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雨花
《清明雨花》 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清明雨花》第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内容分析:歌曲《雨花石》是电影《红红的雨花石》的插曲,龚耀年作曲,降B调,2/4拍,歌曲中,有丰富的节奏型,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休止符,装饰音在歌曲中都出现了。因此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歌唱时,要求学生能以情带声地演 唱。高潮部分,旋律优美,激昂,流畅,演唱时要引导学生声音位置高,合理运用气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正处在变声期,所以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也不敢放声唱。因此,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其次,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雨花石》。
2、正确演唱前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尝试结合音乐要素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雨花石》,感受理解其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前倚音、切分音、休止符、连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这一天人们会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猜猜这是哪里?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清明雨花》
(设计意图:运用雨花石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师: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以此缅怀先烈英灵。
歌曲《雨花石》教学
师:我国第一部儿童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中,里面有一首主题歌这样唱道:
1、播放歌曲《雨花石》,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提问: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印象)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表达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2、师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
想一想:歌曲可分为几部分?高潮在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在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这首羽调式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单二部曲式,有两个平行结构的乐段构成。加补充结尾构成。高潮在第二部分。
接着问:你是如何听出来的?
这一部分旋律的进行如波浪般不断向前涌动,音区提高,大跳音程增多。
3、跟音乐唱一唱旋律,注意歌唱的姿势。
师: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有困难的地方?
学生提出难点,老师帮助解决倚音(装饰美化旋律)、切分音、休止符(默默的,无私的)、连音线的正确唱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做到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4、跟音乐轻声学唱歌词。
5、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淳朴而高尚的情感,演唱时哪些地方应唱得强一些,哪些地方唱得弱一些?歌曲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该怎么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聆听、区分并感受)
6、歌曲的结束句有什么作用?该如何演唱?
有一种意犹未尽的作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里应轻声作减弱处理。
(设计意图:最后一句演唱时注意教会学生演唱高音的技巧。也可把此句放到前面作练声曲。)
7、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雨花石》。
三、雨花随想
1、师:(1)听到歌曲中小小雨花石的心声,你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共和国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奉献精神)
(2)有哪些歌曲表达了这些人的淳朴而高尚的心愿?
《珊瑚颂》、《红梅赞》、《铁道游击队》、《龙的传人》
(3)引出歌曲《共和国之恋》并欣赏老师范唱。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歌曲教学作铺垫)
2、师: 同学们,在当代你觉得雨花石又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思念的情怀,对所爱人的思念;亲人、友人„„(1)视频欣赏李玉刚演唱的歌曲《雨花石》,请学生说说这又是表现怎样的雨花情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味“石对雨的爱,就像蓝的海”)
(2)师: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具有雨花精神?
从学生的回答中小结雨花精神——一切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总结
我们有着先烈为我们开创的优越环境与条件,愿同学们怀着对先辈的敬仰珍惜自己的生命,做一颗平凡朴实而又不失华贵的小石头,课后请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和学习?
第二篇:清明雨上
201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
1、25×40的积末尾有()个02、明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4、二点零四写作(),10.03读作()。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约是4()一个教室的面积约是50()
6、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6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千米=()公顷9公顷=()平方米
7、在○里填上“>、<或=”:
1.01元○0.99元3元○2.98元 2.9分米○2.01分米 0.76分米○0.79分米
8、光明小学三(2)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13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20人,其中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4人,一共有()人参加了语文和数
学兴趣小组。
二、请你当裁判:(5分)
1、夏季太阳从东边升起,冬季太阳从西边升起。()
2、小芳是1997年2月29日出生的。()
3、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4、如果积的末尾有一个0,则两个因数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5、边长是2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等。()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某学校的占地面积约为5000()。
A、平方千米B、平方米C、公顷
2、左边钟面是某天下午的时刻,用24 时计时法表示()。
hao123精彩资讯,每日最新最热随时头条新闻娱乐八卦精彩视频
A、5∶45B、15∶45C、17∶453、下面几个图的面积都相等,周长最小的是()。
4、最小的四位数除以5,商是()。
A、200B、150C、100D、505、下列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的是()。
四、细心计算:(28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80×30=60×70=125×4=1.5-0.7=5+0.5=627÷9≈
4000÷8=720÷8=60×30=690÷3=79×22≈ 45×29≈
2、笔算下面各题(带*的验算)(14分)
2.66+3.58=67×42=*38×85=
11.36-6.95=816÷4=*348÷5=
五、量一量,算出长方形的面积。(8分)
六、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30分)
1、学校在植树节组织三、四、五年级的同学去植树,共植树840棵。三、四、五年级
各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5分)
2、三年级同学去公园划船。男生有53人,女生有49人。每6人划一只船,一共要多
少只船?(5分)
3、养鸡专业户王奶奶靠墙用木条围起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圈,鸡圈长15米,宽7米。围
成鸡圈的篱笆共长多少米?(5分)
5、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9分)
A种饮料第一季度销售量统计图B种饮料第一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哪种饮料第一季度销售量多些?多多少?
