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的教案
案例1 从恐龙灭绝想到的
设计思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恐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种史前动物,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后却突然间灭绝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恐龙灭绝与自然界环境的变化究竟有哪些必然联系呢?本案例以“恐龙灭绝之谜”为突破口,目的是为了强调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如生活年代、种类、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2)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做科学小实验、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运用语言能力。
3)通过学做小医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通过分析恐龙灭绝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在研究实践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3)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环保工作中,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
1、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3、进行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4、做好器材准备(有条件的可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时间:3课时
四、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恐龙灭绝之谜
1、目的;安排一次收集资料活动,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收集内容:恐龙的生活年代、种类、名称、外形特点(最好附图片)、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3、收集方法:上网、查阅书籍等。
4、组织形式:以5—6人为一组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5、收集活动记录表:
组长: 记录员: 其他成员:
收集时间: 地点:
收集方法:
记录内容:
6、整理收集的资料,重点讨论恐龙灭绝之谜,掌握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
△活动之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一)安排一次访问活动
1、目的: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造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2、访问对象:家长、老师、行人、邻居、专家等。
3、访问内容:人们对地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的认识。预想问题:1)你认为地球受污染的程度如何?
2)你知道地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3)你了解地球受污染的原因吗? 4)以上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组织形式: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小队长为组长,副小队长负责记录。为了安全,可聘请一名家长或校外辅导员跟随)。
5、访问时间;双休日。
6、访问记录表(略)
访问时间 访问地点
访问对象 参加人员
访问内容
序号 “病症”
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造成什么
(二)安排两个小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动手实践和分析观察能力,加深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实验一:水污染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实验器皿:三个大小一致的鱼缸。
2、实验对象:金鱼6条9大小基本一致,每缸2条)。
3、实验用水:清水(未污染)、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
4、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5、实验结果分析(略)
水质 清水 轻污染水 重污染水
项目
金鱼体色
行动状况
分 析
6、撰写实验报告:准确记录实验目的、过程及结果,得出明确结论,揭示科学道理。
●实验二: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一致的花盆、两棵大小基本一致的文竹、干净土和受污染土。
2、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3、实验结果分析 土质 净土 受污染土
项目
文竹颜色
文竹长势
分 析
4、撰写实验报告
△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目的;请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和专家的探讨,找到解决地球污染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积极探求解决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学做医生给地球开药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药方一
时间:
处方:
医生: 药方二
时间 病症:
处方: 医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
(一)恐龙灭绝之谜
1、感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上时光倒流器,去认识生活在大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的一种动物。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显赫一时。(课件出示书上六幅恐龙图片)问:你认识它们吗?能不能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你还认识哪些恐龙?介绍一下(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讨论
1)可是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使恐龙突然灭绝。你了解到关于恐龙灭绝的哪些观点?(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组讨论:这些观点分别造成了哪些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使得恐龙灭绝?
3、总结
1)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你觉得:恐龙的灭绝跟什么有关?完成填空:恐龙的灭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有关。概括地说,恐龙灭绝与 有关。
2)发挥想象:你觉得恐龙适宜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3)我们现在的地球适合恐龙生长吗?(过渡到活动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1、交流采访到的情况: 1)地球受到了哪些污染?
2)这些污染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这些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这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取的?
2、交流实验过程及结果。通过明显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
3、讨论
1)这样的环境恐龙能生存吗?为什么?
2)我们该怎么办?(过渡到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请环保部门专家为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主要渗透如何环保)。
2、学做小医生,以小组为单位和专家一起探讨治污染的行之有效的药方。
3、评价谁的处方开得最好。
4、制订行动计划:以小队为单位组建护绿小队、小白鸽小队等,从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开始,制订环保计划并付之行动。
时间 有利于环保的事 评价(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七、活动展示:
绘画作品、队报、图片、录像、实验报告、采访记录(日记)等皆可。
八、活动评价:
评价成果名称:
评价时间:
自我评价意见:
小组评价意见:
值得借鉴的:
需要改进的:
九、活动延伸:
1、发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人共同环保。
2、根据行动计划持之以恒开展环保活动,把每天做过的有利于环保的事记录下来,并在“评价”一栏中打上一颗星。如果每周得五颗星,就是班级里的“环保之星”啦!
3、调查:平湖受到哪些方面污染/如何解决?可以写成文章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十、活动建议:
本活动有一定难度,适合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开展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等活动前教师一定要细心辅导,活动后要指导学生及时填写有关表格,写好总结材料。有些活动应提前进行。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延伸活动,使活动能扎扎实实开展下去。
案例
2、小小设计师
一、活动意义:
“设计师”这个称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一般是不会把它和自己相联系的。应该讲大部分的人都这么认为,设计房子、衣服、室内装饰等都是设计师的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和家庭环境的设计者。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主题:分别是设计生活用品和设计我的小天地。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活动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体现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学习活动,通过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本案例中我设计的是第二个主题,这个专题在学生尝试设计一件生活用品,获得初步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设计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较大的设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由于设计的素材更多,设计的自主性更大,设计的要求也更有挑战性,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这些,我在设计活动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等能力为主导思想,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意的一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并认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创造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及学校活动的思想,使他们主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活动重点:通过创作设计物品或环境,培养学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思想,并且其作品的不同的个性。
(三)活动难点: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创造适合的物品,并具有美感,使其有开拓创新的思想。
(四)活动时间:三课时
(五)活动准备:
1、各种现代家庭内部设计图和一些布艺宣传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用或者制成课件)。
2、前一节课设计的各种生活用品及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实用的小用具。
3、要求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窗帘、沙发布。准备画图用 的美术纸及各种画图工具。
(六)活动过程:
1、展示评比:
(1)展示上节课设计的小物品。比如自己设计的小靠垫、玩具箱小书架等,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一环节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2)学生评比。
这个物品有什么优点或不足;这个物品的创意好在哪里;认为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有些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
(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更能体现自身的品味,发挥各人的想象,使作品更有创意。)
2、参照对比:
(1)出示几幅具有现代风格的儿童卧室设计图。设问:这样的环境给人怎样的感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
(2)学生发言:这样的环境整洁舒畅,色彩淡雅,富有童趣,特别是物品的设计精美。
(3)出示一幅乱七八糟的卧室图。设问:你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何改进的好办法?
(4)讨论:对这样的环境你有何改进的方案或可以应用哪些我们同学们设计的物品?
(通过两种图不同效果的比较,激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使其有改进的欲望,同时也有改进的方向。)
3、引导创意:
(1)出示几幅各色布艺宣传图片(许村几家布艺厂的广告明信片)。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布,能把这些布做成这样的物品,能把前面这个房间打扮得很美吗?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布原来可以做成那么美的作品时,参与的欲望和动手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特别是有些学生用的是自家的产品,那种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出更实用更漂亮的物品呢?
(3)小组讨论汇报:参考现有的产品、查资料、请教厂里的设计师„„(4)出示室内装饰效果图。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评议,认为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潜能。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思想。)
4、初步创意:
(1)讨论:我们手中的布还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物品?
(2)小组汇报:除窗帘和沙发外,可做床罩、床单、桌布、各种电器的外套等大物品,还能做杯垫、鞋套、墙上的杂物袋、布贴画„„
(3)引导:我们要把生活的环境装扮得很美,只利用布产品是不够的,还应利用哪些小物品?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通过前面图片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美化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经教师这么一点,思路就打开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4)小组研究结果,发现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如花 瓶、鲜花、小挂件、水果、各种画等,甚至书也是新式的一种既实用又有价值的装饰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发现他们内心丰富的色彩。)
5、研究创意:
(1)讨论:怎样才能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我的小天地”?分小组研究或找同伴合作。
(2)研究结果汇报:写一则设计方案,画一幅设计图,用各种物品制作一些装饰品来点缀。
(3)制作的形式: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好朋友合作或个人。(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和制作方式,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6、课外制作:
(1)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个人的喜好、制作水平等来完成设计,可听取朋友或家人意见,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程度。(这个活动扩展到课外,是为了更发挥个人之长,体现不同的情趣和个性,以便取得与课内不同的效果。)
(2)画一画:用我们学过的图例来表示房间中的物品,设计自己学习生活空间。
(3)写一写:写一份自己小天地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摆放哪些物品、物品放的位置、自己还要制作些什么物品等。
(4)做一做:根据个人需要,用布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些小物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开展活动的又一个目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更能体现不同的个性需要。)7 成果展示: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或实物,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设计的意图及设计效果。
(2)议一议:这个设计你认为最好或不足之处在哪里?
