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思修第三章练习题
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下列名言警句,体现这一点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唯物主义 D.个人主义
3、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的是()
A.宗教信仰 B.文化传统 C.风俗习惯 D.法治观念
4、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A、内心信念 B、法律规范 C、自觉行为 D、传统美德
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B.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C.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热爱 D.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 6、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留学生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
A.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B.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程度 C.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依赖程度 D.对整个民族利益的认同程度
7、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其宗旨是()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际安全
8、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其核心是()
A.国际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开拓进取
9、李大钊曾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警句。这句话表明,若想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我们应该()
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走向 D.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表明,若想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我们应该()
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走向 D.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自己的美好前程。(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5、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6、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7、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8、夯实创新基础就是要蛮干、坐论创新。(9、维护国家安全与大学生无关。(10、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弘扬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三、简答题
1、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是什么?
5、如何理解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四、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练习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B
5、A
6、A
7、C
8、C
9、D
10、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2、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4)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5、如何理解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答案要点:
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四、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答案要点: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2)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3)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夯实创新基础; 2)培养创新思维; 3)投身创新实践.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答案要点: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一)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3)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二)促进民族团结
1)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
2)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和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
3)认清“藏独”和“疆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增强国防意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二篇:思修暑假练习题
2008年联大广告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暑假复习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理想、信念的含义是什么?理想信念的特点是什么?
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有哪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理想信念的关系是什么?
7、如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8、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9、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10、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哪几个方面?
1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2、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13、人生观的含义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人生目的的含义是什么?
15、为什么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
16、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17、为什么要确立积极进取的态度?
18、人生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19、人生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0、如何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在人生道路上有哪些关系需要协调?
22、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3、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有哪些?
24、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25、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26、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7、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关系是什么?
2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2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30、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3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32、法的作用是什么?
3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3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35、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6、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37、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关系的理解?
38、宪法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原则?
39、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有哪些要件?
40、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41、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42、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5、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7、什么是行政诉讼法?
48、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是什么?
49、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是什么?
50、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说明:本复习题严格按照200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大纲》考核要求拟订,均为考试必考点,所有答案都在课本上,请学生认真作答。
第三篇:思修精华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B.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
C.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2.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A.法制教育B.理想信念C.社会舆论D.文化素质
3.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坐享其成的过程B.信手拈来的过程C.纵情享乐的过程D.艰苦奋斗的过程 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自由主义
5.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A.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墨守成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A.世界观B.自然观C.人生观D.价值观
7.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A.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8.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称为()
A.顺境B.修养C.境遇D.逆境
9.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是()A.树立什么榉的人生目的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10。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A.激励功能B.辩护功能C.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
A.以集体主义为核心B.以遵纪守法为核心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
13.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A.全社会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得的个人利益
D.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
14.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A.荣辱观B.人生观C.价值观D.道德观
15.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16.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服务群众的要求D.诚实守信的要求17.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及()A.有能力B.有理想C.有特长D.有思想
18.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B.法律的内容可以不统一C.法律适用的结果可以随意被推翻D.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19.法律行为从当事人的认知状态划分,可分为()
A.法定行为和约定行为B.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C.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D.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0.在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是()
A.审计部门的监督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人民检察院的监督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2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国务院有权制定的是()
A.宪法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进行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B.审判解释C.检察解释D.行政解释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属于法律规范中的()A.任意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A.判例B.国际条约
C.部门规章D.特别行政区法律
2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文化教育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政治权利和自由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7.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中的()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B.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C.和平进行原则D.依法管理原则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类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9.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D.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公诉的是()A.被害人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一t2,的时代精神
32.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
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33.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A.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34.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B.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其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3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有()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3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37.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与道德属于同一范畴B.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
C.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D.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
3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主要方式包括()A.制定B.修改C.废止D.认可
3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经济关系B.行政管理关系c.友谊关系D.家庭关系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三、简答题
41.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42.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何现实意义? 43.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4.简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45.简述劳动者的权利。
四、论述题
46.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47.论述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C7.B8.C9.Bl0.Cll.Bl2.Cl3.Dl4.Al5.Al6.A 1 7.Bl8.Al 9.C20.A21.B22.A23.B24.A25.B26.C27.B 28.A29.A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CD32.ABC33.ABCD34.ABCD35.ABCD36.ABC37.BCD38.ABCD39.ABD 40.AB
三、简答题
41.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答:(1)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2)信念是信仰的基本信条,理想是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通常认为,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论述题
46.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答:(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3)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4 2.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何现实意义?答:(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为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而拼搏,闯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反之,抱着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就会导致上进心失落,或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消极悲观、畏难退缩,进而遁入歧途、一事无成。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抱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珍视生命,选择和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而人生价值目标一旦确立,还会发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它可保证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和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43.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劳动是道德起源韵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有了自觉的意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和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44.简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答:(1)“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人治因为强调“具有高尚道德人的统治”,因此在有的场合也与“德治”相通用。(2)“法治”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及其规范作用。而“人治”则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在于当
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3)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45.简述劳动者的权利。
答:(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
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2)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具体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正是这一优良传统,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绵不断、生生不息。(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历代优秀人物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4)当代中国要逐步摆脱贫穷和落后,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47.论述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答:(1)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公共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地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之于社会,如规矩之于方圆。任何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都需要有公共秩序,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要有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公共生活都需要有自身的公共秩序,有如工作秩序、交通秩序、教学秩序、经营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3)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表现有: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四篇:思修
2014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型思考题
一、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作岗位表示慰问,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他在信中指出,“改变农村面貌,帮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推动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需要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懈努力。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数十万大学生走进农村,热情服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来源:2014年02月13日新华网
请结合上述讲话精神和教材相关理论,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理解。
1、如何理解“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3、如何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4、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相关理论,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理解。
1、如何正确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
三、有人说,“道德与法律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分离,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结合教材相关理论,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理解。
1、法律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2、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相互关系?
