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人生寓言》教案2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人生寓言教案
一、锁定的问题:
1、掌握本文生字生词
2、理解寓言的含义。
3、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4、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查字典、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2、课前搜集学过或看过的寓言,了解其寓意,并把题目和作者写到课本上,准备发言。
3、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4、合作交流优美的语言,并通过练习来学习精美的表达。具体实施过程:
(一)老师生动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
问:这个故事听说过吗?是什么体裁(文体)?(是寓言)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请说出大致内容和作者。(略)这些寓言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吗?(不是,是虚构的故事)
作者写这样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给人以启示)结合我们听的寓言,你还可以知道寓言的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明确。(多媒体展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生活的启示。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主人公可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创作上主要采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两则寓言,看一看作者想要通过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 检查预习情况:
(二)多媒体展示
1、给下列划线注音:(包括《落难的王子》)
慷慨()禀告()厄运()折磨()行乞()险象迭生()
2、解释下列词语:(包括《落难的王子》)
慧心 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愁善感 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 得失之患 学生回答后,学生纠正评价(略)
(三)请学生本则寓言。(注意语气)
1、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给一分钟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根据六要素,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自己解决:第一问,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第二问,用自己语言来回答。板书: 拥有月亮之前:心旷神怡、无忧无虑
对比 得失之患 拥有月亮之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小组讨论解决:理解占有欲在作祟。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解决。师生共同总结: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公色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在正确的认识。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不仅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且其中的语言也相当优美,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细读一至两遍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划出来,并把赏析性文字写到旁边。这里老师举一例(多媒体展示):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睛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白兔得到月亮之前赏月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的心情。“无不”,表双重否定,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觉得月亮各具风韵,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多媒体展示)提示:
1、写出本句话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从用词的生动性或准确性方面、从人物的情感方面来分析。学生小组先交流,然后把本组综合性分析提交全班。师鼓励性评价。略
2、问题研究
①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自己思考回答:白兔慧心未泯。)
②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这句话中,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深意?(自己思考回答:和兔子想比,人类慧心已泯。显示了寓言的讽刺意义)
④(辩证思维)你听说过或见过像兔子一样有得失之患的人吗?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小组交流回答,要求举例说明)
3、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三、课堂练习设计:(发课堂练习纸)(当堂做,当堂评讲)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_______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_______,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_______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_______。”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_______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皎洁()绷着()金窖()险象迭生()抢劫()未泯()撤销()慷慨()()
2、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略
3、解释下边两个词语。
心旷神怡:
得失之患:
险象迭生:
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文中找出能反映“月亮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4)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5)“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运用此句结构,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仿造句子。
(6)白兔得到月亮必然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7)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患得患失心态迥然不同,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四、教学预期效果:
1、全部学生识记字词、寓言。学会根据六要素复述本则寓言。掌握本则寓言的寓意,理解对人类的讽刺。
2、大部分学生掌握1,学会感受并分析优美的语言。
3、学力较好的学生掌握1、2,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联系现实中与白兔相似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际遇。
第二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人生寓言》备课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人生寓言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8课
浙江省永康中学 徐丽霞 2010年04月
一、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章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本文围绕白兔在不同的情况下赏月的感受来展开故事,深刻剖析了人类常见的“得失之患”。但是问题的本质并不乎是否拥有,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在于能否拥有一颗平常心,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当然面对厄运落到头,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
(2)理解寓言的寓意,汲取思想精华;
(3)掌握寓言在较短的故事中寄寓深刻道理的写法;(4)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文章细腻的语言。
(一)过程和方法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结合自身实际,深刻体会文中的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1)结合自身实际,深刻体会文中的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2)体会准确细腻的精美的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着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信息的筛选与提取)(2)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第1课时《白兔和月亮》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拔苗助长„„
二、检测字词及寓言知识介绍(拼音自测 寓言知识)
2、你认为什么是寓言?寓言故事有何特点?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的基本特点是教训和讽刺。用它来比喻社会上某些人。故事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故事。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三、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白兔:赏月→得月→赏月→还月
(2)细读课文,谈谈从哪些精彩的语言中你读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兔,它和月亮之间有何关系?
这是一只有慧心、可爱的、有自知之明、有悟性的小白兔。你认为白兔的慧心体现在哪里?
