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3《捉迷藏》教案2 浙教版
捉迷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9个,能读准多音字“藏”,理解新词11个,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2.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组词成段,初步学会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解它的顺序。
难点: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几块矿石标本。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藏”。
2.按要求写出近义词。
3.认识课文第2、3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写成的段,初步学习这阅读方法。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二、听课文录音。
1.过渡。课文讲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录音。
2.提出任务。
(1)准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这样一件事。
(2)话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简介李四光。
1.按2(1)提示的句式说说课文的内容。
2.简介地质学家李四光。(参看《教学参考书》有关内容。)
四、学习课文生字。
1.读准多音字。见《作业本》第1题。
2.把下面的生字和它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diān
diǎn
jiàn
zhàn
掂
溅
(1)组词,再读一读。
①迷:()失
()路
()信
捉()藏
②质: 地()
物()
()量
品()
③致:()敬
一()
专心()志
(2)组词读所有的生字。
五、学习课文第2、3段。
1.梳理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段。
(2)哪几段写了李四光和女儿玲玲捉迷藏的事?
2.学习第2段。
(1)自读这一段,给句子编序号。
(2)指名按句接读,请大家注意句子的顺序。
(3)把下面的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走出来找爸爸。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玩得很高兴。
(4)认识按事情发展为顺序写的段。
① 了解什么叫“事情发展”,即事情开始时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是发生了变化,这就叫“事情发展”了。
② 体会“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发生的情况写在前面,后发生的情况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如,课文的第2段。
(5)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句而成的段的阅读方法。
① 看“学习提示”上的学法指导。
② 根据上面(3)的排列句子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课文后第1题。
3.学习课文第3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是不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说说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师生对读。(老师提示顺序,生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词语。见《作业本》第2题。
2.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见《作业本》第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第2、3段,回顾单元训练目标。
2.学习课文第11段,进一步了解李四光,学习李四光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精神。
3.朗读全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字词。
2.各自准备听写。
3.听写课后第3题词语。
二、复习第2段。
1.读第2段,思考句子排列的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句成段,见《作业本》第6题。
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成的段该怎样学。
三、进一步学习第3段。
读这一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李四光研究石头专心致志?用“——”划出来。
1.读用——划出的句子。
2.从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3.理解词语,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4.看课文插图,说说李四光专心致志研究石头的情况。
5.讨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段该怎样学?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6.师生对读课文。(方法同前)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过渡。正因为李四光对研究石头这样专心,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学生说)地质学家。
2.读第1段。
3.说说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1)李四光爷爷了不起,本事很大。
(2)李四光爷爷能在地质学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研究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专注、刻苦的研究精神。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1.读全文,主义第2、3段的句子排列顺序,思考:课文主要写谁?
2.讨论思考题。明确课文主要是写李四光的。
3.写李四光的什么事?给正确的说法打
。(见课本P77,选择题)。
4.在课本P76,第4*的提示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第1段中哪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读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二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 17 七颗钻石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4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水意味着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三.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
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师:看来大家已经能读通课文了。那么请你再仔细地放声读读课文,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自由提问: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里装满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为什么水没有洒?(真是奇迹啊!)
(3)为什么水罐变成了银的?(老师也想知道啊!)
(4)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为什么从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还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钻石还会变成星星,越升越高?
(6)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
2.师:是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师: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么?
(2).师:神仙看到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师:好的,那么现在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是孝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师:是的,是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好的,那我们就把这个“?”擦去了。(板书:孝心感天)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出示)一天夜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师: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而且一点儿都没有洒呢?
(1.)a.学生说感悟,师引: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谁还想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姑娘是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
b.学生读文中内容,师引: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也是“喜出望 2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外”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喜出望外”的呢?
过渡:第二个问题,谁还有补充吗?
(2.)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师:你是担心母亲啊,多孝顺的孩子!
(3).师:同学们,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呀?
师: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师: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那份孝心!(齐读)
(5).师: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疑惑呢?
(学生说,师引:你从哪感悟到的呢?)
(1)师:课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吗?(出示“小狗却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变得欢喜起来。”)
(2)师:它在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哀叫什么呢?
