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时间:2019-05-15 06: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第一篇: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 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重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 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和计算到此完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 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负数,比例,圆柱与圆锥,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二篇:小学音乐各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第一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养成自然、放松、有助于歌唱的坐姿、站姿。2.

能用自然、不喊叫的歌声参与歌唱活动。

3.有不同的情绪、情感、情景用不同的歌声表达这样的意识,并努力这样去做。

4.能一个人在众人面前歌唱。5.

能背唱二至五首歌曲。

6.对一些简单的歌曲,学生在学会后能跟琴或老师唱唱名。

二、欣赏: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

能关注音乐主题的变化,对主题的变化能用动作表现出来。3.

能用肢体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能记住二至六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

5.初步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三、音乐知识:

1.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

2.感受音的长、短,强、弱,并把其和音乐形象、情绪、情景联系起来。

3.学会拍击由×、×、×—组成的基础节奏,如:× ×,×× ×,×-等,并能用这些节奏拍手或律动或配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乐器:

1.认识木鱼、碰铃、鼓、镲、锣,感受它们的音色。

2.学会演奏木鱼、碰铃、鼓、镲、锣,并能根据它们的音色选择为歌曲伴奏。

3.能用这些打击乐器表现一定的情景。

五、创编:

1.能运用人声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并富有音乐性。2.

在歌唱中能即兴律动。

3.能对一些歌曲进行即兴编唱(歌词)。

《小学音乐第二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能用自然、放松的身体状态参与歌唱活动。

2、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独唱、齐唱。

3、尝试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情绪、情感。

4、能背唱二至五首本学期学的歌曲。

二、欣赏:

1、能专注地用心聆听音乐。

2、能对音乐主题有一定的听辨能力,并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继续聆听、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初次聆听、感受蒙古族、彝族风格的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4、能够随着舞曲跳舞,感受舞曲。

5、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能说出曲名。

三、音乐知识:

1、进一步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

2、继续感受音的长、短和强、弱,初步听辨、感受音的高、低。

3、认识0,能拍击由x x x-0组成的基础节奏,能用这些节奏律动或为歌曲伴奏。

四、乐器:

1、认识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响板、沙球、串铃,探索其演奏方法,感受其音色。

2、能用所学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情景。

3、能用所学打击乐器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和音色。

五、创编:

1、能和着音乐的节奏即兴律动,动作富有节奏感。

2、能即兴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表现

《小学音乐第三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能习惯地用自然、放松、有助于歌唱的坐姿、站姿进行歌唱。2.

对不同的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的不同)表达不同的情绪、情感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并在歌唱时这样去表现。3.

齐唱时,声音整齐、统一。4.

能大胆的在众人面前歌唱。

二、欣赏:

1.有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享受音乐,沉浸其中。对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变化能作出反应,产生丰富想象。

2.能关注音乐主题的发展和变化,对乐段、乐句有初步感受,并能用简单的动作把乐段、乐句的变化表现出来。

3.能用肢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用图谱表现旋律、节奏及音乐感受。

4.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

5.初步感受藏族、彝族、傣族音乐特点。

三、音乐知识:

1.能听辨2/4,3/4的乐曲,并能用肢体把节拍表现出来。2.

进一步感受音的高低(第二册是初步感受音的高低),并把其和音乐形象联系起来。

3.学会拍击由O、O、×、×、×-组成的节奏型和简单节奏短句,并能为歌曲伴奏。

4.认识字母谱d、r、m、f、s,能看着字母谱唱准唱名。

四、乐器:

1.能用所学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进行两声部的合奏。2.

能根据歌曲形象、情绪,从所学的打击乐器中进行选择、搭配,编排节奏为歌曲伴奏,努力做到协调、好听。3.

能用所学的打击乐器进行情景表现。

4.认识口风琴,并能用1、2、3、4、5指弹出d、r、m、f、s。(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用所学的字母谱进行旋律编唱。2.

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歌曲、乐曲。3.