“独”字,“独”字表现了白兔的与众不同;白兔赏月的能力;白兔最终要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3)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白兔没有拥有月亮前是心旷神怡的,无忧无虑的,从文中的“或是„„或是„„”这个句式可以看出白兔的心理。
白兔拥有月亮后是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紧张不安。
四、重点研读
(1)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白兔的这种心情?用点评式阅读的方法进行品读。(可以品词、品句、品标点等)建议采用“点评式阅读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于平淡的文字中揣摩出不同寻常的味道。(可以品字、品词、品句、品标点等)例如: “绷”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紧张不安:“险象迭生”,有“无穷的得失之患”。
“牢牢”的,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表现了白兔的紧张不安。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了;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这个句式中间用了“分号”,生动形象的表达了白兔患得患失的心情。
(2)那我们的白兔是如何做的?你能想像一下诸神之王撤销白兔的决定时,白兔会怎样想?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3)白兔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它拥有了月亮,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请同学们读最后一节,能读出文章的潜台词吗?
“和人类不同的是”句潜台词,带着讽刺的意味,言外之意是说,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才是快乐的,高兴的。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要懂得选择并学会放弃,快乐生活。
写作背景:此文是作者看到现实活中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些人遇事总是斤斤计较, 贪图利益, 生活在焦虑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广,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对这两种人作者从审美的角度来加以透视。
五、拓展延伸
(1)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他心爱的东西!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人如果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就会生心病,或眼红或嫉妒,他的内心就很痛苦。
人得到了他心爱的东西之后,就会像文中的白兔一样患得患失,紧张不安,他的内心照样痛苦!拥有财富并非是件好事。
人生的幸福与不幸都是由人的心境决定的。面对人生的诱惑,要理智地对待!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欲望之洞的填补,舒本华曾经说过,当他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他就高兴不已;当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就痛苦不已!所以,痛苦还是幸福,幸与不幸不是由外界决定的,而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
(2)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闲适、幸福的人? 泰然处之的人; 闲适的人;
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人; „„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的例子。
七、教学反思
在《白兔和月亮》的教学中,首先,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文导入中,我就从学生接触过的寓言开始引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设计了问题: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闲适、幸福的人?学生畅所欲言,有同学提到面对成绩时应该有平和心态,有同学泰然处之的人;闲适的人对生活充满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爱心的人等;在这堂语文课中,这些颇有共鸣的困扰竟被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面向生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第2课时《落难的王子》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在困难面前坚强不屈的故事或者是名言警句,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故事:中国历史上“落难的王子”
重耳是晋国的“王子”,忽然有一天国内发生叛乱,重耳大祸临头,被迫出逃。流亡中的屈辱、困苦的体验,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和逸乐中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炼。19年后,他终于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成为春秋时代显赫一时的霸主。
中国历史上“落难的国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但他卧薪尝胆,最终成为霸主。《卧薪尝胆》
名言警句
(1)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2)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3)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4)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5)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6)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二、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王子——奴隶——乞丐
(2)了解写作背景:此文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个厄运而作.作者的女儿刚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厄运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三、重点研读
(1)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王子落难前生性多愁善感,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四、拓展延伸
(1)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你遭遇厄运后会怎样面对,请你补充完整。
(2)厄运在生活中常常不期而至,但它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要战胜脆弱,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上讨论发言,写一段感想,说说自己对人生的认识。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构思一则250字左右的“人生寓言”。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落难的王子》过程中,本文通过一个原来怕承担责任的王子,经历一场厄运变得勇敢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新课标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方式进行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为了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这种模式,我设计了“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拓展延伸”的环节,以便学生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充分活动,自主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会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设计“课外延伸”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故事,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难点
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学过寓言吗?从寓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能得到怎样的收获?(认识一个道理)这正是寓言最大的特点。(幻灯片出示寓言的特点)寓言具有劝谕性,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寄寓深刻的哲理。那么,《人生寓言》的作者周国平想借《白兔和月亮》及《落难的王子》两则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人生的哲理呢?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毕将思考所得与周围同学交流。
问题设置如下:(用幻灯片显示)
1、白兔拥有月亮前后赏月时的心理和神态有什么不同?
2、王子落难前后对悲惨故事或经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他的性格起了什么变化?
