生良好的咨询效果。所以,在建立良好帮助关系中需有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乐于助人,确信自己能与人友好相处,具有耐心、细致、乐观、宽广的个性的优秀辅导老师
五、良好的建议和指导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得以延伸和升华的保证
建议,是来访者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以协助来访者进行认识或做出决策。指导,是指来访者直接告诉来访者去做某事、如何做,并鼓励他去做。建议和指导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会谈技巧,在咨询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
有些理论学派和学者不赞成在咨询过程中为来访者提供建议和指导,而强调“非指导性原则”。但我认为,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对中小学生而言,咨询过程中的建议和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在咨询过程中和来访者深入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后,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和倾诉苦闷的目的是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给来访者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指导是心理咨询不可缺少的环节。提供建议、指导应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建议要简易、明确、具体,便于来访者理解和执行。过多、过于主动地提出建议,即使是一片好心,也可能会使当事人产生反感,难以接受。
2、措辞应该委婉。生硬的措辞显得缺乏尊重,常会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3、建议不应强加给来访者。建议应从来访者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并要尽可能地说明所提建议的依据,以便对方接受。如果对方一时难以接受,来访者应仔细寻找原因,提出另外的建议,切不可一味坚持自己的意见。
4、建议在回答学生咨询时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多保持微笑,不能过于严肃。
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作,没有融洽的关系,就没法保证咨询活动顺利进行,没有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心理咨询在中小学生中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为来访者不但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更应用心去对待这项工作,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给来访者提供帮助。
一人分饰两角——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过程中,第一阶段就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和当事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信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的特定人际关系,它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咨询关系需要咨询者和当事人的共同努力,但咨询者在其中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的教师往往不是专职的,而是由有其他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兼任,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违反了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之中的一条:辅导人员不应与当事人形成双重关系,不应与当事人进行专业关系以外的交往。但是,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不成熟,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等客观原因,使这一矛盾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当中,咨询者往往是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咨询者又是当事人的学科教师,这两种不同的角色往往会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作为专职的咨询者,他是在接受个案咨询时才与当事人有接触,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两者是陌生人,当事人对咨询者好无了解,而咨询者可以依靠自己专业的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但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在与咨询者建立咨询关系之前,他们已经有了师生关系,当事人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或了解咨询者,这个时候,当事人对咨询者日常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阻碍良好咨询关系建立,例如,当事人感到学习有压力,而咨询者在教学上是有名的严师,这个时候,如果咨询者要为当事人作咨询,当事人潜意识当中会比较抗拒,那么咨询关系的建立必然会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确立,例如:如果咨询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当事人感到是言而有信的,那么当事人就比较容易信赖咨询者,从而有助于良好咨询关系的确立。
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矛盾中的有利因素调动起来,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呢?的确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同时也作为我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之一,在我教学和咨询工作同时开展的这一年当中,我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自身形象的定位,并加以设计
提起政治老师,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形象的标识——刻板、严肃、沉闷;而当提起心理咨询者,人们却是看到了一位温柔、充满希望、让人亲近的天使。由于长期以来的经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政治老师与心理咨询者之间截然不同的形象。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在学生面前,必须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特有的教师形象,所以,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的教师形象有了明确的定位——有知识、有活力、有爱心、有气度的“四有”新教师。
