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7L06A 学分数:1.5
总学时:26
学时分配:理论26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了解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掌握心理学基础部分和临床心理学部分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目标要求:
一、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理解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有关因素;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方法。
三、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支和相关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的基础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理的脑基础
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三、心理的认知过程
四、情感过程
五、意志过程
六、个性 目标要求:
一、掌握心理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二、理解心理的社会学基础;个性的定义、心理结构。
三、了解心理的脑基础。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自学)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
三、成年期心理健康 目标要求: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理解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存在的心理应对方法。
了解人的生命周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行为学习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三、认知理论
四、心理生物学理论
五、其它 目标要求:
一、掌握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概念;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和类型;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广义和狭义的认知概念;认知对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临床常见的认知特点;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罗杰斯对潜能的理解及自我论的要点。
二、理解内脏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埃圼斯的认知ABC理论;贝克的认知中介及认知两层次理论;运用认知理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形成;心理生物学研究述评;社会变量社会心理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示范作用的意义;对行为学习理论的评述;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原理;认知心理学形成和发展以及对邻近学科和理论的影响;心理生物学研究简史;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中医主要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第五章心理评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智力测验
三、人格测验
四、神经心理测验
五、评定量表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理评估的主要内涵和目的;心理测验的定义;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智商的定义和分级;人格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评定量表的意义和作用。
二、理解心理评估的观察法和晤谈技术;标准化心理测验常用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心理测验的选用原则与合理使用;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的共同点与区别;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适用范围及理由;常用人格测验的应用范围;神经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自评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和解释原则。
三、了解心理评估的基本条件和职业道德;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分测验内容及功能;常用人格测验的分量表内容及结果分析;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及功能;常用神经心理测验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提纲;Hamilton 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等其他量表。第六章心理应激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生活事件
三、应激反应
四、认知评价
五、应对方式
六、社会支持
七、个性与应激 目标要求:
一、掌握心理应激理论的主要内涵;生活事件(应激原)的概念、分类和生活变化单位;应激反应的心理、行为和生理三方面内容及其心身中介机制;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应对方式的概念和主要类型;社会支持的定义和分类。
二、熟悉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心理防御机制四种类型和几种主要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合理化、反向、潜抑);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个性在应激中的作用。
三、了解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应对指导模式的主要内容;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和联系。第七章 心身疾病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身疾病
二、内科心身相关问题
三、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 妇产科心身相关问题 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 目标要求:
一、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发病机理、防治原则,内科疾病发病学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特殊的心理因素与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二、理解心身疾病的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习研究途径,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内科疾病引起的身心反应,影响儿科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妇产科病人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引起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三、了解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和心身疾病的范围,内科心身疾病的干预方法,儿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干预方法,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症、子宫、卵巢、切除综合征等的临床心理问题及其治疗,妊
第八章 异常心理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焦虑性障碍
三、抑郁性障碍
四、躯体形式障碍
五、人格障碍 睡眠障碍 进食障碍 自杀行为 目标要求:
一、掌握异常心理的概念及判断标准;异常心理的医学心理学学分类。
二、理解焦虑性障碍的概念、分类及诊断标准与心理干预;抑郁性障碍的概念、分类及诊断标准与心理干预;人格障碍的概念、分类及诊断标准与心理干预;失眠的定义、原因及其治疗。自杀的定义、基本线索及其干预。
三、了解焦虑性障碍的病因及其心理学理论;抑郁性障碍的病因;人格障碍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
贪食与厌食的危害。第九章健康行为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健康行为与行为转变
二、烟、酒和网络成瘾
三、饮食、运动与肥胖
四、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健康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自我效能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与损害健康行为的转变。成瘾(如烟、酒、网络成瘾)行为、饮食行为、性行为、锻炼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的含义。
二、熟悉烟、酒和网络成瘾的成因、特点、危害及其预防。肥胖的危害与合理体重的控制。艾滋病的危害及其流行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三、了解影响肥胖的心理社会因素。合理饮食的原则及合理饮食饮食的注意事项。合理锻炼的原则及锻炼对健康的积极意义。第十章病人心理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病人心理概述
二、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三、各类病人的心理特征 目的要求:
一、掌握病人角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涵;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问题;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和基本干预方法。
二、熟悉病人的心理需要;求医行为的原因、类型和影响因素;病人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手术后病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癌症病人心理问题干预。
三、了解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求医行为的类型和原因;手术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的干预;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医生角色与医疗行为
二、医患关系
三、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医患沟通 目的要求:
一、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沟通的概念和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熟悉医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病人的基本权利;医患关系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
三、了解广义医患关系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类型。医生的心理特征;医患沟通的功能和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心理干预概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理干预概述
二、心理治疗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理干预的基本概念;健康促进与预防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其二者的区别;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二、熟悉预防性干预的基本概念;综合性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及其他行为表现;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三、了解心理治疗的简史;实施各种心理治疗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心理干预各论
