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案要求
教案的基本要素
按:本教案要求主要参考姜丽萍:《谈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案设计》,崔希亮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30-43页。
1.基本信息(学校、教师姓名、上课日期、地点等)2.课程名称(教材,第几课)
3.教学对象(年级、人数、国籍、汉语水平等)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结果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表述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达成的目标具有可检验性。)区别: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方向性目标,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它往往用比较概括的术语来表达;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教学任务:从教学目标的规定中确定的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构成成分及其层级关系,即通过一个个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
《国家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08年,汉办):“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综合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的内容组成”。教学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文化意识、策略。
例子见P38页1。(1)认知领域
a.通过对“把(2)”的学习,学生能选择“V在”“V到”“V给”“V成”完成课后练习,正确率在90%以上。
b.学生能准确区别“收拾”和“打扫”两个动词,知道它们的语义区别,并能说出动宾搭配的短语或句子。
(2)技能领域
a. 能在一分钟之内朗读课文,发音和声调自然;
b. 以平均每分钟20字的速度听写,每句错字不超过5个。
(3)学习策略
a.学生能回答问题。(参与)b.能表演。(合作与交流)c.评论(交流)
(4)文化意识
想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文化。
5.教学内容(该节课的具体内容)
用概括的语言进行描述,也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课文、活动及听说读写等方面具 1姜丽萍:《谈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案设计》,崔希亮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30-43页。体描述,主要让师生了解该课主要学什么。6.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教学中最基本的东西,是教学中着重讲解和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新知识与旧知识衔接不上的地方;难以迅速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难点的确定:两种语言比较,不宜理解和混淆的地方;重点中确定难点;凭教师的经验。
比如:
语法重点:
(1)连„„也/都„„ 表示强调
(句型有规律,学生可以掌握)(2)二次否定表示肯定
(母语中有)(3)疑问代词的反问句
【难点】(语序与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一样:“谁知道她去哪儿了?”)7.教学方法
教学法:认知法、听说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方法: 教材:(p100)如归纳 演绎 串讲
讲练 练讲
听说 问答 对话 复习做练习等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常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任务驱动法 参观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8.教具(生字卡、图片、实物、视频音频资料存储和播放设备、其他多媒体资料等)9.教学时间(上课的总时数)
10.教学步骤与课时分配(具体时间分配、教具、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按100分钟为一节课算)
(1)组织教学(1-2分钟)
提问法、暗示法、共同完成任务、以静制动等待法等,比如点名、说上课指令语等。
(2)复习旧课(15-20分钟)
口头问答、朗读、汉字认读、听写、任务汇报
(3)学习新课(70-80分钟)
直接呈现:直接讲解知识、技能
间接呈现:创造问题情境提供线索,让学生去寻找发现 两者结合:
a.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掌握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课文等 c.通过大量练习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d.设计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交际能力
(4)归纳总结(2-5分钟)
教师借板书概括 师生一起归纳
(5)布置作业(1-3分钟)
预习口头作业 书面作业 任务作业
11.板书(在教案的后面附一个完整的板书)
边教学边板书
事先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补充增加一些内容 12.教学后记
教师情况:本节课成功之处;问题和败笔;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情况: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http://
第二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1.1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掌
握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
A、普通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语言材料,阅读速
度为120-14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4%,新语法点不超过2%的一般性语
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40-16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上。
能借助词典认读部分汉语水平大纲的丙级词。
1.2写:听写速度达到15-18个汉字/分钟,抄写速度达到18_0个汉字/分钟,能写一般应用文,能把70%以上的授课内容整理成笔记。
一百分钟内能写出400字以上,句子通顺、意思完整、语法错误低于2%,汉字错误低于3%的记叙短文。
2、交际技能方面:
有适应各种一般性交际场合的能力。能够较快、较正确地听懂、领会交际
对象的意图,能选择相应的词汇和语法形式较准确地表达自已的意思。
(二)阶段要求
初级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教学阶段:
1、语音阶段
掌握汉语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语流中的变调基本正确。能正确地拼
写、标调并读出,正确率为90%以上。
掌握儿化韵、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能正确地辨音辨调,听懂简单的对话及少量课堂用语。
能认读200左右汉字,书写时笔顺、笔画基本正确。
2、第二阶段
2.1语言知识方面:
2.1.1语音:掌握词重音、句重音、儿化韵,字、词、句发音基本准确
,语调、语气基本正确。
2.1.2词汇:学习《词汇大纲》规定的1级词(1000个),掌握常
用义项和用法,掌握95%以上。
2.1.3语法:学习《语法大纲》规定应学的语法项目。掌握95%以上。
2.1.4 汉字:会认会写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字(80
