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时间:2019-05-15 06:5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楼梦》全程导读(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第一篇:《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红楼梦》全程导读(上)

2017-11-22 袁远辉(导读语文研究会会长)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第10条指出:“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厚厚的一部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曹雪芹献给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面对这瑰宝,能够读完全书的中学生真的很少。这除了《红楼梦》本身带来的阅读障碍外,主要还是要反思一下对这部书的导读策略和方式。常见的《红楼梦》导读方式往往是节选书中的一二回内容来开展几节课堂教学,以此就希望学生能够领悟《红楼梦》博大精深的思想艺术,并自觉去阅读《红楼梦》全书,如果学生做不了,那就怪学生“孺子不可教也”。对于这样一部耗尽作者毕生心血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这种导读未免过于简单粗糙了。《红楼梦》不简单,中学生能把它读下去很不简单,所以只有不简单不粗糙的《红楼梦》导读教学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乐于读完《红楼梦》全书,且最终有较大的收获。

一、以教材、前言来导入学生的阅读

不能让学生一拿到《红楼梦》就阅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之阅读与鉴赏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造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在学生正式阅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其次使学生基本了解与《红楼梦》有关的情况。

(一)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明白阅读《红楼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中粤教版教材必修4中有两篇课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宝玉挨打》和推荐阅读文本《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红楼梦>》都直接涉及《红楼梦》,其文本数量及内容篇幅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红楼梦》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红楼梦》应该是高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这样,教师也就负有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全书的责任。而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提到了《红楼梦》的神奇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如痴如醉的忠实读者,达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程度”,教师可由此给学生谈谈两百多年来中国人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一些典故轶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红楼梦》作为中国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做好《红楼梦》阅读前的知人论世的准备 课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展示了《红楼梦》情节设计的一些特色;课文《宝玉挨打》初步呈现了在《红楼梦》中贾政与宝玉的多重矛盾以及贾府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荐阅读文本《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红楼梦>》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部分对《红楼梦》的作者情况、创造背景、大体内容、艺术特色等作了概述。在正式阅读《红楼梦》全书前,可以以“我所知道的曹雪芹”和“我所知道的《红楼梦》”为主题,教师在导读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阅读课本的三篇课文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的基础上,上网搜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整合成书面作业;然后教师在第一节《红楼梦》导读课堂上组织以下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课前的作业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让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作业,教师指出这些学生作业的亮点;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全班学生作业内容进行整合,再补充教师对《红楼梦》的了解内容,最终形成这两个主题的最终结果。

二、以教师的情思来激发学生的阅读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地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做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了一干二净。”[1]要激发学生《红楼梦》阅读的主动性,这首先要求教师投入感情、带着思想去主动地去阅读《红楼梦》全书:通过对每一回的标题拟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动力,在每一回通过问题设置给予学生阅读重点、方向等指引。教师通过这些体现自己阅读情思的标题和问题的拟制,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每一回的期待,并让学生在每一回的主动阅读中碰撞出自己的情思。

(一)以生动别致的标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现在视野。„„应该说,学生对于经典小说的阅读期待远比一般文本来得更为广阔和深刻。”[2]《红楼梦》的回目对仗工整、简洁凝练,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红楼梦》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这些回目又有些晦涩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的感受和理解给每一回重新拟制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标题,要以这样反映教师情思的标题作为学生每一回阅读的支点,这些支点或设置阅读悬念,或提示内容线索,或暗示阅读重点,或提供思想启发等,给学生勾勒出一片有趣的期待视野。各回的标题拟制的思路样式大体如下:(1)出人意表式。如第十一回拟题:生日不乐,再如第十九回拟题:同床异枕。(2)不合情理式。如第二回拟题:女子止痛;再如第七十七回拟题:漂亮有罪。(3)网络用语式。如第七回拟题:土豪朋友;再如第十四回拟题:王女汉子。(4)对比突出式。如第四回拟题:美女野兽;再如第四十一回拟题:俗妇雅女。(5)惊悚式。如第二十五回拟题:恶鬼索命;再如第一百二回拟题:鬼怪出没。(6)体验式。如第二十二回拟题:百般烦恼;再如第三十四回拟题:痛在我心。(7)评论式。如第四十七回拟题:活该痛打;再如第一百三回拟题:自作自受;等等。

拟写《红楼梦》各回标题不求涵盖每一回的全面的内容,只求通过标题展示的阅读视野去激发学生对《红楼梦》每一回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思考。