3学时 教学内容:
一、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治疗
二、行为治疗
三、认知治疗
四、以人为中心疗法
五、森田疗法
六、暗示和催眠疗法
七、家庭治疗
八、团体治疗
九、危机干预
十、临床心理会诊服务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经典精神分析疗法的指导思想;行为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分析性治疗三者间的关系;认知治疗的5种基本技术;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森田疗法的主要实施阶段;催眠和暗示治疗的基本原理;家庭治疗的干预技术;团体治疗的基本原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和一般原则;心理联络会诊的综合治疗策略。
二、理解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自由联想、抗拒、移情、发泄等概念;行为治疗的适应症;认知治疗的基本过程和适应症;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来访者中心疗法中对医生的态度要求;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与评价;催眠和暗示治疗的方法;团体治疗的适应症;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危机干预的技巧;心理联络会诊的适应症。
三、了解认知领悟疗法的基本原理;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行为治疗对常见疾病的疗效情况;常见认知治疗的各类,认知治疗对常见心理障碍的疗效情况;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适应症及评价;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暗示催眠的适应症和评价;家庭治疗的流派和种类;危机干预的伦理学原则;临床心身医学的多位系统。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内
容
学时分配
绪论
心理学的基础
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评估
心理应激
心身疾病
健康行为
与不良行为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心理干预及各论
考试
合计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理论考试(10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四版)参考书目: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洪炜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徐俊冕主编《医学心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二版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恩.埃克斯特兰德主编《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知识出版社
第二篇:医学心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课程(五年制)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医学心理学旨在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在理论方面,医学心理学把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的知识以及基本规律应用于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医学心理学不仅研究精神疾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要对人体的各种疾病的心理问题和转化机制进行探讨以及医务人员如何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心理学方法和处理好各类心理学问题。因此,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在医疗实践上可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效果,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在理论上也丰富了心理学和医学的内容。
当前,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生活方式疾病与精神疾病有了明显的增长,医学对心理学的需要也更为迫切。医学心理学这是为了适应这一转变而设置的课程,医学心理学课程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医学心理学的课程、电化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临床医疗的质量,培养适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
一、课程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熟悉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分支;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掌握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动机、挫折、心理防卫机制、情绪、人格等概念;熟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记忆过程;思维过程;动机的特点、分类、动机与冲突;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别;情绪状态。了解正常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理论;人际吸引理论。
3.熟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卫生特点。
4.掌握应激的概念、基本过程 以及应激的反应;熟悉应激源和生活事件;了解应激障碍。
5.掌握心理生理疾病的概念、范围、发病机制,常见心身疾病以及防治原则;了解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6. 掌握变态心理的概念;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精神病性障碍与非精神病性障碍的区别;熟悉恐怖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的诊断与治疗;情感障碍、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了解躯体形势障碍、转换性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的诊断与治疗。
7. 掌握病人角色、医患关系、和疾病体验的概念;掌握医学会谈的基本技巧;熟悉临床各科病人的心理问题;了解药物对行为的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素养与医学会谈的目的。
8.掌握睡眠的分期与节律;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熟悉睡眠的生理调节与心理健康;睡眠过渡;和睡眠有关的功能障碍。了解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问题及治疗;梦;神经性呕吐。
9.掌握疼痛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熟悉抑郁性疼痛、焦虑性疼痛、心因性疼痛、幻觉妄想性疼痛的特征;了解疼痛的意义、癌症病人的疼痛及治疗。
10.掌握危机和危机干预的概念;熟悉危机干预的技术应用和步骤;了解自杀的相关因素;危机发展的理论。11.基本掌握心理测验原理和心理测验的要求;熟悉各类量表的原理及主要用途;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常用量表的应用方法。
12.掌握心理治疗的定义、分类和一般心理治疗原则;熟悉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集体治疗、家庭治疗和夫妇治疗;了解心理治疗发展简史和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心理治疗疗效的评估。
13.掌握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行为技术、方法及适应证;认知治疗的临床应用;了解行为认知治疗的的疗效评价。
14.掌握心理咨询的准则与过程;熟悉心理咨询的形式与治疗要素、医学心理学的定义、范围及会谈原则和注意事项;了解心理咨询的概念、意义和范围。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心理学概念及发展简史;医学心理学对象、任务、分支及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感觉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动机和挫折;心理防卫机制;情绪;人格与社会交往。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的概念与发展;儿童心理卫生;青少年与青年期心理卫生;中年与老年心理卫生;妇女心理卫生。第四章 应激与应激障碍
应激的概念;应激源与生活事件;应激的反应与应对;应激障碍。第五章 心理生理障碍
概述;常见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防治原则。第六章 变态心理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变态心理的分类;神经症性障碍;心境(情感)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第七章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病人角色与医患关系;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临床各科病人的心理问题;药物与行为;医务人员心理素养与医学会谈。第八章 睡眠与进食障碍
正常睡眠节律、梦与生理调节;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第九章 慢性疼痛
疼痛的概念与特点;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心理障碍相关的疼痛;癌症病人的疼痛。
第十章 自杀与危机干预
自杀的流行病学调查;影响自杀率的相关因素;自杀危险性的检查与评估;危机干预。
第十二章 临床心理评估
测量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神经心理测验;临床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常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常用精神症状他评量表。第十三章 心理治疗
概述;一般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与长程精神动力学治疗;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集体、家庭和夫妇心理治疗;如何看待心理治疗的疗效。第十四章 行为与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概述;常用行为技术及方法;行为治疗临床应用及评价;认知治疗的理论及技术;认知治疗的临床技术;生物反馈。第十五章 心理咨询
概述;心理咨询的形式与治疗要素;心理咨询的准则与过程;心理咨询的实践。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医学心理学〗(季建林主编)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资料:〖医学心理学〗(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主编)第二版;〖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吴文源、季建林主编);〖精神科量表手册〗(张明园等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徐俊冕主编)。
第三篇:最新医学心理学
一、序论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②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③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租用;④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和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3.几个关键人物及作用
