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

时间:2019-05-15 06:4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

第一篇: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左传·昭公三年》:“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参”的用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汉语中,副词数量很多,应用广泛。按照副词得意义和用法,可以归纳为 __________________ 等七类。

4、按照所涉范围的大小,范围副词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

5、否定副词“莫”有两种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态副词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韩非子· 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

(D)动词用作使动

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

(A)《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B)《孟子· 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C)《史记 ·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D)《史记· 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3、在下列四组程度副词中,全都表示最高程度的一组是()(A)殊 孔 雅

(B)良、尽、加

(C)颇 愈、滋

(D)极、益、弥

4、在下列四组范围副词中,全都表示总括范围的一组是()(A)悉、皆、专

(B)尽、偕、特(C)俱、具、但

(D)举、毕、咸

5、在下列四组时间副词中,全都表示过去时态的一组是()

(A)既、方、寻

(B)向、旋、会

(C)会、已、行

(D)曾、尝、业

6、在下列四组情态副词中,全都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的一组是()

(A)信、必、盖

(B)良、乃、实

(C)宁、诚、果

(D)固、即、殆

7、在下列四组敬谦副词中,既可以表示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也可以表示听话人发出的动作行为的一组是:()

(A)请、敬、谨

(B)幸、惠、辱、蒙

(C)敢、窃、伏、伏惟

(D)忝、猥

三、判断题

1、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

2、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 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

4、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5、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

6、用于谦称的名词,如“妾”、“仆”、“臣”等,可代第一人称。

()

7、“之”经常用作远指代词。

()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两句中“焉”的用法相同。()

9、辅助性代词“者”和“所”都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10、“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和“诺,恣君之所使之”两句中的三个“所”字用法相同,都表示动作的对像。

()

四、名词解释

1、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宾语前置

4、辅助性代词

5、虚词

五、简答题

1、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各分作几类,常用的有哪些?

2、无定代词“或”和“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4、古代汉语的语气词分为几类?

5、举例说明辅助性代词“者”的主要用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词活用为动词

2、使动用法和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活用为一般动词

3、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敬谦和称代

4、总括范围、限定范围、共涉范围

5、一般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 ;肯定确认语气、估计测度语气、反问诘难语气、转折语气、暂时让步语气、故意特指情态

二、选择题

(1)C ;(2)B;(3)A;(4)D;(5)D;(6)B;(7)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实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实行这个动作。如: “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句中的“起”,是指华元使子反起。“起”,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2、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属于主观看法。结构上是形容词、名词后面带上宾语。动词本身无此种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我”,意思是“以我为美”,这是妻子的主观看法,邹忌本身没有变化,“美”就属于意动用法。

3、宾语前置:指在古汉语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前置。这主要是指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宾语用代词复指时前置。

4、辅助性的代词:古汉语中,“者”和“所”这两个字都有一定的称代作用,因此从马建忠开始,许多语法学家都把它们归在代词中。它们虽然都有指代作用,但是却不能独立用作句子成份,必须放在别的词语的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作为句中的一个成份,因此把它们叫做辅助性的代词。

5、虚词:古汉语中虽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有时不能独立回答问题、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以及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虚词包括: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五、简答题

1.人称代词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两类。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等,其中“女(汝)”、“尔”、“若”可以用作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乃”一般用作定语,偶尔用作主语,但绝对不能用作宾语。

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指人、指事和指处所三类。常用于指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指事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是“安”、“恶”、“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是、此、斯、兹、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些”等。)“彼、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

2.“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或”和“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定性”的不同。

3.“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它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一般说来,“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4.古代汉语语气词按照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类:①句首语气词;②句中语气词;③句尾语气词。

5.举例说明辅助性代词“者”的主要用法。“者”的本义是“别事词也”,即用以区别人、物、事、时的虚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辅助性代词”。“者”的主要用法有以下三种:

① 放在动词、形容词和各种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 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如: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从。” 《国语·越语上》:“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② 放在数词和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翻译。例如: 《论衡·订鬼》:“二者用精至矣!”(“二者”,指伯乐相马、庖丁解牛。)《论语·泰伯》:“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者,以前。)

③ 放在主语或宾语的名词后面,起复指这个名词的作用,一般不必翻译。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者,范增也。” 晁错《论贵粟疏》:“车骑者,天下之武备也。”

第二篇: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这部份内容选自《古代汉语语法学》的前两章,第一章介绍跟古汉语语法学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二章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论

在这一章里主要谈四个问题:1)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2)与古代汉语语法学相关的学科,3)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为了认识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本节先说明什么是“语法”,然后再说明什么是“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

语法又叫“文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律,这种结构规律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为了认识这个系统,我们以下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这个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或说是三种基本语法单位,其次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最后简单地谈谈语法中的共性与个性。

(一)语法单位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中都包含若干个要素,或若干个子系统。在语法这个系统中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或说是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它们依次是:句子系统、短语系统和词系统。

系统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一个系统B,相对于由它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系统A,是一个要素a1(或子系统a1)。同时,这个系统A中还有要素a2、a3„„;a1、a2、a3„„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从而构成系统A。其次B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b1、b2、b3„„本身又都是低一级的一个系统C,而系统C中又有要素c1、c2、c3„„。所以语法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子系统看作是一个要素,从而把它置于比它更高一个层次的系统中来研究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可说是向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一个系统分析为若干个要素,从而观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结构关系,这种研究是向下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古汉语语法中,这种向上的研究和向下的研究,常常构成一种并不完全整齐的对应关系。

在古汉语语法这个系统中,首先是研究句子。目前一般认为,句子和句子组合起来还可以构成句组(又叫句群),现在有的学者把语法分析的范围扩大到句组。本书则仍采取传统的作法,把句子作为语法研究中最大的结构单位。当把句子作为最大的语法单位进行研究时,我们就既要作向上的研究,又要作向下的研究。在作向上研究时,是把各种句子作为一个要素,研究它们在言语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作用,这通常可以认为是语用的研究(关于语用,我们将在第二节中介绍)。根据句子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同作用区分出的类别,或者说根据语用研究区分出的类别,我们称之为“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是四种常见的句类。句类是系统向上研究的结果,系统向下研究就要研究句子中要素的内部构成。为了研究句子内部的要素,就要对句子加以切分。一个结构齐全的句子可以分出两个要素,或说是两个句子成分,这就是主语和谓语。比如下面的句子:

(1)[子产]{归}。(左传·昭公十三年)

(2)[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庄子·秋水)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都可以区分为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部分(下加不同的符号)。事实上多数句子都可以切分为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部分,或说两个要素。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不同语法关系所区分出的句子的类别,我们称之为“句型”。叙事句、论断句和说明句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三种句型。

有些句子的主语、谓语是由词充当的,如例(1)的主语和谓语,但多数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由词来充当的,而是短语,如例(2)。这样,我们对短语还要进一步切分。不过再往下切分时,已经不是对句子加以切分,而是对充当主语、谓语的短语加以切分。

当从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中切分出短语后,比如切分出“定中短语”、“述宾短语”等,我们就进入了短语系统。短语系统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短语用做主语或谓语时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这是向上的研究;另一个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这是向下的研究。根据向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把短语分为谓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等不同的类型。根据向下的研究,我们可以把短语切分为定中短语、述宾短语,等等,而构成短语的各个不同部分,如定语、宾语等是短语成分。

定语、宾语等短语成分经常是由词充当的,也可能是由更小的短语充当的。为了便于称说,以后我们把句子成分和短语成分统称为“句法成分”。

对于词来说,在作向上的研究时,我们主要是研究词在构成主语、谓语和各种短语时表现出的种种不同特点,从而把它分出实词、虚词,名词、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等不同的类和次类。在作向下的研究时,我们可以把构成词的要素区分出来,这就是语素,比如“圣”和“人”是构成“圣人”这个词的语素。由于古汉语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所以从份量上来说,与语素有关的内容要相对少些。三层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示意如下:

句子——句子成分:主语、谓语(由各种短语或词充当)

短语——短语成分:述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等等(由各类词或更小的短语充当)词 ——语素

有的学者认为句子的基本单位有四种,除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三种之外,把语素另立为一种。与此相关的,没有“短语成分”这一部分,而把句子成分和短语成分统称为句子成分。在我们看来,构成句子的要素只有两个,就是主语和谓语。换句话说,句子只能切分出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要素。述语、定语等并不是从句子切分出来的,而是从短语中切分出来的,所以我们加了“短语成分”这样一个概念,而短语成分则是短语的要素。与句子成分、短语成分相应,词所切分的成分是语素,它并不是语法中的一层独立单位,是词系统中的要素。

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比句子更大的单位,也不考虑比词更小的单位,那么古汉语语法中就有三个主要的子系统:句子、短语和词类。在这三个子系统中,句子、和词处于两端,短语则介于中间,与词类、短语和句子系统有关的规律则是古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在第二至第八章中我们将全面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如果暂不考虑交际双方、语境的种种不同,一句话的意义主要是由词的意义和语法意义这二者构成的。而语法意义,通常又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出来的。所以从语法系统的本体来看,语法系统又可以分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这样两个子系统。在本节的开头,我们曾说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这种结构规律,其实就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组合规律。常见的语法形式有四种:词序、类别、节律和音变。词序是指词语前后的顺序,类别是指词语乃至于句子中所包括的种种不同的类,节律主要指停顿、语调、重音等,音变则是指音位的改变。对于古汉语来说,词序和类别是两种最重要的语法形式。比如下边的句子:

(1)[齐]{伐宋}。(战国策·燕策一)

(2)[卫人]{来告乱}。(左传·隐公四年)

(3)[晋]{灭虢}。(左传·僖公五年)

例(1)中的主语“齐”用在“伐”之前,表示齐国施行“伐”这个行为,即“齐”是施事;宾语“宋”用在“伐”之后,是受事,承受“伐”这个行为。如果把“齐”和“宋”对换一下位置,那么“齐”就不再是施事,而成为受事;“宋”就不再是受事,而成为施事。在这里,词序这种语法形式的变化造成了语法意义“施事”、“受事”的变化。例(2)中“来”用在“告乱”之前,这个词序表明,卫人是先“来”,而后“告乱”,这里的词序表明了行为发生的时间这个语法意义。在这两个句子中,词序上的不同,给句子增加了词语意义之外的语法意义,这是词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下边再来看类别。例(1)与(3)这两个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可是由于“伐”和“灭”这两个动词的类别不同,这两个句子的语法意义也有很大不同:例(1)、(3)中的“齐”和“晋”都是施事,“齐”发出的是“伐”这个行为;而“晋”却未发出“灭”这个行为,而是发出另一种行为。这个行为在句子中没有用词来表示,而是“灭”这个词带上宾语之后所产生的语法意义。这个行为又致使“虢”出现了“灭”这种变化。这是词的类别不同而造成语法意义上的不同。

在节律这种形式中,停顿在古汉语语法中的作用更突出些。停顿不像以上两种语法形式那样常见,但也很重要。它常与其他形式一起来表示语法意义。比如下边这两个句子:

(1)[赵]{背秦}。(战国策·赵策三)

(2)[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1)的主语“赵”与其后的谓语之间没有停顿,也不能停顿;此外句末不用“也”。例(2)与前一个句子最明显的不同是句末用“也”,同时在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停顿。停顿是节律上的不同,也是语法形式上的不同。例(1)、(2)属于不同的句型,一个是叙事句,主要是叙述客观事实;另一个是论断句,主要表示说话人的某种主观认识。这两类句子的不同,是由于停顿和“也”决定的。一个句子中是否有“也”,是词在类别上的不同。在这里停顿和类别这两种语法形式决定了句型。节律之中还有语调,由于我们只能见到书面的古汉语,古人到底用什么样的语调说话,已很难有感性认识,但是有些句子,我们仍可以大致猜测一下,比如感叹句的语调应该比普通句子的语调更强烈些,像下面的句子:

(1)孔子曰:“{否}!立孙。”(礼记·檀弓上)

(2)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这两个句子中的“否”和“令吏养之”,应该比普通叙事的句子感情强烈,语调也应有变化,根据这个我们可以用来确定感叹句。

古汉语中的音变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但由于我们对古汉语中的音变研究得不够,在以后介绍古汉语语法体系时,很少涉及音变方面的问题。

(三)语法中的共性与个性

语言学家对世界上的语言采取两种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谱系分类法,另一种是类型分类法。按照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藏、印欧等等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个语系中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缅甸语等等。按照类型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孤立、粘着和屈折三类。汉语属于孤立语,孤立语的词一般没有词形变化,没有词尾,语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不同语言的语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管是构词方式、形态变化,还是词类区分和句子类型都是如此。一般地说谱系或类型相同的语言,共性要多一些;而谱系或类型不同的语言共性要相对地少些。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还有方言的不同。各种不同的方言,在语法上的共性要多一些,但是也还是各有不同的特点。就是操同一种方言的人,在用词和造句上也不会完全相同。

语法中的共性的个性,除了表现在横向的比较上,也表现在纵向的发展上。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同一种语言的语法也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短时间内这种变化不易察觉,时间一长,这种变化就比较明显了。汉语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上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在研究语法时,可以参考其他语言的语法,而不可用另一种语法来套用自己研究的这种语法。

二、古代汉语语法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统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现在能见到的是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材料。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书面语言材料是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况,有些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公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的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时期。近代期指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另外还有些学者对汉语发展时期的划分与此不完全相同。

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一般认为:在上古汉语时期,尤其是上古汉语的前期和中期,口语与书面语相去不会太远。由于这时的书面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口语,所以可以认为,上古时期只有一种与口语大体一致的书面语。到了中古期,汉语中的口语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则有两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语书面文献的书面语,比如六朝作家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是这样的书面语。另一种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这样的书面语称为“古白话”,比如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话本等。到了近代汉语时,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又有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古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上古的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它所形成的书面语,叫做文言。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基本书面语形式。“古代汉语”有时又是指文言。上古的文言可说是典范的文言,中古、近代的文言是模仿的结果。就算中古以后的人模仿得再认真,但终究是模仿。由于受模仿者所处时代语言的影响,中古以后的文言与上古的书面语也不可能全然相同,其中必然存在某些差异,例如唐代韩愈和清代方苞的散文就与上古的汉语存在着差异。

“古代汉语”的第三个含义是指上古时期的汉语,即上古汉语。本书“古代汉语语法学”中的“古代汉语”主要就是指上古汉语。如果不另加说明,本书以下所使用的“古代汉语”或“古汉语”这个概念,均主要是指上古汉语。所以本书所说的“古代汉语语法”,实指上古汉语的语法。

关于本书所讨论的上古汉语的语法,还有三点要加以说明。首先,学者又把上古汉语再分为三个时期:商代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在上古汉语这三个时期里,汉语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这三个时期内的汉语语法,既有相同之处,又多有不同之处。详细地讨论这三个时期语法的发展情况,是汉语史的任务。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介绍这三个时期汉语语法的发展情况,而主要是讨论上古中期的语法。至于上古前期的语法,如甲骨、金文的语法,本书一般不涉及。上古后期的语法,如《史记》的语法,如果它 1 请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第35页 们之中的语法现象与上古中期语法有相同之处,也一并加以介绍。如果《史记》中的语法与上古中期的语法有不同之处,其中比较重要的,在相关之处有时作一些必要的说明,而不作全面的说明与介绍。本书讨论上古中期语法时所用的语料主要取自:《左传》等15部书,另外还较常用《史记》中的语料,个别时候也选用《诗经》、《尚书》和《汉书》中的语料。

其次,本书所讨论的语法,主要是散文语法。上古的韵文,如《诗经》、《楚辞》、《乐府》、等,其中自然也有自己的语法规律,但它们的语法规律与散文的语法又有不同,本书一般也不涉及这些韵文作品的语法特点。就是散文语法,限于篇幅,本书也只能介绍比较常见的语法规律,至于比较罕见或特殊的语法现象,只好留待日后。

第三,就是在上古中期,也可能存在方言的不同,以及时间上的差距而造成的语法上的差异,比如《尚书》的语法就与《左传》、《国语》等的语法有很大的不同。从我们所使用的文献看,《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书在方言上或许更接近,而其他文献的语法则与它们也存在着某种差异。就算是时代相同、方言相同,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特点也不尽然相同。如果再深入下去,每部专书都应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本书不准备讨论上古汉语中期语法中由于方言、时间或个人的不同而造成的语法现象上的差异,而主要是谈在上古占有主流地位的语法规律。

第二节 古汉语语法与相关学科

与古汉语语法学相关的学科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与语言学内部有关学科的关系,与语言学之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与古汉语教学的关系。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与语言学内部有关学科的关系

从语言学内部关系来看,与古汉语语法学关系密切的学科主要有“小学”、普通语言学、汉语史、现代汉语语法学、方言学、汉藏语系中各种语言的语法学,另外还有修辞学。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从隋唐以后,直至清末都叫做“小学”,其中包括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训诂学偏重研究古代的词义,也旁及古书中的语法、修辞现象,而研究的重点又是汉魏以前的古书。训诂学与古汉语语法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前提是读懂古书,如果《左传》、《史记》等书中句子的意思不明白,也就很难思考其中的语法规律。而训诂学则是读懂古书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历代丰富的训诂学资料,很难设想古书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其次,当语法学要归纳各种语法意义及词类意义时,训诂学对于词和句子的解释就是我们思考时的最重要的基础。第三,由于古人把实词和虚词都归入训诂的范围,所以对虚词的理解也常要借助于训诂学。比如训诂学中的“语助”、“语已辞”、“发语词”这样一些训释,对于我们理解语法都很有帮助。反过来,语法的研究也有助于加深对训诂学研究。这是由于训诂学偏重于个别词义的训释,而语法则偏重于对整个词类意义和句法意义的系统认识。这种系统认识,有助于人们把词本身的意义和语法意义区分开,也就有助于人们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单个词的意义,这样也就时常能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词义。训诂学的著作主要有两类,对于语法学都有重要作用。一类属于注疏类,如《论语注疏》、《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等,另一类属于工具书类,如《尔雅》、《广雅疏证》等等。如果把古人对虚词的训释也归入训诂学,那么《助语辞》、《经传释词》之类的书与语法学的关系就更为直接。

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及文字形、音、义的关系。文字学与语法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首先文字学与训诂学直接相关,训诂学对词语的训释很难离开文字学。其次,文字学中关于字的本义的解说,对于理解词类的语义特点,尤其是理解虚词的作用有很重要的帮助。《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等文字学著作都是研究语法的重要参考文献。

音韵学主要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变化。语言本来是有声的,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古汉语文献只不过是这种有声语言纪录下来的结果。由于词汇、语法都是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不管是研究训诂、文字还是研究语法,都离不开对语音的认识。比如清代学者“因声求义”的思想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方法。音韵学可说是研究语法时的基础中的基础。

普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理论部门,主要内容有语言的本质、起源和发展,研究语言的方法,语言学的分科及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研究古汉语语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指导思想。任何人在作语法研究时,都不可避免地要用某种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只是有的人比较自觉,有的人并不自觉;有的人用这样的理论,有的人用那样的理论。指导研究工作的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方法,又必然决定了研究的结果。学者们在研究工作中所作出的不同的结论,从根本上来说,是指导理论在研究工作的不同表现。目前的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在印欧语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藏语系在世界各语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汉藏语系的深入研究必定会丰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而古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对于丰富普通语言学理论也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汉语从商代开始,直至现代的发展演变规律。汉语内部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建立在各个断代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规律的深入研究,就不会有可靠的汉语史。反过来,一部可靠的汉语史,对于我们研究各个时期的断代语法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对于某个断代的研究,时常要与其前、其后的语法规律联系起来观察。就以上古汉语来说,没有对于上古前期甲骨、金文语法和上古后期汉代语法的的起码了解,很难思考上古中期的语法规律。

古汉语语法学与现代汉语语法学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从我国语法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整体上领先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分布的认识,变换方法的确立,都是汉语研究在方法上的重要发展。这些方法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思想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借鉴。所以不断学习现代汉语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对于古汉语语法研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反过来,古汉语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思考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语法规律,也应该是有价值的。

方言学以各种方言为研究对象,又可以分为描写方言学、历史方言学和方言地理学三门学科。学者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主要有七大方言区: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不管是描写方言学,还是历史方言学,其中涉及到对语法部分的思考,都离不开对古汉语语法的认识。而在各种方言中,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某些语法现象,所以对各地方言的了解显然对于研究古代汉语语法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汉藏语系中包括有汉语、藏缅、壮侗、苗瑶四个语族。汉藏语系之中除汉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语法,比如藏语中的使动范畴、句终字,对于思考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也”字的作用等都有重要的启发。

