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与指导策略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与指导策略
山东省肥城师学校附属小学
乔新民
271600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
1、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是在教室内实施的,要走出教室,走进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空间。这是让学生从身体到心理得到舒缓和解放;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参与。
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的是经验、是经历、是体验。这份经历是难能可贵的。几位同学参加了慰问孤寡老人社会实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说:我们给老人讲故事、剪指甲、推老人散步的过程中,眼泪就含在眼眶里,好感动啊!感动的什么呢?他们是被这种关爱与被关爱的氛围所感染,是被自己的爱心表现所感动,是一种付出爱心的同时也得到幸福典型体验。他们在多次的作文中,写到了这次活动,而且写得很感人。
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通过学生亲力亲为的服务和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让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对社区调查过程中,学生就真正认识了社会。当学生看到卖菜的商贩不在近在咫尺的市场里卖,都占道经营,搞得长山街道路很拥挤,加上放学时人有多,交通安全很成问题。心里很着急,也进行了采访:卖菜的和买菜的都图方便。这时正好执法局的城管来执勤,小商贩们一哄而散,有的去了市场,有的躲进小区。后来他们接着采访了城管人员,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和市场管理条例。这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身边的社会有了一个很现实的认识,学生们也学到了一些法律法规知识。后来,学生们写了倡议书:
致市民的一封信
苹果园社区市场的商户、居民们: 您好。
我们是肥城师范附属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要做社区小主人》——苹果园社区市场调查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我们的知道:苹果园市场是为了方便社区居民购物、商户做生意的便民市场。市场内部设施齐全、地理位臵优越。然而,许多社区居民和商户却不愿意入市交易,以至于长山街两侧的人行道人满为患,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秩序,扰乱了交通。这是违法的。
为了社区的环境,为了道路的畅通无阻,请各商户入市经营,居民入市购物。让我们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秩序的社区环境。
苹果园市场调查小组全体同学
学生在写在发放这份倡议书的同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这次活 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还指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最好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小课题研究就是以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是非常符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的。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选题策略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既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等维度出发选择内容,也可以从服务社区、关爱他人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选择内容。从学生个人来说,可以选择: 我的身体健康么? 零食调查研究 我的生日怎么过? 我的生活习惯 今天我当家 体验残疾人 我来赚一元钱 我的学习文具 调查零花钱的使用 怎样跟同学友好相处 ……
从家庭方面说,可以选择:
小调查:包括自己家在内的5——10户家庭收支情况
购买一件物品,从质量、价格、实用性等方面,谈谈自己消费的感受 自己到市场购买蔬菜等,并亲自择菜、洗菜,为家人作成菜肴
“三八”妇女节,搜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并写出心得体会。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庭环境卫生调查。(房间、洗刷间、厨房、卧室等)家庭如何节约 家庭装修利弊 ……
从学校方面说,可以选择: 教室的布臵我做主 我来设计班标 校园植物研究 校园动物研究 我做校园小交警 我做小老师
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自己动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同学和亲友 学校的变化 举办校园超市 设计学校运动会 ……
从社区方面说,可以选择: 田间劳动体验 走访孤寡老人、敬老院、幼儿园 农民生活方式调查
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管理 社区绿化环境调查 清楚小广告
市场集市之我见 „„
从社会方面说,可以选择:
调查研究: 搜集反映祖国大好河山反映祖国巨大变化的图片、资料等,张贴展览。演讲:祖国,我爱您!