歌词的即兴编唱。

4.能用一些生活用品进行声音探索,对音高、音强、音长感受更敏锐。

《小学音乐第四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初步掌握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及前奏作出反应。

2、能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表现歌曲情绪、情感。

3、初步进行轮唱,体验轮唱的效果和美感。

4、能背唱二至五首本学期学的歌曲。

二、欣赏:

1、专注地聆听音乐,能听辨音色、力度、速度、节奏的变化,体验它们丰富的表情(表现力)。

2、能对乐曲的主题有一定的捕捉、记忆能力;对乐段、乐句有进一步的感受。

3、能随着进行曲行走,随着舞曲跳舞,感受进行曲和舞曲。

4、聆听、感受儿歌、童谣,继续聆听新疆、蒙古、彝族风格的音乐,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5、能用肢体、符号、图形等表现乐曲的旋律、节奏、乐段等。

6、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能说出曲名。

三、音乐知识:

1、熟悉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并能听辨。

2、认识0 x,能拍击由x x x-0 0 x 组成的基础节奏,能用这些节奏律动或为歌曲伴奏。

3、认识字母谱中的L si,能看着柯达依手势或看着字母谱进行由d r m f s L si组成的简单旋律的视唱,通过视唱对音高有进一步的感受。

4、能够区别独唱、齐唱、独奏、齐奏。

5、初步感受男声、女声、童声。

四、乐器:

1、能听辨所学打击乐器的音色。

2、能选择打击乐器编排节奏为歌曲伴奏,和歌曲形象、情绪吻合。

3、能在口风琴上弹奏由d r m f s L si组成的简单旋律。(选学)

五、创编:

1、能用字母谱编简单的旋律,并能大胆歌唱。

2、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歌曲、乐曲,动作和音乐的情绪、节奏吻合。

3、能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4、尝试与他人合作,用肢体、节奏乐器进行集体舞、音乐游戏的编排、表演。(选学)

《小学音乐第五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乐于用歌唱进行表演和交流,歌唱时姿势自然,表情、歌声生动。

2.歌唱中外民歌,中国:内蒙古、朝鲜、四川、台湾。外国:美国、澳大利亚。

3.能用有表情的歌声很好的表现抒情安静和欢快活泼的歌曲,歌声的变化以速度、力度表现为主。4.

二声部合唱的初步学习。5.

背唱二至五首歌曲。

二、欣赏:

1.在欣赏时,能用图形或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变化。2.

加强乐曲中乐句间问答的感受体验。

3.进一步感受蒙古音乐,对蒙古的长调音乐有比较深入的体验。4.

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特点。

5.能对乐曲作整体感受,又能对要素变化(音色、节奏、力度、速度、音高)有一定感受。

6.能记住三至六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记住曲名。

三、音乐知识:

1.6/8拍的感受、体验。

2.简谱6、1、2、3、4、5、6、7、的循序学习(结合字母谱)并能视唱由它们组成的简单旋律。

3.四分、二分、八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的概念化的认识。4.了解人声分类:男声、女声、童声。

5.演唱形式的感受:领唱、齐唱、合唱、二部轮唱、无伴奏合唱。6.蒙古族、朝鲜族基本舞步的学习。7.能听辨3、5、6。

四、乐器:

1.能用所学打击乐器编排节奏进行合奏。

2.能有选择地进行打击乐器搭配为歌曲伴奏,更好地为歌曲表现服务。

3.能用所学打击乐器表现丰富的情景。

4.口风琴的单音演奏——>双音吹奏——>与打击乐器合奏为歌曲伴奏。(选学)

5.管乐器音色特点的初步感受(以铜管乐为主)

五、创编与探索:

1.旋律创编:能用1、2、3、5、6、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2.音乐情景剧的创编。3.

自制有音高的简易乐器。(选学)

《小学音乐第六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掌握演唱的正确姿势,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

2、能够对指挥及前奏作出恰当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

4、能根据歌曲情绪,对音色、力度、速度进行恰当运用,使歌声生动。

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作简单的评价。

6、能背唱二至五首本学期学的歌曲。

7、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二、欣赏:

1、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2、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乐段的变化,能听出旋律的平稳和跳荡、节奏的紧密和宽松、速度的快、慢和中、情绪色彩的变化等,并能运用体态、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对音乐主题的细微变化,如:音色、节奏变了也能感受到。

3、能哼唱音乐主题;能听辨旋律,能听出单音。

4、感受柳琴、二胡、口笛、钢琴、手风琴、小号、单簧管的音色。

5、感受独奏曲和管弦乐曲,并能听辨;对舞曲和进行曲有进一步的感受。

6、初次感受云南民歌和陕北民歌,继续聆听、感受新疆、蒙古、西藏、朝鲜族风格的音乐。

7、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能说出曲名。

三、音乐知识:

1、继续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六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并能熟练听辨二拍子和三拍子。

2、认识从1到7的音名;听辨、感受从低音5到高音3的音高;认识音符和休止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能听辨各种音符的时值长短,并尝试在实践中运用。

3、能跟琴视唱已学歌曲的曲谱。

4、结合歌曲认识反复跳跃记号;会看图形谱,并能为旋律画图形谱。

5、进一步感受齐唱、对唱、合唱、重唱;结合歌曲进一步了解人声的分类:童声、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在歌声中感受。

四、乐器:

1、能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编排合适的节奏、进行合适的组合丰富歌曲,使歌声更富有美感。

2、能用口风琴弹奏和弦为歌曲伴奏。(选学)

五、创编:

1、能用所学的音按一定的节奏编短小的旋律并歌唱。

2、为歌曲设计表演唱,若小组合作还能作队列变化。(选学)

3、能编排节奏和他人进行节奏对答。

《小学音乐第七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能自信、大胆地用歌唱进行表演和交流,歌唱时姿势自然,表情、歌声生动。

2、歌唱中外经典的儿童歌曲。

3、能用有表情的歌声很好的表现安静甜美和活泼欢快的歌曲,歌声的变化以速度、力度、音色的表现为主。

4、继续学习二声部合唱,力求声音和谐、自然。

5、背唱二至五首歌曲。

二、欣赏:

1、感受、体验乐曲旋律的上行、下行,并初步感受旋律的重复和变化。

2、在着重感受乐曲旋律的同时,感知乐曲的曲式,感悟曲式结构与音乐表现内容的密切联系,体验曲式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对音色、节奏、力度、速度有较敏锐的感受能

3、能用线条、图形或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变化,初步尝试用图形谱表现音乐

4、能哼唱三至六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记住曲名、曲作者。

5、演奏形式的感受以西洋管弦乐队为主。

6、演唱形式的感受:齐唱、合唱、二重唱、二部轮唱、无伴奏合唱。

三、音乐知识:

1.2/

4、3/

4、4/4拍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的学习、感受和运用。2.▼(顿音记号)、#(升记号)、⌒(连线)、p(弱)、f(强)的认识和表现。

3、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的认识和听辩。1.

能用唱名视唱简短的曲谱。

四、乐器:

1.能用所学打击乐器编排节奏进行合奏。

2.能有选择地进行打击乐器搭配为歌曲伴奏,更好地为歌曲表现服务。

3.能用所学打击乐器表现丰富的情景。

4.竖笛吹奏的初步学习(正确演奏姿势——>单音Sol、La、Si长音吹奏——>双声部单音Sol、La、Si长音吹奏)。(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音乐情景剧、音乐小品的创编。2.创编有上行、下行特点的简短旋律。3.自制有音高的简易乐器。(选学 《小学音乐第八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l、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够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

2、有看指挥的习惯,对指挥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对前奏、间奏也如此。

3、自信、大胆地通过歌唱进行表演、表达和交流,声音白然,节奏、音调准确。通过各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使歌声更具艺术感染力、更动听。

4、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声音和谐;能尝试通过各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等)的运用,使歌唱表现更为丰满。

5、歌唱中外民歌,继续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及歌舞特点。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

7、能背唱二至五首歌曲。

二、欣赏

1、感受旋律的各种进行:上行、下行、平行、波浪式进行,并体味它们不同的音响及给人的内心感受。

2、能较快地捕捉乐曲的主题,能较清晰地听辨乐曲的结构,继续体验不同的曲式结构所呈现山来不同的形式美。能用体态、线条、色彩、图形来表现音乐。

3、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感知不同的节拍不同的音乐感觉。能听辨曲调的高低、快慢、强弱等方面的特点。

4、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感受音色丰富的表现

5、感受独奏和合奏,体味西洋乐器和我国民族乐器演奏时不同的音响效果及表现力。

6、能区别齐唱与合唱,继续感受独唱、合唱、重唱、轮唱的表现力。

7、能哼唱三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乐曲的主题音乐,记住曲名、曲作者。

三、音乐知识

1.3/8拍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的学习、感受和运用,2/

4、3/

4、4/4拍强弱规律复习,并结合作品感受不同节拍的不同韵律。2.>(重音记号)、上波音、下滑音、b(降记号)的认识和表现。3.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句的终止感。4.排列各乐句,感受旋律流畅性。