(3)评一评:从设计形状、材料、颜色、布局等来总体看评出“智慧奖、环保奖、奇思妙想奖、创新奖、精美奖、能说会道奖„„”(对劳动成果的肯定是对劳动者的最好奖赏。虽然我们学生的作品是幼稚的,简单的,有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激动过,思考过,做过,他们学到的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8、活动扩展:
(1)试一试,根据教室的情况布置好我们的教室,大家评价一下是否合理并有创意。
(2)做一做,帮助低年级布置他们的教室及黑板报。分组进行并且评比。
(3)自己的房间或家中的一个房间布置好,并让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4)评一评,给经常自己整理房间或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评出“小小设计师”和“生活小帮手”的称号。
案例3 力与生活
设计思路: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我们日常所观察的现象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就是运动,可以说力学是个运动的科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掌握获得科学概念的能力,本案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设计了三个专题,即“摩擦力与生活”、“省力”、和“反冲玩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实验等直接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为培养21世纪探求科学奥秘的人才奠定基础。
5.摩擦力与生活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动手试验,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通过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橡皮圈、纸盒、小棍或铅笔。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质疑。
1、出示背景资料设计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为什么在冰上能飞速滑行,而在地面上推重物就那么费力呢?(进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出活动主题。)
二、做一做。
让学生用手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摩擦,体验不同的感觉。让学生知道这种在两物体接触面见摩擦是所感觉到的不同大小的阻力便是摩擦力。
三、说一说。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四、做摩擦力试验。
1、根据试验步骤做好纸盒。
2、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拉动纸盒,对橡皮圈被拉开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分析,探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填写试验表格。
五、说一说。
1、出示资料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摩擦力的?又是如何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实例吗?
六、我的收获。
我从试验中明白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系。我想出 一个 办法,使我的。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6.省力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怎样能够省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尝试动手设计或制作一件省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动脑动手的活动过程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线轴、金属丝。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常常想出许多省力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省力的办法。
二、想一想。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四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2、你有办法让图中的人省点力气吗?快帮帮他们。
三、说一说。
1、你想出了哪些办法?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说一说,以便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究。
四、试一试。
1、根据试验步骤做一个简单的滑轮,试试能否省力。
2、你还设计了哪些实验,找到它们省力的原因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省力?是怎样省力的?
3、填写实验记录。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利用、、可以省力。我想出了 个省力的新办法。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有一箱苹果,要把这箱苹果从一楼搬到三楼,用什么方法能省力?
2、试一试:为你的家庭或学校设计一种省力的工具。
7.反冲玩具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知识源与实践。
2、在动脑想、动手做的过程中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鸡蛋、针筒、蜡烛、火柴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钻天猴”和火箭是怎样升上天的吗?
2、它们是靠反冲力升空的,是一种反冲现象。所谓“反冲现象”就是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二、试一试。
1、把气球吹鼓,再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2、把一个洗涤灵的瓶子制成喷水转筒,从转筒下方洞的斜向喷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通过做前面的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三、做一做。
1、分小组,根据实验步骤做“喷气鸡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喷气鸡蛋”跑得快、跑得远。
3、你发现了什么?还能改进这个玩具吗?
四、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反冲力的作用。我利用反冲力设计了 个玩具。
五、活动延伸。
1、试一试:你能试着做一个反冲船吗?
2、比一比:谁做的反冲玩具好玩。
案例4 神奇的纸
设计思路: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为人类提高了一种轻便、价廉、又能大量生产的书写材料,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及文化传 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的变化越来越大,纸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纸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作用?本案例通过“不同形状的纸”和“精美的纸制品”两个专题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示。学生通过对这两个专题的学习,将会进一步了解纸、认识纸,提高充分利用纸的能力,进而培养自己开发、研究纸的兴趣。
8.不同形状的纸
活动目的:
1、对不同形状的纸具有不同的“本领”的研究,激发学生研究身边的纸的兴趣。
2、对各种形状哲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搜集、制作、检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剪刀、铅笔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纸是人一生始终离不开的“亲密伙伴”。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纸呢?这些纸都分别用来干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将对纸进行一次“再认识”。
二、说一说。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
2、这些纸都是什么形状的?
3、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些形状?
三、想一想。
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画,思考图中哪种形状的物体承受力比较大?
四、做一做。
1、小组做实验,改变一下纸的形状,看看哪种形状的纸支撑书的数量最多
2、填写实验表格。
五、比一比。
1、用硬纸搭一座纸桥,看看谁搭的桥承受力最强。
2、想办法把自己做的纸桥能够承受的中量检测出来。
3、填写实验记录。
六、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所做的纸桥感到。我明白了不同形状的纸承受的重量。
七、活动延伸。
1、想一想:把纸做成不同的形状还能做成什么?这些形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试一试:你能让普通纸或旧报纸站起来吗?用能站起来的纸做一间小房子,有可能吗?
9.精美的纸制品 活动目的:
1、通过用纸制作各种精美制品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身边各种纸张,并把它们制成精美制品的兴趣。
2、通过纸制品的研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认识。
纸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不信,你瞧!(教师出示背景资料的挂图)
二、研究活动。
1、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片,问:你玩过或做过这些纸制品吗?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这些纸制品都有什么用呢?
三、实践活动。
1、想自己动手做一件纸制品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精美的纸卡吧。
2、根据实验步骤做纸卡。
3、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纸卡最精致、最漂亮。
4、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请你用纸制作几种各具特色的贺卡或礼品,并把 你认为最好的一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纸的神奇还表现在。
五、活动延伸。
1、做一做:收集或制作各种纸制品,举办一次纸制品展览会。
2、说一说:根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的纸制品,编几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案例5 玩石头
设计思路: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一些特殊的石头还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让学生去认识各种石头、了解石头对研究自然界地质变化、生物进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动手动脚操作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让学生从两个侧面对石头有所了解。第一个专题是“收集石头做标本”。内容以了解石头的各种类型,制作石头标本为主。第二个专题是“石头告诉我们”。主要是通过了解、认识化石得出石头对研究地壳运动、生物进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专题围绕一个“玩”字,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类型石头的特点和作用。利用石头大形状和质地,让学生做出许多有趣的石头玩具,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以及动手动脚操作能力。10.收集石头做标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石头,激发学生对研究石头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收集石头,查找有关石头类型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石头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石头做标本。精美大石头图片,少数石头实物。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导入。
1、出示许多精美石头图片及一些实物,让学生在惊叹石头标本之精美的同时产生想细致了解石头,并想自己动手采集、制作的愿望。
2、教师:喜欢这些石头吗?它们可不是人类的杰作,而是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石头。
二、活动组织:
1、出示课文第37页的5幅图,引导观察、辨别。
2、小组讨论这些石头所属的类型。
3、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如雨花石形成的原因;砾石有什么特点以及象牙化石的作用、形成的过程。
三、查一查: 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石头呢?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四、做一做:
1、怎样才能拥有精美的石头标本呢?(平时留心搜集)
2、制作标本:(分组合作)(1)、制作标本盒
(2)、把纸条粘在盒中,隔离出一个小盒,然后把棉花垫在下面。(3)、把岩石摆放进标本盒,要把岩石最漂亮的一面朝上。(4)、展示制作好的标本盒。
五、我的收获:
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我知道了许多种类的石头,有()、()、()、()„„还知道了制作石头标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看了石头标本并通过实际操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二、讨论研究:
1、每人将自己课前搜集的石头放在桌子上。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这些石头的特点。
3、说说你是如何搜集到这些石头的。
4、制作石头玩具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石头,准备用它来做什么玩具,如何设计?需要哪些 材料?
三、活动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下两题自选其一)
1、做“做一做”中的石头小鸟。
2、用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石头玩具。
四、奇石博览会:
将搜集到的奇珍异石收集起来,办一个“奇石博览会”。
11、石头告诉我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化石的外形来给它们起名字的活动,激发学生广泛认真地研究石头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研究化石来了解生物的起源进化和地球上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欲望。活动准备:
鹅卵石若干个,教学挂图。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借用课文第41页《琥珀》一文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想一想”中的化石图片,引导仔细观察。
1、想一想图上都是些什么化石,有什么特征,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相 似。从化石上可以推测出什么。
2、在课文中填空。这个石头像(),它的名字叫()。
3、引导思考:科学家们发掘化石,研究化石有什么用呢?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有能让人们知道什么呢?
三、议一议(小组讨论)
1、第一幅图是一枚卷螺化石。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每幅图片的化石自述。体会地球上生态环境的变迁。
2、第二枚是螃蟹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结果。
3、第三幅是恐龙骨骼化石。了解当时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状况。
4、在课文中填空:现在关于我们的传说和科学研究不计其数。因为,研究我们孔龙家族可以()。
四、试一试
1、出示图片,观察:知道下面的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把你对图的破译结果告诉大家。
五、查一查
1、出示卵石实物,引导观察,结合课前所查资料,说一说:
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六、我的收获
今天我又认识了许多石头,它们告诉我们()。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石头在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用途?