3、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
四、2014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龚全珍,女,1923年12月出生。她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随甘祖昌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值得每一个人向她学习、向她看齐。
请运用教材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及大学生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五、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说,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 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运用教材相关理论,联系大学生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
2、如何理解社会公德中对“保护环境”的要求?
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大学生如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六、“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参与“占中”的市民长期及大规模占领公共地方及道路,严重阻塞交通,扰乱社会秩序,是把少数人的政治诉求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占中”对香港旅游业、餐饮业等经济方面的冲击也逐渐浮现。“占中”持续至今,损害香港的公共利益,破坏香港法治,影响香港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占中”损害的是香港社会安宁和经济繁荣,动摇的是香港核心价值和法治精神。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相关理论知识,回答:
1、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全球化环境里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谈谈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七、罗阳,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终年51岁。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有哪些?
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3、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
4、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
八、2014年11月11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一名学生因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后用热水泼向老师面部,造成该教师面部烫伤。事发后,学校立即报警。近日,华东政法大学正式通报“女学生被批后持热水泼教师”事件,校方初步认为该事件是“教师在正常履职中遭受的不法伤害”,将视警方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结合案例,运用教材相关理论知识,回答: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3、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法律素养?
九、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2、何谓“依法治国”?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理解。
1、宪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五篇:思修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2010年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开始的。,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0年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2010年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2010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信访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反党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
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侧重单项推动向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发展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工作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转变。四、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县、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www.xiexiebang.com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县和3个乡镇连续达到双拥模范县(乡镇)标准,力争得到国家或省市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建成复员退伍士兵管理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到2010年,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2015年前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6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3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区、7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500元/年。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
3、积极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力度。进一步理顺彩票发行体制,不断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展发行空间,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方式,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电脑彩票销售每年保持增长15%。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城市民间组织数量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村委会合并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建设占地面积300亩左右的公墓区2家。加强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机制,实现收养登记要件、材料出证、信息资料收集储存微机化管理,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六)重大项目
1、城乡低保及特困救助项目。(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综合十一五末全县低保工作情况,十二五末全县低保人数5000人左右,年需保障金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预计在8000—1人之间(含移民),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平均补差计,年需资金约900万元左右,合计4500万元。(3)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城市基本医疗救助按年救助5000人左右计,人均150元,大病医疗救助按年救助300人左右计,人均8000元,年需总资金约240万元,五年合计1200万元。(4)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甘肃省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按当年农业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支,十二五末全县农业人口预计在16万人左右,年需资金16万元,合计80万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万元。五年合计4000万元。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年争取省市资金30万元以上,逐年扩建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0平方米以上。
3、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1)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50万元;(2)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30万元;(3)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婚姻登记、民间组织、殡葬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投资规模30万元;(4)民政局办公系统投资规模15万元。以上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争取省市专项资金、财政列支和自筹等方式解决,十二五期内分步建成。
4、民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市救助站**县救助分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县投资500万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彩票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政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现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业工作全面走向市场;通过转换社区服务、老年福利服务、殡葬服务等单位经营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福利院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民政企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促进民政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统,基本涵盖民政大部分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县民政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五)建立一体化强势民政队伍和民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各乡(镇)加强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力量,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级党委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县乡(镇)一体化强势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