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段画图法教学策略
低段画图法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这就有必要在第一学段渗透“画图策略”。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在一年级,教材出现了大量的情境图、实物图,画图策略处于萌芽阶段;二年级(下册)开始出现直条图呈现信息,逐步抽象数量关系;三年级(上册)正式教学线段图„„教材的安排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对画图策略逐渐认识、理解、运用的过程,为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表象与经验。可以说“画图”策略孕伏于第一学段教材中。那么,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怎样“渗透”画图策略,为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一、引导学生读懂图 第一学段教材呈现的图,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呈现信息。通过具体场景或直观图呈现信息。如,一年级(上册)解决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教材多次呈现了类似下面的图,要求学生从图中找到条件和问题并解答。2.明晰概念。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如,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单元,教材呈现了木块、花朵、小棒、胡萝卜、金鱼、小朋友等多组实物图,每种实物都展示着相同的几份,求一共是多少。这样就为学生积累起大量感性的材料,从而逐步体会到乘法的本质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3.揭示关系。借助直观图直观地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一年级(下册)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教材出示花片图表示两数之间的相差关系: 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材出现直条图清晰地揭示了一倍与几倍的关系。如何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呢?以倍的认识为例,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首先,整体观察,找准对象。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找准关注对象。本图情境为3个小朋友在数花坛中各种花的朵数,关注对象为花的数量。其次,有序读图,读准信息。(1)按题目叙述顺序读出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2)从总体到细节读出关系:总体看图上黄花多,蓝花少;再注意细节,图上将2朵蓝花圈起来看作一份,将黄花也每2朵一圈,有这样的3份。再次,据图思考,分析关系。(1)整合信息: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蓝花2朵一份,黄花每2朵一份,有这样的3份。(2)抽象关系: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3)解决问题:求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就是求“6
里面有几个
2”,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引导学生感悟图 根据第一学段教材特点,可重点向学生介绍两种图:一是直观图。直观图利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它“简缩”了题目中的次要成分,把主要成分全面而又直观地展示出来,是第一学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喜欢采用的形式。二是线段图。线段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第一学段的线段图往往用来反映两个量之间“比一比”的关系,包括比多比少和倍数关系。以三年级(上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向学生演示画图过程,引导学生动态学习“画图策略”。1.读题,把握信息。师生齐读例题:一条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明确条件与问题。2.画图,呈现信息。例题共有三句话,教师读一句话完成画图的一个步骤,特别是让学生注意: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应与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起点对齐,并用3条表示裤子价格长度的线段较准确地表示出上衣价格是裤子的3倍。(图略)
3.读图,梳理关系。带领学生据图理解题意:将裤子的价格28元看作一份,上衣的价格是这样的3份。问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就是问把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合起来一共要多少元。4.思考,解决问题。要求买一套衣服多少钱?从图上看出裤子的价格已知,是28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因此,可以先求出上衣的价格,再与裤子的价格合起来。同时,我们从图上也发现:可以先求一套衣服是几个28元,再算出一共多少元。5.反思,感悟价值。回顾过程:刚才我们是怎样用线段图来反映问题信息的?你觉得这样表示有何好处?通过画图,你在解题过程中有没有获得新的启发?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教师示范画图的过程就是动态地向学生逐步展示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在边读题边画图、边画图边思考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画图的方法,感悟画图策略的过程与价值。
三、帮助学生逐步尝试画图 伴随着以上两种读图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画图。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线段图;画出第一步图,提供画图的大体框架,引导学生接着往下画;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独立画图,对于可能出现的信息呈现不完整,关系表达不准确等问题,教师要利用面批、纠错等形式认真、耐心加以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需要画图?画怎样的图?画图时有什么注意点?有了图怎样进一步思考?等等。
第二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一、我们的困惑