调查街头烧烤、街头食品摊点的卫生状况,写出调查报告
冷饮食品卫生调查(调查、参观附近的冷饮加工点,访问多吃冷饮小朋友的状况,写出调查报告)
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为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为身边的人做好事
白色污染的危害。(塑料袋、生活垃圾袋、)水污染与治理情况调查。(小水渠、小河流、造纸厂排水等)了解空调、电脑、轿车进入家庭的情况。家乡巨变。主要从物质方面去调查研究 当地民俗调查 年文化研究
走访一家厂矿企业,了解某一产品的制作过程 交通安全你我他 ……
以上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因侧重点不同,有的表现为研究性学习成分较多,有的表现为劳动技术成分较多,其实单纯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很少,常常表现为四大领域的互相交融。
选择研究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应根据课程目标与性质并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
2、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根据社区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
3、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4、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校地处苹果园社区,每个班都有很多孩子居住在这里。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苹果园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社区环境日益美化绿化,社区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也曝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社区小市场的占道经营问题、楼道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墙面张贴小广告问题„„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于是,学校选择了《要做社区小主人》这一研究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这一主题即考虑到学生活动场所的便利性,而且又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研究过程中又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是比较恰当的。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开题阶段指导策略 开题阶段的活动实施与教师指导,可以按照分解课题——形成研究小组——制定方案步骤进行。课题开题课一般经过情景再现——问题梳理与追问——研究小组形成——方案设计与完善。情景再现: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有趣。在开题课上,教师应该善于再现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下一步的问题梳理形成研究子课题做好铺垫。情景再现一般的方法有:身临其境法,也就是在活动场所开题。比如,开展《校园植物研究》开题课时,就可以在校园的绿地旁现场上课,再如《要做社区小主人》开题时,我们就可以来到教室外的广场上,鸟瞰苹果园社区,让学生即兴提出研究问题。
问题梳理与追问:学生会在开题课上提出许许多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研究课题涵盖下的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很大很空,有的问题太小太细,有的问题有研究价值,有的问题不成其为问题,怎样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呢?个人认为问题追问是一种有效地梳理方法。
比如:在《我到农村去》开题开上学生提出:我想到农户家里去采访采访。我先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追问。
师:你为什么要去采访?
生:我想了解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师:你想从那几个方面去了解农民伯伯的生活呢?
生: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还想了解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生:听说,农村都建了沼气池,我想看看沼气池,用沼气烧烧水。生:……
经过这样的追问,学生的问题逐渐细化,研究方向逐渐明朗,对于下一步撰写研究方案就很有帮助。
研究小组形成: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研究小组形成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家庭住址离得要进,最好是在同一个小区内。这样便于学生在课下活动。
方案设计与完善:有了以上的铺垫,学生就可以着手撰写研究方案了。其实开题课上的研究方案还很不成熟,只是个初步的计划。需要学生和老师在今后的行动研究中逐步的完善和修正。
在指导学生制定方案时,要逐步培养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们做到指导具体、实在、深入、细致。
一是以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活动子课题。学生在选择了子课题后,老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发表意见时,可说“我认为还可以怎样”、“这里是否能这样”、“你们看是否同意(采纳)我的建议”等话语,切不可由教师“一手策划”甚至“包办代替”,不管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把事先准备好的课题一一抛出,这样既打击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是审视学生预期的活动方法与途径,讨论其可行性。当学生交流时,说可以到网上查找资料,这时,教师就要追问:针对你们活动的子课题,你们需要查找的是哪一方面的资料?当学生设想去某处参观访问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次参观访问的目的,提出可能遇到的困难,共同找出对策。当学生提出要调查或采访某一类人时,教师在让学生明确目的后,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表,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意义。
三是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过程记录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最终要以成果的形式保留下来,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呈现方式记录这些过程及体验。比如:拍摄的照片、活动过程的录象、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编手抄报或电脑小报、制作实物、部分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活动感想的文字记录、漫画、诗歌(小品)的创编等等。但是,也要提示学 生把过程中点滴的体会(成功的或是失败的,高兴的或是难过的、顺利的或是曲折的、兴奋的或是苦恼的)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在汇报交流时,展现真实过程。
四是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一个具体的子课题研究,往往是由搜集信息、资料查询、调查采访、资料汇总整理、成果汇报等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在方案制定的时候,要重视小组成员的分工。一定要根据成员的性格和特长分工为采访员、记录员、拍摄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和汇报员——把一个家中有数码相机且爱好拍照的组员定为拍摄员;把性格内向但做事仔细的同学定为资料整理员;把性格外向的同学定为采访员;把书法较好的同学定为记录员;把口才好的同学定位汇报交流员。
另外,指导小组设计一个响亮的队名,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行动研究阶段实施与指导策略
行动研究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方案的具体落实。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许多的小课题研究是始于开题课,也终于开题课。开题课开得轰轰烈烈,方案也做得详密周到,但是学生做完了计划交给了老师,老师一布置:研究去吧,下周我们汇报交流,就撒手不管了。结果到了汇报交流的时候,学生要么收集了只言片语,要么有一点点采访记录,更严重的是大多数学生椅子不攒,毫无成果可以交流。
分析原因,我觉得有其三:
一、有的老师认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在室外活动的,组织学生很困难,对活动的开展难以把握。学生一到室外,就像出了圏的羊,拢不过来,更别提像模像样的观察、采访了。
二、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外出就得配备照相机或者摄像机对活动进行记录,出去的远了还得租车,经费从哪里来?