0个),初步掌握其中90%以上汉字的偏旁部首,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2语言技能方面:
2.2.1听:能听懂没有新语法现象,语速为140_160个/分钟,新词语不超过1%的语言材料,2.2.2说:能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会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重音、句重音及停顿准确。
2.2.3读:初步掌握普通阅读、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
读速度:
A、普通阅读:能看懂没有新的语法现象,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1%的语
言材料,阅读速度达到80-10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看懂没有新语法现象,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2%的较熟
悉的语言材料。阅读速度达到100-12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
上。
2.2.4写:听写速度为12-15个字/分钟,抄写速度为15-18
个字/分钟。能写简单常用的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等)
3第三阶段
3.1语言知识方面:
3.1.1语音:能正确地辨音辨调。掌握语流音变,字词句发音准确,语
调、语气基本正确。
3.1.2词汇:学完《词汇大纲》规定的2级词1800个,掌握常用义
项和用法,掌握率为90%以上。
3.1.3语法:学完《语法大纲》规定的全部语法点,(共121项)掌
握率为90%以上。
3.1.4汉字:学完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乙级字804个,掌握汉字笔
顺、笔画和部首等规则,掌握率为90%以上。掌握常见的汉字基本组成要素
,能较熟练地使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2语言技能方面:
3.2.1听:能听懂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非图象性语
言材料。语速为160-180/分钟,理解正确率应达80%以上。掌握精
听、泛听和搜索听的技能。
3.2.2说:能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中、或就某项专业表达自己
的需要、愿望、意见,能进行比较流利的成段叙述,能借助讲稿进行较完整的 篇章表达。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2.3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
,掌握快速阅读技能,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
A、普通阅读:能阅读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语言材料
,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140字,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阅读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3%,新语法点不超过1%的 一般性语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40-16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
上。
能借助词典认读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部分丙级词汇。
3.2.4写:听写速度达到15-18个汉字/分钟,抄写速度达到18
-20个汉字/分钟。能写一般应用文,能把70%以上的授课内容整理成笔
记。两节课内能写出400字以上句子通顺,意思完整的记叙短文。
五、教学原则
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初级汉语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和学的关系。教是老师的课堂行为,教是输入,但输入应是可懂的,可接受的,因此需要老师适当的讲解。学是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吸收、认知
、理解、记忆和表达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老师要有明确清醒的课堂教学
意识: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以练为主,以讲为辅,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
师生共同参与讲练的互动过程。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语言教学
的全部活动。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操练而不是单纯
讲解。即使语法教学,也应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用图表、动作演示、结构
公式等来演练语法,使学生尽快理解句子意义,尽快投入操练。
2、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的讲练、言语技能的训练和交
际能力的培养这三者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初级阶段要高度重视
语言知识的讲练,讲练语言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言语技能的训练过程,这二者又
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所
掌握的言语技能去进行交际,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要用有交际价
值的语言材料讲授语言知识,设置有交际意义的语言环境,要让学习者在实际
语境中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四项言语技能。要防止知识和能力
脱节的现象、教材里和课堂上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语法正确但无实际交际意义
、学生学了无用的句子。
3、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关系。不孤立地进行结构形式的教学,要从意义出发进行语法结构的教学,在进行句式教学的同时,尽量揭示该句式
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环境。以便使学生尽快地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正确地表达
自己的意思。
4、处理好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相
辅相成,不可偏废。鉴于听和说是实际交际中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又是初级汉
语教学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应注重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开口率。同时,要注意逐步加强读写训练,提高读写能力有利于促进听说水平的提高,有利于
提高说的话语质量,从而使听说和读写互相促进,全面提高。
5、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是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要多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问
题,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一定是正确的、实用的、生动有趣的和学
生乐于接受喜欢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保证教学内容得以
灌输的手段。由于初级阶段学生所知的语言知识和掌握的词汇甚少,课堂教学
困难大,因此,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讲究教学方法