有了明确的定位以后,我在我的日常行为,教学过程当中都十分注意确立这一形象。在课堂上,我用生动,丰富的语言、例子演绎了课本枯燥的内容,会用语文、历史、物理、化学、数学等其他科知识解说政治知识,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一位“有料”的教师,这为我在咨询中建立良好的个帮助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相信我有能力帮助他们学得好,就会进一步延伸到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其他问题。有爱心,让孩子们从我身上感到温暖和安全;有活力,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缩短了“代沟”,让孩子们觉得和我是“有话可说”的;有气度,让学生感到我是对事不对人,因为每次他们犯错以后,我和他们又像以前一样,不会因为他们的错误而看不起他们,或者是嫌弃他们,这样,孩子们才有勇气在我面前暴露他们的缺点或者曾经犯过的错误,受过的伤害。在课后,我会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尽管有时候只是在走廊上的一种问候,一句寒暄,或者是在厕所轮候时的几句调侃,谈谈明星,说说流行歌曲,聊聊电子游戏等等,虽然不是很深入的交谈,但是足以让我了解他们的喜好,他们当时的心情,这些我都会默默的记在心上,在有需要建立咨询关系时,这些可都是有用的材料。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他一向是嘻嘻哈哈的,那天,他还是那样打闹着,还是到处欺负同学,但是我发现他的笑容,他的眼神和平常不一样,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他:“怎么了?今天心情不好?”,就在那一瞬间,他惊讶地问到:“老师,你怎么能够看出来?”后来,他告诉我,中午向一个女孩子示爱,遭到拒绝了,就这样,我给他进行了咨询。我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他当时的心情,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极短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就是因为有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这就是兼职咨询者一个优势。
二、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兼职咨询者的第二个优势:与当事人有相近的生活环境。兼职咨询者与当事人都是处于同一个校园,对于学校都规章制度,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活动开展等等都比较了解,因此,只要把眼睛擦亮一点,积极的推理、思考,对于在短时间内取得当事人信任有很大帮助。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当时是空堂,上厕所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初三的女生躲在厕所哭,我打量了一下她,我大概估计到问题是出在她的头发上了,因为那天早上学校领导在校门口检查仪容仪表,女孩子留长头发的必须全部扎起来,否则要照相,把违规的样子拍摄下来,贴在公告栏。那个女孩子的头发不长不短的,应该是扎不起来的那种,也是违规的范围,以我们学校的规定,她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我走过去,把她的头发夹到她的耳朵后面,她抬起头,望了我一眼,我对她说:“早上忘记带夹子了?”这时候她哭得更加厉害,据我所知,她是重点班的学生,所以我推测,她不是故意违规的,从她的反应,我知道我猜对了,我接着说:“初三学习很紧张吧?有压力的时候,生活上的细节没注意到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她不再沉默,她认为他们班主任针对她,因为她是从普通班调进重点班的,她一直都知道班主任看不起她,她为了不耽误学业,就一直忍着,直到因为头发被赶出教室这件事,她终于忍无可忍,她怨恨,苦恼同时害怕耽误学习。在这次咨询关系建立当中,我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我校的规章制度联系起来,迅速准确的找到了切入点,找到了打开那位女生心灵的钥匙。
三、坚守保密原则
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和私隐,是专职咨询者与兼职咨询者都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我觉得,作为一个学校兼职心理咨询者来讲,坚守保密原则,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必要条件。我在晚上或者周末,会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在QQ上面,我给他们一个空间,他们可以向我倾诉,同时也不需要让我知道他们是哪个班的,是谁。所以他们在QQ上,会畅所欲言,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某个老师的不满,对学校某些制度的不满,对社会的哪些东西感到迷惑,感到向往,甚至他们的“爱情”问题,我掌握了他们的思想动态,也掌握了很多的“情报”,这个时候,如果我处理不好的话,我的威信,学生对我的信任都会毁于一旦。我会通过QQ,给他们分析问题,尽可能改变他们一些认知的偏差,澄清他们的一些迷惑,尽我所能给他们一些指导,我不会轻易地把情况告诉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如果是发现不良的倾向,影响比较大的,我会在不暴露学生信息的情况下,向有关的老师说明情况,有某些不良倾向,不良风气在孳生等等。尽量做到既不失信于学生,也不耽误情况。在学校里,老师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对我说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只是会心地笑一笑,因为我知道他们心中的“秘密”。
另外,我觉得还必须注意一点,兼职咨询者都是半途出家,也就是说,他是先作为一个学科教师,然后再接受培训,成为学校心理咨询者,那么,学校再选派教师做学校心理咨询者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学生信赖,愿意接近的教师,有些老师在学生中威信很高,但是学生敬而远之的,我觉得这类老师是不大适合作为学校心理咨询者的培养对象。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对如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的几点体会。总的来说,作为兼职心理咨询者,必须立足长远,因为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早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就出现,而并不结束于咨询完成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注意把自己对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与教学的“行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分饰好这两个角色。
浅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通过与来访者的职业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发挥其潜能。所谓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败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则是贯穿整个咨询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小学心理工作者来说,为建立良好帮助关系, 使来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纠正歪曲的、防御的或排斥的感情。我们应该以温和态度、尊重和真诚对待来访学生,下面我谈谈怎样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一、对接受咨询学生的态度要温和 在学校心理咨询当中,我首先就要弄清哪些学生是自己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学生,哪些是被班主任或其它人建议要求而来的。因为一般主动求助者比较容易相处,他们已下了决心,需要得到咨询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至少承认自己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有改变自己愿望,所以和这种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比较容易。