案例6 多彩的夏天
设计思路:
夏季是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学生对于它并不陌生。但是,人、动植物、天气等在夏天都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暑假生活如何安排才更有意义等一系列与夏天有关的问题,恐怕学生很少去想。夏天,阳光强烈,气温较高,人易中暑、易晒伤、易疲惫,应该采取哪些科学的保护措施,这些都需要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实现自我保护。正确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暑假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在有限的暑假生活中,他们可以去感受更多积极、正面、美好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接触社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为此,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活动:“寻找夏天”和“怎样过夏天”。
12、寻找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对夏天特有的感受,培养学生互相倾听、相互尊重、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态度。
2、通过室外观察、查阅资料、记录填表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合作的意识。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夏天在各地的不同表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资料、录像。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夏天风景图,根据经验回忆再现
1、引导观察,图上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是哪一个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揭题:今天我们要对夏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寻找夏天。
二、找一找
1、出示课本上的八幅图片,辨认一下哪些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特点。
2、举例说说周围哪些事物或活动能够说明或证明夏天的到来。
三、到校园里寻找夏天。
1、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工具、选择观察对象,寻求科学简便的科学方法,常识整理记录结果。(参照课本中“寻找夏天观测记录表”)
2、鼓励学生在集体内部进行交流展示。
四、画一画
你喜欢夏天吗?把你看到的多彩的夏天用笔画出来。
五、我的收获
我找到了夏天,它表现在()。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你们找到夏天了吗?你们都发现了夏天的哪些秘密呢?
2、查一查:查找资料,了解全国各地的夏天在气温、降水、人类活动方面 是否一样。
13、怎样过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研究活动,了解人类的过夏方式,知道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2、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选择、准备、安排、探讨等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健康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参考资料(教参)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视听结合
1、思考:夏天的蜗牛为什么要钻到沙土里睡大觉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思考:我们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呢?
3、学生独立阅读背景资料,让学生转述背景资料中的趣闻。
4、揭示课题:怎样过夏天
二、说一说
1、夏天这么热,我们怎么过?
2、在四个实践情境中进行自主设计、自由选择、独立准备、独立安排,从而认识夏天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1)、饮食篇:赶快吃点东西降温!吃什么呢?(引导依据课本中表格调
查设计)
(2)、休息篇:按一天的作息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个作息时间表。(3)、卫生篇:夏天该怎样注意卫生?
学生结合平时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在班上反馈,记录下来。
(4)、游玩篇:你认为夏天最好的游玩活动是什么呢? 同桌合作制作一表格。(参考课本第50页)提醒应如何预防中暑?夏天出门最好带哪些东西呢?
三、查一查
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也放这么长的暑假吗?
四、扩展交流
分组议一议:怎样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五、我的收获
今天的活动让我知道夏天原来有这么多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去做。我准备()。
六、活动延伸
1、写一写:把你暑假生活合理安排一下,制定一个计划。(参考课本第52页的制定计划要考虑的问题)
2、议一议:把你的暑假计划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还要调整。
第二篇: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的教案
案例1 从恐龙灭绝想到的
设计思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恐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种史前动物,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后却突然间灭绝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恐龙灭绝与自然界环境的变化究竟有哪些必然联系呢?本案例以“恐龙灭绝之谜”为突破口,目的是为了强调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如生活年代、种类、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2)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做科学小实验、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运用语言能力。
3)通过学做小医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通过分析恐龙灭绝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在研究实践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3)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环保工作中,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
1、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3、进行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4、做好器材准备(有条件的可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时间:3课时
四、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恐龙灭绝之谜
1、目的;安排一次收集资料活动,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收集内容:恐龙的生活年代、种类、名称、外形特点(最好附图片)、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3、收集方法:上网、查阅书籍等。
4、组织形式:以5—6人为一组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5、收集活动记录表:
组长: 记录员: 其他成员:
收集时间: 地点:
收集方法:
记录内容:
6、整理收集的资料,重点讨论恐龙灭绝之谜,掌握自然 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活动之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一)安排一次访问活动
1、目的: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造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2、访问对象:家长、老师、行人、邻居、专家等。
3、访问内容:人们对地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的认识。预想问题:1)你认为地球受污染的程度如何?
2)你知道地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3)你了解地球受污染的原因吗? 4)以上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组织形式: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小队长为组长,副小队长负责记录。为了安全,可聘请一名家长或校外辅导员跟随)。
5、访问时间;双休日。
6、访问记录表(略)
访问时间 访问地点
访问对象 参加人员
访问内容
序号 “病症”
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造成什么
(二)安排两个小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动手实践和分析观察能力,加深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实验一:水污染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实验器皿:三个大小一致的鱼缸。
2、实验对象:金鱼6条9大小基本一致,每缸2条)。
3、实验用水:清水(未污染)、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
4、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5、实验结果分析(略)
水质 清水 轻污染水 重污染水
项目
金鱼体色
行动状况
分 析
6、撰写实验报告:准确记录实验目的、过程及结果,得出明确结论,揭示科学道理。●实验二: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一致的花盆、两棵大小基本一致的文竹、干净土和受污染土。
2、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3、实验结果分析
土质 净土 受污染土
项目
文竹颜色
文竹长势
分 析
4、撰写实验报告
△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目的;请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和专家的探讨,找到解决地球污染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积极探求解决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学做医生给地球开药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药方一
时间:
处方:
医生: 药方二
时间 病症:
处方: 医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
(一)恐龙灭绝之谜
1、感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上时光倒流器,去认识生活在大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的一种动物。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显赫一时。(课件出示书上六幅恐龙图片)问:你认识它们吗?能不能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你还认识哪些恐龙?介绍一下(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讨论
1)可是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使恐龙突然灭绝。你了解到关于恐龙灭绝的哪些观点?(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组讨论:这些观点分别造成了哪些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使得恐龙灭绝?
3、总结
1)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你觉得:恐龙的灭绝跟什么有关?完成填空:恐龙的灭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有关。概括地说,恐龙灭绝与 有关。
2)发挥想象:你觉得恐龙适宜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3)我们现在的地球适合恐龙生长吗?(过渡到活动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1、交流采访到的情况: 1)地球受到了哪些污染?
2)这些污染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这些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这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取的?
2、交流实验过程及结果。通过明显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
3、讨论
1)这样的环境恐龙能生存吗?为什么?
2)我们该怎么办?(过渡到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请环保部门专家为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主要渗透如何环保)。
2、学做小医生,以小组为单位和专家一起探讨治污染的行之有效的药方。
3、评价谁的处方开得最好。
4、制订行动计划:以小队为单位组建护绿小队、小白鸽小队等,从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开始,制订环保计划并付之行动。
时间
有利于环保的事 评价(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七、活动展示:
绘画作品、队报、图片、录像、实验报告、采访记录(日记)等皆可。
八、活动评价:
评价成果名称:
评价时间:
自我评价意见:
小组评价意见:
值得借鉴的:
需要改进的:
九、活动延伸:
1、发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人共同环保。
2、根据行动计划持之以恒开展环保活动,把每天做过的有利于环保的事记录下来,并在“评价”一栏中打上一颗星。如果每周得五颗星,就是班级里的“环保之星”啦!
3、调查:平湖受到哪些方面污染/如何解决?可以写成文章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十、活动建议:
本活动有一定难度,适合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开展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等活动前教师一定要细心辅导,活动后要指导学生及时填写有关表格,写好总结材料。有些活动应提前进行。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延伸活动,使活动能扎扎实实开展下去。案例
2、小小设计师
一、活动意义:
“设计师”这个称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一般是不会把它和自己相联系的。应该讲大部分的人都这么认为,设计房子、衣服、室内装饰等都是设计师的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和家庭环境的设计者。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主题:分别是设计生活用品和设计我的小天地。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活动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体现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学习活动,通过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本案例中我设计的是第二个主题,这个专题在学生尝试设计一件生活用品,获得初步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设计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较大的设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由于设计的素材更多,设计的自主性更大,设计的要求也更有挑战性,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这些,我在设计活动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等能力为主导思想,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意的一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并认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 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创造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及学校活动的思想,使他们主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活动重点:通过创作设计物品或环境,培养学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思想,并且其作品的不同的个性。
(三)活动难点: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创造适合的物品,并具有美感,使其有开拓创新的思想。
(四)活动时间:三课时
(五)活动准备:
1、各种现代家庭内部设计图和一些布艺宣传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用或者制成课件)。
2、前一节课设计的各种生活用品及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实用的小用具。
3、要求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窗帘、沙发布。准备画图用的美术纸及各种画图工具。
(六)活动过程:
1、展示评比:
(1)展示上节课设计的小物品。比如自己设计的小靠垫、玩具箱小书架等,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一环节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2)学生评比。
这个物品有什么优点或不足;这个物品的创意好在哪里;认为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有些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更能体现自身的品味,发挥各人的想象,使作品更有创意。)
2、参照对比:
(1)出示几幅具有现代风格的儿童卧室设计图。设问:这样的 环境给人怎样的感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
(2)学生发言:这样的环境整洁舒畅,色彩淡雅,富有童趣,特别是物品的设计精美。
(3)出示一幅乱七八糟的卧室图。设问:你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何改进的好办法?
