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学改革设想
教育教学改革设想
一
学校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教育教学的改革,触及到学校改革的本质和核心。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承担了一所学校的质量,承担了一所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做为一所职业学校,尤其做为一所民办职业学校,质量的提升,人才的培养又必须放在市场上加以检验。因此,社会是否满意,用人单位是否满意,将是评价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尺度。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社会、以市场、以竞争来思考安排教育教学改革。因此,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基本思路是“跳进去,再跳出来”,即深入研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影响我校发展的滞后原因,然后放在当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看清职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准教育教学存在的症结,从而形成针对性强,措施得当,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内涵发展的改革实施方案。
二
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三大板块。职业道德是灵魂,文化知识是基础,职业技能是本质。这三大板块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合格的专业人才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在学生教育方面,形成有梯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格局,学会做人,有理想、有道德。职业教育说到底是就业教育,正因为这样,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既然如此,教学改革就必须以就业为中心,以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彻底改变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重新思考,规划学校的教学改革,重新审视教学定位,课程设置,内容传授,时间安排以及教师配置。唯有此,教学改革才有基础、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培养的学生才能经受用人单位的检验,做到“首岗适应”,又为以后“多岗迁移”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三
教学改革就我校而言,又各有不同。
中专教学必须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我市职业教育时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做到“教、学、做”合一,在贯彻09年教学实施计划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突出礼仪,计算机和实用英语的训练;做到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一点、知道一点、理解一点、掌握一点、运用一点。不歧视和放弃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严格的管理中,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强调教学方法的灵活和多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在“教、学、做”中让学生既学会有关知识,又潜移默化的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几年的积累中掌握了一门技能。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教学的出了点和落脚点。
大专的教学,必须严格执行大连电视大学等办学单位下发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加大礼仪、计算机和实用英语的教学和训练力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品味,塑造他们的内在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代表学校的品牌,是学校质量的体现。
不管是中专教学还是大专教学,都要体现灵活,自主的办学特点,所以,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决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贴近市场、贴近用人单位,灵活而机动地开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学改革的源头就是市场,就是社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当社会需求的时候,我们不仅能做出积极的响应,而且是未雨绸缪,早有准备。因此教学改革要研究市场,了解市场,改革才能搅活一泓春水,这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改革。
要聘任年富力强的教师到我校任教,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做一调整,选聘职业道德好,组织能力强,知识广博,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授课效果明显的教师到我校任教,逐步形成一支操守好、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所聘教师手续完备、资格齐全、身体健康,要建档立册。学校要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办公和教学环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把他们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之中,让他们融入这个集体而不只是上完课就走人,完全游离于这个集体。这是教学改革也是学校整体改革所必须考虑的,否则,一切美好的愿望,将会逐渐暗淡。决不能忽视这支队伍,他们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四
任何一项改革决不是单一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务处的事,而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如果不放在学校整体改革这盘棋中,教育教学改革只能是昙花一现,这与学校初衷相悖,学校的发展又将受到限制,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既然如此,就应该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即使有困难,也要沿着改革的路一往直前地走下去。