三、更多的是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各级都在讲安全,时时都在抓安全,外出活动万一出点事就麻烦了。
对于以上影响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行动研究的因素,每位综合实践教师都有过顾虑,也都思考过对策。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学习环境。综合实践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更是如此。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活动难以组织和掌控的对策
一是要相信孩子能行,在活动中的开展中要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不要轻视小学生的能力。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适时的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记得在《要做社区小主人》开题课后,社区物业采访小组的同学找到我说:老师,物业办公室的人会接待我们么?人家会不会嫌烦?万一把我们轰出来怎么办?„„听了这些,我说:同学们,假设我就是物业办公室的,你们来采访了解小区的情况。我会感到很高兴,肯定乐意接受你们的采访。因为,你们都是小学生,年龄小,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我喜欢爱问问题的孩子,而且只要你们去物业的时候做到提前联系预约,等人家不忙的时候,有组织有纪律的上门,做到有礼貌。我相信,你们的采访肯定会成功。你们一定会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结果,他们勇敢地、有准备的去了,而且效果很好。后来我们又补拍了录像。
二是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做好参与者、指导者。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放任自流”,老师作为一个主导者,指导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在《参观新华印刷厂》的活动中,我带领小组同学来到印刷厂,我和车间里的工人主动商量,介绍我们的活动,征求厂里的意见。最终,厂里出面,派工会主席领我们参观了印刷流程。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终于知道自己用的书本,家里挂的挂历是怎么印出来的。
三是每次活动后要有反思,以更好的开展下次活动。不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想一想这次采访我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被采访人答非所问?是不是我的问题没有设计好?„„让反思为下一次课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品味人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安全顾虑的对策(主要针对由教师组织的校外活动)
一是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加强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安全预案。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要预防学生校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校外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首先,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哪些机构、单位、自然条件下开展活动,教师和学生要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作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要有事故防范意识和措施。
二是争取各方面的协作。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家长参与学生活动,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很有效的经验。
三是发挥活动小组的作用。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外出活动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要求组长或者纪律检查员管好队员,作好记录。对于一些的确胡打乱闹,影响活动的同学,应该给予批评教育。
经费困难的对策
如果确保了活动的组织和掌控,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给校长争取资金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强调以下几点:
1、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我们做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完全可以无条件的为少先队、德育检查提供,给学校增光。只有举一反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才能被校长认可,才能争取到活动资金。
四、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汇报交流阶段实施与指导策略 交流的内容要真实——充分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与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目的是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因此,交流的内容要真实自然。
1、充分肯定学生收集到的真实资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暴露出来。即使有的交流资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也是学生自己获得的独特体验与感悟,是他们真正研究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真实资料,不要为了交流而弄虚作假。
2、由学生自己决定交流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小组自己决定交流的方式,使交流活动成为学生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反映,成为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交流的方式要多样——符合活动主题和实际情况
活动主题不同,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有差别,同一活动对不同学生来说也会有不同的体验过程。因此,交流的形式要多样,要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形式应以辩论会、直观图表、调查结果分析、情景再现、资料集展示,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建议书,手抄报、照片、标本等。
三、交流的途径多渠道——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交流途径的多渠道。首先,从范围上来分,交流可以分为对内交流与对外交流;其次,从时间上来分,交流可以分为阶段性交流和随机性交流。
1、对内交流与对外交流。对内交流指的是在本组本班进行的交流,可以采取这些形式: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墙报展、调查报告展、文艺节目等。对外交流指的是向家长、学校、社会交流。对家长,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成果主动在家里向家长汇报,与家长分享快乐和体验;还可以利用家长座谈会进行交流,使家长进一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支持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主要是带有宣传的目的,可以组织学生向全校师生进行交流。对社会,可以到社区选择场地,这种交流最好是结合社区的大型活动为宜。
2、阶段性交流与随机性交流。阶段性交流是指一个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既有作品的展示,又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交流;既有方法的交流,又有活动的反思;既是前段活动的总结,又是后续活动的展开。随机性交流是指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学生偶尔取得了小小成功时,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交流欲望,及时提供交流机会,而且每一次交流都要伴随着激励,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学会分享与合作。
第二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 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有效性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真确价值的过程。有效教学主张老师树立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我认真学习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彩而实用的讲座,使我感到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了有效备课,我们学校备课组还组织了专项研讨和实践。例如:新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教学实验,备课组老师每个人先独立备课,在经历诵读课文、研读教材的深入思考后再撰写教学设计。之后,备课组成员自我反思、组内讨论,得出备课组内合案,通过课堂修改、完善设计。这次备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该如何备课,领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懂得了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快乐。以后,我们真的应该把抄教案的时间真正用于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合作是提升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在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教师有效合作的探索。把高教以上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以一个强有力的整体,重拳出击,将每项教研工作做细、做精。同时,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改变教师以往那种自发的、零散的协作,落实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使全备课组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成长。
