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几点策略
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 要: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教师要用心设计教学环节,用好教学策略,自觉地引领学生进入童话的圣殿,亲近童话,阅读童话,演活童话,续编童话,呵护好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童话世界的美好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完成童话教学的真正教育意义。
关键词: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48
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儿童所喜?乐见。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童话的圣殿,亲近童话,让学生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童话教学呢?我结合《一片树叶》谈谈自己的几点策略。
一、走进童话
《一片树叶》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以童话的形式说理,在浅显中见深刻,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爱护树木,也说明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大人,教育意义都很大:事情虽小,但是如果大家都原谅自己的罪行,后果就是非常糟糕的。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播放动漫课件,以生动活泼、饱含深情、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学生展示童话故事,注重画面的展示,让学生看见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椿树,每一个从小树旁经过的小动物都从小椿树上摘了一片树叶。第二天,小黄牛发现小椿树的叶子一片也不剩了。注重音乐的配合,可以更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使学生既见其形又闻其声。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以情牵引感,以情激发想象,让学生初步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
二、阅读童话
低年级童话,语言优美、明快、活泼,富于音乐美,是最适合朗读的体裁之一。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语句优美,通俗易懂,学生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决定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阅读去理解文本。
首先,我抛出一个问题:“小动物们喜欢小椿树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通过读文、讨论、交流,知道了小兔子、小猴子、小熊都喜爱小黄牛种的小椿树,他们欣赏、赞叹、欢呼,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并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他们都觉得“当然应该爱护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和进行小组谈论。我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读出童话的情趣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想象自己已经变成了这个角色来参加各小组的学习,他们进入了角色,开始自由的讨论,这样,就能获得阅读的个性体验,就能体会小动物的感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动物们以各种理由从小椿树上取下了一片树叶,尽管他们都说服自己绝对不采第二片叶子,甚至在采树叶时,也是“小心地”“仔细地”“摘下”“掐下”“捋下”,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摘的一片叶子也不剩了。通过自由阅读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较快地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学生明白了,小动物们爱护小树只停留在口头上、道理上,行动上不但不爱,反而损坏树,还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他们的认识和行动不统一,或者说只“爱”不“护”。
三、回归童话
学生能够在朗读之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可是感悟了之后就要回归课文,回归童话。课文对小动物的描写非常传神,尤其是对小动物的心理写得非常生动,使小动物的形象呼之欲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小动物的言行,体会小动物的心理,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小动物言行的语句,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小动物矛盾的心情。小椿树竟然一片叶子都不剩了,这是小黄牛未曾意料到的,更是其他摘取树叶的小动物不愿看到的。最后一个叹号,更是对故事中的“人物”,对读者发出警示:看,每个人只犯一点点小错,后果就是这样严重!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非常具有震撼力。
四、演活童话
表演是对课文的进一步内化,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加深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并进行再创造。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对表演课文有很高的热情。我首先让学生做好表演的准备,在分配角色以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中有关段落,以利于学生学习语言,进行再创造。可以把一个角色分配个某个同学,也可以把一个角色分配给一个小组,小组同学讨论应该如何演好这个角色,然后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出演分配的角色。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思想交汇、碰撞,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即使是不做演员的同学,也会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排练时,注意启发学生做创造性的表演,比如,小黄牛开始种树,后来见到小树时会说什么话?应该是什么样的表情?演小树的同学,应该细心揣摩小树前后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表演时注重实效,把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如何演好上,不要图热闹,防止嘻嘻哈哈走过场。可以先在小组中演,然后在全班演。最后要注重表演后的评价,表演不是最终目的,表演只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受到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对表演的评价不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好或者不好,要认真地进行评价,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防止要求过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整体评价,也可以分角色评价:如小黄牛演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应该怎么演?请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鉴于学生比较善于生动地表现反面角色,教师要想办法强化正面教育。这样的“游戏”让学生体验童话中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情趣。经过表演这一过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体会、感悟就更深刻了。
五、续编童话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今天,我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童话故事中大胆夸张的想象正符合启发学生想象的要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而我在最后环节设置了续编童话:在小树叶掉光以后,小家伙们又来到这个地方„„根据童话的内容,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以童话的形式打开写作大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每个学生都有童话一样丰富的内心,教师只要用心设计教学环节,用好教学策略,便能呵护好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童话世界的美好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完成童话教学的真正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雪梅.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探析[J].小作家选刊,2016(21).[2] 曾扬明.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08(7).
