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教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使探讨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成为研究的重要主旨所在。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多元化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特别指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所有这些都为幼儿园游戏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我们在《规程》及董旭花教授的多元游戏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园四园一体、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在各个分园之间有效引入了合作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桌面游戏展新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入园环节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比较分散,集中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还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比较安静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更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在这两个环节当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不愿离开幼儿园。因此,桌面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相互观摩、桌面游戏比赛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桌面游戏,集中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丰富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集中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智慧。广大教师在充分收集有关桌面游戏的相关资料后,对已有的游戏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实用性,是老师们设计桌面游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能够反复引发幼儿兴趣的。为此,广大教师在桌面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性为核心,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最终使游戏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增强其自理能力的锻炼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系纽扣游戏;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大、喜欢竞争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用光盘制作脸谱、数学棋、纸浆工艺制作等。所有这些桌面游戏的设计和制作都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二、区域游戏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不仅如此,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放宽时间,拓展区域,开放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
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活动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幼儿能够得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也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后,“美工区”又成了“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除了空间上的拓宽,在时间上我们也一改一成不变的时间安排为灵活多变的自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时间、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注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主要应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小班孩子玩“钓新年礼物”,中班玩“走迷宫”,大班玩“快乐足球赛”、“小小交通警”。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用“对称”方法剪图形,由于幼儿对“对称折纸”的探索与理解不同,有的只能剪出一对小鱼,而有的却能剪出两对、四对。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
3、活动中加强教师的合作性、引导性,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探索活动还不能够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来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继续玩下去。例如:“区域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们对拼图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参与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情感支持是实现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生活、游戏互渗透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知识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更感轻松。例如,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搬过来搬过去,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玩得很开心,也很投入。不仅如此,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老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裤管就是山洞,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
四、游戏、教学两相融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传统的教法是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一位老师却让孩子通过玩“抢椅子”的游戏,在每一次孩子数量和椅子数量差1的不断变化中使他们明白了“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的关系。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游戏如阵阵花香,深深地渗透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第二篇:幼儿园游戏论文: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使探讨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成为研究的重要主旨所在。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多元化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特别指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所有这些都为幼儿园游戏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我们在《规程》及董旭花教授的多元游戏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园四园一体、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在各个分园之间有效引入了合作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桌面游戏展新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入园环节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比较分散,集中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还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比较安静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更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在这两个环节当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不愿离开幼儿园。因此,桌面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相互观摩、桌面游戏比赛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桌面游戏,集中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丰富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集中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智慧。广大教师在充分收集有关桌面游戏的相关资料后,对已有的游戏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实用性,是老师们设计桌面游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能够反复引发幼儿兴趣的。为此,广大教师在桌面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性为核心,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最终使游戏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增强其自理能力的锻炼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系纽扣游戏;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大、喜欢竞争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用光盘制作脸谱、数学棋、纸浆工艺制作等。所有这些桌面游戏的设计和制作都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二、区域游戏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不仅如此,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放宽时间,拓展区域,开放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