(4)讨论:对这样的环境你有何改进的方案或可以应用哪些我们同学们设计的物品?
(通过两种图不同效果的比较,激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使其有改进的欲望,同时也有改进的方向。)
3、引导创意:
(1)出示几幅各色布艺宣传图片(许村几家布艺厂的广告明信片)。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布,能把这些布做成这样的物品,能把前面这个房间打扮得很美吗?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布原来可以做成那么美的作品时,参与的欲望和动手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特别是有些学生用的是自家的产品,那种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出更实用更漂亮的物品呢?(3)小组讨论汇报:参考现有的产品、查资料、请教厂里的设计师„„
(4)出示室内装饰效果图。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评议,认为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潜能。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思想。)
4、初步创意:
(1)讨论:我们手中的布还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物品?(2)小组汇报:除窗帘和沙发外,可做床罩、床单、桌布、各种电器的外套等大物品,还能做杯垫、鞋套、墙上的杂物袋、布贴画„„
(3)引导:我们要把生活的环境装扮得很美,只利用布产品是 不够的,还应利用哪些小物品?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通过前面图片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美化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经教师这么一点,思路就打开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4)小组研究结果,发现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如花瓶、鲜花、小挂件、水果、各种画等,甚至书也是新式的一种既实用又有价值的装饰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发现他们内心丰富的色彩。)
5、研究创意:
(1)讨论:怎样才能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我的小天地”?分小组研究或找同伴合作。
(2)研究结果汇报:写一则设计方案,画一幅设计图,用各种物品制作一些装饰品来点缀。
(3)制作的形式: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好朋友合作或个人。(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和制作方式,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6、课外制作:
(1)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个人的喜好、制作水平等来完成设计,可听取朋友或家人意见,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程度。(这个活动扩展到课外,是为了更发挥个人之长,体现不同的情趣和个性,以便取得与课内不同的效果。)
(2)画一画:用我们学过的图例来表示房间中的物品,设计自己学习生活空间。
(3)写一写:写一份自己小天地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摆放哪些物品、物品放的位置、自己还要制作些什么物品等。(4)做一做:根据个人需要,用布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些小物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开展活动的又一个目的。根据学生不 同的兴趣、爱好、能力,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更能体现不同的个性需要。)7 成果展示: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或实物,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设计的意图及设计效果。
(2)议一议:这个设计你认为最好或不足之处在哪里?(3)评一评:从设计形状、材料、颜色、布局等来总体看评出“智慧奖、环保奖、奇思妙想奖、创新奖、精美奖、能说会道奖„„”
(对劳动成果的肯定是对劳动者的最好奖赏。虽然我们学生的作品是幼稚的,简单的,有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激动过,思考过,做过,他们学到的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8、活动扩展:
(1)试一试,根据教室的情况布置好我们的教室,大家评价一下是否合理并有创意。
(2)做一做,帮助低年级布置他们的教室及黑板报。分组进行并且评比。
(3)自己的房间或家中的一个房间布置好,并让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
(4)评一评,给经常自己整理房间或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评出“小小设计师”和“生活小帮手”的称号。
案例3 力与生活
设计思路: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我们日常所观察的现象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就是运动,可以说力学是个运动的科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掌握获得科学概念的能力,本案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设计了三个专题,即“摩擦 力与生活”、“省力”、和“反冲玩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实验等直接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为培养21世纪探求科学奥秘的人才奠定基础。
5.摩擦力与生活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动手试验,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通过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橡皮圈、纸盒、小棍或铅笔。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质疑。
1、出示背景资料设计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为什么在冰上能飞速滑行,而在地面上推重物就那么费力呢?(进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出活动主题。)
二、做一做。
让学生用手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摩擦,体验不同的感觉。让学生知道这种在两物体接触面见摩擦是所感觉到的不同大小的阻力便是摩擦力。
三、说一说。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四、做摩擦力试验。
1、根据试验步骤做好纸盒。
2、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拉动纸盒,对橡皮圈被拉开的长度进行测 量、记录、分析,探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填写试验表格。
五、说一说。
1、出示资料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摩擦力的?又是如何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实例吗?
六、我的收获。
我从试验中明白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系。我想出一个 办法,使我的。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6.省力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怎样能够省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尝试动手设计或制作一件省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动脑动手的活动过程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线轴、金属丝。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常常想出许多省力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省力的办法。
二、想一想。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四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2、你有办法让图中的人省点力气吗?快帮帮他们。
三、说一说。
1、你想出了哪些办法?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说一说,以便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究。
四、试一试。
1、根据试验步骤做一个简单的滑轮,试试能否省力。
2、你还设计了哪些实验,找到它们省力的原因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省力?是怎样省力的?
3、填写实验记录。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利用、、可以省力。我想出了 个省力的新办法。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有一箱苹果,要把这箱苹果从一楼搬到三楼,用什么方法能省力?
2、试一试:为你的家庭或学校设计一种省力的工具。
7.反冲玩具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知识源与实践。
2、在动脑想、动手做的过程中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鸡蛋、针筒、蜡烛、火柴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钻天猴”和火箭是怎样升上天的吗?
2、它们是靠反冲力升空的,是一种反冲现象。所谓“反冲现象”就是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二、试一试。
1、把气球吹鼓,再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2、把一个洗涤灵的瓶子制成喷水转筒,从转筒下方洞的斜向喷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通过做前面的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三、做一做。
1、分小组,根据实验步骤做“喷气鸡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喷气鸡蛋”跑得快、跑得远。
3、你发现了什么?还能改进这个玩具吗?
四、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反冲力的作用。我利用反冲力设计了 个玩具。
五、活动延伸。
1、试一试:你能试着做一个反冲船吗?
2、比一比:谁做的反冲玩具好玩。
案例4 神奇的纸
设计思路: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为人类提高了一种轻便、价廉、又能大量生产的书写材料,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及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的变化越来越大,纸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纸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作用?本案例通过“不同形状的纸”和“精美的纸制品”两个专题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示。学生通过对这两个专题的学习,将会进一步了解纸、认识纸,提高充分利用纸的能力,进而培养自己开发、研究纸的兴趣。
8.不同形状的纸
活动目的:
1、对不同形状的纸具有不同的“本领”的研究,激发学生研究身边的纸的兴趣。
2、对各种形状哲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 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搜集、制作、检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剪刀、铅笔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纸是人一生始终离不开的“亲密伙伴”。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纸呢?这些纸都分别用来干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将对纸进行一次“再认识”。
二、说一说。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
2、这些纸都是什么形状的?
3、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些形状?
三、想一想。
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画,思考图中哪种形状的物体承受力比较大?
四、做一做。
1、小组做实验,改变一下纸的形状,看看哪种形状的纸支撑书的数量最多
2、填写实验表格。
五、比一比。
1、用硬纸搭一座纸桥,看看谁搭的桥承受力最强。
2、想办法把自己做的纸桥能够承受的中量检测出来。
3、填写实验记录。
六、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所做的纸桥感到。我明白了不同形状的纸承受的重量。
七、活动延伸。
1、想一想:把纸做成不同的形状还能做成什么?这些形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试一试:你能让普通纸或旧报纸站起来吗?用能站起来的纸做一间小房子,有可能吗?
9.精美的纸制品
活动目的:
1、通过用纸制作各种精美制品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身边各种纸张,并把它们制成精美制品的兴趣。
2、通过纸制品的研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认识。
纸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不信,你瞧!(教师出示背景资料的挂图)
二、研究活动。
1、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片,问:你玩过或做过这些纸制品吗?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这些纸制品都有什么用呢?
三、实践活动。
1、想自己动手做一件纸制品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精美的纸卡吧。
2、根据实验步骤做纸卡。
3、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纸卡最精致、最漂亮。
4、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请你用纸制作几种各具特色的贺卡或礼品,并把你认为最好的一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纸的神奇还表现在。
五、活动延伸。
1、做一做:收集或制作各种纸制品,举办一次纸制品展览会。
2、说一说:根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的纸制品,编几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案例5 玩石头
设计思路: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一些特殊的石头还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让学生去认识各种石头、了解石头对研究自然界地质变化、生物进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动手动脚操作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让学生从两个侧面对石头有所了解。第一个专题是“收集石头做标本”。内容以了解石头的各种类型,制作石头标本为主。第二个专题是“石头告诉我们”。主要是通过了解、认识化石得出石头对研究地壳运动、生物进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专题围绕一个“玩”字,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类型石头的特点和作用。利用石头大形状和质地,让学生做出许多有趣的石头玩具,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以及动手动脚操作能力。10.收集石头做标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石头,激发学生对研究石头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收集石头,查找有关石头类型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石头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 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石头做标本。精美大石头图片,少数石头实物。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导入。
1、出示许多精美石头图片及一些实物,让学生在惊叹石头标本之精美的同时产生想细致了解石头,并想自己动手采集、制作的愿望。
2、教师:喜欢这些石头吗?它们可不是人类的杰作,而是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石头。
二、活动组织:
1、出示课文第37页的5幅图,引导观察、辨别。
2、小组讨论这些石头所属的类型。
3、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如雨花石形成的原因;砾石有什么特点以及象牙化石的作用、形成的过程。
三、查一查:
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石头呢?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四、做一做:
1、怎样才能拥有精美的石头标本呢?(平时留心搜集)
2、制作标本:(分组合作)(1)、制作标本盒
(2)、把纸条粘在盒中,隔离出一个小盒,然后把棉花垫在下面。
(3)、把岩石摆放进标本盒,要把岩石最漂亮的一面朝上。(4)、展示制作好的标本盒。
五、我的收获:
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我知道了许多种类的石头,有()、()、()、()„„还知道了制作石头标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看了石头标本并通过实际操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二、讨论研究:
1、每人将自己课前搜集的石头放在桌子上。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这些石头的特点。
3、说说你是如何搜集到这些石头的。
4、制作石头玩具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石头,准备用它来做什么玩具,如何设计?需要哪些材料?