“汉字难认,汉语难学”已是众所周知的一大难题。我们现行使用教材北师大版本低段规定的识字量特别大,而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相对又比较枯燥乏味,老师经常上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却不高。对于老师来说,常感到每周语文课时相对较少,课堂上虽然花了大力气,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一直拖着汉语语文学习的后腿,使学生迟迟不能进入自主、自在的阅读发展期。因此,攻克“汉字难认”这一难题,是我们长期执教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还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新课标切实提高低段识字教学质量,成了我们目前教学存在的巨大困惑。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识字教学强调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识字教学中三维目标不能有机整合,教师太注重基础目标的达成,不太注重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小学低段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通常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了解得不多,因此学生识字自主性不强;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没有完全发挥好教材的激趣作用,使得学生兴趣不太浓厚。
(二)学生识字途径较单一 识字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课堂识字教学以及效果达成,却不太关注学生的课外识字途径。作为教师必须针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进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识字教学没有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各班学生生源差距较大,一部分孩子识字起步比较早,本学期的生字一些孩子已经全部会认,而一些孩子学前识字比较少,在课堂上识字速度比较慢,由于教师过于赶教学进度及对学情的把握不充分,使识字教学没有完全因材施教。
三、有效识字教学策略 针对识字教学的现状,我们把探究课堂识字教学策略作为研究重点,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积极、热情、自主、独立地识字;同时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使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在教研中真正得到发展。经过两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们寻求到了以下一些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即分散识字。它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因此识字就不是孤立的,汉字被置身于广阔的语言文字背景中,放在文章的整体之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从另外的角度看,字、词、句、段、篇是相互联系的,符合课文教学的系统观和联系观。这样,学生对生字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文随进去,我们又感到很困惑,上期在操作过程中识字与阅读这二者就没能很好地结合,一堂课有时比较注重识字,而儿歌的韵文美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有时一节课书声琅琅,感情朗读也很到位,学生的识字效果却不太好。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在这方面又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尝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句子到词语,利用词卡,指导感情朗读词语,在反复朗读词卡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生字的印象,读词时进入一种情景,把韵文美突显出来。比如在《老树的故事》教学中,当孩子们在提第一个问题时,指导朗读“这么大”让孩子做动作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反复读好“这么大”这个词,使学生加深对生字“这”的印象。在后面每个小节中都有类似的处理,比如:一百岁、谈话、音乐家、礼服、告诉。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运用随文识字策略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学习效率更高。我们试图将随文识字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例《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第三册十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画”,学习本单元旨在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好。结合本班实际在这篇文章我们以投放“随文识字”策略为主进行教学,将识字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结合,在随文识字中促进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巩固识字,取得了好的效果。
1、在导课中随文识字
以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出示“一盒彩笔”的词卡,指导朗读词卡,使学生加深对“盒”字的形象,再引导学生观察“盒”字,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加以识记,课堂上学生也找出了该规律,识记效果好。由于在本课还要求写“盒”,因此让学生在课桌上书空巩固记忆,课后,学生都掌握了“盒”的书写。
2、在初读中随文识字
扎实初读是进一步理解赏析课文的基础,在初读中,我们继续投放随文识字策略。首先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倾听过程中随文识字。在检查全班齐读课文时,遇到多数同学将“明月”“宝藏”“结满”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相机停下来指导,先读词,再放回课文中随文朗读,真正将随文识字落到实处。
3、在精读中随文识字
本文韵律优美,诗歌由两幅画组成,一幅是美丽的今天,一幅是明天的理想,在教学中我以老师与学生一起画画的方式感知语言文字,将画画与语言文字的理解相结合,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理解想象中指导感情朗读。例教学中让学生画“连绵起伏的远山”时,相机出示“连绵起伏”的词卡,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示“连绵起伏”的样子,并指导读词,再放回句子中感受,由词到句,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生字“绵”的识记。再让学生画“将中秋明月挂在山尖”时,学生在“挂”时出了错,这时我没有去帮忙,而是让同学帮助,理解“挂”的动作并巩固识记“挂”。在识记“饥荒”时,采用换词法理解识记。其他生字在教学中也类似处理。
(二)目标识字策略
目标识字策略即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有既定的目标,在教学中加以重点指导。
1、课外目标识字
学生生源的差距使得一部分孩子识字起步比较早,本学期的生字一些孩子已经全部会认,而一些孩子学前识字比较少,在课堂上识字速度比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目标识字策略加以尝试。也就是每个月初,我就把当月要学习的生字打印出来涂上醒目的颜色将它贴在黑板报或墙上,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字是我们这一个月要认识的生字朋友,你可以提前和他交朋友,经常去和他打打招呼,下课后我们教室后面就经常会围一些孩子在那里认字,会认字的孩子也很乐于当小老师,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有个别孩子最初可能不太感兴趣,可是贴上的字颜色鲜艳,经常刺激她的视觉,加上经常听一些孩子认,应该在他的识字上有一些帮助。