第二篇:特殊儿童音乐教学改革的设想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教育,不仅需要从教育方法上改革创新,更需要学校树立全新的管理思想,与时俱进,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更新教材,造就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充分认识特殊音乐教育的基本依据并落实在具体过程中,才能保证特殊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中间的必要环节。我国于1993年颁发了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试行),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课程计划的颁布,使得特殊教育的学制、性质、任务都更加规范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了较大变化,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一直停留在七年前制定的试行方案上,若仍沿用课程计划已明显无法跟上现代特殊教育的步伐,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和社会对智障儿童的人文关怀。培智学校需要更加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一、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严重
受传统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特殊音乐教育的教材是教师根据已有教学经验的反映,教学方法是教师已有知识的传授,课程设置则是已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而在学习方法上,孤独症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通常是“老师教什么歌曲,我就学唱什么”,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特殊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决定权被教育行政机构高度集中起来,形成了数十年来特殊音乐教育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统一目标,统一评价等模式,难以做到把孤独症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开教学,区别对待。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会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进程造成影响。
2、知识更新较慢且陈旧
近年来,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程一直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与基础教育相比较,特殊音乐教育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特殊音乐教育仍在沿用七年前的试行课程设置方案,使用的教材,教参过于陈旧;培智学校对文化课过于重视,忽视了孤独症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劳动、生活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及身心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滞后于普通教育,滞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要求,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
3、片面重视教材,忽视培养目标
不可否认,音乐教材的编制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存在认知缺陷的特殊人群,过多的强调课本学科知识,要求孤独症学生掌握认谱、试唱、打节拍等技能,并不有利于孤独症学生获得实践性的劳动技能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产生了矛盾,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容易出现偏差,从特殊教育和特殊儿童的关系来看,过分注重音乐教材知识灌输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思想千篇一律,教育方法教条化的倾向,导致特殊音乐教育活力不足,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些因素制约着特殊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课程改革是特殊音乐教育多年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事物本身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孤独症学生的教育要求使然。按照《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结合笔者在两所培智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心得,现对培智学校音乐课程设置改革及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设想。
1、培养目标的制定
在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之前,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特殊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有正确的培养目标指导,才有利于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培智学校在音乐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民目标:培养孤独症学生具有公民应有的情感道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劳动职业目标:培养孤独症学生学会正确的日常行为,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劳动技能,努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个人修养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以及富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方案为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2、教学方法的创新
特教音乐教师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不是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面对孤独症学生接受、认知能力较差等问题,尤其在特殊教育个别化的倡导下,教师不该让所有的学生上着相同的课,读着相同的教材,获得相同的知识,这是不合理的。
在音乐课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做出多元化的教学选择,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譬如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学前教育过渡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整体互动教学法,体态语言教学法,即兴音乐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都是笔者经过亲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而成,希望能为特教音乐教学方法改革尽到绵薄之力。
