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

第一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

《角的初步认识》常见问题

1.问题内容:区分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生问题:①学生把物体上“尖尖的”的部分称作角,②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数学中的角的“变形”,混淆学生对数学角的理解。】

如图:

解答内容:①选择主题图时要精心、恰当,以利于学生寻找、感知。在学生②自由找角的环节,如果学生找到了类似的角,可以先暂不处理,等到后面抽象出数学中的角,了解角的特点后,再回过头来验证是否是角,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是角,加深对角的特点的理解。

③在探究过程中注意用角的表示图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角。

2.问题内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角的特点。

解答内容:①做活动角:准备纸、毛线、小棒等不同的学具,让学生动手做角。在做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顶点、边的特点。

②折角:把一张纸对着两次、三次、四次,可以大小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在折角前先说一说要折出一个什么样的角,折完后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儿。

归纳总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问题内容:关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解答过程:利用多媒体平移、延长、缩短等手段,理解角的概念。

第二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排列问题 (9)

排列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猜测、比较、实践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排列的方法,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1.掌握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

2.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教学准备:

数学卡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投影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1、小朋友们,灰太狼大家认识吗?灰太狼喜欢做什么?(抓羊)

这一天,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把它关在了狼堡里,灰太狼为了阻止喜羊羊救美羊羊,就篡改了羊村大门的密码,以及为自己的狼堡大门设定了一个超级密码。喜羊羊为了救美羊羊,必须要过两道大门,提示: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喜羊羊吗?

请跟喜羊羊一起进入第一关。

2、进入第一关: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课件出示:密码是 1、2 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较大的那个数。)

师:你能帮喜羊羊解决吗?(小组内交流想法。)

师:大家知道密码是多少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 和 2 能组成 12 和 21 这两个数,21 是较大的,所以密码是21。

师: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请大家观察这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2 交换一下位置就成了 21。

如果换成1和3呢?2和3呢?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3、由数学1和2可以排列成12和2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搭配中的排列问题(板书课题)。

师:你们的智慧帮喜羊羊顺利进入下一关。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喜欢的电视节目作为情境导入,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1、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解第二把锁。请看喜羊羊给我们的提示:第二把锁的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不一样。

师:从喜羊羊的提示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2、追问:“组成两位数”是什么意思啊?能举个列子说说吗?什么叫“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是什么意思?

三、尝试中体会,领悟方法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两人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然后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学习汇报单上。

(学生活动。投影仪展示学生总结的两位数对比。)

师: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两位数,仔细观察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A 师:这个小组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新的两位数,得到6个数。12、21、23、32、13、31

B 生:第二小组排列的这 些数也很有规律,12、13、21、23、31、32。

师:这个小组是先固定十位上的数,然后再排列个位上的数,也能得出 6 个新数。这种方法也非常好。12、13、21、23、31、32

C 再介绍第三种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的方法。21、31、12、32、13、23 小结:

无序排列——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

有序排列——体会方法。如:交换位置、固定个(或十)位等

采用有序的排列方法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

由1、2 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不能一样,能组成6个两位数。这6个两位数,哪个才是第二把锁的密码呢?请看喜羊羊又给我们哪此提示:密码是把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你们说是几呢?(23)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23了呢?(学生可能回答:我是从第二种方法里一看就看出来了。)出现“23”,课件演示锁打开。同学们可真聪明,大门终于打开了。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孩子年龄还小,多数都无法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重在借助直观摆数字卡片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探索结果,包括有遗漏的、有重复的、无序的,都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把体验过程充分展开,做足,深切感受有序全面思考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

四、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慢羊羊村长决定将羊村里最美丽的鲜花送给大家。

2、这里有红、黄、蓝3种颜色的花,男生和女生只能分别选一种,都有哪些不同的选法呢?思考一下,把你们选花的方案贴在展示卡上面。

交流汇报并说说你是借鉴了黑板上的哪种方法。

3、小结: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知识不仅仅是数字,也能在图形和色彩中运用哟!

【设计意图:掌握了有序思考的方法后,利用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同类似的其他问题,起到巩固新知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有序思想方法的价值】

五、应用拓展

1、羊村的风景是如此地美丽,喜洋洋想给我们拍照留念!

2、3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站法?请坐的最端正的三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师:坐在位上的同学也别闲着,我们来当摄影师吧!要照相了,笑一笑,1、2、3咔嚓!