3、如何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明确并板书:
前: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白兔拥有月亮
后: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前:流泪叹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运
后:正式相告
坚强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教师小结: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的结局及主人公的下场来思考,想一想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
三、思考讨论,加深寓意的理解,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过渡:理解了寓意,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问题1:有人说,既然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那么,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一贫如洗,才不会有得失之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问题2:又有人认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也只有厄运才能使人变得坚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而这些理解还要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中反复验证。
四、赏读课文
过渡:这两则寓言在写法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揣摩
《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和《落难的王子》巧妙的构思。
1、请一位学生朗读《白兔和月亮》,其他学生听读,用笔圈划出你觉得运用得很恰当的词语和写得很精美的句子,自由发言,谈感受。
2、请一位学生朗读《落难的王子》,思考:⑴作者为什么把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为王子并
极写他的脆弱,还把他遭遇的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⑵为什么要写“我”遇见了王子并与他交谈,又写“我”又遭到了厄运?
明确:⑴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这一主题。⑵这样写加强了寓言的真实性,又让人意识到类似的故事在现实中不断重演,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则《人生寓言》,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要如何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生活中,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远离坎坷,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六、作业:
学习编写一则小故事,寄寓一个哲理。
板书设计:
前: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白兔拥有月亮
后: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前:流泪叹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运
后:正式相告
坚强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9
创新中学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 课题:
8、人生寓言
课型:新授 时间:2006.10.8 执笔:施分明 审核:初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重点)
2、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重点)
3、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重点)
4、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难点)学习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读与点拨结合
3、延伸积累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风韵.()②险象迭.()生 ③金窖.()④禀.
()告 ⑤厄.()运 ⑥泯.()灭 ⑦慷.()慨.()⑧行乞.()⑨召.()见 ⑩嬉.
()戏
2、借助字典,疏解课文P39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意思,积累在词语本上。
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拥有权势或财富是好事,却可能生出得失之患,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失去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顽强地挑战命运的不公,如失聪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奏响磅礴的钢琴曲。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呢?阅读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作品。
3、内容•研讨。
⑪ 学生自由诵读《白兔和月亮》,整体感知。
思考 :这则寓言主题词“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它自己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⑫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从中摘录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以“我喜欢,因为。”的形式展开。⑬ 质疑与提问(小组合作探究)
a.“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b.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c.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⑭ 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4、指导阅读《落难的王子》。
⑪ 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思考: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
⑫ 文中怎样写王子的脆弱的?找出相关语句。⑬ 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 ⑭ 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⑮ 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5、把两则寓言联系起来思考,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两则寓言在主题上、情节上、表达方式上有什
么不同?
6、体验反思。
⑪ 人生在世,祸福可能不期而至,我们应怎样对待?
⑫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
7、名句积累。
⑪ 灾祸是一个人的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⑫ 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⑬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三、拓展阅读。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它说:“看它太瘦,只好放它走,等以后养肥了 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了!”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内容:。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5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阅读构思精巧、富有文采的寓言,切不可敷衍了事。随便读一读、说一说寓意还远不够,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本身,矫正过去不恰当的阅读方法。本设计的做法是创造性复述。
教学步骤:
一、自读课文,请两闰同学分别复述寓言第一、二则。
二、众口评说两位同学的复述,明确复述的基本要求: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第一则必须抓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等词语勾画出了白兔的形象;“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词语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白兔得到月亮前后赏月时的不同心态;“慷慨”一词两次出现,形成了文章两处转折;第一次“慷慨”打破了白兔的宁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次“慷慨”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造成白兔患得患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隐藏在这个“慷慨”里。第二则必须领悟到作者构思的奇妙:作者把极端脆弱之人拟定为王子,又极写他脆弱,所遭厄运突如其来不说,又极写其凶险,作者还借王子之口传达出寓意,借“我”与王子类似的经历告诉人们故事的普遍性,对人很有启发。
三、以《白兔和月亮》为例,尝试创造性复述。
1、讨论,探究: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得引人入胜呢?