特教音乐教师要努力研究适宜孤独症学生接受的教学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生活场景,不断寻找最佳的授课方法,开创出一条适合当今孤独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帮助其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
3、课程建设的改革
特殊音乐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内容注重突出康复训练、生活习惯、和审美修养的特点,以体现特殊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通过课程内容的整个可以实现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目标。孤独症学生对于记住完整的歌词,唱准音高,准确认谱,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特殊音乐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学科系统知识的掌握,而是把培养学生的感知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放在首位。
课程实施时要适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并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音乐这个中心点,向其他学科延伸发展,横向联系,创造学科知识综合化。
(2)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情感态度的养成。学科知识的价值在于能为孤独症儿童能力培养与人格养成提供一个载体,音乐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环境、探寻知识,通过课程把知识、技能、情感、品德、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统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以音乐“导真,引善,立美”,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章出处:昆山东方医院
第三篇:石河子第三学区教学改革设想
关于石河子二十一中学
教学改革的设想
陆杨 2011.11.5
石河子二十一中学教学改革设想
陆杨
十月,我校全体教师聆听了石河子第五中学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的几位领导、教师所做的学习汇报,反响强烈。每位教师都被这两所学校前瞻性的教学理念、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效的教学成果所叹服。前不久,在学区共同组织下,学区八十多位领导、教师来到昌吉第三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该校“321快乐教学法”。活跃的课堂氛围、灵活的思维训练、流畅的口语表达再次让我们深有感触。总之,这几次的听课、考察让我们都意识到了我校的教学还停留在高耗低效的守旧状态,老师们天天在讲授大量的“正确的废话”,挤占了学生思考、表达、探究的时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教学效率极低,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差甚远。此番对比,深感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教学改革如何改?从何入手?这成为每个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人深思熟虑的问题。在此本人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这几次的学习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教学不变革,学校发展将永无前景。教学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而转变观念不能仅仅靠这几次的听汇报就实现是不可能的。如何将“教改旋风”变为“教改春风”,只有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认识、统一思想、树立坚定不移的教改决心,才能让教改的观念根植于教师们的头脑之中。
二、试点尝试,探寻教改模式。
如今教学改革成功的实例很多,教学模式各异。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探寻一种适合我校实情的教学模式,选择试点尤为重要。自从刮起“杜郎口旋风”后,我校的一些积极性高的年轻教师已经按捺不住热情,开始了大胆的教改尝试,尤其是七年级的高飞老师已经开始尝试全新的授课方式,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总体看学生很愿意接受,教学初显优势。但这样的个人行为难免片面,考虑不周,想有实质性的效果很难。建议以学校名义将七年级作为教改的试点年级,集中全校力量予以大力的支持、帮助,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努力探寻适合我校发展的高效教学模式。
三、组建团队,开展教改课题研究。
个人力量是弱小的,团队的合力才更加强大。建议我校成立“教改领导小组”,其任务就是对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负责,集中集体智慧,促教改成功。初步设想:
组长:主管教学的校领导
副组长:教研室、德育处、教务处部门领导 组员:七年级各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教改领导小组将对试点年级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帮助。定期开展试点年级教师的业务培训,教改小组人员坚持长期跟踪听课、共同评议,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完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达成最大时效性。
四、总结经验,推广教学改革。
在教改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将教改试点年级在一年当中各项工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一整套教学改革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出台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形成适合我校发展实际教学改革模式,在明年我校新的七年级甚至全学区新的七年级中开始正式实行,全面推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改措施进行及时的修改、完善,使我校教学改革工作日趋成熟。
总之,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在改革当中既要付诸于行动,又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积极稳妥的开展,使学校工作能够顺利平稳的过渡到教改的轨道上来,实为上策。基于此目的,本人特此发表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望能对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产生一些积极作用。
第四篇:高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改革新设想
高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改革新设想 瞿静
(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部,河南商丘476000)摘要:立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以健美操课程为载体,尝试为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想“:通过帮助学生创建学习型团队,使之在整个学习流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共享、互