研究语法时,还常与修辞学有关,这里不再多谈。

二、与逻辑学和符号学等的关系

与语言学相关,同时又与语法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主要有逻辑学、符号学,此外还有哲学、心理学等。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由于数理逻辑的发生和发展,逻辑学的内容得到丰富和扩展。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判断、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人们正确地思惟和认识客观提供逻辑工具。在语法学研究中,从基本研究方法的确立,到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几乎都离不开逻辑学。我们在下一节研究方法中要谈到的公理化方法,就是逻辑学中的一般方法在语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在分析语法中的句子和词类的语义内容时,也常要用到逻辑学。比如“命题”、“概念”这样一些逻辑学中的术语,都是分析语法时要用到的。广义的逻辑学还包括逻辑语形学、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用学等,逻辑语形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研究语法时要借鉴的。不用逻辑来分析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逻辑学有逻辑学的方法,语言学也有语言学的方法,我们又不能用逻辑学的方法来代替自然语言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只能用语法学的方法来分析自然语言。

符号学又叫指号学,是关于符号及其应用的一般理论。目前关于符号学理论中的一些术语的理解很不一致,按照我们的理解,符号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词义学(又叫语义学)、语法学和语用学。词义学是符号和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语法学是符号之间形式关系的理论,而语用学则是符号和它们的使用者即创造或接受这些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符号学又可以分为经验符号学和纯粹符号学两类。经验符号学研究的就是自然语言,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符号学的理论。一句话的意义通常是由三种意义构成的,这就是词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词义学研究词的形式和意义,语法学研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用学研究语用条件和语用意义。词义学与语法学主要在词和词类上构成直接联系:词义学研究个别词的词义,而语法学中的词类意义则主要是从个别词义中抽象出来的。语法学和语用学主要是在句类上构成联系。一方面句类实际是语用的分类,但另一方面,这种语用的分类又与句型(语法上的分类)有某种并不整齐的对应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词义与语法中的三个子系统都有联系,无论是研究词、还是研究短语、句子,都与词义有关。但只有词类意义与词义的关系比较单纯、直接。只要进入短语,有了语法结构,就有了语法意义,短语意义是词义和语法意义的综合。而句子则除了词义和语法意义之外,又增加了语用意义。而语用只与语法中的句子有关,而不可能跟短语和词有关。这是因为,只有句子才是使用单位,短语和词都是备用单位。备用单位根本就不进入言语活动,所以没有语用问题。一般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假设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比如物理学研究常要假定一个完全的真空,其实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真空,但这是研究工作的需要。如果不作这样的假设,研究工作几乎是无法进行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句子时,除了句类之外,在其他部分就暂不考虑与语用的关系。

语法研究还与哲学、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系统论也归入哲学的话,那么系统的思想也是我们研究语法的重要指导方法。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语法规律及其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与古汉语教学的关系

古汉语语法学与古汉语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关系更为直接。高等学校的《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汉语作品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一是语法知识。具备科学而系统的语法知识能使学习者更准确、迅速地阅读、理解古汉语作品。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也离不开必需的古汉语语法。对于中学师生来说,一本准确可靠的古汉语语法书,应该是很有用的。而对于一般想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语法书也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读物。如果翻看一下早期的古文译本,我们会发现随着古汉语研究水平的提高,其中自然也有古汉语语法研究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译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古汉语语法学对于古汉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普及会大大节约亿万人,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古文的时间。

第三节 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古代汉语语法的根本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并由此而派生出另外的两个特点:变异性和模糊性。

一、整体性

古汉语语法整体性的特点主要是说,语法中的多种范畴主要不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而主要是通过词语的组合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古汉语中最重要的几个语法范畴,如句型中的叙事与论断、词语中的指称与陈述、名词中的有生和无生、述宾短语中的自动与致动等都是在词语的组合或句子的关系之中表现了出来。

在词语的组合之中,虚词与其他词语的组合,实词与实词性词语的组合都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语法形式。

首先是虚词,与实词相比,虚词出现的频率一般都比较高,用法也灵活。比如句末用“也”常构成论断句,不用它则常构成叙事句。又如“者”、“所”,它们与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组合在一起之后,都能把陈述性的词语变为指称性的。词语中陈述和指称之间的这种变化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其次,实词与实词的组合关系也很重要。名词区分为有生和无生是两个重要语法范畴,它们就是通过对实词性词语的组合分析出来的。有生名词主要表示人,无生名词主要表示物。有生名词经常用做主语,而且可以给多种动词做主语;无生名词做主语远不及有生名词常见,而且许多动词不能给无生名词做谓语。如:

(1){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种:文种。

(2)东海之极,{水}[至]而[反]。(吕氏春秋·君守)例(1)中的“种”是有生名词,它们可以给“顿首”、“言”、“曰”等多种动词做主语;例(2)中的“水”是无生名词,虽然它可以给“至”、“反”等做主语,但很难给前一个例句中的那些动词做主语。正是根据“种”和“水”在与其他实词组合时表现出的这些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有生和无生这样两类不同的名词。

二、变异性

由于词类、短语、句子的特点主要是在整体之中确定的,这就出现了变异性的特点。变异性是说,对于某类比较确定的词、短语乃至于句子来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出现某种变异。对于词来说,不同的词及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时常调和在同一个语音、文字形式之中,所以兼类、转称和活用等现象都比较常见(关于兼类、转称和活用的具体内容,请参看第二章第五节词类)。如:

(1)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饰邪)

(2)孙子无{辞}。(韩非子·难四)例(1)中的“辞”是动词,(2)中的“辞”是名词,同一个“辞”出现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分属不同的词类,这是名词和动词的兼类。例(1)中的“辞”之所以是动词,是因为其前是个名词,而其后又是个介宾短语。而例(2)中同样的是“辞”,但由于其前是个“无”,我们就把它认定是个名词。这主要是由于上下文造成的。

不但在词类中有变异性,句子之中也有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我们用“范式”和“变式”这两个概念来称说。比如判断句,范式是句中有停顿,句末用“也”;在多数判断句句末用“也”的情况下,有些判断的句末并不用“也”,或句中没有停顿,这就是变式。如:

(1)[白圭],{周人也}。(史记·货殖列传)

(2)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例(1)是典型的判断句形式,特点是句末用“也”,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停顿。(2)既没停顿,又不用“也”,可仍是判断句。典型的判断句可以认为是判断句的范式,像例(2)那样不够典型的判断句,就是判断句中的变式。一般地说,范式总是比较常见的,而变式则不及范式常见,这也是变异性的表现。

三、模糊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精确性和模糊性两个方面,其中精确性是相对的,而模糊性则是绝对的。语言也是如此,既有精确性的一面,也有模糊性的一面;汉语更是模糊性较强的语言。所谓模糊性就是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性。这种模糊性在古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都有反映,句子、短语和词类这三种基本的语法单位之间没有十分明晰的界限,而具体到每种语法单位中的各种类别之间,比如词类、短语和句子的分类等,也没有一条明晰的界限,都表现出亦此亦彼和非此非彼性。可以说不要期求在语法的各种类别中找到一条明晰的界限,处处都表现出过渡和弹性。比如词类有实词和虚词两个大类,实词中的代词比较虚,所以古人通常把它归入虚词,本书把它归入实词。代词的“之”“其”就更接近虚词。再比如说介词,一方面它与动词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又与连词有相通之处,可说也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词类。又比如短语,述宾和述补这两种短语,有时也很难区分。句子中也是处处表现出过渡。最常见的句型有叙事句、论断句和说明句三种,叙事句和论断句的对立比较明显,说明句就介于这两种句子之间,而论断句和复句又是两种界限模糊的句子。总之,在语法的各种类别之间都表现出过渡性,这种过渡常表现为一种整体上的合理,局部的不合理。关于这种整体合理而局部不合理,我们可以举一个常识中的例子说明。比如:老年、中年和青年这三个概念,如果以年龄中的60岁、40岁来划界。60岁以上是老年,40岁以下是青年。那么我们会看到:41岁的人将被归入中年,其实41岁的人,在与59岁和39岁的人相比时,应该更接近39岁的人。所以从局部来看,把41岁的人归入中年并不合理。可是只要分类,无论从哪里给老年、中年和青年来划界,其实都存在这种局部的不合理,除非不分老年、中年和青年。虽然局部不合理,可是从整体来看,这种划界又是必要的,所以从全局来看,又是合理的。在语法分类中,也时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语法中的模糊性是不可避免的,这首先因为,现实世界,尤其是社会现实,本身就是模糊的,曲折入微而又无所不至地反映现实的语言不可能没有模糊性。其次,语言系统是抽象的,言语活动则是个人的。个人的言语活动在一定规律的制约下,常有一定的任意性,这种任意性也必然带来一些模糊的结果。最后,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前一时代遗留的语法现象,后一时代将产生的现象,与当时的语法规律混在同在一起,也必然产生一种模糊的结果。

第四节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

语法学的流派不止一种,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研究语法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我们这里所谈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本书所用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本书第二章至第八章所介绍的这个语法系统是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的。关于本书所用的方法,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介绍:1)研究标准,2)研究程序,3)研究语料,4)一般和特殊。

一、研究标准

研究标准是指我们在研究古代汉语时,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句子、短语和词类这些基本语法单位的系统性。任何一个语法单位都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结合物,在这个结合物中,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各有不同的作用,与此相应,在研究语法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研究语法时都应该采用。不过它们的作用不同,一种方法是根本性的,另一种方法是从属性的。

从语法形式出发来归纳语法意义,是根本性的方法。所谓根本性的,是说我们是根据语法形式来确定古汉语语法的基本系统。我们知道: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语法,都有自己特有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我们既不可以根据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同样也不可以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来完全确定古代汉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其他民族语言或现代汉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只能是我们确定古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参考。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这二者之中,语法形式是外在的,而语法意义则是内在的。我们应先根据语法形式来归纳出古汉语语法形式的系统,从这种语法形式的系统出发再归纳出语法意义。这样得到的语法意义,才是古汉语本身固有的语法意义。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划分词类时,我们主要的根据是:一个词在句子中能够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和它在充当该种句法成分时可以和哪些词语组合,即通常所说的分布或功能。比如“子产”这个词一般不能做谓语,而“入”这个词经常做谓语。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把“子产”及与它功能相同的词归为一类,称之为名词;而把“入”及与它功能相同的词归为一类,称之为动词。从大量的名词和动词中,我们可以在意义上归纳出它们在语义上的不同的特点:名词一般表示人、物等,而动词则表示行为、动作等。又比如,在区分句型时,我们用的也是从语法形式到语法意义这种方法。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举出的两个例句分别是叙事句和论断句。我们之所以把这两个例句归入不同的句型。主要是根据叙事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否有停顿,句末否用“也”等特点。同样根据这两个语法形式上的特点,我们能把更多的句子归入叙事句和论断句。并从这些叙事句和论断句中归纳出这两种句子中所包含的不同语义特点:叙事句主要是陈述事实,而论断句则是表示某种主观论断。古汉语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这两个系统中的基本内容,大体可以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但是我们的语法研究到此还没有完结,还有从语法意义到语法形式的方法。

从语法意义到形式的方法是从属性的。所谓从属性的是说,在运用语法意义来确定具体语法单位的系统性时,是以从语法形式上归纳出的系统为基础的。当我们用前一种方法把古汉语中基本的语法系统归结出来之后,还有些词、句子不能用上述方法来归入相应的系统。这是因为有的词或句子在语法形式上不够典型,这时就要参考语法意义来确定。比如词类中的代词,一般我们是根据能够做前置宾语这个特点来确定的,可是有的代词实际不能做前置宾语,比如“其”根本不做宾语,所以也就谈不到做前置宾语,可是我们仍把它归入代词。之所以这样归类,根据的显然不是语法形式,而是“其”的语法意义,是因为这词和别的代词一样,都有指代的意义。又比如,我们根据语法形式,可以确认古汉语中有论断句。这种句子的句末常用“也”,可是有的论断句句末并不用“也”,只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了论断的关系,我们根据这一点也可以把它们归入论断句。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这样归类时,首先是根据语法形式,我们已经确认古汉语中有代词,也有论断句,而后才能这样归类;也就是说:根据语法形式的研究,语法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系统,而后才能根据语法意义来作进一步的归类。如果根据语法形式我们归纳不出代词、论断句这样的词类和句型,也就无法确定代词和论断句的语法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语法意义也就失去了归类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语法形式是根本性的,语法意义是从属性的。

二、研究程序

从研究标准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当根据语法形式来确定语法系统时,我们似乎处在循环论证之中:一方面根据句子、或短语来确定各种词类;反过来,我们又是基于各种实词或2虚词来分析句子或短语。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方法之一就是引入公理化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是一种演绎的方法,所以从根本上来看,本书研究程序采取的是一种演绎的方法,并在这种演绎方法的基础上来进行归纳。这种研究方法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明明语法是从句子中归纳出的规律,怎么演绎会是根本的呢?最初我们也是这样想。可是认真考察一 2 赵元任先生曾经指出这种循环论证,他选用了一种解决的方法,请参看《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8页,我们这里选择了另一种解决的方法。王力先生也曾指出这种方法是循环论证。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又不能不承认它。如果不从根本上采用这种演绎的方法,我们只能处在循环论证之中。下边我们就来谈谈本书所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

公理化方法是科学理论演绎构造的一种逻辑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少数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出发,按照特定的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这一学科中其他命题,从而构成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本来是数学中的研究方法,我们实际是在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语法,只是与数学中对这种方法的运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公理化方法的关键是引进基本概念,根据我们对语法的理解,古汉语语法学中的基本概念是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话题,而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应该强调的是:从语法学的观点看,“话题”、“陈说”这两个概念都是不容易严格定义的,我们大体只能用一种列举的方法来解说这两个概念。处在一句话前面的某个成分,如果它又是讲述的题目,那么这个题目就是话题,比如“施事”、“受事”、“论断的对象”等就是常见的话题;而表示这个话题的句子成分,就是主语。处在一句话后面的某个成分,常用来解说前面的话题,这个解说话题的部分是陈说,比如陈说可以是行为、变化、论断的结果等;表述陈说的这个部分就是谓语。多数句子都有这样两个基本成分。如:

(1)[晋荀林父]{救郑}。(左传·宣公五年)

(2)[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左传·文公二年)

例(1)的“晋荀林父”是话题,也就是主语,其后的“救郑”则是谓语;例(2)的“襄仲如齐纳币”也是表示话题的主语,与主语相应,其后的“礼也”是表述陈说的谓语。

有了初始概念,下一步就要根据功能与结构来对各种语法单位来进行分析与综合。我们这里所说的“功能”,主要是指分布与变换,而“结构”则主要是指句法结构。如果打个形象的比喻,分布和变换很像是设置了若干个分类的结构框架,而后把那些准备分类的语言单位分别放到这些框架中来试一下。凡是能够进入这个框架的,属于一类,而不能进入这个框架的,则属于另一类。

分布是就一个句子而言构成的句法结构框架,比如“可以做主语或谓语”就是一个框架。凡是可以进入这个框架的词,我们就把它们归于同一类,称之为实词;而不能进入这个框架的词,就是虚词。有了“实词”、“虚词”这样的类别,就可以进一步归纳出实词和虚词的语法意义。语法学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要不断地确定这个框架。又如我们还可以确定这样的框架:“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没有停顿的条件下,句末不必加用任何虚词就可以做谓语。”那么像“出”“大”这样的词,就可以进入这个框架,我们称之为谓词,而不能进入这个框架的词,如“人”“国”这样的词,就属于另一类,它们是体词,把谓词和体词区分出来之后,再进一步就可以归纳谓词和体词的语法意义。

变换这种语法形式所表现出的关系已经不限于一个语法单位之内,而是扩充到两个语法单位之间,或是说:在两个语法单位的关系之中找到一个框架。比如假定这里有短语A,我们可以用对词语加以增加、减少或移位的方法,在短语A的基础来构成另一个短语B。从语义上看,在短语A和短语B之间,如果具有基本相同或包含的语义关系,我们便称之为可以变换,否则就是不可以变换。可以变换的语法单位可以进入同一个框架,也就属于同一类;不可以变换的,就是另一类。以下举例来说明变换。

动词后加由“于”字构成的介宾短语之后,可以构成述补短语。这种述补短语,我们把它归入短语A。在A的基础上,我们把“于”去掉,这样就用减少的变换方法构成一个述宾短语,这个述宾短语是B。比如下边这几个例句:

(1)今人乍见孺子{入}[於井]。(孟子·公孙丑上)

(2)赤子匍匐将{入}[井]。(孟子·滕文公上)

(3)晋侯{请}[于王]。(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向王请求。

(4)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求释放三位主将。例(1)的“入於井”是短语A,例(2)的“入井”是短语B,“入於井”与“入井”的意思基本相同。而例(3)、(4)与前两例不同,如果我们把例(3)变换为例(4),原句的意思出现明显变化:“请王”不是“向王请求”,而变成“请求释放王”。从这种变换中可以看出:“入於井”和“请于王”,虽然都是述补短语,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述补短语;与此相应,“入”和“请”也就属于不同类别的动词。再来看一个例子:(5)彭城{降}[晋]。(左传·襄公元年)

(6)齐人{降}[鄣]。(春秋·庄公三十年)以上这两个句子只从结构上看,似乎应该属于同一类。其实这两个句子的结构只是大体相同,并不完全相同:例(1)是彭城向晋投降,例(2)是齐人迫使鄣投降。我们可以称有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为同型异构(前边的例(3)、(4)也是异型同构)。要想区别这种同型异构的句子,只靠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这时使用变换才能断定它们是同形异构。比如,例(6)中包含有“鄣降”这个句子的意思,我们可以把“降鄣”变换为“鄣降”;而例(5)中则不包含“晋降”这个句子的意思,所以不能变换为“晋降”。通过变换,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同型异构的句子区分开来。

分布和变换最常用来确定词或短语的类别,而结构则主要是用来分析句子或短语。词语的类别、词序、节律等语法形式是我们常用来确定分析句子、短语结构的标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语法形式中已经谈了不少,这里不再讨论。有了主语、谓语这两个初始概念,又可以通过功能和结构不断推导出语法中的各种新概念,从而建立起一个语法系统,直到满足需要为止。还要说明的是:在研究工作中,开始确定的初始概念,不见得十分完善。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还可以根据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再对初始概念加以修改和完善,不过这样一来,对随后所推导出的内容也要作出相应的修改,总之这种公理化的研究方法允许对公理进行不断的完善,也应该进行不断的完善。

上述这种公理化的方法可以从语法形式出发,推导出语法中的种种关系,并归纳出相应的语法意义,从而揭示语法中的基本规律,或者说能确定古汉语语法系统中的基础框架。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语法中的全部问题,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还要辅以语法意义。在前边我们已经说过,语法意义在这里的是从属的,但在研究程序中也是不可以缺少的。

从第二章开始,本书将介绍语法体系。在介绍语法体系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种是按照研究程序来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推导的过程很清楚,并基本上可以保证没有论证过的术语不提前出现;但它的害处是整个叙述将不得不把词类、短语和句子都混杂在一起,会显得比较凌乱。另一种方法是按照词类、短语和句法这样三个子系统来介绍,而在介绍这三个子系统之前,先对一些基础概念作出必要的说明,同时尽量照顾研究程序。这样叙述的好处是容易条理清楚,缺点是可能后边才详细讨论的术语,在前边就要使用。我们采用的是后一种叙述方法,这样一来,在阅读本书时,如果觉得某个术语不十分清楚,而又想弄清楚,只好先翻看后边与之有关的某些章节。

三、研究语料

当我们把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统称为古代汉语时,这是个有几千年漫长历史的语言。对这个过程中的汉语语料,可以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把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都考虑在内的话,那么对古代汉语语料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六种,这就是专书、断代、泛时的研究和比较、贯通、汉语史的研究。

首先可以对某一部专书的语法来进行研究,比如专门研究《左传》的语法。这种研究或许是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没有这方面的扎实研究,细致而深入地认识古汉语语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比专书研究更宽一些的,是断代的研究。所谓断代研究就是指截取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资料来进行研究。由于古代汉语有时又是指上古汉语,所以人们对古汉语的研究工作有时定位在对上古汉语的研究上。又由于上古汉语还可以再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所以人们又常把这三个时期分开研究,比如研究甲骨、金文的语法,或先秦语法、两汉语法。当然断代还可以断得更细些,比如对上古中期再进一步分期进行研究。比断代研究更宽一些的是泛时的研究,泛时研究可以说是对文言的研究。这种研究工作的对象是从先秦到清代的文言作品,以往曾经有过的大量古汉语著作都是这种研究的成果。上述的三种研究可以说都是共时的研究,以下的三种研究都可以说是一种历时的研究。