对于哪些被劝导或强迫而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往往效果比较差,因为这些被老师认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他们都不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在这种不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接受咨询,难于建立有效咨询。
无论是主动自愿还是被劝导或强迫而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作为咨询老师都要温和对待。因为主动求助者比较容易相处,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所以,我希望学生能自愿主动接受咨询,我首先利用学校现有音像设备如广播、电视、黑板报进行广泛宣传,然后开展心理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让学生懂得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早恋、与父母闹矛盾等)都是正常的,而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让学生能够有心理问题时,能自愿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如早恋现象,很多班主任发现学生早恋问题,往往会严厉批评,甚至通知家长,家长不是呵斥就是责骂,恨铁不成钢,这样,不但不能制止学生早恋,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会用温和态度与学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有归因的,单单与学生讲大道理理是不成的,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德国父母对待自己孩子早恋态度值得我们借鉴,一个德国男孩喜欢一个漂亮中国女孩,男孩的父亲说:“你喜欢这个女孩很好呀!但你拿什么给她幸福呢?你应该创造条件,给这个女孩幸福呀!”。他的父母不但没有训斥责骂他,还激发了他的勇气,使他知道现在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必要时为来访学生指出能为其提供帮助的其他途径(其他咨询机构或其他咨询员),鼓励来访学生做出新的尝试。
二、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要尊重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无条件的尊重”,这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的,中学生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这样环境中,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学生前来咨询,已经鼓了很大勇气而且也表明其本身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缺点”并想改造。所以,作为咨询老师,应该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或传递给来访学生,要对咨询学生给予尊重和感情的接纳。对他接纳有利于他自身的表达,更可以增强他改正“缺点”的信心。无论来咨询学生是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感情,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作为咨询老师都能够接纳它,并将集中聚焦于来咨询学生内部感情,在共同感受体验中促进学生自我表现,老师应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咨询学生的倾吐并时而对应着:“噢”“嗯”“原来这样”“是这样吗?”等话语。虽然这是“简单的接纳”,但来咨询的学生却是非常注意老师的应对的,这种应对让咨询学生感到是非常认真地倾听,觉得老师尊重他。因为青少年学生更需要人们尊重和理解。当咨询的学生受到咨询老师的尊重和感情接纳时,学生就会更相信老师,自愿向老师倾吐其心中烦恼,不管学生咨询什么问题,我都会耐心地倾听,尊重学生的看法,并适当作引导。我有时还会采用非指示的引导语言促使来咨询学生能够更积极地表明问题。如“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关于这个问题能再详细地说一下吗?”“哪以后呢?”等,这样就使谈话容易进行。除语言之外,我还会充分利用非语言的表现侧面(如表情、动作和态度等)施于影响。
三、对接受咨询学生要真诚
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老师应以“真正的我”的身份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会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扮演角色,或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我们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信任你,让学生觉得你在帮助他(她),使其相信老师可以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并告诉来访学生,老师能够为其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让他(她)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
因此,老师必须与学生真诚相待,强调来去自由,这是建立互信的基础,这种基础会使来访学生以后主动前来咨询。这样,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比较容易。在咨询开始的阶段,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相待尤为重要,它是进行有效咨询的保证。
浅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本人在实践中体会到:辅导关系的良好与否是决定辅导成败的首要要素。如果辅导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等成份的关系气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一、良好辅导关系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
1、良好的辅导关系促进了受辅导者的自我探索。在辅导者的真诚、理解、接纳和鼓励的态度面前,受辅者感到安全和自由,不再有平时与他人交往时常有的那种戒备。他开始抛弃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力图想发现更本质更接近于他真正自己的东西。
2、良好关系能促进情绪的改善。受辅者平时有许多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往往受到抑制。对周围的人不接受、不理解。这些情绪与当事人的苦恼有直接关系。在关爱气氛下,受辅者能够自由地体验、探索这些情绪、通过这一过程,他一方面得到渲泄,另一方面会对这些情绪何所来,是否合适获得理智的认识,最后达到一种对自己情绪生活的主宰感。
3、良好关系有助于提高受辅者的自尊自信。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中,辅导者传递出这样一种态度:我不认为你的毛病和不良表现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我尊重你这个“人”,并且强烈相信你能克服“毛病”,变得更好。这种态度是当事人在平时很少遇到的。这种态度会使当事人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提高。这又会转化为“我能变得更好”的自信。
4、良好关系给受辅者提供了一个向辅导者模仿和认同的机会。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人格、态度、风格,是受辅导者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刺激。
