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

时间:2019-05-15 06:0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

第一篇: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

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注重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提高科目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综合素质;打破陈规,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自行整合;自我突破,教师自己尝试相关知识的整合。整合式教学中应注意时政热点的筛选,把握学生对热点的理解和掌握度。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时政热点;历史知识;整合应用

一、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关于历史学对现实的重要意义,古往今来的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西方一直有“读史使人明智”的观点,而我国自古就有“以史为鉴”“博古通今”的说法,历史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不足、吸取经验,把握现在的作用可见一斑。历史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其作用不仅在于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更在于通过学习这些事情,树立正确的三观,把握历史同现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已经不断凸显,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突破陈旧的历史教学方法,糅合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尤为重要。

二、高中教学的现状分析

1、任课老师的现状

放眼望去,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一直推进,课改计划数不胜数,然而任课老师中教学方法原地踏步、换汤不换药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始终不愿意放弃以往的陈旧教学方式,如果不从根本上革新这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培养多面性复合人才来说有着巨大困难。

2、教学实践现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法是不可行的。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突破历史学科的封闭性、如何融合学科内外的知识,融合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推动学生的课外自主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实际作用、培养综合性人才,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3、整合式教学方法所面临的困境

“高考这座独木桥”是目前整合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高考这座独木桥”作为选拔、筛选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总体的改革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考在人才选拔上的“单一性”和高考命题的“拼接性”在某些方面来说,依旧存在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整合能力的发展都有影响,高考体制方面的改革工作,还应当进一步推进。

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学生和学生家长上,同样会发现严重问题,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明星,但是当家长也迷失在“只要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成功”的想法之中时,孩子该何去何从。就算有部分孩子,敢于打破常规,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接触科目外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活动,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也会立马被家长们这些陈旧迂腐的想法给一棒子打死。

而正是大部分家长们所存在的这种想法,给学校带来了社会各方的巨大压力,学校将长远的教学改革活动搁置,过分追求学校声誉、升学率,将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时间久了,课改的航道也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偏离,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促进高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1、整合教学需要奠定的基础

首先要提高科目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有了丰厚的知识积淀、教学经验,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寻新的天空,在授课过程中同学生互动,创造微妙的教学“化学反应”,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久而久之就能自己打破思维禁锢,自主创新。其次要考虑整合教学中学生的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手段,因人制宜,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整合创新能力,再进一步制定整合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整合教学的几个大胆设想

(1)打破陈规,让学生自己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新课改的主题正是要求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互动,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受益。在这一主题下,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广阔平台,根本上改善学生听课的被动地位,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闪光点,完善以后的教学。

举例:

①“中日关系一直不算融洽,时不时发生矛盾,并且自古甲午年多变数,历史上,1984年无法磨灭的甲午中日战争后,2014年又是一年甲午年,一个多世纪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处于相当微妙的状态,但每有起色,便被日本右派政客们打得烟消云散,但即便是遭遇了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争端之后,我国依然以和平外交为理念,结合中日历史上的重要外交事件,试问你对中日关系日后的发展有何展望?”

②“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将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往前追溯,我们还能了解到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党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党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的历史成长是密切相关的,请你结合党和国家的成长之路,谈一谈我国繁荣复兴的发展历程。”

以上两个课题,均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论述,一方面,学生在论述该课题的过程中,自身能对时政和历史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讲课完成后,能够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互相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有所获益,对历史可以有新的认识。

(2)自我突破,教师自己尝试相关知识的整合工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正是为学生解惑的角色,要为学生解惑,自然先要完善自身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己也应当善于发现教授内容与时政热点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效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顺利扮演授业解惑的角色。

举例:

①同样以甲午中午战争为例,2014年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差120年,这两年正好中日关系处于焦灼状态,不妨以此为契机,在授课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天干地支纪年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一举两得。

②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我国也摆脱了以往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大到世博会,小到成都武汉等地区的经济论坛,当下国内经济发展飞速,不妨以此为契机,整合世界和我国降级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贸易开始回顾,梳理世界经济的发展,既回顾了历史,也能在梳理过程中发现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