比较的研究可以对各个时期的古汉语语法进行比较,比如可以用上古语法与中古语法比较,人们以往做的比较多的是用文言和白话(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对于认识古代汉语和进行古汉语教学都很有帮助。贯通的研究对从古至今的汉语语法都加以研究,但不重在历史的分期,而是着重研究各个时期有特色的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对于认识和思考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法是有帮助的。汉语史的研究则要对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加以分期,并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汉语语法的发展情况,这是一种典型的历时研究。

四、一般和特殊

对于模糊性较强的古代汉语来说,在作系统研究时,要处理好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否则这个研究工作是无法进行的。在一般和特殊这一点上常要涉及两个问题,这就是常态和变例、数量和质量。

(一)常态和变例

任何一个语法单位,不管是词,还是短语或句子,通常都具有的比较固定的语法特点,这是它的常态。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对语法单位的常态基本上都能保持一种大致相同的认识,非如此,人们的言语活动便无法进行。在人们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有些语法单位可以在某种语言环境中改变常态而出现变例。常见的变例有下述四种。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变例,一个词在活用时,它的功能和语义都出现了变化。如:

(1)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2)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以上例句中加△的词本来是名词,名词通常不单独在句子中做谓语,也不能带宾语,但是在这里用做了动词,同时词义也出现变化,所以名词在这里是活用。

一般地说,活用时所表现出的功能和语义是该类词通常并不具备的。如果这类词本来就有这样的功能,而词义又没有出现变化,当然也就不是活用。应该着重指出的是:某类词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从古汉语本身归纳出来的,而不是根据其他民族的语言,或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外加给古汉语的。比如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可以用做使动,就不是活用。这是因为从上古汉语的大量语言事实来看,可以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大多都可以用做使动,只是有的不及物动词常构成使动,有的构成使动的次数少些,或很少。构成使动正是不及物动词的一种基本用法,所以也就不是活用。又比如名词用做动词,像“军”、“妻”这样的词,在古汉语中既常用做名词,又常用做动词,下面的句子是它们很正常的用法:

(1)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左传·桓公十一年)人们有时把它们与现代汉语中的“军队”、“妻子”这样的词对应起来。然后或是根据词义,或是根据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属性,就把它们归入名词。把它们归入名词之后,于是便说这里是名词活用做动词。其实这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来谈古汉语,本书在确定是否属于活用时,不取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愿意强调:确定一个词是否活用,只能根据古代汉语中的语言资料,而不能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或其他民族的语法。

2.词义翻改

在言语活动中词义翻改也是一种变例。词义翻改是指给一个原有的词赋予某种新的词义,当这个翻改过的词包含有新的词义时,往往也就有了原来没有的功能。如: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庄子·外物)“鲋鱼”(今天通称鲫鱼)是一种鱼,在常态下,它不会听懂庄周的那番问话,更不会回答人的问话。在这里庄子对“鲋鱼”这个词的词义作了翻改,或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鲋鱼”这个词。在一般的语言中,鲋鱼不可能与“对曰„„”这样的短语相组合。功能和语义是相互关联的,由于这里的“鲋鱼”已经不是常态意义上的“鲋鱼”,所以这个词的功能也出现了变化。常态意义上的“鲋鱼”与这里的“鲋鱼”,其实已经是两个意义和功能都不同的词。像这样的情况,那个词义翻改过的“鲋鱼”也是一种变例。

3.修辞与韵文

在言语活动中,如果为了某种需要,使用了修辞的方法,或使用了韵文,也可能出现变例。如:

(1)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胠箧)

(2)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荀子·成相)

以上例句中的“围”、“徙”和“施”(设置)在常态下构成被动式一般是有条件的,可是在这里它们无条件地构成了被动式。之所以能这样用,例(1)是个偶句,是一种修辞格式,例(2)是韵文。为了适应修辞和韵文的需要,这里的用法是一种变例。

4.范式和变式

这里所说的范式和变式,主要是指句子而言的。比如我们在划分句型时,根据句末用“也”和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停顿等特点,可以区分出论断句。如:

(1)[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2)[信],{妇德也}。(礼记·郊特牲)

以上这两个句子,都符合论断句的特点,我们称之为论断句的范式。有些句子,从语法形式上看,与范式并不完全相同,比如下面的句子:

(3)[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

(4)[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史记·屈原列传)例(3)句末没有“也”,例(4)句末没有“也”,句中也没有停顿,可是我们仍把它们归入论断句。我们这样归类的主要根据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语义来看,例(3)、(4)与(1)、(2)是相同的,所以也是论断句。但是例(3)、(4)这样的论断句并不典型,我们管这样的论断句称作“变式”,以区别于比较典型的范式(1)、(2)。

在语法的系统中,我们要把常态和变例区别开来。通常我们归纳的是常态的规律,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把常态与变例混同起来,同时也不根据变态来否定常态的规律。

(二)数量和质量

一般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出现质变。对于清晰事物来说,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点是明确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而对于模糊事物来说,在不同质的事物的两极之间存在中介状态。中介状态属于亦此亦彼、非此非彼,要把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事物归入此或彼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简单处理,而要考察该事物属于此类或彼类事物的程度(隶属度)。汉语系统是个模糊系统,不同的语法单位之间,不管是词,还是短语和句子,都存在着交叉和过渡的特点,存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情况,很难截然区分。所以在描写这个系统时,也存在着处理隶属度的问题,这种隶属度的问题,实际是个数量问题。

为了给语法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定性,本书时常要作一些数量上的统计。我们通常统计的是《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公羊传》、《谷梁传》等六部书中的例句数量。在说明这些统计结果时,我们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具体说明统计出的数字,在说明具体数字时,多数是直接把有关的数字开列出来。某个词,某种用法一共有多少例,就把统计出的数字用小一号的数字列在有关的词语之后,比如“‘也’(10450)”,就表示“也”在以上六部书中其出现10450次。有时对具体数字也可以作文字性的说明,比如说:“‘也’共出现10450次”。在具体数字不必介绍的情况下,本书取另一种方式:只作一般性的介绍。这种一般性介绍最常用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1)多数和少数:“多数”和“少数”以50%为界,超过的是多数,不及的是少数。2)一般、通常和有些:“一般”、“通常”都指75%以上,有些指25%以下。3)绝大多数和个别:“绝大多数”指接近100%;在绝对数不大的情况下,“个别”指10%以下;在绝对数大的情况下,“个别”指几个。4)经常、时常、大多和有时:当对两种语言现象进行比较时,出现次数明显超过另一方的称为“经常”、“时常”、“大多”;数量显著少的一方,称为“有时”。

由于古汉语语法是个模糊系统,有时在语法单位A中,可能会出现语法单位B的某些特点,这应该不足怪,可能倒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我们力求把这个模糊系统中的交叉性、过渡性处理得更好些。第二章 语法基础

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 语法的基本单位

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短语和词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如:

(1)[齐师]{大败}。(公羊传·成公元年)

(2)[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3)[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以上例(1)中的主语 3 在成千累万的数字统计中,可能会有少量误差。我们能作到的是,这些误差肯定不会影响书中的结论。“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以上例(1)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词与句子是不同的语法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人们用句子来进行言语活动;而短语、词则是备用单位,它们并不在言语活动中直接使用。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句子在使用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作用是关于客观世界说了些什么,逻辑学上称之为表述了一个命题;另一种作用则并未直接表述命题,即关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说些什么。以上三个例句中,例(1)直接表述了命题:说了一件事实。后两个例句与例(1)不同。例(2)是提出问题,关于客观世界没有说出什么。例(3)是感叹,这样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说话人的感情,它间接地表述了命题,但不直接表述命题。短语和词不是使用单位,它们没有语调,也不存在句末停顿的问题。短语和词既不表述命题,也不提出问题和表示感情,而是表示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是存在于使用语言者的头脑中的。词表示的是比较单纯的概念,而短语则表示由词组合成的比较复杂的概念。

在短语中,词和词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词在短语中是“中心词”,有的不是;有的短语有中心词,有的短语没有中心词。中心词是指与短语的整体功能相同的一个或几个词,这一个或几个词能够决定该短语的功能。中心词之外的其他词是非中心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两个句子:

(1)段入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2)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例(1)中,“入于鄢”是短语。在“入于鄢”中,“入”是词,而且是中心词,因为“入”与“入于鄢”的功能相同:都可以做谓语。“于鄢”又是短语,“于”、“鄢”都是词,由于“于”和“鄢”与“于鄢”的功能都不相同,所以这个短语中没有中心词。例(2)的“晋侯、秦伯”是短语,在这个短语中,“晋侯”、“秦伯”都是中心词,因为这两个词与这个短语的功能都相同。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又叫“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所谓“最小”是说语素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切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口语中的一个音节,或书面上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的词一般不可能切分,比如“齐”、“大”这些词就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要复杂些,比如“百姓”、“沛然”(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匍匐”是三个词。“百姓”这个词我们可以切分出“百”和“姓”这样两个语素,“沛然”也可以切分出“沛”和“然”这样两个语素。与“百姓”不同的是:在“沛”“然”这两个语素中,“沛”的意义比较实在,而“然”的意义则比较虚。“匍匐”和以上两个词又不同。从语音上看,虽然我们可以切分为“匍”和“匐”这样两个音;可是从意义上看,我们却不能这样切分,这是因为“匍”和“匐”独立时都没有意义。所以“匍匐”尽管是双音节的,可它却只是一个语素。语素大多是单音节的,但也有少数是多音节的。

与语素有关的另外两个概念是“词根”和“词缀”。词根是指在一个词中表示基本词汇意义的那个语素。对于单音节词来说,词根当然就是构成该词的语素。复音词中有的词不止一个词根,比如“百姓”中就有两个词根:“百”和“姓”。有的多音节词中只有一个词根,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词缀。词缀是附着在词根上的、位置比较固定、意义比较虚的那个语素。在“沛然”中,“沛”是词根,“然”是词缀。

二、句子、短语和词的基础分类

有了语法的基本单位,也有了主语和谓语,就可以对句子、短语和词作出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

根据句子中谓语的数量,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复句两类,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句子:非主谓句。

1.单句,主谓句和无主句 只有一个谓语的句子是单句,常见的单句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主谓句和无主句。

在一个单句中,既有主语,又有谓语,这样的句子是主谓句。在第一章第四节中,我们曾指出:主语表示的是话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话题,意义比较宽。施事、当事、受事、论断的对象是话题,时间、处所等也是话题,而表示这个话题的句子成分就是主语,如:

(1)[张仪]{逐惠施於魏}。(战国策·楚策三)

(2)[齐][大饑]。(礼记·檀弓下)

(3)[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战国策·秦策三)

(5)[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6)[口中]{有珠}。(庄子·外物)

以上前四个例句的主语分别是施事、当事、受事和论断的对象,例(5)、(6)的主语表示的是时间和处所。主语之后的部分都是谓语。这六个句子都是单句,而且是主语、谓语齐全的主谓句。

无主句是只有谓语,没有主语的句子。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在今天看来可以用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语的句子,古汉语通常取无主句的形式。在无主句中,这样的句子最为常见。如: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左传·僖公四年)

(2)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例(1)中“遂伐楚”前没有主语,伐楚的应该是齐侯,这里不用代词指代他,构成无主句。例(2)中的“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的陈述对象都应是武公从申国娶来的那位妻子,即姜氏,可是这里都不用主语,构成无主句。除了这种无主句之外,在主语泛指时,也能构成无主句。所谓主语泛指,是说主语所表示的是一般的人,不能也不必确指是哪一个人。如:

(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2){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荀子·议兵)

以上二例的主语泛指一般人,所以没有主语。有的句子从逻辑上看没有陈述的对象,也只能构成无主句,如:

(3){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国语·晋语八)例(3)从逻辑上看没有陈述对象,也是无主句。

无主句不同于主语省略。无主句是说这种句子通常根本就不用主语,根据古汉语的语法规律,也很难补出主语。在对话中,有时可以省略主语,这种句子并不是无主句。如:

(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2)“[追我者]谁也?”其仆曰:“(){东郭顺子}。”(庄子·田子方)例(1)中“甚急”的主语是“今日之事”,由于有前面的问话,在这里省略了主语。例(2)的答话中省略了“追我者”。以上这两例不用主语的地方,根据古汉语的语法规律,都可以有主语,不同于前边说的无主句。

2.复句、分句

有的句子比单句要复杂,句子中有不止一个谓语。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不止一个谓语,而这些谓语彼此又不互相包含对方,这样的句子是复句。我们知道,一个句子总是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所以复句中所存在的那几个谓语,也必然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复句中的谓语,前边出现主语或没有出现主语,都称之为分句。如: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2)[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以上两个例句都是复句。例(1)有两个分句,前边都出现了主语;例(2)也有两个分句,只是在第一个分句中出现了主语,后边没有出现。

3.非主谓句

复句的构造比单句复杂,另外还有少量句子比单句要简单,它们常由单个词语构成,根本分不出主语和谓语。这样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如:

(1)老聃曰:“{丘}!”(礼记·曾子问子)

(2)孟尝君曰:“{善}。”(战国策·齐策三)

例(1)中的“丘”是称呼对方,例(2)是称赞,都无法分析主语和谓语,它们是非主谓句。

(二)短语

根据在充当主语或谓语时表现出的不同功能,短语首先可以分为谓词性短语和体词性短语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短语是主谓短语。

1.谓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

谓词性短语是经常充当谓语的短语,而且在用做谓语时,不必附加什么条件。这种短语具有陈述主语的能力,经常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是陈述性的。如:

(1)子{退朝}。(论语·乡党)

(2)洧水{甚大}。(吕氏春秋·离谓)以上加△号的都是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除了经常用做谓语之外,也可以在某些句子中用做主语。如:

(3){伐鲁},齐之大过也。(墨子·鲁问)“伐鲁”是谓词性词语用做主语。

体词性短语主要表示人、物,是指称性的,经常用做主语,如:

(1){大国}朝夕释憾於敝邑之地。(左传·成公二年)

(2){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左传·隐公三年)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主语都是体词性短语。在附加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体词性短语也可以做谓语。如

(3)蔡叔,{康叔之兄也}。(左传·定公四年)

以上例句中,体词性短语加“也”之后做谓语;如果不加“也”之类的词,体词性短语一般不能做谓语。

2.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主要表述事实,是一种特殊的短语。这种短语跟句子和一般的短语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首先这种短语有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所以它可以像句子一样表述命题;但是它所表述的这个命题并不独立,而是从属于一个句子,也就是从属于一个大的命题。在可以表述命题这一点上,它与句子相同,而不同于一般的短语;但在不是使用单位,只是个备用单位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短语相同。主谓短语一般是谓词性的,所以它可以用做谓语,此外还可以做宾语、主语和定语。如:

(1)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

(2)人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汉书·高祖本纪)

(3){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以上四例中,例(1)是主谓短语做谓语,例(2)、(3)、(4)是主谓短语分别做宾语、主语和定语。有的主谓短语是体词性的,一般不做谓语。这样的主谓短语远不及谓词性的主谓短语常见。如:

(5)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三)以上例句中的主谓短语是体词性的。由于体词性的主谓短语比较少见,所以我们以后所谈的主谓短语,主要是指谓词性的。

常见的主谓短语有三种,一种是单句形式的主谓短语,另一种是复句形式的主谓短语,还有一种是无主句形式的主谓短语。如:

(1)是时,{萧何为相国}。(史记·张丞相列传)

(2){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左传·桓公二年)

(3)晋侯嬖程郑,使{佐下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例(1)中的主谓短语都是单句形式的,例(2)中的短语是复句形式的,例(3)中的“佐下军”之前没有主语,通常也并不用主语,实际指“程郑”,是无主句形式的主谓短语。

当主谓短语用做以上各种句法成分时,在一个句子中就会包含不止一个“主语”或“谓语”,为了便于称说,我们管全句的主语、谓语叫作“大主语”、“大谓语”,而管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谓语叫作“小主语”、“小谓语”。

(三)词类

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又可以分为谓词和体词两类,虚词又可以分为辅词和助词两类。

1.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是古汉语中两种最基本的词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做主语或谓语。

(1)实词

可以在句子中做主语或谓语的词是实词。这里所说的是否能充当主语、谓语包含两个意思。首先,是指一个词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或谓语。如:

(1)[寇]{退}。(孟子·离娄下)

(2)[项王]{怒}。(史记·项羽本纪)以上两个例句中的“寇”、“项王”和“退”、“怒”都能单独充当主语或谓语,都是实词。其次,是指以该词为中心词组合而成的各种短语,可以充当主语或谓语。如:

(3)山{有}[木]。(左传·隐公十一年)

(4)晋人[弗]{许}。(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例句中加△的词分别在述宾、状中短语中充当中心词,它们都是实词。

从语义方面看,实词具有称述意义。“称述”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称,二是陈述。指称是说:实词可以指称人、物等,比如例(1)、(3)中的 “寇”、“山”等;陈述是说:实词可以陈述人、物,比如例(1)、(4)中的“退”、“许”等。

有些实词不可以直接称述人、物,但可以间接地称述人、物。这是一种特殊的实词,即代词。代词称述人、物时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指代,另一种是求代。在指代时,代词指代上下文中某个确定的语言单位。如:

(1)[吴人]曰:“於周室,{我}为长。”(左传·哀公十年)

(2)[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例(1)、(2)中的“我”、“是”做主语,它们并不直接指称现实中的人、物,但可以分别指代“吴人”和“日月星辰瑞历”,是间接指称人、物。所以“我”、“是”也都是实词。在这种类型的实词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代词:之、其。这两个代词通常既不做主语,又不做谓语;“之”常做宾语,“其”常做定语。这两个代词应该说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实词。如:

(1)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成公二年)

(2)[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在以上二例中,“之”、“其”分别做宾语和定语,指代上文的“蛇”和“管仲”;考虑到它们的指代作用,还是把它们与其他代词一起归入实词。

求代是说,这种代词可以提出与人、物、事有关的问题,然后在下文用某个确定的语言单位针对这个提问作出回答。如:

(1)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墨子·天志中)

(2)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例(1)中的“孰”做主语,例(2)中的“何”做谓语,下文都有作出回答的语言单位,这是求代。有时,使用这种代词的目的并不是提出问题,而是表示反问。如:

(3){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如果把以上这个反问句理解为肯定句,“谁”实际是说“任何人都不”,这个句子中的代词不是提出问题。

(2)虚词

虚词是一种辅助性的词,在句子中一般不能用做主语或谓语。如:

(1)大伯{不}[从]。(左传·僖公五年)

(2)[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战国策·赵策三)

以上例句中加△的词都是虚词。从意义方面看,虚词没有称述意义,它们主要是起一种语法作用。比如例(1)中的“不”是修饰性虚词,它修饰“从”;例(2)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

除了实词和虚词之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词类:叹词。关于这类词我们到后边再说明。

2.谓词和体词

主要根据用做谓语时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实词可以分为谓词和体词两类。

(1)谓词

谓词具有陈述性,时常表述行为、活动、状态、变化、性质、特征及某种关系。为了便于称说,在下边我们把谓词所表述的这种种语义内容统称为“属性”。谓词所具有的陈述性本来就是陈述人、物、事的,所以它们经常用做谓语,而不要附加什么条件。如:

(1)[平王]{崩}。(左传·隐公三年)

(2)[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子·议兵)以上诸例中的“崩”、“强”、“弱”等都是谓词,陈述主语所表示的人。

(2)体词

体词具有指称性,表示人、物等,为了称说方便,下边我们把体词性词语所表示的人、物等统称为“事体”。体词常是谓词性词语说明的对象,所以经常做主语、宾语。如:

(1){子产}归。(左传·昭公十三年)

(2){子}击{磬}于卫。(论语·宪问)前两例中做主语的“子产”、“子”表示人,例(2)的宾语“磬”表示物,它们都是体词。

体词极少独自充当谓语,如果充当谓语,一般是有条件的。体词通常可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充当谓语。1)体词之后加有对句型起定性作用的虚词。在这种虚词中,最常用的是“也”。如:

(1)周公,{弟}[也]。(孟子·公孙丑下)

(2)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例(1)中的“弟”是体词,其后加“也”用做谓语,例(2)与此类似。在个别情况下,体词用做谓语时也可以不用“也”等虚词。如:

(3)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2)在体词之前使用某些谓词、代词做定语,体词也能做谓语。这种形式的谓语远不及前一种形式常见。如:

(1)人之身[三百六十]{节}。(韩非子·解老)(2)当其时不能治也,後之人[何]{罪}?(左传·宣公十八年)“三百六十”是谓词性词语,“何”是疑问代词,体词“节”、“罪”加有定语后,用做谓语。3)在少许描写性的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某种领属关系,体词性短语也可以做谓语,这种句子更少见。如:

(1)人者,厚{貌}深{情}。(庄子·列御寇)

(2)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以上例句中加△的词都是体词,构成体词性短语后用做谓语。

