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6:1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第一篇: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关键词:按照一定计划、操作建构材料、型式或结构 特点:

1、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2、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待和愿望,揭露幼儿鲜活的内心世界。

种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

类型:

我们的建构游戏来源于建构区角活动,这是我们建构游戏的主要观念。幼儿自主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先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及按兴趣生成的搭建情况,然后有目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基本搭建技能的探索与学习,形成单元式的建构游戏。幼儿在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游戏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到与同伴合作、商量并设计搭建图纸、添加辅助材料形成主题式的建构。这就是我们开展建构幼儿的基本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游戏场所地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建构区域或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在专门的建构游戏室开展。例如:大班《美好家园》,教师观察幼儿在建构区合作搭建房子,于是引导幼儿说说搭房子的方法,学习技能,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房子建在哪里?房子周围有哪些设施?鼓励幼儿搭建一座小区,形成主题搭建。这就是由区角单元搭建——主题搭建。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2、主题建构:主题建构适合在中、大班开展。

建构游戏的技能目标:

一、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1、堆高、平铺和重复 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铺”。对于一些幼儿而言,“堆高”要比“平铺”,即把积木一块紧挨着一块放置成一个横排更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平面,二堆高有一定的空间感,装我稍慢些。逐渐,叠高和堆高会结合在一起用以建构。

2、围合

“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的包围在里面。“围合”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

3、加宽

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如:幼儿用一块块积木平铺拼搭了一条马路,(宽度只有两条积木宽的和)后又感觉马路太窄,于是便用该积木在两旁平铺扩宽。

4、延长

二、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搭建“小桥”或为房子加盖“房顶”往往需要“架空”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架空”的技能需要经历一个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在反复试误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插接、镶嵌

“插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块积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块积木中,使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镶嵌”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幼儿一旦能够觉察到积木可以作为“建构材料”用以建构,而且可以按一定的反方式排放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探索多种建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例如,首先把一块一块的长积木“平铺”构成

一辆“火车”,然后在每一块长积木上放上一块长积木和短积木的“堆垒”就构成了这一建构模式的基本元素。或者在一块红积木之后接着放两块黄积木,然后重复这种组合。“红-黄-黄”就构成了一种颜色模式。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构物命名的倾向。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所要建构的建构物的名字,表明幼儿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6、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利用这些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7、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的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游戏材料准备

游戏材料准备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所需的、丰富的游戏材料。

教师在充分利用本园现有的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游戏特点。

1、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是以的建构材料。

2、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绳线、不规则较精细的积木、积塑、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金属配件等都是孩子们首选、且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快乐游戏

建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提高建构技能。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侧重点 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建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建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建构材料,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为主,逐渐明确建构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并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建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建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应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二)游戏基本环节

1、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即可一组搭建一种物体,也可以每组搭建一个小主题建筑。如;修建一条街道,即可一组负责修建天桥,一组负责街道旁的楼房及商铺,也可以两组各在自己挑选的搭建场所各自建构一条街道。

小班幼儿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一起协商。中大班幼儿自主分工游戏。

2、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能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要知道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从小培养幼儿这种素养,将对他们做事做人终身受用。

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3、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幼儿根据搭建场所的位置、布局及大小,确定用什么材料搭建合适,然后各自按商量的要求到游戏材料放置区选择、采集建构材料。

4、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幼儿按照小组分工,根据图纸的方案搭建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小班若有图纸,教师要帮助幼儿看懂。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伴求助。

5、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游戏常规

1、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一些幼儿也许不主动去建构游戏区,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吸引幼儿对建构区活动的注意。例如,坐在建构区里和幼儿一起搭建、为幼儿提出建议、把独特的建构物介绍给其他的幼儿等等。教师的关注本身对于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一步帮助幼儿进入建构游戏区域的常规十分重要。

2、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材料轻拿轻放,剩余材料及时归还)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

应该在距材料摆放处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材料 积木(尤其是大型空心积木)不能搭得过高以免倒塌下来压着人。不能乱扔建构材料,不能相互丢掷,不能踩着材料走。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比别人允许。

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不能遵守游戏规则,下次就不能玩游戏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幼儿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这些游戏规则,应当分期分批地出现及要求。

3、引导幼儿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间上做到提前告知;

对于幼儿来说,从处于专注的游戏状态到结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驾驶要尊重幼儿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幼儿过渡。可采取

提前告知(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结束了)

大班可用沙漏控制时间(游戏前与幼儿达成共识)计时器像之前(3——5钟)

时钟(当钟上的大手走到4的时候)一段幼儿熟悉的音乐停止前。

4、建构材料的收拾和整理

通过收拾、整理建构材料,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养成对于环境的责任感;而且也可以获得其他各种有益的经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一环节。

5、审慎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幼儿会强烈要求保留某建构物,教师应当审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因为今天没搭完,明天想接着搭下去。向围绕建构物进一步开展象征性游戏。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构物保留下来。