3、整合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时政热点选择要有一定的筛选,体现国家政策和国计民生,同时所选热点尽量是被大众普遍关注的、有着一定前瞻性的,还要能够和历史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要把握学生对热点的理解和掌握度,比如甲午中日关系这一热点,在教授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避免他们的思维走向极端。

(3)整合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或其它死板的条框,应该力求对时政和历史的结合轻而易举的把握。

四、结语

高中学科的授课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局限陈旧的局面,要敢于创新,让课堂更具时代感,充分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相融合,发挥学科的真正作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适应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随机应变才能坐怀不乱。

【参考文献】

[1] 郑晓峰.试论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整合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1).[2] 吕国东.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3] 欧俊勇.欧龙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 师文君.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二篇: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紧贴民生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如同一篇大文章,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谋划和布局。对于新疆来说,发展应向何处着力?

“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把握新疆发展大势,从全局视野审视新疆发展战略,为新疆发展得更好更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现在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发展起来了,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二是认为新疆问题多、情况复杂,即使发展了一些人也不说我们的好,不必费这个力了。这两种认识都有些极端、不讲辩证。实践早已证明,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但不发展,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关键是要用好发展这把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既坚定不移抓发展,又不以发展代替稳定,而是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具体到新疆的发展,有一条必须紧紧抓住。这就是,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来推动经济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同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要以为只要生产总值上去了、大项目上去了就可以了。如果就业等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如果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民生保障没有提高,人民群众就会认为发展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就难以达到。

如何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怎样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扶贫如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对口援疆工作怎样才能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何处理好屯垦和维稳戍边、兵团和地方的关系?抓发展、惠民生,需要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细处。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人民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就会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你们的生活像刚演奏的乐曲一样:最美还是我们新疆!”前不久,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牢记职责使命,以各族群众生活幸福为念,以紧贴民生推动发展为行,祖国的新疆就一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各族人民就必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第三篇: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知识连接】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要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3.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还得加快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建设。

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

【问题解答】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

⑤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篇: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结合

第一课 改善民生、幸福中国

1、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试列举2~3例,并选择其中一例,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①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房价高涨问题;就业难问题。②(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让人人享受到医保的便利;房价高涨问题──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业难问题──实施再就业工程,鼓励自主创业等。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意义)

(1)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2)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4)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5)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发展是硬道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解决民生问题,国家采取哪些措施?(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3)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8)确立劳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9)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0)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2)进行科技、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1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4)积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5、青少年如何做?

参见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第二课

道德力量 感动中国

1、举办评选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有什么意义?

①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④有助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⑤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2、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有什么危害? 表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等。

危害: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危害。

3、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2)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3)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4)国家: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吧、娱乐市场经营环境等。

4、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动人事迹,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的主题:

如: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

(2)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如:开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宣传、办黑板报、举办征文比赛等。

(3)如果采用主题班会的宣传形式,请你拟写一发言稿。示例: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行光荣之事,永拒可耻之举,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在为祖国安宁、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所作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自己人生的光辉篇章。

5、青少年应怎样向“道德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1)、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2)、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自强不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3)、学法、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面对违法犯罪.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5)、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6)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积极向民众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7、第一问:你参加了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 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参加“做诚信学生”签名活动、向希望工程、海地地震灾区捐款、参加“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活动、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

第二问: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有哪些收获: 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第三问: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有哪些体会:

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8、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珍爱生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维护公平正义、与人为善、不图回报等。

第三课

社会进步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政治:(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5)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3、经济:(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不动摇。(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确立劳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文化:(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进行科技、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积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5)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5、社会:(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2、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做一个 的践行者。

6、积极向民众宣传。

7、同 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8、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如。

9、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

针对某项活动,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有哪些活动形式?(1)开展关于 的主题班会。(2)开展关于 的手抄报、黑板报