动、交流的团队意识,实现健美操课程对学生增进健康、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教学’层面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学习型
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育人’层面的深刻内涵”.关键词:健美操;1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 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 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 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其间,亦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如何 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更好的实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 育宗旨.国家教育方针所开辟的改革空间,使高校体育俱乐 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2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定义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它
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 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
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 模式.”
任何教育形式,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完善自身的载体.体 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 的形式,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丰富 自己做事做人的综合内涵.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是高校体育 教学中的分支,教师必须以其内涵为切入点,充实教学理 念,调整改革的思路,不断的提升教学的境界,才可以在发 挥课程本质功能的前提下,捕捉到其对学生做人层面的深 刻影响.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真谛 3.1学习型组织内涵
学习型组织的思想源于当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它是 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有持续学习的能 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其本质是通过人性 化的组织学习环境,最大限度的挖掘成员快速将知识转化 为新思维进而演变为新行为的潜质.使成员在团队学习的平台上,不断的更新自我,通过持续的学习,体认生命的意义.3.2学习型组织模型
①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的 修炼是学习不断的理清并加深个人真正的愿望,集中精力, 培养耐心,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②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 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其如何认识周围世界,如 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陈见、和思维习惯.[1]改善心智模式 关键是组织内的成员以正确的心态将个人的假设提出来, 坦然接受其正确性的检验,并以开放的思维接纳他人想法 的过程.③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内成员真正值得为 之长期奉献及不断学习与创造的目标.[1]它帮助成员找到个 体在组织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引导其主动真诚地奉献和投 入,摒弃被动、遵从性的思维与行为.④团体学习:培养成员 整体搭配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成员摒弃习惯性 防卫的阻碍,掌握“深度汇谈”的技能,引导每个人摆出心中 的假设,进入真正的共同思维.获得超出任何个人的团队智 识,使成员站在团队智商的平台上,获得更快的个人成长速 度.⑤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理论的 核心,它训练我们如何扩大思考的时空范围,以动态的眼光 与思维来把握全局,帮助成员将其他四项修炼更好的融合 起来,致力于整个团队创新的学习与超越.在此过程中,更好 体认生命的真谛.4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学习型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改 革的新设想
4.1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俱乐部共同愿景
教师要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深刻内涵,教学目标及学 生内在的需求融为一体,建立俱乐部的共同愿景(三层目 标):①塑造形体,培养气质;陶冶情操;获得身体、心理、社 会适应的三维健康;此层面目标,是健美操教学的本质内涵 所决定的.②培养团队意识;这个层面的目标,则取决于融入 了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新型教学流程,它所决定的教与学的 思维、行为与习惯,是促使学生形成较强团队意识的重要保 障.③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是创建学习型俱乐 部教学模式所希望达到的最高目标.即以健美操课程为载 体,向学生传递团队学习的方法、技能,帮助他们营造人性 化的团队学习环境,使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思 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如何立足团 队,更好的超越自己,体认生命的真谛.4.2依据共同愿景,确定教学思路,把握教学原则,构建教 学流程
依据俱乐部的共同愿景,确定系统的教学思路.首先确 定教学内容结构:基础理论;形体训练;健美操基本动作(部 位操、步伐操、手型操);成套动作;素质练习;其次,确定教 学形式:创建学习型团队,盛载健美操整个教学流程.教师处 于引导与辅助的角色,帮助学生将学习、练习、编排、表演、竞赛的整个过程都融入固定团队的共同学习和团队之间的 交流学习;第三,把握教学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用性的 原则;有益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原则;快乐教学的原则;助 于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原则;第四,确定教学流程:基 础理论学习———帮助学生了解what:这门课程是什么,其内 涵和功能是什么?对自己的会产生哪些层面影响?why:为什 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机,使 课程主题与学生的参与动机建立有意义的连结,为学生积 极、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打好心理上奠基.How:怎么学习这 门课程?为学生系统介绍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流程、学习的 形式、学习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明确学习型团队所能给予他 们的内容、环境、锻炼机会与未来社会需求之间的重要联系.帮助他们树立团队意识,掌握团队学习的技能,获得团队学习的最佳效果,实现学习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共同愿景.4.3创建学习型团队,建立团队分愿景