若是前两种情况,教师可想办法保留,第三种情况可用相机照一张照片或建议他把就自己的建构物画下来,这些做法都可以传达成人对他们游戏成果的尊重和欣赏。

第二篇:幼儿园游戏论文: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使探讨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成为研究的重要主旨所在。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多元化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特别指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所有这些都为幼儿园游戏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我们在《规程》及董旭花教授的多元游戏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园四园一体、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在各个分园之间有效引入了合作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桌面游戏展新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入园环节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比较分散,集中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还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比较安静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更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在这两个环节当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不愿离开幼儿园。因此,桌面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相互观摩、桌面游戏比赛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桌面游戏,集中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丰富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集中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智慧。广大教师在充分收集有关桌面游戏的相关资料后,对已有的游戏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实用性,是老师们设计桌面游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能够反复引发幼儿兴趣的。为此,广大教师在桌面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性为核心,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最终使游戏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增强其自理能力的锻炼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系纽扣游戏;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大、喜欢竞争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用光盘制作脸谱、数学棋、纸浆工艺制作等。所有这些桌面游戏的设计和制作都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二、区域游戏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不仅如此,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放宽时间,拓展区域,开放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

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活动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幼儿能够得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也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后,“美工区”又成了“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除了空间上的拓宽,在时间上我们也一改一成不变的时间安排为灵活多变的自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时间、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注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主要应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小班孩子玩“钓新年礼物”,中班玩“走迷宫”,大班玩“快乐足球赛”、“小小交通警”。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用“对称”方法剪图形,由于幼儿对“对称折纸”的探索与理解不同,有的只能剪出一对小鱼,而有的却能剪出两对、四对。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

3、活动中加强教师的合作性、引导性,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探索活动还不能够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来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继续玩下去。例如:“区域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们对拼图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参与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情感支持是实现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生活、游戏互渗透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知识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更感轻松。例如,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搬过来搬过去,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玩得很开心,也很投入。不仅如此,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老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裤管就是山洞,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

四、游戏、教学两相融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传统的教法是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一位老师却让孩子通过玩“抢椅子”的游戏,在每一次孩子数量和椅子数量差1的不断变化中使他们明白了“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的关系。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游戏如阵阵花香,深深地渗透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6,237。

[2]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52。

第三篇:关于幼儿园区域实施与指导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与指导的思考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比起中规中矩的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指南》中有关“去小学化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街道辖区内70多间托幼机构,在区教育局及教研发展中心的一路引领下,从环境创设到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在推进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但随着区域活动逐渐深入的开展,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比如,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差距非常大,省一级和直属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较高、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设备设施投入力度较大,因此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凸显一定的成效,成为我们所在区域甚至是佛山地区的窗口单位,然而大部分幼儿园实施开展的效果并不明显或基本形同虚设,从此次环境创设成果展评的上送作品来看,很多老师对于的区域活动的开展还停留在表面印象,甚至一些主导教育教学的骨干、领导对于环创、材料、实施、策略等思路都不是非常清晰,导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无法深入细致的开展。

再比如,根据我街道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许多幼儿园在场地、空间上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原有的办园条件宽松,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一部分幼儿园的班级面积和走廊、公共区域等均不能达到现有办园标准,再强调常规区域的建设与实施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除此之外,就各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教育教学工作视导的情况来看,幼儿园现有的主题活动开展的方向范围非常之广,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在以往整合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完成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甚至还有许多规范化、区一级幼儿园还停留在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组织与实施,这对深入开展区域小组活动形成了非常大的跨越难点:一日在园时间就这么多,如何在合理安排集体活动、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区域活动?也有部分幼儿园在思考并实践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但值得深思的是:如何科学的规划并保障集体活动和区域小组游戏时间?如何把区域活动这一形式有效地与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在深入实施区域游戏活动的同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最后,怎样的环境创设才是合理的,能使幼儿积极地与之发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都是老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区及街道各级大力推进下,我们街道辖区内的幼儿园不断地参与各项的学习与培训,并且通过全员参与层层选送的形式大范围开展班级环境创设及区域材料投放的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活动形式的提升目的,但随着观念的不断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践,作为幼儿园教育管理优质发展的引领者中心教研组来说,我们从开始只注意开辟区域活动区,把眼光仅仅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我们更加要深深认识到:区域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凭借这一形式而进行的实施形式与活动总目标、区域创设与实际办园水平(硬件、特色)、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引导者(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发生在其中的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在适应幼儿园现有状况、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有效地利用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和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的同时,我认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探索区域组织与管理中,区域环境创设的因地制宜上、主题背景下学习性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上、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研讨与实践上、以及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指导方法,以达到实实在在的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深入实施、提升幼儿个性化全面发展的管理与教育目标。

带着这些问题,结合我关注的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次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1、层次化、主题化、研讨化的形式开展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 在政府加大重视和扶持力度的这个时期,特别是我街道处在区政府行政区所在地的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拥有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区级和街道的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的局面,并且能够合理地、有针对性的面对骨干教师、新教师、保育教师等不同的岗位人群输入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但正如同那段富有哲理的文字所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接下来的教师专业提升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更多的“输出”机会,让老师们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正在努力的工作历程表达出来,特别是针对各幼儿园的业务主管和骨干教师的开展主题式专业提升,加大研讨力度加大教研活动组织与实施,通过组织沙龙、研讨、辩论等活动让幼儿园的业务骨干们能够率先理清思路并善于表达,有句话说的好“话不说不明理不辩”,在辩论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中,让教学组织管理的困惑得到解决、概念得到清晰、策略得到肯定