三、活动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下两题自选其一)
1、做“做一做”中的石头小鸟。
2、用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石头玩具。
四、奇石博览会:
将搜集到的奇珍异石收集起来,办一个“奇石博览会”。
11、石头告诉我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化石的外形来给它们起名字的活动,激发学生广泛认真地研究石头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研究化石来了解生物的起源进化和地球上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欲望。活动准备:
鹅卵石若干个,教学挂图。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借用课文第41页《琥珀》一文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想一想”中的化石图片,引导仔细观察。
1、想一想图上都是些什么化石,有什么特征,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相似。从化石上可以推测出什么。
2、在课文中填空。这个石头像(),它的名字叫()。
3、引导思考:科学家们发掘化石,研究化石有什么用呢?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有能让人们知道什么呢?
三、议一议(小组讨论)
1、第一幅图是一枚卷螺化石。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每幅图片的化石自述。体会地球上生态环境的变迁。
2、第二枚是螃蟹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结果。
3、第三幅是恐龙骨骼化石。了解当时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状况。
4、在课文中填空:现在关于我们的传说和科学研究不计其数。因为,研究我们孔龙家族可以()。
四、试一试
1、出示图片,观察:知道下面的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把你对图的破译结果告诉大家。
五、查一查
1、出示卵石实物,引导观察,结合课前所查资料,说一说:
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六、我的收获
今天我又认识了许多石头,它们告诉我们()。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石头在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用途?案例6 多彩的夏天
设计思路:
夏季是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学生对于它并不陌生。但是,人、动植物、天气等在夏天都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暑假生活如何安排才更有意义等一系列与夏天有关的问题,恐怕学生很少去想。夏天,阳光强烈,气温较高,人易中暑、易晒伤、易疲惫,应该采取哪些科学的保护措施,这些都需要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实现自我保护。正确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暑假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在有限的暑假生活中,他们可以去感受更多积极、正面、美好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接触社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为此,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活动:“寻找夏天”和“怎样过夏天”。
12、寻找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对夏天特有的感受,培养学生互相倾听、相互尊重、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态度。
2、通过室外观察、查阅资料、记录填表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合作的意识。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夏天在各地的不同表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资料、录像。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夏天风景图,根据经验回忆再现
1、引导观察,图上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是哪一个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揭题:今天我们要对夏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寻找夏天。
二、找一找
1、出示课本上的八幅图片,辨认一下哪些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特点。
2、举例说说周围哪些事物或活动能够说明或证明夏天的到来。
三、到校园里寻找夏天。
1、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工具、选择观察对象,寻求科学简便的科学方法,常识整理记录结果。(参照课本中“寻找夏天观测记录表”)
2、鼓励学生在集体内部进行交流展示。
四、画一画
你喜欢夏天吗?把你看到的多彩的夏天用笔画出来。
五、我的收获
我找到了夏天,它表现在()。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你们找到夏天了吗?你们都发现了夏天的哪些秘密呢?
2、查一查:查找资料,了解全国各地的夏天在气温、降水、人类活动方面是否一样。
13、怎样过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研究活动,了解人类的过夏方式,知道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2、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选择、准备、安排、探讨等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健康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参考资料(教参)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视听结合
1、思考:夏天的蜗牛为什么要钻到沙土里睡大觉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思考:我们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呢?
3、学生独立阅读背景资料,让学生转述背景资料中的趣闻。
4、揭示课题:怎样过夏天
二、说一说
1、夏天这么热,我们怎么过?
2、在四个实践情境中进行自主设计、自由选择、独立准备、独立安排,从而认识夏天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1)、饮食篇:赶快吃点东西降温!吃什么呢?(引导依据课本中表格调查设计)
(2)、休息篇:按一天的作息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个作息时间表。(3)、卫生篇:夏天该怎样注意卫生?
学生结合平时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在班上反馈,记录下来。
(4)、游玩篇:你认为夏天最好的游玩活动是什么呢? 同桌合作制作一表格。(参考课本第50页)提醒应如何预防中暑?夏天出门最好带哪些东西呢?
三、查一查
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也放这么长的暑假吗?
四、扩展交流
分组议一议:怎样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五、我的收获
今天的活动让我知道夏天原来有这么多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去做。我准备()。
六、活动延伸
1、写一写:把你暑假生活合理安排一下,制定一个计划。(参考课本第52页的制定计划要考虑的问题)
2、议一议:把你的暑假计划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还要调整。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案例1 从恐龙灭绝想到的
设计思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恐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种史前动物,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后却突然间灭绝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恐龙灭绝与自然界环境的变化究竟有哪些必然联系呢?本案例以“恐龙灭绝之谜”为突破口,目的是为了强调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如生活年代、种类、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2)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做科学小实验、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运用语言能力。3)通过学做小医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恐龙灭绝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在研究实践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3)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环保工作中,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
1、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3、进行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4、做好器材准备(有条件的可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时间:3课时
四、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恐龙灭绝之谜
1、目的;安排一次收集资料活动,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收集内容:恐龙的生活年代、种类、名称、外形特点(最好附图片)、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3、收集方法:上网、查阅书籍等。
4、组织形式:以5—6人为一组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5、收集活动记录表:
组长: 记录员: 其他成员:
收集时间: 地点:
收集方法: 记录内容:
6、整理收集的资料,重点讨论恐龙灭绝之谜,掌握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
△活动之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一)安排一次访问活动
1、目的: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造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2、访问对象:家长、老师、行人、邻居、专家等。
3、访问内容:人们对地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的认识。预想问题:1)你认为地球受污染的程度如何?
2)你知道地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3)你了解地球受污染的原因吗? 4)以上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组织形式: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小队长为组长,副小队长负责记录。为了安全,可聘请一名家长或校外辅导员跟随)。
5、访问时间;双休日。
6、访问记录表(略)
访问时间 访问地点
访问对象
参加人员
访问内容
序号 “病症”
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造成什么
(二)安排两个小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动手实践和分析观察能力,加深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实验一:水污染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实验器皿:三个大小一致的鱼缸。
2、实验对象:金鱼6条9大小基本一致,每缸2条)。
3、实验用水:清水(未污染)、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
4、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5、实验结果分析(略)
水质 清水 轻污染水 重污染水
项目
金鱼体色
行动状况
分 析
6、撰写实验报告:准确记录实验目的、过程及结果,得出明确结论,揭示科学道理。
●实验二: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一致的花盆、两棵大小基本一致的文竹、干净土和受污染土。
2、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3、实验结果分析
土质 净土 受污染土
项目
文竹颜色
文竹长势
分 析
4、撰写实验报告
△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目的;请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和专家的探讨,找到解决地球污染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积极探求解决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学做医生给地球开药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药方一
时间:
处方:
医生: 药方二
时间 病症:
处方: 医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
(一)恐龙灭绝之谜
1、感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上时光倒流器,去认识生活在大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的一种动物。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显赫一时。(课件出示书上六幅恐龙图片)问:你认识它们吗?能不能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你还认识哪些恐龙?介绍一下(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讨论
1)可是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使恐龙突然灭绝。你了解到关于恐龙灭绝的哪些观点?(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组讨论:这些观点分别造成了哪些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使得恐龙灭绝?
3、总结 1)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你觉得:恐龙的灭绝跟什么有关?完成填空:恐龙的灭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有关。概括地说,恐龙灭绝与 有关。2)发挥想象:你觉得恐龙适宜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3)我们现在的地球适合恐龙生长吗?(过渡到活动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1、交流采访到的情况:
1)地球受到了哪些污染?
2)这些污染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这些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这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取的?
2、交流实验过程及结果。通过明显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
3、讨论
1)这样的环境恐龙能生存吗?为什么?