二、怎样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1、同感。所谓同感,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不但要有能力正确的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从而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有更深的自觉和认识。中学生前来咨询,多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对不被理解的担心,所以他在向你叙述他的症状和感受时很多时候不敢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经常绕来绕去,或者是根本涉及不到他想要咨询的内容上。心理咨询老师的同感正是可以让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和担心,使他们直面他们的内心感受,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把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使心理咨询老师能够把握到学生的需要所在并给他们提供必要、适当的建议或者方法。
2、尊重。人本主义的杰出代表罗杰斯非常强调尊重对咨询的意义,并提出了“无条件的尊重”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尊重是无条件的,是整体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中学生日常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中学生大部分是以“小”的身份出现的。来访者前来咨询,已经鼓了很大的勇气,而且也表明其人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想改进。对他的接纳有利于他对自身的表达,更可以增强他的改正“缺点”的信心。
3、真诚。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以“真正的我”的身份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会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扮演角色,或象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把最真诚的自己摆在学生面前,这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是却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鼓了很大的勇气,来到咨询室,不是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表演,相反,咨询老师的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的信任你,并把他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
4、平等
本人认为辅导者必须对受辅者保持平等态度。这种态度是建立辅导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谈的辅导关系中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谈的辅导关系中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的,而是辅导教师主观上的。辅导老师不以长者,居上者身份、居上者身份自居,承认在辅导过程中双方有同样的权利。学生有。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的自由。教师感到他并不比当事人更了解自己,他愿意倾听当事人的声音,愿意理解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在心底里承认自己并不比受辅者优越。具有这些态度,就是平等。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这种平等待人的态度,以自己的平等待人去诱导学生的平等意识、使师生之间心理的距离拉近,进而实现平等无间的交流。
5、接纳与积极关注
接纳和积极关注是同一个意思;它是辅导者对受辅者的一种态度。辅导得对受辅者有一种温情的关切之感,这种关怀是无目的、不指望回报的,是一种喜欢他,想为他做点什么似的感受。虽然受辅者身上会有许多问题,劣迹,但辅导者必须宽容、理解、不能表现出厌恶、拒绝或批评。深信当事人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靠这种力量,他将能够克服缺陷,走向成熟。这就是辅导者应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它能超越个人价值观,保持关爱之心。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总之只有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才能胜任心理咨询的工作,才能真正给予需要心理咨询的人予帮助。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第二篇:浅谈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浅谈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其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其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专业人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心理咨询主要依赖于辅导者和来访者之间能否建立起互相信赖、合作无间的帮助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来访者投入到辅导过程之中,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甚至自己的隐私,相信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坚决配合的决心。因而在咨询过程中,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校心理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来说,为建立良好帮助关系, 使来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纠正歪曲的、防御的或排斥的感情,应注意作好咨询信息保密工作,以温和态度、尊重和真诚对待来访学生:
一、做好来访学生的信息保密工作
在会谈前时,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很有必要向来访学生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获得安全感,从而保证其自我探索的进行。因为咨询中的人际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但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深度超过了一般的社会友谊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小心地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营造一种安全、信赖的氛围,使其获得安全感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一般未经学生许可或法律不允许,不泄露会暴露学生秘密;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活动交流时,须隐去学生姓名、住址、电话等可以辨认出特定个人的个人化信息,等等。