和教学技巧,采用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推进和完成 各项教学内容。
6、教学内容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初级阶段主要是进行语言教学,提高
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初级阶段不适合进行脱离语言教学的文化教学,如果说初
级阶段有文化教学的话,也只是语言教材中所涵盖的那部分文化因素,对这部
分文化因素的教学也主要通过语言教学来解决,这就是说,文化教学要始终结
合语言技能的操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可以通过看图片、看录象和电影来
展示有关的中国国情知识,但也要适量。要注意遵循可懂性输入的教学原则。
初级阶段可开设一些文化讲座课。讲座课也要讲练比例适当,尽量让学生开口
。初级阶段用母语教授文化课的作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初级
阶段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教学、语言技能操练和交际能力培养,要牢牢
把握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这个大方向。
初级阶段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和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的 学习行为应占课堂教学时间的4/5。
2、实践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 任务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训练语言技能。尤其是初级阶段,要求老师在课
堂上坚持少讲多练,精讲多练。讲解语言知识要少而精,尤其是语法教学,要
多演示,少讲解,尽量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多用公式、图表、图片、动
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尽快理解句法结构,要尽量创造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尽
快理解所学内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随即投入操练。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 机会,引导和指导他们进行大量而有效的操练。包括记忆型操练、熟巧型操练
和交际型操练。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
3、交际化原则。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交际化。无论是讲解还是操练都要
密切结合实际交际的需要,重视课堂讲解和操练的社会交际价值,即使是语言
知识的讲解也应当让学生参与,避免由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使课堂讲练交际
化。提高讲练的交际价值,老师讲解中使用的例句要符合学生的实用目的,要
结合学习者的生活、学习和交际需要,使学生学起来亲切自然,学了就能用。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用语是汉语。鉴于一般教材都有适量的翻译
,多数正规教学单位基本上是混合编班,因此,课堂教学中原则上不允许使用
某种学生母语(例如:英语、日语等)或其他媒介语。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电化教学设备,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努力创造条件,研制开发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软件,逐步实现计算机辅
助汉语教学。
六、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1、实用性原则
以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为选材原则。不局限于校园题材和文学体裁,多
层面、多角度地选取有实用价值的语言材料。增加练习的质与量--质即实用
,有效,量即充分,多样。
2、科学性原则
初级阶段的教材具有系列性,一般由担负综合技能训练的综合教材(即以
往所说的精读教材)和单项技能训练课的教材,如听力课、口语课和阅读课等
。一般教材有三个要素组成,即课文、语法和练习。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要
求教材课文(不论是会话体或是叙述体)语言必须标准规范。要避免土俗的方
言口语进入教材。对语言知识的讲解要科学简练。教学内容的编排要符合循序
渐进的原则,词汇和语法点的数量要根据大纲的规定严格控制,而且在编排上
要分布均匀,做到张驰有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要充分考虑
初级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词语和语法点的重现率。练习的设计,要符合 课型特点,符合本课型的教学目的,比如,像“造句”这样的练习项目决不能
出现在阅读教材中。
初级阶段综合课是主干课,综合课的教材是打头的,它统领诸如听力、阅
读、口语等单项技能训练的教材,因此,一定要编好综合课的教材。各科教材
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为基础。注意各专项技能训练之间的互补性
和制约性,形成既相对独立、有所侧重,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系列配套教
材。
教材的外文翻译要尽量简化,甚至可以考虑不用外文翻译。
3、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上。要做到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知识
丰富,语言生动、充满情趣、寓教于乐。要防止格调低俗的材料进入教材,要
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在选材方面要满足学生的使用要求,符合他
们的接受心理,让他们学了就有用。有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同
时,教材的练习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形式要活泼多样,有启发性,有
利于他们自学。
另外,教材体例安排科学,版面设计新鲜合理,插图精当有趣,纸张优良
,印刷精美都应是教材趣味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4、时效性原则
编写一套系列教材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保证它能使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就必须在选取语料时重视它的时效性。尽量选取那些经得起推敲和时间检验
的语言材料。
5、针对性原则
这一原则与实用性原则是密切相关的,有针对性才有实用性。针对性原则
要求充分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各国留学生,他们大都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
水平,年龄都在18岁以上,因此教材要力避稚化,不要把学生当孩子来哄,不要在教材中介绍ABC之类粗浅的知识,不要无话找话或借外国人之口在教
材中大发感慨。教材一定要有幽默感,有思辨性,有学头儿,适合学习者的接
受心理。要针对留学生目前或将来的交际需要选取语料。
针对性原则还要求各个课型要体现课型特点。听力课就是要通过听来提高
学生的听力水平,听力课当然也有说的活动,但说只是检查听力理解的手段。
阅读课是通过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快速阅读、查阅、跳读等技巧,选材要考虑到阅读课的特点,考虑到题材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社会文化因
素的含量要比其它课型的教材大。另外,各个课型练习项目的设计也要有针对
性,听力课的练习不能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之后来完成,必须通过听来完成 ;阅读课的练习也不能与综合课类同。例如,语法项目的练习和听写的方式就
不适合阅读课。这些都涉及到针对性原则的实施
由于我们这一大纲针对的是多国家、多语种学生混合编班教学的教学单位
