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色游戏——小剧院(二)
角色游戏 ——《小剧院》
(二)活动目的:
1、明确新增角色“主持人”的工作职责,学习扮演主持人。
2、能主动遵守剧院的游戏规则,逐步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
3、学习运用协商的方式分配角色,增强游戏间的交往和互动。活动准备:
1、小剧院继续到班级招聘小演员,做好节目表演的准备;请一幼儿扮演“主持人”做情景表演准备。
2、小剧院(自制票据、工作牌)、医院、书吧、娃娃家、理发店、超市等游戏材料准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游戏中到剧院观看节目的流程。
师小结:到售票处买票——到入口处检票——凭票入座——安静观看节目——离开剧院。
2、回顾上次游戏情景,交流反馈。
(1)“在上次小剧院的游戏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你遇到的困难的?
(2)引导幼儿明确小剧院的演员、工作人员和观众应遵守的相关规则。
3、介绍本次游戏的新增设的角色——“主持人”。(1)观看情景表演,了解主持人的工作。(2)引导幼儿学习主持人主持节目。
4、教师点明其它相关的游戏主题,引导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5、幼儿自选游戏角色,进行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6、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7、收拾游戏材料,讲评结束。
(1)评选“文明观众”和“最佳小演员”。(2)评价,小结。
第二篇:角色游戏:商店(二)
角色游戏:商店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商店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活动准备: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商店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商店,我们也看过商店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商店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商店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商店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商店里买东西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商店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商店,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商店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商店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商店买了些什么?
第三篇:小班角色游戏记录(二)
班级:
活动区名称:娃娃家
时间:09、10、21 记录人:李小菊
观察指导重点
学做爸爸妈妈,激发角色行为。
观察记录
小涵呆呆地站在“爸爸”航航的身边,看着“爸爸”在不停地炒菜,自己却无所事事。小涵站着看“爸爸”不停的炒菜,觉得自己有点站累了,轻轻地搬过一张小椅子,坐在“爸爸”航航的身边,继续呆呆地看着。“爸爸”航航转身看了一眼小涵,用手推推她,叫小涵让开一点。小涵很顺从地把小椅子搬出了厨房,坐在桌子旁咬咬自己的手指,摆弄自己的衣服。
指导策略
我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小涵,“小涵,你是妈妈。你看你的娃娃肚子饿了,在叫妈妈抱抱呢”。我把娃娃塞进她的怀里,启发她说:“妈妈,快抱抱娃娃。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给娃娃喂饭吃吧。”“妈妈去看看爸爸有没有稍好了?娃娃肚子饿了,叫爸爸烧快点。”“爸爸把饭烧好了,我们一起来喂娃娃吃饭吧。”
反思调整
在开展娃娃家游戏之前,我用谈话形式引导孩子怎样来做爸爸妈妈。宝宝的爸爸在家做些什么?宝宝的妈妈在家做什么?孩子回答非常热烈。我随后总结了怎样来做爸爸妈妈。但自己没有动手去示范,小班孩子喜欢模仿,老师只用语言来引导孩子怎样做爸爸妈妈,不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会出现孩子无所事事。
第四篇:角色游戏优秀教案
角色游戏优秀教案
角色游戏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编花篮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趣味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
1、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
2、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
3、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三、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四、放松活动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编花篮的游戏,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锻炼了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角色游戏优秀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角色游戏优秀教案3
【游戏由来】