2、把握因地制宜、灵活机智的原则进行活动区的构建与指导 通过这样一次从学习到实践、从理论到操作的区域环境建设历程,大部分的老师们都已经初步明白了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向,清楚了投放材料的必须数量和必要因素,但因为场地、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按照现有规范的每班5个区域的设置与安排,有些办园时间久的园所可能并不能达到全园各班整体同时启动实施的目的,因此,下一阶段可以考虑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活动区场地:比如,1)、部分场地空间不足的园所可以考虑建设流动式区域活动,即巧妙的利用一些班级活动室的墙面、角落或走廊公区的一侧创设固定的活动区墙面环境,完善平面的规则与提示,但所有的材料可以收放在一个专用的收纳箱里,根据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的交替进行展开游戏;2)、根据部分园所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的因素,还可以考虑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本班教师的擅长领域创设1--2个固定区域,然后实现资源共享,3).区域环境的创设与实施一定要认真强调年龄特点带给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就例如:小班级是否可以娃娃家、游戏角等直观、体验的区域为主?而不用强调一定要有语言区、美工区?大班级是否可以根据有效衔接的发展进程去开拓一个个引导因而迈进“小学大门”的特色区域?而不是清一色的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

3、正确理解区域活动的意义--为幼儿的整体素质提升作补充、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机会 首先我认为,区域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是主题教育,还是班级常规教学,区域都是作为一种补充一种完善存在于班级的教学活动中。基于当前幼儿园的实际状况,一直以来都持续坚持着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事实也证明,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对于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建立、师幼幼幼的互动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参考家长的实际期望值来看,幼儿园并不能一下子摈弃集体教学活动而完全以区域小组游戏活动开组织实施。那么,探讨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实施就非常有必要深入下去,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计划于实施就要作为一个重点的目标进行探讨与学习了。首先,主题活动开始计划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活动领域去设定活动形式:音乐活动一定是要在集体活动完成的,数学活动也要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讲解,但一些简单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与操作,就可以投放到区域里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去完成;语言故事活动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完成,但儿歌或者古诗、绕口令等就可以在在阅读区的一角进行环境中的引导,区域中的指导;

其次,建立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流程及规则,学习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活动,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简单说来,就是主题活动中某一些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完成的探索与实践,并且是在老师有目的有指向性的投放材料,并通过环境、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参与学习与探索的活动,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幼儿园活动。但还有一个重点要落在教师的观察和小组指导的作用上,因此,提前确定主题活动中的活动形式、提前做好环境和材料的引导、过程中注意观察正确,吸引到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本周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机会,这样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计划做好、观察到位,学习性区域活动可以成为幼儿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在与具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提高主题活动实施与开展的实效性。

4、以低结构为主、循环使用的思路转变区域材料投放观 一些老师认为幼儿园买的材料就是好的;园长管理者认为只有教室制作的材料才是最符合幼儿需求的;有的主题下的区域活动区里看不见跟主题有关联的任何材料,还有的完全根据主题每月的更新而全部更新,老师们工作量加重,孩子们的探索无法持久的延续,因此,我建议各个区域里投放的材料尽量是低结构的、分层次的投放,并且能够实现在班级区域之间的循环交流,使得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极致;材料的品种和数量可以参考材料投放标准进行基础建设,然后根据每月主题活动逐一开展,根据每一周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实施与探索逐渐增加,既能够满足幼儿日常的区域活动和主题下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又能减少老师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总之,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作,借着街道政府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工作的这股春风,我们整个街道的幼儿园也在中心教研组的引领下,在政府扶持奖励资金购买适当的区域游戏材料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正式拉开了区域活动有效实施的探索与实践历程,相信未来的一天,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我们桂城独具特色的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创新之路!

第四篇:《幼儿园游戏的研究与指导》区域游戏建构游戏

《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建构游戏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除了生活活动以外,占据时间最多、空间最大、物质材料最丰富的就是区域游戏了。按照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区域游戏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六大类。各类游戏在内容上又有所细分,全面勾勒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系统结构。什么是建构游戏?

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是指在幼儿园建构区域进行的,利用各种不同的玩具建构材料等通过与建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塑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叫做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分为积木搭建类、积塑插接类、自然物(沙水、雪、土)雕塑类三种类型。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

第一节目标、材料与环境创设

一、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的定义

利用拼接、垒高、砌接等方法把材料连接起来,表现建筑物体的玩法是搭建类游戏。

二、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搭建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空间、运动智能和小肌肉的协调性,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细化为以下目标:

1、喜欢玩积木或参与积木区游戏,兴趣持久,情绪愉快。

2、搬运与使用积木,制作与使用建筑辅材,发展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3、感知积木的数、形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建构过程中能恰当使用。

4、感知搭建物内部与外部和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对称关系。

5、在搭建过程中获得空间感和方位感。

6、综合运用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富有创造性地搭建。

7、感知搭建物在搭建整体中的方位与布局。

8、通过主体搭建和背景装饰表达对周围事物美的认识与感受。

9、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10、能协商制定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11、游戏逐渐体现出计划、分工与合作。

12、能相互交流个人经验,丰富搭建内容和题材。

13、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搭建成果,表述清楚。

14、学会按类别收拾整理玩具物品。

三、积木区的环境创设

积木区的环境创设要体现出搭积木的游戏氛围,使孩子们来到这里就能产生搭积木的联想,激发想要动手搭积木的游戏冲动,为了引发幼儿搭积木的行为,环境的创设还要考虑空间的整体性,注意:上部与下部一致,墙面与地面一致,背景与前景一致。

四、积木区的活动材料

积木与自制积木是搭建积木的主要材料,应该由幼儿园提供,玩具和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年龄班的孩子玩的积木与材料在品种上、难易程度上应有所区别,辅助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玩积木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辅助材料主要有教师提供。中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可由幼儿从家里带。