(二)以多样多角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得过程,是一个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3]这首先要求教师研读《红楼梦》的每一回的内容,对书中的细节内容了如指掌,对回与回之间的勾连呼应了然于胸,然后设计出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并诱导学生尝试着去品味《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的问题。这无论是从耗费的时间精力还是从鉴赏的能力水平,对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比起完全照搬别人研究成果来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唯有这样的付出才能正真地促进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建构。还有,教师设计的问题最好能指出学生要阅读的页码,这除了能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正陪着他们一起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各回问题的设计不能角度单

一、面目僵硬,大体从以下角度进行多样化地设计:(1)注意基本内容。如第一回的问题设计:贾宝玉的前身是什么?石头、绛珠草各因为什么要到人间来?第五回的问题设计:阅读第36页,“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八回的问题设计:阅读第54页,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项圈所镌刻的文字分别是什么?(2)感受人物形象。如第三回:阅读第17页和第18页有关王熙凤的描写,谈谈你对王熙凤的印象。第六回:刘姥姥初次露面给你什么印象?(3)梳理故事情节。如第二十六回:谈谈本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矛盾的情节波澜。第六十八回:简述凤姐对付尤二姐的情节过程。(4)赏析景致描写。如第十一回:说一说第72页景致描写的作用。第十七、十八回:第103页至108页有多处精彩的景致描写,请任选一处赏析。(5)评论人物观点。如第七回:阅读第50页,秦钟说:“读书一事,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第三十六回:你是否赞同237页贾宝玉对“文死谏,武死战”的看法。(6)比较人物形象。如第二十一回:贾琏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同样是喜爱女子,他们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第九十五回:阅读第674页、676页,得知宝玉的玉丢了,黛玉和宝钗的反应有何不同,这反映了什么?(7)分析人物心理。如第十九回:阅读第119页,贾宝玉到袭人的家里,袭人总是要将“自己的”东西供宝玉使用,这反映了袭人什么样的心理?第二十七回:阅读第173页和174页,薛宝钗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其什么样的性格?(8)探讨前因后果。如第三十六回:阅读第233页,王夫人为什么要特意给袭人送来两碗菜?第六十四回:贾蓉为什么要怂恿贾琏娶尤二姐?(9)关注细节描写。如第三十四回:第219页写到“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想象一下,“托”是一种怎样的动作?这个动作反映了宝钗什么样的心理?第四十回:阅读第262页和263页,写凤姐时用了几个“忙”字?这些“忙”字反映了凤姐什么心理?(10)提示前后勾连。如第三回:阅读第21页,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为什么都感觉似曾相识呢?第三十七回:阅读第245页,“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找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晴雯这句话指向谁?前面哪里曾提到?(11)思考续文优劣。如第八十五回:阅读第612页,“宝玉听了,才知道是父亲升了郎中令,人来报喜的。心中自是甚喜。”宝玉“心中自是甚喜”这种续文合理吗?请从前八十回找依据。第八十七回:阅读第627页,妙玉对宝玉生发感情这种续文合理吗?请从前八十回找依据。

“我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少年都有一本心爱的书,使他反复阅读、反复思考这本书。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他必须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为了使他为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激动。”[4]必须要非常明确的是教师在每一回所设计的问题绝不能成为学生流畅阅读的绊脚石、拦路虎,而应是他们深入阅读的润滑剂、推进器,所以千万不要给这些问题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要当作测试去给学生的阅读进行量化评分。学生如能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教师除了给予鼓励或赞赏外绝不能有其它一切消极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4.[2]陈忠文.从学生的阅读期待选择小说教学内容——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4(8):30—33.[3]储建明.关于阅读教学碎片化的改革建言(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4(6):7—9.[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91.[5]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20.[6]鲁

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M] [M]//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未完待续)

注:该文原标题为《基于师生共读的<红楼梦>全程导读教学策略》,已在《语文知识》2015年第2期发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高中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6期索引。

第二篇:读上好小学语文课心得

读《上好小学语文课》心得

我校在前段时间,开展阅读教学竞赛,为了对阅读教学有更深了解,在空余时间,我看了《上好小学语文课——著名教师张康桥教学方法》一书,受益匪浅,从他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实录中看到,张老师的阅读教学,他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他是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人物。

在阅读教学中,我都是用讲读的方法去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更加没有注意到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看了这课实录,整堂课老师都在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悟课文,使学生在看中感到快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就应对自己的思想有所确及,人的真正生命是你的思想,每个人的思想只能在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地方成长。阅读教学,应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我们的教学,不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和能力,学生怎么会有思考力,怎么会有自己的思想?那究竟怎么教呢?张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动作去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以语文的方式,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独立思考中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建构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语言。

今后,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人物,透过人物的动作去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以语文的方式,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独立思考中学会独立思考。

2013.12.