5.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能用唱名视唱简单的曲谱,并能用唱名流畅地视唱已学歌曲的曲谱。

四、乐器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更好地为歌曲表现服务。

2.学习用口风琴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奏。(选学)

3.继续学习竖笛(学习吹音头的方法„„“1、4、3、2”音的指法图及练习„„低音、连音的吹奏方法------)。(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根据旋律特点创编集体舞和现代舞进行表现。(选学)2.进行曲调接龙、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和歌词。3.自由命题,围绕一主题制造音响进行音乐编创活动。

《小学音乐第九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继续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在实践中准确运用。

2、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节奏、音调准确,声音自然富有表情。

3、已养成看指挥歌唱的习惯,并能迅速地对指挥作出准确、恰当的反应。

4、能更好地进行二声部合唱,做到各声部音响清晰。

5、能通过音乐要素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唱。

6、学习演唱不同民族、不同题材的儿童歌曲,体会不同风格及特点。

7、能背唱2-5首歌曲。

二、欣赏:

1、能够较快地捕捉音乐主题、感知乐句和段落的变化,能够运用体态、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并能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2、能整体感受乐(歌)曲,掌握乐(歌)的曲式结构,并用图形谱表示。

3、欣赏西洋管弦乐曲和中华民族管弦乐曲,体验不同音响及韵味,感受一些主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

4、欣赏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的独奏,体验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不同的音响效果及表现力。

5、能够区分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6、通过我国各个时期电影歌曲的欣赏,了解我国各时期的电影音乐。

7、能哼唱3-6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歌)曲的主题音乐,并能说出曲名及曲作者。

三、音乐知识:

1、6/8拍的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的学习、感受。结合音乐作品继续复习2/

4、3/

4、4/

4、3/8拍的强弱规律,并能进行准确听辨。

2、倚音、下滑音的认识与表现;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并在听觉上充分感受其音响特点。

3、了解G大调、F大调音阶在键盘上的位置。(选学)

4、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选学)

5、补充旋律,感受旋律流畅性;进行曲调最后两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6、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如:改变节奏、节拍)对音乐主题进行变化发展。(选学)

四、乐器: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歌)曲编配伴奏,更好的表现乐(歌)曲。

2、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主题曲调作二声部伴奏。

3、继续学习竖笛高音、长音吹奏方法;认识高音孔,学习#5 #2 #4的指法并练习演奏。(选学)

4、进行竖笛二声部、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选学)

5、鼓励自制乐器。(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根据主题,用打击乐器、人声及各种表现手段编创音乐(音响),并画出图形谱。

2、根据歌曲叙述内容编创音乐小品。用各种表现形式自编表演唱。

3、根据歌词含义设计造型作为歌曲背景。

4、初步尝试通过改变拍子改编歌曲,在演唱中体会不同韵律和情绪,并尝试其他方面的改编。

5、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6、用自制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并用图形谱表现。(选学)

7、初步学习用模仿的方法创作曲调。(选学)

六、音乐与相关文化:

1、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所需的音乐资料与老师、同学共享。

2、通过采访或收集资料写一段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名人事迹、民歌、童谣、艺术风采等短文。(选学)

《小学音乐第十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继续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在歌唱实践中正确自如地运用。

2、乐于、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优美的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及二声部合唱。

3、继续扎实地学唱二声部歌曲,在立体的和声音响中体验想象所获得的美感。

4、能自然运用各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二部合唱等)更好的为歌曲服务,是歌声更为立体、丰满、有表现力。

5、初步学习分角色表演唱。学习与他人自然合作、和谐的完成演唱。

6、学习演唱中外民歌(教材中涉及的),继续感受不同民族歌曲的不同风格及歌舞特点。

7、能较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唱。

8、能背唱2-5首歌曲。

二、欣赏:

1.聆听乐曲,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乐器音色变化中,体验乐曲的丰富变化,发展联想与想象。

2.继续欣赏不同民族、题材、风格的作品,体验音乐风格、体裁的特点,了解时代背景。

3.能听辨教材中涉及的音乐体裁与形式。用色块、图形来表现乐曲重复与对比,节奏的舒展与紧凑;用图形、手势来表现曲调的起伏。

4、通过教材中涉及的各类器乐器的听赏,准确听辨乐器音色及种类、名称。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5、亲身实践、体验“西皮、二黄”唱腔