2)我们该怎么办?(过渡到活动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请环保部门专家为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主要渗透如何环保)。
2、学做小医生,以小组为单位和专家一起探讨治污染的行之有效的药方。
3、评价谁的处方开得最好。
4、制订行动计划:以小队为单位组建护绿小队、小白鸽小队等,从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开始,制订环保计划并付之行动。
时间 有利于环保的事 评价(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七、活动展示:
绘画作品、队报、图片、录像、实验报告、采访记录(日记)等皆可。
八、活动评价:
评价成果名称:
评价时间:
自我评价意见:
小组评价意见:
值得借鉴的:
需要改进的:
九、活动延伸:
1、发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人共同环保。
2、根据行动计划持之以恒开展环保活动,把每天做过的有利于环保的事记录下来,并在“评价”一栏中打上一颗星。如果每周得五颗星,就是班级里的“环保之星”啦!
3、调查:平湖受到哪些方面污染/如何解决?可以写成文章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十、活动建议:
本活动有一定难度,适合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开展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等 活动前教师一定要细心辅导,活动后要指导学生及时填写有关表格,写好总结材料。有些活动应提前进行。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延伸活动,使活动能扎扎实实开展下去。
案例
2、小小设计师
一、活动意义:
“设计师”这个称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一般是不会把它和自己相联系的。应该讲大部分的人都这么认为,设计房子、衣服、室内装饰等都是设计师的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和家庭环境的设计者。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主题:分别是设计生活用品和设计我的小天地。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活动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体现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学习活动,通过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本案例中我设计的是第二个主题,这个专题在学生尝试设计一件生活用品,获得初步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设计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较大的设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由于设计的素材更多,设计的自主性更大,设计的要求也更有挑战性,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这些,我在设计活动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等能力为主导思想,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意的一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并认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创造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及学校活动的思想,使他们主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活动重点:通过创作设计物品或环境,培养学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思想,并且其作品的不同的个性。
(三)活动难点: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创造适合的物品,并具有美感,使其有开拓创新的思想。
(四)活动时间:三课时
(五)活动准备:
1、各种现代家庭内部设计图和一些布艺宣传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用或者制成课件)。
2、前一节课设计的各种生活用品及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实用的小用具。
3、要求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窗帘、沙发布。准备画图用的美术纸及各种画图工具。
(六)活动过程:
1、展示评比:
(1)展示上节课设计的小物品。比如自己设计的小靠垫、玩具箱小书架等,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一环节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学生评比。
这个物品有什么优点或不足;这个物品的创意好在哪里;认为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有些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更能体现自身的品味,发挥各人的想象,使作品更有创意。)
2、参照对比:
(1)出示几幅具有现代风格的儿童卧室设计图。设问:这样的环境给人怎样的感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
(2)学生发言:这样的环境整洁舒畅,色彩淡雅,富有童趣,特别是物品的设计精美。(3)出示一幅乱七八糟的卧室图。设问:你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何改进的好办法?
(4)讨论:对这样的环境你有何改进的方案或可以应用哪些我们同学们设计的物品?(通过两种图不同效果的比较,激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使其有改进的欲望,同时也有改进的方向。)
3、引导创意:
(1)出示几幅各色布艺宣传图片(许村几家布艺厂的广告明信片)。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布,能把这些布做成这样的物品,能把前面这个房间打扮得很美吗?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布原来可以做成那么美的作品时,参与的欲望和动手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特别是有些学生用的是自家的产品,那种自豪感就油然而生。)(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出更实用更漂亮的物品呢?
(3)小组讨论汇报:参考现有的产品、查资料、请教厂里的设计师„„
(4)出示室内装饰效果图。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评议,认为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潜能。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思想。)
4、初步创意:
(1)讨论:我们手中的布还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物品?
(2)小组汇报:除窗帘和沙发外,可做床罩、床单、桌布、各种电器的外套等大物品,还能做杯垫、鞋套、墙上的杂物袋、布贴画„„
(3)引导:我们要把生活的环境装扮得很美,只利用布产品是不够的,还应利用哪些小物品?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通过前面图片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美化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经教师这么一点,思路就打开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4)小组研究结果,发现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如花瓶、鲜花、小挂件、水果、各种画等,甚至书也是新式的一种既实用又有价值的装饰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发现他们内心丰富的色彩。)
5、研究创意:
(1)讨论:怎样才能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我的小天地”?分小组研究或找同 伴合作。
(2)研究结果汇报:写一则设计方案,画一幅设计图,用各种物品制作一些装饰品来点缀。
(3)制作的形式: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好朋友合作或个人。(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和制作方式,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6、课外制作:
(1)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个人的喜好、制作水平等来完成设计,可听取朋友或家人意见,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程度。(这个活动扩展到课外,是为了更发挥个人之长,体现不同的情趣和个性,以便取得与课内不同的效果。)
(2)画一画:用我们学过的图例来表示房间中的物品,设计自己学习生活空间。(3)写一写:写一份自己小天地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摆放哪些物品、物品放的位置、自己还要制作些什么物品等。
(4)做一做:根据个人需要,用布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些小物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开展活动的又一个目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更能体现不同的个性需要。)7 成果展示: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或实物,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设计的意图及设计效果。
(2)议一议:这个设计你认为最好或不足之处在哪里?
(3)评一评:从设计形状、材料、颜色、布局等来总体看评出“智慧奖、环保奖、奇思妙想奖、创新奖、精美奖、能说会道奖„„”
(对劳动成果的肯定是对劳动者的最好奖赏。虽然我们学生的作品是幼稚的,简单的,有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激动过,思考过,做过,他们学到的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8、活动扩展:
(1)试一试,根据教室的情况布置好我们的教室,大家评价一下是否合理并有创意。(2)做一做,帮助低年级布置他们的教室及黑板报。分组进行并且评比。(3)自己的房间或家中的一个房间布置好,并让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
(4)评一评,给经常自己整理房间或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评出“小小设计师”和“生活小帮手”的称号。
案例3 力与生活
设计思路: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我们日常所观察的现象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就是运动,可以说力学是个运动的科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掌握获得科学概念的能力,本案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设计了三个专题,即“摩擦力与生活”、“省力”、和“反冲玩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实验等直接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为培养21世纪探求科学奥秘的人才奠定基础。
<一>摩擦力与生活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动手试验,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通过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橡皮圈、纸盒、小棍或铅笔。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质疑。
1、出示背景资料设计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为什么在冰上能飞速滑行,而在地面上推重物就那么费力呢?(进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出活动主题。)
二、做一做。
让学生用手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摩擦,体验不同的感觉。让学生知道这种在两物体接触面见摩擦是所感觉到的不同大小的阻力便是摩擦力。
三、说一说。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四、做摩擦力试验。
1、根据试验步骤做好纸盒。
2、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拉动纸盒,对橡皮圈被拉开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分析,探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填写试验表格。
五、说一说。
1、出示资料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摩擦力的?又是如何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实例吗?
六、我的收获。
我从试验中明白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系。我想出一个 办法,使我的。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二>省力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怎样能够省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尝试动手设计或制作一件省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动脑动手的活动过程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线轴、金属丝。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常常想出许多省力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省力的办法。
二、想一想。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四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2、你有办法让图中的人省点力气吗?快帮帮他们。
三、说一说。
1、你想出了哪些办法?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说一说,以便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究。
四、试一试。
1、根据试验步骤做一个简单的滑轮,试试能否省力。
2、你还设计了哪些实验,找到它们省力的原因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省力?是怎样省力的?
3、填写实验记录。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利用、、可以省力。我想出了 个省力的新办法。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有一箱苹果,要把这箱苹果从一楼搬到三楼,用什么方法能省力?
2、试一试:为你的家庭或学校设计一种省力的工具。
<三>反冲玩具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知识源与实践。
2、在动脑想、动手做的过程中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鸡蛋、针筒、蜡烛、火柴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钻天猴”和火箭是怎样升上天的吗?
2、它们是靠反冲力升空的,是一种反冲现象。所谓“反冲现象”就是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二、试一试。
1、把气球吹鼓,再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2、把一个洗涤灵的瓶子制成喷水转筒,从转筒下方洞的斜向喷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通过做前面的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三、做一做。
1、分小组,根据实验步骤做“喷气鸡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喷气鸡蛋”跑得快、跑得远。
3、你发现了什么?还能改进这个玩具吗?
四、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反冲力的作用。我利用反冲力设计了 个玩具。
五、活动延伸。
1、试一试:你能试着做一个反冲船吗?
2、比一比:谁做的反冲玩具好玩。
案例4 神奇的纸
设计思路: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为人类提高了一种轻便、价廉、又能大量生产的书写材料,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及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的变化越来越大,纸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纸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作用?本案例通过“不同形状的纸”和“精美的纸制品”两个专题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示。学生通过对这两个专题的学习,将会进一步了解纸、认识纸,提高充分利用纸的能力,进而培养自己开发、研究纸的兴趣。
<一>不同形状的纸 活动目的:
1、对不同形状的纸具有不同的“本领”的研究,激发学生研究身边的纸的兴趣。
2、对各种形状哲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搜集、制作、检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剪刀、铅笔等。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纸是人一生始终离不开的“亲密伙伴”。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纸呢?这些纸都分别用来干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将对纸进行一次“再认识”。
二、说一说。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
2、这些纸都是什么形状的?
