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随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明朗化,带动和促进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和课题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目前会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需重新构建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其次,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方面也应同步跟上。
一、构建新的中职会计教育体系
1.统一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认识。传统的会计教育早已存在,那么传统的会计教育是否就等同于今天的会计职业教育呢?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会计教育是会计知识的普通教育,即学校内的会计课程教育,它侧重于以现有的会计教材作为教学主导,通过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再辅以一定的模拟实习而完成,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指令性的计划,由下属部门和单位来培养。市场经济阶段,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至少是很快就能上手的,而传统的会计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这一点。
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会计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包含职前(或岗前)、职中(或岗中)以及职业未来发展要求的动态教育模式。现存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等不同层次中,可分为“以学术为主的”高层次会计职业教育和“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中低层次会计职业教育两类,二者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侧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即具备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如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总账及报表核算能力、出纳核算能力、工资核算等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
2.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体系。现行会计专业教育中,专业课时已多于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实践教学也已占了较大的比重,但总体上还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并未独立开来,其评价体系也只是形式而已,主要还是看重理论考核。针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为5:5,发达国家如德国已达3:7。
⑴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①课程设置方面。可由学校教学部门来进行,也可由校企合作来进行。后者的课程设计,既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的现象。
除了会计的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之外,《会计英语》也应在该体系中占一席之地。
②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必需、够用、实用、培养能力为本位。“必需”是指,由于会计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会计的六大要素,一个都不能少讲,少一个会计要素,将会打破整个核算体系,会计就不能成其为会计了。
“够用”是指,在专业会计各章节中较难、较少接触到的业务可少讲甚至不讲授,并简化可讲授内容,在一定量的情况下保质,避免“贪多嚼不烂”。
“实用”是指理论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杠杆。将课程内容按岗位划分为若干单元,比如《财务会计》课程,其理论内容对应着出纳核算、材料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则可按岗位分单元来进行理论教学。
③理论教学的形式不必完全与实践教学“泾渭分明”,即不一定等理论教学完全结束后再实训。就某一门课的教学来说,可以尝试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干,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比如前文所述《财务会计》课程,概念、方法与应用是财务会计学习与应用的核心要素。就目前学生的素质来说,对于课程中隐含的会计情境缺乏一个感性的认识,无法将教师强调的重要会计概念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的内涵与会计总结的交易和总结过程相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可以就某一岗位先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如出纳岗位的验钞、点钞、开支票、登账等工作,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再来讲授“货币资金”这一章节的规章制度、核算等内容,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并可以自觉纠正前一阶段实践环节的问题。
④学习的单元(或岗位)的多少,可由学生根据个人条件,自由选择,毕竟,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动力是不同的。当然学习的单元越多,就业的条件就越好,由此可解决,有能力的同学可多学,而程度较差的同学至少也可学一技之长,避免了“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层次。
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相应依托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条件体系来完成。
①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环节的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掌握职业技能,并促成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的养成。
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教学计划。对会计专业来说,主要由实训课、实习课二个环节组成。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其是综合实训,通过模拟项目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实训场所主要以校内为主。
实习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实习主要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③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主要是指实践教学设施的配备。会计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可建立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形成同步进行的模式。
④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开来之后,实践性教学管理应当打破原有的惰性,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对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学生根据其实训的单元及训练情况,分别进行独立的成绩考核,而不是附在某门课程的理论成绩之中。同时,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相应的教材体系
1.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但创新是其主旋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为它有着其他渠道教学不可替代的特点。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是通过语言、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一系列的行为与思想的互动来实际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主体与学习知识的主体同样重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缄默知识”即“教学生学习”。
⑴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习”,教师是引导者。我们常常发现,强迫学生学习毫无效果而言。学生必须意识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把学习内容个人化,知识才被当成个人记忆的一部分储存起来。当老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课程内容,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花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进行总结上,教会学生以适合自己思维的方式总结上课的内容,并且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时,他们才是真正在“教学生学习”,这是有效的学习,以良好的个人学习方式扩展的课堂教学。
①告知学生课堂教学的总体框架。学生应该首先了解课程的计划和目的,过去,老师的教学计划常常是留给自己看看。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学习的效果,如果让学生首先了解课程的计划和目的,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也变得更加透明。要经常提及课程的总体情况,以便学生能够把具体的内容与课程的总体构架结合起来,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才能有意识地参加课堂活动。
②分析制定面向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听课能力差的学生来讲,介绍上课内容时,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是没有用的,进行课程的总体介绍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帮助。因此需根据班上所有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制定教学方法。据研究,有以下五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视觉倾向型,听觉倾向型,动觉倾向型,总体把握型,分析倾向型。
视觉倾向型的学习者:需要图像、图表、图形、彩色代码,即视觉感受新知识。
听觉倾向型的学习者:需要问问题,在交谈中、讨论中、争论中获得清楚答案。
动觉倾向型的学习者:课堂中所占比例最大,他们首先通过身体或精神感觉来获取信息,之后,才能用其他模式处理他们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需要亲身体验(真实的或在想象中体验)。
总体把握型的学习者:需要了解整体轮廓的概念。他们需要知道“这对我有什么意义?“这怎么实现?”“这将导致什么结果?”