明确: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白兔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用形象通俗的口语来讲述,可以使故事更具体,更有吸引力;依照文章详写第一个转折的方法处理第二个转折,可以增强情节的曲折性;依照许多寓言的形式给课文补充一个概括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可以方便听众理解。归纳:惯用的方法是变略为祥,变平直为曲折,变单纯为丰富,变书面语为口语,变“死”的语言为“活”的表演,当然所有的形式都要注意表达的技巧。
2、迁移,实践: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寓言结尾说“白兔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终于”一词可见她内心思虑之久,悟理之彻,你能把她说服诸神之王撤销决定的情形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吗?
四、创造性复述《落难的王子》
提示:可拓展思维的点: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可训练表达的点;倒叙的方式、“我”的角色变换及“我”的心理描写等。[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设问式研读意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善读寓言故事,就是要善于从故事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东西,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因此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各个角度问,你很快就会发现,看似浅显的文章实则蕴含着深意,浅文深读往往能给人意外的惊喜。教学步骤:
一、简介寓言文体知识。说说你熟知的寓言故事,进一步认识寓言在简短的故事中寄寓着深刻的道理的文体特点。我们如何能从简短的故事中读出它寄寓的深刻的哲理呢?
二、学法介绍:设问式研读。设问式研读就是在研读课文时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巧妙设置问题,从而开启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老师示例《白兔和月亮》:我读这篇文章发现了许多的“两”,我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 就词语设问: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出现的意思有什么细微差别?就内容设问: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会完全不同?什么情况下能做到相同?就结构设问:两处转折——文中有哪两处转换?各起什么作用?就哲理设问:两种关系——主人与奴隶是否是绝对的?就形象设问: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就寓意设问;两种人生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何不同?
三、学法实践:用设问式研读法独立阅读《落难的王子》,可参考老师示例,也可自主设问,能引发你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就行。[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寓言虽短,寄寓的人生哲理却深,一则寓言往往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自主阅读寓言,不同的人体会并不一样。“悟折理,写警句”的教学创意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兼顾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步骤:
一、反复朗读课文,感悟文中哲理。同学们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教师点示:要想真正读透一篇寓言,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读。
二、请同学们把感悟到的哲理用简洁精练的警句形式表达出来。教师示例:《白兔和月亮》给我的启示是:有时拥有是一种痛苦,放弃反而带来乐趣。学生发言借用前人的也行,原创的最好。
三、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举一两个例子来论证警句的普遍意义。
四、素材积累:有关得失、财富、厄运的警句及相关典型论据。[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寓言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清人宣颖之为“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别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寓言虽是小道,作者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许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好手。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这些寓言作家姑且不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曾以科学家的思维和艺术家的激情创作 一百多篇寓言,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戏剧家和美学家莱辛同时也是杰出的寓言家,俄国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美国作马克·吐温都写有相当精彩的寓言,鳊大诗人泰戈尔、黎巴嫩诗人纪件伦也擅长写寓言性的哲理诗。
2、课文扩读材料
(一)飞蛾与灯焰 灯焰如豆,青烟袅袅。
一只蛾子向他飞来,背后的粉墙上立刻映上了一个如盘的身影。“瞧!人粗都说你渺小,这完全是不实之词!”灯焰跳动着把那影子指给蛾子看。
“我真有那么大?”蛾子激动不已,可又半信半疑。于是,慢慢向粉墙飞去,她想把自己的形象看得更清。立即,影子变小了。“嘿!你怎么不相信一个诚实的人的话呢?你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形象,必须站到我这个位置才行。”灯焰以智者的身份劝谕道。
蛾子反身向灯焰飞来,粉墙上的影子顿时又变大了。
“来呀,快靠近我,靠近些,再靠近些„„”灯焰热情地伸长胳膊。蛾子扭头看看粉墙上那如盘的身影,动情地扑向灯焰。灯焰猛地一亮,霎时又恢复了常态。飞蛾不见了,墙上的影 子也不见了。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寓言选》作者:凡夫)
(二)塞翁失马(原文略)
使用建议:这两则课外寓言,一今一古。当代寓言《飞蛾与灯焰》形象生动,描写传神,有文采,可用为《白兔和月亮》的比读材料。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主观上理解痛苦产生的根由:白兔因有自知之明而受到肯定,飞蛾因无自知之明而招致毁灭。《塞翁失马》包括的祸福观(即福祸可以转化,在特定 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与课文的寓意有相通之处,可作为课文的引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