3、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些形状?
三、想一想。
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画,思考图中哪种形状的物体承受力比较大?
四、做一做。
1、小组做实验,改变一下纸的形状,看看哪种形状的纸支撑书的数量最多
2、填写实验表格。
五、比一比。
1、用硬纸搭一座纸桥,看看谁搭的桥承受力最强。
2、想办法把自己做的纸桥能够承受的中量检测出来。
3、填写实验记录。
六、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所做的纸桥感到。我明白了不同形状的纸承受的重量。
七、活动延伸。
1、想一想:把纸做成不同的形状还能做成什么?这些形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试一试:你能让普通纸或旧报纸站起来吗?用能站起来的纸做一间小房子,有可能吗?
<二>精美的纸制品 活动目的:
1、通过用纸制作各种精美制品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身边各种纸张,并把它们 制成精美制品的兴趣。
2、通过纸制品的研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纸。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认识。
纸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不信,你瞧!(教师出示背景资料的挂图)
二、研究活动。
1、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片,问:你玩过或做过这些纸制品吗?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这些纸制品都有什么用呢?
三、实践活动。
1、想自己动手做一件纸制品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精美的纸卡吧。
2、根据实验步骤做纸卡。
3、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纸卡最精致、最漂亮。
4、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请你用纸制作几种各具特色的贺卡或礼品,并把你认为最好的一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纸的神奇还表现在。
五、活动延伸。
1、做一做:收集或制作各种纸制品,举办一次纸制品展览会。
2、说一说:根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的纸制品,编几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案例5 玩石头
设计思路: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一些特殊的石头还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让学生去认识各种石头、了解石头对研究自然界地质变化、生物进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动手动脚操作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让学生从两个侧面对石头有所了解。第一个专题是“收集石头做标本”。内容以了解石头的各种类型,制作石头标本为主。第二个专题是“石头告诉我们”。主要是通过了解、认识化石得出石头对研究地壳运动、生物进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专题围绕一个“玩”字,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类型石头的特点和作用。利用石头大形状和质地,让学生做出许多有趣的石头玩具,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以及动手动脚操作能力。10.收集石头做标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石头,激发学生对研究石头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收集石头,查找有关石头类型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石头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收集一些石头做标本。精美大石头图片,少数石头实物。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导入。
1、出示许多精美石头图片及一些实物,让学生在惊叹石头标本之精美的同时产生想细致了解石头,并想自己动手采集、制作的愿望。
2、教师:喜欢这些石头吗?它们可不是人类的杰作,而是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石头。
二、活动组织:
1、出示课文第37页的5幅图,引导观察、辨别。
2、小组讨论这些石头所属的类型。
3、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如雨花石形成的原因;砾石有什么特点以及象牙化石的作用、形成的过程。
三、查一查:
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石头呢?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四、做一做:
1、怎样才能拥有精美的石头标本呢?(平时留心搜集)
2、制作标本:(分组合作)(1)、制作标本盒(2)、把纸条粘在盒中,隔离出一个小盒,然后把棉花垫在下面。(3)、把岩石摆放进标本盒,要把岩石最漂亮的一面朝上。(4)、展示制作好的标本盒。
五、我的收获:
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我知道了许多种类的石头,有()、()、()、()„„还知道了制作石头标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看了石头标本并通过实际操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二、讨论研究:
1、每人将自己课前搜集的石头放在桌子上。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这些石头的特点。
3、说说你是如何搜集到这些石头的。
4、制作石头玩具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石头,准备用它来做什么玩具,如何设计?需要哪些材料?
三、活动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下两题自选其一)
1、做“做一做”中的石头小鸟。
2、用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石头玩具。
四、奇石博览会:
将搜集到的奇珍异石收集起来,办一个“奇石博览会”。
<一>石头告诉我们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化石的外形来给它们起名字的活动,激发学生广泛认真地研究石头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研究化石来了解生物的起源进化和地球上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欲望。活动准备:
鹅卵石若干个,教学挂图。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借用课文第41页《琥珀》一文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想一想”中的化石图片,引导仔细观察。
1、想一想图上都是些什么化石,有什么特征,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相似。从化石上可以推测出什么。
2、在课文中填空。这个石头像(),它的名字叫()。
3、引导思考:科学家们发掘化石,研究化石有什么用呢?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有能让人们知道什么呢?
三、议一议(小组讨论)
1、第一幅图是一枚卷螺化石。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每幅图片的化石自述。体会地球上生态环境的变迁。
2、第二枚是螃蟹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结果。
3、第三幅是恐龙骨骼化石。了解当时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状况。
4、在课文中填空:现在关于我们的传说和科学研究不计其数。因为,研究我们孔龙家族可以()。
四、试一试
1、出示图片,观察:知道下面的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把你对图的破译结果告诉大家。
五、查一查
1、出示卵石实物,引导观察,结合课前所查资料,说一说:
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六、我的收获
今天我又认识了许多石头,它们告诉我们()。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石头在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用途?
案例6 多彩的夏天
设计思路:
夏季是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学生对于它并不陌生。但是,人、动植物、天气等在夏天都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暑假生活如何安排才更有意义等一系列与夏天有关的问题,恐怕学生很少去想。夏天,阳光强烈,气温较高,人易中暑、易晒伤、易疲惫,应该采取哪些科学的保护措施,这些都需要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实现自我保护。正确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暑假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在有限的暑假生活中,他们可以去 感受更多积极、正面、美好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接触社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为此,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活动:“寻找夏天”和“怎样过夏天”。
<一>寻找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对夏天特有的感受,培养学生互相倾听、相互尊重、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态度。
2、通过室外观察、查阅资料、记录填表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合作的意识。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夏天在各地的不同表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资料、录像。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夏天风景图,根据经验回忆再现
1、引导观察,图上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是哪一个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揭题:今天我们要对夏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寻找夏天。
二、找一找
1、出示课本上的八幅图片,辨认一下哪些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特点。
2、举例说说周围哪些事物或活动能够说明或证明夏天的到来。
三、到校园里寻找夏天。
1、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工具、选择观察对象,寻求科学简便的科学方法,常识整理记录结果。(参照课本中“寻找夏天观测记录表”)
2、鼓励学生在集体内部进行交流展示。
四、画一画
你喜欢夏天吗?把你看到的多彩的夏天用笔画出来。
五、我的收获
我找到了夏天,它表现在()。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你们找到夏天了吗?你们都发现了夏天的哪些秘密呢?
2、查一查:查找资料,了解全国各地的夏天在气温、降水、人类活动方面是否一样。
<二>怎样过夏天 活动目的:
1、通过研究活动,了解人类的过夏方式,知道怎样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2、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选择、准备、安排、探讨等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健康的意识。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参考资料(教参)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视听结合
1、思考:夏天的蜗牛为什么要钻到沙土里睡大觉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思考:我们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呢?
3、学生独立阅读背景资料,让学生转述背景资料中的趣闻。
4、揭示课题:怎样过夏天
二、说一说
1、夏天这么热,我们怎么过?
2、在四个实践情境中进行自主设计、自由选择、独立准备、独立安排,从而认识夏天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1)、饮食篇:赶快吃点东西降温!吃什么呢?(引导依据课本中表格调查设计)(2)、休息篇:按一天的作息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个作息时间表。(3)、卫生篇:夏天该怎样注意卫生?
学生结合平时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在班上反馈,记录下来。(4)、游玩篇:你认为夏天最好的游玩活动是什么呢? 同桌合作制作一表格。(参考课本第50页)
提醒应如何预防中暑?夏天出门最好带哪些东西呢?
三、查一查
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也放这么长的暑假吗?