(3)师:而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交流)
(生:因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获得了新生;
因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谢小姑娘真挚的爱心。)
(师评:你很会想象;你的语言真美;你说得非常真诚)
(4)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吗?
生: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板书:爱心如银)
(5)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齐读)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课文内容上的)
在学习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装满水
孝心感天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没有洒
旱灾水罐 银 爱心如银
金
七颗钻石
一股水流 课后反思: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一瞬间 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旧知
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2、复习词语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挽起 降临 犹豫 一瞬间 郑重其事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
四、课后反思 倾斜的伞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3、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别人共打过一把伞吗?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觉?(学生讲述)
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今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他和外公在倾斜的伞下发生的故事。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
(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课后反思: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导入
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初读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发生在伞下的故事,感受倾斜的伞下那浓浓的温情。
二、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吗?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
1、(1~2自然段)“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从“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2、(3~11自然段)“抬起头……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从“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语”,可在适当时机追问:外公笑而不语,他在想什么呢?
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
3、(13~14自然段)“‘丹丹,伞歪了。’……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
“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外公在想什么?
4、(15自然段)“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小结: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年幼时外公对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穿越了时空,在倾斜的伞下传递着,温暖着我的心灵。
四、拓展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同学们,也许这把倾斜的伞就在你的身边,你却对它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就能从平凡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你留心了吗?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记在小本本上吧。一颗小豌豆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2、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豌豆荚。
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2、师: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 11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事。
生: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一尝试“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指名说。
5.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三指导“读读背背”
1.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检查、正音。
4.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
6.指名读。
7.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8.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一走进“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老师评点。二学习“能说会道”
1.自由读引导语。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2.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课后反思;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13守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板书设计:
13守信
动心? 后悔? 坚决平静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守信》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给了学生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觉得怎样才能做到‘诚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刻的理解课文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了自我教育,也达到了诚信教育的目的。
对课文的有效阅读分析,挖掘出其中诚信的内涵,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进而达到心灵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上升到自觉诚信阶段,是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14、不瞒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真情”有两个意思:(1)、真实的情况;(2)、真实的感情。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 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3)、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为放风筝帮写作文
14、不瞒真情
得到表扬深感惭愧 教学反思: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篇课文情节简单,文字通俗,读后令人深思。导入课题时,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五彩斑斓的风筝画面,配上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孩子们回忆起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很快进入放风筝那快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补充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
本篇课文字里行间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之处,怎样补充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呢?我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认知情况进行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个引起老师赞不绝口的作文开头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老舍精彩的作文开头的呈现,我巧妙的利用了配上了一幅风筝正在空中飞扬的 图片,装作老师的样子情不自禁,高声吟诵:“纸鸢之为物,喜风而畏雨,以纸为衣,以竹为骨,一线牵之,飘扬空中。”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与音乐、图片结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
三 利用多媒体突出年段重点,落实语言训练
词语教学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三年级学生通过词句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语言描述、动作表演、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等方式理解“文思敏捷”、“苦思冥想”、“眉飞色舞”、“情不自禁”等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情感,学生在此基础上读得声情并茂。
15、信任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诚实。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逐层领会“信任”的含义。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同学从小时候到现在,大多都有一次购物的经历,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写了一次他的奇妙的购物经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学生卡片或小黑板,指出学生领读课文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这篇课文,这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品读课文
(一)自读思考: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信任” 探究学习
1、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果园主人对顾客“信任”,看出有关词句思考,全班朗读交流。
第一自然段的“每次”、“总能看见”。“桃子、自己摘”
第二自然段的“朋友,欢迎你!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来,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你愉快!” 从“朋友,欢迎你!”可以知道这个主人很友好,视所有来桃林的客人为朋友。
第五自然段中的“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古花猫”
第六自然段中“果园的主人正埋头在桃林的边上修路”看出果园主人充分相信每个客人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顾客值得信任。
从文中找出句子,自由朗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朗读第五自然段,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的意思。
(二)拓展练习
为什么走了好远以后,“我”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和那间小木屋?
当发觉果园主人正埋头修路时,“我”会想些什么?