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团队的大小与团队的工作绩效
有着密切关系.5-10人的群体力量最为有效.”[6]依据此研究 成果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团队构建原则,在俱乐部教学 中创建学习型团队.首先,根据健美操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各
种素质:教师提出六类能力:记忆、口令、创新、观察力、表现 力、协调性.学生需要在其间选择自己比较突出的一项(必须 要选,相信自己具备与众不同的潜力).这样就将学生分成具 备这六种素质的六组.再在各组分别抽一名学生,组成具备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特征的多组综合性学习团队.团队内部 的异质,可以使学生互相合作,取长补短,而团队之间因为 有着共同学习目标的同质,又可以增进横向的交流,促进整 体俱乐部教学组织的纵向成长.其次,将团队人数控制在 5-8人之间,以长期固定的形式存在,定期进行团队间的交 流.帮助学生立足现状与自身的需要,建立具体的个人目标.依据俱乐部共同愿景并融合团队内所有成员的想法,建立 团队分愿景.在共同搭配,实现俱乐部目标的前提下,动态的 推进所有成员学习质量的和做人层面的提升.4.4运用系统思考,培养团队学习的意识、掌握团队学习的 方法
①系统思考,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师要善于示范和引
导学生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看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 己是团队的一员,有能力影响团队的发展,但是个人能力的 有限,需要与其他成员的整体搭配,才能实现团队的最大学习绩效,进而逐渐树立起团队学习的合作意识.②掌握团队 学习的方法,在教学流程中反复的演练.团队学习,需要正确 的方法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以健美操教学 为载体,帮助学生体验团队学习的方法、技巧.首先,需要成 员摒弃习惯性防卫心理.认识到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只是假 设,是可以让大家讨论和质疑的,进而消除害怕自己的观点 被推翻,或者缺点和思维被暴露的窘迫感.其次,要帮助学生 熟谙深度汇谈的要领:引导他们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大胆的 提出自己的观点,真诚地探询他人的看法,与成员进行开诚 布公的交流,敢于阐释自己的观点并接纳他人的意见.以“对 问题的多元探悉”为本,在“完善自我”的层面,获得对问题 最深刻最全面的认识和理解.4.5评估团队学习的效果———“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融竞赛、表演、考核为一体的新型 考核手段.考核标准:是以团队综合表现为平台,评价个体的 成绩.考核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学习型团队整体 搭配、实现共同目标的综合能力素养;凸显学习型团队对学 生自我发现与成长的积极影响;组间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考核内容:团队意识(编排、完成、表演、综合感 觉);创新意识(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精神状态(自信乐观、热情奔放、敢于表现自我).考核流程:教师教授的组合动作、形体动作;学生自己依据音乐创编(创编主题、前后造型、队 形变换、服饰、发型、);竞赛形式出场、展示自己团队;按抽 签顺序参与考试,教师予以评分.评分方法:团队成绩与个体 成绩的总和.5小结
5.1依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团队,可以为健美操 俱乐部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途径.5.2学习型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设想体系:① 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健美操俱乐部在健身、塑形、塑 心塑人三个层面的共同愿景;②依据共同愿景,确定教学思 路,把握教学原则,构建五项修炼的教学流程;③创建学习型团队,建立团队分愿景,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内容中,寻 找完善与超越自我的目标着力点;④运用系统思考,培养团 队学习的意识、掌握团队学习的方法;⑤以健美操课程为载 体,深化团队学习行为,体验自我超越.⑥评估团队学习的效 果———“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6建议
6.1管理者能够倡导学习型组织理论,并深谙其真谛,结合 具体教学工作,制定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系统决策.6.2管理者能够组织教师学习此理论对于育人层面有重要 借鉴的原理和方法.6.3教师能够掌握并驾驭此理论,并将之融入教学思维,影 响教学行为.6.4教师从教学和塑人两种视角,协助学生创建学习型团 队,以健美操教学为载体,帮助学生获得终身锻炼的习惯和 终身受益的思维、做人方式.——————————————————— 参考文献: 〔1〕[美]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 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美]珍尼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来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钟启泉,等.教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连玉明.学习型人才[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6〕黄健.造就组织学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8·俱乐部教学;学习型组织;团队意识
第五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
经典浸润人生,读写滋养心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