3.辅词和助词

主要是根据对词语或句子是否有定性作用,虚词可以分为两大类:辅词和助词。我们这里所说的定性作用,主要是指一个虚词能改变、确定词语或句子性质的作用。辅词一般没有定性作用,主要起修饰或连接的作用,不改变有关词语的性质。如:

(1)楚军{不}[出]。(史记·高祖本纪)

(2)项王[按剑]{而}[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以上例句中加△的词都是辅词,例(1)起修饰作用,例(2)“而”起连接作用。这些辅词在修饰或连接了有关的词语后,并不改变这些词语的性质。

助词则有定性作用,即能改变、确定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如:

(1)雹,[大]{者}尺八寸。(史记·孝景本纪)

(2)食粥,[天下之达礼]{也}。(礼记·檀弓下)以上例句中的虚词“者”、“也”都是助词。例(1)中的“大”是谓词,加“者”之后,构成体词性短语,在这里,“者”有改变并确认词语性质的作用,所以它们是助词。例(2)中“天下之达礼”是体词性的短语,通常不能做谓语,其后加“也”,则可以做谓语,并使全句成为论断句,“也”同样有改变词语性质的作用,并确定了句子的性质。

在辅词中,副词是很常用的一类虚词,大多数副词都是辅词,前面例句中的“不”就是个常用辅词。但副词中也有些属于助词,关于这些有助词作用的副词,我们将在第四章第一节副词中介绍,这里暂不讨论。

在我们区分辅词与助词时,同时还要指出:助词能改变词语或句子的性质,但不是说,词语或句子性质的改变一定要使用助词;有时某些词语或句子性质的改变,并不必使用助词。这里既有范式有变式、常态与变例的问题,也有与转称、活用有关的问题,在后边的有关章节将作说明。

第二节 句类和句型

一个句子(这里主要指单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它的类别。一方面可以从语用上来考察它们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考察它的内部结构。根据前一方面考察出的结果,4我们称之为句类;而根据后一方面考察出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句型。句类和句型之间存在一种并不完全整齐的对应关系。以下先分别介绍句类、句型,然后简单说明句类与句型之间的关系。

一、句类

根据使用时在表述命题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句子首先可以分为两类:命题句和非命题句。命题句通常又叫陈述句,非命题句则可以分为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三类。这四类不同的句子,常表现出说话人在言语活动中的不同态度,所以也就常表现出不同的语气。在言语活动中,陈述句出现最多,其次是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出现的数量比较少。4 与句类、句型有关的内容,曾得到王洪君、宋绍年、何莫邪先生的帮助,在此致谢。

(一)陈述句

陈述句是直接表述命题的句子,它可以判断是真还是假,这种句子,一般不用与疑问、祈使、感叹有关的虚词。常见的陈述句有两类:记实句和论述句。记实句主要用来陈述客观事实。如:

(1)[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2)[孔子]{见齐景公}。(吕氏春秋·高义)以上二例都是记实句,都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如果在现实中太叔确实出奔到共国,那么例(1)这句话是真的;如果太叔并没有到共国去,这句话就是假的:所以这句话能判断是真,还是假,是陈述句。例(2)与此类似。

论述句则不是全然客观地陈述事实,而是在句子中包含有与说话人的认识有关的某种主观性的内容。这种句子最常用来作出主观论断,或用来说明见解、介绍情况。如果打个比喻,记实句很像是个没有旁白的舞台,一切内容都由演员在那里表演;而论述句则更像是舞台上的旁白或是舞台上的人物在那里讲舞台上观众所看不到的内容。如:

(1)[赵盾],{古之良大夫也}。(左传·宣公二年)

(2)范睢至秦,王庭迎,谓范睢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战国策·秦策三)

例(1)不是叙事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论断;但是也可判断真假。如果赵盾真的是“古之良大夫”,这句话为真;如果不是,这句话为假。例(2)不是判断,而是秦王在介绍自己的想法,但也可以判断真假。

(二)疑问句

疑问句是用来提问,并要求对方回答的句子,它本身无所肯定或否定,所以没有真或假的问题,也就不用来表述命题。常见的疑问句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疑而问的询问句,另一类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第三类是半疑半问的测问句。

询问句是最常见的疑问句,又可以分为三类:是非问、选择问和特指问。如:

(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2)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子乎?}”(孟子·告子上)

(5)[子之师]{谁邪}?(庄子·田子方)

以上三个例句都是疑问句。例(1)属是非问句,例(2)是选择问句,例(3)是特指问句。由于以上这些句子中的答案,即命题的内容要回答的一方来确定,所以这样的句子不存在真或假的问题。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问句,它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述命题,如:

(1)[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这两个例句实际都表述了命题,分别是“以此为治”“难”和“学而时习之”“悦”,但这两个命题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述,而不是像陈述句那样直接表述,所以也归入疑问句。

测问句是一种介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之间的句子,说话人对于所说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看法,只是还不能十分确定,要求对方加以确认、证实。如:

(1)[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

(2)臣窃意[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吕氏春秋·重言)孔子在说出例(1)这句话时,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看法,这里只是要求对方加以确认,并不是完全要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全然不知的答案;例(2)与此类似。

(三)祈使句

祈使句是希望、要求听话者去做某事,或劝阻、禁止听话者去做某事。这种句子是要求听话的人,或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动,所以也不是在表述命题。如:(1)[王]{请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2)[子]{必无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例(1)是希望对方“度之”,例(2)是要求对方不要“往”,都是祈使句。

(四)感叹句

感叹句的主要作用是表达情感,在表达感情的同时,也间接地表述了命题。如:

(1)[孺子]{善哉}!(左传·昭公十六年)

(2)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礼记·中庸)

以上两个感叹句都主要表达情感,但也间接地表达了“孺子善”和“道不行”这样的命题。

二、句型

目前古汉语通行的划分句型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句子中谓语的类型。按照这个标准,常见句型可以分为三类: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这三类句子,主要分别用动词性词语、形

5容词性词语和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赵元任先生对此曾含蓄地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句型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结构,而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句子的内部结构反映的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表现在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如果谓语的类型的确能够反映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那么根据上述三种谓语的类型来区分句型自无不可;可是在古汉语中,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和名词性词语只是几种不同的短语类型,它们并不是句子的类型。要考察句子的类型,不能只考虑谓语的性质;除了要考察谓词的性质,还要考察主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古汉语中,用做主语的,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在主语是不同性质的词语的情况下,尽管谓语是相同性质的词语,结果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可能会很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动词性词语做谓语,如果主语是体词性词语,这样的句子可能是在叙述事实;可是如果主语是动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这样句子往往并不是叙述事实,而是在表示某种认识。一个句子是在叙述事实,还是在表示主观认识,在古汉语中是两种很不相同的句型。在下边的讨论中我们就会看到,在谓语同样是动词性词语的情况下,由于主语性质不同,它们会是完全不同的句型。换句话说,仅仅考虑谓语的性质,并不足以反映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所以本书不采用通行的划分句型的方法,而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把古汉语的句型分为三类:叙事句、论断句和说明句。在这三种句型中,叙事句和论断句对立鲜明,数量最多,也最复杂;而说明句则表现出过渡的特点。这三种句型是我们认识古汉语句型乃至于一些基础词类的基础,换句话说,对古汉语中一些重要的实词或虚词的认识正是以这三种句型为基础展开的。除了以上三类句子之外,还有三类比较特殊的句型,这就是有无句、背景句和分类句。有无句和背景句属于叙事句,分类句属于论断句。以下我们先来简要地介绍这几类句型。

(一)叙事句

叙事句主要用来叙述人、物的行为、变化,性质等。这种句子直接反映客观现实。我们在前边曾指出,陈述句表述命题,而叙事句所表述的这种命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后我们简称叙事句所表述的内容为“事实”。这种句子有五个特点,前四个特点主要表现在词语的类别上。

1)主语是指称性的,常表示人、物等事体,这些事体经常是施事,也可以表示当事和受事等,一般由体词性词语充当。2)谓语是陈述性的,经常表示行为、变化、特征等属性,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3)这种句子的句末、句首一般不使用助词。如:

(1)[齐侯]{归}。(公羊传·成公八年)

(2)[齐师]{大败}。(公羊传·成公二年)

(3)[妻子]{为戮}。(左传·文公十三年)5 请参看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3页。以上三个例句中的主语都是体词性词语,谓语都是谓词性词语。例(1)的主语是施事,谓语是行为;例(2)的主语是当事,谓语表示变化,例(3)的主语是受事,谓语也是行为。这三例的句末和句首都没有助词。4)否定性的叙事句最常使用副词“不”,也可以用副词“未”。如:

(4)楚王{不}[说]。(战国策·楚策三)——说:同“悦”。

(5)子产归,{未}[至],闻子皮卒。(左传·昭公十三年)以上两例都是否定句,分别用副词“不”和“未”。5)最后一个特点表现在节律上。在这种句子中,如果有主语,那么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没有停顿。以上举的例(1)~(5)已经表现这些特点,下边再看两个例句:

(1){子贡}{问政}。(论语·颜渊)

(2)[木]{正}。(墨子·经说下)

以上二例的主语和谓语之间都没有停顿,这些句子陈述的都是事实。

(二)论断句

论断句是古汉语中另一种常见句型,这种句子常用来表示论断。我们这里所说的论断,主要是指在归类、原因、评价等方面作出论断。这些论断主要不是在陈述事实,而主要是在表述一种认识的结果。论断句在类别和节律两个方面与叙事句具有五个不同的特点。

从词语类别上看,论断句有四个特点。1)论断句的主语,并不是行为、变化等陈述的对象,而是论断的对象,即是一种认识的对象。这种认识的对象既可以是人、物等事体,也可以是行为、事实等,所以句子的主语既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2)论断句的谓语是论断的结果,即认识的结论。这个结论既可以用体词性词语来表述,也可以用谓词性词语来表述,所以论断句的谓语同样既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3)为了表示是论断,而不是客观的叙述,这种句子最常在句末使67用助词“也”,有时可以使用“矣”、“焉”等助词,有时还可以在句首使用“夫”等助词。如:

(1)[安平君],{小人也}。(战国策·齐策六)

(2)[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左传·文公十二年)

(3)[昔岁入陈,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左传·宣公十二年)

(4)[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吕氏春秋·审分)

(5){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韩非子·和氏)以上五例都是论断句,这些句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了说话者的某种主观认识,而不纯然是陈述事实。例(1)、(5)的主语是体词性词语,例(2)、(3)的主语是主谓短语,例(4)的主语是谓词性词语;例(1)、(5)的谓语是体词性词语,例(2)的谓语是谓词性词语,例(3)、(4)的谓语是主谓短语。以上五例的句未分别用“也”、“矣”、“焉”,最后一例的句首用“夫”。4)否定性的论断句中常用副词“非”,肯定性的论断句中,有时可以用“必”等副词。如:

(6)国燥於秦,兵分於齐,{非}赵之利也。(战国策·赵策四)

(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以上两个论断句,前一个表示否定使用“非”,后一个肯定,用“必”。5)论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有停顿。以上例(1)~(7)已经表现出这些特点,再看下面的例句: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67 马建忠曾指出“也”有论断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矣”有论断的作用,请参看《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74页(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以上两个例句都是论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都有停顿。

(三)说明句

说明句主要用来说明见解、评议可否、介绍情况,有时表示确认,是一种介于论断句和叙事句之间的句子。说明见解主要是指说明个人的看法、心情、意图等,评议可否主要是指说明行为是否可行,及实行时的难易等。介绍情况主要是指说明某种持续存在或出现变化的情况,表示确认主要是强调或提醒别人注意某种情况的存在等。在说明见解和评议可否时,说明句比较接近论断句;而在介绍情况和表示确认时,则更接近叙事句。说明句主要有四个特点。在这四个特点中,前两个特点与论断句相同。

1)句末常使用“也”、“矣”、“焉”等助词,有时还可以在句中使用“也”。2)可以使用在论断句中出现的“必”等副词。如:

(1)能知贤与不肖者寡{矣}。(史记·日者列传)

(2)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列御寇)

(3)公曰:“吾将略地{焉}。”(左传·隐公五年)

(4)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5)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左传·哀公十一年)

以上五个例句都是说明见解:例(1)是说明看法,例(2)是说明心情,例(3)说明意图,句末分别使用“矣”、“也”、“焉”。例(4)说明看法,句中用“也”,例(5)也是说明看法,句中用“必”。以下例句用来评议可否、介绍情况及表示确认:

(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礼记·射义)

(8)(公子)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後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准备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出嫁。”季隗回答说:“我都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上这样多的年头去出嫁,也就进棺材了,您还是让我等着您吧。” 例(6)是评议可否,句末用“矣”,例(7)是介绍持续存在的情况,句末用“也”,例(8)是强调已存在的某种情况,表示确认。句末用“矣”。

说明句与与叙事句相同的特点也有两个。3)谓语是要说明的内容,这种内容通常是行为、变化、性质等属性,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4)否定性的说明句一般用“未”、“不”,例(1)~(8)已经表现出这两个特点,以下再看几个例句。如:

(1)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左传·昭公四年)

(2)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3)卞随曰:“吾[不]{知也}。”(吕氏春秋·离俗)

例(1)主要是说明见解,例(2)是介绍情况,例(3)表示确认,是在强调。以上诸例的谓语都是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后两例否定时,分别作“未”和“不”。

(四)有无句、背景句和分类句

除了以上三类常见的基本句型之外,另外还有三类比较特殊的句型,它们是:有无句、背景句和分类句。有无句和背景句同样是在叙述事实,可以与叙事句归入同一类;分类句主要是在表述认识的结果,可以与论断句归入同一类。由于有无句、背景句和分类句与前面介绍的叙事句和论断句有些不同的特点,所以把它们另列出来加以介绍。

1.有无句

有无句是由“有”、“无”构成的叙事句,主要表示与存在、出现或领有等有关的事实。有无句的特点是:谓语的中心词一般由“有”“无”这两个动词充当,句末通常不用助词。如:(1)天下{有}[变]。(战国策·秦策三)

(2)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吕氏春秋·先识)

例(1)的“有”表示出现,例(2)的“无”表示领有。有无句所表示的存在、出现和领有,是一种广义的空间关系:主语表示广义的空间,而宾语则表示空间中所存现的人、物等。

2.背景句

背景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构成的叙事句,特点是:大主语一般是体词性短语,通常表示时间、处所等背景。谓语则是个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这个主谓短语通常与叙事句具有相同的特点,全句的句末一般不用“也”、“矣”、“焉”等助词。这个主谓性谓语表示处在主语所表示的环境之中的事实。在大主语和谓语之间,有的有停顿,有的没停顿。如: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2)[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1)的主语表示时间,是后边主谓短语所述事实的环境,例(2)的“公子”,是“颜色”的所有者,也可以认为是“颜色”的大环境。以上两个例句的句末都不用“也”、“矣”、“焉”等助词。

3.分类句

分类句主要表示归类、类比、解说等,与论断句表述基本相同的语义内容,所以可以与论断句归为一类,分类句主要有两个特点。1)主语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但经常是主谓短语、谓词性词语。2)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只不过这些谓词性词语的中心词,主要是些比较特殊的分类动词,比如像“为”、“若”(像)、“曰”等(关于分类动词,在第三章第一节中具体介绍)。如:

(1)[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墨子·公孟)

(2)[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梁惠王下)(3)[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三个例句,依次表示是归类、类比和解说,谓语中的中心词分别是“为”、“若”、“曰”;例(1)的主语是体词性词语,例(2)的主语是主谓短语,例(3)的主语是谓词性词语。

三、句型与句类的关系

句型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分出的类,而句类则是根据句子在使用中的不同特点分出的类,即根据语用特点分出的类。句型和句类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标准分出的类,但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在陈述句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则不够鲜明。

当我们按照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区分出句型时,其中所包含的语法意义其实反映的是不同性质的命题:叙事句及有无句、背景句表述的是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命题,而论断句、说明句和分类句则在命题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说话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主观认识。由于这四种句型都与命题有关,所以它们与表现了命题的陈述句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总的来说,在陈述句中,句型和句类大体上构成一种对应关系:句型中的叙事句及有无句、背景句跟句类中的记实句基本一致,而句型中的论断句、说明句和分类句则跟句类中的论述句基本一致。具体地说,陈述句中的记实句主要是陈述客观事实,而句型中的叙事句及有无句、背景句所表述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它们都是在客观地表述事实,所以这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句类中的论述句不是全然客观地陈述事实,而是在句子中包含有与说话人的认识有关的某种主观性的内容。而句型中的论断句、说明句和分类句,一般也不是全然客观地陈述事实,在这些句子中也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与说话人的认识有关的主观内容。所以论断句、说明句、分类句与论述句基本一致。在以后的讨论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也把论断句和说明句合在一起统称为“论说句”。

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并不直接表述命题,所以它们与句型的关系比较间接。疑问句或要求对方叙事,或要求对方论断,所以疑问句大致也可以分为叙事和论断两类。关于疑问句与叙事句和论断句的关系,我们到第七章句类第一节疑问句中再具体介绍。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做什么,这种句子与说明句更接近,一般可以归入说明句。感叹句主要表现感情,同时间接地表述命题。它既然可以间接地表述命题,根据它间接表述出的这个命题的特点,也可以分别归入叙事句、论断句、说明句等各种句型。

第三节 短语

在第一节中我们曾说,短语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两个大类,根据短语里面中心词的数量,这两类短语又都可以再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中心短语,在这类短语中只有一个中心词;另一类是多中心短语,在这类短语中有不只一个中心词。单中心短语和多中心短语这两类短语又可以根据短语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划分。单中心的谓词性短语可以分为四类:1)述宾短语、2)述补短语、3)状中短语、4)数量短语;多中心的谓词性短语有一类:5)连谓短语。单中心的体词性短语也只有一类:6)定中短语;多中心的体词性短语可以分为两类:7)同位短语、8)连体短语。除了以上八种短语之外,另外还有两类多中心短语是谓词性短语和体词性短语所共有的,这就是:9)联合短语、10)计数短语。除了以上10类短语之外还有两类没有中心词的特殊短语:介宾短语和助词短语。这里的十二类短语再加上前边介绍过的主谓短语,总计一下,短语共13类。在这一节,除去前边已经介绍过的主谓短语之外,我们主要介绍有中心词的10类短语,至于介宾、助词两类短语,将在下一节中与虚词一起说明。

一、谓词性短语

在谓词性短语中,述宾、述补短语都是前中心短语,状中、数量短语都是后中心短语;连谓短语则是多中心短语。

(一)述宾短语

述宾短语是中心词在前的谓词性短语。处在前边的中心词称为述语,其后的词语是宾语。述语主要表述行为、活动等属性,宾语则表示与行为、活动有某种联系的事体、活动等。如:

(1)齐人{伐}[燕]。(孟子·梁惠王下)

(2)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例句中加△的是述语,加点的是宾语。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宾语,主要用来表示长度和时段(一段时间)等。这样的宾语,我们称之为准宾语。准宾语可以直接用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述宾短语的后面。如:

(1)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战国策·魏策三)

(2){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史记·商君列传)

例(1)表示距离的“数千里”给“行”作准宾语,例(2)准宾语“十年”用在“行之”的后面表示时段。

(二)述补短语

述补短语也是中心词在前的谓词性短语(关于宾语和补语的具体内容,我们到第五章第一、二节中介绍)。处在前边的中心词也称为述语,其后的词语是补语。述语表述行为、活动等属性,补语则表示处所、对象等。如:(1)初,宣子{田}[於首山]。(左传·宣公二年)

(2)子贡{问}[於子禽]。(论语·学而)

以上例句中,加△的是述语,加点的是补语,例(1)的补语表示处所,例(2)表示对象。

(三)状中短语 状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谓词性短语。后边的中心词叫中心语,其前的词语叫状语。中心语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属性,状语用来限定、修饰、说明其后的中心语。状中短语最常见的形式是状语直接用在中心语之前,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没有停顿。如:

(1)周[不]{纳客}。(韩非子·说林上)

(2)其乐[甚]{美}。(吕氏春秋·长攻)以上句子中的加点的是状语,加△点的是中心语。

(四)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谓词性短语。这种短语也是中心词在后面,但它与状中短语不同。在数量短语中,中心语是粘着的,这就是说,在这个短语中,中心词的前边一般要有数词,在没有数词的情况下,这个中心词通常不单用。数量短语可以充当谓语,所以它是谓词性的。在它充当谓语时,一般不带宾语、补语。如:

(1)[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墨子·贵义)

(2)贰车者,[诸侯]{千乘}。(礼记·少仪)

以上例句中的数量短语都是做谓语。数量短语虽然是谓词性的,可是在分析它们时,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称呼,把前边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后边的称为中心语。

(五)连谓短语

连谓短语又叫“连动短语”,是有序的多中心谓词性短语。这里的“有序”是说:短语中心词的位置不可以调换;如果调换了位置,原短语的意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