,所以,我们所说的针对性不包括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语种编的教材。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时间为一学年,可分两学期进行。除去寒、暑假
约11周,有效教学时间为36周(包括复习考试),以每周24学时计算,共约为860学时(C类学生不足800学时)。
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各项教学指标,拟设置如下课程:
1、初级汉语(这是一门综合技能训练课,取消原来的精读课或语法课的 名称)
2、初级阅读
3、初级听力
4、初级口语
5、实用语音(选修)
6、汉字读写(选修)
7、写话训练(第二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8、影视欣赏(选修)
9、文化讲座(选修)
10、专业阅读(选修)
必修、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
2 3 4 5 6 7 8 9 10
第 必修
∨
∨
∨
一
学 选修
∨
∨
期
第 必修
∨
∨
∨
∨
∨
二
学 选修
∨
∨
∨
∨
期
教学时间与考试时间一览表:
学期
阶段
周数
周学时
总学时
测试
测试时间
第一阶段
三周 72 语音考试 第三周 1(语音阶段)(第1-3周)
第二阶段
十七周 24
408 期中考试 第十周(第4-20周)
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 第三阶段
二十周 24
408 期中考试 第三十周
(第21-40周)
学年考试 第四十周
总计
四十周 960 HSK考试 第37-39周 课程设置一览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课程设置
周学时
周数
周学时
周数
周学时
周数
初级汉语
2 10
20
初级阅读 2
20
初级听力 3
20
初级口语
20
语音训练
18
汉字读写
写
话
影视欣赏
1文化讲座
19
专业阅读
10
八、考试
初级阶段的考试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考试大纲》(见本大纲附件)进行。
要根据大纲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考试系统。这是将
目前教学管理由学时制转变为学分制的重要前提。通过严格考试,全面准确地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对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这一考
试系统,既要有语言知识的测试,更要有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检查。在 完成阶段性常规测试的基础上,着力于最终的综合能力的考核。
为切实达到测试目的,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各种课程各种考试的 规范,建立由计算机控制的考试题库。
本大纲规定全学年有以下三个阶段的
考试。考试有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可根据不同的课型考试采用不同的考试形
式。但初级汉语要有口笔试两种考试。
第一阶段:语音阶段
第二阶段:期中、期末考试
第三阶段:期中、学年考试
考试成绩均以100分为满分。
第一学期总评成绩:语音、期中成绩占本学期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
占40%
第二学期总评成绩:期中考试占本学期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学年成绩总评:第一学期40%、第二学期60%
第一学期考试不及格者,没有补考。第二学期考试不及格者可以补考,补
考不及格者要重读。离校者不发结业证书,只发学习证明。
第三篇:浅谈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谚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www.xiexiebang.com)
摘要
汉语俗语是语言语汇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谚语是俗语的一部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较高的实用频率,它简洁、生动、有趣。把谚语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对满足外国留学生提高汉语实际交际能力很有必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级阶段谚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
1“俗语”的界定 2谚语教学现状
3谚语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对外汉语 关键词
初级阶段
谚语
《国际汉语研究论丛》
(一)
第四篇: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
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
[摘 要]目前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认识,文化教学大纲也即将出台,但针对初级阶段文化因素的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势必会对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造成影响。文章试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文化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引起人们对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的重视,更好地指导教学。[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 文化因素 教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就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达成了共识,目前文化教学大纲也正在酝酿中。纵观目前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中高级阶段一般都有相应的文化课程教学安排,而在初级阶段,很多人认为学生所学的汉语知识是简单而有限的,在这些有限的语言知识里似乎没有特别的文化需要介绍,如刻意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又会因为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而很难做到。针对上述认识误区,笔者试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方面来一一阐述,以期引起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的重视,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一、教学目标
(一)对“初级”的界定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对“初级”的界定: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于1995年颁布的《汉语水平等级
标准》界定的“五级”的体系来看,初级水平与一、二级相对应,即完成了一、二级的学习,学完了“普通话全部声、韵、调,甲乙两级词3051个,甲乙级汉字1604个,甲乙两级语法252项”就达到了初级水平。
《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对“初级”的界定则是:根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5月颁布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界定的“五级”标准来看,初级水平与一、二级相适应。完成二级的学习,所需要达到的汉语能力要求是:能基本读懂与个人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而简单的语言材料。能就常见话题以较简单的方式与他人沟通,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基本情况,有时需要借助肢体语言或其他手段的帮助。