二、热情友好、温和对待来访学生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利用学校现有音像设备如广播、电视、黑板报进行广泛宣传,然后开展心理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让学生懂得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而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让学生能够有心理问题时,能自愿主动接受心理咨询。
会谈时,来访者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心理辅导老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
对来访者所谈的内心问题,不管是常规问题还是新问题,都要表示出极大的热情,都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倾听问题的陈述,并把它当作新颖的、独特的问题来处理。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用温和态度与学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有归因的,单单与学生讲大道理理是不成的,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二、尊重来访学生
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尊重,这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的。学生前来咨询,已经鼓了很大勇气而且也表明其本身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缺点”并想改造。所以,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或传递给来访学生,要对咨询学生给予尊重和感情的接纳。对他接纳有利于他自身的表达,更可以增强他改正“缺点”的信心。
无论来咨询学生是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感情,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作为咨询老师都能够接纳它,应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咨询学生的倾吐,并适时给予接纳鼓励,如“噢”“嗯”“原来是这样的”“是这样吗?”等话语。
四、真诚接受来访学生
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真诚的眼睛是清澈的,声音是甜美的,态度是和缓的,行为是从容的,举止是涵养优雅的。故诚能行之永久,是处事立身的根本,是人生休咎的关键。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应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要自我隐藏、戴假面具、扮演假角色、或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信任你,让学生觉得你在帮助他,使其相信老师可以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并告诉来访学生,老师能够为其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让他(她)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
五、与来访学生保持“同感”
心理辅导老师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所面对的压力,体会他的处境,进入他的情绪和思想领域中,以他的眼光去看世界,以他的心情去体会,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思想。当教师自己的主观看法,设身处地的投入时,同感的了解往往就会自然出现了。
但是,辅导员要注意将同感与同情区别开来。因为当一个人处于危难痛苦之中时,他所需要的是同感的了解,而绝对不是同情与怜悯。在这一点上,容易产生一些误解,以为当事人很渴望辅导员的同情,但其实不然,因为在当事人寻求别人帮助时,通常在那一段时间里其自我形象会偏低,而且常常会过分敏感,害怕别人轻视他,如果我们身为辅导员,对来访者带有同情怜悯的心态,那将对辅导关系是有损而无益的。
第三篇: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对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虎门中学 于晓伟
心理咨询是通过环境、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从而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保持心身健康,进行有秩的学习生活。通过这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培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那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心理咨询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种关系不仅能给来访者一种安全感、温暖感,也能促进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形成一种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给来访者提供心灵上的营养。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支持和辅导老师的技能水平。现根据我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真诚
真诚就是将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你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并非只是扮演一个角色。如果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真诚坦率,不虚伪掩饰,真诚的态度能与自身和谐一致,学生就会接受你,并能坦率地表露自己,咨询则最容易成功。但值得注意的是,真诚并不意味要谈论自己或宣泄自己的价值观与经验,而是适当地自我开放,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以换得对方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建立安全、自由的良好咨询关系。
有心理问题的人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不真实或虚伪,在咨询时如果他们感觉到了咨询师的不真实,他会认为自己又在受欺骗,从而出现抗拒心理。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感到咨询师很实在,很真诚,即使他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方法,学生也会很乐意向你求助。此外,通过真实的自我暴露,咨询师还能为咨询者树立一个好榜样。下面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个案例:
一天,我坐在办公室里,一个女学生垂头丧气地来找我,我马上很热情地请她坐下,亲切地问她:“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放心,只要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我会感到很愉快的。”她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为了营造和谐的氛围,我便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我,我总是用关切的目光看着她。等她喝完水,我再给她倒一杯茶,这时候,她双手接过茶杯,她开始说话了,小声地说:“谢谢老师!”我笑了笑说:“不用谢,帮助你是我的快乐。”她看了看我,说:“老师,我知道我学习基础差,其实,我也很想好好学习,也想取得好成绩,可是总是考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她眼圈也红了,声音中带着哭腔。此刻,她是多么希望老师能帮助她啊!