①1852年,德国洛采为医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②1879年,德国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③1896年,美国韦特卖创立了第一个心理诊所,美国心理学之父
4.医学模式:是指一定历时时期内医学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模式和发展规范的总和。
分类:①神灵主义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生物医学模式,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系统沦为框架,心身一元论为基本思想。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⑤测验法
二、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它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心理的实质:所谓想“人的心理实质”,就是从理论上弄清楚什么事心理,心理与物质是怎样的关系,心理如何发生以及人的心理有哪些主要特点等问题。其主要内容: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
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作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前者刚刚能感受到最小刺激的能力,后者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感受性是感觉阈来衡量,二者呈反比关系。
感受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觉刺激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变化: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并非一成不变,常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包括感觉的适应和感觉的对比。
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
注意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④记忆:
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情感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过程,保持过程,再认过程,再现过程。
⑤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间接反映。
根据性表现: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反映的不是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内部的规律性联系。
⑥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式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就是表象的加工。
根据想象有无预定目的,可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如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和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情感过程:
①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与愿望而产生态度的体验。
②情绪种类:心境,激情,应激③情感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④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属低级层次是和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获得满足向练习的体验,为任何动物共有,有明显的情境性,激动性,临时性。
情感属高级曾经,是和机体社会需要能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为人类所特有,有明显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意志过程:
人在实践活动中自觉的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客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
意志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克服困难,意识对行为的调节
4.个性: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形式和发展的因素:①生物因素,个性形式的自然基础;②环境因素,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③实践活动;④自我教育。
个性的一般特征:个性的复杂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一般认为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①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畅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种类:
按需要对象性质分类: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按需要的起源分类: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代表个性发展的最高水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首先,他的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当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实,但缺乏客观的测量指标。
其次,他离开了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社会制度和借机地位抽象的谈人生,这是行不通的,他的理论只单纯强调个人发展,没有强调为实现人类理想,为劳苦大众献身的需要,这是不可取的。
②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
动机形式要具有两个条件,及需要和外界的刺激或诱因。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二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三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活动的力量。
动机的种类:分为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
③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肯定情绪状态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
兴趣按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对活动本身产生)和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产生)
④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⑤信念:是坚信某观点的正确性,并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去行动的动机表现形式。
⑥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时间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包括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世界观是个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①能力:人类成功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具备的某项心理特征。
分类: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
能力差异性的表现: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制约能力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素质,环境,教育及实践活动。
②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气质的特征:①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的特性,②气质的天赋性,③气质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的生理机制理论: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征。
③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生活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具有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
性格的类型:按活动倾向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按照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分为顺从型和独立性。
影响性格形式的因素: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三、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①行为学习理论:一般指刺激—反应理论,是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等。
行为:一般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表情,动作和语言等。
学习:是指经验和行为的获得,发展和变化过程。
②精神分析理论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学说,性心理学说,释梦理论。
③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患者中心论(自己叙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是人本主义关于心理治疗的学说,由罗杰斯首创。他反对医生对患者作出频繁的指示,拟定医疗方案的传统做法,而强调来访者的经验和主观世界,采用“非指示疗法”,后来发展为“患者中心疗法”。
④认知心理学理论
艾理斯的观点:是把认知心理学运用于临床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神经症症状不是由于情绪困扰,而是不正确的信念造成的,有些人根据想象而不是根据事实行事。
贝克的观点:他提出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是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
⑤心理生理学理论
坎农:丘脑假说;塞里:应激适应假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沃尔夫,思格尔
⑥几种条件反射类型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实验:
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cvcs
非条件反射
食物刺激(非条件刺激);给予(中性刺激)—唾液分泌—强化
给予(CS)—唾液分泌(CR)条件反射
意义:强调了环境刺激与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特点:强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促进作用);泛化;消退。
操作条件反射:积极;消极;消退;惩罚。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四、变态心理学
①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过程和异常个性心理特征的科学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医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五、心理应激
①全身适应综合症(GAS)的全过程分为警觉,抵抗,衰竭三个阶段
②应激:是机体与环境直接缺乏适应,是机体对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环境的,心理的,生物的刺激所呈现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原:凡是向有机体提供适应要求,并引起应激反应的客观变化都是应激原,也可称为刺激原或刺激。