“我”想对果园的主人说些什么?
“我”想对所有来桃林的客人说什么?
三、结语
学习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四、拓展
想想在我的身边,有哪些值得信任的事情发生?
板书设计
15信任 自己摘桃子
自己把钱放在箱子里
主人在桃林的边上修路
教学反思:《信任》一课上完后,感觉有收获也有遗憾。首先,对于本节课的思路自己还比较满意。我紧紧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作者为什么会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作者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喜悦?”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受桃林的特点---充满信任。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义,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最后让学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悦。其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应该是一个重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从纸条、猫、狗、红色的箭头等这些侧面描写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从“沉甸甸”“小心翼翼”等词中去体会“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珍视亲手采摘的果实的同时,更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还在自己付款一环节让学生猜测桃林主人是怎么想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通过三次整体阅读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还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总的来看整节课上,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体会,悟出了文中的含义,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少的遗憾,如对侧面描写的介绍不够清楚,下来发现很多学生在侧面描写上无从下笔,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补充一些侧面描写的典型例子,或者让学生尝试进行一次侧面描写的小练笔,以便对侧面描写有更全面的认识。另外,忽视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过少等,这些我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正。
古诗《乐游原》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板书设计: 乐游原
不适 → 登古原
触景生情 夕阳美好 只近黄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象,引入课题《乐游原》。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
1、齐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古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① 解题:《乐游原》又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② 向:接近。向晚:傍晚。③ 意:心情。不适:不悦,不舒畅。④ 驱车:驾车。⑤ 古原:即乐游原。
3、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4、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
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名言吗?——(引导学生回忆)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刚才我们用第一只眼睛读了李商隐的《乐游原》,现在我们一起尝试用另一只眼睛再深入品读《乐游原》。
2、自读古诗,想想自己对古诗还有哪些疑问。
3、出示参考质疑:
① 诗人李商隐为什么感到“不适”?
(提示:你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不适”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只是指眼前的夕阳吗?还可以有其它哪些理解呢?
4、小组交流探究:将自己的质疑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总,再尝试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5、播放音乐,小组代表谈谈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相机给予指导: ①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他幼时随父到浙江。9岁父亲死去,奉丧侍母归郑州。25岁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政治上牛、李党争剧烈,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在诗歌成就上,他与杜牧齐名,是晚唐的重要诗人之一,又称“小李杜”。
② 写作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泾源节度使王茂之的器重,王茂之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 正是在他失意时写下的。
③ 前人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看法:
有人认为夕阳是穷途末路、悲观的感叹;也有人认为正因夕阳短暂美好,因此诗人要热爱生命、执着人间、珍惜美好的时光,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当时是唐代后期,还有人认为诗中“夕阳”指的是唐朝,那是诗人对盛唐的追忆和对晚唐逝去的惋惜。
(学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6、播放古诗朗读,学生闭目体会诗境。
7、有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8、融会背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乐游原》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哲理诗。
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历史上,也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古诗。
2、拓展:出示一些哲理诗,齐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语文乐园
(五)·
我来试试(1)(2)(3)教学时数: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读一读。
1、让学生读。自读---指名读---齐读。读准每个字音。
2、让学生读泡泡语,说说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说说这样的“女生”。
三、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导入。
2、说“言”激趣。(1)、猜一猜: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 名人说过的话叫什么?名言 精练著名的话叫什么?格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什么? 临走写下的话叫什么? 生前留下的话叫什么?(2)、读一读。用各种方式读。
3、拓展活动。(1)、拓展一:想一想,像上面的词,你还知道哪些?(2)、课后积累类似趣味词语。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
2、说说三句子的意思。
3、找找三句子共同点。
4、试背。
课外收集有关“诚信”名人名言,把它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在交流中明白写着请假条的内容、形式、作用。
3、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下列情境写下一条请假条。
星期一上午,王小红同学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于是写了一张请假条交 给立小双同学带给老师。
二、读一读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1、自由读成语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那个人的羊为什么先丢了?后来再也没有丢过?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来晚了
一、联系《守信》,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守信》一课,谁来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是小珍。从宋庆龄这边说,她是非常守信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呢?对于小珍来说,你觉得她怎么样?(没有守信)她这样好不好?(不好,还宋庆龄空等了一天,连伯父家也没去。)她为什么没有到宋庆龄家里学习折纸花篮呢?