大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五、幼儿常见行为表现及问题

1、对搭积木有很大兴趣,能主动参加积木区活动。

2、有搭建积木的经验,喜欢使用常见材料进行建构。

3、搭建目的不甚明确,容易附和他人。

4、搭建比较模式化并爱模仿他人的构建,所搭建筑物没有明显特征。

5、能根据环境气氛和辅助材料的提供进行主题建构,但建构计划比较简单。

6、在搭建过程中有一定的想象力,并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7、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但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容易为规则问题告状。

8、喜欢让别人欣赏自己的作品,并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

9、搭建完毕后场地常有散乱积木。

10、收拾积木时总是先推倒再整理,推倒时还发出快乐的喊声。

11、对搭建物体的结构交待不清楚。

六、教师的指导策略

1、创设与积木数量匹配的活动空间,提供有利于数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积木和有利于思维发展的异型积木与建构板材。

2、创设有建构氛围的活动区,提供符合兴趣和游戏发展需要的建构辅材,如建筑图例、交通标志、树、房子、动物、人物、汽车模型等。

3、创设有主题氛围的活动区,提供有助于表达主题的辅助材料,并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筑物特征问题。

4、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丰富生活经验。如带幼儿观察周围建筑物和图片、照片,讨论其造型和结构方面的特点,使其知道建筑物有塔楼、板楼、平房等基本样式,房顶有梯形、三角形、平面等基本形状,建筑群有整齐划一或高低错落等分布特点。

5、建议家长带孩子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建筑,并有目的的收集一些资料供孩子参考。

6、帮助幼儿养成制定搭建计划和分工合作的习惯,并经常对其计划提供一些启发性意见。

7、在幼儿搭建工程中,及时说出自己对所搭建筑物的理解,使幼儿能够通过别人的看法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8、适时参与幼儿的搭建活动,并根据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号召共同解决。如搭建物特征问题,道路畅通问题,建筑群分布合理问题等。

9、帮助幼儿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游戏规则,使自己解决游戏冲突。

10、保留搭建作品一定时间,使幼儿之间有自由观摩交流的机会。

11、发现有讨论价值的搭建作品组织幼儿集体讲评,促使幼儿之间互相学习。

12、鼓励建筑师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建筑成果,发展语言和思维。

13、引导幼儿把积木和材料合理分类,用适宜的方法收放积木。小班的搭建活动

一、目标

1、初步感知搭建材料的属性,发展知觉、触摸觉和空间感。

2、学会基本的搭建技能(简单的垒高、围拢、延长、盖顶等),训练小肌肉的灵活性。

3、根据造型需要选择合适的积木与材料,发展比较和对应的思维能力。

4、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初步的交流,发展亲社会情感。

二、环境与材料

为小班幼儿提供的积木应该是色彩鲜艳的彩色积木(空心、泡沫、自制混合积木),彩色积木能促进幼儿感知颜色;标准积木能让幼儿在搭建时感知积木的硬度、大小、轻重等物理属性;体会形状比例、薄厚等数学概念;还能发展视觉、触摸觉、方位知觉。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等;

6、资料:搭建图例。搭建区的积木与材料对于初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要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孩子们想用多种感官观察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来探究、了解这些积木可以怎样玩? 小班布置环境时,要考虑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小班初期可在游戏区域的墙壁上或玩具柜上贴一些简单的图例,以给幼儿明显的、简单易懂的提示,也可提供一些简单的搭建图例手册(图书、照片、卡片)。在幼儿有了一定的搭建基础后,教师可将其搭建成果画成图画或拍成照片放大布置在建构区环境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并给幼儿更加直观地引导。在建构区的玩具柜上及小筐上,也可以贴上一些小标记,以助于幼儿有了一定的主题意识后,布置主题背景。

三、幼儿特点

小班幼儿是把积木当作搭建成品来用的,即:一块积木就是一面墙、就是一扇窗、就是一扇门,或者就是整个房梁,一开始,他们可能是随意摆弄,到后来在搭各种“家”等过程中,就可能意识到有的积木长短不合适,于是就开始尝试有目的的选择积木。幼儿在这种搭积木的过程中出现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就是儿童思维对应能力和比较能力发展的反应。

四、教师的指导

摆弄积木的过程也是幼儿对积木的探究过程,在游戏初期,小班幼儿也许会用手仍、会敲敲打打、会无意识的堆积,反反复复的重复各种动作,建立对积木的感性经验。但是,当幼儿的新鲜感过去了,这种探究活动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这时,老师的介入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了。老师可以坐在幼儿中间,以游戏伙伴的形式参与搭建积木。可以边搭边表达,用自己的兴趣感染幼儿,用自己的动作示范给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从模仿中获得基本的搭建技能。让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与伙伴在一起玩的快乐,他们在一起时,也开始关注到其他小朋友的动作和行为,于是,相互之间受到启发,还会产生相互间的初步交流,获得了亲社会情感的发展。中班的搭建活动

一、目标

1、综合运用基本技能(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盖顶等),提高搭建水平。

2、探究更复杂的搭建主材,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3、运用辅材使搭建作品形象鲜明、主题突出。