(二)对“文化因素”的说明
“文化”范围极其宽泛,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而我们平时脑海中文化的概念——经史典籍、典章制度、政治思想、历史地理之类,这些都是所谓的“大文化”,这些大文化对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必要的。然而,文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这些“大文化”,还有一些诸如行为方式、技巧及民族风俗习惯等蕴藏在语言中的“小文化”,为了与大文化相区分,我们经常称它们为“文化因素”,取用这个文化概念,“那么在初级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不是‘无文化可言’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语言形式,都能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是有意义的”①,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文化
主要是指学习这种“小文化”,“文化因素”。
(三)教学目标
早在1993年,前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谈论会上就指出:“对外汉语的工作重点就是传播汉语,汉语教学要联系中国文化,要围绕汉语教学去有效地介绍中国文化,沟通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这一具有行政力度的呼吁其实就给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点就在与沟通与他人、他国的关系,进行跨文化交流。从初级阶段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留学生初到中国,进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必然要经历一个文化适应过程。布朗在《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一书中将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新奇兴奋阶段(即“蜜月期”);②文化冲击阶段;③缓慢起伏的恢复阶段;④基本或完全适应阶段。②一般来说,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初级阶段的学习过程通常也是一学年。刚到中国的留学生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适应过程。在初到异国的新奇、兴奋之后,处于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下,留学生开始遇到各种困难。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都必须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交际,他们面对着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等的不同,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语言能力的限制致使他们不能顺畅地进行交流,加之沉重的学习压力,处于文化适应过程第二阶段的留学生极易产生挫折感甚至对目的语国家的反感。在这个阶段,适当的文化教学能够缓和文化冲击,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减少挫折感,从而使他们顺利渡过困难重重的第二阶段。
从文化适应过程的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至关重要。对于零起点的学习者来说,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中,他们仍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在第二、第三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个门槛,如果学习者能够顺利过渡,就能够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并掌握基本的语言交际技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第二语言学习;反之,则会徘徊不前,倍感困惑,很难在语言学习上有所突破。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就成了帮助学习者克服文化休克的关键时期,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目的语的教学可以减少学习者由于语言能力限制而产生的隔阂感;而文化因素的导入更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有效、全面的语言知交际文化。因此在初级阶段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介绍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他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服务的,此阶段文化因素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
文化内容十分复杂,不同的文化内容彼此交织,相互渗透,将什么样的的文化因素融入到初级阶段教学中是一项庞杂的工作,对外汉语界前辈们在相关方面已经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值得借鉴。胡明扬(1993)专文研究了文化因素问题,认为特定的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和经济制度、精神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以及认识方式等六个方面受文化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优先考虑。
陈光磊(1992)提出四种文化导入方法,从汉语语言本身角度还提出将文化分为“语构、语义和语用文化。
魏春木、卞觉非(1992)采用文化理论跟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方法,将文化大致氛围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两大部分,并别细分成114项具体的文化项目。
赵贤州(1992)列举了交际文化的12个方面,认为“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同步进行第二文化导入”。
卢伟(2005)将中国文化分成10个总类,即:社会交际、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结构、教育、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象征观念、健康。再将它们分布为31个子类,共涉及大约190个文化点。
张占一(1992)认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上述不同的分类方法基于不同的出发点,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笔者认为按照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分类适用于教学。根据上文中提到过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目标及留学生实际情况,在初级阶段跨文化交际理解的问题最为突出,文化因素主要以交际文化存在(当然也有少量的知识文化存在),主要反映在有关生活习俗范畴,到了中、高级阶段交际文化因素就转
入“具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词语”为主的范围,具体地更多反映在成语典故、警句格言、新词语、习用语、隐喻、简称、缩略语等方面。拿最简单的打招呼来说吧。中国人见到熟入打招呼除了说“你好”之外,更多的是说“吃饭了吗?”“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等。可在欧美文化中,这些属于个人私事,不属于问候语。诸如此类涉及生活习惯、风俗的说法以及有关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现象,这些属于交际文化的方面,都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重点。