(2)B种饮料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是多少?
(3)比较这两个统计图,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6、2007年的1月31日是星期三,请你设计二月份的月历:(6分)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一、智力拼盘 1、352÷3的商的最高位是()位,24×18的积是()位数。
2、要使□37÷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3、1980年的2月有()天,1900年的全年有()天;国庆节在第()季度,这一季度有()天。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头大象的体重是6()。(2)王营村修的一条水泥路全长2()(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00()。(4)花圃的面积大约是10()。
5、一列火车头天下午5:48从西安出发,第二天上午7:23到达北京,中途经过了()小时()分。
6、3吨=()千克7角=()元1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元8角=()元 4000米=()千米4.5元=()元()角7、8、爸爸身高176厘米,妈妈身高165厘米,我身高134厘米,我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厘米。
9、有四名小学生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号7.03秒,2号8.09秒,3号8.1秒,4号7.3秒。成绩最好的是(),最差的是()。
二、精选细挑
1、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哪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A、9平方分米B、90平方分米C、900平方分米
2、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人。
A、38B、40C、423、张大伯家共有64棵桃树,今年平均每棵桃树收获了45千克桃。用载重1吨的农用车,至少运()次才能把收获的桃全部运走。
A、2次B、3次C、4次
4、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A、1米B、1平方米C、4米D、4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将()。
A、增加1米B、增加200厘米C、减少2米D、不变6、1袋50克的茶叶,可以换两袋500克的食盐,那么20袋500克的食盐可以换()袋50克的茶叶
A、5B、10C、40 D、307、下面算式结果最接近70的是()。
A、214÷3B、417÷6C、492÷7D、566÷8
三、包公在线1、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同样多。()
3、2吨水泥比2吨棉花重。()
4、一天早晨,王方测得一棵大树的阴影长是8厘米。()
5、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6、1平方分米=平方米,也等于0.01平方米。()
四、精打细算:
1、口算下面各题92÷2=25×80=4.6-1.9=25×0=5.6+2.3=720÷3=90-15=0÷3=
2、笔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45×67=△89×64=60×82=522÷4=413÷7=△504÷5=
3、会算这些题吗? 81×7÷9201+232-36
5294+399÷7672÷(2×3)
(601-246)÷5576÷3÷
44、列式计算。
(1)86比72除以9的商多多少?(2)408是6的多少倍?
五、小小设计师:下面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请你设计出两个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图案,并写出它的名称。
六、解决问题
1、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每辆车准乘45人)
2、三年级学生到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桌子,如果把这些桌子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那么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4、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其中儿童有多少人?
5、杨叔叔4天卖完了8箱冰棍,每箱冰棍有30根,每根3元。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6、小明买了20枚8角的邮票和40枚6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8、小象出生时只有100千克,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以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7、每套明信片12张,售价14元。今天一共买出56套。一共收入多少元?
8、一辆清洁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它扫过的路面宽大约为2米。清洁车行驶35分钟,扫过的路面有多大?
第三篇:难忘清明雨
难忘清明雨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清明荡秋千,清明观桃李,清明赏油菜花,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仿佛千年早有约定,清明节,十有八九春雨会适时降临。这不,清明前一天,还是一片艳阳天,气温骤升,一下子进入夏天一般炎热;清明日,老天竟愠色骤起,不见了昨日那一脸温馨、满面春风,凌厉寒意从天而降。
清明雨,似离人泪,泪洒江天。这雨,专为奠祭勤劳一生的老先人而来。这雨,从中国历史纪元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历史隧道,经历说不尽的历史变迁,就一直下到今天,下得历史长河也水涨浪掀,牛马不见。
傍晚,丝丝春雨中,撑一把雨伞,信情散步,强烈的路灯光下,忽有发现:小街两旁,一向干渴难耐的桂花树,欣逢上苍这般承露恩泽,竟一下子丰满起来,恨不得将那绰绰恩赐的玉液琼浆,痛饮至一醉方休。似乎瞬间时光,那桂树梢头,竟如三维动漫一般,神奇万状,徐徐冒出青葱般新芽儿。仰望那嫩闪闪的四季桂花新芽,心境早已坠落于桂花的淡淡清香氛围中。新芽儿在 1
风里,在雨里,在翘望中尽情散发着芬芳。想那月宫中桂花,莫非也如此这般神采奕奕?
