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案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内容: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故事。
2、学习感悟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精神。
3、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故事。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洗星海介绍: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2、《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音乐家冼星海与词作家光未然共同创作于1939年3月的一部大型声乐合唱作品。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3、黄河大合唱介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第二篇: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案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并对音乐家冼星海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熟悉黄河大合唱、了解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大合唱形式。
教学难点:
真正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黄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的精神,并由此展开教学内容。
二、介绍作曲家冼星海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原籍是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1928年,因参加**被迫退学。1930年初,到法国半工半读,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
1935年夏回国,不久即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任音乐系主任。
1940年赴苏联莫斯科。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及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此外,还有一些独奏曲及音乐论文。
三、介绍歌曲的创作经过
1938年冬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的建议下改为歌词)1939年3月26日冼星海抱病开始谱曲。
1939年4月13日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
1941年冼星海在苏联加工整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四、欣赏歌曲
五、总结歌曲
歌曲的基本主题是抗日和爱国。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总结大合唱的知识
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或钢琴作伴奏。
第三篇:黄河大合唱教案
黄河大合唱教案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语: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两条母亲河,一条叫长江,一条叫黄河,现在我就带领大家欣赏一组关于黄河的视频,感受黄河的艺术魅力。欣赏完之后,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们感受到的黄河石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听到的背景音乐出自何处?
引导学生回答:听到了保卫黄河的曲调,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黄河不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母亲河,它也记载我国几千年的光衰历史,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部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来走近黄河,了解黄河。大家知道《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谁吗?
1、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
你了解的冼星海他的作品还有那些?请大家分组讨论。师总结导入作者简介
2、创作背景
其实黄河大合唱的产生还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曲词作者之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38年11月,青年诗人光未然在东渡黄河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长诗《黄河吟》,并在当年的延安除夕晚会上朗诵,正好当时我们的曲作者也在现场,他听完后激动的抓住诗稿并连声说“我能写好他”冼星海先生连续抱病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公演,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被成为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他共分为八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水谣》
5、《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 这八个乐章老师把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有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组成刻画了黄河两岸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以及黄河的汹涌澎湃。第二层次由
4、《黄水谣》
5、《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组成,描述的是黄河两岸的人民正遭受着深重的苦难 第三个层次由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组成表现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勇敢通过黄河的怒吼表现出来
二 分析《黄河大合唱》 师:今天我们重点欣赏:
1、《黄河船夫曲》
4、《黄水谣》
7、《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1、播放《黄河船夫曲》,学生欣赏。A、《黄河船夫曲》描绘了一种什么画面?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勾画了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情景。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正是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 师引导学生:师肯定回答的非常好
连接语;欣赏完船夫的战歌,请听听黄河两岸民众的声音:
2、播放《黄水谣》,学生欣赏。A、展开想象,刻画了几种音乐画面?(我们从音调,歌词,旋律,画面,语速上分析)
师引导学生边唱,边感受,边启发?
第一段旋律抒情、明朗,是苦难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和平、宁静生活的遐想。
第二段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黄河依然如故,然而物在人去,B、运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师引导学生,我们知道演唱的形式包括那几种:生回答:包括合唱、对唱、重唱、轮唱、独唱等等。而合唱又分为女生合唱、男生合唱、混声合唱,答案:女生合唱、混声合唱。C、学生片段表演 分组讨论: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词曲者的音乐内涵„„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3、巧妙过渡、感性导入《保卫黄河》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要去保卫黄河!
A 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齐唱 轮唱 师:《保卫黄河》在 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以生气勃勃的战争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无论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到处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B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
抗日高潮此起彼伏,有如后浪推前浪,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出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如黄河滚滚洪流把敌人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C、学唱《保卫黄河》选用分句教学法,模唱法教学。并在齐唱的基础上转入轮唱的技法训练。待学生熟悉后,建议大家用我们的歌声、语言、舞蹈、奉献我们满腔的爱国热情。D、综合展演
教师引导建议大家用歌声、语言、舞蹈、奉献我们满腔的爱国热情。三 小结
音乐就这样描述着生活传载着历史,记载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流经岁月,这部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用朗诵作为主线,以抗日救国为主题,表现了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同学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 作业
请文娱文员带领大家来练习《保卫黄河》轮唱部分 写一篇简短的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第四篇:黄河大合唱教案
《黄河大合唱》教案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心中彭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
① 介绍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② 作品创作的背景
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现今的生活。【教学重点】《保卫黄河》等作品赏析。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
【教学方法】听一段、唱几句、议一阵,启发→感受→师生互动 【板书设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主体(绘黄河、颂黄河)尾声(学会感悟,珍惜当下生活)【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对《黄河大合唱》尽兴介绍(共分八个乐章)。2.创作背景介绍。
二、场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三、我来说一说我所知的黄河:
在学习本课之前让同学们先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三分钟后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总结该组的资料。
四、课堂互动:
专心欣赏、自由朗诵,初步品味歌词中的内容,深层次地理解歌曲表现的艺术形象。(1)介绍创作背景。
(2)教师播放《保卫黄河》,学生欣赏。
(3)请学生说说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4)老师给予点评。
五、心灵之约:
通过该课将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引向实际行动,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作业布置】
(1)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保卫黄河》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2)《黄河大合唱》中,你最熟悉其中哪一曲?哼唱一下,并谈谈你对音乐的体验。【教学后记】
增强课堂活力是上好音乐课的首要条件,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要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每一首乐曲都包涵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感悟,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
第五篇:黄河大合唱教案
《黄河大合唱》欣赏教案
教材分析:《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
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目的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懂得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欣赏大型声乐作品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
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
作品分析——欣赏感知——赏析感化——赏后评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却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
三、新课讲授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的概念(展示)
大型声乐作品: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包括: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
大
合 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1、简介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作品分析。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序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3、简介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三)作品赏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一段体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
◎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惊涛骇浪的情景。◎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第四乐章《黄水谣》
演唱形式: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三段体
第一段:曲调亲切自然,描绘了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人民富裕 的景象。
第二段:转入低沉的诉说,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巨 大苦难。
第三段:再现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
◎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广,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深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序和四段 情感表达及音乐风格: ◎是整个大合唱的终曲 ◎它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号角 ◎这段音乐有着宽广的幅度
◎层次递进,最后推向高潮,呈现坚忍不拔的乐段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分析:音乐语言上的特点:反复、加快,再加快、再加强,达到了一个战鼓轰鸣、号声震天、急流澎湃、不可阻挡的最高潮。
四、说一说谈一谈
1、谈谈你对“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的理想是什么?
2、我们中国现在处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钓鱼岛争端、台湾问题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炎黄子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五、总结课堂
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六、兴趣提示
写一篇简短的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案例提供者:沈阳市第九十中学 朱晓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