魏春木﹑卞觉非将文化大致氛围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两大部分,这种分类与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有些不谋而合,这里的文化行为是基于学生的实际交际需要而产生的,文化行为现象反映在初级阶段也最为突出。文化行为根据学生的实际交往介入与否可再细分为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和非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把学生能够介入的文化内容划分为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如打招呼,约会之类;而把学生不能介入的文化内容划分为非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如中国家庭消费等,当然这样的划分也是根据学生实际交际需要,从浅到深的考虑。
综合诸人观点,在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依次导入:属于满足生存需要、属于表达时空意义、属于保持人际观点、属于表示感情态度、属于家庭生活、属于娱乐活动、属于情爱婚姻、属于社会责任、属于人生价值观念、属于自然观的。
三、教学原则
前文已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内容,为使学生更有效理解和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条主要原则:
(一)交际原则
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文中提到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学生使用语言交际时产生障碍。因此遵循交际原则就是要在语言教学中教授容易使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语言知识时会产生交际误解或者可以直接导致无效交际的语言文化知识。鲁健骥教授在《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一文中就提到“特别在基础阶段介绍中国文化,有两个侧重点不可不注意,一是要侧重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那些“活”的文化习俗,而不必介绍那些已经过是的、古代的、传统的、或在现实生活中已极为少见,对外国学生与中国人的交际没多少实际价值的文化习俗;第二个侧重点是介绍有普遍意义的,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中国人(例如知识分子层)身上反映的文化习俗。这两点就是指文化教学的交际性,所教授的文化内容在留学生实际交际中要立竿见影地发挥作用。③
(二)对比原则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与中国文化是陌生的,因此在学生语言习得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存在一个文化对比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把握好这一点,首先要明确确立一个中外文化参照体系。如从欧美学生的角度来看所学汉语的文化,教师首先就要从中
西方相比较的角度来确立对欧美学生进行语言文化导入教学的范围和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注重对比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清楚两种文化知识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点,避免学生想当然的文化认知错误。
(三)适度原则
这里说的适度首先是要根据教学任务与目标,明确文化因素教授的内容是否适应具体教学的需要,适当地导入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须要导入的文化内容,而不是不顾学生接受能力或实际情况采取填鸭式的教学。适度的标准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制定的,有针对地解决当前语言教学中出现的文化障碍,并在讲解中适当地延伸一下文化背景介绍,以便扫清目前或近期遇到文化交流障碍。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丰厚,即使是地道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也是有限的,因此缺乏适度性,盲目宽泛或是过于深入式地文化导入必定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而且也很可能超出了学生能够授受并理解的范围,反而引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畏惧感。
(四)准确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教材上的内容以及教授给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有准确的理解与充分详实的教学依据,不能因为汉语是自己的本民族语就在课堂上一些文化现象“想当然”的解释。往往我们认为最常见的事情,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最难,而真正想让他们弄懂给他们解释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文化的敏感力,并且要善于总结,准确地将中国文化独特之处阐述出来。参考文献:
[1]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2]张占一.谈谈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3]张占一.交际文化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4)[4]赵贤州.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5]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6]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
[7]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1)
[8]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
[9]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体系——研制文化大纲之我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
[10]卢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11]卢微一.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12]娄毅.关于ap汉语与文化教材文化内容设计的几点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2006,(6)
[13]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当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14]h.n.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and teaching,beij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15]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16].梅立崇.试谈陈述性文化知识和程序性文化知识[j].汉语学习1994,(1)[17].孟子敏.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注释:
①鲁键骥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 第38页 1990年第1期
②h.n.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p.227.③鲁健骥(1990)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38-39 作者简介:
陈丽芬:(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上海电机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金项目:
上海电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资助(09c208)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案写作要求
1.教学目标与要求:
l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 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2.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 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l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3.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l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l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 其 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 .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精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l 一般顺序: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讲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预习„„ 教案评分(20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5分):
A.语法、词汇(4分)B.功能项目(1分)二.教学环节和步骤:(1)复习旧课(1分)
(2)学习新课(生词学习1分、课文讲练2分、重点词语讲练1分、重点语法讲练6分、活用练习1分)
(3)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分)(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1分)(5)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1分)综合课 l 教学任务: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文化背景。
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偏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言语交际能力。l 分三个阶段:语音→语法→短文。* 语音阶段大约2~3周,1~15课。* 语法阶段(对话形式居多)约10~15周 * 短文阶段(与语法阶段的界限并不很清楚)
(一)语音阶段的重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1.语音方面: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韵。强调正确拼读和辨音辩调。(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不必多讲)
(1)难发、易混的声母:b、p;d、t;g、k;j、q、x、f、h、z、c、s、zh、ch、sh、r(2)难发、易混的韵母:单韵母o、e、u、ǖ、复韵母ai—ei、ao—ou、前后鼻音(3)声调(四声)、变调(音节连读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
(4)轻声(辨别词义或区别词性的:东西、买卖)儿化(辨别词义或区别词性的:画和画儿、头和头儿)
l 学习的先后顺序:(1)声母、韵母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er 单韵母: a o e i u ü
复韵母:an en in ua uo ia ie ang eng ing uai uei uan uen uang iao iou ian iang iong(2)声调
四声------轻声------音节连读(变调):
二声+二声,二声+三声 // 半三声:三声+一、二、四声、轻
声; 三声+三声 2.词语方面: 3.语法方面:
*句法:主要是最简单的单句,如主谓句、疑问句 *词法: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量词、方位词、能
愿动词
(二)语法阶段的重点(一个学期完成最基本的汉语语法)
1.语言知识方面:
* 语音还要抓,突出训练语调、语气(态度、意图或感 情)、重音(辨别意义)。* 语法主要学习基本语法,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词类: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
量词(个、本、张、把、篇、座------副词(就、才、又、再---)
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
助词(的、得、地------)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程度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及其语序。
(3)句子的分类: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4)特殊句型:是字句、有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是---的”句、比较句、把字句、被动句。
(5)提问的方法:用语气助词“吗”提问、用语气助词“吧”提问、用语气助词 “呢”提问、用疑问代词提问、用“肯定形式+吗”提问、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正反问)、用“是---还是---”提问(选择问)。
(6)动作的态: 完成态、变化态、持续态、进行态、经历态 2.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l 用掌握的语言技能(词语、句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侧重培养听说能力,以及初步的交际能力。
l 学习在会话中谈打算、计划、时间、钱数、购物、看病、节日、天气、问路、问方向------
(三)短文阶段的重点 1.语言知识方面:
*语音:能正确地辨音辨调,掌握语流音变,发音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朗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60~170个字左右。
*语法:巩固基本语法,学习基本句式的引申用法(如“起来”的引申用法、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词语(虚词):副词:倒、难道、简直、何必----连词:无论、尽管、既然、连---也---、由于
2.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l 听:语速每分钟160~180个字
l 说:成段表达,满足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语速每分钟130~140个字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
1.牢固掌握语言要素,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突出精讲多练,注重设置情景,进行实践 操练
* 不排斥“句型操练”等机械性训练方式 * 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循环往复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加强互动,人人受益
* 对错误的纠正,要采取适当的方法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结构教学 * 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功能性交际任务 * 揭示词汇、语法、语用系统及非语言信息
中(如体态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