第二篇:低年级计算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但据调查发现,近几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弱化趋势,折射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着效率低下等令人担忧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使计算教学扎实、有效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策略一: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计算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境。教师要结合计算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恰当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感受计算的价值,引发学生探究计算方法的欲望。但情境的创设必须为计算服务,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为前提,力求简捷、有效。
策略二:充分运用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因此低年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直观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算理,发展数学思维。要运用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时不能忽视算法的抽象概括。教师要注意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在算理直观化与算法抽象性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策略三:安排适时的跟踪练习。
计算是一种技能,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计算技能。教师设计计算练习时要紧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上标要明确;题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数量要适中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形式要富于变化,不让学生感到枯躁。此外,基础性的计算内容不仅要练,而且要熟练,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为后继学习扫清障碍。
策略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及良好的计算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平时可以结合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平时可以结合计算教学内容不定期地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计算比赛右数学实践活动,还可以将计算练习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像走迷宫、钻山洞,送信,玩扑克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
总之,教师要正确认识计算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重视数学的计算教学,在扎实有效的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识字策略
董翠苹高碑店市辛立庄镇东沿村中心小学
论文摘要:2011版新课标
关键词: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1版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几点经验。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出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女”,当学生学会这个生字以后,告诉学生这个字还可以做偏旁,做了偏旁以后,它的笔画就发生了变化,教师 1
板书板书女字旁,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女”做偏旁后,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这样一举两得,既记住了生字 “女”,又记住了女字旁。在学习“妈、好、奶”这些字时,学生很快就认出了女字旁,不仅记住了带有女字旁的字,而且理解了字义。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太:大字下头有一点。用:月字中间有一竖。星:太阳的儿子。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并:开字头上长角……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让学生自己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
写在卡片上,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最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4.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乐园一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5.示范写字。教师可以提前在黑板上画好四线格和田字格,以便上课给学生做好示范。在示范时一定要让集中注意力,看清教师是怎么写字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印象。学生在书写时,教师还要亲自去看看学生写的怎么样,临场指导,及时表扬。学生的书写很工整。
6.对于会认字要多认几遍。我在一小听李学红老师(教育专家)的讲座时,曾向她提过一个问题:学生学不会会认字怎么办?李老师告诉我:“学生当时学不会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学,会认字迟早会变
成会写字,学生迟早能学会。”我对李老师的话感悟颇深,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我就利用板报做平台,把会认字写在板报上,课间让学生认,并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识字兴趣很浓。
三、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一年级小学生大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会下象棋的小朋友都认得“将、士、相、车、马、炮”;看过动画片《西游记》的孩子,对“西、游、记”三个字都能无师自通。这些都说明日常生活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大有帮助。学生识字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可以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相处中,在各种图书、电脑网络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掌握了方法,教起生字来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教学基本目标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多识字、早识字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采的文本世界,对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识字教学中,主张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扫除读写障碍,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编排特点
整体看:
人教版实验教材采取众家识字方法之长,融合了我国影响最大的三大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点,精心安排识字内容来落实小学段的识字任务。识字内容分别编排在四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二是在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中编排识字单元或识字课,三是在语文园地安排归类识字;四是全套教材中随课文识字。
具体讲:
1、体现汉字教学规律。
(1)字形:揭示象形、会意、形声字构字规律,蕴含汉字的发展。
一册: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三册语文园地中出现抓形声字特点认字。
(2)字音:传承古代汉字教育文化,韵语识字,朗朗上口。(古诗、儿歌、对子、谚语、三字经)
一册:《一去二三里》《比一比》
二册:识字2(三字经)、识字3(对子歌)识字4(儿歌)识字5(字谜歌)识字6(量词歌)识字7(反义词对子歌)识字8(谚语)
三册:识字3(三字经)识字5(谚语)识字6(反义词对子歌)、识字7(儿歌)
(3)字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关注人文熏陶。(事物归类、生活情境、词语串)
一册:《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
二册:识字1(春天词语)
三册:识字1(秋天词语)识字2(校园生活)识字4(词语串)识字8(词语串)
2、体现学生学习规律。
(1)与生活联系。最先出现生活中最密切的词语,逐渐向生活外延伸。(拼音中识字,家庭、校园逐步过渡到阅读生活中的积累)
(2)与认知同步。循序渐进,由易道难,由具体到抽象。(从象形、会意到形声,从独体字到合体字,构字构词方式由无规律到有规律。写字从少到多,认写分流)
一册:语文园地中同部件归类,二册:语文园地中加部件、换部件、减部件、合体字拆分、同部件带字、反义词、加减笔画、形义结合