3、是的,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常常不能做到;与别人约好的时间,常常没有赶到„„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你看,今天兰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二、开书,看图,读文,思考:
1、图上两个女孩,她们是谁?(谁是文文?谁是兰兰?)
2、文文和兰兰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这时,两个人的心情怎样? 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和烦。
兰兰匆匆地赶来,见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也不舒服,感到十分抱歉。
4、从图上看。兰兰并不是有意迟到。大家想一想,兰兰应该怎么办?(解释,说明,希望得到文文的谅解。)
三、全班讨论交流:假如你是兰兰,你会怎样向文文解释呢?我们试着演一演。
1、同桌轮流扮演文文和兰兰,练习解释迟到的原因,请求得到谅解。互相评说。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说。
四、小结:怎样解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要态度诚恳的讲清原因,注意对人有礼貌。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向别人解释的呢?(可自选伙伴表演给大家看。)
2、你有什么需要向别人解释清楚的事情吗?你准备怎样向别人解释呢?(可自选伙伴表演。)
第四课时(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第一课时
习作:日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英国有位老人在1991年举办了一次奇妙的展览,展出的万幅照片记录了他几十年来每天的生活。他说这是我的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会勾起我或喜悦或悲苦的回忆。同学们,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来记录每天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日记。
二、自由读“习作”中的三段话,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三、讲写日记的故事。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30多年的日记资料,尤其是他乘船作环球旅行的五年中所做的大量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在1859年写出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除了检查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外,还记录了无数他所接触的人的举动、神态、思想、语言和感情,写下了自己从工作中得来的感想。他写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自己的日记。日记,伴随这位伟大的作家度过了一生。托尔斯泰一共写了51年的日记,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逝世的前四天。
四、如何写日记。
1、内容: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
2、对照第四课,说说日记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然后从第二行起开始写正文,前面要空两格。
3、建议:先从一句话日记和几句话日记写起。
五、学生交流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提示:不需要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全写下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面写清楚。
六、学生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完后出声读几遍。
第二课时(作文指导)
指导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继续作文。
三、品读习作,修改评议。
1.选择典型优秀习作,指名该生朗读。2.师生共同评议。
四、师小结
五、誊抄作文。
第五单元作文评讲(第一课时)
评讲过程:
一、重温要求
学生读习作要求,说说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拟定评价标准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拟定评价标准,师归纳 :
1、是否写清楚了 日记的格式 ;
2、是否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了出来;
3、内容是否清楚、具体。
三、总的概评
本次习作大部分同学日记的格式正确,内容清楚、具体,但还是有少数同学格式不正确,没有写清楚 内容,语句不够 流畅。
本次习作较好的同学有:
李心怡,袁佳颖,程科,黄文萱等
本次习作较差的学生有:
熊湘月 任俊杰 罗峰 吴金童等
四、师小结
第二课时(作文评讲)
一、复习导入
二、典型细评
1、以李心怡同学作文为例,以评价标准为准进行评价: A、指名该生读作文,并出示。B、学生评议。C、教师小结。
2、以李心怡作文为例,以评价标准为准进行评价: A、出示该生作文。B、学生帮助修改。C、老师小结
三、小结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河山”为主题,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继续注重词句的理解,注重文章内容的把握,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
1. 借助电教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教学措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通俗易懂。2. 继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3. 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渗透到教学之中。
三、教学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东方之珠”》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单元自我评价
2课时共计11课
17、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两首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的喜欢,最近课余你又收集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2.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4.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第三步:
1.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2.交流。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2.背诵这首诗。
三、学写生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1.背诵本古诗。
2.搜集、背诵李白的诗。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
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4、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三、学习古诗。
1、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潋滟、空蒙、奇、西子
2、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第三步:
1、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背诵这首诗。
四、完成课后练习。板书:古诗两首
天门山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西湖
教后反思: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重难点:
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岛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像颗颗珍珠星罗棋布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那里有蓝天,有碧水,是一个独具特色,令人陶醉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西沙群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二、学习生字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齐读,开火车读
4、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三、讲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一)海边
过渡:那就让我们先来到西沙群岛的海边,欣赏那晶莹剔透的海水吧。
1、我想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海水的特点。指生读你读得真流利!