6、能哼唱3-5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歌)曲的主题音乐,说出曲名及著名作曲家。

三、音乐知识:

1、在实践中学习、感受、认识切分音。

2、学习一些藏族舞步。(选学)

3、通过歌曲学唱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的表现侗族地区民族音乐风格。

4、运用所学乐谱知识,用唱名视唱简单曲谱,并能用唱名流畅准确地视唱已学部分歌曲曲谱。

四、乐器

1、演奏竖笛一些简单乐曲及二声部乐曲。(选学)

2、选择恰当打击乐器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3、介绍电声音乐及电子合成器。

4、鼓励自制乐器。(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曲调填空创作。

2、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二度创作。(选学)

3、开放式进行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4、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编创动作或舞蹈,进行表演。

5、自制音乐道具。(选学)

6、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选学)

7、自编集体舞。(选学)

六、音乐与相关文化:

1、找一段与民间神话有关的音乐,在乐声中为大家讲故事。

2、自编或自选歌曲、舞蹈、短诗、配乐朗诵等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对照地图,找一找哪些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的西南部,并寻找相应的音乐听。(选学)

4、音乐与影视文化;音乐与戏曲文化。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继续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在歌唱实践活动中准确自如的运用。

2、继续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及恰当的表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独唱、齐唱和二部合唱中,享受歌唱的美好和快乐。

3、能根据情绪、情感、情景需要用不同歌声歌唱表现;并初步尝试叙述性歌曲的演唱方式。

4、能自己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歌唱,并尝试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5、学习演唱各种中外民歌,体会中外民歌的风格与特点。(蒙古族和拉丁美洲)

6、能够从歌唱方法和音乐要素的饿运用这两方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较周详的评价。

7、能背唱4-5首歌曲。(2、3、4、6课中均有一首背唱歌曲)

二、欣赏:

1、能听辨音乐主题、主奏乐器,说出歌(乐)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这些要素对表现歌(乐)曲情绪的作用。

2、能感知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听出再现乐段的旋律。

3、欣赏中外民歌及乐曲,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4、欣赏马头琴、笛子、竖琴的演奏,体验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不同的音响效果及表现力。

5、了解中国民歌号子和小调的特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情感、风格、必须形式上的差异。

6、适当拓宽音乐视野。如适当引入流行音乐;进行一些专题化欣赏。如:“历届奥运会主题歌”专题欣赏、电影主题音乐欣赏等等。(选学)

7、能哼唱2-4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歌)曲的主题音乐,并能说出曲名及曲作者。

三、音乐知识:

1、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并能画出混声合唱位置图。

2、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编配秧歌舞的动作。(选学)

3、知道中国民歌中的小调、劳动号子,了解它们的旋律、节奏及音乐特点;了解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

4、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选学)5认识弱起节奏和不完全小节,感受其音乐效果,并了解其表现力。

6、了解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张寒晖四位音乐家生平及代表作

四、乐器: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为乐(歌)曲演奏或编配伴奏,更好的表现乐(歌)曲。(选学)

2、用乐器独奏、合奏或为演唱配伴奏。(选学)

3、鼓励自制乐器。(选学)

五、创编与探索:

1、能创造性地为歌曲编配舞蹈动作。

2、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并创编歌词演唱。

3、能创作或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组合为乐曲伴奏。

4、根据音乐即兴创编动作、根据交响诗音乐创编音乐剧并进行表演。(选学)

六、音乐与相关文化:

1、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所需的音乐资料(如乐谱、音响、音像、图片等)与老师、同学共享交流。

2、主动参加社区音乐活动,乐于听音乐会,观看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3、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选学)

4、通过地图与邮票了解音乐与地理,音乐与历史的密切关系。(选学)

《小学音乐第十二册学期目标》——

一、歌唱:

1、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生动演唱歌曲。并真正了解歌唱是一种由内心发出的愉快活动。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男生处于变声期),使其了解保护嗓子的方法与作用,从而保护学生的歌唱兴趣。

3、能运用各种表情记号(保持音记号、下滑音记号、速度、力度记号等)处理作品,使学生灵活的运用音乐要素并正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4、能清晰听辨演唱形式,并能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歌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不同任务。