2、课堂目标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不认识的字作为认字目标,可以在齐读完课文后和文中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认识它就大声和他打招呼,不认识就向他招招手,也算打招呼。老师将孩子现在不认识的字标上三角符号,这就使得本节课的识字有了方向,在后面的教学中注重指导孩子不认识的生字。学完课文后又有一个检查的环节,再次和生字朋友打招呼,如果还有少数孩子不认识极个别的字就让小老师再教。目标识字针对性更强,学生也比较喜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三)趣味识字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认字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好奇心强,持久性弱,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让他们对学习汉字保持新鲜感。
一个月以前,在校本教研中我上了一节《小鱼的梦》当时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兴趣不浓厚,后半节课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了,如何提高兴趣呢?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放在了首位,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试图在听读识字、随文识字中增加趣味识字策略。例《雪地里的小画家》在检查学生读生字过程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和生字朋友打招呼,为脚印找主人我试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狗、牙、梅”三个生字的识记。在巩固识字中我利用开火车、为生字找拼音的游戏激发孩子巩固识字的兴趣,扩大参与面。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动作、语言、编谜语、编儿歌等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低年级学生喜欢活动,教师教学中适时地展开对教学有帮助的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汉字变成学生乐学的伙伴,使他们“乐此不疲”,不仅如此,学生在游戏中认字,使他们摄入再认这个字的很多冗余信息,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多个能激活信息提取(汉字再认)的点,对生字再认起到很大的帮助。
(四)课外识字策略
一直以来,低年级识字教学总是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教材上。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教学生认字的机会和渠道,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些课堂之外的资源,那我们的识字教学将会有趣许多,也轻松许多。
1、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生字,特别是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也有所感悟;它还可强化识字方法,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大量阅读不单是识字量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积淀更多文学功底,语文素养将得到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定期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利用微型课和古诗诵读对学生进行指导,拓展识字的渠道。另外还经常让学生讲讲自己在阅读中了解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体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渐渐地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并养成了一些好的阅读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例如校园中各办公室、功能室等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橱窗里的宣传标语等都是宝贵的资源,校园里的这些汉字就在身边,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注意它,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碰到学生时,常把其拉到身边问问:这写着的是什么?在生活中,街道的名称、商店的店名,各种商品的名称、广告,也都是识字教学极为宝贵的资源。买衣服,可以认认衣服的拍子;买生活用品时,除了认认商品的名称,还可以看看他的用途,不认识的字主动问家长。试着向父母讲讲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在识字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汉字的习惯,使学生轻松识字。学生认字的巩固问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生活识字不仅使学生能利用表象记忆,还因为生活中的认字资源是与学生常常见面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瞥几眼能起到了多次强化的作用,使所认的汉字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甚至永久记忆。
(五)写字巩固识字策略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等,使他们能写得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不仅可以使他们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学习活动,而且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另外,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同时也可以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有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将认字与写字分开教学,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孩子们很喜欢写字,经常有孩子下课围着我问什么时候写字,我就想既然孩子们对写字的兴趣这么浓厚我为什么不将认写相结合呢?可是课堂时间只有这么多,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写字教学?为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我会问“这课哪个字最难写呀?告诉小组同学,说说难在哪里?”孩子们总会在认真观察了田字格里的生字后,根据各自的认知差异,提出了自认为最难的字。这时仿佛学生成为了老师,他们很快把所学的所有生字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巩固,特别还郑重提出了容易写错的地方。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先自主观察生字特点,再集中写字,同时批改,三管齐下,不仅提高了课堂写字效率,而且孩子们的字写得更好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认字量,并将这些字层次化、结构化地储存,便于学生提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识字技能并且学习运用这程序性知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将使学生成为认字的“快手”,顺利完成所要求的认字目标。