根据本次开展的主题“真好吃”因此我们开展了“小吃店”主要包括“我喜欢吃什么”、“我经常吃什么”、“我学着做”和“我会吃”等几个方面。我们将以幼儿最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切入点,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多样性;并且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幼儿主动品尝食物的热情,并让幼儿在活动中懂得基本的进餐要求,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游戏总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各角色的行为、活动,逐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
3、能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第十五游戏
【游戏时间】
第十七周周一下午(20xx年12月19日)
执教:张林芳
【游戏目标】
1、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感受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吃店进餐,观察了解小吃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纸盘、汤匙、叉子等),材料(饺子、面条、扁食、等食物)小吃店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引入。
师:你们有吃过小吃吗?(引导孩子们回忆)师:你们去过的小吃店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经验师:小吃店里有什么?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3、教师播放PPT教师过程讲解一边做动作。
4、提出规则
(1)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的走动,要负责好自己的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顾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3)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5、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教师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师要特别跟幼儿强调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
6、小结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交流“小吃店”里游戏开展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小吃店游戏十分兴趣,游戏一开始,许多幼儿涌入活动区中,场面一片混乱,孩子们不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和职责,一味地在那里煮东西,角色间也不交流沟通,有的就一直坐在位置上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小吃店的游戏,个别幼儿明确扮演角色。在下一次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引导幼儿探索并丰富游戏材料。
第十六游戏
【游戏时间】
第十八周周一下午(20xx年12月26日)
执教:张林芳
【游戏目标】
1、懂得用礼貌的语言进行交流;
2、熟悉顾客的游戏规则,能够排队等候。
【游戏准备】
增添食物:鸡蛋、面条、辣椒。
【游戏过程】
1、回顾上次游戏不足:客人来了要怎么做?
2、请小朋友讨论解决问题:将食物放进指定的盘子里,收银员要负责提醒顾客吃饱要付钱。
3、请个别小朋友扮演厨师和顾客,老师提醒厨师要主动询问客人要吃什么,服务员和顾客要用礼貌的语言交谈。
4、老师和小朋友一同商量分配角色。
5、自由游戏,老师以顾客的身份帮助游戏情节开展,鼓励厨师主动询问客人要吃什么,提醒顾客将吃完的食物放进指定的筐里。
6、游戏结束,讲评游戏。
(1)表扬用礼貌语言积极交流的顾客和厨师。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顾客。
(2)鼓励小朋友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扮演的角色。
【观察与推进】
诗涵和子淳、宣贤两个刚开始看见这么多排队的.顾客显得很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先问哪个顾客的,也忘了提醒顾客在餐桌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开始有序的操作起来,宣贤很积极的为顾客点餐,还能积极的询问顾客要吃什么,宣贤和顾客之间能客气礼貌的交谈。倒是收银员没有与顾客有交流,好像是个多余的角色了
第十七游戏
【游戏时间】
第十九周周一下午(20xx年1月9日)
执教:张林芳
【游戏目标】
1、了解“小吃店”的人员、环境布局。
2、尝试表现小吃店中成人的劳动情景。
3、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感受快乐。
【游戏准备】
1、亲子活动: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小吃店中丰富的小吃品种,并向厨师了解各种小吃的加工方法,用照片的形式记录。
2、环境创设:增添食物加工场所
3、物质准备:增添加工食物材料,海绵、胶布、干净的丝袜、双面胶、皱纹纸、卡纸。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师:今天牛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看一些东西这些都是爸爸妈妈帮我们一起收集的呢,展示收集的各种小吃资料,互相介绍了解到的小吃加工方法。
2、出示食品加工材料,帮助幼儿明确食品加工场所及制作方法。
3、上次活动是,我们的顾客很少,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招呼客人,让客人喜欢来小吃店吃小吃?