4、体会和掌握数、形、比较、对称等数学概念。

5、运用语言与伙伴沟通合作,发展社会交往技能。

二、环境材料

为中班幼儿提供的积木应该增加数量和使用难度(彩色空心积木、本色实心积木、塑胶积木、软体积木、自制混合积木等),使积木只能成为半成品材料,需要在搭建过程中组合使用,搭建材料难度的增加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分解组合能力的发展。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地板块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辅材):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箱等;

6、资料:搭建图例。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搭建基础,游戏区面积要大,有扩展余地,可以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建筑物彩图或立体图示供幼儿参考。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幼儿保留典型的搭建成果,可以绘成图画,在装订成作品集。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把幼儿的搭建作品拍成照片,整理成资料册,在平行班中进行交流。教师还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共同收集寻找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资料(照片、画片、挂图等),使环境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利于开阔幼儿的游戏思路。

三、幼儿特点 中班幼儿的搭建技能已经比较熟练,认知水平和空间知觉能力也有了一定水平的发展,这样,他们对搭建作品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形象更高大,更复杂,在幼儿搭建作品中体现了垒高、围高、增宽、盖顶等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他们能够有意识的商量搭建主题,并共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搭建,但是,在分工和搭建过程中,由于交往水平和合作能力的局限,中班幼儿有时会出现意见分歧,影响游戏的开展。

四、教师的指导

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搭建图例和成果照片,帮助他们获得直观学习和参考借鉴。提供辅助材料,因为,在搭建游戏中使用更多的辅助材料,不仅可以突出作品形象,使作品更加鲜明,更易于被人理解,还有助于提高搭建本身的目的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特征把握越来越准确。幼儿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各样的积木和材料进行比较,选择出大小、形状、数量合适的积木,并尝试搭法的合理和对称。这样的过程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是极有好处的,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比较的方法,让他们用目测、或测量的方法来选择恰当的材料。另外,也可以有意识的让幼儿欣赏有对称特点搭法的图片,或运用示范的方法,让幼儿直接理解什么是对称。

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他们能够有意识的商量搭建主题,并共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搭建,但是,在分工和搭建过程中,由于交往水平和合作能力的局限,中班幼儿有时会出现意见分歧,影响游戏的开展,这是,教师启发性的帮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指导的重点可以放到帮助幼儿有层次的完整表述的意见上,也可以放在帮助引导幼儿学会解决交往意见的分歧上。大班的搭建活动

一、目标

1、运用基本材料进行比较精细的搭建。

2、扩展主材与辅材(综合运用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盖顶等基本技能,进行灵活的创造性搭建),发展有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计划较大的建构题材,发展空间布局的能力。

4、兴趣与优势互补,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环境材料

为大班幼儿提供的积木是造型简单、块数多的纯积木,它类似于实际生活中的建筑材料,使搭积木的过程更贴近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建筑问题。随着幼儿搭建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大班幼儿细致的建构能力逐步增强,对游戏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满足只限于房屋外面的结构,而对其内部结构发生极大兴趣,产生了对房屋内部格局和户型设计的愿望。因此,象有机玻璃板、废旧物制作的小家具等这些特殊材料应随着游戏的需要及时补充到区域中。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地板块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等辅材: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箱等;

6、资料:搭建图例。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搭建水平,在环境布置上可以出示一些较为复杂的立体图示,以帮助幼儿提升对搭建水平的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幼儿保留有价值的搭建成果,以供他们在相互学习交流时使用。收集作品的形式可以鼓励幼儿思考决定,以幼儿完成为主,教师辅助(例如幼儿设计制作图册,教师帮助完成文字记录)。幼儿的作品也是他们人生发展的记录,可以做为幼儿发展评价的依据,也可以让家长留念。在大班建构区环境创设中,应特别注重幼儿的意见和创设活动中的参考性。结合主题设计环境是调动幼儿潜能的有效方法。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搭建图示,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图片、照片、图书资料等。这样使环境对幼儿的指导更加直观,也更加适应幼儿的不同兴趣和在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还可以拓宽幼儿的创作思路。

三、幼儿特点

大班幼儿在搭建活动中已经能够考虑到建筑物的布局了,他们通过交流意见,研究建筑物整体与布局的关系,思考建筑群体的大小比例,即前后位置的合理性,并学会了参照全景建筑图,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大班积木区的游戏特点是分工合作,幼儿依据各自的兴趣、性格特点和技能水平分配角色和任务,其中,小领袖式的人物非常了解小伙伴的特点,能够帮助大家协调分工,使优势得到互补,让每个人在设计、布局、搭建、装饰、介绍等不同环节中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四、教师的指导

大班的幼儿不再需要“情境的支持”,他们需要的是满足创造的需求。幼儿关注自己的兴趣所在,对建构的具体内容及细节产生了强烈兴趣。老师更多的是要注重适宜的材料的提供。(如能看到里面的做房顶用的有机玻璃板)第二章积塑插接类建构游戏 第一节目标、材料与环境创设

一、积塑插接类建构游戏的定义

运用插接、嵌接、叠接、扣接、齿轮接、组装接等方法,把建构玩具材料连接起来,表现建筑物体的方法是插接类游戏。

二、积塑插接类建构游戏的目标

玩插接类游戏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空间、运动、和小肌肉力量与协调性,并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1、喜欢玩插塑或参与插塑区游戏,兴趣持久,情绪愉快。