心理应激:是指以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精神紧张刺激为应激原,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不仅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应激反应的形式分为生理应激反应和心理应激反应。前者包括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变化,生理方面的变化和免疫方面的变化;后者包括情绪反应(焦虑,悲伤,抑郁,愤怒,恐怖),行为反应(战斗和逃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物质与滥用),认知上的反应(主要指不良认知活动,言语混乱,感知混乱,不现实的想象等)。
③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心理防卫反应,是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策略。
心理防御机制的常见形式:否认,转移,退化,合理化,压抑,升华,幽默。
六、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一级治疗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心里动力学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躯体诊断,心理诊断。
完整心身疾病的诊断:①病人人格(性格的类型或特点);②病人当前的心理状态;③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④躯体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①用药物治疗躯体疾病;②改变环境;③精神药物的治疗;④心理治疗
常见的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癌症。
致病因素:社会,文化,心理,躯体因素。
七、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人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心理测验实施的条件:①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量出索要测量的事物的真实程度,反映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或真实性。②信度:指一个测量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测量工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③常模:为了对个别测量结果进行正确评定,必须与规范的标准比较后才能作出判断,这种标准称为常模。④标准化:测量一致性。⑤鉴别力:区分段。
八、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①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指人能自觉的到的东西,是与语言有关的那部分心理活动。潜意识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二是指人们在情形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前意识则介入两者之间属于潜意识,是靠近意识附近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保持意识生活不受干扰,不受潜意识侵犯的压抑作用,强迫那些潜意识的冲动留在原处,并一次又一次的顶回企图来闯的潜意识。
②人格结构学说:以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③性心理学说:把性作为潜意识的核心问题,他认为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归结人的性欲冲动,人的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是人行为的唯一重要动机。
④释梦理论:梦是对清醒时对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义”。梦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凝结,移置,象征,润饰
九、名词解释
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的特点: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分类:直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情绪: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情绪的几种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缓和而微弱,持续时间较长。激情:一种有激动性和冲动型,力度较强,发作短促的情绪状态。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的,通常由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的情绪体验。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的认知理论:评定-兴奋学说;认知-评价论;三因素学说;美·沙赫特。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各种情绪状态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以一定形式的普遍唤醒。人们通过环境的暗示和认知加工对这些状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类。认知对刺激引起的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引导与解释导致情绪的产生。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不良的情绪调节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期压抑悲伤和哭泣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抑制爱会引起支气管疾病和癌症,不表达情绪会加速癌症的恶化,对愤怒的压抑与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密切联系。
意志: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动机的功能:激活动能,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冲突的形式:接近—接近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另一个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队里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内心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每种目的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意志品质优良与不良:优良:自觉,果断,坚韧,自制。不良:怯弱,优柔寡断,懒惰,冲动。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功能性:稳定性:不易改变,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人格的因素: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分型:传统的气质类型的理论:胆汁质(热血),多血质(开朗),粘液质(安静),抑郁质(抑制);艾森克理论:气质的二维模型,四个组合,各包含八种特质;荣克理论:内外倾向。
性格的核心:态度,意志品质,气质。个性的核心是性格。
能力: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斯皮尔曼二因素说: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G因素(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地的主要原因。S因素(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统计分析法。
心理学流派核心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铁欣钠)心理学应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并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方法对意识构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意识的构成元素及其结核方式和规律。
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为研究对象,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技能而非意识内容,并反对对意识进行繁琐的元素分析。
行为主义:(华生)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试验方法。
格式塔学派(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强调经验和行为的主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由此主张心理学应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出发来研究心理现象。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的学习而产生的反射,是习得行为,由高级中枢在后天建立的暂时性联系来完成的。
信息加工系统: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将操作符号转化为物理符号系统。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加工器—记忆(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操作显示。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变化规律与感受阈限的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K=ΔI/I(I为原刺激量,ΔI为差别阈限,K为常数)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官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受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过程:自上而下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加工,依赖于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征。自下而上的加工:由有关知识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依赖于感知的主体,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
知觉特性: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转变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都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觉定势: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深度知觉:涉及
三维空间的知觉,不仅能够直接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运动知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任务所认识。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记忆:在头脑中累及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外显记忆:在意识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有意识的影响。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学习了之后立即开始,过程最初近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可以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变化。
材料位置与遗忘的关系: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中间部分的材料最后回忆起来,遗忘最多。