第三篇:英国文学选读上名词解释(中英文版)

Byronic hero

A proud, mysterious, rebellious, gloomy figure of noble origin, with fiery passions and unbending will, expresses Byron’s own ideal of freedom.He rises against tyranny and injustice, but he’s merely a lone fighter striving for personal freedom.Sonnet

A sonnet is a 14-line lyric poem with a single theme.Sonnets vary but are usually written in iambic pentameter, following one of two traditional patterns: the Petrarchan or Italian sonnet and the Shakespearean or English sonnet.A sonnet generally expresses a single theme or idea.Ode

A complex and often lengthy lyric poem, written in a dignified formal style on some lofty or serious subject.Odes are often written for a special occasion,to honor a person o a season or to commemorate an event.Lake Poets

The Lake Poets all lived in the Lake District of England at the tur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As a group, they followed no single “school” of thought or literary practice then known, althoughtheir works were uniformly disparaged by the Edinburgh Review.They ar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Metaphysical poetsis a term coined by the poet and criticto describe a loose group ofof the 17th century, whose work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ventive use of , and by speculation about topics such as love or religion.John Don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诗中的贵族出身的骄傲,神秘,反叛的角色。

因为有着无穷的激情和力量,拜伦式英雄总是担负起消灭一个腐败社会里所有错误的重担,而且总是以不可征服的意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单枪匹马地挑战任何暴政,不管是社会传统规则,是政府或者是宗教。拜伦式英雄通常被社会孤立,像是一个放逐者,而且情绪化,对某一件事很有激情。

拜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拜伦诗英雄。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ouse,Rochester in Jane Eyre,玄学派诗歌一般用来称呼那些在John Donne影响下写作的作家的作品。

玄学派诗人一种背叛精神去试着打破传统的伊丽莎白爱情诗的束缚。

玄学诗歌多使用巧智(wit and conceit),结构精巧(ingenious structure),韵律多变(irregular meter),语言口语化(colloquial language),意象奇特(elaborate imagery),并把不同的事物并置(a drawing together of dissimilar idea)。它们的意象多来源于现实生活。

颂歌是一种复杂且通常篇幅较长的抒情诗。形式高贵,以崇高(lofty)或严肃的事物为主题。颂歌通常为某个特殊的场合而作,为了赞美某个人或物(to honor a person,a thing or a season),或某个季节或纪念某个事件(commemorate an event)。

Sonnet是一种欧洲传统的非常有影响力的诗歌形式。从形式上来说它有14行诗构成,通常是五步抑扬格,有着严格的特定的押韵方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非常出名。

早期浪漫主义诗人Wordsworth,Coleridge和Southey,也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都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并且在文学和社会见解上有着一致性。湖畔派诗人主要回忆快乐的旧英格兰时代,把自然看做是精神上的避难所,因为他们惧怕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四篇:在经典诵读上的讲话

读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

——在经典诵读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立业的必由之路,不读书,你就没有广阔的视野,不读书,你的前程就会暗淡无光,不读书,你人生的底色就没有光彩。

读书学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基础,只有读书,教师才能引进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教师才能生成新的知识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教师才能改变原有的工作状态,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活动,号召广大师生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今年学校一如既往积极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利用寒假向学生发放优秀书目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举办读书手抄报、读书心得评选,今天我们进行的经典诵读比赛,就是对同学们读书成果的检阅。读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诵读经典、了解经典,与先哲对话,是对我校创建书香校园传承民族精神的宣扬和启迪。愿同学们和老师们以此活动为契机,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人文精粹,同时也感受生命的厚重与永恒。

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读书节活动中来,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使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比赛的各班赛出风格、赛出成绩、赛出品位!也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第五篇:《红楼梦》

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2.文中易理解的内容,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小结;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小说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3.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完成的。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及《西江月》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时数: 安排3教时。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在自学预习的前提下,可由学生介绍,教师再作些补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 雨村护送林黛玉进贾府

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见明显。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2.简介《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无需细节,只讲梗概,讲清与课文有关的地方,起到帮助理解课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 接外孙贾母怜孤女 “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顽石和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降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了一棵绛珠仙草,使仙草能够久延岁月,脱离草木之态,变成了一个女子。后来,顽石要下世投胎时,绛珠也要同去走一遭,为的酬报顽石的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给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过这段关系,本篇课文在写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初次见面时,都觉得对方眼熟、面善,好像曾经见过。“还泪”之说,也和课文中“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的话相照应。