谁来说说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①“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为什么课文用“五光十色”,而不用我们说的这些词呢? 对,“五光十色”不仅说明海水颜色多,还说明颜色鲜艳明亮。②那么“瑰丽无比”又是什么意思?
是啊,海水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你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朗读,评价读书。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水 海水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解说:听,海浪拍岸的声音,看,如此湛蓝的海水,就像一块蓝色绸缎在舒展运动。海水蓝如宝石,绿如翡翠,夕阳下,海水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怎能不令人浮想联翩?)同学们,海水美吗?我们一起用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些句子写得真美,你能把它记下来吗?练习背诵
(二)海底 过渡:海面呈现出如此奇异的色彩,潜入水中,你一定会为海底世界的美丽与神奇赞叹不已!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段写了海底的哪几种水产品?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画出有关词语,并与同桌交流。①我们先来看珊瑚各种各样美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珊瑚美吗?作者用比喻句写清了珊瑚的样子写的多美啊!你能读出珊瑚美吗?指导读指读 ②再来看看海参与大龙虾多懒洋洋“蠕动”是什麽意思?海参的爬行速度相当慢一小时还走不了三米路呢!(女生读)
③大龙虾威武全身披甲你能说说你对“全身披甲”这个词的理解吗?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威武的样子吗?(男生读)
2.他们多有趣啊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欣赏欣赏吧(课件)
3.这三种水产品真是各有特色,但是西沙群岛海底最多的还是鱼,请同学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你从那些词句看出鱼多?用笔画下来 1“成群结队”是什麽意思?
2“数不清”说明鱼多,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读 你注意到他除了读“数不清”,还读了哪个词?各种各样说明鱼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组读
3“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大海是浩瀚无边的,地球上2/3的面积都是海洋,西沙群岛的海里是水和鱼各占了一半吗?指导读齐读
4大家看一看,课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那几种鱼?指生读 谁能把他读出来呢?读(评价)5我们来亲眼看看这些鱼吧(课件)
西沙群岛的海底当然不只是这几种鱼,还有更多各种各样的鱼呢 你看—(课件)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可有400多种呢!
海滩海岛同学们喜欢海底的鱼吗?让我们一起读出对他的喜爱之情吧
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真实太美妙了,太神奇了,而他的海滩和海岛也是值得留恋的地方,我们快去看看吧
请同学们默读5.6自然段,看看这两段都写了什麽内容? 1海滩上有什麽?他们都有什麽特点?
①贝壳美多②海龟这是它的生活习性,这是渔业工人捕捉海龟的乐趣,你能读出来吗? 海岛课文描写海岛都写了啥?1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还是鸟的天下呢 字读第6小节,看看为什麽说这儿是鸟的天下? 你怎麽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鸟多男生齐读
西沙群岛不仅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因为他地理位置重要,它还是祖国的南大门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㈢总结
同学们,西沙官兵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座荒芜的珊瑚岛,建设成为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的南海绿洲。勤劳勇敢的西沙儿女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建设和保卫着自己的家乡。我们相信,可爱的西沙群岛在他们的努力下必将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让我们共同祝愿西沙群岛明天更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家繁荣富强!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海底 海滩 海岛
教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课文挂图、学习提纲、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文挂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图画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
2、揭示课题导入:同学们刚才看到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图。(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学生读题,依课题质疑。
一、独立学习,感知全文
1、学生自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强调读熟每一句,每一个词〉
2、指名学生交流①指名学生用一、二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②有哪些较难读懂的词句。
二、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
2、发挥群体,识记字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字的特点有重点的指导音形义,提高课堂识记能力。〉 学生自主识记
三、师生交流,选择学习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轻声自读,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树多成海)(2)、引导学生说省略号还能指什么?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1)、齐读,学生交流学习收获。(2)、学生质疑:“为什么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是花园,是宝库?