比赛。(3)开展关于 的征文比赛。(4)开展关于 的国旗下讲话。(5)参观 教育基地。(6)观看 影视作品。(7)开展关于 的评选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1)走访调查。(2)问卷调查。(3)上网搜集。(4)座谈。(5)查阅资料。

第五课 民族团结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4)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5)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6)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7)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竭诚帮助;(8)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9)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10)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等等。

3、请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8)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好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0)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12)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彻底粉碎一切破坏地区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等等。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2)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3)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4)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5)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

献策;(6)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

献;等等。

法制宣传问题

1、我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1)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建设法治国家。

(2)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提高守法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2、公民利用微博等网络形式表达意见应注意什么?

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语言文明;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污辱诽谤他人;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3、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创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第六课

1、你如何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作用。

2、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4)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5)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在改革开放中,青少年如何做?

教材中青少年的做法、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第七课

1、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教育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教育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⑤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⑥、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⑧、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⑨、党和国家加大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资金投入。

2、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⑤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⑥完善教育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提高积极性。

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靠创新。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作用)④科技创新能力以越来越成为赢得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⑤教育的作用。

4、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⑥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5、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1)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2)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能够做到的。(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4)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的新发现、新观点、小发明、小创造做起。(5)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创新。(6)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7)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8)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八课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1、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2、身边有哪些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

水污染、大气污染、资源浪费、植被被破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3、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资源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2)我国的环境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需要。(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4)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5)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7)加强立法,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规范生产。(8)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5、青少年如何做?

教材知识点,总体做法(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水的重复利用、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教材循环使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6、学校对此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何意义? 活动:(1)开展关于 的主题班会。(2)开展关于 的手抄报、黑板报比赛。(3)开展关于

的征文比赛。(4)开展关于 的国旗下讲话。(5)参观 教育基地。(6)观看 影视作品。(7)开展关于 的评选活动。(8)开展评选“建设美丽中国”标兵活动。(9)推广教材的循环使用,提高节约意识。

意义:(1)有利于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3)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课 中国梦、梦想中国

1、你的梦想是什么?(个人的理想)

2、中国梦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的话)为什么一定能?(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坚持党的正确领导。(3)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8)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9)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0)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1)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4、实现中国梦,国家采取哪些措施?(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6)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9)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如何做? 参考青少年的总体做法

艰苦奋斗问题

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你如何看待? 不过时。因为:(1)艰苦奋斗的作用。(2)青少年的做法。

第十二课

你是否又考试焦虑?对你有何影响?你是如何克服的?(1)有。(2)考试焦虑的表现、评价。(3)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第五篇:国防安全教育寓于历史课教学中

国防安全教育寓于历史课教学中

刘康明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形势出现了新的样态。“国家安全所处背景、影响因素和实现手段均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国家安全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变量”。①我们既须正确解读传统国家安全的内涵,又应在变化了的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特征,以便更好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因此,系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但长期以来;囿于观念滞后的原因,国家安全教育实质上并未以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式开展起来。我们重视国防教育,但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人们国家安全观念淡化,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现象认识不足。这不仅有害于我们现实的经济建设大业,更可能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主动讲述对人类历史有重大作用的民族战争。民族战争是人类整体的一 种普遍现象。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民族战争。而民族战争往往是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中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很多古今中外著名的民族战争。这都是向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材料。教师在讲述时,一定要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精湛独到的见解,穿越重重时空之雾,再现烽火连天、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令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既能使学生了解民族战争的本质、起因、进程、后果及其影响,深刻理解民族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明确一些民族战争对人类历史发民所起到的关键的、具有转折性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知道加强国防的极端重要性,树立科学的民族战争观和国防观,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勇敢、顽强、严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创新、主动进取等优秀心理素质。

二、热情歌颂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爱国事迹。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是不胜枚举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用一定的篇幅,记载了这方面的典型事迹。