(2)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3)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第一次描写贾府环境,第一次描写贾府的一些主要人物,照应了前两回的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就选自第三回。

(4)第四回,通过贾雨村断案,展现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 林黛玉初至宁(荣)国府

族的关系,并由薛蟠的案件引出了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开头的四回,交代了主要人物、社会背景、典型环境,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了充分准备。

3.认字解词。(小说中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有些不常用的偏僻字词,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字词教学的方法可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工具书查音、注释,教师检查订正;也可以由教师利用卡片、投影片出示一些字词,学生拼读讲解。)字词举例:(1)给字正音

敕(chì)造 阜(fù)盛 绾(wǎn)着 内帏(wãi)盥(guàn)沐

两靥(yâ)忖(cǔn)度 宫绦(tāo)嗔(chēn)视(2)解释词语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茗碗:茶碗。茗,míng,泛指各种茶。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屏,bǐng,抑制呼吸。

憨顽:天真顽皮,憨,hān,朴实天真。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ěng。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是说贾宝玉腹中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膏粱:指富贵子弟。

纨裤:wán kù,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态度:神态。不经:不合常理。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惫懒:涎皮赖脸。

4.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是第2层。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这是第3层。

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4层。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看出课文以一定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展开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布置作业

1.按课后练习题一、二的要求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不同的方法介绍

众多人物的。

2.分析贾宝玉的性

格特征。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写法。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课文围绕中心事件用多种方法来描写人物的写法。

提问: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见闻,介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但所使用的方法却绝不相同。按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二两题作分析。

明确:作者介绍人物有详有略,详写的如贾宝玉、王熙凤,略写的如王夫人、邢夫人等。有实有虚。实写,人物出场,作者作正面的直接描写,如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虚写,人物不出场,作者从侧面作间接描写,如贾赦、贾政。有的单独介绍,如贾宝玉、王熙凤;有的集体介绍,如迎、探、惜春三姐妹。有的是在人物出场之后再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如王熙凤;有的则是在人物出场之前就作了侧面描写,充分铺垫,在人物出场之后再作正面直接描写,刻画其性格特点,如贾宝玉。有的人物是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如迎、探、惜春三姐妹;有的则是未见其形而先闻其声,如王熙凤。

采用哪种方法,是由人物的地位、身分、性格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例如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由于在贾府中的地位身分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作者对他们的出场介绍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作了精心处理。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的妻子,年龄不大,又不识字,却掌握着贾府的钱财大权。又因为她极会察颜观色、阿谀奉承,所以深受贾母宠爱。在贾府中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位身分,她在府中欺上压下,为所欲为。为此,作者写王熙凤出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她却又说又笑,“放诞无礼”。只有这样写,才符合她的特殊的地位身分,才能表现出她泼辣的性格。而对贾宝玉,作者则采用了人物出场前从侧面描写、充分铺垫,出场后再正面描写,细致刻画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作了铺垫。

2.分析主要人物贾宝玉。

提问: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一是王夫

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

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提问:人物出场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正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十二金钗之贾巧姐

明确:贾宝玉出场之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他作了正面描写,一是外貌描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摔玉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西江月》词。作者两首《西江月》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分,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摔玉的情节。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密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叛逆和反抗的一种形式。

分析宝玉的性格时应提醒学生:宝玉虽具有反封建的叛逆精神,但由于他在经济上要依赖封建贵族,思想 十二金钗之贾探春

上又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不彻底的。

布置作业: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两个人物。

2.从课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林黛玉的性格

提问:“预习提示”告诉我们,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细心、多虑与自尊”,请分析课文是怎样刻画出这些特点的。

明确: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细心、多虑、自尊。比如: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2)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3)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一改了过来”。

(4)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她多思多虑,作事小心谨慎。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寄居篱下者——林黛玉(1)他人眼中的黛玉 十二金钗之贾惜春 林黛玉进贾府,当她在用眼观察各色人等时,别人也以审视的目光去看她,找出描写他人眼中黛玉形象的文字?