(1)子路[闻之]{喜}。(论语·公冶长)

(2)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灵公}。(左传·定公十三年)例(1)有两个中心词“闻”和“喜”,这两个中心词不可以调换位置,例(2)与此类似。

二、体词性短语

体词性短语中的单中心短语只有一种,这就是定中短语;而多中心短语则有两种:同位短语和连体短语。

(一)定中短语

定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体词性短语,其前的部分称为定语,其后的部分称为中心语。定语对中心有修饰、限制的作用。如:

(1)[小]{国}受命於[大]{国},敢不慎仪?(左传·文公三年)

(2)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以上例句中加点的是定语,其后是中心语。

(二)同位短语

同位短语是几个词语指同一个人、物的多中心体词性短语。在同位语中,被解释的部分称为本位语,解释性的词语称为同位语。如:

(1)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史记·管蔡世家)

(2)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是本位语,其后是同位语。

(三)连体短语

连体短语是有序的多中心体词性短语。这里的“有序”是说:在这种短语中,中心词的位置不可以调换。如果调换了位置,原句的意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

(1){黄帝、尧、舜}诛而不怒。(战国策·赵策二)

(2)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礼记·月令)

例(1)词语的顺序表现了人物在历史上时间的先后,例(2)表现了地位的尊卑:以上短语中的体词性词语一般不可以调换位置。

三、联合短语、计数短语

(一)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是无序的多中心短语,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两种。这里的“无序”是说:在这种短语中,中心词可以调换位置;如果中心词调换了位置,于原文的基本意思没有显著的影响。如:

(1)吴{强而富}。(韩非子·说林上)

(2){鼋、鼍、蛟龙、鱼、鳖}生焉。(礼记·中庸)例(1)是谓词性联合短语,例(1)的“强”、“富”如果调换了位置,于原句的意思并没有根本的影响。例(2)是体词性的,其中的“鼋”、“鼍”、“蛟龙”、“鱼”、“鳖”如果调换了位置,于原句的意思也没有根本的影响。

(二)计数短语

计数短语也是一种多中心词的有序短语,也有谓词性和体词性的两种。它与连谓、连体短语的不同之处是,在中心词之间具有一种数量上的计算关系;而在连谓、连体短语中,并没有这种数量上的关系。如下边的短语:

(1)八州,州{二百一十}国。(礼记·王制)

(2){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国语·周语下)

以上例句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是计数短语,例(1)中的基数“二百一十”中的“二百”与“一十”之间构成相加的有序关系,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可以调换,是谓词性的。例(2)中的序数“二十三”也是有相加关系的计数短语,它们之间的位置也不可以调换,表示序数,是体词性的。

第四节 词类

主要是根据功能的不同,词首先可以划分实词和虚词两个大类。实词又可以分为八类。其中谓词有三类:动词(包括形容词)、基数词、量词;体词可以划分为五类:名词、序数词、时间词、方位词和代词。代词大多是体词性的,也有少数是谓词性的。基数词和序数词合在一起,又可以称为数词。虚词可以分为九类,其中辅词有四类:副词、区别词、介词和连词;副词中大多是辅词,也有少数是助词。助词也可以分为四类:语气词、决断词、被动词和结构助词。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虚词是叹词。

在具体介绍各种词类之前,我们还要说明:这一节谈词类,主要是谈各种词类的区别性特征,即根据这些特点来与其他词类加以区别的特征,而不是谈各种词类在句子中的所有用法。

一、谓词

古汉语中的谓词可以分为三类:动词(包括形容词)、基数词和量词。

(一)动词

当给谓词分类时,并不能直接划分出形容词,因为形容词其实只是动词中的一类,是性质动词。根据传统的词类系统,本书仍用“形容词”这个名称。在这里,我们把形容词与动词合在一起介绍。关于形容词本身的特点,我们在第三章第三节中说明。

动词主要表示行为、活动,状态、变化、性质、特征等属性。在谓词中,动词数量最多,用法最复杂,主要特点有三个。

1)可以受“不”、“甚”等多种副词的修饰。如:

(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知:同“智”。

(2)窃闻大王义[甚]{高}。(史记·苏秦列传)以上两个例句中加△的动词,其前都有副词修饰。

2)动词一般可以带宾语、补语。如:

(1)郑伯{如}[周]。(左传·隐公六年)

(2)虎兕{出}[於柙]。(论语·季氏)以上二例中,前一例是动词带宾语,后一例带补语。

3)动词性词语大多可以给名词性词语做定语,不能单独做定语的动词,在构成述宾短语之后,往往可以做定语。它们做定语时,只可以置于名词之前,不可以置于名词之后,这种定中短语都是体词性的。如:

(1)无{大}[功]而欲{大}[禄],皆{怨}[府]也。(国语·鲁语上)

(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例(1)是单个动词做定语,例(2)是述宾短语做定语。以上两个定中短语,都是体词性的。

(二)基数词

基数词表示数量,有四个特点。在这四个特点中,前三个是基数词所特有的,第四个与下边要谈的序数词的特点相同。

1)基数词常用来说明人、物的数量,所以最常用做定语。由基数词充当定语构成的定中短语既有体词性,又有谓词性。这种定中短语除了可以像一般的定中短语那样时常用做主语和宾语之外,还可以像其他谓词性词语那样用做谓语,说明与主语所表示的人、物有关的某种数量特征。如:

(1){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左传·庄公十九年)

(2)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以上例句中的基数词都是用做定语,构成定中短语。例(1)的定中短语做主语,例(2)的定中短语是做谓语。基数词做定语说明人、物的数量时,时常是用在名词之前,如上举各例,有时也可以后置。如:

(1)勾践也以[甲楯]{三千},栖於会稽。(庄子·徐无鬼)

(2)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韩非子·初见秦)

2)基数词可以充当状语,说明与行为、变化等有关的数量。如:

(1)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以上例句中的基数词都用做状语。

3)基数词时常用做谓语。与动词、形容词相比,数词的意义更为抽象,但也比较单纯。它们用做谓语时,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数量,通常是单用,不带宾语、补语,也很少受副词的修饰。如:

(1)[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庄子·天下)

(2)[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以上两例都是数词单独用做谓语。

4)基数词可以构成计数短语。如:

(1)岁{三百六十六}日。(史记·五帝本纪)

(2)甲士{四万五千}人。(史记·周本纪)以上例句的基数词都构成计数短语。

(三)量词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很少单独充当句法成法,通常是与基数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短语之后使用。如:(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梁惠王上)

(2)马[四]{匹}。(尚书·文侯之命)以上例句中加△的都是量词,其前是数词。

二、体词

体词具有指称性,可以分为四类:名词、序数词、时间词、方位词。代词大多属于体词,少数属于谓词,也在这部分一起说明。

(一)名词

体词中最常用、数量最多的是名词。名词主要指称人和物等事体。名词主要有四个特点。

1)可以受多种实词性词语的修饰,构成定中短语。如:

(1)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左传·宣公十五年)

(2)[楚]{人}怜之。史记·陈涉世家)以上例句中的名词受和名词的修饰。

2)名词有时可以用做状语,但远不及它的其他用法那样常见。如:

(1)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五方之士来,必{庙}[礼]之。(国语·越语上)以上例句中的“人”和“庙”做状语。

3)名词是谓词的主要陈述对象,名词性词语经常给谓词性词语做主语。名词性词语的谓语最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如:

(1){桓公}[杀公子纠]。(论语·宪问)

(2){瓜}[美]。(史记·萧相国世家)

4)名词性词语常充当宾语。在一般情况下,宾语置于动词之后,如:

(1)项王[渡]{淮}。(史记·项羽本纪)

(2)伯夷[死]{名}於首阳之下。(庄子·骈拇)以上名词做宾语都是用于动词之后,有时名词性词语用做宾语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在宾语和动词之间要用其他的词。如:

(1)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

(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例(1)、(2)的“虢”和“何罪”做宾语前置,在这两个宾语和动词之间分别有“是”和“之”。

(二)序数词

序数词和基数词都表示数量,但它们的功能不同,所以词性也不同。基数词属于谓词,序数词属于体词。序数词有四个特点,在这四个特点中,前三个与基数词不同,第四个特点与基数词相同。

1)序数词常做定语,说明与序列有关的事物。由序数词做定语构成的定中短语不具有谓词性,而是体词性的,所以一般不做谓语,而是用做主语。如:

(1){三十二}[年],楚斗章请平于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十二}[月],秦兵过我郊。(史记·晋世家)

以上例句中的序数词给“年”和“月”做定语,定中短语“三十二年”和“十二月”都是给其后的主谓短语做主语。另外,序数词做定语时,不可以像基数词那样后置。

2)序数词主要表示序列,充当谓语时,其后像其他体词性词语做谓语一样,要加“也”,并经常按照比较固定的顺序使用,起一种列举的作用。如:

(1)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2)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左传·宣公十五年)

3)序数词很少做状语,只是偶尔可以看到。如: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以上例句中的“一”给“鼓”做状语。

4)序数词和基数词一样,都可以构成计数短语,所以它们可以合在一起可以统称为数词。如:

(1){三十一}年,秦穆公卒。(史记·周本纪)

(2){十一月},郑印段如晋吊。(左传·昭公二年)以上例句中的“三十一”和“十一”都是计数短语。

汉代以前,基数词和序数词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到了汉代产生了表示序数的“第”。如:

(3)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史记·吕太后本纪)

(三)时间词

时间词主要表示时点,时点经常说明行为变化发生的时间。时间词有三个特点。

1)时间词的定语经常是序数词,有时也可以使用时间词性短语及其他词语。如

(1)[五]{月},邾文公卒。(左传·文公十三年)

(2)[是]{年}不艾,则无食矣。(谷梁传·定公元年)例(1)的定语是序数词,例(2)的定语是代词。

2)时间词一般可以用做状语。如:

(1)孙氏{夜}[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韩非子·说林上)以上例句中做状语的都是时间词。

3)时间词性词语常给主谓短语做主语,说明事实、现象发生的时刻,即时点。如:

(1){初},[司城荡卒]。(左传·文公十六年)

(2){二十有六年},[公伐戎]。(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例(1)是时间词“秋”做主语,例(2)是时间词性短语“二十有六年”做主语。

(四)方位词

方位词主要表示与处所、时间有关的方向、位置,是个封闭的词类。有两个特点。

1)方位词经常与名词、数量短语等组合在一起构成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经常给动词、介词做宾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定语、谓语等。如:

(1)子大叔之庙在[道]{南}。(左传·昭公十八年)

(2)筑邮亭者圜之,高[三丈]{以上}。(墨子·杂守)

例(1)中的方位词与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方位短语后做宾语,例(2)数量短语“三丈”和方位词“上”组合之后,给“高”做谓语。

2)个别方位词,例如“间”(閒),除了组成方位短语之外,一般不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而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法的方位词,一般则可以用做状语。如:

(1)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韩非子·初见秦)

(2)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以上例句中的方位词都是做状语。

(五)代词

代词是一种特殊的实词,是个封闭的词类。与其他实词相比,一方面它比一般的实词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另一方面它在指称现实世界中的事体或属性时,又常是间接的。比如“我”可以指代任何一个说话的人及其所在的一方,这显然比一般的名词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可是它又往往是通过指称某个具体的人、物,或有关的实词,来指称现实世界中的某个确定的对象,所以与直接指称事体的名词相比,它又是间接的。

代词既可以指代体词,又可以指代谓词,甚至于句子,所以代词也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不过其中体词性代词数量较多,而且多数谓词性代词是在体词性代词的基础上构成的。

1.体词性代词

体词性代词有两个特点。1)代词指代的对象一般是确定的,所以它们极少受各种词语的修饰,往往是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根据这一点,可以把它们与大多数名词区分开来。如:

(1)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庄子·让王)

(2)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以上两例中的代词分别用做主语、定语,其前都不用定语。

2)代词充当宾语时,时常前置。当代词性宾语前置时,可以直接用在动词的前面,而无须像名词那样,在宾语和动词之间使用什么词语。如:

(1)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客曰∶“子将{何}[求]?”(庄子·渔父)以上例句中的代词“吾”、“何”做宾语均前置。

2.谓词性代词

谓词性代词一般是由“如”、“若”、“奈”加体词性代词构成,另外还有“然”。谓词性代词常用做谓语,在用做谓语时一般不带宾语、补语,一般也不与其他谓词构成连谓式,通常是单独使用。如:

(1)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左传·宣公四年)

(2)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孟子·尽心上)

例(1)中的“如此”是谓词性代词,单独用做谓语,例(2)中的“然”也是单独用做谓语的谓词性代词。有的谓词性代词可以用做状语。如:

(1){奈何}[使人之君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公羊传·成公八年)

(2)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以上两例中,“奈何”、“若是”是用做状语的谓词性代词。

三、辅词

常用的辅词有四类:具有修饰作用的辅词是副词和区别词,具有连接作用的辅词是连词和介词。

(一)副词

副词是对行为、变化、性质等加以修饰、限制的虚词,特点是通常只做状语。如:

(1)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以上加△的词都是做状语的副词。

(二)区别词

区别词主要表示与事物、时间有关的数量,特点是经常做定语。如:

(1)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史记·秦始皇本纪)

(2){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国语·晋语四)以上例句中加△的都是区别词,“诸”与事物的数量有关,“元”与时间的数量有关。

(三)介词和介宾短语

介词是介于动词和连词之间的一种虚词,它能介绍体词性词语跟谓词性词语发生关系,这点与连词接近;同时它又与动词有共同之处:可以带宾语。介词常在带有体词性词语后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时常用作补语或状语。如:(1)王坐{於}[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存。(荀子·天论)以上例句中的“於”、“为”都是介词,例(1)的“於”连接“坐”和“堂上”,例(2)的“为”连接“尧”、“桀”和“存”。前一例中的介宾短语作补语,后一例的介宾短语做状语。为称说方便,以后我们把由不同的介词构成的介宾短语分别称为“于宾短语”、“以宾短语”等等。

(四)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语、句子的一种虚词。如:

(1)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2)[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後}[能博喻]。(礼记·学记)以上二例中的“与”连接词语、“而”、“然后”连接复句中的分句,都是连词。

四、助词

助词是有定性作用的虚词,它们能改变或确定词语、句子的性质。根据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助词可以区分为四类:语气词、决断词、被动词和结构助词。语气词、决断词、被动词是句法助词,它们对整个句子起一种句法作用;结构助词并不对整个句子起作用,而是对词语起一种句法作用。

(一)语气词

语气词是可以表明全句语气的助词,特点是常用于句末,有的可以用于句首。如:

(1)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下)

(2)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1)中的“乎”是用于句末的语气词,表示疑问;例(2)的“唯”是用于句首的语气词,表示祈使。

(二)决断词

决断词是构成论断句、说明句的助词。它们可以确定句型,所以也是对全句起句法作用。它们也是常用于句末,有的可以用于句首。如:

(1)[墨子者,显学]{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例(1)中的“也”是用于句末的决断词,表示论断,全句构成论断句;例(2)的“夫”是用于句首的决断词,这句是说明句。

(三)被动词

常用的被助词有“见”、“为”、“被”,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被动句,此外“于”也能构成被动句。

(1)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2)唐鞅戮{於}宋。(荀子·解蔽)以上例句中的“见”、“于”构成被动句。

(四)结构助词与助词短语

与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组合在一起,以改变其功能和语义的助词,是结构助词。由结构助词与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所组成的短语,是助词短语。助词短语主要用做主语、宾语,一般不用做谓语,是体词性的。如:

(1)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史记·淮阴侯列传)

(2)[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左传·昭公十三年)——观起:人名。例(1)中的“智”是形容词,加在结构助词“者”之前,构成助词短语;助词短语“智者””是名词性的,用做主语。例(2)中的助词“之”加在动词“死”之前,构成助词短语“观起之死也”,这个短语也是名词性的,用做主语。在以后的内容中,为了称说方便,我们分别把由“者”、“之”等助词构成的短语,称为“者字短语”、“之字短语”等。

五、叹词

叹词是摹拟强烈情感的声音的一种虚词。这种词经常用在句子的前面,有时也用在句子的后面,跟句子里的其他词语不发生语法结构上的关系。常用的有:“噫”、“嘻”、“呼”、“嚇”、“吁”、“唉”、“嗟”、“恶”、“呜呼”(乌乎、於乎)等。如:

(1)君曰∶“{噫}!其虚言与?”(庄子·则阳)

(2){鸣呼}!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荀子·王霸)以上加△的词都是叹词。

六、兼类、转称和活用

在划分词类时,有三种情况应加以说明,这就是兼类、转称和活用。

(一)兼类

兼类是说,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种不同词类的功能,而这两类词在意义上互有联系,并且每类词都有比较确定的意义。兼类在名词和动词之间表现得最为突出。比如下边句子中“言”、这个词:

(1)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僖公十年)

(2)先轸{言}[於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吕氏春秋·悔过)例(1)、(2)中“言”的意思分别是:话、言辞和说,词性可以分别归入名词和动词。“言”这个词在用作名词和动词时,意义上有联系,而且每个词的意义都比较确定,所以是兼类。

(二)转称

转称也是词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谓词在语义上可以从表述属性转为表示事体,这是转称。转称与兼类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词义上。当某个词属于兼类时,它在用作动词和名词时,词义都比较确定,比如我们在兼类中所举出的“言”。而在某个词用于转称时,它在转称时所表示的词义并不确定,经常具有转称作用的是形容词。如:

(1)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2){贱}事贵。(荀子·仲尼)

(3)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以饬其子弟。(国语·齐语)以上三例中都有“贱”,例(1)是典型的形容词,例(2)、(3)中的“贱”分别指人和物,它在句中的意义并不像“言”那样确定。由于“贱”在表示事体时,意义并不确定,与兼类中的“言”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把它们归入兼类,而是认为它们仍然是形容词,只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从陈述变为指称,是形容词的转称。像形容词中的“远”、“老”、“弱“、“贵”、“富”、“大”、“小”等等都常这样使用,数词、动词有时也可以用于转称。

(三)活用

古汉语的词类没有形式标志,兼类、转称的现象又比较常见,这就为在一定句法环境中出现活用创造了条件。活用既不同于兼类,也不同于转称。兼类和转称都是某种词类所固有的用法。所谓固有的用法是说,一般地说,兼类和转称都是该类词中的一部分常用词通常都有的用法,而且这种用法出现的次数都不在少数,而是时常可以见到。活用则不是某种词类所固有的用法,只是偶尔出现的一种用法,而且这种用法出现的次数很少,是对常见用法的一种偏离。活用最常出现于名词用作动词之中。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动词可以做谓语,还可以受多种副词的修饰,可以带宾语、补语;而名词则没有这些用法。如果一个名词出现在通常只有动词才出现的位置,那么这个名词也就活用为动词。具体地说,当名词单独充当谓语或述语时,都可以活用作动词,此外名词用在能愿动词之后也能活用为动词。如:

(1)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2)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3){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4)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唯虫[能]{虫},唯虫[能]{天}。(庄子·庚桑楚)

例(1)是名词“君”等单独做谓语,例(2)是受副词修饰后用作谓语,这两例是用做谓语后活用为动词。例(3)中的两个名词“物”都用作述语,分别带宾语和补语,也活用为动词;例(4)是用连词“而”连接之后构成连谓短语。最后一例是“虫”、“天”用在能愿动词“能”后活用作动词。

第三篇:古代汉语句子语法(定稿)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

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封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封邑我唯命是听。

 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给他准备个地方。

 无生民心:不要让老百姓滋生坏主意。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属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

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太叔又把两个边邑收为己有

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也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掘地到有泉水之处,然后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那样。

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郑伯克段于鄢》句法——宾语前置  宾语+之/是+动词”格式

何厌之有。

 “是+动词”格式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疑问代词+动词”格式

吾谁欺?欺天乎!

 “否定词+代词+动词”格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齐桓公伐楚》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種情況就好比公馬和母牛了發情也不會相誘一樣,是互不相干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沒想到您的軍隊進入我國地界。五侯九伯,女實征之:所有的諸侯,你都有權征討。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你們本該進貢包茅,但是沒有進貢,周王的祭祀用品供應不足,沒有東西可以滲酒。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于水濱

周昭王南巡而不歸,您還是去到水濱去問問河神吧!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是爲了我,只是爲了繼承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君若以德綏諸侯

您如果以恩德安撫諸侯。

總結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敬詞和謙詞。惠

指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賓語前置句和判斷句。寡人是徵/寡人是問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宫之奇谏假道》

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晋国的野心不可开启,敌寇不可以玩忽而失警惕。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准备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可爱惜的呢? 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鬼神不亲近某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对于人们私亲,只是辅佐有德行的人。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祭祀的黍稷不算馨香,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百姓不能改变祭祀的物品,只有德行才是真正的祭品。

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神所护佑的,是有德行的人。

 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灭虞就在这一回,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语法现象 判断句 双宾语句 使动用法

《蹇叔哭师》

 将有西师过轶我:将有西边的军队经过我国。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地,我没有听说过。

 师劳力竭,必有悖心:军队疲劳,军力竭尽,一定有抵触甚至悖逆之心。 蹇叔哭之:蹇叔对着军队哭。

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六七十岁就死了,你坟上的树木都已经合抱了!