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活动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幼儿能够得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也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后,“美工区”又成了“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除了空间上的拓宽,在时间上我们也一改一成不变的时间安排为灵活多变的自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时间、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注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主要应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小班孩子玩“钓新年礼物”,中班玩“走迷宫”,大班玩“快乐足球赛”、“小小交通警”。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用“对称”方法剪图形,由于幼儿对“对称折纸”的探索与理解不同,有的只能剪出一对小鱼,而有的却能剪出两对、四对。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
3、活动中加强教师的合作性、引导性,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探索活动还不能够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来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继续玩下去。例如:“区域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们对拼图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参与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情感支持是实现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生活、游戏互渗透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知识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更感轻松。例如,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搬过来搬过去,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玩得很开心,也很投入。不仅如此,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老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裤管就是山洞,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
四、游戏、教学两相融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传统的教法是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一位老师却让孩子通过玩“抢椅子”的游戏,在每一次孩子数量和椅子数量差1的不断变化中使他们明白了“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的关系。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游戏如阵阵花香,深深地渗透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6,237。
[2]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52。
第三篇:浅谈幼儿园游戏多元化创新
浅谈幼儿园游戏多元化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园游戏呈现多元化态势,使得探索游戏多元化的实施和发展成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
多元化
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 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还特别指出:“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我们在《规程》及园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游戏多元化创新活动,这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得游戏以多种形式融入到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游戏内容的创新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园环境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时间不定,很难开展集中教学;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又要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表现,让幼儿比较安静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更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两个时间段,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坚持每天来幼儿园。
因此,游戏内容的新颖性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时间段我们会组织孩子们进行桌面游戏。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对优秀幼儿园的参观学习、桌面游戏创新比赛等形式,教师能根据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桌面游戏。在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后,对已有游戏并非全套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与已有游戏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为此,我们对设计的游戏进行实践,根据幼儿的需求反复修改,最终使得游戏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例如,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鱼穿新衣、剪窗花、图形棋等,其中图形棋设计图形、颜色四种不同股子,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减股子数量。这些桌面游戏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均适用,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图案,或增加游戏难度,这极大的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每天都爱不释手。
二、游戏形式的创新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为了推动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自主开展,教师应调整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的游戏组织进行创新,在游戏组织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能够真正自主的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在《毛毛虫啃苹果》的音乐游戏中,由幼儿
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化身成为幼儿中的一员,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由幼儿带头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组织能力。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应善于利用场地,为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闭合回路,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适当的添加游戏障碍,将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较小到最少。当然,在游戏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例如,在进行《风火轮》、《两人三足》等游戏时,需要全组幼儿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本组幼儿进行反复沟通,讨论游戏过关策略,统一意见后才可以完成游戏。
三、游戏环境的创新
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游戏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环境,并将已有的游戏环境进行拓展,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1、合理安排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时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使得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活动的方便性、区域性,合理的安排活动区域。