第三篇:画图凑数法教案
画图凑数法
知识要点
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每只小动物都只有一个头,可腿的条数却有多有少。把不同的动物关在一个笼子里,告诉我们它们头的个数和腿的条数,我们怎样知道小动物各有几只呢?下面介绍一种“画图凑数法”,这种方法会给我们解答这类问题带来方便。
哪吒智闯水晶宫---水神和火神
哪吒回到海里,感到有些饿又有些口渴,他想去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弄点喝的,哪吒来到水晶宫,这里好吃的好喝的真是琳琅满目,哪吒感叹道:“这么多美味的东西,不过我不稀罕,等我取回宝贝们,我一定回家让母亲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豆沙包。”,哪吒喝完水刚想离开,听到有人在争吵,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水神和火神两兄弟在争吵,只见火神气的满脸通红,水神气的满脸碧绿,他俩见到哪吒,便拉他过去评理,哪吒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明白,原来哥俩为了一个问题在争吵,“有蛐蛐和蜘蛛一共5只,又知道它们一共有36条腿,那么有几只蛐蛐,几只蜘蛛?”哪吒没空管闲事,便说明自己来是为了取回自己的宝贝混天绫,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火神和水神拍着胸脯说:“你帮我们分个胜负,我们帮你去藏宝阁取出来。” 哪吒想得到火神和水神的帮助,于是答应了,他眼睛滴溜溜一转,就算出来了有3只蛐蛐,2只蜘蛛。水神和火神信服的点点头,随后就替哪吒去藏宝阁取回了混天绫,哪吒靠自己的智慧又取回了一件宝贝。
典题解析
例1,鸡兔同笼,共8个头,20条腿。笼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练习1:
1、鸡兔同笼,共5个头,16条腿。笼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2、鸡兔同笼,共8个头,22条腿。笼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3、鸡兔同笼,共14个头,38条腿。笼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例2,蛐蛐和蜘蛛共15只,腿有100条,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
练习2:
1、蛐蛐和蜘蛛共8只,腿有54条,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
2、蛐蛐和蜘蛛共12只,腿有182条,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
3、蛐蛐和蜘蛛共20只,腿有144条,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
例3,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有自行车、三轮车共12辆,数数车轮27个。问自行车有几辆,三轮车有几辆?
练习3: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26个车轮。自行车、三轮车各有几辆?
2、三轮货车和小轿车有9辆,有30个轮子。三轮货车和小轿车各有几辆?
1、停车场停着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14辆,大汽车有6个轮子,小汽车有4个轮子,现在14辆汽车一共有72个轮子,问有几辆大汽车?几辆小汽车?
例4,林敏有16枚硬币,有5分和2分两种,它们合在一起共有5角3分。5分和2分的硬币各有几枚?
练习4:
1、吴华有20枚硬币,有5分和2分的两种。它们合在一起是7角6分,5分和2分的硬币各有几枚?
2、一元钱买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买17张,问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3、某人买甲乙两种戏票共30张,付出19元5角,甲种票每张7角,乙种票每张6角。问两种标各买了多少张?
例5,学校开展植树活动,辅导员带领15名同学去种57棵树苗。辅导员先示范种下1棵,然后全部同学动手种。男同学每人种4棵,女同学每人种3棵,这样刚好把树苗种完。这15名同学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练习5:
1、辅导员带9名同学去种63棵树。辅导员先种下1棵,然后全部同学动手种。男同学每人种8棵,女同学生人种3棵,这样刚好把树苗种完。这9名同学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2、李老师带15名同学修理40张课桌,李老师修理5张,男同学每人修2张,女同学每人修3张,这15名同学中,男同学几人?女同学几人?
第四篇:浅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文泉小学教师 刘瑞琴
2012-5-22
浅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文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 刘瑞琴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识字能力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与少、快与慢直接影响学生的读和写。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这就要求教师讲求教学策略。教给学生方法、改变教师的认识与教学行为,进行多元评价,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识字教学对低段语文教学来讲,确实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上好识字课,下面我根据个人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和具体案例做了一些总结,与各位老师们共同分享如何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1、猜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教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和木一淡
2、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识字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生汉字加以巩固和运用,如:“摘苹果”游戏,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由老师或学生拼读生字的正确读音,另一学生摘下对应的苹果,还可以小组比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汉字加减法”游戏,有许多的形近字只是一笔之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加减”识字法找出生字的共同部分,然后加一笔或减一笔,让它变成另一些新字。
如:日、目、旦、田、由、甲、申、电 禾+口=和
妈-女=马
等等。学生在有趣的汉字加减中,识记了一连串的形近字。
3、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音、字形方面都很像,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区别识记这些字呢?