(方法指导: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黛玉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人眼中的黛玉、熙凤眼中的黛玉、宝玉眼中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有不足之症。”教师点评:只作初步勾画,言谈不俗、体质病弱。

熙凤眼中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教师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真有这样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见,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宝玉眼中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病如西子胜三分。”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2)黛玉的心态

林黛玉进贾府时抱着何种心态走进贾家的大门的?(心里提醒自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由此可推断出林黛玉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表现了一个寄居者的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由此表现出的外部性格特征是谨小慎微。)

具体表现在哪些言谈举止上?(婉拒吃饭、讲究座次、吃茶时小心留意、细心应对贾母和宝玉“刚念了《四书》,些须认得几个字”)

(3)学生归结林黛玉的形象特点:敏感多思、言谈不俗、气质超凡、聪颖灵秀。十二金钗之贾迎春 拓展练习

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初识黛玉,但要真正走近黛玉恐怕还有赖于同学们自己去阅读原著,品味鉴赏。下面是我从《红楼梦》中截选的几段描写林黛玉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林黛玉还有哪些性格特点? A.(黛玉)因问宝玉:“打哪里来?”宝玉便说:“打宝姐姐那里来。”„„黛玉赌气回房了。„„没两盏茶时,宝玉仍来了。„„只听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会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作什么呢?”

B.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支小蜡儿来,递与宝玉,道:“这个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C.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地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写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点拨:A则材料显示了黛玉的敏感多疑甚至有些尖刻的特点。B则材料显示了黛玉的体贴入微、温柔贤惠的特点。C则材料显示了黛玉热情诚恳、助人为乐的特

点。课外练笔

(1)替林黛玉写一则进贾府的日记 提示:如果你是林黛玉,你第一次进贾府目睹耳闻了些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的内心又怎样的感受?要求不必面面俱到,巨细必录,突出印象、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替林黛玉写日记的体会,评价交流日记,话题涉及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课文的整体意义等等。通过这一整合,同学们对课文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 十二金钗之贾元春

性,完成了解读课文的全程。)

(2)《红楼梦》中有四百多个人物,每位同学写一篇有关《红楼梦》人物赏析的文章。除了上课分析的三人外,其他都可以写,上至主人,下至丫鬟。即使写同一个人,我们写的也不一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出你自己喜欢的、值得写的人物。

2.分析王熙凤的性格

提问:课文的5、6两自然段集中刻画了王熙凤的性格,分为五层:一是人物出场,二是肖像描写,三是贾母的戏谑之言,四是见林黛玉,五是回王夫人的话。分析这五层内容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1)从人物与众不同的出场,既能看出人物特殊的地位身分,又能看出泼辣的性格。

(2)肖像描写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3)贾母的“泼皮破落户”“凤辣子”的戏谑之语,虽是开玩笑,却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狠手毒。

(4)王熙凤见林黛玉,先是恭维,而后“便用帕拭泪”,接着“忙转悲为喜”,还“亲为捧茶捧果”,王熙凤察颜观色,善于逢迎贾母的虚伪性格,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5)回王夫人的话,虽是一带而过的情节,却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一笔,它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的特点。

3.分析环境描写

提问:《红》的第三回“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

明确:(1)写外观。开头一段。(2)写布局。(以黛玉行踪为线索写)(3)写陈设。

提问:分析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十二金钗之李纨

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4.总结全文:

围绕中心描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人物与环境描写交叉,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2.课外阅读《红楼梦》。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

十二金钗之林黛玉

十二金钗之妙玉

十二金钗之秦可卿

十二金钗之史湘云

十二金钗之王熙凤

十二金钗之薛宝

下载《红楼梦》全程导读(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楼梦》全程导读(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强制法主要内容解读上1

    行政强制法主要内容解读(上)试卷 试题 总分值 90.0分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30.0分) 第 1 题. A. B. 标准答A 案: 您的答A 案: 第 2 题. A. B. 标准答B 案: 您的答A 案......

    景观解读上墙(样例5)

    书香有痕 润物无声 ——米公小学学博馆建设侧记 前言: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

    中班蒙氏阅读上(5篇模版)

    妈妈的歌 妈妈的歌,唱在厨房里, 是香喷喷的饭菜。 妈妈的歌,唱在水池边, 是白净净的衣裳。 妈妈的歌,唱在卧室里, 是甜蜜蜜的摇篮。 2 家 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花朵是蝴蝶的家, 小......

    全程高考

    《全城高考》观后感 先不说这部电影,就先来讲讲高考的事儿。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我们十七八岁,和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也经历了高考前的迷茫彷徨与......

    六年级“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教学模式

    “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教学模式 ------六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一、单元导入 【指导思想】 按照新教材的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知识整体,在教学时把......

    读上博简《容成氏》小记(5篇)

    上博简(二)中的《容成氏》,经过李零先生的整理和陈剑先生的补充,现已可基本读通。容成氏的最大价值,首先应是给我们提供了战国时代人们对古史的一种认识,另外对于战国学术的研......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1):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

    红楼梦读后感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