一般幼儿园班中区角主要设置有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智力区、建构区、角色区和表演区。首先应考虑科学区和美工区的位置,因为这两区在活动时,需要用到水,所有应将这两个区域设置在离水源较近的位置;而角色区和表演区幼儿在活动时需要音乐和舞台,应将它们与图书区分开;幼儿在建构区活动时,需要较大的场地,以便幼儿能够搭建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认知心理学认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幼儿完全自由的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敢于尝试、创新。
首先,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要求空间上的灵活性。在以往的游戏中,教师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会主动的为幼儿划分好区域,让孩子到各个区域去玩,而且幼儿不能轻易更换区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因此,我们强调要求幼儿自主选择自己要玩的游戏,并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和教师共同选择游戏场地。其次,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活动时间的充裕。只有当幼儿有了充裕的游戏时间,他们才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解决新的问题。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考虑到一物多玩,在区角游戏中,常常会将材料放到各个区角中,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多空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投放材料时,可以将材料放在箱
子中,并在箱子上贴好标记,由幼儿去选择材料,放到他想放到的地方,进行游戏即可。例如:沙包可以用于玩各种户外游戏,也可以用于投放到娃娃家当“水果”,放到科学区研究比比谁重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材料放置空间,又体现了一物多玩的宗旨。
四、游戏材料的创新
在游戏材料的投放方面,我们做到以可变性强、内容宽泛的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关注自然物与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材料的准备方面不单单只是教师的主观意识把控,而是由幼儿直接参与,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共同完成。
低结构材料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区角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更重视幼儿个别化活动,设置的活动内容紧贴幼儿生活,材料投放丰富多样,充分体现游戏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摸索,自主地了解未知的道理或生活知识。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独特的兴趣,针对幼儿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能力设立活动内容,并提供练习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是孩子的玩伴,活动的观察者以及问题的帮助者,充分凸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我们应关注自然物和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例如:幼儿利用生活中各种色彩的塑料袋、光盘、吸管等制作衣
服,用树叶、树枝、石头、蔬菜等等作画。材料不再停留在纸质物品,自然物与废旧物都是孩子们创造、想象的物品。
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每个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调动家长与幼儿的积极性,实现家园共育。在每个主题开展前,我们会通过短信、智慧树、书写通知等方式详细的向家长和幼儿介绍主题的相关内容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按照要求做好材料收集、准备工作。教师将材料整理好,提前布置到区域中。例如:在秋天的落叶这一主题中,我们首先公布主题发布信息,家长在带领幼儿去公园散步时,帮助幼儿收集各种落叶,丰富了材料资源增加幼儿的相关知识。收集回来的落叶经清洗、消毒后投放与美工区,开展树叶拓印画,投放于科学区,用于幼儿观察落叶经脉等。
所以,游戏多元化的开展带来了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多元化创新,给幼儿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机会。在游戏活动中,应更多的由幼儿充当主体,教师渐渐地退到幼儿身后,做幼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让孩子们在多元化自主教育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第四篇:五月: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关键词:按照一定计划、操作建构材料、型式或结构 特点:
1、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2、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待和愿望,揭露幼儿鲜活的内心世界。
种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
类型:
我们的建构游戏来源于建构区角活动,这是我们建构游戏的主要观念。幼儿自主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先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及按兴趣生成的搭建情况,然后有目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基本搭建技能的探索与学习,形成单元式的建构游戏。幼儿在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游戏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到与同伴合作、商量并设计搭建图纸、添加辅助材料形成主题式的建构。这就是我们开展建构幼儿的基本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游戏场所地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建构区域或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在专门的建构游戏室开展。例如:大班《美好家园》,教师观察幼儿在建构区合作搭建房子,于是引导幼儿说说搭房子的方法,学习技能,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房子建在哪里?房子周围有哪些设施?鼓励幼儿搭建一座小区,形成主题搭建。这就是由区角单元搭建——主题搭建。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2、主题建构:主题建构适合在中、大班开展。
建构游戏的技能目标:
一、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1、堆高、平铺和重复 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铺”。对于一些幼儿而言,“堆高”要比“平铺”,即把积木一块紧挨着一块放置成一个横排更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平面,二堆高有一定的空间感,装我稍慢些。逐渐,叠高和堆高会结合在一起用以建构。
2、围合
“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的包围在里面。“围合”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
3、加宽
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如:幼儿用一块块积木平铺拼搭了一条马路,(宽度只有两条积木宽的和)后又感觉马路太窄,于是便用该积木在两旁平铺扩宽。
4、延长
二、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搭建“小桥”或为房子加盖“房顶”往往需要“架空”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架空”的技能需要经历一个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在反复试误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插接、镶嵌
“插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块积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块积木中,使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镶嵌”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幼儿一旦能够觉察到积木可以作为“建构材料”用以建构,而且可以按一定的反方式排放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探索多种建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例如,首先把一块一块的长积木“平铺”构成
一辆“火车”,然后在每一块长积木上放上一块长积木和短积木的“堆垒”就构成了这一建构模式的基本元素。或者在一块红积木之后接着放两块黄积木,然后重复这种组合。“红-黄-黄”就构成了一种颜色模式。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构物命名的倾向。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所要建构的建构物的名字,表明幼儿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6、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利用这些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7、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的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游戏材料准备