师:赶紧换一种站法再照。引导学生第一个位置不动,后面两人交换位置。做出6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透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错,我们这么快就就掌握了有序排列的方法了。

3、谢谢三位小朋友,互相握下手再回到座位上吧!每两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哦,同学们有的说3次,有的说6次,其实这是下节课的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研究吧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排列问题,搭配里可藏着大学问呢!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像排数,拍照排位置,这些都属于数学上搭配中的排列问题。

七、板书设计

搭配

不重复、不遗漏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交换位置

2

3

1

2

3

固定十

固定个位

王 瑜 2016年10月17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表内除法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旬。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经历“平均分”过程,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从授课结果来看,本节课教学效果有忧有喜,现结合本课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地方记录如下: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创设去效游的情境,在从学生熟悉的分糖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糖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同样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个桔子平均分成5份,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找了不足,探究不足产生的原因,促进今后的教学。通过失败之后的反思,使我们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学目的。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发现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在学生学会平均分后,试一试12枝花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我应该参与到小组研究活动中,在参与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做学生的合作者。

3、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不要怕学生出错,教学本身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总之,以上是我在教学本课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学之后,及时记下,不断反思。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反思,作为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庙渠小学

教师 : 路明

2017.6.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号里算小括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准备: 10个五角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7-5,这道题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6+4,这道题既里有()法,又有()法,先算(),再算()。3.说说计算过程: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每位同学的桌子上有10个五角星,剪掉2个,再剪掉3个分。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送给几个,再算还剩几个。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3-4+5=

7+7-6= 13-(4+5)=

7+(7-6)=

(三)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第五篇: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7)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认识分和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的例

1、例2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学习目标:

1.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练掌握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是多少分。

2.通过教具钟演示及学生自主拨钟验证,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3.通过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的活动,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难点:初步建立1分的时间概念。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教学法。学法:游戏、操作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用钟面模型、学生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的练习(猜谜语)

学生主持:

1、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地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

2、世界都可以看的到它,但摸不到它,钱不可以买,但人人叫它等它不等,好不听话那是什么?(时间)

3、钟面上有两兄弟,哥哥又矮又胖,弟弟又高又瘦。请问哥哥和弟弟分别是什么针?(哥-时针,弟-分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课前3分钟练习”中,老师是用什么工具计算出我们练习时间的? 学生自由回答。

师:那这3分钟,老师在钟面上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时间—分》。

三、直观演示、探究新知

(一)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填空。钟面上一共有()大格 1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师:同学们,在完成填空之前,老师有些疑问,在钟面上怎样的格为大格,怎样的格为小格? 学生回答:①在两条粗的刻度线之间是大格,在两条细的刻度线之间是小格:②在两个数字之间是大格,大格中间的两条细刻度线之间是小格„„

师:这些同学说得非常好。那谁来说,几和几之间是一个大格?现在我们区分清楚了大格和小格后,请同学们小组完成填空题。——学生汇报答案。

(二)认识时间(1)复习时。

多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2)认识分。

多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走动1小格。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多媒体演示分钱从12走到1的过程。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

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经过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3)感受1分钟。

先听1分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再实践1分钟里都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活动:写字、画画、折纸、数数、看书、跳绳、走路等(学生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出示生活实例)(4)认识时、分的关系。

出示例题1主题图,并完成填空,再提问:谁来猜猜图中的同学们在上第几节课,他们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如果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几?(又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几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引出并板书:1时=60分。(5)学习拨钟表

师:下面,我要邀请一个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做游戏,请你来拨2时半。同学们来当小老师,看看他拨的对不对。他拨对了吗?你怎么知道他拨对了?你说的真准确。我们掌声鼓励他!请回位。(小老师们看的可真仔细!)

师:拿出小钟表,拨2时50分。拨好了举起来让我看看,请你带着小钟表到前面来,把钟表平放在桌子上。他拨对了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再来拨一个,请拨3时5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拨对了吗?(学具)现在把你的小钟表轻轻地放到桌子的右上角休息一会儿。(6)、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教学例2。重点教学时间的读与写。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91“做一做”。展示学生作品。

(2)用投影仪教学练习二十三第1题。展示学生作品。(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题。展示学生作品。

五、总结提升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学习时间40分钟就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下载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