分析倾向型学习者:为数极少,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得很好,喜欢摆事实,列表单,抠细节。需要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组织事务。
针对以上类型,可相应制定教学方法:
多感官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程中的分类、步骤、程序的内容可用有特色的图画、图形、图表形式,色彩、符号来表示,以增强记忆。
对于概念、计价、核算的内容,可采用“问题线索”的模式,一开始学生依旧习惯于被动接受,不敢想,不会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教师将学生可能所出现的问题分类汇总,或者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情景化,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出现,采用分小组讨论、发言、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货币资金,可采用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⑵强化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辅助,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主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各单元(或模块)的实训要与实践教学计划吻合,保质保量,不能走过场。
⑶加强多媒体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其他专业的教学中,应用频繁,而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少之又少,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又使学生感到少了一些时代气息,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状态。其实,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案例教学。但是,在课件制作方面要对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材建设,它是教改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各种会计类统编教材很多,重复出版的也很多,但内容和形式真正有新意、再版率、满意率特别高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专业本身变化快、改动少,导致短期行为,即根据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在原来教材基础上修修补补,每本教材都像一本制度讲解,怎么能引发学生兴趣?二是教材编写的适用范围界限模糊,中职和本科的教材差不多,没有突出难易、技术性和学术性之分,中职会计专业教材内容上应倾向于中、低级,增加案例和“实务模拟”的比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相信通过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努力,一定会促进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日臻完善。
第二篇: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是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操作应用能力。会计基本技能是财经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操作性较强、活学活用的课程,传统的会计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包括珠算、点钞和计算器的使用三大部分的内容。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及教学经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效果及教学改革等方面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析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偏小、基础较差,知识面也较窄,对财经和经济领域的知识较缺乏,厌学情绪严重,特别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很简单,等走向工作岗位自然就学会的思想。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干得好,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滞后,课程结构单一,专业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脱节,教学方式呆板等弊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中职学校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掌握好会计知识就行了,会做账就可以了,甚至有些教师也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在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的动手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岗位的需要。有些甚至连点钞基本知识都不会。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基本技能是每一位会计基本技能教师和学校所关心的问题。以点钞课为例,刚开始接触时,学生对点钞课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但等掌握了单指和多指的点钞指法和计数基本技巧后,学生满足于会,不追求精,也不会追求准和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现在有点钞机学这个无用等情况。
三、紧扣会计改革和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性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和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呢?本人认为应要紧扣会计改革发展方向,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是搞好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关键。
在珠算课程教学中(1)强调加减,减少乘除。传统珠算技术的教材内容包括了加、减、乘、除四大部分的内容,而我们新编的教材和备课中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部分,减少乘法和除法部分。因为珠算技术加、减的运算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利用珠算来乘除的较少。
(2)运用“规则”进行讲解。在珠算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充分利用“凑数”、“补数”和“尾数”的对应关系,要摆脱利用加、减法口诀运算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花时间去背加、减法的口诀,而是轻松利用凑数等数的对应关系来进行运算,让学生灵活运用珠算。
在书写的教学中(1)运用仿真发票教学,熟练练习。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服务业,商业,旅游等行业仿真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差旅费报销单、转账支票存根等等。可以让学生接触仿真的原始凭证,潜移默化中为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学珠算在实际工作中是可以运用到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创设情景教学,如:学生作为一名出纳人员,业务员来报销差旅费时,该如何核对票据的金额?通过分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式,在班中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自制凭证,加强练习。在介绍完加减运算后,我们加入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如:工资结算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算表等等,让我们算盘运算与实务结合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企业中,增加学生学习技能与会计知识的信心。
引进“传票翻打”新技术。旧教材主要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这种方法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传票翻打技术是会计基本技能新的项目之一,通过学习该技能,让学生利用小键盘对数字准确、快速的录入,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当中全真模拟计算机实际操作,提高学生数字输入的准确率和速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学过的会计基本技能采用小组竞赛法来检测学过的实操技能,让学生担任评委进行评比,并归纳各组的长短处、优缺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培养了协作精神。
总之,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让学生一就业就能达到顶岗的要求,进一步创新观点,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进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改催发新生机,努力开拓会计专业各项课改的新局面。(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
参考文献:
[1] 《教育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2] 孙明德、卢云峰.《会计基本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校本教材《会计基本技能》