游戏材料准备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所需的、丰富的游戏材料。
教师在充分利用本园现有的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游戏特点。
1、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是以的建构材料。
2、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绳线、不规则较精细的积木、积塑、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金属配件等都是孩子们首选、且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快乐游戏
建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提高建构技能。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侧重点 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建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建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建构材料,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为主,逐渐明确建构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并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建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建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应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二)游戏基本环节
1、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即可一组搭建一种物体,也可以每组搭建一个小主题建筑。如;修建一条街道,即可一组负责修建天桥,一组负责街道旁的楼房及商铺,也可以两组各在自己挑选的搭建场所各自建构一条街道。
小班幼儿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一起协商。中大班幼儿自主分工游戏。
2、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能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要知道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从小培养幼儿这种素养,将对他们做事做人终身受用。
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3、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幼儿根据搭建场所的位置、布局及大小,确定用什么材料搭建合适,然后各自按商量的要求到游戏材料放置区选择、采集建构材料。
4、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幼儿按照小组分工,根据图纸的方案搭建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小班若有图纸,教师要帮助幼儿看懂。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伴求助。
5、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游戏常规
1、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一些幼儿也许不主动去建构游戏区,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吸引幼儿对建构区活动的注意。例如,坐在建构区里和幼儿一起搭建、为幼儿提出建议、把独特的建构物介绍给其他的幼儿等等。教师的关注本身对于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一步帮助幼儿进入建构游戏区域的常规十分重要。
2、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材料轻拿轻放,剩余材料及时归还)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
应该在距材料摆放处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材料 积木(尤其是大型空心积木)不能搭得过高以免倒塌下来压着人。不能乱扔建构材料,不能相互丢掷,不能踩着材料走。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比别人允许。
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不能遵守游戏规则,下次就不能玩游戏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幼儿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这些游戏规则,应当分期分批地出现及要求。
3、引导幼儿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间上做到提前告知;
对于幼儿来说,从处于专注的游戏状态到结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驾驶要尊重幼儿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幼儿过渡。可采取
提前告知(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结束了)
大班可用沙漏控制时间(游戏前与幼儿达成共识)计时器像之前(3——5钟)
时钟(当钟上的大手走到4的时候)一段幼儿熟悉的音乐停止前。
4、建构材料的收拾和整理
通过收拾、整理建构材料,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养成对于环境的责任感;而且也可以获得其他各种有益的经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一环节。
5、审慎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幼儿会强烈要求保留某建构物,教师应当审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因为今天没搭完,明天想接着搭下去。向围绕建构物进一步开展象征性游戏。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构物保留下来。
若是前两种情况,教师可想办法保留,第三种情况可用相机照一张照片或建议他把就自己的建构物画下来,这些做法都可以传达成人对他们游戏成果的尊重和欣赏。
第五篇: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学习心得
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学习心得
很荣幸有这个学习机会可以在10月15日去参加青岛举办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与学习故事研讨会。听了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邵乃济老师和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曾琴老师的讲座我感觉获益良多对幼儿的教育以及对幼儿教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上午是邵乃济老师的讲座—在有游戏中研读和推进幼儿发展,邵老师主要从游戏的作用、游戏的材料、英国的幼儿游戏的片段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邵老师重新解读了“教改”中的基本理念:理念确立的要素有4条,人文主义价值观有知识转向对个体的尊重有外在价值转向对内在价值的关注邵老师强调幼儿不是单纯的流水线上的机器。幼儿时不同的个体,我们在教育时应该强调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选择。另外幼儿的成长不等于单纯知识的增长而是等于身心的全部发展。老师不要所有的孩子一般高,一样的优秀,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邵老师着重强调了加德纳的多元治理理论,幼儿时期多元智力倾向开始发展这个时候老师要注重引导。把幼儿的长处发展到极致就等于该幼儿的风格加上特点这也就是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生命成长也就等于当下的生命成长。教师的心态要放平,教育是一天一天累积起来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加上人力资源。另外解放儿童的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培养其自主性,给予幼儿权利,赋予幼儿自主和责任。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两种:自主的本体性游戏,该种游戏主要是促进儿童的自主建构,另外一种是游戏化教学,该种游戏是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
怎么去研读幼儿的游戏,可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走进儿童寻常活动。进行观察观察幼儿游戏的场景,对其研究幼儿这么做的背后意义。另一方面探寻儿童发展的规律大致的对班级的孩子有类别的分析施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原汁原味的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不加任何评价和感情色彩。
下午是曾琴老师的讲座将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我觉得这和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宗旨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曾琴老师基于对成都三幼的游戏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孩子不是容器我们只是往里灌输。教育要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已知的问题还是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游戏是孩子的主动的自愿活动,在游戏中应该让孩子自愿的选择同伴,游戏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曾琴老师特捏强调了用图示理论一种观察解读儿童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