三册:熟字带生字、形声字、熟字合生字、分字与合字。
四册:巩固前面的识字方法(读读认认)字的构成特点、词语的构成特点、句子的构成特点(我的发现)
(3)关注学生发展。
关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提高和成长教育。(单元主题教育、园地中的方法引导)
三、教学基本程序
(一)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悟语境,自主认读——交流成果,发现规律——复现巩固,扩展识字——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二)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目标: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操作要领:利用各种活动方式(看图、游戏、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此环节要注重通过复习旧知、方法渗透、能力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的愿望。
2、感悟语境,自主认读。
学习目标:初步感知语境,基本认读生字。
操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猜读、请教、工具书等方式自读词串、段落或短文,初步感知语言情境,能够基本认读新生字。此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自能识字。
3、交流成果,发现规律。
学习目标:交流识字经验,分享他人成果,提高识字能力。
操作要领:多种方式交流学习收获,感受合作的快乐。此环节要充分体现生生之间的互助识字、师生之间交流中的有效引导,善于发现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想象识字、字理识字、部件识字、情境识字等),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法,发展识字能力。
4、复现巩固,扩展识字。学习目标:巩固识字成果,扩大识字量。
操作要领:通过创造活动、更换语境等复现生字,对生字进行练习和运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同时扩展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认识(同音、形近、异义字)。此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识字差异,不做统一要求。要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内外识字结合。
5、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学习目标:练习书写,领悟要领,形成良好习惯。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态美。此环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关键笔画或笔顺指导到位,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质量。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识字教学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体现情趣性和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具有“因义构形”和“因形表意”的特点,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趣味性是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字。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汉字,遵循一定的字理,联系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利用灵活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识字情景,形象直观地开展识字教学,让课堂充满情趣。要避免单纯追求趣味性忽视科学性的活动化教学,或一味讲知识忽视学生兴趣的灌输化教学,要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关注学生识字差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突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识字情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保障。一是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识字能力、擅长方式进行多方面识字,不作统一要求。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互助识字。三是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业的布置、活动的安排等都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评价以激励为主。鼓励优秀生多识字,关注学困生的识字进步情况,给每位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感受识字的乐趣。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中,识字量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形成必要的识字能力更为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识字水平和后续的发展。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编排,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合一合、动作表示、图画联想、编谜语故事顺口溜等趣味灵活的识字方法,加深记忆,加强识字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拼音、字典自能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
四、联系生活识字,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种必然的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营造识字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自己去发现识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情感。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问一问、抄一抄、剪一剪、贴一贴、比一比等活动中不断扩大识字成果,享受识字带来的快乐。
五、加强写字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写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影响写字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对写字指导的模糊认识,大多教师不作指导或指导过细,不能较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一要体现教师指导的循序渐进。开始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后来注意部件做部首的变化,等学生掌握了所有笔画和绝大部分偏旁部首之后,各部件的大小、高矮、胖瘦、斜正等形体特点和向背、穿插、避让、呼应等组合规律,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二要抓重点,抓关键,把要写的字适当归类,引导学生掌握要领和规律,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三要规范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关系到写字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形成性评价标准
(一)评价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认识了多少汉字,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实施评价前,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不断激励学生主动识字,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方式
评价人
知识与能力1、1、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3、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认读字音
分析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识字工具
写字能力
卡片认读、试卷检测、字典检字比赛等多种形式检测学生的识字量、对字的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同学、家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创造各种方法进行识字。
2、能积极主动识字。
交流
注意
联想
想象
思维
课堂交流、活动观察学生的识字方法、途径,在识字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兴趣
态度
情感
品质
习惯
教师观察、家长问卷、学生自我反思、小结等
教师、家长、学生
第五篇: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
高楼万丈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那么什么是写字的基础?“课程标准”中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字的偏旁部首”既是,那怎样打好这个基础呢?