2、使用插塑材料拼插作品,发展手指的力量与灵活性。

3、感知插塑的数、形和连接方式,在插接过程中体会运用。

4、感知插接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关系。

5、在插接过程中获得空间感。

6、有目的的选择插接材料,尝试在生活经验和插接材料之间建立联系。

7、综合运用各种插接材料表现创作题材,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

8、在插接过程中发现事物美的规律。

9、游戏逐渐体现出主题与分工,体现出与其它区域游戏的合作。

10、能相互交流个人经验,丰富插接内容和题材。

11、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插接成果,表述清楚。

12、学会按类别收拾整理玩具。

三、积塑区的环境创设

插塑区的环境创设要充分体现出建构游戏活动的氛围,使幼儿来到这里就产生出插建活动的联想,引发出表现的冲动,插塑区要给幼儿提供出插和玩的地方,提供展现插接成果的地方。

四、积塑区的活动材料

插塑和木工材料是插建游戏的主要材料,主要由幼儿园提供。玩具和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各年龄班提供的玩具和材料应有所区别,辅助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如胶质的小动物)

小班幼儿的辅助材料主要有教师提供。中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可由幼儿从家里带。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大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五、幼儿常见行为表现及问题

1、对小型建构充满浓厚的兴趣,百玩不厌。

2、具备一定的拼插能力,但是拼插形象单一。

3、手部肌肉发展尚不健全,手眼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活性均较差。

4、喜欢参看图片、模型进行拼插,独立建构的目的性差。

5、掌握了运用多种材料插接的方法,但不能合理运用辅助材料。

6、能够运用插塑围拢、插高、延长,但缺少镂空、盖顶的经验。

7、有合作意识,愿意为同一题材、为主题需要而插接,但合作过程中自控能力较差。

8、插接过程中有交流意识,但不能充分的表达。

9、能够分类整理玩具。

六、教师的指导策略

1、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如提供图例、玩具、插接作品等。

2、提供操作小型建构材料的良好条件,如创设独立的插塑区。

3、介绍新玩具,鼓励幼儿了解插接的基本方法,探索适宜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

4、鼓励幼儿为其他区域进行建构成品的提供,体验成功感。如为手机店插手机、为娃娃家插用具、为积木区插汽车、为商店插小商品等。

5、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主题式创作。如:利用材料表现公园的场景,表现马路上的热闹场面等。

6、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材料之间的关系,并有目的的进行玩具材料的选择。

7、建议家长与孩子一同玩游戏。

8、制作插接范例,启发幼儿的思维并引导产生联想。

9、收集整理幼儿的拼插作品供观察了解。如开展家园拼插比赛并把作品拍成照片制作成册。

10、鼓励幼儿按图插和创造插。

11、提供机会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插作品。

12、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和收集制作辅助材料。

13、参与游戏,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适时适度给予帮助和指导。

14、用欣赏的态度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评价自己的作品。

15、有计划地补充和更换能吸引幼儿插接兴趣和能力发展的新材料。第二节小班的插接活动

一、目标

1、感知插接材料的物理属性和插接方法。

2、插出物体的简单造型,发展空间知觉和思维能力。

3、欣赏和玩自己的插接作品,发展游戏兴趣与自信。

4、关注伙伴的插接活动,发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与材料

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插接材料体积要比较大,插法简单容易,以适应他们小肌肉发展不太灵活的年龄特点。大块的插塑也容易使幼儿有成功感。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等;

6、搭建图例。

三、幼儿特点与教师的指导

小班幼儿的空间思维和造型能力比较薄弱,在对游戏材料熟悉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延长、围拢等简单的基本技能,插出物体的简单造型。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是缺乏明确的插接目的,兴趣重在对动作的重复,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情景和实物照片引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增强幼儿的目的性。

小班幼儿对自己插出的作品非常喜欢,有着很大的成功感,并把自己的作品当成了玩具,在这种为自己制作玩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阶段,但在活动中容易受到伙伴的影响,喜欢模仿其他幼儿的活动,模仿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这种互相模仿、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中班的插接活动

一、目标

1、探究较为复杂的插接材料,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2、插出较为复杂的造型,发展空间知觉和组合思维的能力。

3、运用插接材料的造型特点与连接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

4、展示作品并与同伴交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环境材料

为中班幼儿提供的插接材料要比小班品种多,个体小,以适应中班幼儿思维能力和小肌肉发展的需要。

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等;

6、搭建图例。

三、幼儿特点和教师的指导

随着幼儿空间思维和组合思维的发展,幼儿已能够运用多种插接方法相互组合,拼插出比较复杂的形象。

为了扩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培养幼儿对图的理解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应有目的的投放各种图例,在这种不断的培养中,幼儿创造能力很快得到了提高。不同插接材料的造型特点与连接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特定主题合理运用插接材料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抓住事物的造型特点,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促进想象与创造。

插塑区的作品展示空间,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幼儿的创作思维更加活跃,更有效的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大班的插接活动

一、目标

1、探究更复杂巧妙的插接方法,发展思考与动手能力。

2、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表现规模大的插接题材,发展构思能力和想象力。

4、将插接活动与其他区域游戏相结合。

二、环境材料

为大班幼儿提供的插接材料个体小、数量多,体现出插接材料的特点,也更能适应幼儿表达精细事物的需要,单纯一种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大班幼儿造型的需要了。他们非常了解每种材料的造型及连接的特点,因此,会按照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多种材料巧妙结合,进行复杂的造型,从而更加丰富的表现事物。

辅助材料:

1、地面:地板(木制、人造革)、地毯等;

2、箱:积木筐、积木柜等;