野草一衰一荣,又是一季新声音,迎来又一个清明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纵横阡陌、崎岖蜿蜒山路上,留下一串串清新脚印,犹如猩红印泥一般夺目,记录着祭扫的日子,刻录着流年的又一个清明,记述着一场清明雨的温情话题。
两千年前,祭祖的清明节,自己的祖先是何等模样?二百年前,清明节祭扫的人们与自己又是怎样的关系?好奇的后人,只能发挥无穷的想像力去揣测;从留下的诗歌词赋中去旁征博引,从口口相传的方言俚语里去追溯,去领悟那曾经的清新雨丝简约之美。
一场清明雨,预示着春季行将落下帷幕,夏天,在向新的生活频频招手。可不是么,再过半月时光,谷雨后,二十四节气又会开启夏季新征程。四季轮回,日月复始,生命永恒。人世间一切美好,在四季风云雨雪阴晴的链条上,轮番滚动播放。
清明雨在吝啬的下着,毕竟春雨贵如油;春天频道,正在急速转台;不用甚久等待,看到的仍将是季节滚动播放器上的清晰字幕。招手谢幕的自然是那清明雨里所隐含的一往深情。
第四篇:桂 花 雨
桂 花 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是教学的重点。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是教学上的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⑴、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⑴、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⑵、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⑶、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第五篇:桂 花 雨
桂 花 雨
设计理念
本文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教学时紧扣课文的语言,让学生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个来回。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整节课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悟乡情、思故乡四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现快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缠绕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教学目标
⒈知识和能力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⒉过程与方法
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通过写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简介作者
⒈(出示课件桂花)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板书:雨 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⒊师:(课件出示简介)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亲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年龄时感受过的——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⒋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⒈自学要求: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⒉交流,整体感知: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⒊引出重点:
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⒋初闻桂花香:
的确,那是发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金灿灿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⑴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从哪些词感受到? ⑵通过个别读——齐读的形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和“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⑶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⑷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如:闻着花香,你想干什么?如果那时你在吃饭,你觉得——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也香了。我觉得我的人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⑸再次齐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三、自读自悟,局部深究,浸染桂香
⒈体验快乐
⑴自学品读。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读读摇桂花这一部分(请大家默读第五小节),找一找,划一划哪些句子能感受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⑵交流句子。
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⑶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⑷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⑸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①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②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③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④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⑹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⑺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啊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课件出示说话: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摇出了。
教学预设: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满头满身都是桂花香气的人们,摇出了一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⒉感受乡情
⑴师:就这样摇呀摇,让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馥郁香气中的桂花都纷纷扬扬地摇落了,可在琦君的笔下,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品读“全年”“整个村子”
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依据来说一说。
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师: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凉凉的桂花茶,顿时心旷神怡;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冒着热气的桂花茶,——
生:我们用桂花泡茶,一年四季都喝,我们可以做做桂花糕,在烧菜时洒点桂花,做糕点时放点桂花。
师:除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还可以干什么?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怪不得琦君说——你来读
师: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有桂花,那整个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据——只送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吗?只送给他们两个吗?还会送给谁?说得真好,村子里的每一 个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说,全年——。
人人都可以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这香真是沁人心脾,男同学读——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可以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一起读——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是沉浸在了——(浓浓的乡情)里。板书:乡情
〔设计意图〕由“浸”字带动全句,通过品读词语,激情引读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四、走进作者,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⒈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难怪,背井离乡时,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补充满觉陇资料感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
⒉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的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的还有什么?(快乐,乡情,记忆,思念等)板书:思念
⒊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课件出示,并伴有音乐。)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⒋走进内心,升华情感
(音乐响起)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所说:(师深情诉说)
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来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高潮。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五、板书设计
7桂 花 雨
花香 乡情 思念
快乐
六、作业设计
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 附:教学反思
初读《桂花雨》这篇美文,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随后,又读了作者琦君的其他几篇散文,感觉如饮甘泉,清洌甘醇,被她的文章中透出来的幽幽情思所感动。所以我决定把这篇课文作为我的教研课,让一场桂花雨飘落孩子们的心田。
上完这堂课,我久久沐浴在那花香四溢的桂花雨中。我觉得今天的课成功之处主要有这几点:
⒈创设情境,善用“空白”,引发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自得的语言实践来实现的。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行启发、导向,才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例:教学桂花纷纷落下情景时,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想象桂花落到你的头上、颈上、身上、地上的感受,再说出表现作者当时喜悦心情的词语,最后用词语喊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步步深化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读出、说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融入文本,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善用文中其他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意外之意,这样可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获得许多动态生成资源,对文本的理解有了升华。
⒉整合教学资源,触发学生情感。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摇花乐”到“思乡情”情感需一个转折过渡,才能渐渐沉浸文本,体会真情。为此,我收集了有关琦君简介、还配了音乐创设情境,还补充了了作者另外一部作品《烟愁》中的话,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源中获得信息,通过自读自悟,有层次地阶梯状地感受到了作者和母亲那份思乡情。
语文课该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上了这堂课我真的是很有感触。成功的语文课堂就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只有符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