一、抓好基本笔画的训练
1、借鉴毛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汉字是方块字,虽有简有繁,但都是由零件,即“
一、│、ノ、乀”等基本笔画组成,教学时,应首先用拼音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规范名称,书写时,在严格要求坐姿执笔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运笔要领,为了使硬笔字能带有一些毛笔形态之美,教师可借鉴毛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进行讲解示范,指导训练。
“硬笔软化”的指导训练,不仅教学生学会各种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顿笔、收笔的运笔方法,更使学生在运用笔画构字时,不会再出现火柴梗组装情况。而是美观的横平、竖直、撇有锋、捺有脚,转折处挺括,有棱角。
2、辨清笔画形状,掌握书写要领
(1)笔画开头相似“ㄑ、ㄥ”、“乚、”掌握它们书写要领的规律,凡“折”的笔画书写有棱角(转折处顿笔有力)而“弯”的笔画应圆润。
(2)笔画是难点,如“乀”应用形象化教学,像人的一条腿,要领口决“人有脚跟站得稳,捺脚收笔顿一顿”。
3、识记特点,基本笔画都是一笔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提折钩”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笔画连起来成了有折笔的复杂笔画,学生写字时有增减、减笔现象,如“专”学生极易错,所以教师一定要教学识记开头并掌握其特点,为此,我在教学时用色彩鲜艳的塑料铅丝弯成基本形状,如:ㄅ、,然后拉开形成一条直线,几笔?一笔!学生直观识记,记忆深刻。
二、抓好笔顺规则训练
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教学时,总要学生先书空,并说说按什么顺序写,然后动笔,不断强化,逐步掌握笔顺的一般规则,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字形结构的多样,再相机补充规则。如:
1、“点”在左上要先写,如“为、斗”
2、“点”在右上或字里要后写,如“发、瓦”
3、半包围结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如“司、厅”
(2)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如“画、函”
(3)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如“送、延”
(4)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医”
三、抓好间架结构的训练
结构是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掌握一些关于笔形与字体的变化规律颇有收效。
1、汉字宽窄肥瘦的形体变化
(1)方块字有的方正宽大些,有的要修长窄瘦些,如果学生不掌握其变化规律,字体便会变丑走样。
如“身”学生在仔细观察后顿然领悟,横短,竖长些,这样“身”字就修长苗条了,所以教学掌握笔画横竖长短的变化就可使左右结构的字不至太宽,上下结构的字不至太长。
(2)零件的运笔走向稍微变化一下,字的形体就会改观,比如“口”字,口诀书写“口要写得好,两边要收小”。
(3)一个字如果有相同笔画并列,其笔画要笔顺次序参差变化,如“王”因笔画的变化多姿就显得生动。
2、偏旁部首在不同结构中的笔形变化
部首与结构之间密切关系,写好字必须掌握学用偏旁部首的笔形变化规律。
(1)左旁末笔横变提“孑”
(2)左旁横画缩短变提“舟”
3)左旁末笔捺变点:朩
(4)左旁末笔竖变撇如:
(5)左旁末笔竖弯钩变提,如:
(6)小字当头钩变竖,如:
(7)月字当底撇变竖,如:“月”、“背”
3、部件配合的结构变化
在教学时,要先看清字的整体结构,再分析字的各个部件是怎样搭配的。
(1)左右结构高低变化
(2)相同部件自身并叠的大小变化
(3)不同部件上下结构的大小变化
指导学生写好字,对学生装影响最大的还是教师的字,在备课,对所教生字仔细勘酌,上课认真范写,字无百日功,只有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一定会练一手好字,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