3、模型玩具:人物、动物、植物、食品、车辆、房屋等;

4、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废旧物品:易拉罐等;

6、搭建图例。

三、幼儿特点和教师的指导

随着大班幼儿的造型能力及认知水平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插接单一的形象了,而是更关注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情节的发展,在大规模的插接活动中,幼儿能够大胆的构思和想象,以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搭建作品。大班的各游戏区域之间相互开放,联合性逐渐加强,经常体现为幼儿在共同的主题下合作与分工,因此,插塑区往往成为集体任务的组成部分,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有目的的插接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游戏愿望,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伙伴间形成了优势互补,不仅每一名幼儿能较好的体现自身价值,还发展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第三章自然物类建构游戏 第一节目标、材料与环境创设

一、自然物类建构游戏的定义

运用沙水、冰雪等自然材料表现建筑物体的玩法是自然物类游戏。

二、自然物类建构游戏的目标

1、快乐地参加玩沙玩水活动,并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探究和感知干沙的明显特征,体会干沙的流动性

3、探究和感知湿沙的明显特征,体会湿沙是可以用来建构的

4、通过造型游戏,探究沙水的比例。

5、探究和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明显特征

6、通过造型游戏,发展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

7、使用工具,发展手的灵活性,并掌握基本的玩沙技能

8、玩有题材的游戏,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9、喜欢在小组中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活动的过程,培养合作能力。

1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保持环境整洁。

11、收拾整理玩具物品。

三、沙水区的环境创设

沙水区的环境创设要考虑幼儿玩沙和取水的方便,使幼儿可以毫不顾忌的积极探索、自由玩耍。较理想的设备是在户外设置沙池,并考虑为幼儿提供脱放鞋袜的地方,还可以使用沙箱。沙池和沙箱是自然物类游戏的主要材料,主要由幼儿园提供。

四、沙水区的活动材料

玩具和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玩干沙的用具和玩具有大小不同的塑料勺子、铲子、杯子、漏斗、砂轮、空心管子、小桶、筛子、小竹子、木棍、各种模具等。玩湿沙的用具大部分与干沙相同,但不用漏斗、砂轮,更多的是提供各种模具,辅助材料如:纸盒、积木、草、小树枝、车、小动物和人物模型、贝壳等,有助于激发游戏的兴趣性。小班幼儿的辅助材料主要由教师提供。

中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可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

大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和寻找。

五、幼儿常见行为表现及问题

1、喜欢探索沙水的物理属性,发现新事物。

2、喜欢并熟练使用沙水玩具,发现新乐趣。

3、喜欢从小容器向大容器倾倒沙或水。

4、爱模仿生活中感兴趣的制作活动,如生日蛋糕、汉堡等。

5、喜欢在发现的所有空洞和缝隙中灌注,探索空和满。

6、喜欢挖洞、倾泻、倒空、拍打、过筛等动作。

7、喜欢表现象征性情景。

8、能利用沙水玩角色游戏。

9、喜欢玩沙水混合游戏。

10、经常对沙水材料的质地、作品的数量等方面进行探索。

11、尝试合作,喜欢模仿别人的做法。

12、十分珍惜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的指导策略

1、创设玩沙水的环境。如设置沙池、沙箱。

2、提供玩沙的工具,如桶、铲子、勺子、小碗、筛子、漏斗、砂轮、空心管子、各种搅拌的和抹砌的工具,各种模具等,使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

3、提供辅助材料,如石子、贝壳、植物、人物、动物模型及各种自制玩具。

4、创造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5、关注幼儿的作品,并给予激励性评价,为其创造条件与机会与他人交流。

6、家园合作,有目的的丰富幼儿经验,引导在作品中的呈现。

7、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分工合作。

8、鼓励幼儿爱惜沙水材料,注意安全卫生。如讨论“沙土对我们的五官会造成什么危害?”

9、提供游戏所需的围裙、套袖、小拖鞋等。第二节小班的沙水活动

一、目标

感知沙水的物理属性,体会沙水的变化。使用沙水工具,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共享游戏环境和工具,发展亲社会情感。

二、环境与材料

辅助材料:

1、脸盆、毛巾等;

2、模型玩具:人物、动物、植物、车辆、房屋等;

3、废旧物品:小碗、塑料可乐瓶等。

三、幼儿特点与教师的指导

为了让小班幼儿充分感知沙水材料,可以先引导幼儿徒手玩沙,体会干沙和湿沙在手中的特别感受,在幼儿脱去鞋袜去踩沙时,及时提出一些感受性问题让他们去体验和做出回答。如:幼儿抓一把干沙然后放开手指让沙粒从指缝中漏下,用手在干沙中打转,用手指在沙中随意画出图案,都会得到很特别的感受,把湿沙堆成小山,在湿沙中印手印,光着脚在沙子里来回走,都是乐趣无穷的。

在游戏中,教师可提供各种玩具和用具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师也要注意幼儿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互相观察,体会其中的乐趣。中班的沙水活动

一、目标

进一步探究沙水的物理属性,了解沙水的建构特征。积极与伙伴交流探讨,相互启发、分工合作。

二、环境材料

辅助材料:

1、脸盆、毛巾等;

2、辅材:动物、人物、植物、车辆、房屋等模型类玩具等;