 必死是间:一定死在这两座大山之间。《晋灵公不君》 宾语前置总结

 疑问句宾语前置: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句宾语前置:则莫之继也。

 代词复指: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其虞虢之谓也。 “是”、“之”充当宾语:寡人是问。

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向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抬眼看他。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谁没有过错,犯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无不有个好开端,但很少能够坚持到最后。

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君王能够坚持到最后,整个国家都有保障了,难道仅仅臣下们依靠它吗?

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天子的职责没有尽到,只有仲山甫来弥补它。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您能够弥补过错,龙袍就不会废弃了。

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丢开人,利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  既而与为公介:不久,参加了晋灵公的甲士部队。

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因为我怀念祖国啊,给自己带来忧伤。 书法不隐:记事的法则是不隐讳。

 为法受恶:为了记事的法则而蒙受恶名。《齐晋鞌之战》

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姑且消灭了这批人再吃早饭。

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身披铠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走向死亡的。

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

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左手握着两根缰绳,右手拽过鼓槌击鼓。

 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恰好遇到您的兵车行列,又无处逃亡隐蔽,而且害怕奔走逃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耻辱。

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谨向您禀告我的愚蠢无能,由于人手缺乏,我只好承担这项任务。

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一个人不把以自己的死亡来使国君免于祸患看作难事。

《楚归晋知罃》

• 1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 :君王左右沒有用我的血祭鼓,讓我回國接受誅戮。

• 2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都为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希望解除百姓的苦难。

• 3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各自克制愤怒,互相原谅。

• 4兩釋累囚以成其好:雙方都釋放被俘的囚犯,成全友好關係。• 5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兩國有友好活動,下臣不曾參與、趕上。

• 6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憑藉您的福佑,被俘的囚犯能夠帶着這把骨頭回到晉國。

• 7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我国国君如果把我杀掉,死了也很光荣。• 8若從君之惠而免之:如果由於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 9以賜君之外臣首:把我賜給您的外臣荀首。

• 10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于宗:荀首將向國君請求在宗廟裏殺我 • 11次及於事:按次序輪到擔任宗族的軍事職務。• 12帥偏師以脩封疆:率领副將的隊伍治理邊界。•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我被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虑搞得心烦义乱,而本性懦弱又愚笨。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我办事不好,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

语法难点:

1.孟尝君客我:名词用为动词。意动用法。2.不拊爱子其民:名词的意动用法。

3.因而贾利之:名词直接作状语。

4.先生不羞:意动用法。

5.衣冠而见之:名词直接作状语。《赵威后问齐使》

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因此发问,难道可以舍弃根本问题而先问末节吗?

 哀鳏寡,卹孤独,振穷困,补不足:怜悯鳏夫寡妇,抚恤无子的老人和无父的孩子,救济穷困的人,补足缺少衣食的人。

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这是率领百姓做无用之事的人。《庄辛说楚襄王》

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不知道那五尺小童正在调和糖浆粘在丝网上,加在自己身上四仞以上。

 左挟弹,右摄丸:左手拿着弹弓,右手安上弹丸并拉开弓弦。

 俯啄鳝鲤,仰啮菱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低头啄食黄鳝和鲤鱼,抬头啃咬菱角和青荇,张开翅膀,驾驭清风。

 方将脩其碆卢,治其矰缴:正在整治箭头和黑弓,修理短箭和箭尾的生丝线。

 被㔋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遭受锐利的箭头,被细丝绳牵引拖拉,在清风中突然掉转方向而坠落。

 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享受从封地征收而作为俸禄的谷物,满载四方贡纳于国库的金银。

《触詟说赵太后》

 太后盛气而胥之: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能在未死之前将他托付给太后。

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地位尊贵而无勋业,俸禄优厚而无功劳,却持有太多贵重的器物。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您还健在)让他为国立功。《礼记》 倒裝句 謂語前置

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若是其靡

若是其貨 賓語前置

曾子曰:“何以知之?”

難點句式

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我不忍心看着它簌簌发抖的恐惧模样,好象无罪却走向死亡一样。

• 是心足以王矣:有这样的仁爱之心,足以称王于天下。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别人心里有想法,我揣摩他的心思。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给寡人之妻树立典型,推广到兄弟,以此治家并治国。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还是王想要发动战争,使士卒和大臣陷入危险,与诸侯结怨。•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如果没有恒久不变的善心,那就会放纵自己,走邪恶的道路,无恶不作了。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等到人民陷于罪恶之中,然后用刑法处置他们,这是张开罗网,把人民往网里躯赶一样。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然后驱使他们走向善良,因此人民很容易跟着走。

1.判断句: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2.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

3.宾语前置句: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未之有也 4.状语后置:王坐于堂上//构怨于诸侯//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第四篇: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

一、翻译练习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诏,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说苑昞敬惧》)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何如?”对曰:“臣治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闻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说苑》)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位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昞礼运》)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唆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之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远定是非也。”(《列子说符》)

济阳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品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郁离子》)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郁离子》)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形,无令溺子之懦故。”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形,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韩非子》)

二、标点翻译练习

俗说愚人以八百钱买匹绢持以染绯工费凡千二百而仅有钱四百于是并举此绢足其数以偿染工艾子云人有徒行将自吕梁托舟趋彭门者持五十钱造舟师师曰凡无齑而独载者人百钱汝尚少半吾不汝载也人曰姑收其半当为挽纤至彭门以折其半又夷坚戊志载汪仲嘉自言其族人之仆出干抵暮趑趄呻吟而来问何为曰恰在市桥上有保正引绳缚二十人过亦执我入其中我号呼不伏则以钱五千置我肩上曰以是倩汝替我吃县棒我度不可免又念经年佣直不曾顿得五千钱不可失此遂勉从之到鄞县与同缚者皆决杖乃得脱汪曰所得钱何在曰以谢公吏及杖直之属仅能给用向使无此将更受楚毒岂能便出哉汪笑曰憨畜产可谓痴人仆犹愠曰官人是何言同行二十人岂皆痴邪竟不悟

林外字岂尘泉南人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饮酒无算再上庠暇日独游西湖幽寂处得小旗亭饮焉外美风姿角巾羽氅飘飘然神仙中人也预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酒且尽复出一箧倾倒如初逮暮所饮几斗馀不醉而箧中钱若循环无穷者肆人皆惊异之将去索笔题壁间云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日都下盛传某家酒肆有神仙至云南桥暗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避之外尝戏题滩傍驿壁曰千古传名暗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唯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虽一时戏语颇亦有味

天宝以前多刺客报恩李岍公勉为开封府鞠囚有意气者咸哀勉求生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官客行河北偶见故囚厚迎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以缣千匹可乎曰未也二千匹可乎曰亦未也妻曰大恩难报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勉被衣乘马而遁比夜半百余里至津店津店老人曰此多猛兽何故夜行勉因言其故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死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而至示勉

容斋续笔曰欧公作尹师鲁墓铭但称其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未尽公怒至贻书他人责之荆公作钱公辅母墓铭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公辅不满公曰宜以见还二公之不喜人议其文如此仆谓荆公人有片善称赞不已欧公制作窜改无馀二公好善动皆若此岂有吾文未尽而反讳人议之理不知前辈作文轻重贵于适中假借不欲太甚或者往往欲其极力称借岂二公之所乐乎昔韩熙载尝为江南一贵人制墓铭其间无甚可述文竟其人不满再丐润色韩书一绝却之知此风尚矣仆谓使其议是二公正自心服何至不喜其不喜者以妄论故耳容斋谓二公皆不喜人议其文是又非深知二公者也

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之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此其说必不通其或通者则必私求诸传诈称舍传云耳

东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心狂凡古昔圣贤与当世公卿长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然地寒力薄终岁不免饥冻里有富人建第宅甲其国中车马奴婢钟鼓帷帐惟备一旦富人召智士语之曰吾将远游今以居第贷子凡室中金宝资生之具无乏皆听子用不计期年还则归我富人登车而出智士杖策而入僮仆妓妾罗拜堂下各效其所典簿籍以听命号智士曰假公智士因遍观居第富实伟丽过王者喜甚忽更衣东走圊仰视其舍卑狭俯阅其基湫隘心郁然不乐召纪纲仆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仆曰惟假公教智士因令撤旧营新狭者广之卑者增之曰如此以当寒暑如此以蔽风雨既藻其棁(梁上的短柱)又丹其楹至于聚筹(厕筹,用途类似今天的手纸)积灰扇蝇攘蛆皆有法度事或未当朝移夕改必善必奇智士躬执斤帚与役夫杂作手足疮茧头蓬面垢昼夜废眠食忉忉焉唯恐圊之未美也不觉越岁成未落也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仓皇弃帚而趋迎富人于堂下富人劳之曰子居吾第乐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务初不知堂中之温密别馆之虚凉北榭之风南楼之月西园花竹之胜吾未尝经目后房歌舞之妙吾未尝举觞虫网瑟琴尘栖钟鼎不知岁月之及子复归而吾当去矣富人揖而出智士还于故庐且悲且叹郁郁而死市南宜僚闻而笑之以告北山愚公愚公曰子奚笑哉世之治圊者多矣子奚笑哉

昔者田成子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田臣子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龙逄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者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得不内田成子者矣田成子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行人行者皆避士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受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秃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就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系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系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升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系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秃故在此独失我尔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

宋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出千钱既输却即提其半走宫人皆笑之曰官家太穷相既输又惜不肯尽与仁宗曰汝知此钱为谁钱也此非我钱乃百姓钱也我今日已妄用过百姓千钱又一夜在宫中闻丝竹歌笑之声问曰此何处作乐宫人曰此民间酒楼作乐处因又曰官家且听民间如许快活都似我宫中如此冷冷落落地仁宗曰汝知否我因如此冷落故渠得如此快活我若为渠渠便冷落矣呜呼此真千古盛德之言也。

汤公名斌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南下车之后请蠲浮粮严禁淫祠为政简肃下令期于必行贪吏蠹胥悉摇手屏足相戒不敢犯大变吴中豪侈之俗虽穷乡僻壤莫不感颂其德里巷因公之姓至以谚语呼公清汤云方公之在吴也前公抚江南者方枋用势焰甚张忌公声望出于己上又尝以事征贿巨万于吴有司有司议率民财以应公禁不许遂衔公刺骨日用蜚语谗公于上前必欲置之死地时公已病会有辅导皇太子之命公以疾辞忌者欲藉是加公罪上不听仅令回奏镌级留任而忌者谋中伤益急是时微上保全公祸几不测

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荆王新得美女郑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美人入见近王因掩口王问其故郑袖曰此固言恶王之臭及王与郑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听从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数掩口王勃然怒曰劓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下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含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也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什实之而王杀臣是死药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燕太子丹使刺客荆轲刺秦王不得诛死后高渐离复以击筑见秦王秦王说之知为燕太子客乃冒其眼使之击筑渐离乃置铅于筑中以为重当击筑秦王膝进不能自禁渐离以筑击秦王颡秦王病伤三月而死夫言高渐离以筑击秦王实也言中秦王病伤三月而死虚也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此马方共食其肉秦穆公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而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而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与谓曰可以出死报食肉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园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缓,用五色丝绳去穿)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术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吾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三、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实词 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受惊 都城过百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都,都城。城,城墙。国不堪贰(《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两属的局面 隧而相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名词活用作动词,挖隧道。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满足 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之生。大都不过叁国之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同“三”,用如动词,分为三。今京不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法度、制度,用如动词,合法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名词活用作动词,把„„作为疆界。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齐桓公伐楚》)原指徒步渡水,此指踏上、进入。外交辞令,对入侵的委婉说法。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左传·齐桓公伐楚》)向东,名词状语。师进,次于陉。(《左传·齐桓公伐楚》)驻扎 汉水以为池。(《左传·齐桓公伐楚》)护城河,有水者。辱收寡君。(《左传·齐桓公伐楚》)使动用法,使君受辱,敬辞。赐我先君履。(《左传·齐桓公伐楚》)可以履践之地,即征伐范围。子文饮之酒(《左传·城濮之战》)使动用法,使„„饮酒。国老皆贺子文(《左传·城濮之战》)卿大夫告老退休者 以靖国也。(《左传·城濮之战》)安定,使动用法。卫侯欲与楚(《左传·城濮之战》)亲附。门焉,多死(《左传·城濮之战》)用如动词,攻门。执宛春以怒楚(《左传·城濮之战》)激怒,使动用法。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城濮之战》)用如动词,将„„入棺。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左传·城濮之战》)给予 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左传·城濮之战》)记载 背惠食言《左传·城濮之战》)吞没所言,即违背诺言。驷介百乘(《左传·城濮之战》)四匹披甲马所架战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即用外交辞令打动秦君从而退兵。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受缺损。越国以鄙远。(《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作边邑。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名词,筑墙所用的夹版。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郑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受损。亦去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离开 坐而假寐。(《左传·晋灵公不君》)打盹,和衣而睡 晋灵公不君。(《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如动词,不合君道或不行君道。衮不废矣。(《左传·晋灵公不君》)卷龙衣,天子、上公礼服,借指君位。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使„„喝,即给„„喝。提弥明死之。(《左传·晋灵公不君》)为„„而死。见灵辄饿。(《左传·晋灵公不君》)饥之甚。宦三年矣。(《左传·晋灵公不君》)外出为贵族做家臣 既而与为公介。(《左传·晋灵公不君》)甲士,即戍卫卫灵公之人。赵盾弑其君。(《左传·晋灵公不君》)下杀其上 余病矣。(《左传·齐晋鞍之战》)指伤势严重。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齐晋鞍之战》)名词活用作动词,以肘撞击。且懼奔辟而忝两君。(《左传·齐晋鞍之战》)使受辱。乃免之。(《左传·齐晋鞍之战》)释放 然犹防川。(《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名词活用作动词,堵塞。子产不毁乡校。(《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国人士以下受学之所,起于春秋,又为士人平时聚会议事的地方。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意动用法,以„„为药物。不如小决使道。(《左传·子产不毁乡校》)通“导”,疏导。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在„„门下作宾客。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以„„为客,即依客礼相待。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粗劣的食物。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之为贱。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自称其名,有谦逊之意。复弹其剑铗。(《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剑柄,借指剑。於是梁王虚上位。(《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空缺,即留其位而不与他人。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垫高,喻安心度日。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债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羞。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赴居其封地,即解相位。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拜访 不拊爱子其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用如动词,爱育如子。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垫高。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放逐。冯公有亲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双亲 后孟尝君出记。(《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文告之属,类似今天的招聘广告。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穿好衣,戴好帽,用如动词。美人充下陈。(《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堂下之地,廷及两侧之地。鲁仲连义不帝秦。(《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名词状语,仗义。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xian,使之与„„会见。故入之于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使动用法,使之进献。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指宽阔胸襟。权使其士。(《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名词状语,用权术。虏使其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象对奴隶一样。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走向凶险 赴於齐曰(《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报丧,后世为“讣”。醢鬼侯。(《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剁成肉酱。退而听朝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处理 欲从而帝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以„„为帝王。故脯鄂候。(《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肉干,用如动词,是一种酷刑。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通“背”,使与原方向相反。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为死者下葬,置米于口中曰饭,置玉曰含。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退,使动用法,使之退。间入邯郸。(《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暗地,非公开地。老臣贱息舒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息,子。贱息,对己子之谦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赵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指执政。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当为“胥”之误,胥通须,待。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宫廷卫士之代称,以其着黑衣。媪之送燕后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老年妇女之敬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上·三·论语·论学八章)时,依时、按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三·论语·论学八章)朋,指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上·三·论语·论学八章)愠,愠怒,生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三·论语·论学八章)罔,迷罔无知;殆,疑惑,一说危险。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上·三·论语·论 学八章)知,智慧、聪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上·三·论语·论学八章)谋,策划、考虑;忠,尽心竭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上·三·论语·论学八章)知,了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上·三·论语·论学八章)诲,教导。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上·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就,担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上·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持,把着。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上·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柙,关猛兽的木笼。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上·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文德,文教德化。来,招徕。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上·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相,辅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上·三·论语·侍坐)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摄,逼近,夹住。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上·三·论语·侍坐)饥馑,指荒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上·三·论语·侍坐)端,玄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礼帽。二词用如动词,穿上礼服,带上礼帽。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上·三·论语·侍坐)撰,撰具、才具,指政治方面的才干。莫春者,春服既成,(上·三·论语·侍坐)既成,指春天的夹衣已经穿得住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胜,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数,密。罟,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王道,孟子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局面。始,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衣帛,穿丝织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谨慎地从事;庠序,古代学校的名称。申,反复地进行。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王,统一天下而称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岁,年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上·三·孟子·许行)踵门,足至门,指走到门。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上·三·孟子·许行)厉,病,用如动词,损害。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上·三·孟子·许行)陶冶,陶匠和铁匠。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上·三·孟子·许行)横流,溢出水道乱流。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上·三·孟子·许行)舜使益掌火,益列山泽而焚之。(上·三·孟子·许行)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上·三·孟子·许行)···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上·三·孟子·许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上·三·孟子·许行)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上·三·孟子·许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上·三·孟子·许行)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上·四·墨子·非攻)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上·四·墨子·非攻)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上·四·墨子·非攻)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上·四·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上·四·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上·四·庄子·逍遥游)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上·四·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上·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上·四·庄子·逍遥游)然则向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上·四·庄子·胠箧)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上·四·庄子·胠箧)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上·四·庄子·胠箧)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上·四·庄子·胠箧)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上·四·庄子·胠箧)摘玉毁珠,小盗不起。(上·四·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上·四·庄子·胠箧)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上·四·庄子·胠箧)·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上·四·庄子·胠箧)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上·四·荀子·劝学)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上·四·荀子·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上·四·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章。(上·四·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上·四·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上·四·荀子·劝学)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上·四·荀子·王制)分未定也则有昭繆。(上·四·荀子·王制)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上·四·荀子·王制)

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上·四·荀子·王制)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上·四·荀子·王制)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上·四·荀子·王制)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上·四·荀子·王制)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上·四·荀子·王制)故君子者欲安,是莫若平政爱民矣。(上·四·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上·四·荀子·王制)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上·四·吕氏春秋·察传)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矣,故国霸诸侯也。(上·四·吕氏春秋·察传)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上·四·韩非子五蠧)·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上·四·韩非子·五蠧)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上·四·韩非子·五蠧)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上·四·韩非子·五蠧)夫山居而泽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上·四·韩非子·五蠧)·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上·四·韩非子·五蠧)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上·四·韩非子·五蠧)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上·四·韩非子·五蠧)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上·四·韩非子·五蠧)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上·四·韩非子·五蠧)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上·四·韩非子·五蠧)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上·四·韩非子·五蠧)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上·四·韩非子·五蠧)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上·四·韩非子·五蠧)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上·四·韩非子·五蠧)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上·四·韩非子·五蠧)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衅,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上·四·韩非子·五蠧)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上·四·韩非子·五蠧)

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矰缴之说,而缴幸其后?(上·四·韩非子·五蠧)·聚敛倍农,而至尊过耕战之士。(上·四·韩非子·五蠧)数以策干项羽。(《史记·淮阴侯列传》)求取,指以计策谋求重用。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史记·淮阴侯列传》)倒下,吓瘫了。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动词,给„„饭吃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史记·淮阴侯列传》)意动用法,以„„为奇、以„„为壮。上拜以为治粟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授给官职。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史记·淮阴侯列传》)使动用法,使„„跟随。新喋血阏与。(《史记·淮阴侯列传》)践踏、踩。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战胜 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史记·淮阴侯列传》)交付 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史记·淮阴侯列传》)忠臣。愿为假王便。(《史记·淮阴侯列传》)便利,指对国家有利。对曰:“愿少间。”(《史记·淮阴侯列传》)指与众人隔开。从间路绝其辎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偏僻抄近的小路。有能生得者购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悬赏征求 至,宿传舍。(《史记·淮阴侯列传》)驿站,住宿的房舍。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史记·淮阴侯列传》)密使。信遂追北至城阳(《史记·淮阴侯列传》)败,指败兵。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史记·淮阴侯列传》)制受封的区域 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史记·淮阴侯列传》)显露。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为„„死。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勾踐。(《史记·淮阴侯列传》)存,使„„生存;霸,使„„稱霸 孝景初即位,为詹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物的官。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通抗,抗衡、相当。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退隐。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使动用法,使„„富贵。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通屈。使„„屈服。使动用法。乃谩自好谢丞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谎。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轻率 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压过。故战常陷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指冲锋陷阵。夫以服请,宜往。(《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丧服 辟倪两宫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同睥睨,斜视,有厌恶、傲慢意。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本义为草垫,此用为动词,践踏、蹂躏。