第三篇: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基层劳动者;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内容为依据,熟练运用基本会计技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顺利走上就业之路,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本文从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三方面对中职会计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行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因此,中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在熟悉会计核算之外,还应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点钞术等技能。然而,多年的会计教学让我痛心,我们的毕业生到单位之后,极大多数学生感觉非常茫然,觉得什么都不会,甚至连记账凭证都无法正确填写,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会计教学改革。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文化水平不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时初中毕业生,而且是文化水平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不仅行为习惯差,而且特别厌学。因此要想要这样的学生真正学好会计,老师们的困惑时可想而知的。很多学生到毕业时连会计科目都说不出几个,更谈不上独立完成会计财务处理,如果继续这样的会计教学,我们的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专业课程太多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实行的是2+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多,学生要在2年的时间学好这些课程,的确有很大的难度。特别像《财务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这些课程,空洞理论、方法太多,要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学生不感兴趣,这与我们一直提倡的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不相符,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三)学生动手太少
正如上面所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太多,由于条件有限,学校没有提供学生练习的模拟实验室,很多课程教学只能停留在教师填鸭式灌输,老师只能用配套练习题来练兵,即使会计电算化教学,也没有专门的计算机房,更谈不上校外实习基地。因此,会计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学生到了具体的企业,很多业务都显得束手无策。
(四)教师专业水平不过硬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有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的出现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上脱离实践的现象。
二、教学改革
(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让他们知道:会计工作不仅要求会计水平,而且还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会计人员应基本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准确严谨,反映事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钻研业务,不断进取。因此,学校应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否则,我们会计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
(二)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前面所说的,会计课程太多,没有突出中职学生教学培养目标,虽然我们期望学生多学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很少,根本无法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分成几大模块:1.基本技能:包括珠算技能和点钞技技术,主要让老师组织学生练习并取得实际成效。2.记账技术,《基础会计》、《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教学科研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相关知识,并熟悉会计的记账方法和财务处理程序。《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是专业核心,具体讲解会计各项资产,负责和费用等的账务处理。《成本会计》主要讲解品种法和分批法。3.会计模拟实习,学校应编制实习教材,让学生完整、系统的进行账务处理。4.会计电算化操作。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专业课教师必须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都较为熟悉,并要亲身实践,才能准确领悟新的会计准则,把握教学知识。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差的教师,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一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务实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鼓励专业课教师去考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提高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
(四)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对企业缺乏系统的了解。要学好企业财务会计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经营活动按照会计核算方法记录下来。为了让他们建立企业的概念,会计专业学生在上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之前,教师应安排学生到中小型生产企业参观,如:企业的性质、类型、产品、经过几道工序等。通过他们自己去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企业的概念,教师在讲解企业财务会计时,尽量以他们参观过的比较熟悉的企业为例讲授,他们就会产生联想容易掌握。
(五)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
会计专业可以组织珠算、点钞、手工做账、电算化会计等技能竞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熟悉业务,提高技水平。老师们常常抱怨中职学生难教,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因素,但更多是我们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技能竞赛就是一种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很好的方式,通过赛前特殊训练,师生都会有很大收获,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大程度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以社会的发展为背景,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一名财会专业课教师,我将不懈努力,勇于开拓,寻求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四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范文模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也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必修课,或作为一个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应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教学实践,实施有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感到非常困难,学习效果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能在三年学习期间掌握好这一专业技能?这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中职学校在组织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应立足学生实际与企业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客观分析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原因,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组织有效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胜任岗位需求。
一、会计电算化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在知识链上出现断层,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难度。