这些事迹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反抗侵略的精神。与世界史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相比,我国的历史赓然不息,从未中断。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有如黄河长江汇集百川那样,吸收了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而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且一直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这一世界上极其奇特的现象,正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向心力、凝聚力的伟大作用,也是国家防务体系有效抵御外来敌人入侵的必然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民才有进步。”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教材中记载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事迹定要热情歌颂,揭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使学生从中汲取伟大的爱国主义力量,并且懂得任何一个民族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必然国防巩固,人民兴旺,国家富强。

三、充分褒扬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民族英豪。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灿若群星的民族英豪。他们把自己的理想、活动、命运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挽救国家危亡,为“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而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矢志不渝,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动人寰、撼乾坤的悲壮史剧。他们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业绩,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如巍峨高山、璀灿群星的民族英豪,中学历史教材都用相当大的篇幅,以载言载文、典型特写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述手法,不惜笔墨,着意浓抹。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教材中叙述的这些民族英豪,教师务必以崇敬的心情,充沛的感情,倾注民族之爱,用“寓人于事”“寓事于人”和“以人带人”的方法,借助画像、历史文物、文艺作品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叙述,褒扬他们的献身精神,赞颂他们的爱国思想,沤歌他们的英雄业绩,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在心目中树立学习楷模,进而加深爱国主义感情,强化国防意识。

四、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欺负、侵略我国的罪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土论丧、人民遭殃的屈辱史、苦难史。中学历史教材列举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欺负、侵略我国数不胜数、罄竹难书的各种罪行:大军入侵、强迫签约、割占领土、强开商埠、勒索赔款、驻扎军队、资本输出、烧杀抢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侵略,致使近代中国贫穷落后。这些血泪斑斑的国耻录,是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历史教学中讲述这些内容时,教师务必以愤慨激怒的感情,倾注全民族的恨予以深刻的揭露,激发学生牢记有国无防的伤痛和无防国危的教训,理解兵弱财匮就要被欺和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不忘国家耻、民族恨,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而努力学习。

五、无情鞭笞中华反侵略斗争中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中华民族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爱国与卖国、忠勇与好佞,总是相反相成,互为依存的。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鸦片战争中穆彰阿、琦善的“抚夷”“宽大”和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不许轻言战争”,“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的投降嘴脸;甲午战争中叶志超、方伯谦的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狼狈丑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才形像;抗日战争中汪精卫投降日本、分裂国家的卖国行径。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这些如一抹黄土、几株衰草的民族败类,要进行无情的揭露、斥责、鞭笞,以使学生产生憎恨鄙弃。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经提出:“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在热情歌颂民族英豪的同时,无情鞭笞民族败类,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爱情观、美丑观、荣辱观,从而教育学生正直为人,任何时候都要把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

六、简要介绍一些军事知识。军事知识是社会生产水平在国防体系中的象征,主要包括战争、武器、军事理论、军事组织、军事条约和协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军事知识的叙述,中学历史教材详略有致。虽然有些内容叙述比较零散,但也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状况的全貌,有力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军事知识,既能加深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国防等方面历史知识的理解,更能树立学生的国防观。

在当前全国各地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深入持久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形势下,历史教学中抓好国防教育,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下载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课教学中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的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时政热点问答题

    时政热点问答题 1、请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你对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以及美丽中国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联系社会实际阐述......

    2015年时政热点

    事业单位考试-2015年3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3月1日发布,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七年级时政热点

    七年级时政热点专题 检索词:①自尊自信;②当代中国的保尔------朱彦夫、“无腿老兵”马小三;③战胜挫折、坚强意志;④焦裕禄;⑤最美孝心少年;⑥邮寄脏衣服、自立;⑦秦火火(法律);⑧校......

    2017时政热点

    1、2017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

    2016时政热点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到7%。 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3、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4、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

    2013时政热点

    “收缩的城市” 两会期间,新型城镇化引起热议,很多议案提案针对农村怎样城镇化,农民怎样成市民。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产生的问题不仅在农村,也在城市。“收缩的城市”现象正在全......

    时政热点总结

    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聚德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政府持续推进简政放......

    2014年时政热点

    国内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贯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