君何不自喜?(《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自爱。众庶不载,竟被恶言。(《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同戴,拥戴、爱戴 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指身居重要的职位。察廉,为甘泉仓长,稍迁太仆丞,(上·七·汉书·张敞传)孝昭皇帝蚤崩无嗣,(上·七·汉书·张敞传)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上·七·汉书·张敞传)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讥世卿最甚。(上·七·汉书·张敞传)方其隆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月朓日蚀,(上·七·汉书·张敞传)閒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明,(上·七·汉书·张敞传)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上·七·汉书·张敞传)·上甚善其计,然不征也。(上·七·汉书·张敞传)今陛下遊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不舍昼夜。(上·七·汉书·张敞传)·伏闻胶东、勃海左右郡岁数不登。(上·七·汉书·张敞传)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恤其孤弱。(上·七·汉书·张敞传)敞到胶东,明设购赏。(上·七·汉书·张敞传)唯观览于往古,全行乎来今,令后姬得有所法则。(上·七·汉书·张敞传)·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上·七·汉书·张敞传)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汙其衣裙。(上·七·汉书·张敞传)公卿奏恽党不宜处位,等比皆免。(上·七·汉书·张敞传)·敞免奏既下,诣阙上印绶。(上·七·汉书·张敞传)舜本臣敞素所厚吏,数蒙恩贷。(上·七·汉书·张敞传)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上·七·夏侯玄·乐毅论)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上·七·夏侯玄·乐毅论)迈全德以率列国,几于汤、武之事矣。(上·七·夏侯玄·乐毅论)长容善讽,以申齐士之志。(上·七·夏侯玄·乐毅论)道光宇宙,贤者托心。(上·七·夏侯玄·乐毅论)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著于遐迩矣。(上·七·夏侯玄·乐毅论)浩浩乎平沙无垠(李华《吊古战场文》)边际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李华《吊古战场文》)急走貌。风悲日曛(李华《吊古战场文》)日没而尚有光。王道迂阔而莫为(李华《吊古战场文》)不切实际。缯纩无温,堕指裂肤。(李华《吊古战场文》)织物泛称,此指军衣。悁悁心目,寝寐见之。(李华《吊古战场文》)忧思貌。足将进而趑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犹豫不进貌。坐茂树以终日。(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过完一天 鲜可食。(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鲜鱼类。黜陟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官职下降、被免或上升。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使其升或降,即掌握其仕途的穷达。终吾生以徜徉。(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连绵字,任情信步,放达自如貌。濯清泉以自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使自身清洁 奔走於形势之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势利,犹指趋炎附势。可濯可沿。(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沿其边闲步。膏吾车兮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脂肪、油脂,用如动词,注油于轴间,起润滑作用。

愈白李生足下(韩愈《答李翊书》)陈述,此为当时书信套语。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柳宗元《送薛存义序》)重复、加上。崇酒於觞。(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使动用法,使酒在器内加高,即斟满。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职守、职责。凡吏於土者,(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动词,任官吏。勤力而劳心。(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使„„勤苦。存义假令零陵三年矣。(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代理县令。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柳宗元《送薛存义序》)的确、确实。吾贱且辱。(柳宗元《送薛存义序》)遭贬谪。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即优劣。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欧阳修《宦者传论》)贤能之士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王安石《游襃禅山记》)辅佐 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上·九·文心雕龙·情采)五色杂而成黼黻,(上·九·文心雕龙·情采)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上·九·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上·九·文心雕龙·情采)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上·九·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上·九·文心雕龙·情采)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上·九·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上·九·刘伶·酒德颂)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行成于思,毁于随。(上·九·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禄,名一艺者无不庸。(上·九·韩愈·进学解)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上·九·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上·九·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上·九·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涯涯。(上·九·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上·九·韩愈·进学解)

四、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虚词和固定句式 《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表委婉推断。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制,严邑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用于判断句尾,表判断。亟请于武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时间副词,屡次。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介词,替、给。未尝君之羹(《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副词,没有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关系副词,相互。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疑问代词,哪里。君何患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用在句末,帮助表示疑问语气。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表慨叹。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副词,通假字,通“毋”,不要。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介词,替、给。公伐诸鄢。(《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 若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加强反问,难道 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表谦敬的副词,冒昧。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连词,并且。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语气词,表希望或命令。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介词,凭借。吾其还也。(《左传·齐桓公伐楚》)语气词,用在祈使句中,表委婉语气。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齐桓公伐楚》)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齐桓公伐楚》)介词,率领。愿以间谗慝之口。(《左传·城濮之战》)介词,借、乘。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晋灵公不君》)语气词,用在句尾,表强调。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用在叙述句末,兼表陈述语气。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无定指代词,没有什么(事)。其我之谓矣。(《左传·晋灵公不君》)语气词,表委婉推断,恐怕、大概。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晋灵公不君》)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表因果关系。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转折连词,然而。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表谦敬的副词,冒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如果没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语气词,表希望、请求等。郤克伤于矢(《左传·齐晋鞍之战》)介词,表被动,被。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固定句式,怎么,为什么? 小人实不才(《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情态副词,实在。毁乡校,何如?(《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固定句式,如何,怎么样?是征询之辞。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情态副词,果真 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句中语气词,表停顿提示。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情态副词,确实。乃有意欲为收债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却,竟。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轻指代词,那 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介词,因为、由于。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助词,“所”起指示作用;“者”起称代作用。先生且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姑且。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范围副词,只。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坚决。使吏招诸民当尝者,悉来合券。(《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范围副词,都。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姑且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没有办法做什么 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连词,至于 胜也何敢言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连词,还是。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助词,用于动词后,指代事。先生独未见夫仆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副词,表强调,难道。嘻!亦太甚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叹词,表不赞同。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副词,很、非常。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副词,表强调。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归趋,到

太后曰:“敬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副词,表谦敬。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程度副词,略微。已行,非弗思也。(《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否定副词,不。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语气词连用,也表确认,哉表反问,重在反问。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谦敬副词,私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上·三·论语·论学八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上·三·论语·论学八章)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上·三·论语·侍坐)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上·三·论语·侍坐)非曰能之,愿学焉。(上·三·论语·侍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上·三·论语·侍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上·三·论语·侍坐)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上·三·论语·侍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上·三·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陈相见许行而大说,尽弃其学而学焉。(上·三·孟子·许行)何许子之不惮烦?(上·三·孟子·许行)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上·三·孟子·许行)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上·三·孟子·许行)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上·三·孟子·许行)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上·三·孟子·许行)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上·三·孟子·许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上·三·孟子·许行)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上·四·墨子·非攻)

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上·四·墨子·非攻)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上·四·庄子·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上·四·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上·四·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上·四·庄子·逍遥游)虽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上·四·庄子·胠箧)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上·四·庄子·胠箧)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上·四·庄子·胠箧)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上·四·庄子·胠箧)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上·四·荀子·劝学)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上·四·荀子·劝学)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上·四·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上·四·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上·四·荀子·劝学)滕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上·四·荀子·劝学)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上·四·荀子·王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上·四·荀子·王制)《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上·四·荀子·王制)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上·四·吕氏春秋·察传)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上·四·韩非子·五蠧)

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故何也?(上·四·韩非子·五蠧)请言项王之为人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副词,表谦敬。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介词,表被动。陛下第出伪游云梦(《史记·淮阴侯列传》)范围副词,仅、只。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程度副词,更、更加。适有万金良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时间副词,正好。楚严好田猎,樊姬为不食鸟兽之肉。(上·七·汉书·张敞传)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上·七·汉书·张敞传)苟君臣同苻,斯大业定矣。(上·七·夏侯玄·乐毅论)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上·七·夏侯玄·乐毅论)

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上·七·夏侯玄·乐毅论)

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上·七·夏侯玄·乐毅论)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上·七·夏侯玄·乐毅论)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上七·夏侯玄·乐毅论)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上·七·夏侯玄·乐毅论)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上·七·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上·七·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上·七·陶潜·五柳先生传)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上·七·陶潜·五柳先生传)盘之中,维子之宫。(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语气词,无实义。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韩愈《答李翊书》)转折连词,不过。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韩愈《答李翊书》)选择连词,可译为“是„„还是。” 聊相与言之(韩愈《答李翊书》)偏指副词,指“言”的对象(你)。凡吏于土者(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范围副词,所有、全都。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上·九·文心雕龙·情采)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上·九·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上·九·文心雕龙·情采)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上·九·文心雕龙·情采)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唯酒是务,焉知其馀?(上·九·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上·九·刘伶·酒德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既有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舟逍遥以轻舟,风飘飘而吹衣。(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善万物之得时,惑吾生之行休。(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上·九·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上·九·韩愈·进学解)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上·九·韩愈·进学解)昔孟轲好辩,孔道以明。(上·九·韩愈·进学解)荀卿守正,大论是弘。(上·九·韩愈·进学解)文虽奇而不济于用。(上·九·韩愈·进学解)

五、简答

汉字的结构指什么?(下·一章·一节)許慎如何解釋象形字?(下·一章·一节)許慎如何解釋指事字? 許慎如何解釋會意字? 許慎如何解釋形聲字?

什么是“省声”?(下·一章·一节)什麽是“省形”? 何谓转注? 何谓假借?

什么是“四体二用”?

举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下·一章·二节)举例说明什么是异体字?(下·一章·二节)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

汉字形体演变包括哪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包括哪些形体?(下·一章·三节)什么是汉语音韵学?(下·二章)简述汉语语音史的分期。(下·二章·一节)何谓双声、叠韵?(下·二章·一节)

汉语音节结构是怎样的?(下·二章·一节)何谓押韵?何谓韵例?(下·二章·一节)简述传统汉字注音的方法?(下·二章·二节)反切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下·二章·二节)《切韵》音系的性质是什么?(下·二章·二节)简述《切韵》系韵书的体例?(下·二章·二节)

陈澧如何研究《广韵》音系的?一般的结论是什么?(下·二章·二节)36字母的唇音有哪些?舌音有哪些?半舌音有哪些?(下·二章·二节)36字母的齿音、牙音、喉音、半齿音有哪些?(下·二章·二节)陈第关于音变的名言是什么?(下·二章·三节)王力对上古韵部是如何划分的?(下·二章·三节)学者对上古声母有什么说法?(下·二章·三节)何谓读破与如字?一般规律如何?(下·二章·四节)何谓特殊读音字?(下·二章·四节)

古汉语单音词有哪些特点?(下·三章·二节)古汉语复音词可分为哪两大类?各举一例。(下·三章·二节)复合复音词按其结构方式分为哪两类?各举一例。(下·三章·二节)什么是偏义复词?举例说明。(下·三章·二节)什么是连绵词?举例说明。(下·三章·二节)什么是迭音词?举例说明。(下·三章·二节)“北斗阑干南斗斜”,句中“阑干”是复音词中的哪一类词?词义是什么?(下·三章·二节)

“众蹀躞而日进兮,美超远而愈迈。”句中“蹀躞”是复音词中的哪一类词?词义是什么?(下·三章·二节)“望洋向若而叹曰„„”句中“望洋”是复音词中的哪一类词?词义是什么?(下·三章·二节)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句中的“消息”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二节)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响应”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二节)“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句中“风景”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二节)“爱”的古今词义有什么差异?(下·三章·三节)“骤”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仅”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物”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狱”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消息”的古意是什么?(下·三章·三节)“购”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暂”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再”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

“宫”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臭”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响”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爪牙”古今词义有何差异?(下·三章·三节)

“诛”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相见恨晚”的“恨”字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三节)“兵不血刃”的“兵”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三节)

“禽”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子”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睡”的古今词义有何差异?属于何种变化?(下·三章·三节)“劝”的古义是什么?(下·三章·三节)“汤”的古义是什么?(下·三章·三节)“坟”的古义是什么?(下·三章·三节)“写”的古义是什么?(下·三章·三节)

“处分”在唐以前是什么意思?(下·三章·三节)指出“过”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习”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秋”的本义和两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

“豆”字的形体结构属于“六书”中的那一种?其本义是什么?(下·三章·四节)“本”字的形体结构属于“六书”中的那一种?其本义是什么?(下·三章·四节)“秉”字的形体结构属于“六书”中的那一种?其本义是什么?(下·三章·四节)“纲”字的形体结构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其本义是什么?(下·三章·四节)“廉”字的形体结构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其本义是什么?(下·三章·四节)说出“即”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族”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条”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长”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说出“信”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

词义引申的方式有哪几种?(下·三章·四节)什么是辐射式引申?举例说明。(下·三章·四节)分析“节”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什么是连锁式引申?举例说明。(下·三章·四节)分析“兵”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指出“间”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指出“债”的本义和三个引伸义。(下·三章·四节)词义引申有哪些规律?(下·三章·四节)分析“涉”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分析“颇”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分析“和”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分析“英”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分析“领”字的形体结构,指出其本义。(下·三章·四节)辨析同义词“吏、官”。(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树、木”。(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妇、女”。(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治、理”。(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肤、皮”。(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沐、浴”。(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饥、饿”。(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洗、盥”。(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疾、病”。(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完、备”。(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恭、敬”。(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征、伐、侵”。(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言、语”。(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畏、惧”。(下·三章·五节)辨析同义词“之、往”。(下·三章·五节)什么是使动用法?举例说明。(下·四章·一节)什么是意动用法?举例说明。(下·四章·一节)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下·四章·一节)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表示哪几种意义?(下·四章·一节)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在语法功能上有何不同?(下·四章·二节)古汉语副词“仅”与现代汉语副词“仅”有何异同?(下·四章·三节)古汉语“再”与现代汉语“再”有何不同?(下·四章·三节)古汉语关系副词“相”有哪几种用法?(下·四章·三节)古汉语关系副词“见”有哪几种用法?(下·四章·三节)

“所”字词组与“者”字词组所表示的意义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下·四章·六节)古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情况?(下·五章·一节)

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举例说明。(下·五章·一节)古汉语中,为强调行为的数量,如何改变句式?举例说明。(下·五章·一节)古今汉语的判断句有何区别?(下·五章·三节)古汉语有哪几种被动句式?(下·五章·三节)说明固定句式“无乃„„乎”、“得无„„乎”的用法。(下·五章·三节)以“吾孰与徐公美”为例,分析“„„孰与„„”句式。(下·五章·三节)(下·五章·三节)

分析“何以„„为”句式。(下·五章·三节)分析“如„„何”、“若„„何”、“奈„„何”句式。(下·五章·三节)分析“有以„„”、“无以„„”句式。(下·五章·三节)

我国大规模的古书注释工作始于何时?为什么?(下·六章·一节)《十三经注疏》包括哪些著作?(下·六章·一节)《四书集注》包括哪四种著作?作者是谁?(下·六章·一节)古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下·六章·二节)“春秋三传”中《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各有什么特点?(下·六章·二节)“笺”作为一种注释有何特点?汉代对《诗经》的注释有“毛传”和“郑笺”,二者是何关系?(下·六章·二节)

“章句”这种注释有何特点?汉代章句类注释主要有哪些?(下·六章·二节)义疏类注释有何特点?这种注释出现于什么朝代?(下·六章·二节)古注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下·六章·三节)《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曰”的用法。(下·六章·四节)《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为”的用法。(下·六章·四节)《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谓之”的用法。(下·六章·四节)《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谓“的用法。(下·六章·四节)

举例说明古注术语“貌”的用法。(下·六章·四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犹”的用法。(下·六章·四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之为言“的用法。(下·六章·四节)《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以此为例,说明古注术语“之言”的用法。(下·六章·四节)古注术语“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用法有何区别?(下·六章·四节)为什么骈偶成为汉文组织的特点?(下·八章·一节)骈文有何特点?(下·八章·一节)简述赋的演变时期。(下·八章·一节)

中古四声与今四声的关系如何?(下·八章·二节)简述律诗格律的内容。(下·八章·二节)分别举出五言、七言律诗律句的类型。(下·八章·二节)

什么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这种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下·八章·二节)什么叫粘对?(下·八章·二节)

什么是拗句?什么是拗救?(下·八章·二节)

律诗对仗有什么要求?何谓工对?(下·八章·二节)简述长律的结构。

简释绝句的两种情况(律绝、古绝)。(下·八章·二节)简述词的起源。(下·八章·二节)简述词的特点。(下·八章·二节)分析下列句子(分析到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上·三·论语·论学八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上·三·论语·论学八章)非曰能之,愿学焉。(上·三·论语·侍坐)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上·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且许子何不为陶冶?(上·三·孟子·许行)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上·三·孟子·许行)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上·三·孟子·许行)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上·四·墨子·非攻)奚以知其然也?(上·四·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上·四·庄子·逍遥游)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上·四·庄子·胠箧)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上·四·庄子·胠箧)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上·四·庄子·胠箧)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上·四·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上·四·荀子·劝学)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上·四·荀子·王制)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上·四·荀子·王制)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上·四·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上·四·荀子·王制)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上·四·荀子·王制)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上·四·吕氏春秋·察传)故国霸诸侯也。(上·四·吕氏春秋·察传)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上·四·韩非子·五蠧)非疏骨肉爱过客也。(上·四·韩非子·五蠧)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上·四·韩非子·五蠧)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上·四·韩非子·五蠧)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上·七·汉书·张敞传)夫心之精微口不能也。(上·七·汉书·张敞传)

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上·七·夏侯玄·乐毅论)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上·七·陶潜·五柳先生传)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上·九·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上·九·文心雕龙·情采)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上·九·庾信·哀江南赋序)兀然而醉,豁尔而醒。(上·九·刘伶·酒德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上·九·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上·九·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上·九·韩愈·进学解)

七、填空(),犹可说也。()。田畯至喜。二之日其同,()。式夷式已,()。戎虽小子,()。行无辙迹,()。俯视万物,()。(),终为土灰。(),守拙归田园。(),形势反苍黄。(),初为霓裳後六幺。钿头云篦击节碎,()。(),南冠客思深。(),王孙自可留。江流天地外,()。(),都护在燕然。行到水穷处,()。(),云生结海楼。笛中闻折柳,()。(),崎岖不易行。不觉碧山暮,()。(),万里可横行。今夜鄜州月,()。(),迢递送斜晖。(),每向江头尽醉归。(),忽漫相逢是别筵。(),词客哀时且未还。(),舟人指点到今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体君臣祭祀同。(),志决身歼军务劳。卧龙跃马终黄土,()。(),密雨斜侵薜荔墙。猿鸟犹疑畏简书,()。昼号夜哭兼幽显,()。(),王粲春来更远游。(),应似飞鸿踏雪泥。深林人不知,()。(),孤云独去闲。(),已报生擒吐谷浑。

“亦”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间”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赤”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问”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组”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放”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眉”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耷”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岩”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配”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阿”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执”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首”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鹿”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监”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洛”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许慎给“形声”下的定义是()。

在词义系统中,除了本义、引伸义,还有()义。“归”的本义是()。“辟”的本义是()。“走”的本义是()。“特”的本义是()。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园圃”是()复词。“无羽毛以御寒暑。”句中的“寒暑”是()复词。“趋走不足以避利害”,句中的“利害”是()复词。“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句中的“得失”属于()复词。“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句中的“缓急”属于()复词。“姜氏何厌之有?”句中的“厌”的意思是()。“射其右,毙于车中”,句中的“毙”的意思是()。“现实”是外来词语,它来自()。“目的”是外来词语,它来自()。“科学”是外来词语,它来自()。“哲学”是外来词语,它来自()。“社会”是外来词语,它来自()。“经济”是外来词语,它来自()。“塔”是外来词语,它来自()。“葡萄”是外来词语,它来自()。

第五篇:古代汉语语法简介(超实用)

一、词类的活用

(一)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二)分类

1、使动用法

(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质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兼语句)结构的内容。

格式:主语+使+宾语+名、动、形

例: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膑》(注:“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注:“将孙膑”是使动用法。)

(2)分类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使死生)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所以用使动。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十三年》(注:使郑亡)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注:使之活)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起义》(注:使尉忿恚)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注:使之痛)

△①使之活、使之痛、使尉忿恚,是递系结构。②“活“可以扩展为动补结构“救活”。③古代汉语里,递系结构和动补结构比较少见。

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例: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注:不能病→不能使之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注:烧而走→烧而走之)

C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例: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分辨及物动词是否用作是动的方法①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最主要)。②破读。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2、意动用法

(1)定义: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名、形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意动用法:主观认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使动用法:客观命令)

(2)分类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格式:主语+把+宾语+看作+名

例: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形

例: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3、名词用如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3)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例: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城朔方城。《汉书·武帝纪》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阴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②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天都》

(三)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活用为动词。

①主谓结构。格式:名+名→名+动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起义》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②动宾结构。格式:名+名→动+名

例: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辅助性代词)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所+名→所+动

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起义》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能愿动词+名、形→能愿动词+动

例: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

厌(厌:堵塞)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副+名→副+动

例: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西门豹治邺》

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形+代词→动+代

例: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荀子·儒效》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介宾结构→动+介宾结构

例: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而+名→(动)+而+动

例: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8、名词后面有“者”,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者→动+者

例: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沈括《梦溪笔谈》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少见)

(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在+名

例: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范睢至秦,秦王庭迎。《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汉书·高帝纪》

(2)表示工具或依据。译为:用、依照+名

例: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3)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用对待+名+的态度

例: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4)表示比喻。译为:像+名+一样

例: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雁鹜行以进,平立。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熊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柳宗元《熊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古今用法一致: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用在动词前。

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古今用法不一致:“日”、“月”、“岁”等作状语。

①用“而”或“以”连接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译为:在……的时候。

例: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客孟尝君》

②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译为:“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日、月+形、动。译为:“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一月月地”。

例: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④表示对往事的回溯,用在句首。译为:“往日”或“从前”。

例: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

二、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主: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这在古今是一致的。

(二)次: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

这有如下三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

(1)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

例:先秦: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秦后(拟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介词“以”的宾语常常为了强调而前置。

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古:凭什么?(凝固形式)

△何以(实际是以何)

今:为什么?