我认真地倾听后,对她说:“老师明白你的意思,别着急,既然你找到我,并把你的烦恼讲给我听,我也很愿意帮助你排忧解难,其实,学习的好坏也并不能只用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你说是吗?我很清楚你是我们班上的劳动能手,我认为一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事情可以难倒她的!”听到这话,她开始露出笑容,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下来了。从此,我便对她开始了不定期的辅导。为了使她能早日赶上大多数同学,我不惜牺牲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亲自为她解答学习疑难,不断的鼓励她,用真诚、爱心和行动感化了她。她在向预期的目标迈进。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从上面的辅导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在咨询过程中有利于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积极的尊重就是要把每个学生都看成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容许他的短处,这样就能创造出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无条件地尊重,是指这种关爱不受老师主观判断或对学生思想感情评价的影响。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使学生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因为学生找我们是想得到我们的帮助。为了得到帮助,他们需要知道老师是不是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感受,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看待他们,包括他们的现在及过去。他们会根据对方接纳、了解自己的程度,透露自己的情感及要求,如果学生感到老师要改造他们,很可能会感到压力而拒绝你的帮助。所以,尊重是咨询成功的基础,只有无条件尊重,才能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所以,在咨询时,老师应该无条件的接受咨询者的一切,比如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赞许,而不是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做是错的。”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到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 1 相信咨询者的价值和忠诚; 2 使用赞许的方式; 3 积极地关注咨询者; 4 尊重咨询者; 5 关心咨询者; 接受咨询者的一切。在咨询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学生就能信任你把你当作好朋友,能向你倾诉,对其的辅导就能顺利进行,收获多多。
三、准确的共情
准确的共情,就是感情共鸣,是指教师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试着将自己融入学生的感情世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即我用你的眼睛看你,你用我的眼睛看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了解对方,并把自己的体验再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讨、自己了解,产生被接纳、被理解的感受。共情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精确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学生的方向去了解事物;二是能够以交谈的形式与学生分享你对他的了解。由于产生了共鸣,教师就能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既可以达到助人、治疗的效果,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问题。由于共情,也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深入的自我了解和沟通。
综上所述,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从事心理咨询的关键。因此,在咨询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帮助关系,准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帮助关系,是每个心理咨询老师必须要做到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四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一人分饰两角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转换
骏景中学
方莹
心理咨询过程中,第一阶段就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和当事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信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的特定人际关系,它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咨询关系需要咨询者和当事人的共同努力,但咨询者在其中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的教师往往不是专职的,而是由有其他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兼任,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违反了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之中的一条:辅导人员不应与当事人形成双重关系,不应与当事人进行专业关系以外的交往。但是,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不成熟,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等客观原因,使这一矛盾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当中,咨询者往往是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咨询者又是当事人的学科教师,这两种不同的角色往往会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作为专职的咨询者,他是在接受个案咨询时才与当事人有接触,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两者是陌生人,当事人对咨询者好无了解,而咨询者可以依靠自己专业的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但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在与咨询者建立咨询关系之前,他们已经有了师生关系,当事人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或了解咨询者,这个时候,当事人对咨询者日常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阻碍良好咨询关系建立,例如,当事人感到学习有压力,而咨询者在教学上是有名的严师,这个时候,如果咨询者要为当事人作咨询,当事人潜意识当中会比较抗拒,那么咨询关系的建立必然会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确立,例如:如果咨询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当事人感到是言而有信的,那么当事人就比较容易信赖咨询者,从而有助于良好咨询关系的确立。
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矛盾中的有利因素调动起来,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呢?的确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同时也作为我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之一,在我教学和咨询工作同时开展的这一年当中,我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自身形象的定位,并加以设计