在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格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的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学法主要有三种形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去选择学法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明确主体关系: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去,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还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研究结果上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再有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最后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部存在的。在认知结构中是否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迈向未知。较难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帮助。这样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钻研,匠心设计,虚心学习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与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有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第三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使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单单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一些认识。
1、明确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辛苦不辛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付出再多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人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100%;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2、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有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检测,能够在课堂上真正达到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3、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4、要重视提问和讨论的有效性 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越俎代庖。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提高兴趣、提高效率,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借《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中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第四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第五章有感
湾沟门中心小学
周桂芝
今年这个学期我认真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第五章,收获很大,现在就来谈谈我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了人们议论和探索的焦点,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从多方面给我们进行了阐述,对我们教师对有效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给我们的工作给与指导。
那么到底何谓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国外的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研究的微观化,对于教学方法,除了考察诸如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直接讲授和个别化教学等模式在不同情境中的有效性外,他们还仔细地考察了每一种模式之下的讲述、提问、讨论、反馈、练习、复习、课堂自评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细则。这种对课堂教学的近似科学的、条分缕析式的研究,其结果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法则。
要保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取长补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使用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补充,此外,一种方法的大量而长时间的使用,也会造成学生的乏味与疲劳。我们在一堂课中方法选择、搭配可能受多种教学模式的理念影响,那么,是否合理搭配了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巧妙的教学策略也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尺度之一。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往往还要考察不同教学策略的时效性,即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何者花费的时间更省、重复率少,且能保证学生学习不疲劳,没有吃力感。同时,教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用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第五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
——教师的知识储备既要专又要博
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刘军山
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比如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在教学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等。我今天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的认识。
一、教师应该成为他所教学科领域的专家
按照初中教师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我们专业知识的深度定位在大学本科层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就达到了本科层次。其实,要真正达到本科学术层次,毕业后不经过三年五年边工作边学习的刻苦深造,我们在本科学来的那些知识也就随着年复一年、忙忙碌碌的教学生涯慢慢地还给了我们的老师,最后只剩下很多老师感叹过的“叫什么就是什么水平”的那一点点看家本领了。理想的做法是,应该把本科或大专毕业参加工作视为学习的新起点,一方面把大学学过的知识重温一遍,巩固住,并在此基础上把它们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就是把涉及初中、高中的专业知识向横向拓宽,越宽越好,越宽我们使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就是成语“深入浅出”的道理。只有知识深入到一定程度,当然这个深还同时
包含着宽,我们才能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用浅显的语言,用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在学生丝毫没有感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就把知识学会了而且会应用了。现在有很多老师抱怨有些课不好讲,难度太大,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其实,这就是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既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深度也没有拓宽到应该达到的宽度的典型表现。教师知识的储备用一碗水、一桶水、一缸水或是一条河的水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我们在哪一个学术层次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在哪个层次上。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成为我们所教学科的学术专家,小学有小学的专家层次,初中有初中的专家层次,高中有高中的专家层次------,所谓的专家层次就是我上面谈过的知识深度真正达到本科层次,知识的宽度达到最大化,这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保障。
二、教师的知识储备除了深和宽之外还要博
教师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宽度是教好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就能胜任教学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位教师的非专业性知识也是优秀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必备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非专业性知识一定要广博。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真正钻研到一定深度和宽度的话,那他的课外知识一定是很广博的,因为他一定是一位爱读书的人,而且个人的兴趣会十分广泛。一位爱学习的教师总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新人、新事、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吸取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只有这样我们
教师才能在课上传授知识,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根据当时即时情景的需要恰到好处地、自然而然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趣闻、增进了师生感情,使学生愿意听你的课、愿意跟你交流、愿意向你吐露心声。。。
教学无小事。老师们可以想一想,对于正在增长知识的初中生来讲有什么知识没有用呢?要想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在他们感受不到困难的情况下把知识领悟、学懂并且能够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需既要专又要博。有的教师可能会有疑问:一位教师知识的深度也有、宽度也够、课外知识也丰富,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他能教好书、育好人吗?但我要反问的是: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他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钻研得足够深、足够宽,又怎么可能利用点滴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呢?
20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