3、物品:瓶、罐、碗、盒等。

三、幼儿特点与教师的指导

中班幼儿玩沙应更多地注重开动脑筋,想办法使游戏玩得更丰富、更有趣,教师可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用手指缝漏干沙什么样?湿沙什么样?两者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用干沙能团成冰激凌球吗?通过这些挑战性的、有趣的问题,丰富了游戏内容,促进了幼儿探索、观察能力的发展。

幼儿玩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制定小组计划,互相献计献策,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大班的沙水活动

一、目标

探究多种玩法,发展科学意识与概念。发挥兴趣与特长,实现合作学习。

二、环境材料

辅助材料:

1、水桶、脸盆、毛巾等;

2、主题辅材:动物、人物、植物、车辆、房屋等模型类玩具等;

3、废旧物品:瓶、罐、碗、盒、板等。

三、幼儿特点与教师的指导

游戏中应该让大班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中班基础上,启发、引导、鼓励幼儿开展一些科学小游戏,充分感知沙水的特性。如果提供了一些漏斗、筛子、水车等玩沙的器皿,就应该提出一些关于物体流动或运动、守恒、分类等问题,在幼儿用沙来堆砌时,就应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想表现的题材与内容,并提出如何使沙丘堆得高或使沙滩平展,沙洞怎样挖才结识等探究性问题。

游戏前进行分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游戏过程中的交往、交流有助于幼儿经验的分享,游戏结束时的讲评,不仅能促进小组间的相互了解,还可以使其他幼儿也有机会了解游戏情况,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和兴趣。游戏结束时,提醒幼儿收拾好玩具,并在老师协同下清理好卫生。幼儿积木游戏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1、材料的运用

1.光拿着玩,不会搭

2.对积木形、色有选择,意识不强 3.有意识选用材料,反复尝试

4.迅速选定材料,并能综合运用材料,运用有特色

2、建构的形式

1.简单排列、堆高、铺平2.能架空搭出门

3.能围封建构,造型比较复杂,能命名,但形象不逼真 4.按特定形象逼真建构,运用对称并能装饰

3、主题目的性

1.无目的,无主题

2.目的不明确,易附和他人 3.能确定建构主题,但不稳定 4.主题明确,能坚持并深化开掘

4、情绪专注力

1.注意水平低,情绪呆滞

2.一般情绪状态,注意力易分散 3.情绪良好,注意力较集中 4.情绪积极,专注、持续时间长

5、社会性水平

1.独自搭建 2.平行搭建 3.联合搭建 4.合作搭建

6、常规

1.遵守积木规则 2.爱护玩具

3.能收拾积木,整理动作迅速

7、创造表现力

1.建构主题与造型方式富于创造性

第五篇: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学习心得

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学习心得

很荣幸有这个学习机会可以在10月15日去参加青岛举办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听了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邵乃济老师和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曾琴老师的讲座我感觉获益良多对幼儿的教育以及对幼儿教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上午是邵乃济老师的讲座—在有游戏中研读和推进幼儿发展,邵老师主要从游戏的作用、游戏的材料、英国的幼儿游戏的片段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邵老师重新解读了“教改”中的基本理念:理念确立的要素有4条,人文主义价值观有知识转向对个体的尊重有外在价值转向对内在价值的关注邵老师强调幼儿不是单纯的流水线上的机器。幼儿时不同的个体,我们在教育时应该强调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选择。另外幼儿的成长不等于单纯知识的增长而是等于身心的全部发展。老师不要所有的孩子一般高,一样的优秀,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邵老师着重强调了加德纳的多元治理理论,幼儿时期多元智力倾向开始发展这个时候老师要注重引导。把幼儿的长处发展到极致就等于该幼儿的风格加上特点这也就是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生命成长也就等于当下的生命成长。教师的心态要放平,教育是一天一天累积起来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加上人力资源。另外解放儿童的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培养其自主性,给予幼儿权利,赋予幼儿自主和责任。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两种:自主的本体性游戏,该种游戏主要是促进儿童的自主建构,另外一种是游戏化教学,该种游戏是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

怎么去研读幼儿的游戏,可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走进儿童寻常活动。进行观察观察幼儿游戏的场景,对其研究幼儿这么做的背后意义。另一方面探寻儿童发展的规律大致的对班级的孩子有类别的分析施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原汁原味的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不加任何评价和感情色彩。

下午是曾琴老师的讲座将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我觉得这和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宗旨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曾琴老师基于对成都三幼的游戏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孩子不是容器我们只是往里灌输。教育要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已知的问题还是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游戏是孩子的主动的自愿活动,在游戏中应该让孩子自愿的选择同伴,游戏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曾琴老师特捏强调了用图示理论一种观察解读儿童的新视角。

下载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教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与指导策略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与指导策略 山东省肥城师学校附属小学 乔新民271600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

    建构游戏 幼儿园的房子

    建构游戏 幼儿园的房子 一.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 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幼儿园游戏指导

    幼儿园游戏及指导 一、游戏的定义及分类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通过儿童的......

    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纸盒等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构造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幼儿的建构游戏各有特点,......

    54建构游戏:我们的幼儿园

    总序第54个教案建构游戏:我们的幼儿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了解自己幼儿园的结构,并讨论用什么可以制作幼儿园中大型玩具, 2.初步进行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活动重点 通......

    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实施与开展

    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实施与开展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新陈代谢较旺盛。因此,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书笔记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书笔记 仔细研读了《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的序、概述和目标等内容,使我对建构式课程有了更全面科学的了解。 在“序”中明确指出,从课程内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