三年制中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为一年级一半学基础文化课一半学专业理论,二年级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三年级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对会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学专业理论的时间实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计算机基础,因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全面。而且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是较浅显的。按这样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让他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就精通会计电算化,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与系统维护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很困难的。
(二)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而带来教与学的不协调。
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循序渐进,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关于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组织会计核算与监督,完成财务目标的课程。从知识学习的时间顺序上来讲应该是先学习相关会计专业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再来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不可避免地造成多门相关课程同步教学,实际上这就忽视了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关联性,客观上造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之间产生极大的不协调性。
(三)现有教材难度深浅不一,配套资料过于简单,实用性不强。
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教材版本不少,但很难找到一本适合中职生学习用的好教材。对中职生来说,其适用的教材编写要求知识全面,体系完整,但理论不宜过多过深。配套演练资料要根据企业会计业务过程予以模拟化,业务操作要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能真正体现对会计实务的模拟。而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存在理论讲不透、实务讲不精、实训不连贯、模拟不全面等弊病。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合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是一[视野咨询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上讲,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够,面对内容多元化,业务流程及软件功能复杂化的电算化会计学习普遍感到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仅靠一张嘴,一双手,一支笔,一本书来组织教学,肯定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只要能正确认识到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教学改革,中职学生是能达到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的目标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教学效果。
(一)着眼实际,开发会计电算化校本教材。
要精通会计电算化,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性课程,还应学习FOXPRO、SQLSEVRER数据库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原理及方法、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等课程。
(二)科学安排专业课程教务进程,注重专业知识点学习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专业课程的学习,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拔高的进程。在教学组织上要合理安排各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适当调整个别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的跨度放长些。避免因集中学习,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三)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般有案例法、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法、逆向思维法、作业设计法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非常推崇分组自主讨论式教学,此法重在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实验操作与分组学习中让学生做老师。虽然学生在操作与演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与问题,但这恰恰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体纠错,不但可以加深全体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通过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学生操作财务软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紧紧围绕培养企业所需的电算化人才这一目标去组织实施。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立足学生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不但能熟练操作现有的财务软件,而且能掌握一些财务软件开发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应对财务软件维护与升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创建技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成功·教育,2008,(4).[2]高太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现代企业教育,2008,(2).[3]李举芝.《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会计之友,2008,(2).[4]孔荣华.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5]秦莉.浅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视野国际财务管理咨询021-65980171
http:///
企业管理软件|全面预算系统|全面绩效考核系统(021)65989959
http:///
五金配件|船用配件|电源器021-63516777
第五篇:会计岗位职责(专业教育)
1.熟练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令以及与本职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并经常向群众宣传解释。会计员有权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学校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各项制度。
2.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掌握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国家规定的收支,应拒绝人账,对内容不全、手续不完备、数字差错、书写不清楚的凭证,应予退回补填、更正或重写。遇有伪造单据,涂改凭证,虚报冒领款项等行为,应及时向领导报告。
3.按照国家会计制度和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各种会计账册。并按规定记账、算账、报账。做账时,要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书写整齐,登账及时,日清月结,账目清楚,按期报账。
4.定期核对固定资产、教学及其他主要设备。及时处理添置、调入、调出、报废等事项,做到账账相符,账册相符,账实相符。及时清理应收应付款项。对银行支票要严格控制。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如因签发空头支票而受到银行罚款时,其罚款应全部由会计员负担。
5.根据主管和有关部门规定,定期编报各种会计报表。编制报表时,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不得弄虚作假。
6.会计员有权监督、检査学校各个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财产保管、收发、计量等工作。
7.上级机关、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来校了解情况或检査工作时,要负责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8.要掌握学校各项收支数据和情况,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从有利于教育事业出发,提出改进和处理意见,当好领导参谋。
9.会计凭证、账簿表册、工资关系、文件资料、会计报表等都要建立档案,定期装订,妥善保管,非经批准,不得销毁。
10.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要将经管的会计凭证、账册、文件资料和未了事项向接办人员点交清楚,并由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11.经上级机关决定撤销、合并的学校会计人员要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移交清册,办理交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