四、学习小结:通过读课文,同学们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兴安岭的概貌,(1)请您说说小兴安岭是怎样的?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春景图”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写法。(1)、这段话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景物?(2)、认真再读段落,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3)、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合作解疑。(4)、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三、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自读二、三、四自然段。
2、小组合作,完成下表。研究问题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花园,是宝库? 研究小组
四季 景物 特点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生机勃勃 夏
秋
冬
研究
(1)请小组的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个季节展开讨论与质疑,形成一致意见。(2)、小组汇报学习收获(3)引导学生归纳,你发现表中的景物哪些是写景美,哪些是写物宝。〈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
(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读并能读给同学听,感受语句的优美。(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特点介绍给同学,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或想象。
五、分层导学,运用问题,拓展实践 第一层次:我学懂了
1、指名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让你动感情?请读给你的朋友听听。〈让学生体会语句的优美〉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层次:我会说
1、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的一种景物,说出它的特点。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抽枝动物活动 夏树木葱茏雾气笼罩 秋秋风吹来落叶飞舞 冬北风刮来动物过冬 20 东方之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仿造课文第4段的写法,练习说(或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积累文中的好词。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历史、回归、现在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东方之珠》,学生听或轻轻拍手哼唱。)
1、伴随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东方之珠指哪里?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香港贸易清澈海豚闪耀 粤菜佳肴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一应俱全亚太地区
(粤菜:广东风味的菜。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霓虹灯:彩色的灯。闪耀:闪烁。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学习第1段
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四)、学习2―5段
1、整体感知:
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板书:市场 美食 海洋公园 夜景)
课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样具体地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呢?
2、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市场①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 ②课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其余同学补充。
③这么繁华的万国市场,你能够通过读课文来展现吗?指名朗读。美食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我们再去看看香港的美食。
①默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 ②交流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③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怪不得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香港不但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香港旅游的人都要到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去看看。
海洋公园①现在我们就去看看海洋公园里海狮的表演。(课件播放)海狮的表演怎样?(精彩、有趣、可爱„„)
②看看课文第四段中,用了哪个词来概括海狮的表演?(出色)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豚海狮出色的表演呢?(课件演示,你从“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体会出什么?)读出你的体会。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品尝了香港的美食,观看了香港海洋公园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香港夜晚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夜景 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香港的夜景。(课件播放)
②夜景美,文章更美,让我们一起通过美美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记在脑子里。
7、学了课文优美的文字,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说(猜猜我会说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你们没把我的感情读出来,想想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香港的热爱。)
(五)、总结、扩展交流
1、回顾课文内容,用“香港________,我多想________。”的句式说说你此刻的感受,最好用上今天学了的优美词句。
2、课前,你还了解了香港的什么?
3、老师收集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课件。板书:
东方之珠(美丽、繁华)
市场
美食
海洋公园
夜景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
①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②小黑板,词语卡片。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第四课时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A案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19《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四、教具: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的引入。
你也许观赏过大海,游览过公园,却没想到在我们河北省赵县的河上还有一座建造独特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观赏这座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
(一)出示挂图,借助配乐范读课文。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指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四)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带词,指生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读写写课后3题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一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句、段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出示投影)
问:①“创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一个创举?(提示:赵州桥建造700年后,在法国太克河上有人造过类似的石拱桥,早已倒塌了)
②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
③指生读一读这部分课文,看谁读得最准确。
2、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出示投影)
问:①坚固、美观各是什么意思?
②哪些语句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谁读一读?
③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谁再读一读?
④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像活的一样。(出示投影)
①理解“缠绕”、“抵”、“回首遥望”的意思。
②指生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③照样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说一句话。
4、讨论: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学生再读课文,举几处用词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课堂小结:(思想教育)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勇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三课时
(一)学生轻声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的问题。
(二)1、学生试着复述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听写生字、词语。
(三)作业:观察一处有特色的建筑物,用一段话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细读课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泛读课文,回顾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而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言。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用文字投影片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
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二.环节设计
(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 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1.学生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上,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中华文化真叫绝!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
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