提起政治老师,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形象的标识——刻板、严肃、沉闷;而当提起心理咨询者,人们却是看到了一位温柔、充满希望、让人亲近的天使。由于长期以来的经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政治老师与心理咨询者之间截然不同的形象。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在学生面前,必须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特有的教师形象,所以,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的教师形象有了明确的定位——有知识、有活力、有爱心、有气度的“四有”新教师。有了明确的定位以后,我在我的日常行为,教学过程当中都十分注意确立这一形象。在课堂上,我用生动,丰富的语言、例子演绎了课本枯燥的内容,会用语文、历史、物理、化学、数学等其他科知识解说政治知识,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一位“有料”的教师,这为我在咨询中建立良好的个帮助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相信我有能力帮助他们学得好,就会进一步延伸到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其他问题。
有爱心,让孩子们从我身上感到温暖和安全;有活力,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缩短了“代沟”,让孩子们觉得和我是“有话可说”的;有气度,让学生感到我是对事不对人,因为每次他们犯错以后,我和他们又像以前一样,不会因为他们的错误而看不起他们,或者是嫌弃他们,这样,孩子们才有勇气在我面前暴露他们的缺点或者曾经犯过的错误,受过的伤害。在课后,我会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尽管有时候只是在走廊上的一种问候,一句寒暄,或者是在厕所轮候时的几句调侃,谈谈明星,说说流行歌曲,聊聊电子游戏等等,虽然不是很深入的交谈,但是足以让我了解他们的喜好,他们当时的心情,这些我都会默默的记在心上,在有需要建立咨询关系时,这些可都是有用的材料。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他一向是嘻嘻哈哈的,那天,他还是那样打闹着,还是到处欺负同学,但是我发现他的笑容,他的眼神和平常不一样,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他:“怎么了?今天心情不好?”,就在那一瞬间,他惊讶地问到:“老师,你怎么能够看出来?”后来,他告诉我,中午向一个女孩子示爱,遭到拒绝了,就这样,我给他进行了咨询。我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他当时的心情,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极短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就是因为有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这就是兼职咨询者一个优势。
二、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兼职咨询者的第二个优势:与当事人有相近的生活环境。兼职咨询者与当事人都是处于同一个校园,对于学校都规章制度,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活动开展等等都比较了解,因此,只要把眼睛擦亮一点,积极的推理、思考,对于在短时间内取得当事人信任有很大帮助。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当时是空堂,上厕所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初三的女生躲在厕所哭,我打量了一下她,我大概估计到问题是出在她的头发上了,因为那天早上学校领导在校门口检查仪容仪表,女孩子留长头发的必须全部扎起来,否则要照相,把违规的样子拍摄下来,贴在公告栏。那个女孩子的头发不长不短的,应该是扎不起来的那种,也是违规的范围,以我们学校的规定,她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我走过去,把她的头发夹到她的耳朵后面,她抬起头,望了我一眼,我对她说:“早上忘记带夹子了?”这时候她哭得更加厉害,据我所知,她是重点班的学生,所以我推测,她不是故意违规的,从她的反应,我知道我猜对了,我接着说:“初三学习很紧张吧?有压力的时候,生活上的细节没注意到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她不再沉默,她认为他们班主任针对她,因为她是从普通班调进重点班的,她一直都知道班主任看不起她,她为了不耽误学业,就一直忍着,直到因为头发被赶出教室这件事,她终于忍无可忍,她怨恨,苦恼同时害怕耽误学习。在这次咨询关系建立当中,我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我校的规章制度联系起来,迅速准确的找到了切入点,找到了打开那位女生心灵的钥匙。
三、坚守保密原则
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和私隐,是专职咨询者与兼职咨询者都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我觉得,作为一个学校兼职心理咨询者来讲,坚守保密原则,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必要条件。我在晚上或者周末,会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在QQ上面,我给他们一个空间,他们可以向我倾诉,同时也不需要让我知道他们是哪个班的,是谁。所以他们在QQ上,会畅所欲言,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某个老师的不满,对学校某些制度的不满,对社会的哪些东西感到迷惑,感到向往,甚至他们的“爱情”问题,我掌握了他们的思想动态,也掌握了很多的“情报”,这个时候,如果我处理不好的话,我的威信,学生对我的信任都会毁于一旦。我
会通过QQ,给他们分析问题,尽可能改变他们一些认知的偏差,澄清他们的一些迷惑,尽我所能给他们一些指导,我不会轻易地把情况告诉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如果是发现不良的倾向,影响比较大的,我会在不暴露学生信息的情况下,向有关的老师说明情况,有某些不良倾向,不良风气在孳生等等。尽量做到既不失信于学生,也不耽误情况。在学校里,老师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对我说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只是会心地笑一笑,因为我知道他们心中的“秘密”。
另外,我觉得还必须注意一点,兼职咨询者都是半途出家,也就是说,他是先作为一个学科教师,然后再接受培训,成为学校心理咨询者,那么,学校再选派教师做学校心理咨询者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学生信赖,愿意接近的教师,有些老师在学生中威信很高,但是学生敬而远之的,我觉得这类老师是不大适合作为学校心理咨询者的培养对象。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对如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的几点体会。总的来说,作为兼职心理咨询者,必须立足长远,因为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早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就出现,而并不结束于咨询完成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注意把自己对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与教学的“行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分饰好这两个角色。
浅谈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其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其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专业人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心理咨询主要依赖于辅导者和来访者之间能否建立起互相信赖、合作无间的帮助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来访者投入到辅导过程之中,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甚至自己的隐私,相信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坚决配合的决心。因而在咨询过程中,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校心理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来说,为建立良好帮助关系, 使来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纠正歪曲的、防御的或排斥的感情,应注意作好咨询信息保密工作,以温和态度、尊重和真诚对待来访学生:
一、做好来访学生的信息保密工作