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复习—及时复习,复习多样化,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衙门模仿行为。交互决定观: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第四篇:医学心理学 作业题
2012年5月医学心理学 期末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指根据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技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
2、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性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或称做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包括民族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3、感觉和知觉(sensation & perception):前者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后者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4、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广义是指那些把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一切间接测评技术。狭义是指一种特殊的测评手段,即把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子、故事、动画片等呈现给被测评者,问其看到、听到或想到了什么,以此作为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处理和解释。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在投射测验中,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对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应。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的未完成图片,绘画。分别要求受测者叙述 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内容。从受测者的解释会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思想,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试内心想法。
5、应激(stress):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包括①应激源的存在;②人的一种主观反应;③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是指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类特殊的症状群。根据过程模型,心理应激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根据系统模型,心理应激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
6、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名广场恐惧症,为焦虑症的一种。特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因为要逃离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会令人感到尴尬的。广场恐怖症原意是指患者怕到公共场所或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患者最怕去开会或去商场购物,也不敢到空旷的场所,如运动场、广场,即便是乘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也非常害怕、紧张。
7、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又称心理生理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肠道易激综合征等。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s),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
8、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也称精神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上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和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由经过专
门训练的医生运用心理学的技术或手段,改善、矫正或消除病人的不正确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异常行为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9、强迫性人格障碍(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同时这种病人心理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而导致怀疑和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心理测验的分类。
答:①根据功能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精神心理学测验、评定量表;
②根据测验方法分为: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③其他分类:根据一次测验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根据沟通方式,可分为言语测验和非言语(或称操作)测验。
2、知觉的特性。
答:①知觉的相对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3、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①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俄国生理学家Pavlov IP
②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创立行为矫正技术——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 BF
③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A4、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Ellis的ABC理论:
①A指刺激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②B指个体信念系统(belief system),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信念; ③C指继事件之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后果(consequence)。
三论述题
1、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答:所谓良好的医患关系,关键是使患者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它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医务人员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应做些什么?首先,决定医患关系的主导方面还在医方。所以医务人员要在医患关系的调节中,主要应做到如下几方面:①医务人员应具备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它是对医务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追求的理念。②医务人员应该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医师对患者有治疗疾病和解除患者痛苦的义务,有解释说明的义务和为患者保密的义务。医师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有普及和宣传医学科学知识,有发展医学科学和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等社会义务。③医务人员在和患者交谈时,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医务人员应学会使用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和规范性的语言。④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转变观念,要以新的医学模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用真情、爱心、耐心、诚心去关爱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①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
⑴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人文素质。
⑵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树立服务理念。
⑶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沟通能力。
②协调外部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⑴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⑵媒体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①主动枣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②引导枣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
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③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性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以病人的诊治利益为准则,对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医师行为会营造积极的医患关系。处理医患关系的方式方法:医务人员要有患者至上,患者是亲人的意识和思想,服务才能到位,才能尽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作为一个为人们服务的医疗单位,病人才是医院的主体。应做到:①多看、多问、耐心听之。②多说、多笑、坦然对之。③做细、做准、严谨待之。总之,医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和被信任、尊重和被尊重的社会伦理关系。改善医患关系,既要加强医德建设,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又要让全社会了解医学知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与性质,还要加强相关立法,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只有在理解医生,关爱患者的基础上,通过医患双方、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2、试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自己人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人格(个性心理):
人格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自我体检、自我控 制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完整性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电脑的软件。)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