四、扩展交流
分组议一议:怎样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五、我的收获
今天的活动让我知道夏天原来有这么多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去做。我准备()。
六、活动延伸
1、写一写:把你暑假生活合理安排一下,制定一个计划。(参考课本第52页的制定计划要考虑的问题)
2、议一议:把你的暑假计划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还要调整。
案例7 勤俭节约
一、内容: 勤俭节约演讲稿
勤俭节约名言、警句、格言 勤俭节约故事 勤俭节约手抄报 身边勤俭节约的表率 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勤俭节约辩论会
勤俭节约的文章、诗歌、儿歌、勤俭节约的倡议书 勤俭节约作文 勤俭节约金点子 勤俭节约漫画 勤俭节约制作
二、课时的具体安排:
调查学校中的浪费现象。(课余)
调查各种浪费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涉及到危害和对各方面的不利。(2课时)
查阅相关的资料(2课时):小故事、格言、名言、警句、诗歌(朗诵)。
勤俭节约手抄报制作(课余)
勤俭节约金点子、倡议书活动(2课时)
勤俭节约漫画制作(课余)废品利用小制作(2课时)
三、主题确定的背景(情境描述):
学生在学校经常乱丢学习用品,教师的讲桌上总是会出现整支铅笔,整块橡皮没有同学要。洗手后经常不把水龙头拧紧,看见水龙头在滴水也意识不到要去关一下。中餐就餐时经常倒菜倒饭,不爱惜粮食,放学回家就去买零食,时常向父母伸手要钱。教室中的电灯、夏天的电扇经常开着,出去到专用教室上课也不及时把教室中的电器关掉。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体会不到父母赚钱的心酸,乱花钱的现象特别严重。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决定在五至六年级准备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勤俭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阶段:
一、设计调查表,调查学生的现状。(2课时)小调查1
1、你自己在环保节约方面做的怎么样?(请在相应的答案○打√)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偶尔能做到 ○从来没有做到
2、离开家时,把电器开关关上。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偶尔能做到 ○从来没有做到 3.水龙头滴漏时,我们用容器把它接下来,然后再请人抓紧修理。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偶尔能做到 ○从来没有做到
4、手中的纸能合理利用。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偶尔能做到 ○ 从来没有做到
5、水龙头没有拧紧,及时上前将它拧紧。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偶尔能做到 ○ 从来没有做到
6、就餐时能吃完盘中的饭菜。
○每次都能做到 ○经常能做到 ○ 偶尔能做到 ○ 从来没有做到
7、生日爸爸妈妈花钱庆祝
○同意 ○没意见 ○不同意 小调查2:请选择,如果选择其他请写明。
1、你的零花钱主要花与哪些方面?()
A、零食/饮料 B、学习辅助书籍 C、运动服装/鞋子 D、电子游戏软件 E、其他
2、你每个月大约有多少零花钱?()你会花掉多少钱?()A、5—10元 B、10—20元 C、20—30元 D、30—40元 E、其他
3、周末你喜欢到哪里就餐?()A、家里 B、饭馆 C、野餐 D、其他
4、你最喜欢玩的事情是?()
A、去公园 B、在家里 C、打游戏 D、逛街 E、其他
5、你觉得你父母每个月挣钱多吗?()
A、很多 B、一般 C、刚好够用 D、很少 E、其他
二、学生调查生活中其他浪费的现象。(1课时)
小组合作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很多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造成了国家很多的损失,小组发挥自己组成员的能力,去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活动实施阶段: 反馈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寻找对策。(4课时)
根据你的调查和发现,你发现了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的现象?(指名回答)你觉得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 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反馈
得出结论: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每件小事做起,杜绝身边的浪费现象。搜集相关的资料
小组收集关于勤俭节约方面的资料。资料收集小组分:诗歌组、名言警句组、故事组、小品组、其他组。分组活动
收集好小组的资料。活动反馈课。(2课时)
(一)、情景在现、寓理其中
1、伟人篇:
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请故事组的同学来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
我们身边也一定又这样的同学,你发现他们的良好的品德了吗?说一说。
2、节约篇:
每天中午就餐后,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顿饭吃下来,洒满桌子、满地都是饭菜;有的同学打一盒饭,只吃了几口就倒掉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吗?观看小品《小华后悔了》。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你们可曾想过在贫穷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同龄的小朋友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了。
3、调查篇:
调查报告《水和电》。
队员(5人):我们都是水,你们知道吗? A: 一吨水可以发电5410度。B: 一吨水可以磨粉34袋。C: 一吨水可以生产药片2000片。D: 一吨水可以炼钢130公斤。齐:节约一吨水,为国为民作贡献!队员(5人):我们都是电,你们知道吗? A: 1度电可以生产化肥3公斤。B: 1度电可以织布7米。
C: 1度电可以炼钢30公斤。D: 1度电可以供洗衣机使用5小时。E: 1度电可以缝制衬衫10件
你们还对自己家里的水电进行了调查,有什么收获吗?进行汇报。
4、朗诵篇
我们有很多的警言佳句,很多的诗歌都是歌颂勤俭节约的美德的,下面我们就有情诗歌朗诵组的同学带来的收获吧。
(二)、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白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节约不浪费,爱劳动,爱创新,从小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做个勤俭节约的乖孩子!制作手抄报。(2课时)
小组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勤俭节约的手抄报制作。对制作的手抄报进行展示。
勤俭节约金点子、倡议书活动。(2课时)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古代又很多的名人都能够做到勤俭节约,我们的身边也又这样的同学,他们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为了号召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勤俭节约”的队伍中来,请同学们出一出金点子,看看同学们能想出什么好的点子?
为了使大家都能响应这个活动,我们一起行动制作一份倡议书,倡议身边的人士都能做到“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漫画制作。(2课时)
小组活动:将生活中浪费的现象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利用废品进行小制作。(2课时)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废纸、瓶子等用过的物品,我们能不能将这些物品进行再利用那?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脑筋,用一用自己的双手,将我们身边的废品进行再利用再制作,看看谁的作品完美。
第四篇:高中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教案
高中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教案
--------关于圣诞节与中国节日的异同
张永岗
一、学习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各地学生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节日准备着;各商店也不失时机,装点着圣诞树,其店员扮成圣诞老人兜售着精美小商品;一些媒体也在大肆渲染,积极营造节日气氛。我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这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习目的
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
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3.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学习重点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纵观周围的节日气氛,大家似乎在模仿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圣诞节在中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学生需要仔细了解的地方。
四、学习难点
大家都知道过圣诞节时要装点圣诞树,吃圣诞大餐,唱圣诞颂歌,甚至还有圣诞老人。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这些节日特征是同时形成的吗?它又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演变与扩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五、学习内容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建议活动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圣诞节在中国》的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二学生,所以给出了“圣诞节文化”、“中国式的'圣诞节'”两个方面的子课题,并附上了活动建议和提示。(见附一和附二)附一 圣诞节文化 活动建议:
1.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大家所知道的圣诞节。2.到图书馆或网站查询相关资料。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它兴起于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2.圣诞颂歌有哪些?圣诞礼拜时必唱的歌曲是什么? 3.圣诞老人是怎样出现的?在节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4.圣诞树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什么?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5.常用的圣诞祝福语有哪些?
6.你吃过或见过圣诞大餐吗?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食物是什么? 7.西方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 附二
中国式的圣诞节 活动建议:
1.询问亲戚朋友,了解他们过圣诞节的情况。2.深入社区,听取群众意见。3.上网查询其他相关资料。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全体中国人都喜欢过圣诞节吗?有没有年龄特征和区域特征? 3.中国人过圣诞节时用的圣诞树有无自己的民族特色? 4.中国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会举行崇拜仪式吗?
5.有些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6.喜欢圣诞节都是为了享受节日的快乐吗?有没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商家为了赢利。7.你对圣诞节的态度如何?
六、学习过程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难度,整个活动时间累计为18个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问题提出与选定(1课时,提出所需学习的内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2.小组分工与合作(1课时五人一组,责任到人)。
3.素材搜集与整合(10课时,上网2课时、进图书馆2课时、社区调查4课时、整合2课)。4.成果商讨与定稿(3课时,剪辑录音、图片,组织书面材料,写出学习心得)。
5.成果展览与评价(3课时)。
七、学习成果
1.从研究性学习这一角度来考虑,活动后掌握的内容要反映出来,所以要求每组学生搞一个成果展。
要求:(1)关键词及圣诞节祝福用语要求用英语表述。
(2)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展示一件成果,有引用的地方要注明出处。(3)要注意图片的排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2.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道德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汇集在档案袋中,并标明出处。
要求:档案袋中应包括活动中搜集的所有相关资料及一份活动小结。
3.从信息的交流与讨论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上一堂汇报课,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就有关内容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要求:把活动中所探索研究的新内容,用一次独具特色的汇报介绍给大家。
八、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研究过程中的度、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况都应该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定,具体评价方法如下表。(见附三)附三
1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有无责任感
2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是否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独立查询资料数量以及档案袋的建立(具体展示、说明)
4个人承担的任务有无完整的记录(文字、录音和摄影均可)5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用实例加以说明)6活动成果的展示 7活动成果的汇报 评价等第:优良中差
第五篇: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教案
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国的圣诞节
一、此研究活动提出的背景
随着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圣诞节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圣诞期间这方面的知识及话题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的目的1.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能力。
2.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3.学生在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同时,形成小组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团体意识。
三、研究的重点
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中国圣诞节的了解,借助自己从书本上和网络上了 解到的西方的圣诞节的相关信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 异。让学生了解到圣诞节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圣诞节在中国不断产生的变化以及 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都是该活动的重点。
四、研究的难点
实际上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资料查询 和材料整理,这将会是学生在次活动中的一个难点。
五、研究的成果
要求每组学生上交一个成果。上一堂成果汇报课,各组以口头报告的形式 就有关内容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六、研究的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情况都应该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定。
评价等第优 良 中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