例: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古:像什么(前期)?怎么样(后期)?(凝固形式)

△何如(实际是如何)

今:怎么样?

例: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一》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书上“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

例: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三》

△“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条件①宾语必须是代词。②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否定代词“莫”。

(1)用否定副词“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但如果出现宾语,而且又是代词,同样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墨子·非攻中》

(2)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但也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即这两种情况并存。

前置: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先秦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前置: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夫不恶女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前置: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秦后(拟古)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前置: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以下三种情况不用宾语前置:

①即使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

例: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左传·鞌之战》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为王。《战国策·齐策一》

②宾语是代词但不是否定句。

例: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在否定句中,具有称代作用的名词,而不是代词。

例: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3、宾语用代词复指

(1)此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放在动词前面的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例: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四方。维:保护)。《诗经·小雅·节南山》

将虢是灭(将灭虢),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今吴是惧(惧吴)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问异),曾由与求之问(问由与求)。《论语·先进》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有何后)?《国语·勾践灭吴》

△这种宾语前置格式,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左传·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唯视利)。《左传·吕相绝秦》

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忧其疾)。《论语·为政》

(2)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

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谓我)矣。《左传·宣公二年》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谓斯)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亡是)也。《论语·阳货》

△由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

例: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谓是)政令行。《荀子·王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谓此)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叫它、把它叫做、说的就是这个)还可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一个分句。

例: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左传·宣公十六年》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②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

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刈是濩是)。《诗经·周南·葛覃》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问是)。《左传·齐桓公伐楚》

4、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看两遍”),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一是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又与之遇,七遇皆北(遇七)。《左传·文公十六年》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设九),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反)。《列子·汤问》

△从句子成分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数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把数词移到句尾作全句的谓语,并在其前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词语成为全句的主语。

例: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三辞让),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举)。《史记·鸿门宴》

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定义: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判断句中的“是”叫做判断词(也叫系词)。

(二)分类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谓语+也

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者+谓语+也

例: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者+谓语

例: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谓语

例: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子路从而后》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韩非子·十过》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②“是又”等于“此又”,意思是“这些又”。如果“是”是判断词,就应该说成“又是”,而不能说成“是又”。

例:繁起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③先秦时代,有没有判断词存在,目前正在争论中,讨论“为”。

A

“为”字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其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例: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B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例: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④“是”作为判断词,汉代就有了。从汉语发展来看,判断词“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

例: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⑤秦后,由于拟古,有时“是”也不是判断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例: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上

“乃”、“即”等副词或

“维”、“惟”等语气词,起加强判断、肯定、否定等语气的作用。

例: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①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比较多;加“维”和“惟”的,先秦较常见,后代不多见。

②语气词“维”和“惟”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例: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蚩尤惟始作乱。《尚书·吕刑》

③这些副词和语气词常常和否定副词“非”配合起来使用。

例: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7、古代汉语表示否定语气,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格式:主语+非+谓语

例: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非”字可译为“不是”,但它是副词,并不表示判断。

(三)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

例: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白居易《轻肥》

3、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原因(因果复句)。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4、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词语。

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

厥,其也。《尔雅·释言》:

四、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朕等

例: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战国策·勾践灭吴》

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曰:“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皋陶曰:“朕言惠。”《书经·皋陶谟》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①魏晋前,“吾”字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

例: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②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可以用“吾”。

例:居则曰:“不吾之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魏晋后,“吾”字可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

例: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蜀志·先生传》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谦称(名词,包括自称)。

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

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文(田文,即孟尝君)倦於事,愦于忧,而性儒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战国策·齐策四》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二人称代词

(1)作主语、宾语、定语:“女(汝)、尔、若”等。

例: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勾践灭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起义》

吾语若。《庄子·人间世》

(2)一般只作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而、乃”等。

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记·平原君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3)尊称(包括称字、官爵等)。

例:子将若何?《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一》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足下事皆成。《史记·陈涉起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韩愈《送孟东野序》

3、第三人称代词

(1)其、之(先秦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其”、“之”可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例:公室将卑,其宗族先落,则公从之。《左传·晏婴论季世》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名词加“之”与后面的“其”在意义上相等。

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他

①其他、别的。

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②唐代之后,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

(3)彼:他

例: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第三人称作主语,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

①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

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省略主语。

例: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①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人称代词代表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

例: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若皆能去归矣!《史记·西门豹治邺》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②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辈”、“属”、“曹”等字,表示不止一个人。

例:吾辈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总的来看,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用的少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没有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二是谦称和尊称较多,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1、近指:此、是、斯、兹等。

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是梁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挹彼注兹。《诗经·大雅·泂酌》

2、远指

①指代性强:彼

例: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宪问》

②指代性弱:夫(不必翻译)

例: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庄子·大宗师》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3、泛指:作定语或宾语:之。

例: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4、特指:作定语,其,译为“那个、那种”。

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5、作定语:若。作谓语:然、尔,译为“如此、这样、那样”。

例: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战国策·齐策六》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汝乃我家出,亦敢尔邪?《后汉书·鄧禹传》

6、焉

①指示代词,指代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译为“于是”。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许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

△“焉”字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后,“之”字一般用在及物动词后。同一动词,加“焉”和

加“之”意义也不同。

例:君何惧焉。《左传·襄公十八年》

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②语气词,以引起人的注意。

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7、诸

①之于

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许行》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之乎

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庄子·应帝王》

(三)疑问代词

1、指人:谁、孰(禅母)。

(1)谁: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

(2)孰:

①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但不能作宾语。

例: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指人时,也可以不表示选择。

例: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③指事物时,表选择。

例: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天下之大孰为大?《墨子·兼爱下》

两者孰足为也?《荀子·强国》

④凝固形式:孰与,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译为“何如”。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2、指事物:何、胡、曷、奚(匣母)。

(1)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

例: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荀子·天论》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弟子何久也?《史记·西门豹治邺》

(2)胡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②作宾语,见于“胡为”,译为“为什么”。

例: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3)曷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②作宾语,见于“曷为”,译为“为什么”。

例: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4)奚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②作宾语,表示事物或处所。

例:“许子冠乎?”曰:“冠。”“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3、指处所:安、恶、焉(影母)。

(1)作状语,表示反问,译为“哪里”。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兼爱上》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2)作宾语。

例: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四)无定代词

1、或:肯定性无定代词。

(1)指人,作主语,译为“有人、有的人、某人”。

例: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起义》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亡曹。《左传·哀公七年》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2)指物,作主语,译为“有的”。

例: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孟子·许行》

2、莫:否定性无定代词。

(1)先秦:无定代词,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例: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虎负嵎,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2)汉后:否定副词,用于祈使句或陈述句,译为“勿、不要”。

例: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诸将皆莫信。《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五)辅助性代词

“者”和“所”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构成句子的一个成分。

1、者

(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译为“的、的人、的东西”。

例: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后汉书·光武纪》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李斯《谏逐客书》

(2)放在数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译为“样、种、类、方面”等。

例:必不得以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史记·游侠列传》

(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现在无法翻译。

例: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4)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2、所:代指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

(1)位于动词性或动词性词组之前,构成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

例:民无所依。《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

(2)“所”字后面必须是及物动词,并可另带宾语。如果是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要变成具有及物动词性质的词。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诗经·小雅·小宛》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庄子·德充符》

(3)“所……”=“所……者”指代行为对象,“……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

例: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4)行为的主动者+(之)+所字结构(包括“所……者”)

例: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三》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所“字结构可扩展。

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总之,“所”字常见的用法有四种①所食②所食者③民之所食、民之所是者④所食之粟

△①凝固形式:所谓

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②凝固形式:所以(古:代词+介词;今:连词。)

A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说明“怎样”。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B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相当于“导致……的原因”,说明“为什么”。

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③所从、所由、所与、所为

例: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正论》

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三》

④被动句式

五、介词、连词

(一)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

1、于(於、乎)

△“于”和“於”的区别①上古不同音。②主要区别在于书写形式上,即“于”产生的时间比“於”早(甲古文中只用“于”,战国后多写作“於”,后有简化为“于”)。

(1)①表示处所,包括方位和方向,此时“于”字可不出现。

例: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勾践栖於会稽之上。《国语·勾践灭吴》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庄子·齐物论》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②表示时间。

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子·五蠹》

有志乎古者希矣。韩愈《答李翊书》

(2)介绍涉及的对象。

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师》

(3)表示比较。

例: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於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表示被动。

例: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2、以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或“拿”。

例: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2)表示凭借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率领或依照。

例: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3)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表示时间,译为“于”、“在”。

例: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韩说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①“以”字的位置:用在谓语动词之前或谓语动词之后。

例: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②把“以”的宾语提前,以突出或强调。

例: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齐桓公伐楚》

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③“以”字的宾语上文出现过,这时宾语可省略。

例: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④“无以(亡以)”是一种凝固形式,“以”后可不带宾语。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⑤“以”可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例: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孙膑》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为

(1)“为”(四声)经常和它后面的宾语一起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等关系。

例: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灭。《荀子·天论》

汉族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

(2)“为”后面的宾语可省略。

例: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氺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庄子·秋水》

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史记·孙膑》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3)表被动,读二声。

(二)连词

1、定义: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

2、分类

(1)与

①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吾与女同好弃恶,复忧旧德,以追念前勋。《左传·吕相绝秦》

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

△现代汉语连词“和”连接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只在末一项前用一次。

②介词:它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鸿门宴》

△①介词“与”的宾语可省略。

例: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涉起义》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徐宏祖《游天都》

②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区别。

A介词前有状语修饰。

B介词后的成分可以省略。

C介词的成分可以前置。

D连词的成分位置可互换。

(2)而

①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例: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勾践灭吴》

△A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B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但作谓语且带有描写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除外。

例: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C用于顺接和逆接,但并不是“而”本身有这两种性质。

a顺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间没有转折。译为“而且、就”等。

例: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山海经·精卫填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b逆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对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转折的意思。译为“但是、却”等。

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②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意思上是一种顺接,但并不是并列和转折的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荀子·劝学》

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起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用在主谓结构里,放在主谓之间,意思上是一种逆接,表示不该有而有的事,或含有假设的意思。

例:先生独未见夫僕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不如安,愿无变国俗。《说苑·奉使》

(3)则、然则

①则

A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的相承,译为“就、便”。

例: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B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译为“那么、那么就”。

例: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苏轼《日喻》

△这种“则”,如果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那就形成对比。

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秦始皇列传》

C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D表示发现,译为“原来已经”。

例: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E表示让步,译为“虽然、倒是”。

例: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②然则

A指示代词加连词,表示顺着上文的语义,申说应有的后果。

例:今后有构木钻燧于夏后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禹、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谏逐客书》

B凝固形式,译为“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4)虽、虽然

①“虽”表示让步,译为“虽然、即使”。

例: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②“虽然”是连词和指示代词的连用,译为“虽然如此”。

例: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许行》

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5)然、然而

①“然”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是、然而”。

例: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鞌之战》

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然而

A指示代词加连词,译为“如此,而”、“虽然如此,但是”。

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荀子·议兵》

B凝固形式,“然”字用来肯定上文的事实,“而”字转折引出下文的结论或另一事实,译为“可是、但是”。

例: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柳宗元《封建论》)

(6)之

①代词

②连词

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译为“的”。

例: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女娲补天》

足下尚未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传之手。《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B插在主谓结构之间,也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

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几上,不肯出师救。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的作用就是表达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各种语气。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句尾语气词从古至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句尾语气词

(1)也: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

①主要用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

例: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用在复句、祈使句、疑问句中,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例:如必自为而后用也,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史记·鸿门宴》

南冠而执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2)矣:表示报道新情况。

△“也”和“矣”的主要区别:前者表静态,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语气词;“矣”字表动态。后者表动态,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

A表示已然,即事情已经发生。

例: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鸿门宴》

B表示将然,即事情尚未发生。

a单句: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b复句: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勾践灭吴》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用在各种句式中。

A描写句,这种带“矣”的宾语提前,感叹意味更明显。

例: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起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天子方》

B祈使句。

例: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若皆能去归矣。《史记·西门豹治邺》

C疑问句。

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用相似于表偏重限制的语气词“已”。

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3)乎、与、邪(耶):表示疑问、感叹的语气。

①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译为“吗”。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乐正夔一足,信乎?《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今》

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起义》

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

②问句里。

A选择问。

例: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二》

夫古之为臣者,于此乎?于彼乎?黄宗义《原臣》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墨子·兼爱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B特指问。

例: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子何为者邪?《庄子·外物》

C反问句。前面必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宁、况”字等相呼应。

例: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非攻》

况日不悛,其能久乎?《左传·晏婴论季世》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不走乎?《战国策·楚策一》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起义》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感叹句。

例:善哉,机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凝固结构。

A“不亦……乎”。

例: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僖公十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

B“其……乎”。

例: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C“得无(该不会)……乎”。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D“无乃(恐怕)……乎”。

例: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荀子·儒效》

E“何∕奚∕恶以∕用……为”,译为“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4)哉:表示感叹语气。

①感叹句,译为“啊”。

例: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傅后叙》

楚国若有大事,子自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许行》

②反问句,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字与之呼应。

例: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逍遥游》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表感叹语气的还有“夫”。

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三戒》

(5)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①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

例: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战国策·齐策六》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后一个语气词上。

②“矣、已、与、邪、夫”等也可以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

例: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此是命矣夫!赵壹《刺世疾邪赋》

③三个语气词也可连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

例: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2、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1)夫:作为句首语气词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叫句首发语词或提顿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译为“且、故、像、至于说到”。

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政。《韩非子·问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今夫螟滕蚼蠾,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商君书·农战》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柳宗元《封建论》

(2)惟(维、唯)

①句首

A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书经·红范》

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书经·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书经·红范》

维禹浚州,九州攸宁。《史记·太史公自序》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B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

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杨恽《报孙会宗书》

②句中: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例:蚩尤惟始作乱。《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厥土惟白壤。《书经·禹贡》

(3)其

①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测、拟议,译为“大概、恐怕”。

例: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世》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韩愈《祭十二郎文》

A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有劝勉、期望、命令等意思。

例: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B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例: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经·盘庚上》

若阙地及泉,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

(4)也

①用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②用在句中或复句的前一分句之后,表示停顿。

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③在主谓之间加上“之”字,变为偏正结构。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公而告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④位于主语之后,与“者”字相结合,起提示谓语的作用。

例: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荀子·致士》

竽也者,无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隨。《韩非子·解老》

(5)系、伊、思

(二)词头(发语词、语首助词)、词尾(发声词、语中助词)

1、词头

(1)有

①常用在名词前。

例: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书经·召诰》

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子欲左右有民。《书经·皋陶谟》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经·小雅·巷伯》

②用在形容词前。

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2)其: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

例: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3)言、于、薄:放在动词前。

例: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经·召南·草虫》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2、词尾

(1)然、如、尔、若:放在形容词后作状语或谓语,译为“……的样子”、“……的貌”。

例: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2)与、乎:作用同上。

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七、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一)含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乾·文言》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系辞》

(二)分类:

1、消极修辞:指遣词造句用语,使文字通顺流畅的方法,如增字,删字,颠倒,炼字等。

2、积极修辞:指广泛使用的各种修辞方式。

(1)引用

①目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

②分类:

A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列传》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山·巫峡》

B引事:引用历史故事。

例: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取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C引文: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a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作者,使人一看即知。先秦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诗经》26次,《荀子》引《诗经》70次。

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甚至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如《岳阳楼记》的“商旅不行”引自《易经·复卦》,《赤壁赋》的“逝者如斯”引自《论语·子罕》。

c略改:左相日与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饮中八仙歌》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王朗健笔誇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

(2)譬喻(比喻)

①作用: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

②分类:

A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

例:背如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肤如凝脂。《卫风·硕人》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B隐喻:不用“譬喻”等比喻词,而是直接表述。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柳宗元《封建论》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苏轼·卜算子》

C博喻: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

例: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3)代称(借代)

①定义: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词,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

②区别代称与譬喻:譬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就是某事物,译为“像”。代称是直接代替,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译为“是”。

例: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乘坚策肥。《汉书·食货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巫山·巫峡》

③分类:

A用该事物的性质、特征指代该事物。

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水经注·巫山·巫峡》

载圆履方。《淮南子·本纪训》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赤脚挑残笋,苍头摘晚茶。陆游《幽居初夏》

古之伐国,不杀黄口。《淮南子·礼论》

皤然阡陌间,来往几鲐背。陆游《若耶村老人》

B用泛称代特称。

例: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擅山海之富。《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青溪寇轨·容齐逸史》

C用特称代泛称。

例:凌阳侯之犯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九章·哀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王维《偶然作》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D用人名代事物。

例:日高五丈睡正浓,将军打门惊周公。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春网荐琴高。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E用地名代事物。

例:欲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白行简《李娃传》

常恐夜寒花索寞,锦茵银烛按凉州。陆游《花时遍游诸家花园十首》

F代职业,工种,官职等。

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大雅·板》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孟子》

吴人伐楚,获俘焉,以为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及三闾桔诵,情采芬芳。《文心雕龙·颂赞》

G用部分代全体。

例: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并提(分承、合叙)

①定义:并提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

例: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

脭醲肥厚。……发皇耳目。枚乘《七发》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②并提之法用不好,则以辞害义。

例: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左车为安阳侯。《史记·孝景本记》

③古籍中,合叙法用得较广泛。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

风霜高洁,水落而不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5)互文(互见、互文见义)

①特点: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②分类:

A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词互见。

例: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没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郦道元《水经注》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B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

例: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C同义词互训,避免行文重复。

例: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

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庄子·山水》

跖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淮南子·说林》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秦王阁序》

(6)夸饰(夸张)

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鸿门宴》

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洛阳珈蓝记·王子坊》

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7)倒置

倒置是一种没有规律的修辞方式。倒装是一种有条件的语法现象,今人的倒装对古人来说是正常的句式。

例: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8)委婉

①定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②分类:

A避粗俗

例: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樊郁滕灌列传》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B避忌讳

例:放勋乃徂落。《孟子》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史记·秦始皇本纪》

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汉书·灌夫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

越数月,而先生亦捐馆。廖廷柏《切韵考外篇·跋》

C避冒犯

例: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太子方富于年。枚乘《七发》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D交际辞令

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迁议书》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左传·齐桓公伐楚》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左传·鞌之战》

此外,还有反语、双关、拈连、设问、错综、对比、排偶、反复、层递、顶真等,今已见之,故从略。

下载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推荐阅读]

    语法概说 语法的继承和发展 1、语法的继承性和稳固性。例句: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②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 ③丁卯卜,王獲大......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 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上册) 练习一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上册) 练习一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 之(丿部) 亚(二部) 常(巾部) 卍(十部) 受(又部) 严(口部) 隣(邑部) 巡(巛部) 希(巾......

    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课程学习心得

    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课程学习心得 一、课程简介: 作为对外汉语的专业选修课,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是在系统学习语言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

    初一名词语法+练习题

    名词的数 ( 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c]n.: 1. 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单数可是_________来修饰,复数可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篇模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下册) 练习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 讲课稿(DOC)(共5篇)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 1.词类:词的分类及其辨别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