5、能在指挥手势中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并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

6、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7、在音乐课堂中鼓励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8、能背唱2-3首歌曲。

二、欣赏:

1、能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乐曲主题,并能哼唱音乐主题,能清晰的听辨歌(乐)曲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关注歌(乐)曲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与旋律的关系,体味旋律的抒情达意。

2、通过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题材之间的关系。

3、关注音乐的伴奏,听出前奏、间奏和尾奏,并知道前奏、间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4、感受一些中外音乐作品的风格,通过了解不同的地域特点,比较并感受不同的音乐特点、风格特征。

5、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尽量鼓励学生思考音乐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6、能哼唱3-5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歌)曲的主题音乐,并能说出曲名及曲作者。

三、音乐知识:

1、乐谱介绍,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能用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2、指出一些变化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3、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认识表情记号。

4、认识瑞士作曲家奥涅格。

四、乐器: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为乐(歌)曲演奏或编配伴奏,更好的表现乐(歌)曲。

2、用乐器独奏、合奏或为演唱配伴奏。

3、认识巴西乐器。

五、创编与探索:

1、能自己创编道具,自制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设计伴奏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表演。

2、能听出音乐的节奏,并能模仿一两句。

3、塑造音乐形象,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4、设计音乐节目,化装歌舞表演,组织音乐会。

六、音乐与相关文化:

1、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所需的资料(如音乐、诗歌、舞蹈、图片、照片、模型等)与老师、同学共享交流。

2、为音乐配诗、配画;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概括音乐特点。

3、读名家名言并搜集自己喜爱的音乐家名言录,谈体会和感受。

4、音乐中融入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如巴西的音乐)

一至十册必听和必唱曲目

说明:由于小学音乐期末检测涉及听主题回答曲名、曲作者和歌曲歌唱,而一至十册内容偏多,一学期下来,可能会出现有些内容来不及完成,故规定以下必听和必唱曲目。注意,不是说一学期只要听这几首、唱这几首,而是这几首必听必唱。其他的内容,需要围绕学期目标选择使用。另外,因为第十一册、第十二册新教材,在内容上作了大量删减,因此,一学期应该可以完成,故不规定必听和必唱曲目。

第一册

必听曲目:《颂祖国》、《野蜂飞舞》、《号手和鼓手》、《火车波尔卡》、《捉迷藏》

必唱曲目:《跳绳》、《国旗国旗真美丽》、《我有一只小羊羔》、《闪烁的小星》、《大家来劳动》、《法国号》、《龙咚锵》 第二册

必听曲目:《杜鹃圆舞曲》、《鸭子拌嘴》、《大象》、《快乐的罗嗦》、《小狗圆舞曲》

必唱曲目:《小雨沙沙》、《牧童》、《草原就是我的家》、《下蛋罗》、《云》、《彝家娃娃真幸福》、《谁在叫》 第三册

必听曲目:《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在北京的金山上》、《阿细跳月》、《窗花舞》

必唱曲目:《时间象小马车》、《小红帽》、《我的家在日喀则》、《我的小绵羊》、《快乐的音乐会》、《金孔雀轻轻跳》 第四册

必听曲目:《加伏特舞曲》、《狮王进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单簧管波尔卡》、《天鹅》、《新疆舞曲第一号》

必唱曲目:《大树妈妈》、《蜗牛与黄鹂鸟》、《哈里罗》、《音乐小屋》、《小蜜蜂》 第五册

必听曲目:《草原放牧》、《牧歌》、《小白菜》、《樱花》

必唱曲目:《小酒窝》、《草原上》、《噢!苏珊娜》、《美丽的黄昏》、《一只鸟仔》 第六册

必听曲目:《赛马》、《猜调》、《苗岭的早晨》、《牧童短笛》、《欢乐颂》 必唱曲目:《春天举行音乐会》、《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嘹亮歌声》、《小小羊儿要回家》 第七册 必唱曲目:《采茶舞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梦幻曲》、《小夜曲》(海顿)、《摇篮曲》(勃拉姆斯)、《真善美的小世界》 必唱曲目:《柳树姑娘》、《摇篮曲》(舒伯特)、《愉快的梦》、《小小少年》、《友谊的回声》、《山谷静悄悄》 第八册