在会谈前时,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很有必要向来访学生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获得安全感,从而保证其自我探索的进行。因为咨询中的人际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但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深度超过了一般的社会友谊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小心地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营造一种安全、信赖的氛围,使其获得安全感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一般未经学生许可或法律不允许,不泄露会暴露学生秘密;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活动交流时,须隐去学生姓名、住址、电话等可以辨认出特定个人的个人化信息,等等。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2
二、热情友好、温和对待来访学生
学校心理辅导
老师可利用学校现有音像设备如广播、电视、黑板报进行广泛宣传,然后开展心理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让学生懂得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而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让学生能够有心理问题时,能自愿主动接受心理咨询。
会谈时,来访者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心理辅导老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
对来访者所谈的内心问题,不管是常规问题还是新问题,都要表示出极大的热情,都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倾听问题的陈述,并把它当作新颖的、独特的问题来处理。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用温和态度与学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有归因的,单单与学生讲大道理理是不成的,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二、尊重来访学生
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尊重,这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的。学生前来咨询,已经鼓了很大勇气而且也表明其本身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缺点”并想改造。所以,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或传递给来访学生,要对咨询学生给予尊重和感情的接纳。对他接纳有利于他自身的表达,更可以增强他改正“缺点”的信心。
无论来咨询学生是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感情,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作为咨询老师都能够接纳它,应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咨询学生的倾吐,并适时给予接纳鼓励,如“噢”“嗯”“原来是这样 3 的”“是这样吗?”等话语。
四、真诚接受来访学生
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真诚的眼睛是清澈的,声音是甜美的,态度是和缓的,行为是从容的,举止是涵养优雅的。故诚能行之永久,是处事立身的根本,是人生休咎的关键。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应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要自我隐藏、戴假面具、扮演假角色、或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信任你,让学生觉得你在帮助他,使其相信老师可以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并告诉来访学生,老师能够为其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让他(她)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
五、与来访学生保持“同感”
心理辅导老师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所面对的压力,体会他的处境,进入他的情绪和思想领域中,以他的眼光去看世界,以他的心情去体会,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思想。当教师自己的主观看法,设身处地的投入时,同感的了解往往就会自然出现了。
但是,辅导员要注意将同感与同情区别开来。因为当一个人处于危难痛苦之中时,他所需要的是同感的了解,而绝对不是同情与怜悯。在这一
点上,容易产生一些误解,以为当事人很渴望辅导员的同情,但其实不然,因为在当事人寻求别人帮助时,通常在那一段时间里其自我形象会偏低,而且常常会过分敏感,害怕别人轻视他,如果我们身为辅导员,对来访者带有同情怜悯的心态,那将对辅导关系是有损而无益的。
第五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
《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企业发展更长远》
一、什么是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工人、管理干部。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应当作为内部公众协调沟通的首要对象,员工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事关系各劳动关系,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组织管理者与员工双方的良好沟通,促使组织的决策及行为充分体现组织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反映双方的愿望和要求,同时让员工明确将个人利益目标追求寓于组织整体利益目标之中,达成双方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
二、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由于员工是形成组织力理的主体,是组织创一流产品或服务的主力军,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可以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其重要意义表现如下两个方面:
1、2、组织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加内聚力 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增强外张力
三、处理好员工关系的基本原则1、2、3、4、艺术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四、员工关系的务实工作
搞好员工关系的目的,是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加全体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达到此目的,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承认并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的辩证关系,为员工发展提供平台,让员工理解实现个人价值的冲动引导到实现组织团队价值的轨道上来,大家合成一股力团结的力量。这需要做好如下几项具体工作:1、2、3、4、5、了解员工的意愿
树立组织信念,培育组织精神
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分享信息,参与决策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奖励先进制度、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知识技能培训制度)
6、做好心理调适,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7、学会与非正式团体打交道(正确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注意非正式团体消极作用
企业懂得与处理好员工关系,形成一种优秀的团队力量,这样对企业的发展将是起到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让经营中的企业相互一起来学习与交流,为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