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学生,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渴、喝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又如:青、晴、清、情、晴、请、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是易记住了。
4、换部首识字法。
现代汉语中,形声字都是由形意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小学阶段识字量80%以上是形声字。而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根据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进行“换部首”识字。例如:“包”为声旁能组成:抱、跑、饱、袍、炮。编顺口溜: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有饭能吃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懂得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形旁就可以组成音、形、义相近的字。
5、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学问”的观念,开阔阅读的视野,学校的校名、校训、宣传标语、黑板报等,放学路上的标牌,店名、逛商场时,各种商品的名称、广告单、电视中的节目名称、台词、广告语等都是阅读的材料,我们还利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校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这样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识字,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学习的地方。
6、在阅读中识字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中识字)
总之,识字教学还有很多种教学方法,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识字方法也有自己的独道之处,总而言之,在低年级教师主要培养孩子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分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在彼此的交流中让学习汉字成为一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一定会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探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开创识字教学的新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操作进行。
一、教会孩子预习课文
。低段孩子自主预习的难度相当大,我们主要是依靠家长的参与,因为一、二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希望和热情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一开始就召开家长会,明确预习指导的要求:
1、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符号标出;
2、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
3、标出自然段序号,尽可能的多读几遍课文;
4、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住得比较近的孩子可以一起预习,相互监督,教师则重点帮扶不主动的学生。同时教师要适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就这样长期坚持,到一定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预习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教师自己也相对轻松一些。
二、指导孩子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因此应按照以下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阅读。
1、借助于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3、在正确、流利基础上再有感情朗读
。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不会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你们已经能正确读课文了,现在提一个新要求,把课文的每句话读通顺,读流畅。
●同学们真行,把课文读得那么正确、流利,下面提个更高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帮助孩子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一)、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1、.明确各阶段训练目标 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认读全篇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获得初步感受的过程。●大家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了,你知道本课讲谁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一件什么事情吗?
在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例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充分、创造性地读书。
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引导时,可通过品味有特点的重点词句等途径,让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补充,交流阅读的方法和读后的感受。比如《画风》第5 自然段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怎么处理两个风字的读法,前一个风字音要重、长一些,后一个短而快一些,突出宋涛被小艺点拨之后的惊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朋友的聪明与机灵。阅读后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于阅读交流在操作上可以使用下列语言:
●你们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课文读到现在,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讲一讲好吗?
●同桌同学一起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呢?
●你最喜欢读哪里,先练一练,然后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读这一部分的原因?
2.、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如教学《画风》一课,引导学生想象: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呢?把你的画方法告诉大家;一年级下册2课《春雨的色彩》一课,启发学生想象:参加争论的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0课《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想象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棉花姑娘会怎样感谢七星瓢虫等等。
(二)、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
四、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双基 作为低段语文教学,没有纯阅读的教学,应该根据课的具体特点落实相应的双基训练。
1、在阅读中识字。
2、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3、进行句式训练.4、片段的仿写等。
五、在阅读教学中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
如故在课堂上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则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坚韧性都有很大的帮助。例:
●××同学在别人读书的时候听很真认真,奖励一颗认真星。●××端书的姿势真标准,奖励一颗标准星。
●你读的声音真洪亮,声音小的同学都来学学他。
●你站起来读书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还很有礼貌。大家都像她这样读一读。
●××在这节课上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大家真为你高兴。
●××在这节课上发言次数不多,但是一直在听大家的发言。会听别人的发言是更重要的学习。
对读书的鼓励与评价:
●他们读得怎么样,大家评一评(对评价好的,你也这样读一读;对评价不足的地方,再练习读读)。
●你读得真好。大家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你读书的时候,全班同学听得是那样认真,知道为什么吗?
●你不但听得认真,还能说出别人读书时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值得大家向你学习的。
●你不但认真读书,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是个会读书的人。这些语言的运用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阅读的评价,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坚韧性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
当然,由于每一课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就同一篇课文,因学生状态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会有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终要落实的就是针对学生个体状态,虽然让他学会阅读,会花费我们很多精力,但学会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