叶圣陶说: “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必罗罗嗦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读书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他的书。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 动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文学作品是我们丰富自己体验、开拓自己视野、及至精神成长的一个最有效途径。新课标也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几乎没有什么诵读,全是老师在“深入透彻”的迭迭不休的自以为是的讲解,老师的讲解几乎完全取代了学生的自行品味,自我发展,越讲学生阅读能力越低下,以致学生“爱语文却讨厌语文课”。唯有让学生自己直接接触文章,直接品味文章,即使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专业,那也是学生自己得来而不是别人灌输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这样不断地阅读实践生成的,而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老师只需要在学生接触文章不当、品味文章不懂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思路讲解,根据语文的发展进行知识点拨,根据考试的需要进行题型训练,才会讲解有效有用。而诵读经典,使学生广博深刻;扩大阅读,增加文化积淀;读写结合,改变课堂学习习惯;重读精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读促写,促进学生走向深刻。气质优雅源于学生丰厚的文化积淀、深入的探索钻研、不懈的阅读实践;广博知识在于学生广泛阅读、乐于思考、长于积累;学高读必广、思必深、写必勤,分高练必精、法必清、根必牢。为此,语文课堂应当转变面目:读是讲的基础和前提,读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讲不可以挠乱学生的读写,语文的课堂首先是学生读写思维的课堂,然后才是老师必要的讲析。然而长久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的讲,觉得讲得少就好像没有学,尽管听得昏昏沉沉,最起码觉得老师讲了,老师就尽职了,而自己语文阅读能力一直上不去那是自己天生不是学语文的料,是自己对语文不感兴趣,成绩差是从小就有的事。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悲哀!目标:
在自读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要求:词句无不懂,知识无不明,佳句无不熟,义理无不通。有知识积累,有佳句摘录,有个人赏析,有大胆质疑批判,有文章主题概括评价。将读、思、写切实结合真正落实。在自读自学思辨中如遇困难可随时与老师、同学、资料交流。力争每期每人研究透一本课外经典名著,让名著浸润人生,滋养心性,博雅情怀。力争每期每人写出一本丰厚的读书笔记,读过有痕,思过有迹,学过得长,写过有成。如此,何忧成绩?而成绩一直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知识面太窄,语感太差,理解不准,表达不精,写作手生?求学十年,没有积淀;虽也多读,没有基础;多彩语文,兴趣渐无;人文沉沦,心智不全;功利做人,乏味困顿。这些恐怕无不是没有精读经典引发!方案: 备读书笔记本、名家经典课外书(参考推荐书)。
一、周一周二语文课:阅读课内文章。(课内依然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
1、注重课文批注(不动笔墨不读,要做一个自觉自学有思想有思维活动的学生)
2、反复阅读课文(经典在于品味,品味在于反复,经典从来都不是一掠而过的,课文要反复阅读体会,不可以走马观花,扫一眼稍懂大意,读一遍略知此文,只会让自己浮躁肤浅;要做一个有内涵的学生)
3、课文主题评价(概括归纳课文主题思想,对课文进行总体评价;做有深度有洞察力的学生)
4、课文延伸联系(课文中哪些东西能触发你联系生活现实,联系曾阅读过的读书体验,进行课内外沟通,使课文内容得以延伸,阅读体会得以丰富,把这些记录下来。要做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举一反三的学生)
5、课内知识梳理(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知识、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立足课内,适当延伸联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要做基础扎实的学生)
6、课文赏析质疑(对课文中认为精彩的语段手法思想等进行赏析评价,对你认为不妥的或厌烦的如作者行为经历、语言特点、行文构思、主题观点、遣词用句等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写出自己的理由或改法,对文章进行大胆质疑、批判、改写,与作者进行思辨、商讨等;要做有自己思想有个性思维和认识的学生)
二、周三两节语文课:阅读课外经典,读名家名著,以现当代散文、古诗文、古代经典为主
1、语段摘评(摘录精彩语段,进行精当点评)
2、主题评析(概括、评析所读内容的主题思想)
3、延伸感悟(读书的启发感悟,读书心得体会,书本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认识,尽量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或生活经历)
4、知识积累(课外所获的词语、手法等积累)
三、周四周五两节语文课:老师主讲,课本知识精讲、重点点拨、习题讲评、读书交流引导等。
四、读书笔记格式:(见附一)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升华,唯有重视落实了写,读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才会升华自己的思想,只读不写者常会沦于浮浅,总是博而不深,广而不精,这不是当今社会所要的人才。
五、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见附二)不求书厚,不贪读多,贵在精读与研思。
附一:读书笔记格式(每周一交)课内阅读篇目:
一、课文主题评价(概括文章主题并做评析,不少于50字)
二、课文延伸联系(根据课文某一体会,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或读书经历的点滴)
三、课文赏析评价(对课文整体或某一局部进行赏析评价,不少于300字)
四、教材批判质疑(对课文中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内容进行质疑批判,对文章或改写或建议)
五、课文创意解读(一句话解读、诗化解读、对联解读、改写等等)
六、课内知识梳理(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知识、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立足课内,适当延伸联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有多少积累多少,眼中有重点有考点。)
课外阅读篇目:(为加大阅读量,可每二周一交)
一、语段摘评:(摘录精彩语段句,进行精当点评,点评字数最少10余字,多不封顶)
二、主题评价:(概括文章主题并做评析,不少于50字)
三、延伸感悟(读书的启发感悟,读书心得体会,书本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认识,尽量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不少于300字)
四、知识积累(课外所获的词语积累,多少不限)
附二:课外阅读推荐:(以散文、诗词、其它篇幅相对较短类文学经典作品为主)
一、作者推荐
鲁迅、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冯骥才、宗璞、汪曾祺、李国文、梁晓声、韩少功、贾平凹、铁凝、张贤亮、毕淑敏、张炜、南怀瑾、孔令东、于丹、钱文钟、杨绛、钱钟书、余华、余秋雨、柏杨、泰戈尔、鲍鹏山、朱自清、徐志摩、茨威格、苏叔阳、傅雷、施蛰存、郁达夫、周国平、王蒙
二、作品推荐: 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类、诸子百家类、现当代名家散文选读类、古代文史类、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厢记、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推荐书目、等等 意见征求:对以上方案你有何疑虑或意见,请思考后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