必听曲目:《故乡是北京》、《水上音乐》、《船歌》、《森林的歌声》、《荫中鸟》

必唱曲目:《我和提琴》、《跳吧 跳吧》、《杨柳青》、《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校园多美好》 第九册

必听曲目:《晨景》、《渔舟唱晚》、《快乐的农夫》、《思乡曲》、《踏雪寻梅》

必唱曲目:《清晨》、《牧场上的家》、《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第十册

必听曲目:《致春天》、《北京喜讯传边寨》、《四季歌》、《京调》 必唱曲目:《春雨蒙蒙地下》、《迷人的火塘》、《童心是小鸟》、《铃儿响叮当》、《蝈蝈和蛐蛐》

第三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表内除法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旬。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经历“平均分”过程,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从授课结果来看,本节课教学效果有忧有喜,现结合本课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地方记录如下: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创设去效游的情境,在从学生熟悉的分糖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糖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同样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个桔子平均分成5份,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找了不足,探究不足产生的原因,促进今后的教学。通过失败之后的反思,使我们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学目的。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发现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在学生学会平均分后,试一试12枝花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我应该参与到小组研究活动中,在参与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做学生的合作者。

3、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不要怕学生出错,教学本身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总之,以上是我在教学本课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学之后,及时记下,不断反思。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反思,作为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庙渠小学

教师 : 路明

2017.6.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号里算小括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准备: 10个五角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7-5,这道题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6+4,这道题既里有()法,又有()法,先算(),再算()。3.说说计算过程: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每位同学的桌子上有10个五角星,剪掉2个,再剪掉3个分。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送给几个,再算还剩几个。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3-4+5=

7+7-6= 13-(4+5)=

7+(7-6)=

(三)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第五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7)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认识分和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的例

1、例2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学习目标:

1.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练掌握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是多少分。

2.通过教具钟演示及学生自主拨钟验证,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3.通过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的活动,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难点:初步建立1分的时间概念。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教学法。学法:游戏、操作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用钟面模型、学生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的练习(猜谜语)

学生主持:

1、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地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

2、世界都可以看的到它,但摸不到它,钱不可以买,但人人叫它等它不等,好不听话那是什么?(时间)

3、钟面上有两兄弟,哥哥又矮又胖,弟弟又高又瘦。请问哥哥和弟弟分别是什么针?(哥-时针,弟-分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课前3分钟练习”中,老师是用什么工具计算出我们练习时间的? 学生自由回答。

师:那这3分钟,老师在钟面上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时间—分》。

三、直观演示、探究新知

(一)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填空。钟面上一共有()大格 1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师:同学们,在完成填空之前,老师有些疑问,在钟面上怎样的格为大格,怎样的格为小格? 学生回答:①在两条粗的刻度线之间是大格,在两条细的刻度线之间是小格:②在两个数字之间是大格,大格中间的两条细刻度线之间是小格„„

师:这些同学说得非常好。那谁来说,几和几之间是一个大格?现在我们区分清楚了大格和小格后,请同学们小组完成填空题。——学生汇报答案。

(二)认识时间(1)复习时。

多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2)认识分。

多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走动1小格。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多媒体演示分钱从12走到1的过程。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

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经过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3)感受1分钟。

先听1分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再实践1分钟里都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活动:写字、画画、折纸、数数、看书、跳绳、走路等(学生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出示生活实例)(4)认识时、分的关系。

出示例题1主题图,并完成填空,再提问:谁来猜猜图中的同学们在上第几节课,他们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如果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几?(又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几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引出并板书:1时=60分。(5)学习拨钟表

师:下面,我要邀请一个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做游戏,请你来拨2时半。同学们来当小老师,看看他拨的对不对。他拨对了吗?你怎么知道他拨对了?你说的真准确。我们掌声鼓励他!请回位。(小老师们看的可真仔细!)

师:拿出小钟表,拨2时50分。拨好了举起来让我看看,请你带着小钟表到前面来,把钟表平放在桌子上。他拨对了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再来拨一个,请拨3时5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拨对了吗?(学具)现在把你的小钟表轻轻地放到桌子的右上角休息一会儿。(6)、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教学例2。重点教学时间的读与写。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91“做一做”。展示学生作品。

(2)用投影仪教学练习二十三第1题。展示学生作品。(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题。展示学生作品。

五、总结提升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学习时间40分钟就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下载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