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①罗列式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②整体性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③层次性概念。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④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⑤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对人格作用包括: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如“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差异有不同的影响。正如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四)早期童年经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然物理因素
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六)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总之,要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必须有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影响。
第五篇: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讲,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科学。
医学模式:从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降低)的现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表象动作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复杂的形式。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需要: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人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人的需要是人性的基本方面,是人心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行为的动力,与具体的活动相联系,是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目标的心理活动
情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人自觉的确定活动的目的并根据其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力求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经常地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也等同于个性,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
能力: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那些心理特征,是影响活动效率和水平的直接因素。
气质:指人的高级精神活动类型特征在后天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心理应激: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被引发出来的具有较高激动水平或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
挫折:当个体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行为受阻,动机受到压抑需要不能满足的应激状态 心理冲突:动机冲突,指存在于内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着的动机状态。应对:应付,个体在应激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调适。心身疾病:在长期的心理应激条件下,若躯体伴有器质性变化,如:冠心病,消化性溃疡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来适应日常生活要求,而表现出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偏离。
幻觉:在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一种病理性的客观体验,见于精神病患者
焦虑: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要发生不幸的负性情绪状态 抑郁:失去有价值的东西时的情感体验,与悲伤相似
人格障碍:指非适应性的根深蒂固的和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从儿童或少年开始延续到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期,是在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内在没有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对社会环境非适应性方面。神经症:一组没有器质性病变,由于病态的心理冲突而使之长期处于痛苦之中,从而妨碍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心理障碍。
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间接的手段对个体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评定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即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一种标准化程序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和其他特殊手段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行为治疗:行为主义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 条件反射:由无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经过一次或多次在时间上的叠合一致出现,而最终只有无关刺激便能引起动物或人得反应的现象。
生物反馈:一种运用仪器(通常电子仪器)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揭示人体内部正常或异常活动的一种方法。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 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个体及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
心理卫生:培养,维护,增进心理健康以及预防心理障碍和人身疾病的各种措施
社区心理卫生:指卫生及有关部门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咨询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事的心理卫生保健服务。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讲,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科学。
医学模式:从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降低)的现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表象动作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复杂的形式。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需要: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人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人的需要是人性的基本方面,是人心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行为的动力,与具体的活动相联系,是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目标的心理活动
情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人自觉的确定活动的目的并根据其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力求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经常地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也等同于个性,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
能力: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那些心理特征,是影响活动效率和水平的直接因素。
气质:指人的高级精神活动类型特征在后天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心理应激: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被引发出来的具有较高激动水平或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
挫折:当个体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行为受阻,动机受到压抑需要不能满足的应激状态 心理冲突:动机冲突,指存在于内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着的动机状态。应对:应付,个体在应激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调适。心身疾病:在长期的心理应激条件下,若躯体伴有器质性变化,如:冠心病,消化性溃疡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来适应日常生活要求,而表现出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偏离。
幻觉:在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一种病理性的客观体验,见于精神病患者
焦虑: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要发生不幸的负性情绪状态 抑郁:失去有价值的东西时的情感体验,与悲伤相似
人格障碍:指非适应性的根深蒂固的和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从儿童或少年开始延续到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期,是在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内在没有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对社会环境非适应性方面。神经症:一组没有器质性病变,由于病态的心理冲突而使之长期处于痛苦之中,从而妨碍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心理障碍。
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间接的手段对个体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评定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即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一种标准化程序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和其他特殊手段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行为治疗:行为主义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 条件反射:由无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经过一次或多次在时间上的叠合一致出现,而最终只有无关刺激便能引起动物或人得反应的现象。
生物反馈:一种运用仪器(通常电子仪器)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揭示人体内部正常或异常活动的一种方法。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 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个体及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
心理卫生:培养,维护,增进心理健康以及预防心理障碍和人身疾病的各种措施
社区心理卫生:指卫生及有关部门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咨询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事的心理卫生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