4、幼儿按意愿开展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小吃店的工作人员招呼客人的情况以及新加入食品加工情况。
5、让幼儿说说小吃店工作人员的情况及食品加工情况,并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观察与推进】
幼儿还是不明确小吃店各角色的职责和分工,能有礼貌地服务顾客,但是客人在点餐就有些困难了不知道吃什么,服务有还不会介绍店里的小吃。客人也不能较有序地点餐,并遵守小吃店的游戏纪律。下一阶段我们将帮助幼儿继续规范一些规则。
角色游戏优秀教案4
《红绸秧歌》音乐磁带一盘,大红绸子每人两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谈话,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欣赏秧歌舞蹈作品《红绸舞》,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
师小结:“红绸舞“是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秧歌舞蹈,音乐热闹、欢快、喜庆。每年秋天庄稼
丰收的时候,还有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人们开心极了,就会聚集在一起手拿红绸子跳起红
绸舞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展开
(一)初步探索学习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红绸的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上肢舞红绸的方法。
2、邀请3名幼儿逐一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红绸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等动作)
3、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走什么样的步子?这个套掌毳来参一爹攀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
倒及评析动作叫踏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
练习)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挥舞红绸)
师:“我们一起来做踏步,一二三四……红绸子前边甩,红绸子两边甩。”
4、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二)继续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其他动作。
1、邀请3个具有代表性动作的`幼儿展示舞动红绸的动作,带领大家模仿学习。(引导幼儿重点学习
在体前舞∞字、在体侧自下而上划圆圈、在体前由外向里划圆圈等动作)
2、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动作可以放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好吗?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在体前舞∞
字等)
3、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播放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三)鼓励幼儿随乐曲随机、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
三、结束
(一)小结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秧歌——红绸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编出了漂亮的舞红绸的动作。
真棒呀!”
(二)教师表演自编红绸舞。
师:“今天呀,老师也编了一个漂亮的红绸舞;小朋友想看吗?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表演的红绸舞,小朋友喜欢吗?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跳舞好吗?"
第五篇: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第一周角色游戏:幼儿园
目的: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体验游戏的乐趣。过程:
1、准备幼儿园常用的设施和用具。
2、向幼儿介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
3、引导幼儿逼真地扮演各种角色如:扮演教师的幼儿能大胆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扮演幼儿的能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
4、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行为要正确引导;启发幼儿能知错就
5、通过评选“好班级、”“好老师”、“好孩子”的形式进行评价游戏反思:幼儿再扮演的过程中都挺大胆的,扮演小老师的小朋友能模仿老师的样子教育几个小朋友平时常规表现较差幼儿都展示在今天的游戏中。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口角时,扮演老师的幼儿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缺乏经验。
第二周活动内容: 商店
(一)目的:
1、复习巩固相关的玩法、规则
2、增进主题间的联系,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
3、培养爱护材料等习惯
准备:
1、玩过商店的游戏
2、商店的商品等。
过程:
1、妈妈带小朋友去上街引商店店,请两个幼儿表演,让幼儿复习巩固
商店的玩法、规则。
2、幼儿自选角色游戏,是帮助协调角色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爱护材料,注意自己的岗位职
责。鼓励个别幼儿大胆的游戏。
5、收拾材料
6、评价:师对此次活动给予点评,对下次活动给予提出希望。反思:幼儿游戏时,扮演售货员的小朋友能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以及有礼貌接待顾客,扮演顾客的幼儿能遵守规则很好排队付钱。
第三周内容:商店(2)
目的:
1、通过游戏加深对商店的认识,了解商店的服务性质.2、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懂得物品归类、懂礼貌。准备:准备开展商店活动的各种材料
过程:
1、教师对上次的游戏进行小节,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记住上次游戏出现的错误。
2、教师引导幼儿对商店的物品进行分类。
3、向幼儿说明游戏的规则,和基本的要求。
4、角色分配。
5、游戏开始:教师指导个别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
6、游戏结束。
7、教师小结。
第四周内容:理发店
(一)目的:让幼儿通过大胆的进行遐想、学会模仿和扮演理发店里人物角色,能够真实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准备:洗发水的瓶子,毛巾、剪刀(塑料)、头梳、海棉等理发时的用品。过程:
(1)先让幼儿谈谈理发店里面的人和物
(2)出示提供的玩具、材料,并介绍它们利用它们做理发店的游戏。分配角色,根据幼儿的角色成员教师有意的识地照顾个性差异,将能力强弱的幼儿搭配,以利于协调合作和游戏的发展。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游戏逐次发展的各个阶段,有重点地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表扬认真参与游戏的幼儿,并与幼儿共同讨论下次游
戏应怎样玩,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